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汽化与蒸汽渗透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概述 渗透汽化特征 渗透汽化传质过程
➢ 质量传递 ➢ 浓差极化
渗透汽化膜
➢ 渗透汽化膜品质要求 ➢ 渗透汽化膜材料
渗透汽化膜组件 渗透汽化应用
➢ 膜工艺计算 ➢ 集成过程
蒸汽渗透
概述
什么是渗透汽化?
英文为:pervaporation简称PVAP或PV。 在膜两侧压差(跨膜压差)作用下,使 料液侧混合物中优先吸着组分渗透通过 膜,并在(邻近)下游侧膜截面上汽化, 达到混合物脱水(易挥发溶质)与分离, 获得纯化产物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溶解-
稳态时,基于Fick扩散定律 存在伴生效应
扩散 模型
Ji
Ci Bi
di
dX
方程 式中:Ci为组分浓度;Bi为组分的活动
率;μi为组分的化学位
溶解-扩散模型方程
Ji
Ci Bi (RT
d ln ai dX
Vi
dp dX
)T
Ji
Ci Bi RT
d ln ai dX
简化上式(上、下游压差0.1MPa左右)
不受渗透压力的限制(与反渗透相比),因为下游的化学势 低,同时,上游的料液不存在临界压力
4. 料液与膜的作用
料液与膜直接接触,导致膜溶胀,降低膜分离性能:提高 通量、降低选择性
渗透汽化特征
5. 下游蒸汽压
组分在下游的蒸汽压影响组分的通量,下游蒸汽压尽 可能低(经济性)
6. 存在相变
需要提供渗透液的汽化热,导致最佳操作对象为低浓 度混合物
概述
渗透汽化过程分类 1. 真空渗透汽化 2. 载气吹扫渗透汽化 3. 热渗透汽化 4. 使用可凝性载气的渗透汽化 5. 渗透液冷凝分相后部分循环 6. 渗透液部分冷凝
概述
料液
渗余物
液 相室
汽 相室
透过 物
真 空泵 冷凝液
料液 载气
液 相室 汽 相室
渗余物 透过 物
冷凝液
真空、载气吹扫渗透汽化 过程示意图
溶扩解散-定散义系:数Di=JiRTBCi,i D为i d组dlnX分a在i 膜内的扩 模型 方程
i, j二元混合物在高分子膜内中的 活度系数ai可由Flory-Huggins方 程求得:
ln ai ln i (1 i ) (Vi Vj ) j (Vi Vm )m ( ij (u j ) j im m )( j m ) (Vi Vj ) im jm
7. 渗透汽化装置
没有明显的经济性适用范百度文库,方便集成
8. 其它
在紧凑、简洁、灵活、多适用性等方面的评价中排 3/31(流体分离技术)
渗透汽化评价参数
渗透通量J和分离因子α
J G st
yi
i j
xi
yj
xj
渗透汽化传质过程
质量传递
渗透汽化过程模型 溶解-扩散模型
微孔流模型
溶解-扩散模型
1. 料液中组分吸附到膜料液侧表面
式分中的体ui 积i分jj率,。 为三元体系中组
溶解-扩散模型方程
溶解-扩散模型方程
组分与膜的Flory相互作用参数 ψim可从 纯组分在高分子膜内的溶胀自由能求得:
im [ln(1 m ) m ] / m2
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ψij可由剩余自 由能求得:
ij
1
xii
( xi
ln xi
溶解2.- 组分扩散透过膜 扩散3. 下游表面侧解吸到汽相 模型 第三步的阻力可以忽略,对传质没有
影响,且是无选择性步骤。
膜的传递性能可用渗透系数(P)表征,
溶解-渗透系数为溶解系数与扩散系数的乘积:
扩散 模型
P=S*D
溶解-扩散模型
组分在膜内的传递还受到料液中其它 组分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伴生效应。 伴生效应也分热力学和动力学两部分。 热力学部分主要是指组分在膜内的溶 解度受到另一组分的影响,这种影响 来自膜内渗透组分间的的相互作用及 每个组分与膜的相互作用。动力学伴 生作用是由于渗透组分在聚合物中的 扩散系数与浓度有关所致。
概述
渗透汽化技术的发展 1. 1917年,Kober提出渗透汽化概念 2. 1935年,Farber确认渗透汽化在浓缩和分
离中应用 3. 1958年,Heisler发表了第一篇定量的渗透
汽化分离水/乙醇的文章 4. 1958-1962,Binning发表了系列关于渗透
汽化原理和应用前景的研究结果 5. 1980s,GFT公司首次将渗透汽化技术商
1. 膜表面的吸附 2. 膜内的扩散 3. 膜下游的脱附、汽化
渗透汽化特征
1. 分离作用的原动力:
依赖渗透组分与膜材料间的相互作用,非蒸馏的相对挥发 度;
2. 渗透汽化可操作范围:
可渗透组分浓度较低、在环境温度下或低于环境温度均可 操作,因此对一些热敏性物质的提纯具有独特优势
3. 渗透汽化的推动力
业化:PVA/PAN复合膜用于乙醇脱水。
渗透汽化特征
渗透汽化特征
膜分离过程要求用第三相将两个主体 相分隔,第三相即为具有选择透过性 的膜。
推动力包括:压力差、浓度差、电位 差等
渗透汽化是一具有相变的膜渗透过程 优点是: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操
作方便、能耗低等优点
渗透汽化特征
渗透汽化的三个步骤
溶解-扩散模型方程
六参数模型
Di Dio exp ( Aii X iM Aij X jM ) D j D j0 exp ( Aji X iM Ajj X jM )
该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各组分间的相互 影响,而且包含了两个极限扩散系数 Di0,Dj0,但模型参数的回归存在多解 问题,失去了参数应有的物理意义
i
xj
xj
j
GE
RT)
溶解-扩散模型方程
扩散系数线性模型
Di Di0 X iM Kij X jM
D j D j0 X jM K ji X iM
式中Kij,Kji 表示一组分的塑化作用对另一 组分扩散系数的影响 该模型不能恰当描述极性物系的伴生效应, 扩散系数只在很窄的浓度范围内保持近似的 线形关系,并且无法外推到浓度接近于0的 情况。
溶解-扩散模型
溶解过程
组分在膜内的溶解直接与组分和膜的物性有关,纯组分 的溶解度可以从溶解平衡实验获得,对于二元混合物, 溶解平衡实验只能得到两组分在膜内的总溶解量,而膜 中各组分的浓度在传质计算中又是必需的,因此用实验 或理论的方法确定各组分在膜中的浓度是必要的。目前 一般采用溶胀-密度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测定 组分在膜内的溶解度,对溶解平衡浓度的理论计算法, 可根据组分在液相与膜相的化学势平衡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