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0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min Underwood
20
0
200
400
600
800
q (pcu /h /lane )
流量—速度关系模型与实测结果对比
3、交通量三参数之间关系的应用
流量-密度关系曲线
❖例题:
❖1.用电子秒表在高峰小时内于路段 (L=AB=200m)两端断面A和B同步连续观 测跟踪车队每辆车的到达时间tA和tB记录如下 表:试确定车队的参数Q、K、V?
(a)格林希尔治(Green Shields)模型(线性模型)(1933年)
❖一、直线关系
V=a-bK
a,b为待定常数;
#K=0,V=Vf,
a=Vf
V=0,K=Kj,
b=Vf/Kj
2、交通停流车三场参布数之局间原的则关系
(3) 速(1度) -密度之间的关系 (a)格林希尔治(Green Shields)模型(线性模型)(1933年)
60 50 40 30 20 10 0
0
60
50
40
y = -0.054x + 51.030 30
20
10
0
30
60
90
120
150
0
f s (辆次/h )
南京市:龙蟠南路路段
y = -0.013x + 52.349
200
400
600
800
q (pcu /h /lane )
速度—密度线性关系模型与实测结果对比
0
2min Underwood 2min Greenberg
5min Underwood 5min Greenberg 15min Underwood
200
400
600
q (pcu /h /lane )
800
600
400 200
0
800
0
南京市:龙蟠南路路段
2min Underwood 2min Greenberg

(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Vm=Vf/2=1/2*80=40 km/h
❖3、 在长400m的道路上行驶28辆车,速度-密 度为直线关系,V=60-3/4 K,
❖求:该道路的Vf ,Kj ,Q ,Qm 。
❖解:V=60-3/4 K=60(1- K/80)

Vf=60 km/h

K=N/L=28/0.4=70(veh/km)
拥挤收费类型
城市中心区、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
3、交通量三参数之间关系的应用
伦敦拥挤收费区域示意图(2003年以来)
实施效果:
收费区域交 通量降低了 18%;
平均延误降 低了30%;
车速提高了 17km/h;
公交利用率 提高38%。
3、交通量三参数之间关系的应用
斯德哥尔摩拥挤收费区域示意图(2007年以来)
❖ 如今的电子收费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中心、电子收费道口 检测和控制器和车载读卡器(IVU)构成。经过前期的宣传 和测试,目前已经在将近70 万辆车上安装了车载读卡器, 它是一种集现金储值和感应为一体的设备。
❖ 在工作日的上午8点到晚上7点间,当车辆通过电子收费道 口时,道口感应器和车牌识别(OCR)摄像机将车辆信息数 据传送至中央控制中心,经过处理与银行结算系统联网扣 除本次通行费。如遇储值卡金额不足或者无车载读卡器等 逃费行为,会通过车牌识别系统获取相关车辆信息并发出 催缴通知单并加收5欧元管理费,逾期不缴纳者更会处以 35欧元的加罚。
V
Vf
(1
K Kj
)
模型适用于交通流密度适中时, 当密度很大或很小时偏差大。
该模型形式简单,一直被广泛采 用。
2、交通停流车三场参布数之局间原的则关系
vs (km /h ) vs (km /h )
(3) 速(1度) -密度之间的关系
(a)格林希尔治(Green Shields)模型(线性模型)(1933年)
Q K V
Q

K
j (V

V2 Vf
)
22、、交停通车流场三参布数局之原间的则关系
(5) 流(1量) -速度之间的关系
v (km /h ) q (pcu /h /lane )
70
南京市:龙蟠南路路段
60
50
40
2min Underwood
2min Greenberg
30
5min Underwood 5min Greenberg
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
2、交通停流车三场参布数之局间原的则关系
(1) 连续流和间断流 (2) 流量-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Q-V-K关系) (3) 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V-K关系) (4) 流量-密度之间的关系(Q-K关系) (5) 流量-速度之间的关系(Q-V关系)
22、、交停通车流场三参布数局之原间的则关系
❖ 收费水平和收益分析 ❖ 新加坡的电子收费系统(ERP)是一种单次分级
动态收费系统。每次车辆通过收费道口都会实施 一次收费行为,并且这种收费会根据不同车型和 不同的收费时段采取不同的收费额度,收费范围 介于0.25~1.2欧元之间。新加坡现在并不特别 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对于公交车实施3倍费率的 收费以体现其对于道路资源的较大占用。 ❖ 目前新加坡电子收费系统的年收入超过4000 万欧元,系统运行成本消耗为800万欧元左右。 尚未见到有关新加坡电子收费系统较为全面的经 济评价报告,无法对其总体经济收益和所筹资金 的使用情况做出阐述,但从减少交通拥挤的层面 上说新加坡案例无疑是成功的典范、技术的楷模。
❖(1)统计各辆车的时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0.4 20.6 19.7 19.6 20.1 19.7 20.6 20.4 20.6 20.4 16.2
❖区间平均车速v=L*n/t1+t2+。。。+t11 =10.10m/s =36.36km/h。
❖ K=N/L=11/200=55辆/km; ❖ Q=KV=55*36.36=2000辆/h。

V=60-3/4*70=7.5(km/h)

Q= KV=7.5*70=525(veh/h)
❖ Qm=1/4 KjVf=1/4*60*80=1200(veh /h)
❖ 4、假定车辆平均长度为6.lm,在阻塞密度时,
单车道车辆间的平均距离为1.95m,因此车头间
距h=8.05m,试说明流量与密度的关系。
❖ 实施效果和今后展望
❖ 从ERP 的以来,收费区域的交通量下降了 10%~15%,车速提高了将近30%。收费费率 已经根据各条道路监控到的实际数据和目标数据 的比对做出了
降低收费的调整,这种调整今后还将继续下去。 尽管下调了费率,并没有引起交通量的明显回升。 未来新加坡有意继续扩大收费区域至全岛范围, 引入更加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结合地理 信息系统(GIS),以更好地将拥挤收费水平和实 时的路网交通状况联系起来,实施更为灵活、实 时和公正有效的动态收费。
(1) 连续流和间断流: 按照交通设施对交通流的影响交通流 (1) 可分为连续流和间断流。
连续流和间断流
交通流类型
设施类型
描述参数
连续流
Uninterrupted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
Traffic Flow
多车道公路
Q、V、K
间断流
Interrupted Traffic Flow
交叉口、公共交通、 延误、饱和流率、
2、停车场布局原则
(3) 速(1度) -密度之间的关系 (b) Greenberg(对数)模型
V
Vm
ln
Kj K
适用于交通流密度很大时
2、停车场布局原则
(3) 速(1度) -密度之间的关系 (c) Underwood(指数)模型
v

vf
1

e

Kj Km





适用于交通流密度很小时
❖2、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f=80 km/h,阻 塞密度Kj =105veh/km,速度-密度符合直 线关系式。
❖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
❖ (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
❖解:(1)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为:

Qm=1/4 KjVf=1/4*80*105=
2100(veh/h)
22、、交停通车流场三参布数局之原间的则关系
(1()1) 极大流 量Qm
Q-V曲线上的峰值。
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
(2) 临界速 度Vm
反映交通 流特性的 特征变量
流量达到极大时的密度。
(3)最佳密 度Km
(5)畅行速 度Vf
车流密度趋于零,车辆可以 畅行无阻时的平均速度。
(4)阻塞密 度Kj
车流密集到车辆无法移 动时的密度。
实施效果: 收费区域交 通量减少了 22%;
交通事故降 低5~10%;
公交利用率 大幅提高, 增减了16条 公交线路和 200多辆公交 车。
3、交通量三参数之间关系的应用
拥挤收费需解 决的关键问题
拥挤区域、拥挤收费时段、拥挤收费 费率、收费方式等。
新加 坡电 子拥 挤收 费区 域入 口图
❖ 新加坡交通拥挤收费典型成功案例
Q=V*K
Q:平均流量(pcu/h)
V:平均车速(km/h);K:平均车流密度(pcu/km)
Q、V、K关系
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为 Q Vs K
适合于所有稳定的交通流
最大流量 Qm 临界速度(critical density)vm 临界密度(critical density)Km 阻塞密度(jam density)Kj 自由流速度(free-flow speed)Vf
❖试计算该道路的最大流量。 ❖解:对照车速-密度的对数模型,可得: ❖Vm=40km/h;则Vf=80km/h; ❖Kj=82辆/km; ❖则Qm=1/4Vf*Kj=1640辆/h。
3、交通量三参数之间关系的应用
拥挤收费——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流量-密度关系曲线
交通量三参数之间关系的应用
拥挤收费
通过对驶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征收额外的 通行费达到调节中心区交通流的目的,从 而使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流运行在最佳状态。
行人、自行车
损失时间
❖L路段上的车流密度:K=N/L; ❖N号车通过L路段时间:t=L/v; ❖N号车通过A断面时的交通量:Q=N/t
Q=Kv
22、、交停通车流场三参布数局之原间的则关系
(2) 流量-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Q-V-K之间的关系又称为交 (1) 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Q-K-V之间的 基本关系式
❖ 发展历史
❖ 新加坡为最早实施道路拥挤收费的国家,其发展历程 经历了从最初的区域通行证方案到如今的实时动态电子收 费系统2个阶段。
❖ 1975年,新加坡开始在725公顷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尝试 实行区域通行证系统(ALS),主要在早晚高峰期针对成员 不足4人的车辆实施收费,出入该区域的上述车辆需要出 示纸质凭证。该系统于1989年将收费对象扩大到包含小 汽车、出租车、货运卡车、公共汽车和摩托车;
5min Underwood 5min Greenberg
15min Underwood
10
20
30
k (pcu /km /lane )
流量—密度关系模型与实测结果对比
22、、交停通车流场三参布数局之原间的则关系
(5) 流(1量) -速度之间的关系
V
Vf
(1
K Kj
)
V K K j (1 Vf )
❖ 解:因为hd=1000/k

阻塞密度值:kj=1000/hd=1000/
8.05=124辆/km,如假定ht=1.5s,由于

ht=3600/Q
❖ 因此,最大通行能力Qm=3600/1.5=2400辆 /h。此时的速度Vm=Qm/Km=2400/62= 38.7km/h。
❖5、在道路上有一拥挤车流,车流跟随行驶 无法超车,其V—K关系符合对数模型 V=40ln82/K。
❖ 1998年8月,新加坡政府将ERP扩充到整个中心 商业区、高速公路和交通拥挤的区域。新加坡拥 挤收费的目的非常单一,就是为了控制交通拥挤 现象,同时辅以高达130%的小汽车牌照税进一 步限制小汽车的保有,削弱了拥挤收费政策的负 面影响,增强了拥挤收费实施的效果。
❖ 技术手段
❖ 早期的ALS和RPS均采取出入收费区域出示纸质凭证 的方式运行。
❖ 1994年又将收费的时段扩展至全天。经过20多年的运行, 区域通行证方案被证明是控制高峰期拥挤的有效手段:早 高峰期进入控制区的机动车辆从74 000 辆/日下降到41 500辆/日;提高行驶速度20%;出行中乘坐公共交通的 比例从33%增加到69%;并增加了财政收人。
❖ 1995年,新加坡在其东海岸公园大道实施道路收 费系统(RPS)。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新加坡从1998年 5月开始实施动态电子收费系统(ERP)。与区域通 行证方案相比,ERP更公平、方便、可靠。
交2通、流停三参车数场之布间的局关原系则
(4) 流(1量) -密度之间的关系
Q K V
V
Vf
(1
K Kj
)
Q

Vf
(K

K K
2 j
)
22、、交停通车流场三参布数局之原间的则关系
(4) 流(1量) -密度之间的关系
v(km /h ) q (pcu /h /lane )
70 60 50 40 30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