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5.3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第3课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
素材
1.原始资料
古蜀文化区的地域与年代
巴蜀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是战国秦汉时才形成的。《史记·苏秦传》说秦“西有汉中,南有巴蜀。”《李斯传》载谏逐客书曰:“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在殷周之际,则只称蜀。《后汉书·光武帝纪》注:“蜀有巴郡,故总言之(巴蜀)”,就保留了古老的地域概念。殷墟卜辞与周原卜辞均有蜀无巴,故可遥称为古蜀文明。其地域范围我们曾加论证:“殷墟卜辞中的蜀的中心地区在成都平原,蜀文化圈的范围大体上和后来《汉书·地理志》所载与巴蜀同俗的地域相当。它在江汉地区与南传的二里头文化(夏文化)相遇,在陕南与商文化相遇,在渭滨与周文化相遇。”关于殷墟卜辞中蜀的地理位置,目前还有不同意见,但多数学者仍主张在“陕南或四川境内”。笔者亦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变。古蜀文化圈的内涵是所谓的“早期蜀文化”,以资与东周的“巴蜀文化”相衔接和区别。
这个文化圈的范围为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所证实。具有三星堆──十二桥蜀文化性质的遗存在成都平原有密集的分布;含有蜀文化因素的遗址在雅安沙溪、汉源麻家山、阆中坪上,忠县中坝以及江汉平原西部均有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含有蜀文化因素的多寡,和该遗存与成都平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呈现出蜀文化向外
传播的波圈现象。可见,三星堆、十二桥确是古蜀文化区的中心遗址。
关于古蜀文明的年代,我们曾就中心遗址的出土物结合地层叠压关系,分期如下:
此表下接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此处从略。其年代推断为近年来碳十四测定所证实。三星堆遗址第一期的年代在距今4740±115到4075±100年之间;第二、三期的年代距今约3935±240到3165±285年之间;第四期的年代距今2875±70年。十二桥遗址早期年代距今约3680±80年。总之,相当于中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时期。
过去,学者们囿于识见往往不相信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所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侄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现在有了地下证据,以“两重证据法”可证常璩并非凿空之说,是实在的历史投影。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相当于中原夏商周时期,在东亚“两河流域”──长江黄河之间的沃野上,长江上游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华阳之地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孕育出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中心,那就是三星堆文化(包括十二桥类型)或称为夏商周时代古蜀文明。称它为文明中心,因为它是这一大片广袤的西南土地上,众多具备建立国家条件的青铜文化(包括巴文化)中的佼佼者,影响着附近许多发展水平不齐的文化综合体,以古蜀文明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化区。我们借用司马迁叙述西南夷的体例,称为:“华阳之地君长以百数,蜀最大,此处有城邑、青铜业、礼仪中心、艺术和文字符号。”
──李绍明林向赵殿增主编《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第1—3页。
蜀族的来源与族属
关于蜀国统治者蜀王及蜀国主体民族蜀族的来源,史籍未曾言明,而在仅有的史籍中亦将史实与神话杂糅,难成信史。如《蜀王本纪》言:“蜀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曰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而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时蜀民稀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拨开神话的外衣,这段记载实反映出蜀族初期的迁徙历史。至于杜宇以前的三王是否具有传承关系则尚不可知。
关于蜀族的族属,史籍中曾有源于黄帝的说法。《世本》云:“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无姓。相承云,黄帝后。”又如《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除此,《史记·三代世表·正义》引《谱记》亦有相同的记载。《华阳国志·蜀志》更有明确的说明:“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子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这里皆说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然后繁衍出一支蜀人。至黄帝时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氏族实行外婚,黄帝的氏族与蜀山氏氏族通婚,从而构成一个部落的内婚关系,而这一部落派衍出蜀族这一新的支系完全是可能的事。昌意降居的若水,即今雅砻江,而与蜀山氏为婚,知蜀山氏亦距若水不远。
蜀山氏究竟在什么地方?《路史·前纪》引《益州记》云:“岷山禹庙西有姜维城,又有蜀山氏女居,昌意妃也。”这是说蜀山氏原居于岷江上游今汶川威州的姜维城一带。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亦采此说,于茂州石泉县下云:“蜀山,《史记》黄帝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盖此山地。”这是将岷江上游一带的一大片山脉解释为蜀山。这里距雅砻江不远,为蜀山氏及其后的蜀人所居处,在当时来说是可行的。从此中反映出这样一个情况。岷江上游乃至雅砻江一带,从先秦开始便是氐羌系的民族所居,也是氐羌系民族从北向南迁徙,乃至濮越系的民族从南向北迁徙的走廊地带。这一带至今仍是藏、羌、彝、普米等藏缅语系民族的大本营。因之,说蜀山氏及其后蜀人应与氐羌系的民族有密切关系是有根据的。
再如,传说中的蜀王蚕丛的事迹亦多在岷江上游一带。《蜀王本纪》谓:“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华阳国志·蜀志》谓:“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此处所说的石棺、椁与现今在岷江上游发现的石棺葬究竟有何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汉代的蚕陵县在今茂县以北的叠溪,该处岩石上至今尚有“蚕陵重镇”四个石刻大字以及明清时相关的一些题记。应该说这些都不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这里有一个蜀族是什么时候进入成都平原的问题。以往研究者一般推断蜀族进入平原较晚,自三星堆遗址发现以后,这个时间也应相应提前了许多。笔者认为,蜀人进入成都平原并非
一次行动,而系如浪潮一样,渐次推移,而逐步实现的。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层以D区DaT2南壁剖面为例,可划分为五个层次。根据在第一期地层中采集到的木炭标本,经碳14测定,距今4075±100,树轮校正为距今4500±150年。根据发掘者推测,“三星堆的堆积延续年代较长,大致延续至距今3000年左右,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相当中原夏、商时期”。如此,则蜀不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向成都平原推移。这里所说蜀族为氐羌系的民族,是从川西北山区逐渐徙居到成都平原的事实,并不排斥三星堆文化是“川西平原自成体系的一支新文化”。事实上,蜀族进入成都平原并与当地及附近民族发生密切交往后,已发展成为另一种新型的民族了。三星堆发掘者认为:“一号祭祀坑的相对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一期。”“至迟二里头文化时期,蜀族就与中原有文化交往;商、周时期,交往更为密切。一号祭祀坑出土器物中,除金杖、金面罩、青铜头像、部分玉璋等具有强烈的地方特点,为商文化所不见外,其他如尊、罍、盘等青铜容器都和商王朝统治区域内出土的商代前期器物形制、花纹基本一致……”。这些便是最好的说明。正如同一些研究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一样。但并不排斥“禹生西羌”或夏族的祖先源于西北的羌人的这种说法。
从三星堆文化为早期蜀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来看,他们的共同点均在于创造这种文化者,均源于西北的氐羌族系,但他们又非简单的氐羌人。这一来由于他们迁徙到新的地区以后,经过长期发展,确乎已告别了原来的那个母体而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