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用途
利润表分析论文3000字
利润表分析论文3000字摘要:作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利润表反映了企业的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过利润表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并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编制企业的现金流量表。
通过各报表之间数据的横向分析,得出企业的偿债、盈利、营运等能力的大小及发展趋势。
利润表也是直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报表,所以报告使用者都很注重对利润表的分析。
本人拟通过利润表的指标分析及配比分析,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报告使用者调整决策。
关键词:利润表;结构分析;分析技术方法利润表也称为收益表,或者损益表,是反映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主要核算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
利润表直观反映了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通过对利润表的对比分析,也可得出企业获利能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利润表的结构分析利润表主要由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组成,表头主要内容有:企业名称,所属报表期间及货币单位等。
利润表表体的结构有多步式和单步式。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使用的多步式结构。
先计算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而计算出营业利润,在此基础上结合非日常活动产生的营业外收支,进而计算出利润总额,再扣除企业所得税,最后得出企业当期的净利润。
具体计算公式构成了利润表的表体内容。
第一步,计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毛利润。
具体公式为:营业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然后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若为损失,则用“”表示)+投资收益(若为损失,则用“”表示)。
其中:①营业收入即基础会计中收入的概念,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占据利润表的首要位置;②营业成本主要是企业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直接成本、费用;③营业税金及附加:是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税金,包括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等。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并在其基础上加上非日常活动发生的净利得,进而得出企业的利润总额。
产品销售利润表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产品销售利润表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产品销售利润表模板:简化财务分析和决策的工具引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产品销售的利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销售的盈利能力和做出更明智的经营决策,一个有效的工具是利润表模板。
通过使用利润表模板,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规划和优化销售策略。
正文:1. 利润表模板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利润表模板是一种财务报表,用于呈现一个特定时间段内销售产品的盈利情况。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销售收入:列出销售期间内产品销售的总收入,包括现金销售和应收账款。
- 销售成本:列出销售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和直接劳动成本。
- 毛利润:是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的余额,表示销售产品所带来的利润。
- 营业费用:列出与销售活动相关的费用,如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人员工资和销售渠道费用等。
-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和其他与财务活动相关的费用。
- 税前利润:是毛利润减去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余额。
- 所得税:列出根据适用法规应缴纳的税金。
- 净利润:是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的余额,表示企业销售产品的总净收益。
2. 利用利润表模板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利润表模板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使企业可以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以下是一些利用利润表模板的常见用途:- 盈利能力分析:利用利润表模板可以计算出毛利率(毛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净利润率(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等指标,帮助企业评估产品销售的盈利能力。
- 成本控制:通过分析销售成本和营业费用在总销售收入中的比例,企业可以识别并优化高成本和低效率的环节,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 销售策略优化:利用利润表模板,企业可以比较不同销售策略的盈利情况,例如不同产品定价、市场推广活动等,以制定更有效的销售策略。
- 经营预测:通过对利润表模板中各项指标的分析,企业可以预测未来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利润表主要包括
利润表主要包括
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状
况和盈利能力。
利润表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关键内容。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所取得的收入。
营业收入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情况。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
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营业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合理控制成本可以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营业成本、税费等费用后的净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
的核心指标之一。
营业利润反映了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扣除所有费用(包括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后的净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企业实现利润的综合表现,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整体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利润表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内容,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和财务表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企业应充分重视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利润表编制与分析(ppt 83页)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具体内容
(二) 利润表的具体内容
12. “营业外支出”项目 13. “利润总额”项目 “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 14. “所得税费用”项目 15. “净利润”项目 “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16. “基本每股收益”项目 17. “稀释每股收益”项目
四、 利润表编制举例
1. “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利润表中各项目“上期金额”栏,可根据上年同期企业 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2. “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利润表各项目“本期金额”栏,一般可根据损益类科目 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具体内容
(二) 利润表的具体内容
1. “营业收入”项目 “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
二、 利润表具体项目分析 (一) 收入类项目分析 1. 营业收入
企业的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 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分 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从利润的质量角度看,正常的利润应当主要来自于 主营业务收入,它在企业的整个利润中占有较大比重, 反映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
(三) 利润类项目分析 利润表中利润的三个形4式
1
营业利润
2
利润总额
3
净利润
1. 营业利润 P92 企业的营业利润在企业的利润中占有较大比重,它
的多少代表了企业的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具体分析营业 利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利润不但包括了主营业务利润,还包括了其他业务利润。
❖理解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含义和作用; ❖熟悉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和内容; ❖掌握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掌握利润表项目分析的方法; ❖掌握利润表趋势分析的方法; ❖掌握利润表结构分析的方法。
请解读财务三表的功能
请解读财务三表的功能
财务三表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三个表格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能够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活动和现金流量等关键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债权人等对企业进行评估和决策。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情况,它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稳定性,包括企业的资产构成、负债结构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资产负债表还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进行财务分析,评估企业的流动性、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等情况。
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等情况,它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盈利情况。
通过利润表,投资人和债权人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增加额等情况,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现金管理能力。
现金流量表还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现金管理策略,以保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流动性。
总之,财务三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三个表格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债权人等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促进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1 -。
财务报表名词解释
财务报表名词解释
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财务报表,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的报告,以明细或总额形式提供关于一个公司截止某一特定日期财务
状况的信息,用以反映企业资产大类及其来源、形式和用途的情况,
以及资产支付的债务和所有者的权益的状况。
2. 利润表:
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种,作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各种经济
活动的经济效果,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利润表一般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等各项收
入和支出,以计算净利润等,以反映企业财务情况。
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种,它分析企业本期内在现金收入、
现金支出、现金的净增值以及现金的期末余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企业的资金运用和情况。
4. 可比利润表:
可比利润表可以帮助投资者客观地评价企业之间的差异,它将某一公
司在报告期内有关各项利润的收入以及支出情况,以及可比报表项目
支出和收入进行核算,用差值来衡量一定日期内企业经营活动所取得
的可比利润。
5. 损益表:
损益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种,它可以反映出一定日期起至报告截止的期间内,企业的收入及费用成本的变化,也可以反映损失和盈利状况,以便企业及投资者对企业收入、费用及其盈亏绩效进行分析。
损益表
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及税收状况,报表结果为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形成的亏损。
中文名损益表外文名income statement(美国)外文名profit and loss account英国别名利润表,损益平衡表目录1简介2准则3作用4比较5样式6局限性7指标分析8制作9编制方法1简介编辑相关表格损益表(或利润表、损益平衡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
它是一张动态报表。
损益表可以为报表的阅读者提供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所需要的有关资料, 可用来分析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 公司的经营成本, 作出投资价值评价等。
损益表的项目,按利润构成和分配分为两个部分。
其利润构成部分先列示销售收入,然后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利润;再减去各种费用后得出营业利润(或亏损);再加减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后,即为利润(亏损)总额。
利润分配部分先将利润总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得出税后利润;其下即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积金和应付利润;如有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
损益表中的利润分配部分如单独划出列示,则为“利润分配表”。
2准则编辑在损益表准则起草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单独的损益表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互比较。
起草损益表准则,本着既要借鉴国际惯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这一原则,根据宏观管理的要求和各方面对企业经营成果指标的需要,才制定了统一的损益表准则。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分为引言、正文、附则三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说明了该准则规范的范围,即规范企业向外报送的损益表应提供的资料。
正文部分分为定义、基本要求、报表项目、报表结构、报表附注五个段落。
定义段给出了19个概念,为损益中的项目作了界定,为损益表的编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理解准则和正确使用准则提供了依据。
基本要求规定了编制损益表的时间要求、货币单位、以及标明企业的名称、计算损益的会计期间、报表编号和编制比较损益表的要求、报表项目首先说明“损益表按照营业毛利润、营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类,列示企业利润总额和税后净利润的构成以及利润分配的情况。
利润表一般由哪三部分构成
利润表一般由哪三部分构成
利润表是一家公司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经营
成果和盈利能力。
一般而言,利润表由以下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1. 收入
收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实现的收入总额。
收入
是公司经营活动的核心,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利润表中,收入将按照不同的来源和性质分成各种分类,如销售收入、服务收入、利息收入等。
2. 成本
成本是指公司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在利润表中,成本按
照与收入直接相关的性质分为不同类别,其中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
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是保障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3. 利润
利润是指公司在扣除所有费用和成本后所剩余的收入。
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
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利润表直观地了解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情况。
利润主要包括毛利润、净利润、税前利润等指标,是公司财务报表中最直接、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总的来说,利润表通过详细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数据,展示了一家公司在一定
时间内的盈利状况,为投资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
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解读企业盈利与留存策略一、引言在探讨企业财务管理时,利润表和未分配利润是两个核心议题。
利润表揭示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盈亏状况,而未分配利润则代表了企业在经营活动后,经过各种分配后留存的收益。
本文将详细分析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和长期发展策略。
二、利润表:企业盈利状况的晴雨表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一份展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它主要反映了企业在该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费用,以及最终的盈利或亏损状况。
利润表的编制遵循权责发生制,即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按照应当归属的会计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
利润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衡量企业经营成果:利润表通过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总收入和总成本,得出企业的净利润或净亏损,从而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
2. 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利润表可以揭示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等关键指标,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3. 为决策提供依据: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不同产品或服务上的盈亏状况,为企业制定销售策略、成本控制措施等提供决策依据。
三、未分配利润:企业留存策略的体现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经过各种分配后留存的收益,也称为留存收益。
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二是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内部融资的重要来源,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偿还债务或进行其他投资活动。
未分配利润的多少反映了企业的留存策略。
一家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较多,可能意味着该企业倾向于将更多利润留存以支持未来的扩张和发展。
反之,未分配利润较少可能表示企业更倾向于将利润分配给股东或用于其他用途。
四、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的关系:揭示企业长期发展策略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首先,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盈利状况,而未分配利润则是这些盈利的一部分,经过各种分配后留存在企业内部。
因此,利润表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
利润表项目释义
利润表项目释义利润表是一种会计报表,用于汇总和展示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最重要的一项,它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利润表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
销售收入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它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
利润是企业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所剩余的金额。
利润表的目的是为了展示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分析利润表,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的销售情况、成本结构以及利润水平。
利润表也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如果一家企业的利润持续增长,说明企业经营良好,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
相反,如果一家企业的利润持续下降,可能意味着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或市场竞争加剧。
利润表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一般来说,企业需要按照货币计量原则,将销售收入和成本以货币形式计量。
此外,企业还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将不同类型的成本归类,并计算出利润。
利润表通常按照时间顺序编制,例如按季度或按年度。
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利润表,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本结构,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策略。
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利润表,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潜在风险。
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最重要的一项,它展示了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利润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编制和分析利润表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第三章利润表分析
出纳兼职模特支出、警察的出书版权支出、司 机兼职做教练的支出等
营业费用
含义:企业在日常消 费运营进程中发作 的各种消耗的费用
营业 费用
营业 成本
营业 税金 及附加
期间 费用
营业本钱
营业本钱指企业日常运营活动所发作的本钱。 主营业务本钱:是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
利润表的性质: 1、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时期运营效果的会计报表; 2、是一张〝静态〞的会计报表; 3、能反映支出、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及利
润等状况,了解企业相关信息。
3.1 利润表剖析概述
2.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异同 〔1〕区别
具体项目 报表性质 反映金额 报表内容
编报基础
利润表 动态报表 累计数 经营成果
2009年
6 800 000 6 000 000
800 000 4 442 000 4 142 000
300 000 2 000 000
150 000 100 000 30 000 350 000 428 000
0 660 000 -232 000
0 -232 000
科技男的利润简表
项目
一、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3.1 利润表剖析概述
利润表的作用 〔1〕反映企业的盈利才干,评价企业 的运营业绩 〔2〕发现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效果,为 运营决策提供依据 〔3〕提醒利润的变化趋向,预测企业 未来的获利才干 〔4〕协助投资者和债务人做出正确的 投资与信贷决策
3.1 利润表剖析概述
例:某企业
年份项目
主营业务 收入 管理费用
●利润表项目剖析的顺序 利润表的项目剖析以主营业务支出为终点,以净利润为终点。利润表的这种结构不只
利润表的关键指标解析净利润率与毛利率的区别
利润表的关键指标解析净利润率与毛利率的区别利润表的关键指标解析——净利润率与毛利率的区别利润表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收入、支出和利润状况。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率和毛利率是两个关键的指标,它们能够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在本文中,将对净利润率和毛利率的区别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一、净利润率的定义与意义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它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净利润率的数值越高,表明企业从每一单位营业收入中获得的净利润越多,盈利能力也就越强。
净利润率能够反映企业的综合盈利水平,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净利润率与毛利率的区别1. 定义不同净利润率衡量的是企业的整体盈利状况,而毛利率则关注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盈利能力。
换句话说,净利润率是将所有费用考虑在内后得出的盈利水平,而毛利润则只考虑了与产品直接生产相关的成本和收入。
2. 计算方式不同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已在上文中阐述,而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销售成本)÷营业收入×100%。
毛利润率是通过计算销售额扣除产品成本后得出的比例,所以它主要反映了产品销售的盈利情况。
3. 含义不同净利润率涉及到企业的所有经营费用,包括销售开支、管理费用、税费等。
它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的盈利水平和经营效益。
而毛利率仅涉及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能够显示企业产品经营的盈利能力。
通过比较两者,可以看出企业在整体经营过程中的利润状况以及产品的盈亏情况。
三、净利润率与毛利率的应用场景1. 用途不同净利润率是反映企业综合盈利水平的指标,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净利润率判断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获得利润并支付利息、股息等回报给股东。
同时,净利润率还可以被用来评估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利润增长潜力。
2023银行1104报表口径解释
xxx报表是银行业内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通过报表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全面了解到银行在该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面临情况等关键信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xxx报表,特此对该报表的口径进行解释如下:一、报表基本信息1. 报表日期:xxx2. 报表范围:涵盖了该时间段内的银行全部业务和财务活动情况。
3. 报表用途:用于向银行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监管机构、投资者)展示银行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资产负债表口径解释1.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银行在该时间点上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负债情况。
2. 资产端:主要包括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发放贷款、投资及汇兑业务等。
3. 负债端: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向中央银行存款、发行债券等。
4. 资产质量:可以通过不良资产比例等指标来评估,反映了银行的风险暴露情况。
5.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银行资本的充足程度,是衡量银行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利润表口径解释1. 利润表反映了银行在该时间段内的经营业绩情况,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等重要指标。
2. 收入端: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等。
3. 费用端:主要包括利息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营业税金等。
4. 利润情况:主要通过净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估,反映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四、现金流量表口径解释1.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银行在该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等。
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客户存款、放贷款、支付利息、支付手续费等。
3.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物证券、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
4. 融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发行债券、吸收存款、支付股利等。
五、风险指标口径解释1. 风险资产比例:用于衡量银行不良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反映了银行资产质量状况。
2.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银行资本的充足程度,是衡量银行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会计制度利润表
会计制度利润表
会计制度利润表是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营业收入: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2. 营业成本: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3. 营业税金及附加:企业应缴纳的税金和附加费用,如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4. 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
5. 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
6. 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
7. 营业外收入:企业非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如固定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等。
8. 营业外支出:企业非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捐赠支出等。
9. 利润总额: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即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收支后的净额。
10. 所得税费用: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费用。
11. 净利润: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最终经营成果,即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通过会计制度利润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述损益表的用途和组成部分
简述损益表的用途和组成部分
损益表,又称利润表或收益表,是财务报表的一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它主要记录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费用,以及由此计算出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损益表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点:
1. 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损益表,可以了解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盈利情况,从而评估其盈利能力。
2. 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损益表可以反映企业的成本结构、收入来源等信息,有助于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
3. 为决策提供依据:损益表可以为投资者、管理层等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损益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3.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得到。
4. 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5.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减去费用得到。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完整版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以下简称“三大报表”),它们从不同角度所反映的公司财务会计信息。
一、“三大报表”的概念、内容、特点和作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内容、特点和作用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资产负债表会小企01表编制单位: ……年……月……日单位: 元资产行次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次年初数期末数(或股东权益)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 1 短期借款68短期投资 2 应付票据69应收票据 3 应付账款70应收股息 4 应付工资72应收账款 6 应付福利费73其他应收款7 应付利润74 存货10 应交税金76待摊费用11 其他应交款80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21 其他应付款81 其他流动资产24 预提费用82 流动资产合计31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86 长期投资:其他流动负债90 长期股权投资32 流动负债合计100 长期债权投资34 长期负债:长期投资合计38 长期借款101 固定资产:长期应付款103 固定资产原价39 其他长期负债106 减:累计折旧40 108 固定资产净值40 长期负债合计110 工程物资44在建工程45 负债合计114 固定资产清理46 所有者权益固定资产合计50 实收资本115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资本公积120 无形资产51 盈余公积121 长期待摊费用52 其中:法定公益金122 其他长期资产53 未分配利润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60 所有者权益合计124 资产合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135资产负债表会企01表编制单位: ……年……月……日单位: 元资产期末余额年初余额负债和股东权益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交品性金融负债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款项预收款项应收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收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应付利息存货应付股利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动负债流动资产合计其他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非流动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借款长期应收款应付债券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付款投资性房地产专项应付款固定资产预计负债在建工程递延所得税负债工程物资其他非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清理非流动负债合计生产性生物资产负债合计油气资产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实收资本(或股本)开发支出资本公积商誉减:库存股长期待摊费用盈余公积递廷所得税资产未分配利润其他非流动资产股东权益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利润表格式
利润表格式1. 引言利润表是用于展示和分析企业在特定时间内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的财务报表。
它是企业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报表之一,能够帮助投资者、分析师和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本文将介绍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
2.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利润表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企业由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
在利润表中,销售收入通常以净销售额的形式呈现,即扣除了各项销售折扣、退货和销售税。
- 销售成本销售成本是企业为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支出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销售成本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期初和期末存货的变动,并将其与销售收入相关联,以计算毛利润。
- 毛利润毛利润是企业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所剩下的金额。
它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利润指标,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效益和生产经营能力。
- 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销售和营销活动有关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广告费用、员工薪酬和办公费用等。
- 管理费用和通用费用管理费用和通用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行政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其他一些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费用。
-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实现的利润,即毛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通用费用后所剩下的金额。
- 其他收入和支出其他收入和支出是指与企业主要业务无关但与企业收益和成本有关的项目,包括投资收益、债务减记损失和营业外收入等。
-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全部经营活动中所实现的利润,即营业利润加上其他收入和支出后所得到的金额。
-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根据国家税法规定需要缴纳的税金。
它是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税率后计算得出的金额。
- 净利润净利润是企业在扣除所得税费用后所得到的最终利润。
它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3. 利润表的编制要求利润表的编制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编制周期:一般为一年,也可以为一季度或半年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润表的用途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从属于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反映了因为盈利活动而引起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变化,并最终通过所有者权益表现出来。
但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于利润表的重视显然超过了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动态信息。
换句话说,利润表给企业做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录像”,而在这个“录像”中专门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多少收入、多少费用、多少利润。
利润表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或者说它可以告诉大家,这段时间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了,如果赚钱赚在什么地方,如果赔钱又主要赔在什么地方等。
这就为外部投资者和贷款人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2. 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的盈利能力,主要看主营业务利润或营业利润。
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多,或营业利润多,则企业具有盈利能力;如果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很多,可以认为企业能够创造利润,但不能判断企业具有盈利能力。
3. 有助于判断企业的价值对一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衡量时,企业的获利能力通常是评价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某企业是一家上市企业,那么该企业本身的价值与其获利能力是有联系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可以借助于获利能力来评价企业的价值。
4. 预测企业未来盈利变化的趋势借助利润表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盈利变化的趋势和前景。
比如将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的利润表排列在一起作比较,如主营业务收入第1年为100万元,第2年为200万元,第3年为300万元,第4年为400万元,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该企业的销售收入呈上升趋势,市场越做越大。
再如某企业的管理费用第1年为100万元,第2年为90万元,第3年为80万元,企业管理费用的变化说明企业在行政管理开支上的压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还可以了解该企业盈利发展变化的趋势。
此外,将利润表信息与资产负债表等其他报表信息相结合,还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财务分析基本资料,如各种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市盈率等基本分析指标。
这些指标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利用报表信息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和科学的决策。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利润表的基本结构见表4-1。
表4-1是一个多步式的利润表,可以分层次反映企业利润的构成和来源渠道。
总体来看,企业利润表现为收入与费用的差额,收入和费用项目构成利润表的主体。
收入的列报应能反映企业的盈利渠道和发展方向。
对于各类费用,企业应当采用“功能法”列报,即按照费用在公司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所发挥的功用进行分类列报,这样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活动领域和相应的开支。
例如,管理费用意味着企业为日常经营管理所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表示企业为融资所发生的费用,销售费用反映企业在市场营销这一领域的开支大小等等。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这种具有结构性的信息,更能清楚地揭示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源泉和构成,使得相关会计信息更加有用。
利润表内容详解1.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它基本上代表着整个企业的营业规模,是企业业绩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来源。
营业收入包括企业主要经营活动和非主要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收入总额,会计核算上分别称之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也是企业财富和所有者权益增长的基础。
2. 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反映企业在主要经营活动以及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在会计核算中主要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
营业成本不同于其他费用,它是直接依附于相关产品或劳务的、被对象化了的成本费用。
比如,对于工商企业而言,主营业务成本通常就是售出的库存商品的进货成本或生产成本。
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相配比,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通常所谓的毛利额,它基本上代表着企业所从事的商品和劳务的盈利水平。
3.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在本期经营活动中应负担的流转税费,比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的高低和企业商品流转额或劳务供应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也体现了企业对于社会的一种义务。
4.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用来核算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了销售而专门设立的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
销售费用的具体项目包括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例如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出借包装物等周转材料的成本消耗以及委托代销费用等;也包括为了促销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经营租赁费、售后服务费、产品质量保证损失等;还包括专设销售机构(含销售公司、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经营费用,如相关职工薪酬、业务经费、销售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等。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如果管理费用不多,也可以将相关内容并入销售费用中核算和反映。
5.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反映企业为组织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内容庞杂,细目众多,几乎成了费用之“筐”,那些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费用一般都计入管理费用中。
例如公司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公司董事会和总部各行政管理部门中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各种社会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公司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相关税金(如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矿产资源补偿费、不予资本化的研发费用、技术转让费、排污费、业务招待费、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的无形资产摊销、报经批准处理的存货盘亏毁损净损失等。
6.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主要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冲减财务费用)、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收到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
此外,像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售后回购、售后回租等如果是带有融资性质的活动,相关资金使用成本也应在一定期限内分配计入财务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借款费用应当考虑资本化问题,只有非资本化的金额才计入财务费用。
7.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用来反映企业因资产价值减损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了体现资产真正的价值,并且本着谨慎性原则,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原则上都应当估计减值损失并加以确认和计量,只不过使用的具体准则不尽相同。
有一点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减值损失在未来期间价值回升的时候都可以转回。
例如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相关资产价值恢复的时候,可以在原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而诸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商誉等大部分非流动资产,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以后不得转回。
8.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用来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公允价值指的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会计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通常都是一些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的资产,企业一般会采取盯市管理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公允价值下降造成的变动损益和上述资产减值损失混为一谈。
资产减值损失往往表现为公允价值下降,但该下降通常是大幅度的、短期内难以恢复或者挽回的价值减损。
9.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反映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者损失。
在会计上,确认投资收益的事项主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应收股利收入;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因被投资方净利润(或亏损)而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份额;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持有者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前获得的应收股利或者应收利息收入;上述资产或负债的出售或处置损益等。
此外,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在取得时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交易费用也计入投资收益(冲减投资收益)。
10.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损失)。
会计上通过营业外收入核算的项目主要有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盘盈利得、接受外来捐赠利得等;通过营业外支出核算的项目主要有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捐赠支出、非常支出、罚没支出、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损失等。
提请注意,与营业活动的收入和费用不同,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不存在对应或配比关系,某种事项的发生可能有收入而不需要为此付出什么,同样,有些事项的发生仅仅有“付出”而不会得到什么“回报”。
因此,这类事项如果出现异常,则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做一些特殊处理,比如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
11.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反映企业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由于会计和税法之间的分离,会计上核算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税法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并不相同。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核算采用国际标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金额大小不仅受到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的影响,而且还包括预期以后期间可能应缴纳(或者可抵扣)项目的影响金额。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贯彻了“全面收益”观念,并与会计上核算的本期利润总额(而不是“合法”的应纳税所得额)形成一定配比关系,从而更具有合理性。
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间的差异乘以适用税率,直接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末余额,所得税费用依据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期末、期初差额加以确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各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有时候还要考虑没有在报表上列示的项目),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暂时性差异乘以适用税率得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末余额;(3)比较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末、期初余额,计算其增减变动的差额,确定递延所得税费用;(4)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确定为当期所得税费用;(5)根据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计算确定所得税费用。
计算公式为: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12.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指当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中,每一普通股所能享有(或应负担)的金额。
利润表上分别以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列示。
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基本指标,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指标之一。
正是基于每股收益在广大投资者心目中如此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均制定有“每股收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及处于申请上市过程中的企业计算和披露“每股收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