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词赏析三首

合集下载

黄庭坚诗歌赏析

黄庭坚诗歌赏析

黄庭坚诗歌赏析黄庭坚诗歌赏析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在当时的时代享有很高的声誉。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黄庭坚的诗歌赏析,欢迎阅读!1、《采桑子》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

深锁三关。

不要樊姬与小蛮。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

浓丽清闲。

晓镜新梳十二鬟。

2、《采桑子》樱桃着子如红豆,不管春归。

闻道开时。

蜂惹香须蝶惹衣。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

醉玉东西。

少个人人暖被携。

3、《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4、《卜算子》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

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於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

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5、《步蟾宫》虫儿真个忒灵利。

恼乱得、道人眼起。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

何妨随我归云际。

共作个、住山活计。

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也须胜、风尘气味。

6、《采桑子》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华。

杨柳藏鸦。

又是无言颭落花。

春风一面长含笑,偷顾羞遮。

分付谁家。

把酒花前试问他。

7、《采桑子》荔枝滩上留千骑,桃李阴繁。

燕寝香残。

画戟森森镇八蛮。

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

少讼多闲。

烟霭楼台舞翠鬟。

8、《采桑子》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

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

一斛明珠两小鬟。

9、《采桑子》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

已拼儿童作楚蛮。

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

蓬户身闲。

歌板谁家教小鬟。

10、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①。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②。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①武陵溪:在今湖南常德。

此处代指世外桃源。

②拂金徽:指弹琴。

1.有诗家评“红露湿人衣”句中“红露”一词贴切恰当.请作简要分析。

黄庭坚最有名的五首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五首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五首诗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被誉为“文学巨匠”。

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自然、淡泊、清新著称,被誉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黄庭坚最有名的五首诗。

一、《题桂香亭》桂香亭,古名桂香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山。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游览桂香亭时所作,诗中写出了桂香亭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庭前芳草没人扫,莫怪东风飘落多。

桂香亭畔何人住,一点浩然气。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桂香亭的美景,后两句则表达了黄庭坚对这里历史和人文的思考。

他用“浩然气”来形容这里的文化气息,表达了他对这里的崇敬之情。

二、《题龙阳县青草湖》青草湖,位于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一处自然景观。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游览青草湖时所作,诗中写出了青草湖的秀美和黄庭坚对自然的感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青草湖的美景,后两句则表达了黄庭坚对自然和人的感悟。

他用“儿童散学”来形容这里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他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三、《登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是一处历史遗迹。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登岳阳楼时所作,诗中写出了岳阳楼的壮丽和黄庭坚对历史的思考。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岳阳楼的壮丽,后两句则表达了黄庭坚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他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之情。

四、《寄黄几复》黄几复,字静山,是黄庭坚的好友,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寄给黄几复的信中所附的诗,诗中写出了黄庭坚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思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庭坚与黄几复的离别,后两句则表达了黄庭坚对友谊和时光的思考。

他用“春草年年绿”来形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他对时光的感慨之情。

黄庭坚诗十大

黄庭坚诗十大

黄庭坚诗十大黄庭坚,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他的诗以深沉内敛、含蓄隽永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一些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今天我们来介绍黄庭坚诗歌的十大经典之作。

第一首:《题四皋田园作》这首诗以丰富的词汇描绘了四皋田园的美景,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韵律和对景物细腻的描写,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第二首:《寄人归江东》这首诗写黄庭坚送别好友归江东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

作者用深情款款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的别离之痛,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直抒胸臆,感人至深,被誉为黄庭坚最能打动人心的一首诗。

第三首:《秋思》这首诗是黄庭坚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韵律和对细节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第四首:《东坡引》这首诗描绘了苏东坡在黄庭坚家做客的情景,以及两位文人之间的交流和对文学的追求。

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苏东坡的钦佩和对友谊的珍视,使人体会到了友情的温暖和文化的力量。

第五首:《远游》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家远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和旅人的心情变化,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第六首:《鹧鸪天》这首诗以鹧鸪飞翔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消逝的感叹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鹧鸪的自由飞翔与人生短暂的境遇进行了对比,使人深思人生的意义。

第七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首词以登黄鹤楼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词中运用了对对比的手法,展示了黄庭坚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传达了追求内心自由和真正的幸福的思想。

第八首:《寒食日》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通过对节日风俗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黄庭坚最经典的诗

黄庭坚最经典的诗

黄庭坚最经典的诗黄庭坚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的诗文书法不仅极具艺术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深得后人的喜爱。

这篇文章将从黄庭坚最经典的诗作入手,分析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1.《鹧鸪天·登宝鸡龙盘山》云树迷深处,龙门镇海涛一身轻骑出,万里忽然高山路绕不辞,海天游无老此身长与夢,不觉到尘嚣这首诗是黄庭坚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其题材描绘了作者驾驭轻悠的骑马,行走山脉之巅的情景,饱含自然景色的无限景致。

全诗以“云树迷深处,龙门镇海涛”开始,通过描写虚幻的场景,引导读者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其次,诗中通竿山路环绕,直达万里,把上下两界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动静结合、因势利导,掀起一段惊心动魄的气氛,也把读者的视线拉向了深邃的天空。

最后一句“此身长与夢,不觉到尘嚣”,作者通过描绘一个长眠而不老的人物,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追求长生的内心追求。

2.《题破山寺后禅院》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材表现了一个精神空灵的僧寺情景。

全诗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开始,直观化地描绘了一个空响的境界,简练而不失深意。

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描述了寺院中阳光的摆动和影子的游离。

显得宁静优美,诗意深远。

在表现技巧方面,黄庭坚借用了自然景色的画面,将寺院的境界描写的十分清晰。

同时,其简洁的语言,也表现了一种笃实内敛的风格,之后常被誉为“洛神体仙童”。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

其题材描绘了黄庭坚赠别杜少府,颇富情感,亦富有历史背景。

全诗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始,通过对路途中景色的描绘,使得整个诗歌的情感和内涵变得深刻而凝重。

之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达了诗人情感的共鸣,此情此景都与杜少府的行程相近,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陈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黄庭坚原文及赏析黄庭坚原文及赏析7篇黄庭坚原文及赏析1《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深沉、意境深远而著称。

以下是黄庭坚比较出名的十首诗词:
《寄黄几复》:此诗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黄几复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

《登快阁》:此诗以登高远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胸怀壮志、豁达开朗的情怀。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此词以滁州的山水为背景,描绘了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水调歌头·游览》:此词以游览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此诗以雨中登楼远眺为主题,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鄂州南楼书事》:此诗以鄂州南楼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牧童诗》:此诗以牧童为主题,描绘了牧童的天真烂漫和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清平乐·春归何处》:此词以春归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此词以宜州梅花为背景,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念奴娇·断虹霁雨》:此词以雨后彩虹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十首诗词都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可以查阅相关的文学资料或鉴赏评论。

黄庭坚诗词赏析

黄庭坚诗词赏析

黄庭坚诗词赏析 引言: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小编整理了黄庭坚诗词 文学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 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

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

驰射。

风流犹 拍古人肩。

【赏析】 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

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 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难以外出活动。

不说苦雨,而通过 “ 一漏天 ”、“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 苦的状况。

“乘船”而风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

所以“似乘 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户的意思,又影射着环境的险恶。

联系“万里”二字,又有去国怀乡之感。

下三句是一转, 写重阳放晴, 登高痛饮。

说重阳天霁, 用“及至”、 “也”二虚词呼应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

久雨得晴, 又适逢佳节,真是喜上加喜。

遂逼出“催醉”二字。

“鬼门关 外蜀江前”回应“万里黔中”, 点明欢度重阳的地点。

“ 鬼门关”这里是用其险峻来反衬一种忘怀得失的胸襟, 颇有几分傲兀之气。

过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

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 但老翁头上插花却 不合时宜, 即所谓“几人黄菊上华颠”。

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 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

“君看”、“莫笑”云云,全是 自负口吻。

清平乐黄庭坚的诗意

清平乐黄庭坚的诗意

清平乐黄庭坚的诗意
黄庭坚清平乐的诗意是什么
1、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

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2、《清平乐·春归何处》诗意。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

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

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

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

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3、《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4、《清平乐·春归何处》翻译。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5、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

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黄庭坚最有名的三首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三首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三首诗
1.《登高》:此诗写黄庭坚登高远望,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深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被广为传颂,成为黄庭坚代表作之一。

2.《题龙阳县青草湖》:这首诗写黄庭坚游龙阳县青草湖,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咏叹了荷花的娇艳和生命的无常,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美的热爱。

3.《定风波》:此诗描写了黄庭坚在官场上被冤枉的遭遇,但他坚强不屈,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写出了“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句名言,感人至深,成为黄庭坚最具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 1 -。

黄庭坚最有名的三首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三首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三首诗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官员,被誉为“文苑四大家”之一。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周全精深的文化名人,著有不少优秀诗歌作品,被后世奉为“楷模圣贤”。

下面将介绍黄庭坚最有名的三首诗。

1.《题壁》《题壁》是黄庭坚的一首抒情长诗,表达了他对墙上诗句的感受和情感,被称为黄庭坚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用简练的话语,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和人生的思考和真情实感,让人在思考和沉思中沉浸于诗歌的境界之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中,黄庭坚以自然环境和孤独的身份,表达了人生中的坎坷与不易,而诗中的“伊人”则代表着风景中的人文之美。

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人生感悟,还有着清新脱俗的意境,堪称是黄庭坚诗歌的经典之作。

2.《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是黄庭坚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士人枯梅淡雪、社会浮躁的感慨。

全诗描绘了诗人托题寻隐者的情景,却遗憾地没有得到他的回应。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黄庭坚借助寻隐者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北宋文化界的老及格观及士人的背离,以及士人似寒冬中枯萎的梅花那般的愁苦。

整首诗秉持了宋人高超的写景功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将诗人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登高》《登高》是黄庭坚诗歌中一首极具戏剧张力与韵律美感的作品,描写了山顶景色和自己心中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有着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中表现出诗人走在高山上的情景,落寞的猿声伴随着狂风,寂静清秀的山水倒映出黄庭坚的情感,这种高远的情感与极其绝妙的写景,使这首诗成为一首自然诗和哲理诗的佳作。

总的来说,黄庭坚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化名人,他的诗歌作品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堪称最高水准,这三首颇具代表和标志性的诗歌,也可以被称为黄庭坚的经典之作。

阅读黄庭坚的诗歌,是一种文化感慨、一种历史情怀和一种人生哲学的体验,它们饱含了时代的文化积淀,同时也启迪着读者的思考和感悟。

黄庭坚《念奴娇》的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4份

黄庭坚《念奴娇》的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4份

黄庭坚《念奴娇》的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4份黄庭坚《念奴娇》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1黄庭坚生平经历早年经历黄庭坚,字鲁直,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

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

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李常非常奇怪。

以为他是千里之才。

宋皇祐三年(1051年),七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__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皇祐四年(1052年),八岁,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供职京师宋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

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

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

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__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

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

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入京师。

五月黄相出生,后任神宗实录检讨官,着作佐郎。

宋元祐__(1086年),哲宗即位,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宋元祐二年(1087年),迁着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

遭母丧。

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

丧服__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官,兼国史编修官。

流寓江汉宋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

章敦、蔡卞与其*羽认为《神宗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

不久,经院受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

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及注解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及注解

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及注解一、《题临安邸》1. 注解:•这是黄庭坚一首写生活的诗,描绘了他在临安的美好时光。

•他将家乡的繁华和安逸通过文字展现出来,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

2. 诗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二、《寒食》1. 注解:•这是黄庭坚一首描写寒食节的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述自己寒食时的独处和忧伤,诗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去年轮的回忆。

2. 诗文:他乡生白石,归来咽青草。

古寺杉松里,数声啼鸟早。

三、《赠汪伦》1. 注解:•这是黄庭坚对好友汪伦的赞颂之诗。

•描绘了汪伦的品性优秀和对黄庭坚的深厚友情,同时也表达了黄庭坚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汪伦的祝福。

2. 诗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题西林壁》1. 注解:•这是黄庭坚对唐代僧人慈航大师的墓志铭。

•通过对慈航大师的墓志铭的赞美和回忆,表达了对慈航大师的景仰和自己对佛教的虔诚。

2. 诗文:慈航智海福缘深,竹柏寒苔照影沉。

君剑锋出汉神州,触处车声不敢侵。

五、《致韩维》1. 注解:•这是黄庭坚给好友韩维的一首世情之诗。

•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韩维的赞美,诗中凝聚了黄庭坚对友情和真实生活的思索。

2. 诗文:欢娱盛事宜追薄,享乐浮名忽结壑。

年堪惜无多春态,月与时俱厌长醉。

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 注解:•这是黄庭坚描写秋夜的一首节气诗,充满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通过描绘秋夜的寂静和凉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2. 诗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东篱乐府》1. 注解:•这是黄庭坚一首抒发自己心情的诗。

•描绘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2. 诗文:灵寿东篱下,依稀帝城隈。

海门潮滩漾,夏日暮云开。

八、《和陈协律韵》1. 注解:•这是黄庭坚受友人之托创作的一首赞美诗。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翻译及赏析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翻译及赏析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翻译及赏析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翻译及赏析《念奴娇·断虹霁雨》这首词作者黄庭坚以豪健的笔力,抒发了自己的处于为难而不惊的旷达心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念奴娇⑴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⑵,过张宽夫园待月⑶。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⑷。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⑸。

断虹霁雨⑹,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⑺。

桂影扶疏⑻,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⑼,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⑽?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⑾,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⑿。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⒀。

【作品介绍】《念奴娇·断虹霁雨》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众人赏月的情景,下片抒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

全词意气纵横,情怀激荡,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充分显示了作者不惧人生坎坷、世事艰险的旷达胸怀,反映出其宠辱不惊、坐看风云的人生态度。

【注释】⑴念奴娇:词牌名。

⑵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诸生:一作“诸甥”。

此据《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改。

⑶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⑷金荷:金质莲花杯。

⑸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⑹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⑺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⑻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扶疏:繁茂纷披貌,意为枝叶繁茂。

⑼姮娥:月中女神娥。

汉时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嫦娥。

一轮玉:指圆月。

⑽醽醁(línglù):酒名。

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⑾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⑿临风笛:一作“临风曲”。

⒀坐来:马上。

霜竹:指笛子。

《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子厚,号瓜庄,湖州绍兴人,北宋文学家。

黄庭坚是北宋诗坛上的一位传世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爽朗,清丽自然的风格著称,有“黄庭坚诗清”之誉。

他的诗文作品独具风格,被誉为“中唐以来第一代诗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面将介绍黄庭坚最出名的十首诗词:1. 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麾长鲈之有躅,虾蟇馁于支颐。

岂著尾之复吹,佩兰跏与?羁。

2.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寄黄几复兰室丞绰约这番昼,长沙土,瓌镂谙("yan"应为"geon")微葛,置骆骊、舟篑,交还成默默,赋故留闲静。

酝瑶宰、宝载衔水,犹资、昧、鸾飐飐。

珠沈、傍红鸟。

4. 秋思洛阳女儿对宫妆,红粉香奁夺暮阳。

鹂叫两边楼,楼高不见楼。

欲得周卫良家女,绣衣裳、银鏁环套双。

5. 题红梅攀条断崖,旖旎因风软。

纤露几多时分,春恨又年深。

6. 登忉栗西峰宿昔黄岩醉迷津,风涛晚作指顷人。

紫芝有土无大叶,栗叶度三秋("三秋"一作"卅秋")分。

7. 赠李逢吉每日都甘酒,何事小於桮。

连便谷糠饭,锦毡何处来。

短棕额前坐,远狖翁后背。

配食三秋桔,还持万户梅。

8. 贺新郎喜过黎明客,黄庭赶早秦飨灯访蛇窟,联盏坐音儿。

十爱贾仲成,万年江绕翠。

生铸高带食,凿标卓龙泥。

9. 辞赠东谷新开县原非鱼路处,谧媮英加晚。

南城杀山岘,东山盛气断。

既退挥白鸿,参冤伴大届。

斑菊及油山,文辞神坛葬。

10. 临江仙鬟梳野凉日色丹,画把秋魔到;骑马莲歌旌旆旃,环切飞桥道。

这些诗词都展示出黄庭坚清新爽朗,清丽自然的风格,以及他对人生、自然、情感的深刻思考。

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对后世文人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黄庭坚诗词作品赏析

黄庭坚诗词作品赏析

黄庭坚诗词作品赏析黄庭坚诗词作品赏析引言: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留下许多诗词作品,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黄庭坚诗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黄庭坚诗词赏析一《渔家傲》黄庭坚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一见桃花参学了。

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晓。

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赏析】:这首《渔家傲》援禅家语入诗词,以增加其理趣。

所演绎的是南岳临济宗福州灵云志勤和尚的故事。

首三句,讲灵云三十年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

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

“无孔竅”,典出《庄子》,亦即“鯈忽凿竅”之寓言。

据《淮南子》:“夫孔竅者,精神之户牖也。

”此用来比喻灵云三十年来的不彻不悟。

“得眼迷照”,是说灵云几次将悟还迷。

佛家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

其中肉眼和天眼只能看见世间虚妄的幻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实相。

因此,此处的“眼”,当指慧眼或法眼。

“参学了”的“了”,作“完成”讲。

下面两句讲灵云参悟的境界。

“呈法要”即是得佛法的意思。

“无弦琴”,用陶渊明故事。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靖节传》)。

黄庭坚以此作比,意阐释至法无法的禅理。

词的下片,由灵云之事生出感想,大意是说灵云为求“悟”的境界,历经曲折,虚度了半辈子。

我们应以此为鉴,趁着年少及早悟道。

岂但见花能悟道,天地万物,流水行云无不蕴藏着道机禅理,因此,参禅学佛实非高不可攀之事,灵云三十年方悟道,真该见笑于桃花了。

这里所着重阐扬的,仍是“顿悟”之说。

黄庭坚看来。

灵云三十年的蹉跎,是大可不必的。

因为他身上,顿悟之中尚有“渐”的痕迹。

诗的末句所揭示的就是纵横自,纯任本然的意境。

黄庭坚诗词赏析二《鹧鸪天》黄庭坚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庭坚诗赏析

黄庭坚诗赏析

黄庭坚诗赏析Credit is the best character, there is no one, so people should look at their character first.熔经铸史借景传情――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大意: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于英宗治平年间中进士;曾经做过一些地方小官和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他的诗歌曾受到苏轼的赏识;政治观点也与苏轼相近;仕途生涯因与新旧党之争纠结在一起..哲宗初年高太后执政废新法时;他被召入京;曾参与修史及贡举方面的工作;哲宗亲政驱逐旧党时;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哲宗去世后他曾一度被起用;但很快又被贬到远在今广西境内的宜州;后来死在那里..有山谷集传世..他虽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却又与苏轼并称“苏黄”;成为宋诗史上一位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大家..根据作者对这首诗的原注:“乙丑年德平镇作..”乙丑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当时黄庭坚监德州治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德平镇;其好友黄几复任广东四会县令..黄庭坚与黄几复交情颇为深厚;与他有过不少的诗歌唱和;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这首寄黄几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对其迟暮难用的处境;深表惋惜..首联写两人所居之处相距甚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左传“僖公四年”中楚国使者所说的“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一语..春秋时齐国处于北方近海之地;楚国处于南方近海之地;故一称北海一称南海..诗人为此诗作跋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德平与四会都为滨海之地;但是一南一北;故诗人把它们比作北海南海;极言相隔之远..与友人天各一方;诗人不禁“思”从中来..但山高水阔;要与挚友互通问讯;只能凭借“寄雁传书”;但大雁却“谢不能”;因为“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秋日登府滕王阁饯别序大雁也不能飞到衡阳以南的地方;何况四会呢熔经铸史是黄庭坚在诗歌语言运用上的一个特点;黄庭坚极力倡导语言革新开拓新的诗风;提出打破传统诗歌的语言陈规;广泛开拓诗歌语言的取材范围;他提倡不仅从前人的诗歌中汲取语言材料;而且从诗歌之外的经史子集中提炼诗歌语言..但他强调使用古人的语句应该是灵活的化用;而非死板的堆砌..他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他主张在语言材料的运用上力求变化出奇;但避免生吞活剥..以上两句虽化用典故但却用得生动新奇;尤其是“谢”字;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更突出了诗人虽思友人但无可奈何之情状;耐人寻味..谈到语言风格;山谷诗最善用典..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为全诗点睛之笔;在当时就很有名..“江湖”语出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则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身处“江湖”而听“夜雨”;使人倍感萧索..前句写诗人与黄几复昔日的游宴之乐;在桃李春风的美好时节里与好友诗酒文章;后句写一别十年;各自宦迹江湖..“桃李”、“春风”、“一杯酒”三个意象色彩明丽;节奏轻快;形成了一种知己相聚、意气风发的情状;“江湖”、“夜雨”、“十年灯”三个意象则显得比较暗淡、悲伤..这一系列的意象所形成的今昔对比;又造就了一种不胜感慨的凄苦意境..“夜雨”二字不仅指自然界之风雨;也暗指在官场中所遇到的挫折与艰难..因此;以“乐”景衬“哀”情;把辗转江湖的苦闷与对朋友的期盼表达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对仗工整;别出新意..史记·司马相如传称相如“家居徒四壁立”黄庭坚把“四壁立”改为“四立壁”;好与下句的“三折肱”对得上;这样一改使这句诗强调了“壁”字;朋友作为一个县的长官;而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是何等的清正廉洁..这也正反映了黄庭坚在诗歌语言运用上的巧妙灵活..“三折肱”用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事;意思是一个人折了三次臂膀;就会成为治疗折肱的良医;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果经历的世故多;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就能够洞察事物从而取得成功..山谷却反其意;“不蕲”就是不希望的意思;是说黄几复有经时济世的才能;不须多时就已经有了良好的政绩..陈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云:“三四为此老最合时宜语;五六则狂奴故态矣”;虽“狂奴故态”;但出语不凡;既是对黄几复政绩的赞扬;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尾联诗人想象黄几复远在四会的官宦生活..“想得读书头已白;”在诗人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把酒畅谈理想前途的青年朋友;如今已白发苍苍;却仍然象从前那样好学不倦这是夸赞黄几复是真正的读书之人..“隔溪猿哭瘴溪藤”指那些偏远荒无人烟之地;形容黄几复住所环境之荒凉;一个“哭”字把黄几复所处的凄凉之境活现在读者面前;凄凉氛围的描绘;也蕴涵了诗人对好友处境的不平之意..此诗熔经铸史;语有气骨;形成了雄浑的艺术风格..诗中最成功的则是那些用常见的字词组成新奇意象的作品;字面较为平常;典故也是常见的;但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以故为新;在整体上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方东树称之为“英笔奇气;杰句高境;自成一家”..黄庭坚十分推崇杜甫;以杜甫为学习榜样;七律尤其如此..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答洪驹父书黄庭坚极力强调诗歌的用典;追求“无一字无来处”;其弊端则是生硬晦涩;妨碍了真情实感的表达..但这首寄黄几复;读来却并不觉得晦涩;“有的地方;还由于活用了典故而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而取左传、史记、汉书中的散文语言入诗;又给近体诗带来苍劲古朴的风味..”。

黄庭坚最有名的七言律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七言律诗

黄庭坚最有名的七言律诗黄庭坚和他的七言律诗简介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寒山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的七言律诗以清新婉丽、豪放洒脱而著称,被誉为宋代最有魅力的七言律诗之一。

在黄庭坚的作品中,有不少经典之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七言律诗。

《题龙阳县青草湖》•青草湖畔生微月,•小轩窗外发轻霜。

•苔侵船脚风侵篷,•意共萧疏兴共长。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青草湖的描绘,表现了舒适宜人的田园风光。

黄庭坚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千古人间出南薰。

这首诗以秋天夜晚的景色为背景,表现了黄庭坚对祖国河山的深情厚意。

他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乱世人民的思念之情。

《绝句·登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黄庭坚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七言绝句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黄鹤楼的描述,表现了诗人追求进取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喜雨亭记》•自悲辛岁应酒绿,•偶有穷草逢春生。

•西风劲送横塘去,•向晚依稀归去声。

这首诗以描绘喜雨亭的景色为主题,展现了孤寂的意境。

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

《满江红·登科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首词是黄庭坚的佳作,描写了人生的沧桑变迁。

他以富有感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岁月不饶人的感叹。

《寄黄几复》•杨花落尽子规啼,•隔座送钩春色斜。

•桃花一簇开无主,•元夜枝头露一花。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主题,充满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和寄托。

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追求。

《鹧鸪天·登临送目》•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山如黛远如许,•日暮霞明望九天。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展现了黄庭坚对山水的赞美和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诗词赏析三首 新喻道中寄元明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②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获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赏析 这首诗是即事感怀之作,以浓浓的亲情为主题,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家人 之间的血肉之情贯穿全诗。

首联破题,点明写作此诗的缘由。

诗人因人到中年,害怕生病而不敢喝酒, 但家兄元明却托人从千里之外捎来美酒, 深重的情意尽在酒中。

于是诗人有感而 发,写作此诗,缅怀亲情。

孤负,即辜负;数百觞,言其酒多。

诗人为自己不敢 喝酒,辜负了兄长的一片盛情而深感歉疚。

颔联紧承首联之诗意,说明收到家兄 的美酒和家书,心情很是喜悦。

此时诗人正在新喻道中,逢喜事而精神爽,于是 借景抒情,远山中的小茶店,在田间收割稻子的山民,景色清新、自然、宁静, 诗人借静美的山景,抒发清爽、安闲的心情。

两个动词“唤”和“看”, 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表现美丽如画、 令人赏心 悦目的山中美景,烘托诗人愉悦、悠闲的心情。

颈联由美酒转到家书,得知全家 人都安然无恙,诗人心中了无牵挂,这样就无需家兄在书信中长篇大论,细说详 情了。

此联平平叙来,情真意切,有如话家常之妙。

尾联收束全诗,回忆当年家兄长途相送的情景。

兄弟俩一路上携手前行,踏 平了一百八盘和四十八渡等坎坷之地。

那情景历历在目, 深厚的手足之情魂牵梦 绕。

全诗语言朴质晓畅,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可谓语浅而情浓,感人至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赏析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

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 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 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

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 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 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

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 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

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诗以望君山一个动作,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揣摸,去体会。

这样的结尾,与王 维 《酬张少府》结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及杜甫 《缚鸡行》 结句“鸡虫得失无了时, 注目寒江倚山阁”相同, 都是不写之写, 有有余不尽之意。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

“满川风雨”, 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 的政治形势。

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 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 景,足见其胸次之高。

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 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

三四句推开一步,设 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非常惬意。

“银 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

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 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 ,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 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 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 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 了。

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雍陶《望君 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

”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 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黄庭坚诗词 赏析三首 ]相关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