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以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为前提,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式的、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
【主题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校《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品德与社会》教育过程的特点,探索《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新方法。
我从事教学工作及担任班主任以来,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体会,有以下几方面见解。
一、《品德与社会》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紧密《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
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师教育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是《品德与社会》教学开展的前提传统教育重知识的学习接受,轻知识的迁移运用,而新课程理论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与沟通,强调知识为生产生活实践服务。
新课程理论的上述“创新”之举,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握的精神实质。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新课改能否真正成功的先决条件,无论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多么优秀的老师,面对新课改都必须有一个重新学习、不断反思的过程。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全球经济化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品德课程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项目标有机统一在一起。
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因为各种客观的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课程目标。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一员,对此颇有感触,现就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拿吴村小学来说,教学点点多面广,完小(包括教学点)成班率不高但班级数却不少,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
这样,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任教而由语数教师兼任。
基本上是本班的教师兼任本班的品德与社会课,没考虑到该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方面素质以及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也正因为如此,任教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也不太把本门课程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投入,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也就得过且过、少之又少了。
2、观念陈旧,教学脱离现实。
农村小学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很少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兼任教师一般没有经过思品与社会课的专业培训,对本课程的教学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不大清楚,走上讲台往往没有按新课标的要求从三维目标去教学生,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仅讲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介绍一幅幅图中的人物、场景,很少将文本的内容联系校内外的生活实际去教育学生,这样的教学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
小学《品德社会》教学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摘要: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把握和处理好课程的综合性、教育性、体验性、实践性,是实现课程目标,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要根据课程特点和任务,根据学生实际,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发挥教育性,突出体验性,注重实践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综合性教育性体验性实践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根据课程特点和任务,根据学生实际,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发挥教育性,突出体验性,注重实践性。
一、抓好相关学科联系,体现综合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课程整合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据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整合相关学科内容,让学生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例如:教”科技带给我们什么?”,可联系生物知识来进行,克隆是学生陌生的知识,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克隆基本知识,再学文,充分认识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起到的巨大作用。
例如:教”腾飞的祖国”单元时,联系历史、地理知识进行,让学生理解中国人的屈辱史,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腾飞,科技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中国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等。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同时受到爱人民、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
二、挖掘教材思想因素,发挥教育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性通过单元、课文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
教学中,教师根据单元序列,课文内容,挖掘课文思想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教”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环保教育,增强环保责任感;认识资源消耗和浪费的结果,学会在生活中节约资源。
例如:教”不屈的中国人”单元时,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了解中华儿女为拯救中国不断抗争、不断探索,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救亡图存。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
教学篇•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力工具。
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和融入社会,并且能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从而做一名具有优秀品质的社会主义公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真正地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从而让学生做一个品德优秀的人。
在任教这门课程以来,我不断学习、总结,对如何上好这门课程也积累了一些看法。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1.没有专门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农村小学里基本上就没有主授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
而大多是语文、数学、英语课的教师来兼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所以由哪位老师来授课随意性也很强,很少考虑教师是否能教好这门课程,更不考虑老师代这门课的教学水平到底如何,所以在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这方面就欠缺很多。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也一般不会把这门课程当成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所以既不会去深入地钻研教材,也很少琢磨它的教法。
2.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太紧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但老师的教学往往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也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对学生没有说服力,教学效果也就不太好。
同时老师对如何上好这门课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能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摸索。
甚至有老师把课上成了口语交际课,根本没有把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违背了教学中三维目标协调发展的这一基本原则。
也有的教师把它当成了思想教育课,既没有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也没有遵循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比较片面,把教学目标中的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也就更谈不上了。
3.没有采取适合这门课的教学方法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教学手法也比较单一,像让儿童直接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而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形式运用就比较少,大多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
也有一些学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多媒体等现代化一些教学手段没有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
《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
然而,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
而儿童,更是如此。
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于生活。
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
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二、让品德课贴近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
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 。我们的教 学所给予学生 的不 应是 一个 3 . 3 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 实生活 中类似 的
简单的结论 _ _ ‘ ‘ 该 怎 么做 ? ” , 而是 要 让 学 生亲 自去 试一 试 - . I ‘ 你 情境 , 让学生进行 角色 扮演 , 使 学生向生活 “ 取样 ” , 从 中引出
有 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 的想法 , “ 不是我不愿意做 ,而是 大人
去讨 论 怎 样 去争 取 实践 的机 会 。 写一 封 信 说 明我 的 想 法 。”
农村小学在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 中,往往均 采用 了
教 育 在 现 实社 会 面 前 显 得 是 那 么 的 苍 白无 力 。要 改 变 思 想 品
不 上我做 , 那我就不做吧 !” 面对这种想法 , 我就适时引导学生 单一的 、 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 。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
有 的学 生 说 : “ 我 就 跟 他 们 讲 道 理 ,如 果不 听 我就 给 他 们 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 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经过
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 ,我探索 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 的教学 有 的学生说 : “ 我家里的人最 怕我 哭, 我就哭 , 直到他 们同 模式。 意 。” 3 . 1 明理 激 情导 行 模 式 。 这是 在 传 统 的 讲解 模 式基 础 上演 化 也有的说 : “ 我就偷偷地做, 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品德 与社 会 是 国家 重 视 小 学 德 育 的 重 要 体 现 ,也 是 对 学
时, 我首先用类 比法 引导学生说说 参与劳动 的不 同感 受 , 从 而
教 育 学 生要 尊 重 劳 动 , 热爱劳动, 热 爱农 村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论文题目:浅谈农村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日期:装线浅谈农村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侯家岗乡太平坦小学杨倩小学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初步的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对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学生从小养成了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师和家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让小学生及时了解相关要求,以此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从小道德观念强,思想品德好的人,长大后是很少违法犯罪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尊师爱生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学好知识,立志成才。
农村小学生生长在农村,他们具有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吃苦和奋斗精神较强,思想也比较积极向上。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
一些颓废落后的思想意识,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消极影响。
成人社会思想上的虚无颓废与生活中某些物欲横流的现实,也导致学生们在吃、穿、用、行等方面相互攀比,追风逐势日益严重。
因此,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抓好常规,坚持不懈学校教育中,应要求学生树立严格的集体观念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明确课上、课下的常规要求,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
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让其示范给大家看;做得不好的学生,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真诚鼓励,直到他们做好为止。
二、正面教育,寓教于乐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动学生的发展。
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有着一定的迷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我想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让品德课贴近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
我们能够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能够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这个课题时,我让学生实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实行不同的模拟活动,能够是单手穿上外衣,也能够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
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不过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协助残疾人的意愿。
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内容提要】《品德与社会》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想象、游戏、实践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来满足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通过带领学生走人生活大课堂,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挖掘生活教材等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实际效果。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近几年来一直兼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和很多同事一样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困惑,不知道如何才能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
通过新课程培训和几年的教学探索,积累了一些适合农村小学的教学方法。
一、采用活动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对学习活动的充分重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
为此,我在教学时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展开,时时注意在教学中多实行活动,并且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
在学习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活动,即想象、游戏、实践等方式来辅助教学。
1、想象活动想象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方式,学生往往对此乐此不疲,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方式之一。
其原因有很多,其一,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往往在学到的某一知识点或是看到课文中某一段文字和图片就会展开联想,这种想象,教师如果利用不当就会成为学生开小差的原因了,若是利用好了的话,就会对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既然如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多考虑学生的这个特点,有的放矢实行想象这种学习活动。
在《居家生活讲节约》这个课的教学中,我就充分使用了这个教学手段。
教学当中我问学生“如果我们不节约,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呢?”学生开始就哗然了,我知道这时若实行粗暴的喝止,显然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畅游在那丰富的想象中。
学生那种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想象完毕以后,那些急于想说的学生纷纷举手的情景又让我非常的高兴。
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万善乡中心小学刘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德育课程。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因此,培养儿童优良的品德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但是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却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调动学生参入本课程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有效性,我认为教学中要做到课程资源多样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情景化、教学活动化,评价多样化,以此感染学生,触动学生心灵,使我们的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内容要生活化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
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发学生参入课堂教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
扣心灵之门享体验之果小学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的综合课程。
可见它是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同时课标也说“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根底〞。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扣问题之门,晓体验之理,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时机,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
一、抛砖引玉——抓住关键1、捕捉契机,教师善“引〞。
过去,我们的课堂总是以“理〞为目标,根本上是以教师的讲,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
多数学生的思想仍处于沉睡状态,仍是被动的封闭的。
老师虽然吃透了教材,但没完成“师生共同走进生活〞的目标,没能完成对教材群众化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教材的超越。
因此,教师应善“引〞,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吃透教材,采取有效的艺术手段将学生的思维唤醒,实现学生思维的由被动到主动,由封闭到开放。
例如在教学?“小蜜蜂〞在行动?一课时,大家都谈了自己所了解到生活中的劳动者,有农民、建筑工人、教师等待,他们都很劳累很辛苦。
可突然学生提出:“交通警察的工作并不累呀,他们只是站在那里指挥交通或是执法检查?〞针对这一突发提问,我不是简单说教,而是引导学生“体验〞----我们一起站着上课5分钟,继而引导学生想象:烈日炎炎下的交警,寒风凛冽中的交警。
接下来的展开讨论,学生就有了各自的认识,有的认为:交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平安和方便,值得我们尊重;更有的学生用小品中的一句话形象地概括“交警---带着大盖帽的吸尘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我见摘要: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
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生的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
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习惯生活河北省邢台市东大摘要:在的一品与社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实生世纯”的教育。
儿童所的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自地沟通起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
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儿童的内心世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回归生,自主实践,充分感学生的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提,宽松的课堂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
们相、相补充,共关键词:小学习惯生一、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的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有多种,总体分为种式学生方很但上可以两:接受。
传统影响以往过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的,在品社课教学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正的,然后学生死得出确结论记硬背,机械考试列条式的答题,学生生硬训练。
时出目回搬套许学生的分数会,长期会抑学生创新。
也不太低但以来制精神和道德为的养成,会学生产生厌心理新的理念要教行也让烦。
求师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一体、探讨、研究活动共同起验。
通过让学生步白理、分清是,提高学生社会、参与逐明道非同时认识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现位。
1、体学生的主体地教师要方计地学生自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而是千百让始角不教师的“自我表” 在任何候,任何情况下,要在学生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我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起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方式,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指导功能,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也就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提高其适应与创造生活能力,确立其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其健康人格为宗旨,通过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帮助,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真正使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优化其生活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构建起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生活的教育。
在平时教学中,从我校学生生源和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我们的农村孩子的这种状况更为突出。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家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如何才能使当前我们农村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豆芽学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甚至不上的课程。
通过参加国培培训后我更加了解思想品德,更加认识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教材,引导孩子打开生活之门《品德与社会》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品德与社会学科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生的成长关系密切,我们要重视这门学科,打造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局面。
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我想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平等交流,收集一些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资料,在思想上熏陶他们,使学生潜移默化的爱上品德与社会学科。
(二)在生活中体验、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实际,每种教育,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我注意留心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事例,深入浅出,将课本上的内容与生活中的事例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这一课题时,我首先播放收集到一些关于残疾人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残疾人的不容易,然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说说自己见到的残疾人情况,最后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比如:单手穿上外衣、用拐杖走路、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
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这样对学生有很大的促动,学生就会对残疾人更加尊重,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会更加强烈。
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近几年来,执教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执教实践过程中,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材的编排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1.研读课标、分析教材、认真备课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品德与社会》课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体现,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
仅仅按教材上的文字加上简单配图来照本宣科是很难上好一节课的。
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要有较为深广的知识面。
在备课阶段一定要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挖掘和拓展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并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基本上是全体教师的共识,但往往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只是假、大、空的说教,缺乏说服力,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行为习惯教育落在实处。
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
但我在最近两年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基本是将部分思品课上成活动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通过观察、感受、领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3.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必须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当今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是开放的,《品德与社会》课更应走在开放的前列。
一定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第一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作为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品德与社会》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虽然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一直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不能忽视的是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重智轻德”现状未取得的良好改观。
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教师的任务不外乎讲解教科书,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
教育教学偏离和违背了这一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笔者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品社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逐渐《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有了一些浅见,现就该课程的一些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教训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认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思想陈旧。
从我校学生生源和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由于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人数有限,再加上年龄偏大的老师比重大,造成一线老师十分紧张。
学校首先确定好语文、数学两科教师,《品德与社会》课等其他科目基本上就是兼任。
兼任课程通常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方式很随意,从而客观上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另外有些学校,则是直接指派一些老教师担任该课程,这些老师由于年级过大,不能跟上教育的发展等诸多原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教学模式,课堂没有生气。
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仍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依然存在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象。
2、教学研究活动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该课程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他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摘要】目前农村品德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主观和客观的问题。
品德教育被矮化,正如有专家所说的品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农村学校里,真正教品德课的可谓凤毛麟角,大家几乎都是兼职教师。
在我们这些兼职教师中又有多少人把课标通读一遍呢?在很多地方,品德课只是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辅助课。
学生学习干劲提不上了,就来点品德教育,提提醒;教师上累了,上点品德课,换换口味的现象也是有的,有时品德课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主要原因,我想只要“评价”这根旧弦不换,品德课永远没办法与语文数学平起平坐。
大家都知道德育首位原则,可是在现实中不尽然。
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了以下几点: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
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教师就应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确实,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如何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我想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让品德课贴近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
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
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
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
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
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
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
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的人同意才算通过。
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
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
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
2.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
比如通过玩具、故事、谜语或者通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例如:在五年级品社《从小爱科学》一课中,我采取了让每一位学生动脑筋、找材料,收集科学实验或者自创小发明,并让他们把收集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同时说出这项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
学生的兴趣很高,都积极的去准备。
上课了,一位男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
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又用一张纸放在杯上,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学生都抢着上来,可上来的学生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底下的学生也紧张地看着,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那张纸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此时,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
近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又例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尊重他人有礼貌》一课中,我采取课前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形式,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演出来。
其中有一组的七、八位学生共同边编排了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故事:到站了,上来一位老奶奶,同时又上来几个小学生。
当时,车上没有空位,而且也没人给老人让座。
到了下一站,空出了一个空位,这几个小学生主动把空位让给了老奶奶。
学生编排的小品虽然很幼稚,但学生演的认真,看的也认真,故事情节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教室里还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
如此一来,使学生感觉到上思品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3.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
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
在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用来引导学生“怎么做”。
例如:在《手拉手、情谊深》一课结束后,同学一致提议进行一次捐助我们身边贫困同学的活动。
于是,学生自己组织,到各个班去调查贫困学生情况并统计人数,把捐赠的学具整理好,并进行登记。
最后将学具分发到各班。
这次活动后,老师和家长们都感到学生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又例如:讲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多读好书》这一课后,我带学生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时间去图书馆阅读书籍,并把阅读的好书填写在表格当中,或者写出札记和读后感。
我们还召开了“和好书交朋友”读书朗诵会,在学生中再次掀起读书热潮。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再例如,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前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理发、修鞋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课后组织学生体验父母的职业活动;学习“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后,分小组举行“我为小区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学习《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准备地调查访问学校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学习《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时,让学生从“五人六腿”游戏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设计“单手穿衣”、“蒙眼走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的困难……。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不难,难在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收到实效。
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有周详的计划,活动时有具体组织安排,活动后能有力地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
为此,课程倡导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倡导教师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
我想,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是两个生命体之间情感的对话。
所以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只有在教学中重视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人的实践,重视其中的人文性,而不仅仅告诉学生一些冷冰冰的知识。
那么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培养出一批空有一大堆知识却无情感的废品。
如果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可容天地,心系万物,情感丰富的人,首先就得叩问一下,我们老师自己是不是一个冷血动物,是不是有着一份热情,一份爱心,一份同情心;能不能为屈原抱屈,为窦娥鸣冤,为杜十娘不平。
只有这样情感丰富的老师,才能真正从心灵上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4.宽容学生的缺点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宽容学生的缺点。
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更可怕的是更多时候盯着差生的缺点。
成绩差的孩子,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错误,老师也很容易注意到,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将新的错误加到他以前所犯的错误中,逐渐构成一个在教师心目中不可原谅的错误集合。
即使那个差生偶尔有那么几次挺伟大的壮举,也不可能将这个错误的堡垒攻破。
久而久之,这个所谓的差生就真变成一无是处的差生了。
而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截然相反,在他们成绩光环的掩照下,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要不就干脆把缺点也当成了优点。
不是差生没有优点,也不是优生没有缺点,而是有的时候我们老师的心被蒙蔽了,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各有姿态的生命体,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
我们太渴望把他们培养成为或像他,或像你,或像我的人了,而忘记了学生还是学生自己。
他们各有不同,各有优缺。
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又怎么能将我们的孩子培养得“年年岁岁人不同”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真如他人所说连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的,那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吗?所以教师还必须学会宽容,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宽容让我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所以当发现你的单车的轮胎气芯屡次被拔,千万别一查到底,痛斥一番,因为那很可能是一个不为你所不注意的学生对你无声的抗议。
教师应该是情感特别丰富的人,能为花开而笑,也为叶落而悲;又应是有很强观察力的人,能看出学生心中细微的变化;又是有博大胸怀,虚怀若谷的人,能宽容学生的缺点,并加以引导。
5.要有科学的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