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笔记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笔记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1. 基本形式。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 + c = 0(a≠0)。
这里的a就像是这个方程的老大,它不能是0哦,要是a = 0了,那ax^2这一项就没了,方程就变成一元一次方程了,那就不是我们现在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啦。
- 比如说2x^2+3x - 1 = 0,这里a = 2,b = 3,c=-1。
2. 判断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 就看它能不能化成ax^2+bx + c = 0(a≠0)这种形式。
- 像x(x + 1)=x^2-1,乍一看好像有点复杂,但是我们把左边展开x^2+x=x^2-1,然后移项得到x+1 = 0,这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啦,因为它最后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1. 定义。
- 使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方程的解,也叫根。
- 比如说方程x^2-3x + 2 = 0,当x = 1的时候,1^2-3×1 + 2=1 - 3+2 = 0,所以x = 1就是这个方程的一个根;当x = 2时,2^2-3×2+2 = 4 - 6 + 2 = 0,x = 2也是这个方程的根。
2. 检验根的方法。
- 很简单,就是把这个值代入方程,看等式两边是不是相等。
就像上面那个例子,把x = 1和x = 2代入方程x^2-3x + 2 = 0,如果等式成立,那这个值就是方程的根。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 直接开平方法。
- 适用于形如(x + m)^2=n(n≥0)的方程。
- 比如说(x - 3)^2=4,那x - 3=±2,这里要注意是正负两种情况哦。
- 当x - 3 = 2时,x = 5;当x - 3=-2时,x = 1。
就像打开一个盒子,里面的东西可能有两种情况呢。
2. 配方法。
- 对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我们要把它变成完全平方式。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四边形1矩形及其性质
③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④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教师讲评
注意:(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而也是中心对称图形.过对称中心
的任意直线可将矩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
(2)矩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通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对
称轴的交点就是对角线的交点(即对称中心).
(3)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矩形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看:
点O.点 E,F 分别是AO,AD的中点,连接EF,则△AEF的周长为(
)
A.12
B.18
C.20
D.16
典例精讲
【题型一】利用矩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度
例 2: 如图,在矩形 ABCD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O,已知
∠AOB=120°,AB=1,则BC 的长为
.
典例精讲
【题型二】利用矩形的性质求角度
九年级北师上册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矩形及其性质
1、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矩形的概念和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
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
2.了解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经历探索矩形
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3.在观察、测量、猜想、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
(2)已学过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有①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②直角三角
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
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可以用来解决有关线段倍分的问题.
典例精讲
【题型一】利用矩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度
例 1: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BC=16,对角线AC,BD相交于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性质和数的读法:正数、负数、零,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等的定义和性质;数的读法和数的表示方法。
2. 实数的分类: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了解实数的分类及其示意图。
3. 数轴和数轴上的点:数轴的定义、数轴上点的位置和相对位置的确定,不同点之间的距离和有序数对的概念。
4. 整数的整除性:整数除法的概念和性质,整除性的定义、性质及其运算法则;数的倍数和公倍数的概念。
5. 约数和倍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约数和倍数的运算法则;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6. 素数和合数:素数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合数的定义和性质,与素数和合数相关的定理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7. 分数的数值和整数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定义、性质和读法,分数和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分数的约简和分数的各种等价形式。
8. 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及其应用,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转化方法。
9. 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分数的混合运算。
10. 带分数和连分数:带分数的概念、性质及其运算法则,连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1. 定义。
- 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其中“√()”称为二次根号,a叫做被开方数。
例如√(4),√(9)等都是二次根式。
这里要特别注意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因为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 判断二次根式的条件。
- 看是否形如√(a)的形式。
- 检查被开方数a的取值范围,a≥0。
例如√(-2)不是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2<0;而√(x^2)+1是二次根式,因为x^2+1≥1>0。
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1. (√(a))^2=a(a≥0)- 例如(√(5))^2=5。
这个性质表明,一个非负数先开平方再平方,结果等于它本身。
2. √(a^2)=| a|=<=ft{begin{array}{l}a(a≥0) -a(a<0)end{array}right.- 例如√(3^2) = 3,√((-3)^2)=| - 3|=3。
这一性质说明,先对一个数进行平方运算,再开平方,结果是这个数的绝对值。
三、二次根式的运算。
1. 二次根式的乘法。
- 法则:√(a)·√(b)=√(ab)(a≥0,b≥0)。
- 例如√(2)×√(3)=√(2×3)=√(6)。
- 反过来,√(ab)=√(a)·√(b)(a≥0,b≥0),可以用于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如√(12)=√(4×3)=√(4)×√(3)=2√(3)。
2. 二次根式的除法。
- 法则:(√(a))/(√(b))=√(frac{a){b}}(a≥0,b > 0)。
- 例如(√(8))/(√(2))=√(frac{8){2}}=√(4)=2。
- 反过来,√(frac{a){b}}=(√(a))/(√(b))(a≥0,b > 0),也可用于化简二次根式,如√(frac{5){9}}=(√(5))/(√(9))=(√(5))/(3)。
3. 二次根式的加减。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称
性 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
的交点
矩形的任意一条对角线都把矩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如Rt △ ADB ≌Rt△CBD,Rt△ ABC ≌Rt △ CDA.
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并且相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如S△ AOB=S △ AOD=
解题秘方:紧扣矩形定义的“两个条件”进行证明.
解题通法:根据矩形的定义判定矩形的方法
知1-练
知1-练
证明:∵ O 为AB 的中点,∴ OB=OA. 又∵ OE=OD,∴四边形AEBD 是平行四边形. ∵ AB=AC,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D⊥ BC. ∴∠ ADB=90°. ∴四边形AEBD 是矩形.
AB∥CD,AD∥BC AB=CD,AD=BC
角
矩形的四个 角都是直角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 DAB= ∠ DCB= ∠ ADC=∠ ABC =90°
知2-讲
图形
性质
数学表达式
对 角 线
矩形的对角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线相等
∴ AC=BD
对
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过 每组对边中点的直线是其对称轴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1 课时讲解 矩形的定义
矩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
2 课时流程 矩形的判定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矩形的定义
定义
有一个角是 直角的平行 四边形叫做
矩形
图示
知1-讲
数学表达式 ∵在ABCD 中,∠ A=90°(或∠ B=90° 或∠ C=90°或∠ D=90°),∴ ABCD 是 矩形
初三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数学教案
初三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数学教案
标题:初三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在此部分,详细列出本章所有的主要知识点,例如:函数的基本性质,方程组的解法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实践法
3. 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
(按照知识点的重要性逐一讲解,每个知识点都应有实例分析和习题练习)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与复习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告)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自我评价
2. 教师评价
3. 同伴互评
六、教学反思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必备数学第一部分第一章第1节-课件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1 实数的有关概念[5年5考:2013年(选择题和 填空题)、2014年(解答题)、2015年(选择题)、2016年 (选择题)、2017年(选择题)]
典型例题
1.(2017达州)-2的倒数是
A. 2
B. -2
C. 1
2
2.(2017黔东南州)∣-2∣的值是
A. -2
B. 2
2.5 μm(1 μm=0.000
001 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们含有一定量的
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有很大影响.
2.3 μm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23×10-5 m
B. 2.3×10-5 m
( C)
C. 2.3×10-6 m
D. 0.23×10-7 m
4. 据报道,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28秒,神舟十一号载人
飞船在甘肃酒泉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在距离地面393 000 m
的太空轨道进行交会对接,而这也是未来我国空间站运行的
轨道高度. 393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B)
A. 39.3×104
B. 3.93×105
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5.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其中1≤|a|<10,n为
整数)的形式,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6. 实数运算: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除数不为零), 乘方运算都可以进行,但开方运算不一定能进行,正实数和 零总能进行开方运算,而负实数只能开奇次方,不能开偶次 方.
7.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 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 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 (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 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8. 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 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新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新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学问点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邻边之和等于周长的一半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相互平分,共有4对全等的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间隔:假设两条直线相互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随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间隔相等。
这个间隔称为平行线之间的间隔。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第一章特别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1菱形的性质及断定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被对角线分成了4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所以菱形的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及断定※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称轴是对边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矩形的断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依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利用对角线相等且平分〕3正方形的性质及断定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例题欣赏P 例题欣赏 211
例2 已知:如图6-14,在△ABC中, ∠1 是它的一个外角, E为边AC上一点,延长 2 BC到D,连接DE. C 求证: ∠1>∠2. 3 证明:∵ ∠1是△ABC的一个外角(已知), E 5 ∴ ∠1>∠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 于任何一个和 它不相邻的内角). 4 1 A B F ∵∠3是△CDE的一个外角 (外角定义). 把你所悟到的 证明一个真命 ∴∠3>∠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 题的方法,步骤, 任何一个和 它不相邻的内角). 书写格式以及 注意事项内化 ∴ ∠1>∠2(不等式的性质). 为一种方法.
试一试P 试一试 213
你认识 外角吗? B
D E A
已知:如图所示. 求证:(1)∠BDC>∠A; (2) ∠BDC=∠A+∠B+∠C. 证明(1):∵ ∠BDC是△DCE的一个外角 C (外角意义),
∴ ∠BDC>∠CE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 的任何一个外角). ∵ ∠DEC是△ABE的一个外角 (外角意义), ∴ ∠DEC>∠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 任何一个外角). ∴ ∠BDC>∠A (不等式的性质).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证明(二)
1.你能证明它们吗(1) 证明(一)回顾与思考
回顾与思考
直观是把“双刃 剑”
直观是重要的,但它有时也会骗 人,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a a b b a bc
驶向胜利 的彼岸
d
回顾与思考
“原名” 知多少
原名:某些数学名词称为原名. 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 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definition) .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statement). 每个命题都由条件(condition)和结论(conclusion)两部 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一般地,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 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true statement),不正确的的命 题称为假命题(false statement).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 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counter example).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在九年级上册数学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这一章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需要深入和透彻地理解。
接下来,我们将从简到繁地探讨这一主题,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c 为常数且a≠0。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该方程的特点和求解方法。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针对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等方式进行求解。
不同的方程情况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因此我们需要灵活掌握这些方法。
3. 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通常为一个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我们需要了解方程中各项系数对于图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图像来解释和验证方程。
回顾本章内容,我们首先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掌握了不同的解法和应用场景,最后通过图像来直观地理解方程。
这些知识点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看来,一元二次方程不仅是数学中重要且基础的概念,更是一种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更培养了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一元二次方程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其他学科以及现实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以及图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些相关的内容,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让我们来学习一些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重要概念。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需要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个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它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等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重点。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教学目标1、掌握菱形的定义和性质2、学会判定菱形3、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熟练掌握2、利用菱形的性质综合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知识点1菱形的定义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上图的衣架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 这种平行四边形特殊在哪里?我们称它们为菱形,你能给菱形下一个定义吗?定义: 叫做菱形。
知识点2菱形的性质菱形性质:1.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 四条边都相等;3.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 菱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5. 菱形的面积计算①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②菱形面积=21ab .(a 、b 是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例1、如图,已知菱形的周长为16cm ,∠ABC=120°,求对角线AC 和BD 的长。
例2、菱形的面积为24cm 2,一条对角线的长为6cm ,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cm ,边长为 cm ,高为_____cm 。
练习: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菱形的边长是_____,面积是______。
2、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条边相等,则这个菱形相邻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3、菱形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6cm 和12cm ,则它的边长是________4、菱形ABCD 的周长是28cm,∠BAD=21∠ABC ,则BD=_________,AC=_______5、菱形两对角线之比为3:4,周长为40cm ,则该菱形的面积是________ ,高为________ 6.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BD=10,E 点在BD 上,且AE=BE=3,那么这个菱形的边长等于 .知识点3.菱形的判定根据定义我们知道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还有别的判定方法吗? 菱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对角线)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四条边) 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例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请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它成为菱形,则该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例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E ,EF ∥AB 交AD 于F ,试问:四边形ABEF 是什么图形吗?请说明理由。
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章
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章一、章节主要内容概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菱形、矩形和正方形这三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展开。
1. 菱形。
- 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 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判定:-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 矩形。
-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 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判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 正方形。
-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 性质:- 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即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判定:-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二、重点知识点讲解。
1. 菱形的面积计算。
- 菱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以高来计算(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相同),即S = ah(a为底,h为高)。
- 由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的面积还可以用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来计算,即S=(1)/(2)d_1d_2(d_1、d_2为对角线)。
2. 矩形的折叠问题。
- 在矩形的折叠问题中,关键是要根据折叠的性质找到相等的线段和角。
例如,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通过这些相等关系,可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相关线段的长度。
3. 正方形的对称性。
- 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和两组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直线);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三、典型例题分析。
1. 菱形相关例题。
- 例: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 = 6,BD = 8,求菱形的边长和面积。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反比例函数》优秀教学课件 浙教版
y(km/h) 138.4 110.7 97.7 87.4 75.5
(2) Y与x成什么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 能用一个数学解析式表示吗?
x y =1661
y 1661 ` x
问题2:学校课外生物小组的同 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 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
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背景知识
杠阻
杆 定
力
律
阻力臂
动 力
动力臂
【例1】如图,阻力为1000N,阻力臂长为5cm.设动力y
(N),动力臂为x(cm)(图中杠杆本身所受重力略
去不计。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这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吗? 如果是,请说出比例系数;
• 老师提示:
• 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时,首先在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取一些值,列表,
驶向胜利 的彼岸
描点,连线(按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
序,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写出下列各关系
1.长方形的长为6,宽y和面积x之间有什
么关系?
y x 6
2、长方形的面积为6,一边长x和另一边 长y之间要有什么关系?
x y =6
数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第一 节《反比例函数》优秀教
学课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浙江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1.1 反比例函数
回顾与思考1
“函数”知多少
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数量叫变量 (variable),保持不变的量叫常量.
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如果一个变
量(y)随着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 而不断变化,那么x叫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y叫因 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
在 Rt△BCD 中,
E
BC =
∴ 四边形 ABED 的面积为 ×(4+8)× = .
点 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AB∥DC
B.AC = BD
C.AC⊥BD
D.OA = OB A
D
O
B
C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
活动3:如图,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交于点 E.
A
D
E
B
C
A E
B
C
问题 BE 是一条怎样的线段?
由此你能得到
它的长度与斜边AC有什么关系? 怎样的结论?
A
DOB来自C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与 DB 相交于点 O,
故∠ABC =∠BCD =∠CDA =∠DAB = 90°,AC = DB.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 O,
∠AOD = 120°,AB = 2.5,求这个矩形对角线的长.
解:∵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对角线相交的锐角是
( C)
A. 20° B. 40° C. 80° D. 10°
4.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点 E、F 分别是 AO、AD 的中点,若 AB = 6 cm, BC = 8 cm,则 EF =__2_._5__cm.
第4题图
第5题图
5. 如图,△ABC 中,E 在 AC 上,且 BE⊥AC,D 为
D
∴ AB = DC,∠ABC =∠DCB = 90°.
在 △ABC 和 △DCB 中,
O B
∵ AB = DC,∠ABC =∠DCB,BC = CB,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数与式1. 整数的概念与性质- 整数的定义:整数的范围是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的集合。
- 整数的大小比较:同号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整数大;异号相比较,正整数大于负整数。
-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号相加减,保留原来的符号并按照正整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异号相加减,转化为同号相减再取其相反数。
- 整数的乘法运算:同号相乘结果为正,异号相乘结果为负。
- 整数的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同号相除结果为正,异号相除结果为负。
2. 有理数的概念与性质- 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 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是有理数的三种特殊情况。
-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同号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有理数大;异号相比较,正有理数大于负有理数。
-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号相加减,保留原来的符号并按照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异号相加减,转化为同号相减再取其相反数。
-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同号相乘结果为正,异号相乘结果为负。
-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同号相除结果为正,异号相除结果为负。
3. 实数的概念与性质- 实数的定义: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 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 实数数轴:实数可用数轴表示,其中每一个点对应一个唯一的实数。
- 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可用数轴上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
- 实数的加减法运算:实数的加减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 实数的乘法运算:实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 实数的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
4. 数的开方与乘方- 数的开方:开方是求一个数的正平方根,结果是使得这个数乘以自己等于被开方数的非负实数。
- 平方根的性质:非负实数的平方根是有两个,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 数的乘方:乘方是重复乘以一个数,有平方、立方等特殊情况。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角角边相等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之一,即两个角和一边 分别相等,则两三角形
全等。
角边角相等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之一,即两个角和一边 的对角分别相等,则两
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相等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之一,即两边和一边的 对角分别相等,则两三
角形全等。
四边形中的证明
对角线性质
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 是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总结词:实际应用
详细描述:一元二次方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物理学中,一元二次方 程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在经济学中,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来解决最优化问题,如最大利润 、最小成本等;在工程学中,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来进行结构设计、稳定性分析等。
配方法
总结词:具体操作
02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总结词:基础定义
详细描述: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一 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中a、b、c为常数,且a≠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总结词:求解方法
详细描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多种,包括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其中,配方法是常用的方法 之一,通过配方将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从而简化求解过程。
概率的基本性质
概率具有可加性和有限可加性,即 对于两个互斥事件的并,其概率等 于各事件概率的和。
概率的应用
决策分析
概率可以用于决策分析,帮助人 们评估不同方案的风险和不确定
性。
预测和统计推断
在统计学中,概率用于预测和统 计推断,例如通过大数定律和中
人教版部编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回顾与思考WORD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回顾与思考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学生继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已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在小学也接触过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一些简单应用。
本节主要复习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对他们的比较。
研究过程中以类比,归类为主要方法,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利用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使之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是从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内在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类找出他们内在的转化方法。
通过自己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共一个课时,已总结和简单练习为主。
1.知识目标:复习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及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2)经历课前准备总结,探索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发展总结归纳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3)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实验论证、逆向思维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通过“猜想—总结—证明—应用“的数学活动提升科学素养.4. 教学重点(1)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复习. (2)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4.教学难点总结关系方法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第四环节:巩固基础,检测自我;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图,课堂上先交流讨论。
2024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复习卷(含答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章末复习测试题(二)一.选择题1.一元二次方程(x﹣2)2=0的根是()A.x=2B.x1=x2=2C.x1=﹣2,x2=2D.x1=0,x2=2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2+3x=1时,化方程为一般式当中的a、b、c依次为()A.2,﹣3,1B.2,3,﹣1C.﹣2,﹣3,﹣1D.﹣2,3,1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m﹣1)x+1=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 <B.m≤C.m≥D.m ≤且m≠0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4=0的一个根是2,则a的值为()A.1B.﹣1C.2D.﹣25.方程(m﹣1)x2+2m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m≠±1B.m=1C.m≠﹣1D.m≠16.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cm,边AB的长是方程x2﹣7x+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A.10cm B.12cm C.16cm D.12cm或16cm7.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实数根为x1、x2,则x1•x2的值为()A.2B.﹣2C.1D.﹣1 8.九江某快递公司随着网络的发展,业务增长迅速,完成快递件数从六月份的10万件增长到八月份的12.1万件.假定每月增长率相同,设为x.则可列方程为()A.10x+x2=12.1B.10(x+1)=12.1C.10(1+x)2=12.1D.10+10(1+x)=12.19.若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边长为3,另两条边的边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0的两个根,则k的值是()A.27B.36C.27或36D.1810.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5=0,将其化为(x+a)2=b的形式,正确的是()A.(x+4)2=11B.(x+4)2=21C.(x﹣8)2=11D.(x﹣4)2=112024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复习卷(含答案)11.若a,b,c满足,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解是()A.1,0B.﹣1,0C.1,﹣1D.无实数根12.如图,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32m,宽为20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道路,剩余的空地上种植草坪,使草坪的面积为570m2.若设道路的宽为xm,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32x+2×20x﹣2x2=570B.32x+2×20x=32×20﹣570C.(32﹣2x)(20﹣x)=32×20﹣570D.(32﹣2x)(20﹣x)=570二.填空题13.一元二次方程x(x﹣2)=x﹣2的一个根为x=2,另一个根为.14.用一根2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为24m2矩形,则矩形的长与宽分别是.15.今年我国生猪价格不断飙升,某超市的排骨价格由第一季度的每公斤40元上涨到第三季度的每公斤元90,则该超市的排骨价格平均每个季度的增长率为.16.若a≠b,且a2﹣4a+1=0,b2﹣4b+1=0,则的值为.17.某企业退休职工李师傅2013年月退休金为1500元,2015年达到2160元.设李师傅的月退休金从2013年到201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x,可列方程为.18.如图,有一张矩形纸片,长10cm,宽6cm,在它的四角各剪去一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然后折叠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若纸盒的底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32cm2,求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设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xc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化为一般式为.三.解答题19.解下列方程.(1)(4x﹣1)2=225.(2)(x﹣5)(x﹣6)=x﹣5.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m=0.(1)求证: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请选择一个合适的m值,写出这个方程并求出此时方程的根.21.a为实数,关于x的方程(x﹣a)2+2(x+1)=a有两个实数根x1,x2.(1)求a的取值范围.(2)若(x1﹣x2)2+x1x2=12.试求a的值.22.有长为30m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10m),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平行于AB)的矩形花圃,设花圃的一边AB为xm,面积为ym2.(1)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2)如果要围成面积为63m2的花圃,AB的长是多少?(3)能围成面积为72m2的花圃吗!如果能,请求出AB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3.方程x2+ax+b=0与x2+bx+a=0有一个公共根,设它们另两个根为x1,x2;方程x2﹣cx+d=0与x2﹣dx+c=0有一个公共根,设它们另两个根为x3,x4.求x1x2x3x4的取值范围(a、b<0,a≠b,c、d<0,c≠d)24.2019年国庆档上映了多部优质国产影片,其中《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这两部影片不管是剧情还是制作,都非常值得一看.《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中全组机组人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安全、呵护生命,堪称是“新时代的英雄”、“民航奇迹的创造者”,据统计,某地10月1日该影片的票房约为1亿,10月3日的票房约为1.96亿.(1)求该地这两天《中国机长》票房的平均增长率;(2)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的票价分别为40元、45元,10月份,某企业准备购买200张不同时段的两种电影票,预计总花费不超过8350元,其中《我和我的祖国》的票数不多于《中国机长》票数的2倍,请求出该企业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并写出最省钱的方案及所需费用.25.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某村规划将一块长18米,宽10米的矩形场地建设成绿化广场,如图,内部修建三条宽相等的小路,其中一条路与广场的长平行,另两条路与广场的宽平行,其余区域种植绿化,使绿化区域的面积为广场总面积的80%.(1)求该广场绿化区域的面积;(2)求广场中间小路的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x﹣2)2=0,则x1=x2=2,故选:B.2.解:∵方程2x2+3x=1化为一般形式为:2x2+3x﹣1=0,∴a=2,b=3,c=﹣1.故选:B.3.解:由已知得:,解得:m≤且m≠0.故选:D.4.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4=0的一个根是2,∴22﹣2a×2+4=0,即﹣4a=﹣8解得,a=2.故选:C.5.解:根据题意得:m﹣1≠0,解得:m≠1,故选:D.6.解:解方程x2﹣7x+12=0得:x=3或4,即AB=3或4,∵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DC=BC,当AD=DC=3cm,AC=6cm时,3+3=6,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不行;当AD=DC=4cm,AC=6cm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即此时菱形ABCD的周长是4×4=16,故选:C.7.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实数根为x1、x2,所以x1•x2==﹣1.故选:D.8.解:设每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10(1+x)2=12.1.故选:C.9.解:当3为腰长时,将x=3代入原方程得9﹣12×3+k=0,解得:k=27,∴原方程为x2﹣12x+27=0,∴x1=3,x2=9,∵3+3<9,∴长度为3,3,9的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k=27舍去;当3为底边长时,△=(﹣12)2﹣4k=0,解得:k=36.故选:B.10.解:x2﹣8x+5=0,x2﹣8x=﹣5,x2﹣8x+16=﹣5+16,(x﹣4)2=11.故选:D.11.解:当x=1时,a+b+c=0,当x=﹣1时,a﹣b+c=0,所以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解为1或﹣1.故选:C.12.解:设道路的宽为xm,则草坪的长为(32﹣2x)m,宽为(20﹣x)m,根据题意得:(32﹣2x)(20﹣x)=570.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13.解:方程整理为x2﹣3x+2=0,设方程的另一个解为t,则2t=2,解得t=1,即方程的另一个解为1.故答案为1.14.解:设矩形的长为xm,则宽为m,依题意,得:x•=24,整理,得:x2﹣10x+24=0,解得:x1=6,x2=4.∵x≥,∴x≥5,∴x=6,=4.故答案为:6m,4m.15.解:设平均每个季度的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40(1+x)2=90,解得:x1=0.5=50%,x2=﹣2.5(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50%.16.解:∵a≠b,且a2﹣4a+1=0,b2﹣4b+1=0,∴a、b可看作方程x2﹣4x+1=0的两个实数解,∴a+b=4,ab=1,而a2+1=4a,b2+1=4b,∴=+=×=×=1.故答案为1.17.解:如果设李师傅的月退休金从2013年到201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根据题意得今年退休金为:1500(1+x)2,列出方程为:1500(1+x)2=2160.故答案为:1500(1+x)2=2160.18.解:设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xcm,则长方形纸盒的底面长为(10﹣2x)cm,宽为(6﹣2x)cm,依题意,得:(10﹣2x)(6﹣2x)=32,即x2﹣8x+7=0.故答案为:x2﹣8x+7=0.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解:(1)∵(4x﹣1)2=225,∴4x﹣1=15或4x﹣1=﹣15,解得x=4或x=﹣;(2)∵(x﹣5)(x﹣6)﹣(x﹣5)=0,∴(x﹣5)(x﹣7)=0,则x﹣5=0或x﹣7=0,解得x=5或x=7.20.(1)证明:∵△=(2m+1)2﹣4m2﹣4m=1>0,∴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当m=0时,方程化为x2+x=0,解得x1=0,x2=﹣1.21.解:(1)(x﹣a)2+2(x+1)=a,变形为x2﹣2(a﹣1)x+a2﹣a+2=0.根据题意得△=4(a﹣1)2﹣4(a2﹣a+2)=4a2﹣8a+4﹣4a2+4a﹣8=﹣4a﹣4≥0,解得a≤﹣1.即a的取值范围是a≤﹣1;(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a﹣1),x1x2=a2﹣a+2,∵(x1﹣x2)2+x1x2=12,∴(x1+x2)2﹣3x1x2=12,∴[2(a﹣1)]2﹣3(a2﹣a+2)=12,即a2﹣5a﹣14=0,解得a1=﹣2,a2=7,∵a≤﹣1,∴a的值为﹣2.22.解:(1)由题意得:y=x(30﹣3x),即y=﹣3x2+30x.(2)当y=63时,﹣3x2+30x=63.解此方程得x1=7,x2=3.当x=7时,30﹣3x=9<10,符合题意;当x=3时,30﹣3x=21>10,不符合题意,舍去;∴当AB的长为7m时,花圃的面积为63m2.(3)不能围成面积为72m2的花圃.理由如下:如果y=72,那么﹣3x2+30x=72,整理,得x2﹣10x+24=0,解此方程得x1=4,x2=6,当x=4时,30﹣3x=18,不合题意舍去;当x=6时,30﹣3x=12,不合题意舍去;故不能围成面积为72m2的花圃.23.解:∵x2+ax+b=0与x2+bx+a=0有一个公共根,∴x2+ax+b=x2+bx+a,∴(a﹣b)x=a﹣b,∵a≠b,∴x=1,∴x1=b,x2=a,∴a+b=﹣1,∴x1+x2=﹣1,∵x2﹣cx+d=0与x2﹣dx+c=0有一个公共根,∴x2﹣cx+d=x2﹣dx+c,∴﹣(d﹣c)x=d﹣c,∵c≠d,∴x=﹣1,∴x3=﹣d,x4=﹣c,∴d+c=﹣1,∴x3+x4=1,∵a、b<0,c、d<0,∴(﹣x1)+(﹣x2)≥2,x3+x4≥2,∴0<x1x2≤,0<x3x4≤,∴0<x1x2x3x4≤.24.解:(1)设该地这两天《中国机长》票房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1×(1+x)2=1.96解得:x1=0.4,x2=﹣2.4(舍)答:该地这两天《中国机长》票房的平均增长率为40%.(2)设购买《我和我的祖国》a张,则购买《中国机长》(200﹣a)张根据题意得:解得:130≤a≤∵a为正整数∴a=130,131,132,133∴该企业共有4种购买方案,购买《我和我的祖国》133张,《中国机长》67张时最省钱,费用为:40×133+45×67=8335(元).答:最省钱的方案为购买《我和我的祖国》133张,《中国机长》67张,所需费用为8335元.25.解:(1)18×10×80%=144(平方米).答:该广场绿化区域的面积为144平方米.(2)设广场中间小路的宽为x米,依题意,得:(18﹣2x)(10﹣x)=144,整理,得:x2﹣19x+18=0,解得:x1=1,x2=18(不合题意,舍去).答:广场中间小路的宽为1米.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与思考
☞
“原名” 知多少
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axiom). 证明:除了公理外,其它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过推理的方法 证实.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theorem). 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 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想一想P211
一题多解思维灵活
E 例1 已知:如图6-13,在△ABC中,AD平分外 A 角∠EAC,∠B= ∠C. D 求证:AD∥BC. 分析:要证明AD∥BC,只需要证明“同位角 C B 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 :∵ ∠EAC=∠B+∠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证明
∴ ∠BAC+∠B+∠DAC =1800 (等量代换). ∴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这里是运用了定理“同旁内角互 补,两直线平行”得到了证实.
例题欣赏P211
☞
例2 已知:如图6-14,在△ABC中, ∠1 是它的一个外角, E为边AC上一点,延长 2 BC到D,连接DE. C 求证: ∠1>∠2. 3 证明:∵ ∠1是△ABC的一个外角(已知), E 5 ∴ ∠1>∠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 于任何一个和 它不相邻的内角). 4 1 A B F ∵∠3是△CDE的一个外角 (外角定义).把你所悟到的 证明一个真命 ∴∠3>∠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 题的方法,步骤, 任何一个和 它不相邻的内角). 书写格式以及 注意事项内化 ∴ ∠1>∠2(不等式的性质). 为一种方法.
1 2
c
2
c
1 2
这里的结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 几何的三种语言
公理: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b, ∴∠1=∠2. 性质定理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b, ∴∠1=∠2. 性质定理2: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a∥b, ∴ ∠1+∠2=1800 . a b a b a b
独立 作业
知识的升华
1、写出P2四条公理的三种语言; 2、试写出P2推论的证明过程.
祝你成功!
下课了!
结束寄语
• 严格性之于数学家,犹如道德之 于人. • 条理清晰,因果相应,言必有据 .是初学证明者谨记和遵循的原 则.
“行家” 看“门 道” D
随堂练习P212
☞
我能行
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外角∠DCA=100°,∠A=45°. 求:∠B和∠ACB的大小. A 解:∵ ∠DCA是△ABC的一个外角(已知), ∠DCA=100°(已知), ∠A=45°(已知), B C D ∴ ∠B=100°-45°=5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 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又∵ ∠DCA+∠BCA=180°(平角意义).
1
平行线 的性质 c
1 2
c
2
c
1 2
这里的结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回顾与思考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 △ABC中,∠A+∠B+∠C=1800. ∠A+∠B+∠C=1800的几种变形: ∠A=1800 –(∠B+∠C). ∠B=1800 –(∠A+∠C). ∠C=1800 –(∠A+∠B). ∠A+∠B=1800-∠C. B 0 ∠B+∠C=180 -∠A. ∠A+∠C=1800-∠B.
每个命题都由条件(condition)和结论(conclusion)两部 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一般地,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 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true statement),不正确的的命 题称为假命题(false statement).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 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counter example).
试一试P213
☞
你认识 外角吗 ? B
D
E A
已知:如图所示. 求证:(1)∠BDC>∠A; (2) ∠BDC=∠A+∠B+∠C. 证明(1):∵ ∠BDC是△DCE的一个外角 C (外角意义),
∴ ∠BDC>∠CE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 的任何一个外角).
∵ ∠DEC是△ABE的一个外角 (外角意义),
B 2 3 4 1 C
这个结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D
回顾与思考
☞
学好几何标志 是会“证明”
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3)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 (4)分析题意,探索证明思路(由“因”导“果”,执“果”索 驶向胜利 “因” .); (5)依据思路 ,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条理 的彼岸 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 (6)检查表达过程是否正确,完善.
∴ ∠ACB=80°(等式的性质).
随堂练习P212
☞
你认识 外角吗?
A 已知:国旗上的正五角星形如图所示. 求:∠A+∠B+∠C+∠D+∠E的度数. 分析:设法利用外角把这五个角“凑” H 2 1F B E 到一个三角形中,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 理来求解. 解:∵∠1是△BDF的一个外角(外角的意义), ∴ ∠1=∠B+∠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C D 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又∵ ∠2是△EHC的一个外角(外角的意义), ∴ ∠2=∠C+∠E(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 两个内角的和). 又∵∠A+∠1+∠2=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A+∠B+∠C+∠D+∠E =180°(等式性质).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证明(二)
1.你能证明它们吗(1) 证明(一)回顾与思考
回顾与思考
☞
直观是把“双刃 剑”
直观是重要的,但它有时也会骗 人,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a
a b a bc
驶向胜利 的彼岸
b
d
回顾与思考
☞
“原名” 知多少
原名:某些数学名词称为原名. 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 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definition) .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statement).
一题多解思维灵活
E
例1 已知:如图6-13,在△ABC中,AD平分外 角∠EAC,∠B= ∠C. 求证:AD∥BC. 分析:要证明AD∥BC,只需要证明“同位角 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 :由证法1可得: 证明 ∠DAC=∠C (已证),
A
B
· ·C
D
∵ ∠BAC+∠B+∠C =180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关注▲外角
☞
内涵与外延
A
在这里,我们通过三角形内角和 定理直接推导出两个新定理.像这 样,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 定理,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 (corollary). 3 推论可以当作定理使用. B
2
4 1 C
D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推论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 的和.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 内角.
A
C
这里的结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三种语言
☞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推论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 个内角的和.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 相邻的内角. 推论3: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A △ABC中: ∠1=∠2+∠3; ∠1>∠2,∠1>∠3.
·
·
∠B=∠C (已知), 1 ∴∠B= ∠EAC(等式性质). 2 ∵ AD平分 ∠EAC(已知). 1 ∴∠DAE= ∠EAC(角平分线的定义). 2 ∴∠DAE=∠B(等量代换).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这里是运 用了公理 “同位角 相等,两直 线平行” 得到了证 实.
想一想P211
∴ ∠DEC>∠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 任何一个外角). ∴ ∠BDC>∠A (不等式的性质).
试一试P213
☞
你认识 外角吗 ? B
D
E A
已知:如图所示. 求证:(1)∠BDC>∠A; (2) ∠BDC=∠A+∠B+∠C.
证明(2):∵ ∠BDC是△DCE的一个外角 C (外角意义), ∴ ∠BDC =∠C+∠CE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 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DEC是△ABE的一个外角 (外角意义), ∴ ∠DEC=∠A+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 邻的两个外角的和).
与同伴交流你在探索思路的过程 中的具体做法.
“行家”看“门 探索思考 ☞ 道” 如图. ∠1是△ABC的一个外角,
∠1与图中的其它角有什么关系? 2 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1+∠4=1800 ; ∠1>∠2; 3 4 1 ∠1>∠3; B C D ∠1=∠2+∠3. 证明:∵∠2+∠3+∠4=180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4=1800(平角的意义), ∴∠1= ∠2+∠3.(等量代换). ∴ ∠1>∠2,∠1>∠3(和大于部分). 用文字表述为: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