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四次作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原理试题卷2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
2、关境:实施同一海关法规和关税制度的境域,即国家(地区)行使海关主权的执法空间。
3、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
4、商品倾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外国市场抛售倾销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管理贸易的基本内容
答:是指“政府对私人的国际贸易[活动]实行高度的管制”,或者是“由政府政策控制、引导或管理的贸易”。这种狭义的定义强调政府政策对贸易的影响。泰森(L.Tyson)以美国高科技产业为例指出了管理贸易背后的政策原因,包括促进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实力、改进高科技贸易的管理、支持贸易收支调整、以及缓解保护主义带来的压力。
2、贸易自由化的概念极其主要表现
答:贸易自由化(Liberalization of Trade)又称“对外贸易自由比”,是指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度采取的某些逐步放宽和取消限制进口以促进自由贸易发展为宗旨的措施。(一)、大幅度地削减关税1.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从1947年至70年代末,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持下举行了七次多边贸易谈判。各缔约国的平均进门最惠同税率巳从50%左右下降到5%左右。2.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
对内取消关税,对外统一关税,并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协议。导致关税人幅度地下降。此外.欧共体国家还通过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方式,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诸国。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国家),地中海沿岸的—…些国家,阿拉伯同家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削减双边贸易关税,如与非加太国家签订的《洛美协定》。
3.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品的进口给予普遍的、非歧视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二)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战后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许多商品进口实行严格的进口限额、进口许可证和外汇管制等措施,以限制商品进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宽了进口数量限制,扩大了进口自由化,增加了自由进口的商品;放宽或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的影响
答:关税壁垒是指高额进口税。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它还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世界贸易组织对其极力反对,并通过谈判将其大幅削减。指为阻止外国某些商品输入而采取的对其征收高额关税的措施。
4、什么是国民待遇原则?它一般有哪些适用范围和不适用的例外?
答: 1 国民待遇原则就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担义务 保证一方公民、企业产品和船舶在另一方的领土上享有与本国公民、企业、产品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2 国民待遇适用的范围 通常包括 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 外国产品应缴的国内税利用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的条件 船舶在港口的待遇 商标注册、版权、专利权等等 但沿海贸易权、领海捕鱼权、土地购买权、零售贸易权等 通常不包括在内。 3 国民待遇原则是
互惠的 并且不得损害当地国家的独立、安全和主权 它体现了平等的、非歧视的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论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马克思主义对这两种政策的评价。答:亚当斯密的理论中的“自由放任”的思想,一直以来被视为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其试图将经济现象看做自然现象,看成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然存在,试图探寻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客观规律,从而从理论上证明“自由放任”的政策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2],和时代背景,代表着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即在经济上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以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的要求。每个国家应该根据国内各种商品成本上的相对差别,专门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商品来出口,而在生产中成本比较高的商品,即使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亦仍以从国外进口为有利。从而试图证明,即使在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一个国家都占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都处于绝对劣势仍然存在着有利于双方的国际分工和国家贸易的可能性。只要两国各自生产在比较成本上相对有利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相互交换,彼此都能节省劳动,得到好处。
如果由于对外贸易的扩张,或由于机器的改良,劳动者的食物和必需品能按降低的价格送上市场,利润就会提高。如果我们不自己种植谷物,不自己制造劳动者所用的衣服及其他必需品,而是发现一个新市场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取得这些商品的供应,工资也会降低,利润也会提高。”由此可见,在李嘉图看来自由贸易可以促进国家分工和各国福利的改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分工并不是完全建立在自然禀赋基础之上,而是服从于英国的发展需要。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中所指出的:“先生们,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秉赋吧。二百年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蔗也没有生长出来。也许不出五十年,那里连一点咖啡、一点砂糖也找不到了,因为东印度正以其更廉价的生产得心应手地跟西印度虚假的自然秉赋作竞争。而这个自然秉赋异常富庶的西印度,对英国人说来,正如有史以来就有手工织布天赋的达卡地区的织工一样,已是同样沉重的负担。如果说自由贸易的信徒弄不懂一国如何牺牲别国而致富,那么我们对此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这些先生们同样不想懂得,在每一个国家内,一个阶级是如何牺牲另一个阶级而致富的。”恩格斯认为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完全是出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比较优势”学说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前提之下的,放宽其假设条件便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在一种条件下它可以用来支持“自由贸易”政策;而当条件发生变化,它也可以成为用来反对“自由贸易”的工具。
2论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
答: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已经证明,商业的扩张往往推动着工业的进步,世界商业和世界市场是在16世纪开始资本的近代生活史的。在产业革命以前的时期如果没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工业进步就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商业上的产业大革命是革命的历史前驱。在战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以发展对外贸易为突破口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该学说不谈生产对对外贸易的决定性作用,只强调对外贸易对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就此而言,这个学说有些片面性。(二)这个学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过分夸大了对外贸易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它们的经济发展除了生产关系改革这个重要条件以外,还有四个主要因素,即市场的扩大、资本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的管理。这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只有综合起来,经济才能取得迅速的发展。2.忽略了对经济增长机制的分析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刺激和带动作用,但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条件具备时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对外贸易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是它的一个必需条件,而不是它的先决条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