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电枢绕组解析
直流电动机第一章第2节
• 第六步:放置电刷。在展开图中,直流电机的电 刷与换向片的大小相同,电刷数与主磁极数相同, 放置电刷时应使正负电刷间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或被电刷短路的元件感应电动势最小。当把电刷 放置在主磁极的几何中心线处,被电刷短路元件 的感应电动势为零,同时正负电刷间的电动势也 最大。电枢按图示方向转动,电刷间的电动势方 向根据右手定则可判定为A1、A2为正,B1、B2 为负。单迭绕组的完整展开图见图1.12。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直流电机电刷的实际位置是 电机制造好后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的。
原理:串联电阻分压比变化。 如图1.20所示,正常时线圈电阻 较小,可变电阻R电压降大,电压表指 示值较小。若线圈出现断路故障,所 有电压均降落在线圈上,电压表指示 为电源电压值,故能判断故障在线圈。
• 因此,由上式可得换向节距为 • K 1 yk • (1-10) P • 在上式中,正负号的选择首先应满足使yK为整 数,其次考虑选择负号。选择负号时的单波绕组 称为左行绕组,左行绕组端部迭压少。单波绕组 的合成节距与换向节距相同,即第二节距y2 • y2 y1 y • (1-11)
绕组画法和节距
电枢绕组大多做成双层绕组,将线圈的一个有 效边放在槽的上层,称做上层边(画成实线);另 一个有效边放在有一定距离的另一槽的下层,称做 下层边(画成虚线),如图1.11所示。
图1.11 绕组画法和节距
1.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电枢绕组的线圈数和换向片数、槽数之间应 有如下的关系:因为每一个线圈有两个边,而每 一换向片总是把一个线圈的尾端与紧跟的另一个 线圈的首端焊接在一起,因此,线圈数与换向片 数相等;如果电枢铁心每个槽内只安排一个上层 边和一个下层边(称为一个单元槽),这样,线 圈数又与单元槽数相等。由此可知,一台直流电 机的线圈数S与换向片数K、槽数Z之间有如下关 系 S=K=Z (1-3)
电枢绕组
2 下左右两图,电枢中有感应电动势吗?
有电流吗?有安培力吗?方向如何?该力 产生的电磁转矩方向如何?与转速方向相 同吗? 3 下左,右图有电磁转矩吗?方向如何? 转速有可能趋于平稳(匀速)吗?
T
以他励分析
1 外力拖动—产生感生电动势—产生电流—产生安培力—产生电磁转矩(与
外力平衡)
有效边在下层边,另一个有效边必须在上层边。槽数Z 磁极数2 p
(槽)
❖ 电机中每个磁极所占的电枢周长方向的长度值。
电枢的周长 D
磁极数2 p
(m)
6.节距(槽数)
第一节矩y1,如图; 第二节矩y2,如图; 合成节矩y,如图。
叠绕组:y = y1 - y2
单波绕组的规律是相邻联接的两个元件的形状恰似波浪形。
叠绕组
波绕组
叠绕组:y = y1 - y2 单叠右行 y = + 1 ;单叠左行 y = - 1
波绕组:y = y1 + y2
以16槽为例
电
枢
绕
N
S
组
展
开
图
_
A+
B
单波绕组展开图如下:a) 部分展开
结论 ❖ 1.所有的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总是自成闭路。 ❖ 2.对于单叠绕组来说,支路数(2a)= 磁极数(2p)
元,称为元件。
第一节距(y1):元件的跨距(一个元件边到另一个元件
边的距离,常用所跨的槽数表示)称为第一节距,其值经
常等于或者接近一个极距τ。
y1
换向器节距(yc):上层元件边与下层元件边所连接的两
个换向片之间的距离称为换向器节距。
❖ 三、叠绕组和波绕组的规律叠绕组波绕组
单叠绕组的规律是相邻联接的两个元件互相交错地重叠。多 相邻元件依次串联,同时每个元件的引线端依次焊接到相 邻的换向片上最后形成闭合回路。
1 直流电机绕组-2解析
第一节距 y1 :一个元件的两个有效边在电枢表面跨过的距离, 所以又称线圈的跨距。 y z 整数 1 2p 第二节距 y2 :连至同一换向片上的两个元件中第一个元件的 下层边与第二个元件的上层边间的距离。
合成节距 y :连接同一换向片上的两个元件对应边之间的距离。
如 果 电 枢铁心 每 个槽内 只安排一个上层边和一个下 层边(称为一个单元槽), 这样,元件数又与单元槽数 相等。由此可知,一台直流 电机的元件数 S 与换向片数 K 、 槽数Z三者相等。
但是此关系不唯一!
思考:一个元件两个边的跨度如何规定? 极距:相邻两个主磁极中心轴线沿电枢 表面之间的距离,用 表示。
二、 单迭绕组
设 2p=4,S=K=Z=16,单迭右行绕组。 (1)计算极距和节距 Z 16 4 2p 22 采用整距绕组,因为是单迭右行,故 y y K 1 所以 y1 4 (2)发电机的单迭绕组展开图所示。
绕组元件的连接顺序
单迭绕组元件串联顺序
单叠绕组中主磁极的位置及电刷的位置如何放置?
线圈形状示意图
电枢绕组是由结构、形状相同的线圈组成, 称之为元件,有单匝、多匝之分,结构
线圈在槽内安放示意图
不论单匝或多匝线圈,它的两个边 分别安放在不同的槽中,如图所示,用 来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故称为 线圈的有效边。而处于槽外部分,仅起 连接作用,称为端接部分。线圈的两个 端头分别与两个换向片相连,一根称为 首端,另一根称为尾端。 槽数用Z表示,元件个数用S表示,换 向片个数用K表示。 双层电枢绕组的元件数和换向片数、槽 数之间应有如下的关系: S=K=Z 每一个元件有两个边,而每一换向 片总是把一个元件的尾端与紧跟的另一 个元件的首端焊接在一起,因此,元件 数与换向片数相等;
《控制电机1~11章》答案解读
第二章直流测速发电机1. 为什么直流发电机电枢绕组元件的电势是交变电势而电刷电势是直流电势?答:电枢连续旋转,导体ab和cd轮流交替地切割N极和S极下的磁力线,因而ab和cd中的电势及线圈电势是交变的。
由于通过换向器的作用,无论线圈转到什么位置,电刷通过换向片只与处于一定极性下的导体相连接,如电刷A 始终与处在N 极下的导体相连接,而处在一定极性下的导体电势方向是不变的,因而电刷两端得到的电势极性不变,为直流电势。
2. 如果图2 - 1 中的电枢反时针方向旋转,试问元件电势的方向和A、B 电刷的极性如何?答:在图示瞬时,N极下导体ab中电势的方向由b指向a, S极下导体cd中电势由d指向c。
电刷A通过换向片与线圈的a端相接触,电刷B 与线圈的d 端相接触,故此时A 电刷为正, B 电刷为负。
当电枢转过180°以后,导体cd处于N极下,导体ab处于S极下,这时它们的电势与前一时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于是线圈电势的方向也变为由a 到d,此时d为正,a为负,仍然是A刷为正,B刷为负。
3. 为了获得最大的直流电势,电刷应放在什么位置? 为什么端部对称的鼓形绕组(见图2 - 3)的电刷放在磁极轴线上? P9-104. 为什么直流测速机的转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 负载电阻不能小于给定值?答:转速越高,负载电阻越小,电枢电流越大,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越强,磁通被削弱得越多,输出特性偏离直线越远,线性误差越大,为了减少电枢反应对输出特性的影响,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转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负载电阻不能低于最小负载电阻值,以保证线性误差在限度的范围内。
而且换向周期与转速成反比,电机转速越高,元件的换向周期越短;eL 正比于单位时间内换向元件电流的变化量。
基于上述分析,eL必正比转速的平方,即eL x n2。
同样可以证明ea x n2。
因此,换向元件的附加电流及延迟换向去磁磁通与n2成正比,使输出特性呈现非线性。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分布排列和连接解析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9年第16期·57·文章编号:2095-6835(2019)16-0057-02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分布排列和连接解析杜世勤(上海电机学院,上海201306)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电气类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中,越来越重视电子和信息方面课程的教学,以便于使学生毕业之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强电内容只得压缩。
直流电机在调速拖动等方面还在应用中,直流电机的现代控制理论是交流电机控制的基础,有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对直流电机绕组有学习需求,因此,对直流电机电枢常用的叠绕组和波绕组的分布排列和连接进行了解析,用以对电机与拖动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提高。
关键词: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叠绕组;波绕组中图分类号:TM33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19.16.0231引言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电气类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中,越来越重视电子和信息方面课程的教学,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课程也在加大力度开发,以便于使学生毕业之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同时,强电中的“电机学”和“拖动课程”往往被压缩成“电机与拖动”一门课,甚至包含实验内容也只有32课时,电机内部结构的教学简单化,考试内容较少涉及。
直流电机的使用在许多方面被交流电机取代,但直流电机在调速拖动等方面还在应用中。
直流电动机的现代控制理论中,电流环控制电枢转子的加速度、转速环控制电机的转速、位置环控制转子的具体位置是学习交流电机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电机是机电能量转换装置,磁场是其耦合场。
无论直流电机的耦合磁场是电励磁的还是永磁磁场,磁极的结构和励磁工作原理相比于电枢绕组而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直流电机的电枢是直流电机机电能量转换的枢纽部件,包括电枢绕组、电枢冲片和换向器,电枢冲片是磁路的一部分,换向器是电路的一部分,只要学生到相关的电机生产企业实习过,则容易理解和掌握。
异步电机电枢绕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异步电机电枢绕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异步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领域。
电机的核心部分是电枢绕组,它是电机的灵魂和关键组成部分。
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设计和制造对电机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其加以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作用、设计原则和制造工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在电机运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对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深入探讨,可以为电机设计和制造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参考,推动电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作用、设计原则和制造工艺,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给出文章的结论和建议。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观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异步电机电枢绕组技术。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异步电机电枢绕组在电机运行中的重要性以及其设计原则和制造工艺。
通过对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作用、设计原则和制造工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机绕组技术,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电机领域的技术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因此,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从而为电机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2.正文2.1 异步电机电枢绕组的作用异步电机电枢绕组是电机的重要部分,起着连接电枢和定子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导电流:电枢绕组是电机的主要导电部分,通过电枢绕组可以传导电流,形成电磁场,从而实现电机的正常运转和电能转换。
2. 产生电磁力:电枢绕组在电流作用下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产生电磁力,推动电机运转。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
有关电枢绕组名词、术语
第二节距y2 通过同一个换向片串联的两个元件中第一个元 件的下层边到第二个元件的上层边的距离,用 所跨虚槽数表示。叠绕组y2 <0, 波绕组y2 >0
合成节距y: 紧接着串联的两个元件的对 应边之间在电枢表面所跨的 距离,称为合成节距,用虚 槽数表示。
单叠绕组:先串联所有上元件边在同一极下的元 件, 形成一条支路。 每增加一对主极就增加一对 支路。 2a=2p
叠绕组并联的支路数多, 每条支路中串联元件数 少,适应于较大电流、较低电压的电机
单波绕组:把全部上元件边在相同极性下的元件 相连,形成一条支路。 整个绕组只有一对支路, 极数的增减与支路数无关。 2a=2
Ia = 2aia
作业
右行单叠绕组, Zu = S = K = 20
绘制绕组展开图和电路图。
二、单波绕组
波绕组:首末端所接的两换 向片相隔很远, 两个元件相 串联后形似波浪。
为了使串联起来的元件所产生的电势同向相加, 元件边应 处于相同磁极极性下, 即合成节距 y ≈ 2τ , y ≠ 2τ
为了使绕组从某一换向片出发, 沿电枢铁心一周后回到原 来出发点相邻的一片上, 则可由此再绕下去
有关电枢绕组名词、术语
主极轴线:主磁极中心线
几何中心线:磁极之间的平分线 主极轴线
N
S
12
S B1
N
主极轴线
N
几何中性线
A1
B2
S
A2
τ 极距:铁心表面一个极所占的距离,用
表示。τ
=
πD
2p
在直流电机中,常在每个槽的上、下层各放置若干个 元件边。为了确切地说明每个元件边所处的具体位 置,引入了“虚槽”的概念。 设槽内每层有u个元件边,则每个实际槽包含u个“虚 槽”,每个虚槽的上、下层各有一个元件边。若用Z代
电枢绕组知识点总结
电枢绕组知识点总结1. 电枢绕组的定义电枢绕组是指安装在电机和发电机的电枢上的一组绕组,它是将导体绕制在电枢上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电路系统。
它是电机和发电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起着转换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能量传递作用。
2. 电枢绕组的结构电枢绕组的结构一般包括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两种。
定子绕组是绕制在电机的定子上,通常由绕组线圈、绕组槽和绕组绝缘材料组成;转子绕组是绕制在电机的转子上,包括转子绕组线圈和绕组槽。
3. 电枢绕组的工作原理电枢绕组在电机和发电机中的作用是将电源提供的电流转化为磁场能,并产生电磁力的作用。
当电流通过电枢绕组时,会产生磁场,磁场的大小和方向随着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而变化。
这样就能够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
4. 电枢绕组的材料电枢绕组的导体一般选用铜线或铝线,这是因为铜和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够满足电机运行时的要求。
绝缘材料一般选用绝缘纸、绝缘漆布等,以确保绕组在高温和高压下能够正常工作。
5. 电枢绕组的制造工艺电枢绕组的制造过程包括线圈成形、绝缘处理、绕组装配等多个环节。
其中,线圈成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绕组在电机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绝缘处理则是为了保证绕组在运行中不会发生短路和击穿等故障。
6. 电枢绕组的常见问题电枢绕组在长时间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导体断裂、绝缘老化、短路和击穿等问题。
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电机和发电机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因此,对电枢绕组的质量和维护非常重要。
7. 电枢绕组的维护保养为了保证电枢绕组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
主要包括对绕组的绝缘状态进行检测、绕组的温度和电流进行监测、对接线盒和绕组的接头进行检查和加固等。
综上所述,电枢绕组是电机和发电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电机和发电机的运行情况。
因此,对电枢绕组的了解和维护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电机和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相关知识讲解
N
S
N
S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1
A2
B2
3、单波绕组的元件联结次序
+y
1
上层元件边
8
15 7 14 6
13 5 12 4 11 3 10 2
9
1 闭合
+y2
+y1
下层元件边
5 12 4 11 3 10 2 9 1 +y
4、单波绕组的并联支路图
y的yk 距为一离相个。串元y 连件 的的y1 两首 元 尾y1 件 端对 在应 换边 向
器上的距离。
y2
123 yk
电枢绕组的联结方法
绕组联结方法主要表述绕组联结规律的 节距、绕组展开图、元件联结图、并联支路图。
单波绕组、单叠绕组、复波绕组、复叠绕 组、混合绕组等。
第二节 单叠绕组
讲述单叠绕组联结规律的节距、绕组展开图、 元件联结图、并联支路图。为什么叫单叠绕组?
3、电枢绕组的一般知识
几个基本概念
① 元件数S,换向片数K,槽数 Q,虚槽 Qμ
单匝元件
双匝元件
元件边
SK
元件边
QS
Q S K
② 第一节距 y1
y1 指一个元件两个边的距离。 y1 y1 Q / 2 p
③ 第二节距 y2
y
12
y2 为元件下层边与其相联结
的元件上层边之间的距离。
N
S
④ 合成节距y和换向片节距yk
n
Cen
[V]
Ce
pz 60a
第五节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磁转矩
提问:电磁力?
f
b lia
b
l
电机与拖动第二章第二节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 通过规定的电流 • 产生足够的电势和电磁转矩 • 消耗的有效材料最省 • 强度高(机械、电、气、热) • 运转可靠 • 结构简单
绕组实物图
3
第一部分 电机原理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一、电枢绕组的基本知识—名词、术语
1、磁极中心线:极轴线 2、几何中心线:磁极之间的平分线
二、单叠绕组
5、画绕组电路图(并联支路图) • 特点:每个极下的元件组成一条支路
19
第一部分 电机原理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二、单叠绕组
• 整个电枢绕组为一个闭合回路,无头无尾 - 感应电动势总和为零
• 元件的两个出线端要连接于相邻两个换向片上 • 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数, 2a=2p; • 电刷数等于磁极数,每条支路由不相同的电刷引出 • 电枢电压等于每一个支路的电压 • 由正负电刷引出的电枢电流Ia为各支路电流之和
• 单叠:电刷数=磁极数
• 原则: - 引出来的电势最大 (2,3,4) - 被电刷短路的元件电势最小(1,5)
• 规律: - 端部对称时,一部分 电机原理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二、单叠绕组
4、安放电刷,完成连线
τ
τ
τ
τ
1 2 N3 4 5 6 S7 8 9 10 N11 12 13 14 S15 16
τ
τ
τ
τ
1 2 N3 4 5 6 S 7 8 9 10 N11 12 13 14 S 15 16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一部分 电机原理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的绕组
直流电机的绕组/article/article_229_1.html发布日期:2007-1-31 12:29:10 浏览:1736 [大中小]一、电枢绕组是直流电机的主要电路,是直流电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对电枢绕组的要求是:在能通过规定的电流和产生足够的电动势前提下 ;尽可能节省有色金属和绝缘材料 ;并且要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等一、简单的绕组:图1.2.1如果电枢上有四个线圈,换向器由八个换向片组成,(图1-2.1)因为上述模型如作发电机运行,由于线圈互相不联接,电流不能通过所有线圈 , 所以产生的电磁转矩与感应电动势大小不足 , 为此应该将所有线圈互相联接起来图1-2.2绕组中每个线圈的两个端子各接到一个换向片上,它是绕组的一个单元,称为元件 . 为了使一个元件两个有效边中所感应产生的电动势大小相等或相差不多,使电动势是叠加的,那么元件的跨距应等于或接近于一个极距。
为使线圈端接部分对称,线圈可采用如下连接形式(1.2.2)。
二、绕组的基本形式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基本形式: 1)单叠绕组 2)单波绕组实际电机中,为使元件端接部分能平整地排列,一般采用双层绕组(一)单叠绕组1.单叠绕组联接的特点元件两个端子联接于相邻的两个换向片上元件跨距:y1元件上层元件边与下层元件边之间空间距离(用槽数表示),一般等于或约等于电机的极距换向节距:yk元件上层元件边与下层元件边所联接的两个换向片之间的距离(用槽数表示)单叠绕组元件的连接情况 yk=1图1.2.3 单叠绕组元件的连接2.单叠绕组连接示例一台直流电动机的绕组数据为:极对数P=2,槽数Q为16,元件数S等于换向片数K和槽数Q,即Q=S=K=16,电机极距为:t = Q/2p = 16/2*2 =4取元件跨距为跨四个槽,y1=4,元件两端子所联换向片之间的距离yk=1(1) 单叠绕组元件联接顺序表表1-1 单叠绕组元件联接顺序表(2) 单叠绕组展开图图1.2.5 单叠绕组展开图注意: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绕组元件、换向器与电机磁极、电刷有相对运动, (3) 瞬时绕组电路图图1.2.6 瞬时绕组电路图3.单叠绕组的电路特点任一瞬时,处于同一磁极下的元件构成一条支路,因此采用单叠绕组的电机共有2P 条支路。
电机绕组参数附录
附录A Z2系列直流电动表A-1 Z2系列直流电动铁芯、绕组技术数据铁芯、绕组技术数据表A-2 Z2系列直流电动铁芯、绕组技术数据2表A-3 Z2系列直流电动铁芯、绕组技术数据3表A-4 Z2系列直流电动注:①电枢绕组支路均为2;②电枢、主极绕组的电磁线均为QZ型;换向极绕组的电磁线为QZ型或SDEOB型。
铁芯、绕组技术数据4B JZ系列单相分相电动机表B JZ系列单相分相电动机铁芯、绕组技术数据铁芯、绕组技术数据C JY系列单相电容起动电动机表C JY系列单相电容起动电动机铁芯、绕组技术数据铁芯、绕组技术数据D JX系列单相电容起动电动机表D JX系列单相电容起动铁芯、绕组技术数据电动机铁芯、绕组技术数据E JO系列电动机的表E-1 JO系列电动机的技术参数技术参数AAAAAAABABAB表E-2 JO系列电动机技术参数技术参数2表E-3 JO系列电动机技术参数3F JO2系列异步电动机表F-1 JO2系列异步电动机铁芯和线圈的技术数据铁芯和线圈的技术数据表F-2 JO2系列异步电动机铁芯和线圈的技术数据2表F-3 JO2系列异步电动机铁芯和线圈的技术数据3表F-4 JO2系列异步电动机铁芯和线圈的技术数据4表F-5 JO2系列异步电动机铁芯和线圈的技术数据5(a) J、JO、J2 和JO2系列电动机定子单层同心式线圈木模 (b) J、JO和JO2系列电动机定子双层叠绕线圈木模(c) J、JO、J2 和JO2系列电动机定子单层链式线圈木模 (d) JO2系列电动机定子单层交叉式线圈木模附图定子线圈木模图G JW系列三相感应电动机铁芯和绕组的技术数据表G JW系列三相感应电动机铁芯和绕组的技术数据型号容量(瓦)额定电压(伏)满载电流安)空载电流(安)极数额定转速(转/分)定子外径(毫米)定子内径(毫米)铁芯长度(毫米)气隙长度(毫米)定子槽数转子槽数定子铜净重(公斤)定子线规(毫米)每槽线数节距JW09A–2 JW09B–2 JW09A–4 JW09B–4 JW08A–2 JW08B–2 JW08A–4 JW08B–4 JW07A–2 JW07B–2 JW07A–4 JW07B–4 JW06A–2 JW06B–2 JW05A–2 JW05B–2 JW05A–4 JW05B–4 60040040025025018018012012090906060402515158220/380220/380220/380220/380220/380220/380220/380220/380220/380220/380220/380220/3803803803803803803801.331.3570.960.971.041.050.730.7310.610.6080.460.460.5350.5380.3750.380.3070.310.2350.2490.3390.3440.2370.2340.2140.2030.1590.1580.0990.1030.0830.8970.1440.1410.0950.0910.5830.570.380.370.620.630.4870.4810.2970.2950.2520.2550.340.3370.2670.2750.1640.1650.1310.1360.2370.2380.1750.1740.1560.150.1260.1230.0930.0960.0760.0840.1410.1370.0950.091224422442244222244285028501400138028002800138013802800280013401340275027502700270013001300120120120120102102102102949494948484717171716060717152525858484848484242363636365648624860466046453645364535423042300.300.300.250.250.250.250.250.250.280.280.230.230.250.250.250.250.250.252424242424242424181818181616161616161818222218182222151515151010101010101.2621.1751.0760.8621.080.9530.780.7080.620.540.7320.640.420.380.3280.3340.270.300.590.510.510.410.410.350.380.330.310.270.310.270.230.200.190.170.170.1410413514720013517521428630036446858440050054070080011401-122-111-122-111-82-71-82-71-122-111-122-111-82-71-82-71-102-91-102-91-72-61-52-61-82-91-82-91-82-91-82-91-52-61-52-6H 小型低压电动机常用绝缘材料和导线分类表小型低压电动机常用绝缘材料和导线分类表I 常用浸漆的性能常用浸漆的性能。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1章-直流电机
当原动机驱动电机转 子逆时针旋转时同,线 圈abcd将感应电动势。 如 右 图 , 导 体 ab 在 N 极 下,a点高电位,b点低 电 位 ; 导 体 cd 在 S 极 下 , c点高电位,d点低电位; 电刷A极性为正,电刷B 极性为负。
图1-15 单叠绕组连接顺序表 图1-16 图1-14所示瞬间绕组的并联支路图
即 a=p (5)单叠绕组的特点 1)位于同一磁极下的各元件串联起来组成一条支
路,并联支路对数等于极对数,即a=p。 2)当元件形状左右对称、电刷在换向器表面的位
置对准磁极中心线时,正、负电刷间的感应电动 势最大,被电刷短路元件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小。 3)电刷刷杆数等于极数。
4、S,SZ,SY系列 此系列是直流伺服电动机,S系列为老产品,SY系列为
图1.10 普通换向器 1-套筒;2-压圈;3-V形云母环;4-换向
片;5-云母片;6-压圈
1.2.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1.电枢绕组元件 每一个元件有两个元件边,每片换向片又总是接一个元件
的上层边和另一个元件的下层边,所以元件数S总等于换 向片数K,即 S=K
每个元件有两个元件边,而每个电枢槽分上下两层嵌放两 个元件边,所以元件数S又等于槽数Z,即S=K=Z
图1-13单叠电枢绕组的节距
合成节距y,如图1.13所示。
4)换向器节距 每个元件的首、末两端所接的两片
换向片在换向器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换向片数
4.3-直流电机原理-电枢绕组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简要回顾 直流电机重点内容: (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直流电机的基本概念 (3)电枢感应电势和电磁转矩 (4)基本方程 难点: (1)电枢绕组及电路图 (2)电刷位置放置 (3)电枢反应简要回顾简要回顾主磁极 定子 电刷装置 换向磁极 机座 端盖 电枢铁心 转子 电枢绕组 换向器 转轴 风扇Ø电枢绕组作用:直流电机的电路部分。
构成:用绝缘的圆形或矩形截面的导线绕成,上下 层以及线圈与电枢铁心间要妥善地绝缘,并用 槽楔(xiē )压紧。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Ø直流电枢绕组的构成原则:(1)产生足够的感生电势; (2)允许一定的电流; (3)节省有色金属和绝缘材料; (4)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Ø直流电枢绕组的基本概念元件电枢绕组由许多形状完全相同的元件(也称为线圈)按一定 规律排列和连接而成。
每一个元件均引出两根线与换向片相连,其中一根称为前端 ,另一根称为后端。
每个元件有两个元件边,一个元件边放在某一个槽的上层(上 层边),另一个元件边放在另一个槽的下层(下层边)。
绕组元件在槽中的位置 1-上元件边 2-后端接线 3-下元件边 4-前端接线 有效部分:元件钳放在槽内部分,切 割气隙磁通,感生电动势。
同一个元件的首端和末端分别接到两个不同的换向片上。
同 一个换向片上,连有一个元件的首端和另一个元件的末端。
因此,电枢绕组的元件数等于换向片数,即S=K,其中 K为 换向片数,S为元件数。
虚槽• 为了确切地说明每个元件边所处的具体位置,引入“虚槽” 的概念。
设槽内每层有u个元件边,则把每个实际槽看作包含有u个 “虚槽”,每个虚槽的上、下层各有一个元件边,如图表 示u=3时,元件边的布置情况。
若实槽数为 Z ,虚槽数为 Ze ,则Ze =uZ。
• 因为每一个元件有两个元件边 ,而每一换向片连接一个元件 的始端和另一个元件的末端; 又因为每一个虚槽包含着两个 元件边,所以绕组的元件数 S、 换向片数K和虚槽数Ze三者应相 等,即S=K= Ze =uZ1—槽楔 2—线圈绝缘 3—导体 4—层间绝缘 5—槽绝缘 6—槽底绝缘电枢槽内的绝缘l 极距:沿电枢圆周表面相邻两磁极之间的距离,用表示。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电枢绕组是直流电机的一个首要有些,电机中机电能量的改换即是经过电枢绕组而完毕的,所以直流电机的转子也称为电枢。
电枢绕组是由许多个形状彻底相同的单匝元件(当然也可所以多匝元件)以必定规则摆放和联接起来的,用标明元件数。
所谓单匝元件,即是每个元件的元件边(一个元件有两个元件边)里仅有一根导体,对多匝元件来说,一个元件边里就不止一根导体了。
若用代表元件的匝数,则多匝元件的元件边里就有根导体。
图1(a)即是一个多匝元件,=3。
不论一个元件有多少匝,其出线端只需两根,一根叫首端,另一根叫结尾。
同一个元件的首端和结尾别离接到纷歧样的换向片上,而各个元件之间又是经过换向片互相联接起来的。
这么就有必要在同一个换向片上,既联有一个元件的首端,又联有另一元件的结尾。
若用标明换向片数,则悉数电枢绕组的元件数应等于换向片数,即。
图1电枢绕组的元件及在槽内的放置状况元件在电枢槽中的放置状况如图1(b)所示。
从图中能够看出,同一个元件的一个元件边放在某一个槽的上层,它的另一个元件边就放在另一个槽的基层,所以直流电机绕组通常都是双层绕组。
由于一个槽里能嵌放两个元件边,而一个元件又刚好有两个元件边,所以电枢上的槽数应当等于元件数。
元件嵌放在槽内的有些能切开磁通,感应发作电动势,称为有用有些,而元件在槽外的有些不切开磁通,不会感应发作电动势,仅作联接引线,称为端接有些,如图1(b)中所示。
为了改进电机功用,通常需求选用较多的元件来构成电枢绕组,由于技术和其它方面的要素,电枢铁心开的槽数不能太多,这么就只能在每个槽的上、基层各放置若干个元件边,为了切本地阐明每个元件边地点的详细方位,引进“虚槽”的概念。
设槽内每层有个元件边,则把每个实习槽看作包富含个“虚槽”,每个虚槽的上、基层各有一个元件边,图1(c)标明=3时,元件边的安顿状况。
若用Q代表总实槽数,代表总虚槽数,则(1)直流电机电枢绕组最根柢的型式有两种:一种叫单叠绕组,另一种叫单波绕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S
14 15 16 1
2
3
4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7
8
9
10 12 13 14 15
单叠绕组的展开图
τ
电枢转向
τ
τ
τ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S
N
S
N
S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单叠绕组的元件联结次序
+y
上层元件边 下层元件边
1
+y 1
2
3
习题(P33 ) 1-3、1-4、1-8 思考题 1、2、5、6、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闭合
+y
2
5 6 +y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4、单叠绕组的并联支路图
2 8 3 7 4 6 6 5 5
B1
A1
2 1
A2
1
9 10
9
10 16
11 15
12 14 13 13 14
B2
单叠绕组并联支路对数等于电机的极对数,即: a p
5、单叠绕组特点: (1)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数,
(2)电刷数等于磁极数; (3)正负电刷之间引出的电动势即为每一 支路的电动势,电枢电压等于支路电压 (4)由正负电刷引出的电枢电流为各 支路电流之和,即 I a 2aia (式中 i a 为每 一条支路的电流,即绕组元件中流过的 电流)
y1=[ Z /(2p)]±ε = 整数=6/2=3
其中:
ε
:凑整分数。
ε
= 0时,y1=τ ,绕组称为整距绕组
ε取正号时 ,y1>τ 称长距绕组 ε取负值,y1<τ 称为短距绕组。
短距绕组端接短、省铜,且有利于换向,故常用;
(7)合成节距 y :相串联两个元件的对应边在电枢 表面上的距离,称为合成节距,通常也用槽数来表 示, 在单叠绕组中,y = 1 (8)第二节距 y2 :在元件串接过程中,第1元件的 第二元件边(下层边)与紧接着串联时第2元件的 第一元件边(上层边)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二节距, 也以所跨槽数表示。
第一章
直流电机原理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
空载:发电机出线端没有电流输出,电动机轴 上不带机械负载,即电枢电流为零的状态 直流电机空载时的气隙磁场,又称励磁磁场 主磁通:经过主磁极、气隙、电枢铁心及机座 构成磁回路。它同时与励磁绕组及电枢绕组 交链,能在电枢绕组中感应电动势和产生电 磁转矩,称为主磁通 80%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单叠绕组的展开图
τ
电枢转向
τ
τ
τ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S
N
S
N
S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单叠绕组的展开图
τ
电枢转向
τ
τ
τ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S
N
S
y2 = y1 — y = 3 — 1 = 2 ( 9 )换向器节距 yk :元件两个出线端所接换向片 的距离,在数值上它总与合成节距相等,即yk = y
二、单叠绕组
讲述单叠绕组联结规律的节距、绕组展开图、 元件联结图、并联支路图。为什么叫单叠绕组? 以一台极对数 p =2,槽数Z 、元件数S及换向片 数K 均为16的直流电机为例。即Z = S = K = 16 1、单叠绕组的节距
漏磁通:仅交链励磁绕组本身,不进入电 枢铁心,不和电枢绕组相交链,不能在 电枢绕组中感应电动势及产生电磁转矩, Φ 20% 称为漏磁通
空载时每极主磁通为:
Bavl
第三节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一、电枢绕组的一般知识
1、电枢绕组与换向片
结论:
通过换向片,6个元件依次串连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4)极距τ :在电枢铁心表面上,一个极所占的距离。 可用槽数表示, τ =Z/2P(槽),式中 Z 为电枢总槽 数;上例中 τ =6/(2×1)=3 (槽) 单匝元件 双匝元件 (5)元件(线圈):
是绕组的一个基本 单元,可为单匝, 也可为多匝。
元件边
元件边
( 6 )元件节距(第一节距) y1 :元件两条边的 距离,以槽数计,总是整数 。
(第一节距)y1 为: y1=(Z / 2p)±ε= 16 / 4 = 4
合成节距 y与换向器节距 yk 为: 第二节距 y2为:
y yk 1
y2 = y1 – y = 4 - 1=3
2、单叠绕组的展开图
τ
电枢转向
τ
τ
τ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S
N
S
N
S
14 15 16 1
2、电枢绕组与电刷连接
两个电刷位于换向器内圆对称位置(实际放置在外圆上)。
位于对称位置的电刷将闭合的6个线圈分成两个并联支路。 电刷将环形闭合电枢绕组分成两条对称的并联支路。
3、介绍几个概念:
(1)极轴线:磁极的中心线; (2)几何中性线: 磁极之间的平分线, (3)p :极对数(1); (4)Z :槽数 (6); (5) S:元件数(6); (6) K:换向片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