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中国原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霞地貌——中国原创地质品牌

携带着远古的生命信息,“丹霞”这个美丽的词语,从1928年开始,就频频出现在中外学者的交流和争论之中。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拥有如此众多和自身宗教文化符号相一致的呈红黄色系的地貌景观。像是在着意加强中国人的色彩信仰,这种地貌景观与中国的缘份不仅体现在色彩上,而且体现在数量上。

从丹霞地貌这片红层生成的奇观上,人类正努力读取大自然进化的秘密,并试图从中获得自身成长的智慧。

红色的山崖,直立、陡峭,崖壁上裸露着红色的岩石,岩石的层次与常年风吹日晒、水流冲刷而形成的纹理暴露在空气中……如果气候湿润,山崖上应该生长着浓绿的植物,山崖脚下也应该是绿意盎然的。由红层所发育出来的土壤没有多少养分,所以生长其上的植被不能算是高大茂密,正好可以把红色的岩壁裸露出来。流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丹山之下环绕着碧水,水映山红。这样的景观单元铺展开来,就会看到一道动静相依、阴柔与阳刚互补的美丽风景。

也许在这个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喜欢赋予色彩以强烈的象征意义:红色是火,是熊熊的能量,是上升和吉祥,一直保持着高尚的地位。与红色并驾齐驱的就是黄色。代表土地的黄色在中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像是在着意加强中国人的色彩信仰,中国的大地上偏偏出现了众多呈红黄色系的地貌景观,让中国人得以在山水之间寄托心意。这种地貌景观数量之多,足以引起学者的注意,进而不得不在由西方引进的地貌学的概念体系中添加一个新名词以诠释中国的这种地貌。从1928年开始,“丹霞”这个美丽的词语,就频频出现在中外学者的交流之中。

一个至今还在争论的灿烂概念

1928年,中国南方的两广地区徘徊着一个地质调查者的身影——

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此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在西方学习过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的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他取当地地名中的“丹霞”二字来命名它。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这是形容丹霞地貌最常用的一句话。而“丹霞”一词的出处,则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丹霞”一词所指代的景象是多么明丽、绚烂。冯景兰能用这样的词汇来定义一种地貌景观,说明他在面对这样的景观时,一定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这种震撼不仅来自地表的色彩,也来自地貌的奇秀多姿。

10年之后,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又过了39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4年之后的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被学者们争相谈论的丹霞地貌到底是什么样子?

“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这是学术界对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然而,这个定义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1994年曾昭璇先生在为第二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题辞中写道:“丹霞地貌已为国际公认专门名称,它的面积、分布、发育完美均称世界之最。”这句话被国内地学界的部分学者认为只是曾先生的主观论断。

究竟什么是丹霞地貌,至今在中国地学界还是众说纷纭,非地学界对丹霞地貌的理解和应用更是一片混乱。所以,在近些年召开的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中,虽然“建立丹霞地貌学体系”是一个经常被议论的话题,但是,所有论文作者都不敢宣称丹霞地貌学已经完整地建立起来了。

中国旅游地学学科创始人之一陈安泽教授就曾撰文指出目前国内丹霞研究的主要问题。其中最要紧的是,丹霞地貌的定义至今不统一。从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之后,不同的辞书、专家对丹霞地貌的定义达到20种以上,甚至同一位专家对丹霞地貌所下的定义在几年之间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而这些定义中的不同之处若从岩石地貌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则性的,各种定义彼此是不能合理共存的。

岩石地貌中的关键因素是构成地貌的岩石类型,对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来说,多数人主张是碎屑岩中的砾岩和砂岩,有的则认为还应包括火山碎屑岩、红色碳酸盐岩、浅变质岩,甚至有人主张只要是能形成赤壁丹崖群的红色岩系就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如此多分歧,讨论丹霞地貌的基本前提看来都像立不住脚似的。

此外,关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的成岩环境也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多数人主张应该是陆相(即当时应是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的岩石,有人则认为应包括海相(即当时应是在海洋环境中)沉积的岩石,还有人提出:“凡红色碎屑岩,不论它是陆相、海相、火山相(即是由火山活动所生成的岩石),只要形成丹崖赤壁的都称丹霞地貌。”

对于构成丹霞地貌岩层的时代,学者们持有截然相反的见解。有人主张岩石地貌只有和构成它的地层的时代联系起来,而且限制在特定的层位才有对比意义,有人主张不应受时代限制,有人甚至认为把自己原来定义中的地层时代删去代表着进步,认为只要是形成赤壁丹崖的红色岩层就都可以被考虑进来。然而,在岩石地貌学中,岩石的时代是用来进行地球演化过程对比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失去了时代限定的岩石地貌,其对地质学研究所能提供的参考阶值就大打折扣了。

在地貌形态上,多数人强调赤壁丹崖才算丹霞地貌,但也有人把拱门、巨丘、石蛋、石蘑菇、劣地、土柱林等划入丹霞地貌。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最终的结论。

最后,对岩石的色彩讨论也出了问题。所有丹霞地貌的定义都承认岩石是红色的,但对色调并没有定量标准,甚至有人认为某些灰白色岩层形成的陡崖也是丹霞地貌,因为它可能是由红色退化而变成灰白色的。

大致而言,学者们争执不下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红色岩层”应该有哪些限定?二是红色岩层风化成什么样的地貌形态才算是丹霞地貌?

20多年来,中国的学者们在中国境内所发现的丹霞地貌几乎全发育在不早于中生代(距今两亿多年前)的地层上,而且岩石的成分以陆相沉积为主(岩石是由当时的河流或湖泊沉积物所形成的,而不是在当时的海洋环境中形成的)。然而,随着研究的范围向全世界扩展,学者们发现,其他国家的丹霞地貌也有发育在更古老的地层或者海相沉积岩层中。于是,有的学者就建议放宽对红色岩层的时间及成分限制,以利于把丹霞地貌的概念向全世界推广。

在早期对丹霞地貌的定义中,地貌的形态往往会被不厌其烦地描述,这样的定义充分说明,丹霞地貌是有着许多曼妙优美的形态的,这种形态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类地貌。

然而,随着研究丹霞的人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丹霞地貌都有人去考察,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丹霞地貌的定义变得越来越简洁和有概括性,再也不罗列具体的地貌形态了,而是把这些形态归结为“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一类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