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训练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肌力训练(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_图文ppt课件
运动学概要
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 前屈: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和阔筋膜
张肌收缩引起 后伸: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
半腱肌收缩引起 外展: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和臀
大肌上部纤维收缩可使髋外展 内收: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
和大收肌同时收缩可使髋关节内收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外展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者位置:面向患者站立,上手放在髂前上棘处固定
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并向内侧施加阻力。 如果膝关节无疼痛,下方手也可放在外踝处并向内侧 施加阻力。 ◆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外展髋。 注:上述方法也可以在侧卧位进行。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内旋或外旋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髋关节外旋/内旋位。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坐立在训练侧床边,外旋时一手放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部肌群---内侧群
位于大腿内侧,共有5块,列为3层: a.浅层由外上向内下依次为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 b.中层在耻骨肌和长收肌的深面,为短收肌; c.深层在长收肌、短收肌的深面,为大收肌。
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 前屈: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和阔筋膜
张肌收缩引起 后伸: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
半腱肌收缩引起 外展: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和臀
大肌上部纤维收缩可使髋外展 内收: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
和大收肌同时收缩可使髋关节内收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外展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者位置:面向患者站立,上手放在髂前上棘处固定
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并向内侧施加阻力。 如果膝关节无疼痛,下方手也可放在外踝处并向内侧 施加阻力。 ◆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外展髋。 注:上述方法也可以在侧卧位进行。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内旋或外旋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髋关节外旋/内旋位。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坐立在训练侧床边,外旋时一手放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部肌群---内侧群
位于大腿内侧,共有5块,列为3层: a.浅层由外上向内下依次为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 b.中层在耻骨肌和长收肌的深面,为短收肌; c.深层在长收肌、短收肌的深面,为大收肌。
肌力训练技术最新版ppt课件
◆ 3级以上肌力可行主动训练
◆ 4~5级肌力时可行抗阻训练
返5回0
.
肩前屈肌群
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健侧侧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者身旁,一手托住患者的肘 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
◆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肌力情况
决定给与助力大小,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前
前臂远端掌侧,以保持稳定。
◆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外展上肢。
返5回4
.
肩后伸肌群
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健侧侧卧位,训练侧上肢自然置于体侧。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者的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 ◆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后伸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
4.悬吊训练(suspension exercise) 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简单装置,将运动的 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在 水平面上进行训练。 为助力训练的一种,能节省治疗师的体力消耗。
返回5
.
基本概念
5.主动训练(active exercise) 通过患者主动的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运动(的训练)。
返4回8
.
运动学概要
肘部和前臂肌群
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三块肌肉收 缩引起
伸直:肱三头肌收缩引起
前臂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收缩引起
前臂旋后:肱二头肌、旋后肌 、肱桡肌收缩 引起
注:腕及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作为自学内容。
返4回9
.
选择方法
训练方法
◆ 0~1级肌力时可采用传递神经冲动练习
◆ 1~3级肌力时可采用助力训练
1.适应证 同等张训练
肌力训练的原理与技术PPT课件
3 超量恢复的数量与消耗
过程有关,在一定范围内,
消耗越多,超量恢复效果
越明显
16
训练适应
No Image
No 运动训练与人体化学组成和物质代谢的变化相适应, 这种适应性的获得是训练效果取得的体现
(一)训练适应的概念
机体对不同运动方式所引起化学特性发生适应变化
Image 的现象,称为训练适应 (二)极力训练的适应
No 短期力量训练后,肌肉体积不增大而力量增加,神 经适应性在这种形式的力量增长中起作用。且一般 运动员对其作用要比高水平运动员敏感 另外,力量训练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主要原因是骨
Image 骼肌快肌纤维含量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要获得最 佳力量训练效果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具备高比例的快 肌纤维
19
肌肉壮大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肌丝滑行
7
骨骼肌舒张机制
兴奋-收缩耦联后
肌膜电位复极化
终池膜对Ca2+通透性↓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
肌浆网膜[Ca2+]↓ 原肌凝蛋白复盖的
肌力训练的原理与技术
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1
肌力训练
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 运动疗法的主要内容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训练基本原理 肌力训练基本技术 肌力训练前相关检查 肌力训练方案选择 肌力训练示例
3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理
兴奋收缩偶联 能量供应体系 运动性疲劳 超量恢复原理 训练适应性
肌力训练方法(按部位)参考PPT课件
坐在地上,双手持哑铃,向一侧转体, 同时将哑铃举起,再换另一侧转体。
背部肌力训练
引体向上
双手抓住单杠,身体垂直向上拉, 使下巴过杠面,然后慢慢放下。
划船
坐在器械前,双手持把手,向后拉 至腰部,然后慢慢还原。
硬拉
站在杠铃前,双手持杠铃,弯曲膝 盖使杠铃下降至膝盖以下,然后慢 慢站起,同时保持背部挺直。
CHAPTER
综合肌力训练方法
全身性肌力训练
全身性肌力训练是指通过全身性的运 动来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全身性肌力训练对于刚开始接触健身 的人群和需要提高全身力量和肌肉围 度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常见的全身性肌力训练包括深蹲、硬 拉、卧推等复合动作,这些动作能够 刺激全身多处肌肉群,促进肌肉生长 和力量提升。
动表现和生活质量。
THANKS
谢谢
厚度。
飞鸟
手持哑铃进行飞鸟动作,可以 锻炼胸肌内侧和外侧肌肉。
俯卧撑
在地面上进行俯卧撑,可以增 强胸肌和三角肌的力量。
斜板卧推
躺在斜板卧推凳上,推起杠铃 或哑铃,可以增强胸肌上沿和
下沿肌肉力量。
03
CHAPTER
下肢肌力训练方法
大腿肌力训练
大腿前侧肌力训练
深蹲、腿举、腿弯举等。这些动 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 ,提高腿部力量和稳定性。
腰部肌力训练
俯卧撑
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肩膀两侧, 然后慢慢抬起上半身,使手臂弯
曲90度,再慢慢放下。
侧平板支撑
侧躺地上,用一只手肘和脚尖支 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
然后换另一侧侧平板支撑。
臀桥
躺在地上,弯曲膝盖使脚底平放 在地上,然后慢慢抬起臀部使身 体呈一条直线,保持一段时间后
肌力训练技术ppt课件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者身旁,一手托住患者的 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
◆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肌力情 况决定给与助力大小,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 助前屈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 练侧上肢,不予前屈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2
训练方法
肩前屈肌群: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
闭链:远端闭合,接触墙面、地面或桌 面。肢体多关节协调活动。
编辑版pppt
11
编辑版pppt
12
Ⅰ型肌纤维与Ⅱ型肌纤维
Ⅰ型:红肌,慢肌,肌红蛋白含量较高,耐力 与慢肌纤维百分比呈正相关。小负荷训练时首 先参与工作。为了增强慢肌的代谢能力,必须 进行小强度的训练
Ⅱ型:白肌,快肌,收缩蛋白含量较高,肌肉 力量 与快肌百分比呈正相关。大负荷训练时, 快肌纤维参与工作。为了增进快肌的代谢能力, 必须进行大强度的训练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难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编辑版pppt
3
基本概念***
肌力 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又称绝对肌力。
耐力 肌肉持续地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
缩,或作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 的能力。(次数或时间)
编辑版pppt
4
肌肉收缩的形式***
◆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外展肩关节, 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 外展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4
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º, 前臂中立位。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肱骨远端 外侧向内施加阻力,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掌 侧,以保持稳定。
◆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肌力情 况决定给与助力大小,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 助前屈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 练侧上肢,不予前屈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2
训练方法
肩前屈肌群: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
闭链:远端闭合,接触墙面、地面或桌 面。肢体多关节协调活动。
编辑版pppt
11
编辑版pppt
12
Ⅰ型肌纤维与Ⅱ型肌纤维
Ⅰ型:红肌,慢肌,肌红蛋白含量较高,耐力 与慢肌纤维百分比呈正相关。小负荷训练时首 先参与工作。为了增强慢肌的代谢能力,必须 进行小强度的训练
Ⅱ型:白肌,快肌,收缩蛋白含量较高,肌肉 力量 与快肌百分比呈正相关。大负荷训练时, 快肌纤维参与工作。为了增进快肌的代谢能力, 必须进行大强度的训练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难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编辑版pppt
3
基本概念***
肌力 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又称绝对肌力。
耐力 肌肉持续地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
缩,或作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 的能力。(次数或时间)
编辑版pppt
4
肌肉收缩的形式***
◆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外展肩关节, 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 外展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4
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º, 前臂中立位。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肱骨远端 外侧向内施加阻力,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掌 侧,以保持稳定。
肌力PPT课件
练目标和重点。
中长期计划
根据个人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 中长期训练计划,以确保持续的
训练效果和进步。
调整与改进
根据实际训练效果和个人情况, 适时调整训练计划,以达到更好
的效果。
训练效果的评估
定期评估
在训练过程中定期评估肌力水平,如每两周或每 月进行一次评估。
记录与对比
记录每次评估的结果,以便进行对比和分析,及 时发现进步和不足。
减轻脊柱压力
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好 的支撑和保护,减轻脊柱 压力,预防脊柱相关疾病 。
03 肌力训练的方法
等长训练
总结词
等长训练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产生张力,不发生明显缩短 或延长。
详细描述
等长训练主要用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尤其适用于关节受 限或无法进行其他类型训练的情况。在等长训练中,肌肉收 缩产生的力与阻力相等,因此不会改变肌肉长度,但肌肉内 部的张力会增加。
02
改善身体协调性
肌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使运动更 加流畅、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03
提高运动速度
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快的收缩和放松速度,从而提高 运动速度和反应时间。
预防运动损伤
增强关节稳定性
肌力训练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的 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 支撑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04 肌力训练的计划与实施
训练计划的制定
目标设定
明确肌力训练的目标,如增加肌肉力 量、改善肌肉耐力、塑造肌肉形态等 。
训练频率和时间安排
确定每周的训练次数和每次训练的时 间,确保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训练内容规划
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如抗 阻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并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中长期计划
根据个人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 中长期训练计划,以确保持续的
训练效果和进步。
调整与改进
根据实际训练效果和个人情况, 适时调整训练计划,以达到更好
的效果。
训练效果的评估
定期评估
在训练过程中定期评估肌力水平,如每两周或每 月进行一次评估。
记录与对比
记录每次评估的结果,以便进行对比和分析,及 时发现进步和不足。
减轻脊柱压力
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好 的支撑和保护,减轻脊柱 压力,预防脊柱相关疾病 。
03 肌力训练的方法
等长训练
总结词
等长训练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产生张力,不发生明显缩短 或延长。
详细描述
等长训练主要用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尤其适用于关节受 限或无法进行其他类型训练的情况。在等长训练中,肌肉收 缩产生的力与阻力相等,因此不会改变肌肉长度,但肌肉内 部的张力会增加。
02
改善身体协调性
肌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使运动更 加流畅、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03
提高运动速度
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快的收缩和放松速度,从而提高 运动速度和反应时间。
预防运动损伤
增强关节稳定性
肌力训练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的 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 支撑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04 肌力训练的计划与实施
训练计划的制定
目标设定
明确肌力训练的目标,如增加肌肉力 量、改善肌肉耐力、塑造肌肉形态等 。
训练频率和时间安排
确定每周的训练次数和每次训练的时 间,确保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训练内容规划
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如抗 阻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并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
训练时使肌肉感到疲劳但不 应过度疲劳的原则。
过度疲劳的表现为运动速度 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肢体 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动作或主 诉疲乏劳累。
(二)临床应用—适应症 (掌握)
失用性肌肉萎缩 功能性肌肉无力 神经性肌肉萎缩 肌源性疾病时肌肉收缩功能异常 骨关节畸形 脊柱稳定性差 关节周围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平衡
1.徒手或器械抗阻
仪器设备 — 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
阻力装置。 — 滑轮系统。 — 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 — 可变阻力装置。 — 功率自行车。 — 阻力交互训练组件。
股四头肌训练椅
上肢训练器
功率车
弹力带
利用器械进行的肌力增强训练方法
垫上肌力增强训练方法
(5)避免代偿运动的出现
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肌 力弱的患者,当屈髋 时,出现缝匠肌的代 偿。表现为屈髋同时 出现外展外旋。
(5)避免代偿运动的出现
屈髋同时控制大腿的 外展、外旋,从正前 方做屈髋训练。
(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
(6)做好详细记录 (7)对患者进行讲解和鼓励
第二节 常用的训练方法(掌握)
二、根据肌肉残存肌力情况可采用的训练方法
传递神经冲动训练 助力运动 主动运动 抗阻力运动
(一)传递神经冲动训练
1.适应症:适用于肌力0-1级的患者。 2.训练方法: 引导患者做主观努力,通过意念的方式,竭力
去引发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 对0-2级肌力增强训练较多利用肌电刺激的生物
轮椅上肌力增强训练方法
平衡杠上肌力增强训练方法
2.训练方法
徒手或器械抗阻 向心性收缩或离心性收缩训练
等长训练和等张训练区别点
(三)短暂最大负荷训练
1.适应症 肌力在3-5级的患者均可以进行短暂最大负荷训
练。 2.训练方法
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相结合的肌肉训练方法。
(四)等速训练
等速运动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每一点上都能给肌肉提 供合适的阻力,使肌肉保持合适的张力和收缩力;保 持张力和收缩力的平衡,使肌肉得到充分收缩,较好 的增强肌力。
(二)临床应用—禁忌症(掌握)
1. 全身有严重感染和高热患者。 2. 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 3. 皮炎、肌炎发作期、严重肌病患者,不宜进行高强度
或抗阻训练。 4. 局部有活动性出血,不宜进行局部肌肉训练,以免加
重出血形成血肿。 5. 骨折后只行石膏外固定、骨折端未形成牢固骨痂时,
多角度等长训练: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每 隔20°作一组等长训练。
3.训练形式
徒手等长运动 肌肉固定训练 利用器具
等长训练
(二)等张训练
1.适应症 3-5级肌力的患者均可以进行等张收缩运动训练
2.训练方法 是一种动态训练方式,主要是以等张抗阻训练 为主,通过关节活动度变化使肌肉伸长或缩短 时对抗恒定或变化的阻力。
≥3级时,应考虑用抗阻训练方法。
2.超量恢复原则 (掌握)
超量恢复是指在适当的训练后,肌肉或肌群产 生适度的疲劳。 疲劳恢复节段
2.超量恢复原则 (掌握)
2.超量恢复原则
根据此原则,训练时应注意: 1. 肌肉训练时要引起一定肌群的适度疲劳。 2. 增强肌力需要肌肉在一定的负荷下做功。 3. 肌肉训练要掌握适宜的训练频度。
不宜进行等张或等速肌力训练。
(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
(1)选择正确的运动量和训练节奏 (2)注意无痛训练 (3)注意心血管反应 (4)注意调节阻力
(5)避免代偿运动的出现
臀中肌肌力弱的患者做髋外展时,腰大肌和髂 腰肌出现代偿,出现大腿的外旋和屈髋。
(5)避免代偿运动的出现
把大腿置于中间位置,然后在进行外展动作。
(二)肌力减低的常见原因
1. 神经系统疾病 2. 失用性肌肉萎缩 3. 肌源性疾病 4. 年龄增加
三、肌力训练的种类和目的
(一)肌力训练种类 1.按照不同肌力大小分类 2.按照不同肌肉收缩方式分类 3.按照不同训练目的分类
1.按照不同肌力大小分类
助力训练 主动训练 抗阻力训练 渐进抗阻力训练等
一、按照肌肉收缩方式分类的肌力训练方法 ❖ 等长训练 ❖ 等张训练 ❖ 短暂最大负荷训练 ❖ 等速训练
(一)等长训练
1.适应症:一般情况下肌力在2-5级都可以进行等 长收缩训练。
2.训练方法:“t等长训练
“tens”方法:每次肌肉收缩10S后休息10s,重 复10次为一组,重复10次为一组,每次训练10组 。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
1.适应症
对于肌力低于3级的患者,可以先在持续被动活 动模式(CPM)下进行助力运动,以进行肌肉的早 期训练;
对于肌力为3级以上的患者可以选用向心性肌力 训练和离心性肌力训练。
2.训练方法
(1)等速向心肌力训练 使最常用的一种肌力训练方式。 由于等速仪器能提供不同的运动速度,因此可
第四章 肌力训练
第一节 概 述
肌力是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所 变现出来的能力,是肌肉发挥 其生理功能的形式。
精品资料
第一节 概 述
肌肉耐力是指肌肉持续一 定强度的等长收缩,或者 做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 速)收缩的能力。
(一)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 (熟悉)
1.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 肌肉的初长度 3. 肌肉的募集 4.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5. 肌肉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 6. 年龄和性别 7. 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病情需要,选择一系列不同的运动速 度进行肌力训练。
2.训练方法
(2)等速离心肌力训练 等速仪器可提供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离心收缩
/离心收缩两种训练方式。
2.训练方法
(3)短弧等速肌力训练 是指再限定运动活动范围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
的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关节和周围软组织损 伤后关节活动受限的疼痛患者。
2.按照不同肌肉收缩方式分类
等长训练 等张训练 等速训练
3.按照不同训练目的分类
增强肌力训练 增强肌肉耐力训练
四、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熟悉)
分级训练原则 超量恢复原则 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
1.分级训练原则
0级、1级、2级时,多采用被动运动、电刺激、 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