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Pradaxa:房颤患者需要了解的两件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比加群Pradaxa:心房颤动患者最需要了解的“两件事”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心房颤动全球发病率剧增。而我国更是重灾区,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房颤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就是会导致——脑中风,即“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2,3。专家指出,预防脑中风是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最新的房颤治疗理念已把降低死亡率作为核心,而抗凝治疗已被证实是降低中风及死亡率的关键。

然而,根据2010年全球性房颤注册的调查数据,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率仅为10%4,这就意味着,有9成房颤患者没有把科学的预防中风治疗落到实处。其实,对于房颤患者来说,为了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最需要了解两件事:1、房颤可致中风,危及生命;

2、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中风的“最佳武器”。

心房颤动可致中风

心房颤动,是指人体的心房失去了正常的节律,造成心房没有规律地颤动。目前,临床上尚未找到其根本的致病原因,但它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都息息相关。同时,酗酒、长期精神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也有可能成为房颤的“推手”之一。专家介绍,房颤从初发时的轻微症状到严重发病可能会持续十年的时间5。虽然偶尔的发生并不会致命,但其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脑中风却会引发高致死致残率6。数据显示,有近1/3的中风发生与房颤有关,房颤已成为缺血性中风最主要的病因7。此外,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倍8,9,对于年龄超过65岁、有脑中风史或高血压的患者,发生率更高10。

预防脑中风,抗凝治疗是关键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坚持抗凝治疗是预防脑中风的关键。然而,在目前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6%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范围4。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医患双方缺乏足够的重视。

首先,由于房颤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易察觉,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导致疾病诊断率较低。但事实上,房颤症状是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发现的,比如胸闷、气短就是房颤的主要症状。除此之外,房颤出现前,患者往往会有疲劳感、伴有头晕、胸口怦怦跳的现象;发作时,则会出现脉搏跳动不规律、用力时出现气短等,这些都是“揪出”房颤的有力考证。

其次,抗凝治疗可能会引起牙龈出血、痰中带血等出血风险,致使一些临床医生在抗凝治疗中往往会“谈出血而色变”,过分担心,对抗凝治疗的实际获益认知不足,使

一些患者未能接受有效的抗凝治疗。

第三,现在常用的抗凝治疗药物华法林使用局限性较大,不仅需要患者定期验血,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不断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使用剂量始终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此外,服用华法林还会与其它很多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令很多患者难以坚持用药,依从性差了,抗凝的有效率自然也就低了。

尽管临床的抗凝治疗面临重重挑战,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拒绝抗凝治疗的借口!事实上,抗凝治疗的好处远远超过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已经有像达比加群酯Pradaxa(泰毕全)这样的新型抗凝药物陆续进入中国,这类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其抗凝的作用机制与华法林完全不同,不仅可以显著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风和全身性栓塞风险,而且用法简单方便,不需频繁采集静脉血做监测,也不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产生相互作用。

专家最后强调,大幅提升房颤患者脑中风的预防力度已经刻不容缓!患者和医生都要更新观念,确立积极干预房颤患者脑中风风险的意识,不要盲目排斥抗凝治疗;同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凝药物,让房颤患者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和最佳的预防效果,增加房颤患者预防脑中风的积极性。

###

参考文献:

1. 周自强,胡大一. 中华内科杂志. 2004;43(7):491-494.

2.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卒中宣言.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

志.2012;02

/Article/CJFDTotal-XDJB201202005.htm

3. 刘晓慧.被忽视的健康第一杀手——我国脑卒中防控情况调查.首都医药.2010;15

/Article/CJFDTotal-YYSD201015017.htm

4. 我国800万房颤患者《中国房颤卒中报告》将发布:

/n/2013/0325/c14739-20904658.html

5. 房颤易引脑卒中不可不防:

/kjrb/content/2011-06/23/content_317983.htm

6. Marini C, De Santis F, Sacco S, et al. Contribu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o incidence

and outcome of ischaemic stroke: 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Stroke 2005; 36:1115-9.

7. ACC/AHA/ESC guidelines: Fuster V et al. Circulation 2006;114:e257–354 &Eur

Heart J.

8. Fuster V, Rydn LE, Cannom DS, et al.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 executive summary. Circulation 2006; 114:700-52.

9. Kannel WB, et al. Final Draft Status of the Epidemiolog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Med

Clin North Am. 2008; 92(1): 17–ix.

10. 房颤患者,中风危险大增:

/ePaper/ycwb/html/2010-05/14/content_827048.ht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