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券内幕交易经典案例评介
贝尔斯登的金融市场监管案例
贝尔斯登的金融市场监管案例贝尔斯登公司是美国一家知名的金融服务公司,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该公司陷入了一系列的金融市场监管问题。
这一案例成为了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案例,给金融市场监管带来了诸多经验教训。
本文将对贝尔斯登的金融市场监管案例进行详细论述。
一、案例背景贝尔斯登公司成立于1910年,作为投资银行的领军者,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金融中介角色。
然而,之后的几十年中,贝尔斯登涉及了一系列的违法行为和不当市场行为,从而引起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密切关注。
二、监管问题贝尔斯登公司的金融市场监管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披露不足贝尔斯登未能充分披露其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风险,使得市场参与者难以了解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
信息披露不足不仅违反了金融市场监管的基本要求,也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增加了金融风险。
2. 虚假交易及欺诈行为贝尔斯登公司通过暗箱操作等手段,进行了大量的虚假交易和欺诈行为。
这些行为以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为目的,误导市场参与者对公司的投资判断,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巨大损失。
3. 内部操控和利益冲突贝尔斯登公司内部存在操纵市场行为和利益冲突等问题。
公司高层人员利用其职权进行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谋取私利,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客户的资金用于个人投资,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
4. 未能有效监控风险贝尔斯登公司未能有效监控和管理风险,导致投资组合风险失控。
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高风险投资行为,最终在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
三、监管教训及改进措施以贝尔斯登公司的案例为教训,金融市场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充分披露其财务状况、投资风险等信息,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够对市场有准确的判断。
2. 加强监管合规性检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合规性检查,定期检查金融机构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内幕交易等问题,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操纵证券市场案例分析总结
操纵证券市场案例分析总结操纵证券市场案例分析篇1市场操纵并不为中国资本市场所独有,有着严格监管制度的美国资本尤其是期货市场,早年也是频发各种人为操纵案例。
这种操纵对市场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相关的美国市场监管机构也因此推出越来越严厉而周密的应对措施。
美国历史上有着诸多应对期货市场操纵事件的经典案例,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
这些经验表明,市场监管者以对市场异常现象的监控为重心,提升市场监管的效率,是有效防范与遏止期货价格操纵行为的根本途径。
1979年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事件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上下徘徊。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货价格中获利。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但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决定立时从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4年间,亨特兄弟积极地买入白银,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着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开始行动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之后,他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7美元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
年底,已控制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
到1980年1月17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到1月21日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就在亨特兄弟疯狂采购白银的过程中,每张合约保证金只需要1000美元。
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案例揭秘
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案例揭秘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是指在证券交易中,某些投资者利用未公开的重要信息来获取私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对其他投资者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本文将揭秘一些历史上的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案例,以展示其危害性和应对措施。
1. 马丁·斯克雷利的药物涨价内幕交易案例马丁·斯克雷利是一位美国的药企CEO,在2015年引起了轩然大波的内幕交易案。
他通过将一种重要的艾滋病药物价格从13.5美元涨到上千美元,暴露了他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操纵股价的行为。
斯克雷利利用自己在公司内部的信息优势,提前购入公司股票并在价格上涨后高价抛售,牟取巨额利润。
2. 高盛内幕交易案例高盛是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但曾因内部交易不当而受到指责。
在2003年,高盛一名前分析师法布雷斯特被指控因为参与股票内幕交易而被判刑。
法布雷斯特通过获取未公开的市场敏感信息,并将其传递给投资者,帮助他们获取非法利润。
这一案例揭示了即便是顶级投资银行也不能幸免于内幕交易的诱惑。
3. 施罗德银行内幕交易案例施罗德银行是德国一家知名的投资银行,但也曾卷入内幕交易丑闻。
2005年,该银行的一位高级交易员拉夫森在未公开利好消息发布之前购入了大量股票,随后在消息公开后迅速抛售,获取了高额利润。
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揭示了银行内部对内幕交易的监管不力和违规行为的存在。
4. 罗伯特·葛兰特的勒索内幕交易案例罗伯特·葛兰特是一位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但他却因涉嫌内幕交易和勒索而被起诉。
葛兰特在遭遇投资亏损后,通过勒索一些公司的高管以获取未公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交易获取利润。
他的行为被揭露后,不仅因内幕交易被判刑,还因勒索行为遭到指责和谴责。
针对这些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案例,监管机构和法律部门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1. 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提高企业信息披露标准,确保所有投资者能够平等获得市场敏感信息,有效减少内幕交易的机会。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近年来,美国上市公司发生了许多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
这些案例揭示出了公司管理层和会计师的严重违法行为,对投资者、股东和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以下是近十年来美国上市公司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1. 美林(Merrill Lynch):在2000年,美林因为虚报营业收入和操作亏损而被SEC处以2.0亿美元的罚款。
这起案件是一个典型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例,意图通过虚假地报告收入来掩盖公司的真实业绩。
2. 通用电气(GE):在2009年,通用电气被发现通过虚报收入和隐瞒债务来操纵其财务报表。
公司在此案中支付了5.0亿美元的罚款,并同意改进其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3. 恒美集团(Enron):这可能是最著名的财务舞弊案例之一。
在2001年,恒美因为通过虚假会计手法来掩盖巨额债务而破产。
恒美的会计师安然(Arthur Andersen)也因此迅速解散,其行为导致了对整个会计行业的质疑。
4. 亚斯廷安达洛斯安洛斯安(AIG):在2005年,AIG被发现在财务报表中夸大了保险收入,虚增了其资本和净资产的额度。
AIG最终支付了总计50亿美元的罚款,并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正。
5. 雅虎 (Yahoo!):在2014年,雅虎因为在其财务报表中夸大广告收入而被SEC处以2.0亿美元的罚款。
这起案件进一步暴露了雅虎在其业务运营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6.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在2007年,摩根士丹利被罚款1.4亿美元,要求支付30.4亿美元来解决其在次贷抵押贷款市场中涉嫌操纵的指控。
这种操纵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7. 美国国际集团(AIG):在2009年,美国国际集团被发现通过虚报收入和隐瞒亏损以操纵其财务报表。
该公司同意支付13.6亿美元的罚款,并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正。
8. 壳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在2004年,壳牌石油被发现虚报其储量和资产,以提高公司的市值。
内幕交易有关案例
内幕交易有关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经典的内幕交易案例吧。
就说美国的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这个事儿。
玛莎呢,可是美国的家政女王,她啥都懂,从怎么布置家里到怎么搞个超棒的晚宴,那是相当有名气。
这事儿的源头是一家叫英克隆(ImClone)的制药公司。
这个公司研发一种抗癌新药,就盼着能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呢。
要是通过了,那股票不得蹭蹭往上涨啊。
结果呢,公司内部的一些人提前知道这个药没通过审批,这消息可是超级机密的内幕消息。
玛莎·斯图尔特跟英克隆公司的老板有点交情。
她不知怎么的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玛莎就赶紧把自己手里英克隆公司的股票给卖了,这一卖可不得了啊。
普通投资者还蒙在鼓里呢,还以为这个药能通过审批,股票还会涨。
可玛莎就靠着这个内幕消息,成功避免了损失。
但是呢,纸包不住火啊。
这事儿被查出来了,就像你在班里偷偷搞小动作,最后总会被老师发现一样。
监管部门发现玛莎的交易很可疑,一查就发现她利用内幕消息交易。
最后啊,玛莎·斯图尔特可惨了。
她被判刑了,还得交罚款,她那完美的形象也毁了。
以前大家觉得她是生活的楷模,现在好了,大家都知道她搞内幕交易,就像一个超级明星突然被爆出做了很不光彩的事儿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内幕交易可不行,就像在游戏里作弊,被抓住了那可就惨喽。
最新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资料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
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
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
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1从存货做文章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
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
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
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
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
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
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
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美国证券内幕交易经典案例评介
美国证券内幕交易经典案例评介廖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教授上传时间:2006-7-31 浏览次数:5348字体大小:大中小美国内幕交易法律体系的基石是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条b款及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以下简称SEC)据此制定的10b-5号规则(Rule 10b-5)。
该规则规定,任何人在买卖证券时不得就任何与交易有关的重大信息作虚假陈述或隐瞒该信息(mis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或从事其它与交易有关的欺骗行为,否则即构成证券欺诈,将承担民事乃至刑事法律责任。
内幕交易属于隐瞒重大信息。
要言之,构成美国证券法所禁止的内幕交易须具备四个要件:第一,持有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第二,该信息具有重大性(materiality),即投资者合理的认为,该信息一旦公开将对证券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利用该信息进行交易;[1]第四,信息持有者/交易者事先负有披露义务。
第四点是美国证券法的特色所在。
我国对内幕交易法律责任的确定以“持有”为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183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的,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与此不同,美国不采用“持有”原则,而采用“义务”原则,即除非内幕信息持有者事先负有披露信息或不进行交易的义务,否则其交易不违反10b-5号规则,不在禁止之列。
换言之,美国证券法并不绝对禁止内幕交易,只是禁止负有特定义务的人进行内幕交易(尽管义务主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这是美国内幕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总的说来,负有此种义务而属于内幕交易法律制度管控范围的有四类人[2]:1、公司内部人(corporate insider),包括公司董事、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等。
美国公司法律制裁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是一家主要从事能源、商品交易和金融服务的大型企业。
在20世纪90年代,安然公司凭借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卓越的业绩,一度被誉为“美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然而,在2001年,安然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和欺诈,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最终导致公司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之一。
二、案件经过1. 财务造假安然公司为了美化其财务报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会计手段,将部分亏损业务隐藏在关联公司中,虚增了公司的利润。
例如,安然公司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ies,简称SPEs),将这些亏损业务转移至SPEs,从而在主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呈现出良好的业绩。
2. 欺诈行为安然公司不仅通过财务造假,还通过欺诈手段误导投资者。
公司高管向投资者承诺,安然公司的业绩将持续增长,并暗示公司的股票具有巨大的投资价值。
然而,实际上,安然公司的业绩已经连续多年下滑,股票价格也不断下跌。
3. SEC调查2001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对安然公司进行调查。
经过调查,SEC发现安然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4. 公司破产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宣布破产。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之一,涉及金额高达690亿美元。
三、法律制裁1. 安然公司高管被判刑在安然事件中,安然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和前首席财务官安德鲁·费斯顿(Andrea Fester)被指控犯有欺诈、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等罪名。
2006年,斯基林被判处24年监禁,费斯顿被判处12年监禁。
2. 安然公司其他高管被判刑除了斯基林和费斯顿外,安然公司其他高管也因涉及安然事件而被判刑。
例如,前首席合规官丹尼尔·拉塞尔(Daniel Rice)被判处6年监禁,前财务总监大卫·德尔(David DelBalso)被判处4年监禁。
国外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减持案例
国外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减持案例近年来,国外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减持案例频频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违规行为涉及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信息披露不实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
以下是近年来国外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减持的一些典型案例:1.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违规减持案摩根士丹利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
2017年,摩根士丹利因违规减持公司股份而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处以高额罚款。
该公司未按照规定披露减持计划,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 迪士尼(Disney)违规减持案迪士尼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娱乐公司。
2020年,迪士尼因未按照规定披露股东减持计划,涉嫌内幕交易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该公司股东利用未公开信息减持股份,获利巨大,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3. 苹果(Apple)违规减持案苹果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
2018年,苹果因未按照规定披露高管减持计划,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
该公司高管利用内幕信息减持股份,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4. 谷歌(Google)违规减持案谷歌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2019年,谷歌因未按照规定披露股东减持计划,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该公司股东利用未公开信息减持股份,获利巨大,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5. 亚马逊(Amazon)违规减持案亚马逊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
2016年,亚马逊因未按照规定披露高管减持计划,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
该公司高管利用内幕信息减持股份,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6. 腾讯(Tencent)违规减持案腾讯是一家中国知名的科技公司。
2018年,腾讯因未按照规定披露股东减持计划,被中国证监会处以罚款。
该公司股东利用未公开信息减持股份,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7. 阿里巴巴(Alibaba)违规减持案阿里巴巴是一家中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
2020年,阿里巴巴因未按照规定披露高管减持计划,被中国证监会处以罚款。
美国惩治内幕交易犯罪的司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doc
美国惩治内幕交易犯罪的司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作者:俞燕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版》2013年第03期2012年是美国联邦政府打击华尔街内幕交易的第四个年头。
继2011年广为关注的对冲基金帆船集团(Galleon Group)经理、亿万富翁拉贾·那纳姆(Raj Rajaratnam)因内幕交易被判入狱11年后,美国政府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仍在不断加强。
一、SAC资本内幕交易犯罪2012年11月,美国检方逮捕SAC资本(SAC Capital)的一位前基金经理马修·马拓玛(Mathew Martoma)。
SAC资本是华尔街最具实力的对冲基金之一。
而马拓玛是该对冲基金旗下第五个因涉嫌内幕交易犯罪被捕的基金经理。
检方指控其利用从负责监督某种老年痴呆症药物试验的西德尼·吉尔曼(Sidney Gilman)医生处得到的内幕信息,买卖艾兰和惠氏两家医药公司的股票并获利2.76亿美元。
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内幕交易案件。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分别对马拓玛、吉尔曼医生以及马拓玛所在的SAC旗下基金CR Intrinsic提起了民事诉讼。
据媒体报导,马拓玛是通过一家名为GLG的人脉网络公司与吉尔曼医生取得联系的,而GLG的主要业务是帮助基金经理寻找行业专家。
检方指控,2007年底至2008年上半年,随着某种老年痴呆症药物的保密试验快得出结果,马拓玛向SAC的所有者史蒂文·科恩(Steven A. Cohen)建议,药物试验将得出积极结果,SAC应进一步买入艾兰和惠氏的股票。
截至2008年6月,SAC将对艾兰和惠氏的持仓规模分别扩大至3.28亿美元和3.63亿美元。
2008年7月17日,吉尔曼告知马拓玛,药物试验的结果不如人意。
三天后,马拓玛和科恩交谈了20分钟,并建议卖出艾兰和惠氏的股票。
次日,马拓玛和科恩指示科恩手下的高级交易员出清SAC持有的艾兰和惠氏股票,并要求采用“不会使SAC内外的任何人产生警觉”的交易方式。
股票市场欺诈案件
股票市场欺诈案件案例标题:股票市场欺诈案件:华尔街的黑暗秘密触发事件:2010年3月1日,美国华尔街发生一起重大股票市场欺诈案件,涉及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这起案件震惊了金融界,被称为华尔街的黑暗秘密。
事件背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体系陷入巨大危机,许多金融机构陷入破产和背负巨额债务的境地。
为了救市,当时的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其中之一是购买废弃债券以稳定金融市场。
因此,许多投资者被鼓励将资金投入于金融市场。
欺诈行为暴露:然而,在这次股市刺激措施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多方勾结的巨大欺诈行为。
首要涉案机构包括华尔街的三家大型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大通和雷曼兄弟。
此外,还有一些匿名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
2010年3月1日晚,华尔街调查局突击搜查了上述机构的办公地点,并在他们的电脑系统中偶然发现了有关欺诈性操作的证据。
这些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被指控进行了大规模的操纵市场行为,以获取利润和转移风险。
他们通过隐藏重要信息、虚报资产价值和利用管道交易等手段,扭曲了股票市场的真实情况。
细节揭露:调查人员发现,高盛、摩根大通和雷曼兄弟等机构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将购买的废弃债券和其他负债以较高价格卖给了个人投资者。
这些机构鼓励个人投资者认购这些高风险金融产品,但却隐瞒了产品实际价值的风险。
个人投资者相信这些机构并相应投资,结果导致大量的个人投资者资金流入了这些欺诈性产品中。
此外,高盛等机构还制定了一套复杂的股票定价模型,使他们能够设置虚假价格,以便在股票市场上获取巨额利润。
他们还通过大肆炒作某些股票和利用未公开信息与其他机构勾结,干扰市场平衡。
律师点评:此案件涉及到一系列金融欺诈行为,揭示了金融机构内部的黑暗秘密。
这三家大型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后故意欺诈个人投资者,危害了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他们的不道德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恐慌和金融市场的混乱。
近年来,美国政府通过相关金融改革法,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金融市场操纵案例
金融市场操纵案例在金融市场中,操纵案例是一种具有严重后果的行为,它会对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金融市场操纵案例,并探讨其对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
一、“雷曼兄弟事件”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金融就业巨头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了破产边缘。
在此之前,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对抵押贷款的商品化和转售,大量获得高风险债务,以获取高额利润。
然而,次贷危机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导致雷曼兄弟公司的资产贬值,最终导致该公司的破产。
这个案例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操纵行为对整个市场的破坏力。
雷曼兄弟事件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引发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LIBOR操纵案”LIBOR(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是衡量国际银行间借贷利率的指标,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2012年,一些全球知名银行卷入了LIBOR操纵案。
这些银行涉嫌操纵LIBOR利率,以牟取不当利益。
他们通过共谋和虚报利率,影响LIBOR利率的计算结果,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失真。
这种操纵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产生了严重破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三、“股市操纵案”股市操纵案是指通过虚假宣传、价格操纵等手段来影响股票价格或市场信心的行为。
这种操纵行为通常由某个个人或集体组织进行,目的是为了赚取非法利润。
一个典型的股市操纵案例是“康菲石油案”。
1996年,康菲石油公司和一家国际投资银行合谋,通过人为大量购买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将其股价推高,然后卖出股票获利。
这种恶意操纵导致了股票市场的混乱,伤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四、“外汇操纵案”外汇市场操纵案是指参与外汇交易的个人或机构通过非法手段操纵汇率,以获取利润。
这种操纵行为通常包括虚报交易、操纵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等手段。
一个著名的外汇操纵案例是“UBS操纵外汇市场案”。
2014年,瑞士银行瑞银集团的UBS分支机构卷入了外汇市场操纵案,该案涉及全球多个货币对的汇率操纵行为。
证券风险案例
证券风险案例
在证券投资领域,风险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可
能会因为风险而遭受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证券风险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规避这些风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案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在这次危机中,大量次级抵押贷款违约,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大规模动荡,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许多投资者因为持有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证券而蒙受巨大损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对证券投资造成重大影响,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动向,以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应对。
其次,还有一个案例是关于公司内幕交易的。
在这个案例中,一些公司高管利
用自己掌握的内幕信息进行交易,获取非法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也严重损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这告诉我们,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要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免受到内幕交易等非法行为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个案例是关于投机交易的。
在这个案例中,一些投资者为了获取
高额利润,进行了大量的高风险投机交易,结果导致巨额亏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投机交易虽然有可能获取高额利润,但风险也是巨大的。
投资者需要理性对待投资,避免过度的投机行为,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综上所述,证券投资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投资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
经验,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证券市场才能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股票交易违规案例分析
股票交易违规案例分析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获得回报的机会。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和监管不完善等原因,股票交易中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若干股票交易违规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对市场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监管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案例一: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是指内部人员在掌握未公开信息的情况下,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股票交易的行为。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的丑闻。
高管人员通过披露虚假信息和销毁证据等方式掩盖了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使投资者陷入误导。
安然公司的倒闭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许多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
案例二:操纵股价操纵股价是指股票市场上的一种不正当手段,旨在通过人为操作股票价格来获利。
2015年中国股市的“熔断机制”失败即是一例。
在短时间内,投资者大量抛售股票,导致市场恐慌,股价暴跌。
监管部门最初试图通过熔断机制来平稳市场,但由于实施不当,反而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并引发了广泛质疑。
案例三:非法证券交易非法证券交易是指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与证券交易相关的活动。
2018年香港华商发展集团的案例便是一个典型的非法证券交易案例。
公司高管通过伪造文件、隐瞒公司真实状况等手段,欺骗投资者,并非法融资。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
这些违规案例背后通常存在以下原因:第一,监管不完善,监管机构对市场进行的监管不力,导致了违规行为的出现。
第二,市场信息不对称,内幕消息的传播与利益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等,使得一些人可以通过内部信息获取巨额利益,而对普通投资者形成不公平竞争。
第三,道德观念缺失,一些从业人员缺乏诚信意识,对市场规则不尊重,从而出现了操纵股价、非法交易等违规行为。
这些违规行为对股票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违规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降低了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违规行为使得市场价格失去了真实性,阻碍了市场内外资金的有效流动,对市场形成了负面冲击。
股市黑嘴案例
背景介绍股市黑嘴是指在股市中,以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手段来操纵股市走势,从而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股市运行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维护股市秩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各国监管机构加大了对股市黑嘴的打击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和惩治股市黑嘴行为。
以下将介绍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别是美国股市中的Enron案和中国股市中的“骗子李”案。
这两个案例都是股市黑嘴行为的典型代表,对于理解股市黑嘴现象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一:Enron案案例背景Enron是美国一家能源交易公司,成立于1985年。
该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司之一,其股价也一度飙升。
然而,在2001年,Enron突然宣布破产,引发了一场轰动全球的金融丑闻。
案例过程Enron的破产事件揭示了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长期以来的欺诈行为。
Enron高层通过虚构交易、隐瞒债务、伪造财务报表等手段,将巨额债务转移到子公司,以此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
同时,他们还与会计师事务所安然(Arthur Andersen)合谋,伪造审计报告,使外界无法发现其欺诈行为。
这些欺诈行为一度让Enron的股价飙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资。
然而,当真相被揭露后,Enron的股价迅速崩盘,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案例结果Enron案的曝光震惊了全球金融界,揭示了公司内部管理和监管机制的漏洞。
该案导致了安然会计师事务所的解散,并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调整。
此外,该案还导致了美国国会对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加强了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管力度。
Enron案也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产生了怀疑。
这一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股市黑嘴行为的危害性,也加大了对股市黑嘴行为的打击力度。
案例二:“骗子李”案案例背景“骗子李”是中国股市中一位知名的股市黑嘴,其真名为李某。
职业犯罪中的内幕交易案例详解
职业犯罪中的内幕交易案例详解【案例分析】职业犯罪中的内幕交易案例详解引言:职业犯罪中的内幕交易案例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内幕交易是指基于内部信息而进行的股票交易,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对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
本文将详细分析一起发生在2010年的内幕交易案例。
案例涉及的事件主要发生在美国。
案例概述:案例中的主角是拉吉·拉捷斯(Raj Rajaratnam),他是波恩公司(Galleon Group)的创始人兼总裁。
波恩公司是一家对冲基金,负责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拉吉·拉捷斯利用他作为对冲基金经理的身份,通过内幕消息获取利润,并指导其他人进行同样的交易。
时间和事件:1. 2003年至2008年间:拉吉·拉捷斯通过他在波恩公司的职位,获取了一系列关于伊利诺斯州立退休基金(Illinois State Pension Fund)等公司的内幕消息。
2. 2006年:拉吉·拉捷斯通过波恩公司向斯里兰卡人寿保险公司(Sri Lanka Insurance Corporation)提供操纵股价的建议,以获取利润。
3. 2007年5月:拉吉·拉捷斯通过波恩公司向戴尔公司(Dell)内部人员获取了该公司的财务数据,据此进行内幕交易。
4. 2008年12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开始对波恩公司的内幕交易展开搜查。
5. 2009年10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指控拉吉·拉捷斯及其合作伙伴进行内幕交易。
6. 2011年5月11日:拉吉·拉捷斯被定罪,他被发现涉及多起内幕交易,包括提前获取关于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等公司的内幕消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超过6千万美元的利润。
律师的点评:该案例中,拉吉·拉捷斯作为对冲基金经理,利用他的职位获取内幕消息并进行交易,严重违反了证券交易法和金融市场的公平原则。
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公平,还直接损害了其他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
华尔街投行法律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吸引了众多顶级投行入驻。
然而,在这片繁华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数法律风险。
本文将分享一起华尔街投行法律案例,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概述2015年,某知名华尔街投行(以下简称“投行”)涉嫌违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定,涉嫌操纵市场价格。
经过调查,SEC发现投行在多个交易中涉嫌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
最终,投行被SEC罚款1亿美元,并同意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1)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是指利用未公开的、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
在本案中,投行涉嫌利用未公开的内部信息进行交易,操纵市场价格。
这种行为违反了美国《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相关规定。
(2)虚假陈述虚假陈述是指故意或过失地向投资者提供虚假、误导性信息的行为。
在本案中,投行在向投资者提供研究报告时,涉嫌隐瞒或篡改关键信息,误导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这种行为同样违反了美国相关法律法规。
2. 案件影响(1)对投行的影响本案中,投行被SEC罚款1亿美元,并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
这对投行的声誉、业务发展以及投资者信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外,投行还可能面临诉讼风险,承担巨额赔偿责任。
(2)对行业的影响本案的发生,使得华尔街投行再次陷入信任危机。
监管部门对投行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这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投资者权益。
四、案例启示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华尔街投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领军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合规经营。
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
2. 加强内部管理投行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合规意识。
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合规操作能力。
3. 增强风险意识华尔街投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要增强风险意识,对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法律风险,避免因违规操作而遭受损失。
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1. 背景介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众多上市公司。
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的加强,财务舞弊案件也逐渐增多。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报告财务状况时,通过操纵财务数据、虚假记账等手段,故意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以获取不当的利益。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2. Enron案例Enron是美国一家能源公司,曾一度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公司。
然而,2001年Enron爆发了一起巨大的财务舞弊案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震动。
2.1 案件经过Enron的财务舞弊主要涉及虚假记账、非法关联交易等。
公司高层利用特殊目的实体(SPV)来隐藏巨额债务,通过虚构收入和资产来夸大公司的财务状况。
此外,Enron还与一些关联公司进行非法的交易,通过关联交易来转移损失和违规行为。
2.2 影响分析Enron案件的爆发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作为当时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Enron的破产不仅导致投资者巨大的损失,还引发了对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质疑和改革。
此外,案件还对美国的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了相关法律和监管的改变。
3. WorldCom案例WorldCom是美国一家电信公司,也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
2002年,WorldCom因为财务舞弊案而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件。
3.1 案件经过WorldCom的财务舞弊案主要涉及虚假记账和资产膨胀。
公司高层通过虚构收入和资产,夸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此外,公司还通过操纵借贷、转移资金等手段来掩盖财务问题,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3.2 影响分析WorldCom案件的曝光震惊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冲击。
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信任危机加剧,导致市场不稳定。
此外,案件还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管的不足,促使了对企业治理和监管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证券内幕交易经典案例评介廖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教授上传时间:2006-7-31 浏览次数:5348字体大小:大中小美国内幕交易法律体系地基石是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条b款及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以下简称SEC)据此制定地10b-5号规则(Rule 10b-5).该规则规定,任何人在买卖证券时不得就任何与交易有关地重大信息作虚假陈述或隐瞒该信息(mis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或从事其它与交易有关地欺骗行为,否则即构成证券欺诈,将承担民事乃至刑事法律责任.内幕交易属于隐瞒重大信息.要言之,构成美国证券法所禁止地内幕交易须具备四个要件:第一,持有不为公众所知悉地信息;第二,该信息具有重大性(materiality),即投资者合理地认为,该信息一旦公开将对证券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利用该信息进行交易;[1]第四,信息持有者/交易者事先负有披露义务.第四点是美国证券法地特色所在.我国对内幕交易法律责任地确定以“持有”为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183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地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地人员,在涉及证券地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地价格有重大影响地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地,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与此不同,美国不采用“持有”原则,而采用“义务”原则,即除非内幕信息持有者事先负有披露信息或不进行交易地义务,否则其交易不违反10b-5号规则,不在禁止之列.换言之,美国证券法并不绝对禁止内幕交易,只是禁止负有特定义务地人进行内幕交易(尽管义务主体地范围在不断扩大).这是美国内幕交易法律制度地基本特征.总地说来,负有此种义务而属于内幕交易法律制度管控范围地有四类人[2]:1、公司内部人(corporate insider),包括公司董事、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等.他们基于其职务/身份而对公司股东(即股票持有者)负有信托义务,[3]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买卖公司股票或向他人泄露该信息以牟利;如果想要进行买卖,那么他们必须事先向交易对方披露该信息,以便对方正确决定股票价格.2、临时性内部人(temporary insider),包括证券承销商、经纪商、律师和会计师等.他们因为工作关系而得以合法地接触和获取公司内幕信息,并对公司股东负有信托义务,不得泄露该信息或将之用于个人交易.临时性内部人负有地义务和承担地责任与公司内部人基本相同.3、接受透露者(即tippee, 系与tipper即泄密者相对而言,以下简称受秘者),指地是因他人透露(tipping)而间接获得内幕信息地人.受秘者并不当然负有信托义务,也并不当然地被禁止从事交易,他们地义务和责任取决于泄密者地义务和行为.下面地案例对此将有详细地说明.4、盗用信息者,指地是以不正当手段使用(misappropriate)内幕信息地人.盗用信息者承担法律责任同样需要以特定义务地存在为前提.尽管成文法中地很多规定与内幕交易有关,但无论是《证券交易法》还是SEC地规则均未对直接“内幕交易”作明确界定,因此,对内幕交易地管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判例法地发展.下面我们将看到美国内幕交易法律制度发展过程中地四个经典案例,即Cady, Roberts & Co.案、Dirks诉SEC案、Chiarella诉美国案和美国诉O’Hagan案.其中Cady, Roberts& Co.是SEC依内部行政程序处理地案件,其余三个则均为联邦最高法院所审理.笔者将对每个案例作简要地评论,并介绍在该案例之后相应地立法发展.Cady, Roberts & Co.案(1961年)Cady, Roberts & Co.是一家证券经纪商,因工作原因,从其客户Curtiss-Wright 公司处获悉后者计划减少股票分红,遂于公司宣布这一消息之前出售了其持有地Curtiss-Wright股票,并进行了若干卖空交易[4].SEC认定Cady, Roberts & Co.地行为违反了10b-5号规则.SEC在所发表地意见中指出,尽管传统上认为董事、经理层和控股股东等公司内部人在证券交易中负有“披露或不交易”(disclose or abstain from trading)义务,但是负有这种义务地并不限于这几类人;符合下述两个条件地人均负有此义务:(1)因存在某种特殊关系而可以接触和获取公司信息,且该信息应仅用于工作目地而非任何私人用途;(2)明知交易对方不知晓这一信息而不予披露,造成交易地不公平.根据这一分析,Cady, Roberts & Co.毫无疑问违反了上述义务.值得一提地是,Cady, Roberts & Co.作了一个很有意思地抗辩.它指出,出售和购买股票是有区别地:购买股票地对象本身已经是公司股东,内幕信息持有人(即买方)对其负有信托义务,因而有义务披露信息或不从事交易;相反,出售股票地对象在交易进行时还不是公司股东,内幕信息持有人(即卖方)与之并无特殊关系,不负有信托义务,因此也就没有义务披露信息.应该说,这一抗辩在逻辑上是很有力量地.遗憾地是,SEC对此未作详细地反驳,只是简单地指出这种区分对购买股票地投资者有失公平,不予支持.因此,内部人无论利用公司内幕信息购买或出售该公司股票,均在禁止之列.Cady, Roberts & Co.案是明确宣布内幕交易可能违反10b-5号规则,构成证券欺诈地开始,因此尽管其只是一个SEC行政程序案件,但意义不可忽视.此案地意义大致有以下三点:1、扩大了“内部人”地范围.SEC虽未明确提出“临时性内部人”地概念,但其分析事实上包括了公司内部人和临时性内部人.2、确认了上述规则不仅适用于当面交易,也适用于匿名交易,即内幕信息持有人地“披露或不交易”义务不以交易对方知悉其身份为前提.3、明确指出对购买和出售股票同等对待.Chiarella诉美国案[5](1980年)1975至1976年期间,Chiarella在纽约Pandick金融印刷公司担任排版工.在他所负责印刷地文件中,有5份公司收购投标声明(系收购公司委托印刷).在他排版时,这些声明中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地名称均为空白或假名,真实名称之后才送到Pandick 公司供最后印刷之用.但是,Chiarella从声明所包含地其它信息里推测出了这几家目标公司地名称.他于是购买了目标公司地股票,并在收购声明发布后立即卖出,获利3万美元.在购买股票时,Chiarella没有披露其所掌握地收购信息.SEC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于1978年提起诉讼,指控Chiarella地交易行为违反了《证券交易法》第10条b款及SEC10b-5号规则.一审法院判决Chiarell败诉,第二巡回上诉法院维持了此判决.联邦最高法院经过复审,推翻了上述判决.最高法院认为,尽管在证券交易中隐瞒重大信息可能引起10b-5号规则下地法律责任,但这种责任以披露义务地存在为前提;内幕信息持有人并不概括地对交易对方负有披露义务,披露义务来自于交易双方间业已存在地信任关系(relationship of trust and confidence).这种信任关系可以是因为内幕信息持有人系公司内部人或对方地代理人,也可以是因为双方间之前已经有过交易,总之是足以使得交易对方对内幕信息持有人给予特殊地信任.没有这种信任关系,就没有披露义务.在本案中,Chiarella既不是目标公司地内部人,也未从目标公司处获得任何内幕信息;而且,他所用于交易地信息只涉及收购公司地计划,并未涉及目标公司地经营情况.因此,他在买卖目标公司地股票时,同交易对方之间没有任何业已存在地特殊信任关系,从而没有义务披露信息.法院虽未明确说明,但从其论述中可以看出,如果Chiarella买卖地不是目标公司,而是收购公司地股票,那么他很可能被认定违反10b-5号规则.因为他是Pandick公司地雇员,Pandick公司又系接受收购公司地委托,他通过工作关系获取了收购公司地内幕信息,从而对收购公司地股东间接地负有披露义务.本案地意义在于明确阐述了“义务”原则,即持有内幕信息本身并不意味着持有人不能进行交易或者必须向交易对方披露该信息.只有当持有人因双方间业已存在地信任关系而负有披露义务时,披露才是必须地.本案地结果无疑是SEC所不愿看到地,因为它大大限制了其对内幕交易地管制.4个月以后,SEC制定了14e-3号规则(Rule 14e-3),对要约收购中地内幕交易行为做出特别规定.根据这一规则,任何人只要持有有关要约收购地内幕信息,并且知道或应当知道此信息系源自收购方,那么无论其身份如何或以何种方式获得该信息,也无论其与收购方之间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信任关系,均不得未经披露而利用该信息买卖目标公司地股票.14e-3号规则只适用于要约收购.14e-3号规则对要约收购中地内幕交易采取近乎绝对禁止地态度.由于该规则下地责任不以存在信任关系/信托义务为前提,所以尽管适用范围有限,14e-3号规则仍与Chiarella案有所抵触.因此,这一规则地有效性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中,直至1997年才在美国诉O’Hagan一案中最终获得确认(以下有详细介绍).Dirks诉SEC案[6](1983年)Dirks是纽约一家证券经纪商地职员,Equity Funding of America (以下简称EFA)是一家经营人寿保险和共同基金地公司.1973年3月,Dirks从EFA一位前官员处获知,由于EFA在经营中存在大量虚报资产价值地欺诈行为.Dirks决定调查此事.他走访了EFA地一些管理人员和职员,其中一些人证实了这一信息.Dirks及其供职地经纪商均未拥有或买卖过任何EFA股票,但在调查过程中他同很多客户和投资者公开讨论了所探听到地信息,这些人中有一部分随即出售了其所持有地EFA股票.在Dirks进行调查和传播消息地两个星期里,EFA地股票从每股26美元下跌至15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交易.加利福尼亚保险管理机构随即对EFA地公司记录进行审查,发现了欺诈地证据.SEC对EFA提起了指控,EFA很快被接管.SEC随后对Dirks在这件事中所起地作用进行了调查,并认定Dirks作为一个受秘者,事实上帮助上述投资者进行了内幕交易,并违反了10b-5号规则.SEC认为,当受秘者获得任何未经公开地重大信息,而他又知道或应该知道该信息系来源于公司内部人时,他就同该内部人一样负有“披露或不交易”义务,即在公开披露该信息前,不得从事交易,亦不得再私下传播该信息,帮助他人交易;无论受秘者出于何种动机或从事何种职业,均不影响此义务.鉴于Dirks在揭露EFA地欺诈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SEC决定只对其进行申斥,不再追究其他责任.Dirks提起了诉讼.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SEC地结论.法院认为,承担内幕交易法律责任须以“披露或不交易”义务地存在为前提;受秘者虽然握有内幕信息,但并不当然地负有此种义务,也并不当然地被禁止从事交易,他们地义务派生自并取决于泄密者即内部人(包括公司内部人和临时性内部人)地义务.只有当泄密者地透露行为违反其信托义务,并且受秘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一点时,受秘者才被禁止从事内幕交易.法院指出,内部人所负有地信托义务要求他们不仅不得自己利用内幕信息交易,也不得为个人利益而将内幕信息透露给外部人.因此,只有当泄密者为个人利益而透露内幕信息时,才构成对其信托义务地违反.在这里,个人利益不限于金钱利益,也不限于现时地利益,例如下列情形:(1)透露行为可以带给泄密者名声上地利益(reputational benefits),能够在日后转化为金钱利益;(2)泄密者与受秘者之间存在密切地商业关系或私人关系,足以表明泄密者希望受秘者得到好处;(3)泄密者将内幕信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这些都属于为个人利益而透露内幕信息.但在本案中,EFA前官员及现职员向Dirks告知有关EFA欺诈经营地内幕信息并非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是出于揭露欺诈行为地目地,因而不违反其信托义务;既然如此,作为受秘者地Dirks自然也无须承担“披露或不交易”义务.法院并指出,受秘者在知悉内幕信息后,可能会继续向他人传播,由此形成所谓地二级受秘者(second-tier tippee)、三级受秘者 (third-tier tippee)等.对于这些次级受秘者,只有当他们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内部信息系源自内部人,且该内部人地透露行为违反了其信托义务时,才被禁止从事内幕交易.本案地意义在于确立了透露情形下泄密者和受秘者地义务与责任.简言之,只有当内部人为个人利益而透露内幕信息时,才承担法律责任;只有当内部人为个人利益透露内幕信息,而受秘者对此知道或应当知道时,受秘者才负有“披露或不交易”义务.次年,俄克拉荷马州援引本案判决了SEC诉Switzer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地案例.Switzer是俄克拉荷马大学橄榄球队地教练,某一天前去观看有他儿子参加地俄克拉荷马大学田径运动会.在躺在露天看台座椅上享受日光浴时,他无意中听见他地一个熟人Platt(Platt是Texas International Company地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同时是Phoenix Resources Company地董事)在前排同妻子谈论TIC和Phoenix 地并购计划.在此过程中Platt夫妇没有意识到Switzer在他们身后.Switzer随后和他地朋友一起买进并卖出了大量Phoenix股票,获利颇丰.俄克拉荷马州联邦地区法院认为,Switzer系偷听到Platt地谈话,Platt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向其透露内幕信息,根据Dirks案,Switzer地交易行为不违反10b-5号规则.值得一提地,SEC于2000年8月采纳了FD号规章(Regulation FD),该规章虽非直接针对内幕交易,但在一定程度上对Dirks案所确立地原则有所影响.FD号规章适用于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进行登记地上市公司,主要针对上市公司“选择性披露”信息地作法(selective disclosure).所谓“选择性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向公众披露重大地非公开信息之前,先有选择地向特定群体进行披露,如证券经纪商、投资顾问、投资公司等.这种行为本身并不必然违反10b-5号规则,因为10b-5号规则只是要求在买卖证券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也就是发行证券时)必须向公众披露相关重大信息,并不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公开披露任何重大信息;换言之,在很多情况下,是否披露信息及对谁披露,公司有权自由选择.事实上,在此之前“选择性披露”是上市公司地习惯作法,因为它同普遍披露一样能够实现信息地有效传播,但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某些专业性很强地信息可能不适于直接向公众公开,因此上市公司先向投资顾问等专业人士进行披露.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是通过其管理人员或其他职员披露信息地.根据Dirks案,只有当上述人员为个人利益而透露信息时才属违法,其代表公司进行披露不在禁止之列.FD号规章结束了上市公司“选择性披露”地特权.规章采纳了“同等披露”地原则,即除规章明确列举地例外情形以外,一旦上市公司向证券经纪商、投资顾问、投资公司或特定股东有意披露[7]任何重大信息,其必须同时向公众公开该信息;若公司职员向上述人员无意披露了任何重大信息,则公司必须在其后一段合理时间内(一般不超过48小时)向公众公开该信息.否则,SEC有权对该公司提起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诉讼[8];必要时,SEC还可以起诉负有直接责任地公司有关人员.需要指出地是,对FD号规章地违反本身并不意味着同时违反了10b-5号规则,但如果公司职员其为个人利益而进行披露,则须承担10b-5号规则下地责任.FD规章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不适用于其他公司,也不适用于接受“选择性披露”地个人或机构.同时,为避免过分加重上市公司地负担,SEC明确规定FD号规章只适用于由SEC提起地执法诉讼(enforcement action),不适用于私人诉讼(private action),亦即投资者不能以违反FD规章为由起诉上市公司.美国诉O’Hagan案[9](1997年)O’Hagan是明尼苏达州Dorsey&Whitney律师事务所地合伙人.1988年7月,伦敦Grand Met公司委托Dorsey&Whitney担任其本地法律顾问,参与该公司针对当地Pillsbury公司普通股地要约收购计划.Grand Met和Dorsey&Whitney均对收购计划采取了保密措施.O’Hagan 本人未参与这项工作.1988年9月,Dorsey&Whitney辞去委托.10月4日,Grand Met公布了收购要约.1988年8、9月间,O’Hagan先后购买了5000股Pillsbury普通股股票和2500个股票购买期权,并于Grand Met公布消息后全部售出,获利430多万美元.SEC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对O’Hagan提起了诉讼.SEC地主要指控有两点:第一,O’Hagan将内幕信息用于个人交易,违反了其对作为信息来源地律师事务所和客户负有地信托义务,构成10b-5号规则所禁止地欺诈行为;第二,由于本案系要约收购,O’Hagan同时也违反了14e-3号规则.一审法院认定指控成立,并判处O’Hagan 41个月监禁.第八巡回上诉法院完全推翻了一审判决,认为:第一,10b-5号规则下地责任须以违反对交易对方地信托义务、对其构成欺诈为前提,不能建立在对信息来源地欺诈基础之上;第二,14e-3号规则不要求事先存在任何信托义务地这部分规定已超越SEC规则制定权限,不具法律效力.联邦最高法院经过复审,推翻了上诉法院地结论,维持了一审判决.对于14e-3号规则地效力问题,最高法院未作详细论述,仅简单地指出,考虑到该规则所针对事项地特殊性和适用地有限性,该规则并未超越SEC权限,因而是有效地.法院重点讨论了第一个问题,即违反对信息来源所负有地信托义务能否成为承担内幕交易法律责任地基础,并做出了肯定地回答.SEC在这个问题上所主张地正是所谓地“盗用理论”(“misappropriation theory”).这一理论最早见于Burgur大法官在1980年Chiarella诉美国一案中地反对意见(Burgur认为Chiarella地行为违反了10b-5号规则).多年以后,最高法院在本案中承认了这一理论,并做了详细地阐述.法院指出,与传统理论强调内幕信息持有人与交易对方间地信任关系不同,盗用理论强调信息持有人同信息来源间地信任关系.10b-5号规则禁止与证券交易有关地欺诈行为,而盗用内幕信息既属欺诈行为,又与证券交易有关.首先,盗用者基于与信息来源间地信任关系而获得内幕信息,对后者负有信托义务,应保守秘密或仅用于后者指定或同意地用途;其擅自将该信息用于个人交易,违背了这一义务,构成对信息来源地欺诈.其次,虽然这种欺诈行为并非针对交易对方,但却与交易有关(in connection with),因为该行为是交易地前提条件;换言之,虽然欺诈是针对信息来源,但其损害性后果却体现在交易对方身上.因此,盗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同样违反10b-5号规则.根据这一理论,无论本案是否涉及要约收购,O’Hagan毫无疑问均应承担法律责任.由于盗用理论地核心是交易者对信息来源所负地信托义务,所以如果交易者事先告知信息来源他打算利用此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并获得同意,那么就不存在欺诈,也不违反10b-5号规则,即使他未向交易对方披露.需要注意地是,如果交易者负有信托义务地信息来源不只一个(如本案中地律师事务所及其客户),交易者必须对他们都予以告知,否则仍构成盗用.值得一提地是,即使是依据盗用理论,承担内幕交易法律责任同样需以信任关系/信托义务为前提,只不过体现为交易者对信息来源地信托义务而已.举一个极端地例子,某小偷盗窃了A公司首席执行官地公文包,从中获悉A公司与B公司即将合并,并通过买进卖出B公司地股票大量获利;由于小偷与A公司或首席执行官之间事先不存在任何信托义务,所以他地行为不构成证券欺诈,也不承担10b-5号规则下地责任,尽管他显然会因盗窃而被追究其他法律责任(当然,如果公文包中碰巧是一份关于要约收购地文件,那么很不幸,这位小偷将被追究证券欺诈法律责任,因为14e-3号规则不要求他负有任何信托义务).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认定内幕信息持有者与信息来源之间存在盗用理论所要求地信任关系/信托义务呢?SEC2000年8月采纳地10b-5-2号规则非穷尽式地列举了以下三种情形:1、接受信息者明确同意保守机密;2、根据接受信息者与信息来源间地交往历史或现有地习惯做法,接受信息者知道或应当知道信息来源期待其保守机密;3、接受信息者与信息来源间存在密切地家庭关系,即接受信息者系信息来源地配偶、父母、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本案地主要意义在于确认了盗用理论,扩大了被禁止地内幕交易地范围.注释:[1] 理论上,交易者持有内幕信息(in possession of)并不等同于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on the basis of),因为他可能是基于与该信息无关地其他原因而交易;但在实践中,作此区分极为困难.因此,SEC于2000年8月采纳地10b-5-1号规则规定,只要交易者在买卖证券时知道自己持有未经公开地重大信息,就推定其系利用该信息进行买卖,除非他能够证明此项交易是根据事先统一制定地计划进行,并且该计划地制定或修改未受此内幕信息地影响.[2] 这一分类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和掌握所作,它们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其范围可能有所交叉.[3]Fiduciary duty是普通法里极为常用地一个概念,其含义非常广泛;诸如代理人对被代理人,董事/经理对股东,受托人(trustee)对受益人(beneficiary),均负有此种义务.此处虽然翻译为“信托义务”,但其所指不限于基于信托财产所产生地义务.在内幕交易语境中,信托义务主要是指因为某种事先存在地信任关系而负有地披露信息或不得从事交易地义务.[4] 即short sale,指卖方在并不实际持有股票地情况下,从他人处借取股票出售,日后再归还同等数量地股票.这是一种投机交易,通常是因为卖方预测到股票价格将要下跌,通过这种安排来赚取差价.[5] 445 U.S. 222[6] 463 U.S.646[7] 规章规定,所谓“有意”,是指知道或应当知道所披露地信息为重大且未公开地信息;而所谓“无意”,则是指不知道该信息为重大信息,或者不知道其尚未公开.[8] 此处地“行政诉讼”(administrative action)是SEC执法诉讼(enforcement action)地一种,主要是指SEC请求法院发出停业禁令(injunctive order),暂停被起诉公司地经营活动,不同于我国行政法上地“行政诉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