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
高中音乐会考曲目作者一览表
高中音乐会考曲目作者一览表12010年11月02日星期二22:50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1,草原放牧,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2,第六交响曲,悲怆,柴可夫斯基3,长江之歌,王世光曲,胡宏伟4,森吉德玛,贺绿汀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5,上去高山王平川,青海民歌6,刨洋芋,山西民歌7,脚夫调山西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8,辽阔的草原,内蒙民歌9宗巴郎松,西藏民歌10,牡丹汗,新疆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11,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12,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13,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第四节飘逸的南国风14,弥渡山歌,云南民歌15,对鸟,浙江民歌16,幸福个,湖北民歌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17,锦鸡出山,湖南民间乐曲,田隆信编曲18,滚核桃,山西江州民间乐曲,王宝灿郝世勋整理19,童谣,北京民间乐曲第七节丝竹相和20,中花六板,江南民间音乐21娱乐升平,丘鹤俦曲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22,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23,海岛冰轮初转腾,贵妃醉酒选段第九节现代京剧24,相信壮志冲云天,红灯记选段25,家住安源,杜鹃山选段26干洒热血写春秋,智取威虎山选段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27,四岁的红鬃马,呼麦,蒙古民歌28,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张英荣译词,廖一明,吴歌配歌29,欢迎,萨朗吉演奏,印度民间音乐30,巴亚提木卡姆,阿塞拜疆民间乐曲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31,非洲赞歌,歌唱和马林巴演奏,加纳民歌32,鼓舞,布隆迪圣鼓,布隆迪民间舞曲33,门库尔雅,马林巴二重奏,坦桑尼亚民间乐曲34,男孩之舞,舞蹈鼓乐,塞内加尔民间乐曲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35,鸟儿在歌唱,保加利亚民歌36,优雅,风笛演奏,苏格兰民间乐曲37,森林的多疑那和妇女的舞蹈,排箫演奏,罗马尼亚民歌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38,告别,器乐合奏,秘鲁民间音乐39,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基利诺。
高中音乐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 课件2课件
授课人:张 燕 甘肃省武威第十五中学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一:艺术歌曲 二:舒伯特与艺术歌曲
三:作品赏析
《魔 王》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根据 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一般都有精 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要求。 艺术歌曲的特点: 1、艺术歌曲常选用著名诗人的优秀诗作来作为歌词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舒伯特在18岁时创作的《魔王》是一首戏剧 性 很强的叙事歌曲,这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是根 据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谱曲而成。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进行谱曲。
2、旋律优美流畅,悠扬婉转,富有浪漫色彩。 3、歌曲的作曲技法较高。 4、十分重视钢琴伴奏在演唱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盗版必究
舒伯特与艺术歌曲
弗朗茨·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 的代表人物,更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 ,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 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 他作品。 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创作中的重要题材,其歌词许多是 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在他的艺术歌 曲中,声乐的抒情旋律,戏剧化表达方式和钢琴伴奏丰富 的和声、色彩、织体变化都成为重要的表现因素,体现了 歌词与音乐,人声与伴奏的理想统一。他首次将艺术歌曲 的潜能充分挖掘,使这种体裁成为极富表现力的一种音乐 形式,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菩提树》
(1)缪勒简介,简单介绍《菩提树》所表现的意境:主人公苦闷的内心世界,以及憧憬理想世界却终不可得的苦闷心情。
(2)仔细欣赏《菩提树》完成表格,感受“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韵味。并结合歌词分析《菩提树》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旋律
歌词
伴奏
演唱技巧
演唱形式
歌曲内容
歌曲风格
(3)欣赏德文现场版菩提树,提供中文字幕,结合演唱与表演的欣赏感受,完成前面的表格部分问题。
《菩提树》
旋律
优美抒情
伴奏
钢琴伴奏
歌词
多采用诗歌
表现内容
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演唱形式
独唱
演唱技巧
较高
歌曲结构
通谱歌
歌曲风格
忧郁的浪漫主义风格
(4)再次结合完整的中文歌词,对歌曲做赏析。判断它的分段(多段式,对比的多段式,严谨而复杂(通谱歌))
(五)拓展
(1)鉴赏几首音乐作品,试根据以上分析的依据,来判断它们是艺术歌曲还是群众歌曲
《我爱你中国》
《同一首歌》
(2)简单了解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在新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歌曲《花非花》,导入新课,诗作与音乐与歌唱的交融展现,完美融合,即“艺术歌曲”这一声乐表现形式。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音乐讲义--四大音乐时期7--10单元
高中音乐鉴赏【Ⅶ】★前言一、欧洲17世纪---20世纪四大音乐时期(约从1600年--1920年左右)1、巴罗克音乐时期:⑴时间: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1600年----1750年)⑵音乐风格:具有剧烈的宗教色调。
音乐名贵庄重,雄伟壮丽,充溢活力的音乐风格特质。
⑶代表人物及作品:①巴赫—德国—欧洲音乐之父、复调大师、十二平均律之父。
作品: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管弦乐曲《布兰登堡协奏曲》、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等。
※:1600年是歌剧的诞生年;1750年巴赫的去世标记着巴罗克音乐时期的结束。
(巴赫生于1685年去世于1750年)。
②亨德尔—德国(英籍德国)--清唱剧大师。
作品清唱剧《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组曲》等。
③D·斯卡拉蒂-----意大利----作品有《D大调奏鸣曲》等。
2、古典主义音乐时期:⑴时间: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头左右(1750年--1820年左右)⑵音乐风格:a.以简洁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要风格,崇尚理性,强调道德的力气。
b.作品结构严谨,艺术手法简洁洗练,力求通过音乐语言及其戏剧性的绽开来表达思想感情。
c.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的审美观点。
⑶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代表人物(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⑷代表人物及作品:①贝多芬—德国—乐圣。
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钢琴奏鸣曲《其次十三(“热忱”)奏鸣曲》又名《f小调(“热忱”)奏鸣曲》、《c小调(“悲怆”)奏鸣曲》、《#C小调(“月光”)奏鸣曲》。
歌剧《费德里奥》。
另外有钢琴曲《致爱丽丝》又名《献给爱丽丝》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引路人。
高中音乐_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好!有这样一首歌,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唱)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师:什么歌曲?(《摇篮曲》)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梦幻、甜美。
师:是谁的作品呢?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揭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2、介绍舒伯特(出示舒伯特肖像)(多媒体课件、板书)师: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既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
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3、作品《鳟鱼》。
1)出示歌词,播放《鳟鱼》(中文版)(多媒体出示)师:A.音乐的主题是围绕着哪些人和物呢?歌曲分为几段?B.交流体会:如情绪、感受、歌词内容等。
(三段音乐各描述了什么内容?)生:鳟鱼与渔夫的事。
开始音乐轻松活泼,天真的鳟鱼自由自在的欢快的游着,后来音乐紧张表现鳟鱼遇到了危险。
最后绝望了。
师:在第三段时旋律发生变化了吗?2)分析歌曲情绪4A.第三段音调变化后,表现什么情绪?音响色彩有何不同?探究作曲家在这里变化的用意。
师:前面音乐表现明朗,鳟鱼活泼自在;后面表现暗淡低沉,鳟鱼紧张绝望。
前面是大调后面是小调,作者运用调式的转换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
来预示鳟鱼的遭遇。
本首歌曲的内容仿佛一个寓言故事一般,在歌词的表象后面隐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师:我们能否说说作品本身包涵的寓意呢?生:……师补充: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诈与邪恶所害。
高中[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doc
高中[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第十五节:贝多芬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三十课:祖国赞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9单元第16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课件 (1)
思考:
儿子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情绪上 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靠哪 两个音乐要素来实现的?
1、“啊,父亲,你可看见魔王?他头戴王冠,身披王袍。” 2、“啊父亲,啊父亲,你听见没有,那魔王低声对我说什么?” 3、“啊父亲,啊父亲,你看见了吗?魔王的女儿在黑暗里?” 4、“啊父亲,啊父亲,他已抓住我!他使我痛苦,不能呼吸!”
1
当诗词 遇到了
2
艺术歌曲
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 目的,根据文学家的诗作 而创作的歌曲。
3
艺术歌曲的成熟
——舒伯特的歌曲
4
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
弗朗茨·舒伯特,19世纪奥 地利的天才作曲家,浪漫主 义音乐的先行者。八岁随父 亲学习提琴与钢琴,十二岁 学习作曲理论,在短短的一 生当中,共完成了一千一百 多部作品,其中仅艺术歌曲 就有五百六十七首,因此被 人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诗 歌 艺 术
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共24首,描写了主人公遭到他所追求的爱 人的拒绝,从而背井离乡踏上了茫茫的旅 途。套曲借旅途中所见景物--沉睡着的村 庄、邮站、路旁的菩提树、潺潺的小溪等, 来衬托和刻划主人公的心理。这种悲剧性 的抒情自白,映衬了作者一生的悲惨遭遇 和当时社会生活的阴暗。
17
听歌回答问题
歌曲共分为四段,哪几段的旋律基本相似?分别描 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六节 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内容:1. 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2. 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的: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的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导言:大约从1820年至1910年左右,被称作西方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一词原指中古时期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18世纪用来比喻与现实相互区别的想像中的世界。
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
与古典主义理性、客观的艺术观念相反,浪漫主义者喜爱从主观的角度去感受事物,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音乐多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神与大自然、人类的命运、对祖国的赞美、对自由的渴望等主题相联。
浪漫主义作曲家注重不同艺术之间的融合,他们喜爱将音乐与文学、诗歌、绘画等非音乐类艺术结合起来,为的是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艺术歌曲和标题交响音乐就是这种综合性艺术的典型代表。
2.名人名言:我的作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我的苦难,哪些只有由苦难而产生的作品是很难使这个世界感到高兴的。
------【奥】舒伯特3.舒伯特与艺术歌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是一位著名的“自有艺术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贫寒,全靠卖自己的作品为生。
遗憾的是,年仅31岁的舒伯特就在贫病中死于维也纳。
“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创作中的重要体裁。
他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
高中音乐_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新课标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其中学习内容定位为鉴赏,内容标准为在聆听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
学习方式以聆听为主。
在内容标准上了解中国和西方音乐史。
了解音乐流派、重要代表人物。
了解中午通俗音乐发展的简况。
欣赏中国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民族、时代风格。
本节课根据新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曲《鳟鱼》和《魔王》,感受、体验音乐思想情绪,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兴趣,乐于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对音乐的贡献,知道“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音乐知识,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学生角色扮演、启发、讨论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
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评测练习1、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但两个人却有着各自的独特音乐风格,并分别属于不同的音乐历史时期。
想一想他们音乐风格有哪些异同,你更喜欢听谁的音乐,为什么?2、收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音频资料,并和同学们在课后分享、交流、聆听。
观评记录地点:附属高中班级:高二12班授课人:学科:音乐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评课: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学习。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奇特艺术风格和重要性。
2. 掌握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舒伯特歌曲中的音乐语言和诗歌的结合。
2. 难点:将个人情感与舒伯特歌曲产生共鸣,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舒伯特的艺术生平宁成就、舒伯特歌曲的精选片段等。
2. 准备舒伯特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3. 准备用于教室讨论和互动的材料。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音乐背景和兴趣,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教室可以尝试以下几种互动的材料:1. 乐器:提供一些适合初学者的乐器,如吉他、钢琴、小提琴等,让学生们可以亲自尝试演奏。
这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元素。
2. 音乐卡片:制作一些包含音乐术语和乐谱的卡片,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
3. 音乐书籍:提供一些适合初学者的音乐书籍,如孩子音乐启蒙书籍、简单的音乐理论书籍等。
学生们可以在教室上互相阅读和讨论,增加他们对音乐的了解。
4. 音乐软件:利用一些适合初学者的音乐软件,如音乐制作软件、音乐游戏软件等,让学生们可以在电脑上进行互动学习。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通过以上互动的材料,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增加教室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和价值,掌握演唱技巧,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和价值,包括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漂亮性、和声的丰富性等。
同时,教师将介绍舒伯特的艺术观和创作理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舒伯特及其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对艺术歌曲的魅力有更深入的认识;2. 学生在演唱和赏析舒伯特的歌曲时,能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感;3. 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二、作业内容:1. 完成一篇关于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小论文,内容包括舒伯特的生平和成就,以及你对艺术歌曲的理解和看法。
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
2. 选取一首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进行歌词的朗读和歌曲的赏析。
要求能够准确把握歌词的情感,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3. 小组合作,选择一首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进行排练和表演。
要求小组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和表现手法,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歌曲的魅力。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论文和赏析文章需要注明参考来源;3.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将在课堂上通知。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将根据完成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分;2. 评分标准包括论文的深度、准确性和完整性,赏析文章的表述是否准确表达个人感受,表演是否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韵味;3. 评分将作为期末总评的一部分,也将作为课堂表现的评价依据。
五、作业反馈:1. 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2.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和指导,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3. 对于无法独立完成或存在困难的作业,学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和支持。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学生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再次欣赏舒伯特的歌曲,加深学生对艺术歌曲的理解。
2. 要求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艺术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详案
舒伯特的歌曲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从古典主义时期过渡到浪漫主义时期,因此要引导学生聆听浪漫主义音乐中代表人物的音乐作品,如本节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
舒伯特生平的介绍。
他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
舒伯特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
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虽然三十一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总共写下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600多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等。
教材选取了舒伯特的三首艺术歌曲《魔王》、《鳟鱼》、《菩提树》,它们风格各异,但是都十分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
声乐套曲《冬之旅》,充分展现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越来越重要。
《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诗中描写的是:父亲怀抱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里。
这时,魔王出现了,想用各种办法引诱、威胁孩子,父亲竭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
《魔王》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
《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他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
舒伯特写这首歌是在1817年的夏天,他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满,也很向往自由,但是又摆脱不了贫困潦倒的生活境遇,所以,他看到舒巴尔特的这首诗时很有感触,很快就写了《鳟鱼》。
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音乐知识分别是“艺术歌曲”“声乐套曲”。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鳟鱼五重奏》的学习,处于这个年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即对其旋律和舒伯特已经比较熟悉。
高中音乐_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演唱教师范唱舒伯特艺术歌曲《小夜曲》;学生聆听教师演唱舒伯特的《小夜曲》片段,营造音乐氛围,引出课题----艺术歌曲----舒伯特的歌曲。
一、舒伯特简介二、欣赏舒伯特艺术歌曲代表作《魔王》1、分辨角色2、分析旋律以儿子出现四次旋律为例分析通过视频方式,了解舒伯特生平故事。
观看视频问题:1、歌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歌曲中出现了几个角色?通过几段视频片段分辨角色通过教师范唱儿子出现四次旋律的不同,让学生分析、感受角色的有什么情绪变化。
初步了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了解歌曲表述内容,让学生能感受到艺术歌曲中歌词戏剧化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感受出全曲中四个不同角色不同语气和情感。
让学生不看字幕,运用音乐要素分辨出作品中一个演员表现出的四个角色。
分析音乐旋律在表现歌曲情绪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3、分析节奏分析三连音的作用对比三连音与前十六后八节奏的效果4、朗诵歌词分角色朗诵歌曲歌词片段5、完整欣赏歌曲6、欣赏舒伯艺术歌曲特《鳟鱼》、《菩提树》片段1、分辨出典型节奏:三连音2、前十六后八节奏互动3、对比、体验两种节奏效果的不同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尽量将每个不同的角色各自不同的语气、心情表现出来欣赏歌曲小视频,聆听体验歌曲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三连音和前十六后八节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是歌曲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气氛,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歌曲的歌词多是采用名家诗作。
感受艺术歌曲的风格魅力主要采用听、对比欣赏的方式,通过对比让学生总结出艺术歌曲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7、总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8、艺术歌曲的定义9、学唱艺术歌曲引导学生总结歌词:歌词多采用名家的诗作,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伴奏:伴奏多为钢琴,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演唱:对演唱技巧要求很高1、教师伴奏完整演唱学生跟唱跟随伴奏完整演唱艺术歌曲通过对作品的听赏,学生能够总结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了解舒伯特艺术成就。
高中音乐会考作家曲目列表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42,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贝多芬43,第九交响曲,合唱,贝多芬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44,魔王,艺术歌曲德,歌德词,奥舒伯特曲45,鳟鱼,德,舒巴尔特词,奥,舒伯特曲46,菩提树,德,繆勒词,奥,舒伯特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47,C小调练习曲,钢琴曲,波,肖邦曲48,爱之梦,钢琴曲,匈,李斯特曲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乐的诞生49,幻想交响曲,法,柏辽兹曲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50,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四乐章,,美,斯美塔那曲51,芬兰颂,交响诗,芬,西贝柳斯曲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5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俄,格林卡曲53,荒山之夜,管弦乐曲,俄,穆索尔斯基曲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54,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法,德彪西曲55,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钢琴曲,法,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56,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奥,勋伯格曲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57,南部之子(He,s a son of the south)爵士乐,美,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曲58,不知为何(Don,t know why),美,杰斯。
哈里斯曲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59广陵散,古琴曲,古曲60,流水,古琴曲,古曲,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61阳关三叠,合唱曲,古曲,王震亚编曲62,扬州慢,古代歌曲,宋姜()词曲,杨荫浏译谱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和李叔同63,体操---兵操,沈心工词曲64,黄河,沈心工词曲65,祖国歌,李叔同词曲66,送别,美,J.P奥德维曲,李叔同填词67,竹马,沈心工填词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68,问,易韦斋词,萧友梅69,渔阳鼙鼓动地来,清唱剧《长恨歌》选曲,男声合唱,韦瀚章词,黄自曲。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公开课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 引子—钢琴如流水的线条,表现潺潺流水的 形象及鳟鱼在水中自由生活;
❖ 第一段:明快的音乐是活泼天真的鱼儿在河 中嬉戏;
❖ 第二段:渔夫要向鱼儿下毒手; ❖ 第三段:转到小调性上,情绪有些暗淡,渔
夫搅浑水钓到了小鳟鱼。钢琴急促的节奏, 衬托出紧张的气氛。
哼唱《鳟鱼》主题旋律
思考:
1.音乐分为几段?作品的结局如何? 三段,作品以悲剧告终。
❖ 最后,叙事者用焦急沉痛 的音调描述了可悲的结局: 父亲急驰到家,儿子早已 在怀抱中死去。钢琴以两 个特强和弦,表现了精疲 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 情。
❖ 钢琴伴奏以 快速的三连 音和低音区 简短的音阶 走向,模仿 急促的马蹄 声和呼啸的 风声作为前 引,并贯穿 全曲。共有 四个人物: 叙述者、魔 王、父亲、 儿子。
❖ 舒伯特:在世间有太多的 不幸和欺骗,在他的心灵 深处有强烈地对阳光幸福 的渴望,但残酷疾苦的现 实让他感到无助、无奈, 思想一直压抑,所以对未 来失去信心作品多是在痛 苦中挣扎的悲剧结局。
❖ 贝多芬:一直坚信黑暗 过后就是光明,通过斗 争就能得到胜利,他崇 尚自由、民主、平等、 博爱,尽管自己生活在 苦难中,但却一直在追 求幸福,他相信有朝一 日天下为一家,欢乐就 会在全世界实现。
期的过渡人物。
A
A、古典,浪漫 B、德,浪漫,现实
5、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第六交响曲 叫__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叫__交响曲。 B
A、命运,英雄 B、田园,欢乐颂 C、田园、英 雄 D、英雄、田园
6、以下哪一首不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D
A、《冬之旅》 B、《鳟鱼》 C、《魔王》 D、 《茶花女》
❖ 在舒伯特1815年,18岁时 就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 《魔王》:
高中音乐说课稿汇总五篇
高中音乐说课稿汇总五篇高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九单元的一节鉴赏课,该单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别为《魔王》《鳟鱼》《菩提树》,其中《魔王》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绘了,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
整首歌曲的发展里,钢琴自始至终疾快的三连音,营造出一种紧张、危极的情绪基调。
第二首作品《鳟鱼》,取材于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音乐轻松、活泼,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下的弱者的同情。
第三首作品《菩提树》选词于缪勒的诗歌,是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流浪汉,看到门前的“菩提树”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表达力主人公期盼能够回到安宁的生活的心境。
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艺术歌曲的定义,以及“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二、说学情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一般的学习方法,他们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比较丰富,逻辑思维比较成熟,但是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总结归纳。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1.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运用感受、体验、合作、表现等方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结合图片进行欣赏。
《魔 王》
《魔王》是歌德写的诗由舒伯特谱曲。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 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音群描写疾驰的马蹄由低到高的一串三连音之后又在小调 的主和弦作下行断奏把这首曲子的精神表现到了极致。伴 奏在这里不仅仅是伴奏而已它渲染了曲子深沉稳重、紧张 焦虑或是恐惧、温和等种种情绪。
《魔王》曲中四个角色:
叙事者、父亲、儿子、魔王由同一人担任而以不同的音 色来诠释。舒伯特对音乐语言的精湛运用和高超的创作技巧 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他采用较为轻盈的节奏并减少力 度以突出魔王的奸诈营造出紧张阴森的情景和气氛。
《魔王》的旋律特点: 《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它属于
典型的通体歌。在前奏曲中就出现在同音上的三连音表现 疾奔的马蹄声这时隐时现、时弱时强的三连音除了具有描 绘的写实作用外也是造成局促不安心理的重要因素低声部 的问息乐句则暗示不时掠过的林间阴风。
《魔王》的伴奏特点 : 这首《魔王》由钢琴伴奏一开始的前奏以快速的八度
《鳟鱼》五重奏
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 明朗靓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 的无限活力,令聆听者难以忘 怀。
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 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 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 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 五重奏。《鳟鱼》五重奏写于 1819年,当时舒伯特仅仅22岁。
这首《鳟鱼》篇幅将近40分钟。整个作品看作对溪水、鱼、渔夫 以及三者关系的表现。
四个角色都有各自的力度层次,父亲总是柔声地询问和 安慰着孩子,试图解除他的恐惧。然而他最后一次对孩子说 “那只是老杨柳树”的时候,他自己也为无名的恐惧所裹挟, 而加紧策马奔驰,这里的伴奏极富效果。已经极度虚弱的儿 子,三次惊恐地求援,都是用了全副精力,并且一次比一次 更声嘶力竭,音区更高、力度更大。可是每次都是话未说完 就浑身瘫软、力不从心了力度变弱。魔王是以甜言密语诱拐 儿子,也没有张牙舞爪的声势。它的旋律是抒情性的,当它 说到会唱歌跳舞的女儿时把声音放得更轻柔。
《菩提树》
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歌词全部选自诗人缪勒所写的诗歌 《菩提树》是其中的一段。这首诗歌有四段。
第一段:一个流浪汉来到一口古井旁,望着一棵生长在井边 的菩提树,回忆起童年在树下度过的欢乐时光。
第二段:望着菩提树,流浪汉对今日贫困潦倒的流浪生活发 出感叹。
第三段:凛冽的北风刮落了流浪汉的帽子,也打断了流浪汉 的回忆。
《魔王》故事情节:
原诗讲的是一位父亲怀抱发着高烧的孩子,骑马穿过黑 夜的森林,孩子因看见森林中的魔王在反复引诱他,而不断 发出惊呼,最后终于被魔王夺取生命的故事。因为歌德的原 诗是按照第三人称写作,按体裁分属于叙事性诗歌。所以在 歌词中我们能够看到四个不同的人叙事者、魔王、孩子和父 亲。舒伯特为了表现这四种人,也运用了四种不同的动机, 其中表现“魔王”是最为丰满的。
奥地利浪漫派音乐家舒伯特一生虽然短暂且贫 困潦倒,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仅艺术歌 曲就有六百余首,而且绝大多数作品都已成为传世佳 作。
《菩提树》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 曲《冬之旅》中的一首歌曲,作为他的代表作品之 一,因其意境深刻,创作手法简炼,艺术表现完美。由 于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细腻,因此 它成为舒伯特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作 品之一。
第四段:虽然外出流浪多年,流浪汉常常听见菩提树的召唤, 并且期盼菩提种乐派? 浪漫主义乐派
2、舒伯特最早的和最晚的歌曲是? 《鳟鱼》、《小夜曲》
3、舒伯特来自于哪个国家? 奥地利
4、鳟鱼在何年创造出来的? 1817年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声乐创作的一种专门体裁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德 国,当时是与民歌相对而言的,专指作曲家用精致的技巧写成有 钢琴伴奏的歌曲。
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 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 类型的歌曲种类。
它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 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 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第四乐章是变奏曲式。脸炙人口的旋律描绘了深山溪流中自由悠 游的小鳟鱼。小提琴优美的主题后,钢琴弹出第一变奏。第二变奏由 中提琴主奏。第三变奏是借大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浑厚的主题,沉重 的音乐似乎令人感到了渔夫的脚步声。第四变奏是强大的和弦和阵阵 的哀伤,好象是渔夫投网和小鳟鱼的挣扎。第五变奏大提琴奏出同情 和忧伤。尾声中优美的主题再现,诉说着自由欢乐的永恒和美好终将 到来。
第一、第二乐章设想渔夫还没出现,所以是鱼与水在那样一种幽 静而美丽的自然里的美妙交融。第一乐章钢琴表现的鱼的戏水,简直 能感觉到尾鳍在水中舒展和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而当弦乐表现水流的交叉融合之后,钢琴反过来再表现溪水的清澈与 晶莹,弦乐变成鱼儿在水中像箭一般穿梭。这种戏水的神妙只有在舒 伯特音乐中才可以听到。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 ---舒伯特的歌曲
我的作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我的音乐的理解和我的苦 难,那些只有由苦难而产生的作品是很难使这个世界感到高 兴的。
--- (奥)舒伯特
吉安县第二中学 罗燕
“艺术歌曲之王” --- 舒伯特
弗朗兹·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 家,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教师家庭。作为 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他的作品 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 戏剧性。在自然音体系和声基础上,巧 妙运用变化,音钢琴伴奏,风格多样。 把和声、伴奏提高到与诗歌同等重要的 地位。他有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 曲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 《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 《鳟鱼》、《小夜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