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杜甫诗四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四首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车辚辚.(),马萧萧
哭声直上干.()
云霄归来头白还戍.()边
千村万落生荆杞.()
吴楚东南坼.()
答案:línɡānshùqǐchè
2.解释下面加点词。
(1)行人
..弓箭各在腰
(2)耶娘妻子
....走相送
(3)哭声直上干.云霄
(4)行人但云点行频
...
(5)去时里正与裹头
...
(6)山东
..二百州
(7)禾生陇.亩无东西
(8)役夫敢申.恨
(9)县官
..急索租
(10)信.知生男恶
答案:(1)指出征战士。(2)父、母、妻子、儿女。耶,同“爷”,父亲。(3)冲。(4)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5)给他们束发。古代男子十五岁用头巾束发。这里指出征者年龄很小,提前束发。(6)指函谷关以东。(7)陇,通“垄”。(8)诉说。(9)官府。(10)确实。
3.补全并翻译下面句子。
(1)去时里正与裹头,。
(2)生女犹得嫁比邻,。
(3)戎马关山北,。
答案:(1)归来头白还戍边
译句: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束发,表示成年。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
(2)生男埋没随百草
译句:生下女孩还能够嫁在同乡,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3)凭轩涕泗流
译句: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4.解释《登岳阳楼》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乾坤日夜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B.无一字:音讯全无。字,指文字。
C.老病有孤舟: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杜甫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所以这样说。
D.戎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这年八月,吐蕃以十万人进攻灵武(今宁夏中卫以北),以二万人进
攻州(今陕西旬邑西)。戎马,借指战争。
答案:B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登高》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长年漂泊、老病孤愁之感。
B.《登岳阳楼》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C.《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
D.“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沿用古题,缘事而发,记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答案:D
6.对杜甫的《登岳阳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主要写出了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
B.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C.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D.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两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7~16题。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7.本诗可分为几个层次?试概括出层意。
答案:诗歌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
(二)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三)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惟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
8.“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四句诗是从两个角度描写送别场面的。这两个角度是和。
答案:视觉听觉
9.“走”是跑的意思。诗中哪些动词表现出“走”的动作?
答案:牵、顿、拦、哭。
10.“行人但云点行频”的意思是频繁的征兵,许多唐诗研究专家认为,这“点行频”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其理由。
答案:理由: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从一个征夫出征的场面,推及到过去已经发生“多次”;而“点行频”的原因则是“武皇开边意未已”,其结果是田园荒废,民不聊生。
11.诗中例举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这一事例是非常典型的。为什么说是“非常典型”的呢?请简答。
答案:从一个征人的人生遭遇可以看出“点行频”的内涵本质,反映出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12.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
(1)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上有所不同。请指出其不同之处。
(2)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1)由点到面。(或:时间和空间。)
(2)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
13.“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
答案:“武皇开边意未已”。
14.“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
答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
15.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6.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答案: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9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