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服装改革变化总结

中国服装改革变化总结

国服装改革变化总结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服装的发展和变革可谓波澜壮阔,历经千年。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时尚之都,中国的服装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旨在详细梳理中国服装改革的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古代服装的辉煌与传承中国古代服装以其精美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于世。

从商周的青铜器时代到秦汉的统一王朝,再到唐宋的繁荣盛世,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服装风格。

例如,汉代的“深衣”体现了儒家的礼仪思想,唐代的“唐装”则展现了开放包容的时代风貌。

这些古代服装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服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的丝绸产业尤为发达,丝绸成为了中国服装的代表性材料。

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将中国的丝绸和服装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中外文化交流搭起了桥梁。

二、近代服装的变革与冲突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的服装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方面,西装、洋装等西式服装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式服装则被视为落后和守旧的象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斥。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服装产业也经历了从手工业到机器工业的转型。

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逐渐被现代化的工厂生产所取代,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西方的裁剪技术和设计理念也被引入到中国的服装生产中,为中国的服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现代服装的多元化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服装产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创新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服装风格上,中国服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式或西式风格,而是开始融合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服装风格。

例如,“新中式”风格的服装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良和创新,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新中国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新中国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健美裤
三、第三阶段:1992—1999 改革开放新发展
与此同时,帽子也一改往日面貌,不再是老红军帽与鸭舌帽。男士礼帽开 始传入。红色导演帽扣在时髦女性的钢丝头上。牛仔帽、网球帽、贝雷帽、水 手帽、钟型帽、太阳帽、棒球帽五彩缤纷。连自己编织的毛线帽也风行过一段 时间。
女士太阳帽
男士礼帽
女士贝雷帽
三、第三阶段:1992—1999 改革开放新发展 90年代中期,“的确良”纯棉的文化衫火遍了全中国。王朔的痞子气开
“文革”时期人们的装束
二、第二阶段:1978—1991 社会主义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表现在服装方面,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对美的追求,决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与此同时,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带头穿起了久违的西服。从国务院号召“改改补补”,到 中央领导同志提倡美化服装、带头穿西服,1949—1977 新中国成立之初
“50年代列宁服、60年代中山装、70年代劳动服”是这一时期的具体表 现:在50年代,男人中流行灰蓝色的“干部服”,女子则以穿“列宁装”为 时尚,而男女都穿同样的布鞋,并以朴素为美。
在“中苏友好”的时期,“苏联花布”开始让生活绚丽多彩,服装又开 始担当装饰其自身的功能,不少女子也一度穿起了苏联的“布拉吉”(俄语 音译,指连衣裙)。
新中国以来 中国服饰的变化
8年1班 王礼达
目录
一、第一阶段:1949—1977 新中国成立之初 二、第二阶段:1978—1991 社会主义新时期 三、第三阶段:1992—1999 改革开放新发展 四、第四阶段:2000—今天 新世纪,新时尚
一、第一阶段:1949—1977 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扫除建国前的陋习,尤其体现在服 装的变革上。各式的长袍马褂被列宁服、中山装取代,显得更加朝气蓬 勃。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一时期的衣着消费十分的简 易与单调,服装多以购买布料 自己制作或到裁缝店加工为主, 成衣消费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服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服饰的变化
2021/4/15
50
• 是俄语(платье)的音译,在俄语中布拉吉就是 连衣裙的意思,但是由于俄罗斯的连衣裙有其特 有的特色,所以中国就直接将这种俄罗斯风格的 连衣裙叫做布拉吉。它一方面具有“进步”的政 治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够显示女性的身体,它便 捷、轻盈、活泼、经济,上至中央级的大演员, 下至幼儿园的小女孩,都能穿,爱穿。
2021/4/15
• 又称“西服”、“洋装”。西装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 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 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占服 饰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中山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经济的 腾飞,以西装为代表的西方服饰以不可阻挡的国际化趋势又一次涌进中 国,人们不再讨论它是否曾被什么阶级穿用过,不再理会它那说不清的 象征和含义,欲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人似乎以一种挑战的心理来主动 接受这种并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鲜的服饰文化。于是,一股“西装热”席 卷中华大地,中国人对西装表现出比西方人更高的热情,穿西装打领带 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中山装
• 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 ,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 名。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服饰优点的 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 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 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 。此后,又出现了青年装、学生装、军 便装等中山装系列。加之毛主席喜欢灰 色的中山装,就将小领改为阔而长的新 型尖领等的毛式服装。这些都成为当时 的主流款式。
2021/4/15
列宁装
• 文革时期的服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 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 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 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所以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 ,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

中国服饰发展简史

中国服饰发展简史

中国服饰发展简史中国服饰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龙袍、凤冠,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我们将中国服饰的发展简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琉璃时代(1949年-1976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服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重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因此,目标实现与制造更为实用的服装,采用更为简单的材料和颜色。

衣服通常是以蓝色或绿色为主调,宽松休闲,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平等和人民的实用精神。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服饰设计被奉为非资产阶级化的符号之一,人民被教导着遵循一种简朴、无私、毫不奢侈的生活方式,许多服饰创意已被清除、砍掉、固定化而消失。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使得中国服装设计开始出现多元化和更多的国际化元素。

此期间,中国市场传入大量的国际品牌,同时也推动了本土创意和品牌的发展,华夏服饰、娇欣、姬月、和安逸尚等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这个阶段同样也是中国服饰开始寻求文化与时尚结合的期间。

通过寻找服饰中的自我表达,出现一种以自然图案来表现中国文化的设计元素,如菊花、牡丹等。

在中国服饰创意设计领域,王陶峰、刘涛、万伟明等人崭露头角,他们通过本土文化元素的吸收和转化,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时尚之间的结合。

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2000年至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更加重视服饰的品质和设计。

此外,中国的时尚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国际知名品牌如H&M和Zara等流行衣物品牌已经在中国开设了许多品牌店。

这个时期,中国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已经开始使用全球的流行元素,如多层次,面料创新,以及对传统工艺的创新。

中国服装的文化熔合表明,中国服装正在寻求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位置,并在全球服饰市场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总的来说,中国服饰发展历程丰富多彩,从经济时期到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需求和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也反映在了中国服饰的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服饰

改革开放服饰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变化(2008-08-25 14:51:53)转载▼标签:杂谈古今服饰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主要变化如下:夏装。

过去夏装多为粗布。

后来洋布进入中国。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男女背心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再后来,各种各样的化纤布料开始流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女性时兴穿裙子,上穿短袖衬衫。

现在,女性衣着更加斑斓,短背心,吊背服配上花花绿绿的裙裤,均构成街头亮丽的风景。

冬装。

过去,冬装都是棉袄棉裤。

男穿青女穿蓝。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开始穿笼袄褂,笼袄裤。

80年代以后,开始穿皮衣。

近年又穿西服,内配毛衣。

上衣。

清末,男子穿长袍马褂,也有着长衫、坎肩的。

农民多穿左大襟或对襟衣服,多穿短装,扎腿束腰;文人学士、乡伸富户多穿长袍马褂,不束腰,不敞怀。

辛亥革命后,人们服装的质量和式样有了新的变化。

城市富商渐渐着起制服礼帽,西装革履。

1927年以后,中山装、学生装出现。

妇女渐渐着旗袍、罗裙,穿高跟鞋。

建国后,男性由中山装、列宁装发展到西服;女性的列宁装、春秋衫、两用衫、轻便衫以及各式各样女裙等。

文化大革命中,青年人流行穿军装和工作服。

文革结束后,工作服不再流行,军装不如原来流行,但至今类似警服草绿色服装在部分青年中仍然穿着。

70年代末服饰朝五彩缤纷发展。

90年代以后,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西装、滑雪衫、T恤衫均先后流行起来。

裤子。

上世纪70年代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

窄腿裤、喇叭裤、西装、牛仔裤及各式各样裙子均流行起来。

80年代,各类西装风行于市。

男女青年着直筒裤、牛仔裤、健美裤、西裤者颇为多见。

服装主料多为丝绸、化纤之类,土织布已经绝迹,着棉布者已经不多。

近几年,人们更注意品牌服装。

总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使中国焕然一新,也带来了服饰的不断更新。

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

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图说改革开放:服装变迁【进入论坛】【推荐朋友】【关闭窗口】 2008年05月12日 17:26“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世纪90年代,文化衫、蝙蝠衫等还曾掀起过一阵热浪。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PPT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PPT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20
大连1991年流行的超短裙风韵 独具(1991年9月21日发)。新 华社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 短裙出现,加上“迷你”两字, 曾经被部分保守媒介视为洪水 猛兽。进入21世纪,中国女性 对于服装诉求越来越趋向凸现 个性、标新立异。同时,具有 中国特色的唐装开始走向世界、 各式旗袍炙手可热,中国服装 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如 今,一步裙、吊带裙、泡泡 袖……裙子冲破季节和式样的 束缚,在一年四季、各种场合 扮美着女性。
13
这是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
姑娘在聊天(资料照片)。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4
80年代流行的阔腿裤。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5
改革开放30年的模特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6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7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8
80年代流行的健美裤。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9
90年代流行的的吊带裙。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34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35
经历文革的洗礼后,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开 始变得稳定而得到了发展,部分地方出现了发展 的征兆,但更多地方贫苦依旧。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9
• 1979年3月19日,由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
丹率领的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了一场服装表演。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与台下的 一片“灰、黑、蓝”形成了鲜明对比。
•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 • 间,关于服装的每一个 • 动作几乎都会产生“一 • 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 有人说,是皮尔.卡丹 • 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 • 盖头”。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服装品牌的初期阶段。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内的服装行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手中。

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大批量、低档次的服装产品,缺乏自主设计和品牌意识。

2. 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服装品牌和技术,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服装品牌开始崛起,如纺织玩具总公司的"派克"、"维维"、"广州鞋厂"的"安踏"等。

这些品牌主要通过生产廉价的中低档服装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

3. 品牌整合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服装品牌开始迈向整合和提升。

许多品牌开始引进国外的设计师团队,强化品牌形象和设计风格。

例如,李宁、乔丹、361度等品牌开始与国际知名设计师合作,并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同时,中国服装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军海外。

4. 高端品牌崛起:近年来,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消费升级,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逐渐兴起。

国内一些服装品牌,如玛奇朵、柒牌等以及国际服装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市场。

这些品牌注重原创设计、高品质材料和精致工艺,定位于时尚、高端的消费群体。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也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如Zara、H&M、GU等。

5. 可持续发展阶段:当前,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重要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关注环保材料的使用、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些新兴品牌如茵曼、佐藤、垚韵等,以及一些传统品牌如海澜之家、邦蒂、七匹狼等,都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方面做出了努力。

总的来说,中国服装品牌经历了由低档次到高档次、由仿制到原创设计的发展过程。

在未来,中国服装品牌有望继续提升品质和口碑,实现更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

红裙子
八十年代流行的是五颜六色,红色裙子 和白色衬衣比较迎合当代女性们的潮流
喇叭裤
特点: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 状特点:低腰短裆,紧裹屁股,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
电影《少林寺》
牛仔裤

牛仔裤在82开始流行

80年代初的中国,它被当作过于 前卫、过于颓废的服装风格而被 主流社会拒绝。
旗袍
个性服饰
混搭服饰Biblioteka 嘻哈服饰运动装未来的服装
预测未来的服装将 有10大特点: 绝对免烫,不需洗涤, 可大可小,冷热可调, 兼作雨衣,久穿如新, 色彩多变,属性可变, 防病治病,防止伤害。
第五组
巴拿马西裤皮夹克90年代服装与以前各个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在受到媒体杂志影视作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在穿着打扮上也越来越大胆是与国际通行服装最为相似的一个时期超短裙职业套装文化衫健美裤和松糕鞋等开始流行起来
70年代服装
社会背景
由于1966年至1976年整整十年的文革运动, 使得7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时尚风同60年代末 期的一样,最流行穿的依旧是草绿色军装。 到了1976年岁末,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服 饰的坚冰逐步消融了。西方的奇装异服悄悄 地闯入了国门,人们追求美的意识逐渐苏醒。 中国即将走出那个“灰蓝黑绿”的时代 。

工作服
80年代服装
社会背景:
到了80年代初,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 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 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 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新 浪潮”大概是这个时代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世 界以真实的面目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时,中国人也 以极快的速度赶上了世界的潮流,而女性服装往 往充当着潮流的风向标。喇叭裤首先打破了无彩 服装,牛仔装流行、西装重新崛起、运动服、羊 毛衫大行其道使中国人尝到了服饰美给内心带来 的甜蜜味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服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服饰的变化。


又称“西服”、“洋装”。西装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 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 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占服 饰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中山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经济的 腾飞,以西装为代表的西方服饰以不可阻挡的国际化趋势又一次涌进中 国,人们不再讨论它是否曾被什么阶级穿用过,不再理会它那说不清的 象征和含义,欲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人似乎以一种挑战的心理来主动 接受这种并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鲜的服饰文化。于是,一股“西装热”席 卷中华大地,中国人对西装表现出比西方人更高的热情,穿西装打领带 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 世纪60年代的服装有人戏称为 “集体撞衫”,不过人们的衣 服颜色单一,款式相同却是真 实的。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 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 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 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 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 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 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 准是耐磨和耐脏,灰、黑、蓝 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 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 式也更通行了。所有的花衣裳、 旗袍都成了“封、资、修”的 象征,当革命革掉了旗袍等资 产阶级的尾巴,剩下的只有解 放装、青年装、中山装、对襟 衫。我中国女性服饰在60年代 中后期以后实际进入了虚无状
一、50年代——俭朴实用 劳动最美 二、60年代——统一的武装时代 三、70年代——承前启后 时尚启蒙 四、80年代——丰富多彩时装化 五、90年代——突出个性 风情万种 六、全球化的21世纪:时尚很纯粹

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区的天时晴朗 的天,解放区的健康风尚与服装款式色调 也随着大军南下西进而传遍全国,旗袍靓 丽辉煌的地位被干部装所取而代之。社会 鄙夷挂红穿绿的奢侈服饰风尚,旗袍衬映 出的悠闲,舒适的女性形象失去了生存的 氛围,人们对衣着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革 命工作的狂热,劳动是美,心灵最美为社 会认同。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 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 普遍选择。
二、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1. 50年代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 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2.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 来,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 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当时 讲求勤俭,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而此时的中山装 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 3. 后来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 “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4. 60年代初,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三年自然 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人们买服装、 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节约,购买服装的 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 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服装趋向于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
20世纪70年代,一 群刚刚毕业走上工 作岗位的大学生, 几乎都穿着那个时 代流行的蓝色服装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打开、观念变 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 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 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皮尔.卡丹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盖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回顾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服饰
一、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 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 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 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 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改革开放30年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服饰变化

2008年奥运运动热:一 场 在家门口办的奥运,让运 动成为时尚界最热门的名 词。不少时尚品牌都推出 以运动为主题的限量纪念 单品。
2009~2018 下一个十年猜想
中国高级定制业崛起:高级成衣、高级 定制不是欧美时装界的专利,我们有优 秀的设计师,优秀品牌,自己的品牌主 导自己的市场,中国设计力量越来越得 到国际认可。
看改革开放30年服装行业发展
30年前我们是什么样子?从1978到2008年, 中国经历了社会的巨变,人们生活发生了 前所未有的改变。如果说服装是穿在身上 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 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 为直接、细微的答案,“穿”越了30年的 风风雨雨,人们的服饰也经历了从单调统 一到绚丽多彩的华丽转变。
1983年西装热:在党的十三次 代表大会上,政治局常委集体 穿西服亮相掀起全国的西服热。 男士把纽扣西装解开,裤子上 挂串钥匙。
1987年黄裙子:一篇《北京流行 黄裙子》大热,反应灵敏的个体 摊贩迅速推出一批黄裙子,色彩 鲜艳的裙子成为女性追求时尚的 标志。 1985年蝙蝠衫:印度电影《迪斯 科舞星》的上映引发了一场迪斯 科热潮。蝙蝠衫、腥红的嘴唇,夸 张的塑料耳环成为青年最流行的 打扮。
中国元素渗透时尚圈:国际T台,会有更多 的设计师运用了中国元素来设计衣服,中 国5000年的文化瑰宝创造了季节流行趋势, 09年,是中国时尚界鏖战世界级战场的启 程。
1999年嘻哈热浪:乐坛上RAP风盛行,嘻哈热浪 席卷时尚界。嘻哈流行对品牌没什么要求,青少 年花不多的钱就可以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2000 年唐装热潮: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 集体穿唐装亮相,唐装一时间成为全球流行时尚。
2001年波普风:波普风十分盛 行,秀兰· 邓波儿钟爱的圆点出 现在了长裙、小上装以及宽边 帽上,条纹与棋盘格的运用也 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衣服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1970年代,中国的服装设计主要受到政治影响,服装的设计和生产受到限制。

衣服大多数都是相同的,没有设计感和时尚感,材质也比较单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入了国外的时尚与设计。

1980年代,中国的时装界开始崛起,一些设计师开始关注时尚、品质和设计,他们的设计使一些优秀的服装制造企业得以崭露头角。

1990年代是中国时尚界的黄金时期。

服装设计越来越多元化,服装材质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各种新型的材质和工艺渐渐出现,如丝绸、棉麻、毛皮等。

晚宴礼服、运动装和商务服饰等各种风格的衣服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

21世纪初,国际品牌和时尚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润。

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人们对时尚的关注尤其强烈,这种情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时尚的发展。

现在,中国的领先时尚设计和品牌已经走向了世界市场。

中国的时尚产业不仅
是世界的制造中心,而且已经成为了时尚的引领者之一。

中国服装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中国服装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中国服装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一、古代服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公元前5000年-1840年)中国服装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服饰主要以兽皮、树皮和植物纤维为材料,制作简单,功能性强。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麻、蚕丝等纤维材料制作衣物。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封建王朝相继建立,社会分工愈加细化,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展示出明显的阶层特征。

贵族阶层的服装以丝绸为主要材料,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而平民百姓则使用麻布或粗布制作的衣物。

随着中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的服饰文化也开始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汉朝时期,中国的丝绸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中国服饰的样式和工艺也开始传入西方国家。

二、近现代中国服装的转型与创新(1840年-1949年)19世纪初,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传统的服饰文化受到冲击。

西方的服装和时尚开始进入中国,这对中国的服装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的服装制作工艺逐渐改变,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被机械化取代。

同时,西方的剪裁和设计理念也开始融入中国的服装设计。

民国时期,中国的服装产业进一步发展。

上海成为当时的时尚之都,吸引了大量的设计师和制衣工匠。

中国的服装设计开始注重个性和时尚感,各类服装设计师和时装公司纷纷涌现。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服装发展(1949年至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服装产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在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物资短缺,中国的服装产业发展缓慢。

然而,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服装产业开始迅速崛起。

1980年代,中国的服装生产开始大规模扩张。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同时,中国的设计师也开始崭露头角,中国的时装周逐渐成为国际时尚界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服装市场逐渐分化。

高档品牌和快时尚品牌纷纷涌现,消费者对于服装品质和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今,中国的服装产业正朝着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1990年至今服饰变化中国简略概括

1990年至今服饰变化中国简略概括

从1990年至今,我国的服饰变化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变迁,更是对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反映。

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服饰行业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其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就此深入探讨,以期呈现出一幅关于我国服饰变迁的全景图。

一、 1990年至今服饰变化我国简略概括1. 19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影响在19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服饰行业。

传统的我国服饰逐渐被西方的时尚潮流所影响,人们开始注重个性化、时尚化的穿着,服饰材质和款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国外品牌的进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使得我国的服饰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为我国服饰行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2. 200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与新兴时尚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2000年代,我国的时尚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外品牌争相涌入,时装周、时尚杂志等时尚活动也日益增多。

互联网的兴起为服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商评台的崛起使得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此时期,我国服饰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新兴时尚品牌层出不穷,时尚观念不断刷新。

3. 2010年代至今:我国元素与国际化并存进入2010年代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开始在服饰设计中得以复兴和融合,这种“我国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成为一种时尚趋势。

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存,既有国际大牌的涌入,也有我国本土品牌的崭露头角。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在时尚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设计成为时尚产业的新方向。

我国服饰行业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了多元、包容、创新的发展态势。

二、个人观点和理解从1990年至今的我国服饰变化来看,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时尚变迁,更是对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反映。

服饰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建国以来女生服装的变化

建国以来女生服装的变化

建国以来女生服装的变化
1.50年代:简单朴素的工装成主流。

新中国刚刚成立,物资匮乏,百废待
兴。

很多人工资一发,首先把全家的柴米油盐买齐,便所剩无几。

那时候的家庭妇女也大多从工帮补家用,于是简单朴素的工装成为主流,"列宁装"就是当时最时髦的女装。

2.70年代中期以前:由"红装裹身"的尚武风尚向中性化过渡。

女装中基本
上是两用衫、军便装的天下。

旗袍的华丽之美仅仅用于外贸出口,除此以外,就是成为爱好收藏人士压箱底的藏品。

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变化

总结
时思代想 VS 服饰
谢谢观看!
80年代,国人的时尚观念开始复苏,西 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进入中国,我们可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改革开放后
的确良(涤纶)涤纶是英文dacron的音 译,在七十年代时也译为大可纶或的确 凉。“的确凉”是广东话的音译,可能最初 是香港人翻译的,流传到广东后走向全 国。广东话读“的确凉”时的读音与dacron 的发音很接近,但用普通话读时就与原 词的发音相差很远了。
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
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居民一般穿侧面开 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 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 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衣服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 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改革开放前
上世纪50-60年代,穿衣打扮和革命
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渐渐地被 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 渐消失了几十年。男人以中山装为主, 不再穿长袍马褂;女人穿的是对襟袄。 那时,拥有毛料中山装,在左上口袋插 上一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 征。
中山装
关闭式八字形领口, 装袖,前门襟正中5 粒明纽扣,后背整 块无缝。袖口可开 叉钉扣,也可开假 叉钉装饰扣,或不 开叉不用扣。明口 袋,左右上下对称, 有盖,钉扣,上面 两个小衣袋为平贴 袋,底角呈圆弧形, 袋盖中间弧形尖出, 下面两个大口袋是 老虎袋。
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 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学生 装”。
改革开放前
60年代后期,人人爱“武装”,无论大人小
孩,几乎人人都有一套兵装。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变化
………… ………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 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 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人们看到了喇叭 裤、蝙蝠衫、健美裤还有连衣裙。随着中 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 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 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 80年代。

• 80年代流行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 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 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谁也 没有预料到,这部影片会成为那个 年代中国人服装革命的写照。银幕 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 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 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 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 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 到来

90年代,中国服装至少在 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 界的同步。奢侈、豪华、昂 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 方式的专用词,而成为人们 理直气壮地追求的生活目标, 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 的表现。

• 结尾: • 30年,对于一个国家来 说,改变是非常明显的,意 义是非常深远的。特别从人 们对于服饰的追求改变上可 以明显看出人们的思想正在 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前,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 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服饰颜色 单一,样式简单。从50、60年代实行计划 经济以来,布料要凭布票买,买鞋也要凭 鞋票。在那清一色的年代,没有人讲究服 饰衣着。也许一件鲜艳一点的衣服就代表 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 •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是那个年代人们对穿衣的普遍认识,那一 代年轻人似乎并不是把美把装饰穿在身上, 而是把革命、热情和理想这样一些简单而 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

国风服饰的发展史

国风服饰的发展史

国风服饰的发展史1.先秦时期:妇女不穿裤子穿裙子,人们常说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

2.汉朝时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汉朝女人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

层层叠叠可以超过3层,名曰三重衣。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条纹间色裙走红,飘逸的长裙是诸位贵族女士的标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标准,宽大的袖口缀有不同颜色的袖贴,条纹间色长裙让视觉很有跳跃感。

4.隋唐时期:隋朝时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

到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服饰也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朝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5.宋辽夏金元: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

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6.明代: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汉服服饰制度。

明代皇帝戴乌纱折上巾(乌纱翼善冠),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

明初要求衣冠恢复唐制,其法服的式样与唐代相近,只是将进贤冠改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7.清代: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

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8.民国时期:(1)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

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

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

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

(2)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

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9.现代服饰: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装品牌 区分 中、高端品牌 户外品牌 皮草 私人定制
影响
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 出口创汇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中国的制造企业也在为国际品牌做贴牌生产的过程中完成了资本的 原始积累。 体育的旋风席卷全球,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在体育行业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由此推动了中国运动品 行业的发展。 运动服甚至被当作是时髦的象征。 1、供不应求:“品牌”几乎没有生存土壤。供过于求:,是产品为王年代。 2、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家也逐渐开始了品牌化的实验。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行业的第一块品牌实验 田落地在运动品行业。 代加工地区:江苏、广州、福建
时间
1978年12月 20世纪80年代 1984年 20世纪90年代 1996年
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1、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的浪潮。 2、中国以制造加工企业(代加工)的身份切入了全球服装产业链 1、许海峰(射击)首金(84年洛杉矶奥运会) 2、体操王子李宁(南斯拉夫)
1993年
(王伟)顺丰速运,简称:“顺丰”
1999年9月 2003年5月 2004年12月 2007年 2007年 至此
1、马云等18人、成立阿里巴巴集团(杭州的公寓) 2、集团的首个网站是英文全球批发贸易市场阿里巴巴。同年阿里巴巴集团推 出专注于国内批发贸易的中国交易市 购物网站淘宝网于马云公寓内创立 阿里巴巴集团关联公司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推出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休闲行业的太平鸟,齐齐进军电商
匹克(1989福建泉州)、安踏(1991年福建晋江)均诞生于这一时期。 1、杉杉(中国最早的品牌服装/宁波/上市企业/上交所/1996.1.30)。 2、雅戈尔(上交所/1998)。 (福建)七匹狼( 2004年上市)
(上海)劲霸
21世纪这些赫赫有名的本土“商务休闲”的品牌,但它们很早就已经活跃在了品牌服装的道路上。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吹响了国际服装品牌抢占中国市场的集结号 真维斯(惠州),如今有2000多家连锁和加盟店。,2002年营业额达到14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 休闲装行业“大鳄”。 美特斯·邦威(1994)、森马(1996)、以纯(1997) 1995年1月,艾格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 在中国市场引入了旗下的女装品牌Only。 歌莉娅、淑女屋、秋水伊人、太平鸟、唐狮、江南布衣、天意、欧时力、朗姿等 安踏 当今中国服装市场上活跃的大部分品牌都已登台亮相。伴随着买方市场经济的到来,服装行业从产 品为王的时代进入到了渠道为王的时代
1、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供过于求(首次)>供不应求的行业。 2、中国经济从整体上进入供过于求的发展阶段。(标志) 耐克和阿迪达斯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将来的几大巨头大部分在 这时都已经登场,它们共同推动着中国运动服装行业走在品牌化的前列。 篮球运动员黎伟创办的康威(广州市) 体操王子李宁创办的“李宁”(广东三水) 1、福建的制造企业还在为国际大牌做代工。 2、它们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了运动品行业的商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淘 金 中国品牌化最为成熟的行业还是商务正装,这个行业的品牌历史差不多与改革 开放的历史一样久。 2000年推出格子茄克,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茄克之王”,并在此后连续16 年中国茄克市场占有率第一 1989年,“劲霸”品牌中文名称正式注册; 1991年,茄克成为劲霸品牌核心主导产品; 1992年,劲霸成功注册了第一枚图形商标,在中国男装领域率先迈出了规范 品牌视觉系统的坚实步伐; 1997年,注册中文“劲霸“、英文“K-BOXING“及图形商标,,成为以全 新的品牌形象走向央视传播的男装品牌;
20世纪90年代前后 1986年 1990年 1989-91年
1996-98年 1990年
1989-97年
20世纪90年代 1992年 1993年 1994-97年 1995年 1996年 1995年后 2001年 至此 1、真维斯(上海南京东路开出了第一家店) 2、标志着国际休闲服装品牌进军中国。 三大新生代本土休闲品牌全面赶超老一届休闲品牌 中国女装市场的一个重量级的外资品牌登场 丹麦绫致集团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绫致时装” 1、中国正式提出“名牌战略”,试图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2、国产女装和休闲品牌入雨后春笋 1、北京申奥成功的,所有运动品牌争相追逐。 2、安踏大获成功的明星代言策略成为了所有品牌的基本路数
"四通一达" 1、1994年,申通快递,简称“上海申通” 2、1999年,韵达快递 2、2000年,圆通速递 3、2002年,中通速递 4、2003年,汇通快运,简称“百世汇通“
此时中国服装品牌的竞争,从线下打到线上 至此服装市场竞价越来越激烈,中国服装发展阶段进入下半场。进行步的服装区分区分细化成分必 然趋势 1、巴拉巴拉(森马旗下) 2、好孩子童装 香奈儿、路易斯威登、LV、prada、爱马仕、宝格丽、迪奥、劳力士、卡地亚、百达翡丽等 始祖鸟、北面、土拨鼠、沙乐华,布来亚克 海宁皮革城(宁波嘉兴) 1、裁缝。2、品牌店(威可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