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书愤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书愤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3c198c3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d.png)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书愤理解性
默写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
1.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6.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本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0d916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6.png)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善诗文。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称为“吴均体”。
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特色。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二、三行对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注释】净,消散。
共色,共同的颜色。
从,跟,随。
东西,向东或向西。
【译文】风完全停了,烟雾完全消散了。
天空和群山都是共同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缥碧,青白色。
湍,急流的水。
甚,胜过。
奔,奔驰的骏马。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一望到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奔驰的骏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注释】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轩邈,比高远。
指,向上。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释】激,冲击。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韵,和谐的声音。
穷,停止。
绝,停止。
【译文】泉水冲击石头,发出清越的水声;美丽的鸟儿互相鸣叫,形成和谐动听的声音。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不断地叫着。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戾,至,到达。
息,平息。
经纶,治理、筹划。
世务,国家大事。
反,同“返”,返回。
蔽,遮蔽。
犹,还。
昏,昏暗。
疏条,稀疏的枝条。
交映,交相掩映。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a0dc2f242336c1fb95e16.png)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资料(含答案)★古文精彩句子:1《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⑴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⑵总括富春江山水景色特点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⑶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⑷描写山之“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⑸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⑹触景生情,表明自己鄙弃名利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⑴概括先生最突出性格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⑵直接具体表现“不戚戚于贫贱”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⑶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⑷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马说》(唐韩愈)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⑶写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的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依次是: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⑸文中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⑹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送东阳马生序》(元宋濂“开国文臣之首”)⑴描写少年时读书之难的句子:①无书读: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寒冷: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时间紧: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 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①路程远: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学生多,师道严: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bab795ba0d4a7302763abd.png)
《与朱元思书》专项训练一、理解性默写二、问题研讨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2. 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的句子(各举一例)奇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的_____________,《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8.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0.(1)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默写、简答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默写、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213ab3e87e21af45b307a8fb.png)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bf30fb125c52cc58ad6be62.png)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都鄣人。
二、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4. 作者的行进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5.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6.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7.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 作者走在森林中的感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1.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2. 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3. 《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三、简答题1. 概括各段段意。
① 总写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② 写水之异;③ 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
2. 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富春江的秋景,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
4. 本文的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5. 本文的写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
6. 从听觉角度写景的骈句是什么?表达效果如何?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效果:描写了各种声调不同的音韵,和谐齐发,引人入胜,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喜爱,写出了富春江山水的奇异。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题带答案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effa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a.png)
一、填空题吴均、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比喻夸张清澈湍急山高树多景美2、(1)从:跟,随(2)绝:独一无二的。
(3)绝:间断、停止。
(4)甚:超过。
(5)奔:飞奔的马。
(6)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7)负:凭借。
(8)穷:停止。
(9)缥碧:浅青色。
(10)柯:树木的枝干(11)激:冲击,撞击(12)戾:至,到达3、(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二、选择题1、C2、C3、D 作者在第三段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是为了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景象,表现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为后面写“息心”作铺垫,而并不是为了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故D错。
故选:D。
4、A.“反”通“返”,返回;B.“转”通“啭”,叫;C.“阙”通“缺”,中断;D.没有通假字。
故选:D。
课外对比阅读(一)1.独一无二;稀疏的枝条;看、观赏、见;小城、小乡;急流的水2.(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
(2)亭子左边的石壁平整光滑就像一扇青色的屏风,光润细腻,可以照见人影。
3.甲文的山高而奇,文章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山人格化,写其争着向高远处伸展。
乙文的山重点表现其高,主要通过直接描写,写山离水水高,直接表现。
(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向上在上面(2)派,派遣劳力出使2.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3.(1) “催”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天色拂晓时分,关山似乎在催促着行人快快前行,让人想见行程之急,旅途之艰险与辽远。
(2) 运用对偶,句式齐整,生动形象地写出泉水声和鸟鸣声的和谐动听,让人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欢乐律动,也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愉悦。
4.《答柳恽》结尾“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1)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1)](https://img.taocdn.com/s3/m/281d4aa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3.png)
1、《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子是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
2、《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子是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句子是高度概括山水特点。
4、《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句子是正面描写富春江水清澈。
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与朱元思书》中,“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句子是作者的行进路线。
6、《与朱元思书》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句子是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7、《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8、《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句子是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9、《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有异曲同工之妙。
10、《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句子是总领全文山水特征。
11、《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子是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
12、《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句子是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1、《与朱元思书》中,“ , ,, ”句子是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
2、《与朱元思书》中,“ , ;, ”句子是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与朱元思书》中,“ , ”句子是高度概括山水特点。
4、《与朱元思书》中,“ , ”句子是正面描写富春江水清澈。
中考知识点梳理八下语文之《与朱元思书》
![中考知识点梳理八下语文之《与朱元思书》](https://img.taocdn.com/s3/m/9f918672f5335a8102d220d7.png)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五、理解性默写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六、问答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答: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3.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答: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6.本文的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赞叹了富春江的美景,它在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表达了对富春江山水的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本文的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8、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赏析句子(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通过视觉、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表现水的清澈、湍急、凶猛的特点。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初三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填空
![初三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554bdbd2e87101f69e3195e1.png)
1.《与朱元思书》中,描绘听觉的句子是: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鸣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中,写出作者对富春江水之美的总体印象的语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富春江水动态美的语句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富春江水静态美的语句是:水皆缥缈,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富春江的山奇特的语句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富春江的山中景色的语句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鸣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中,体现作者对富春江山水赞叹的语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之四时”景色的语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中,常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语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滁人出游的语句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宴的语句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众宾欢乐的语句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的语句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孟子二章》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二章》中,点明“战必胜”的根本原因的语句是:得道多助(得道)。
《孟子二章》中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中,用排比句列举了历史上六位多磨难的著名人物依次是: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与朱元思书》选择、默写、翻译、阅读
![《与朱元思书》选择、默写、翻译、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61d5d4cda38376baf1faefb.png)
《与朱元思书》习题题型:【选择题】【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鸢飞戾.天者:叫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B.互相轩邈..:向东向西..:比长远任意东西C.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D.猿则百叫无绝.:绝妙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解析】A戾.是至,到。
B轩邈是...向高处、远处伸展。
D猿则百叫无绝.是停止。
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解析】B黄昏。
3、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例句是“……的人”。
A……的人。
B……的东西,……的事。
C与也连用,表判断。
D语气助词,表停顿。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风吹草低见.牛羊【解析】A存在;准备。
B代指鱼;代指鱼。
C发出;振作。
D看见;“见”同“现”。
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B、猛浪若奔./永之人争奔.走焉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解析】A凭借;背着。
B动作名,飞奔的马;奔跑。
C停止,平息;叹息。
D超过;超过。
6、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B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B.从.流飘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有时见日.日.光下澈【解析】A从;如果。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https://img.taocdn.com/s3/m/ca13fb235a8102d276a22f80.png)
【与朱元思书】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都鄣人。
二、理解性默写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作者的行进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作者走在森林中的感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三、简答题概括各段段意。
①总写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②写水之异;③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
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富春江的秋景,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
本文的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本文的写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
从听觉角度写景的骈句是什么?表达效果如何?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效果:描写了各种声调不同的音韵,和谐齐发,引人入胜,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喜爱,写出了富春江山水的奇异。
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一)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一)](https://img.taocdn.com/s3/m/5fc1864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0.png)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1.《与朱元思书》中抒发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写水的静态美,突出了水的清而深。
3.《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的动态美,突出了水的流势湍急。
4.《与朱元思书》中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5.《与朱元思书》中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6.《与朱元思书》中首段中点明游览路线的句子: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7.《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8.《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山水总的评价。
9.《与朱元思书》中运用衬托的方法突出水清,连小鱼和石子都能看得清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0.《与朱元思书》中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1.《与朱元思书》中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的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2.《与朱元思书》中从听觉写泉响、鸟鸣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3.《与朱元思书》中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4.《与朱元思书》中作者走在森林中的感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eadbe2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0.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1.《与朱元思书》1.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2.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也是文章的主旨句)4.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2.《五柳先生传》5.课文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6.归纳出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7.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3.《马说》8.千里马的处境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9.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5.《诗词曲五首》10.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4a0d3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c.png)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试题分三部分:字词解释、理解性默写、阅读选择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同意思为:(2)窥谷忘反同意思为:2.词类活用(1)动词作名词猛浪若奔.句中意为:(2)形容词作动词互相轩邈..轩,句中意为:②邈,句中意为:(3)名词作动词①任意东西..句中意为:负势竞上.句中意为:(4)名词作状语横柯上.蔽句中意为:3.其他重点实词(1)天山共色共色:(2)从流飘荡从:(3)一百许里许:(4)急湍甚箭甚:(5)负势竞上负:(6)争高直指直指:(7)泉水激石激:(8)蝉则千转不穷千转:千:穷:(9)鸢飞戾天者戾:(10)望峰息心息心:(11)经纶世务者经纶:(12)横柯上蔽横柯:柯:蔽:(13)疏条交映交映:二、理解性默写1.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5.《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流湍急,《与朱元思书》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6.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本文中“,,,”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8.《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
三、阅读选择题与朱元思书吴均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与朱元思书》
1.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6.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本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