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__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班级组名姓名1.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并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阅读人口相关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3.重点: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的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1.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亿,居世界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过亿人口的国家:、、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人口最少的是。

3.从图中找出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 ,超过8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这些省级行政单位大多分布在我国的。

1.认真阅读教材并绘制“我国人口增长”图。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增长速度快。

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和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赤道40多圈。

”这句话说明了(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C.我国人口数量太多D.我国经济发展迅速4.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和、幅度下降,人口1.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大约是/平方千米。

2.我国人口的疏密分界线是,线东部地区人口,西部人口。

3.看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目前,我国人口比重大, 人口比重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将继续增加。

4.下列省区中,平均人口密度最小的是1.人口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2.我国基本政策:实行控制提高1.根据教材中“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这部分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2.完成活动题3,估算一下203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3.利用“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1)了解你所在省份的人口总数和面积并计算你所在省份的人口密度。

(2)阅读教材中“人口分布疏密不均”这部分内容,说说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4.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计划生育的宣传标语,并谈谈你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相关知识。

2. 掌握人口与人种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3. 理解人口与人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人口与人种的观点1.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2. 人种是指具有相同遗传特征和生理特征的一群人。

二、人口与人种的基本特征1. 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包括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

3. 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包括迁入、迁出、迁徙等。

4. 人种特征:人种特征包括皮肤颜色、面部特征、身体形态等。

三、人口与人种的分类1. 人口按地域分布可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 人口按年龄可分为孩子、青少年、中年和老年人口。

3. 人种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

四、人口与人种的意义1. 人口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

2. 人种多样性增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 人口与人种的变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人口与人种有什么区别吗?2.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人种的特征,引发学生兴趣。

二、进修内容讲解(15分钟)1. 讲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基本特征。

2. 分类讨论人口与人种的分类方法和意义。

三、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口与人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思考。

四、知识拓展(15分钟)1. 指挥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资料,了解世界各国不同人种的分布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种多样性对社会的意义。

五、知识检测(10分钟)1. 设计简答题或选择题,检测学生对人口与人种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点名回答问题,稳固学生进修效果。

导学总结:1. 总结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基本特征。

2. 强调人口与人种的重要性,增进学生思考和认识。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互联网,了解更多关于人口与人种的知识。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讨论或活动,拓展对人口与人种的认识和理解。

1.3人口迁移(1)

1.3人口迁移(1)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 编号:NO.5 编制时间:2014年3月4日 编制人:邓立辉 审核人:杨冠峰 审批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1第三节 人口迁移 第1课时 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空间分类;2、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3、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社会的兴趣。

【重点难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预 习 案】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变动包括 和 两个方面。

2、人口迁移对 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 的人口增长,有时却产生显著的影响。

3、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 的行为。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 等,不属于人口迁移。

4、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5、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 、 、 等。

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6、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探 究 案】探究一:判断下列哪些移动属于人口迁移。

(A 、B 、C 为不同的行政区)探究二:分析下列人口变动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2)、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3)、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探究三:分析下列人口迁移中,哪些属于国内迁移,哪些属于国际迁移。

(1)、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2)、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3)、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4)、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检 测 案】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 .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 2.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B .国内人口迁移只是指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迁移C .外出旅游、购物等发生的人口移动也属于人口迁移D .国内的人口迁移即指由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移动 3.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始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新的土地B .农业为主体的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往往是毫无目标地到处“流浪”C .人口迁移的高涨时期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D .自然因素始终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4.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此现象中人口迁移的方向是A .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 .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 .国际人口迁移B .国内人口迁移C .省际人口迁移D .人口流动B1A1ABA2C2C1 C装订线。

地理八年级上册114__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_第三节中国的人口_人口分布疏密不均_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地理八年级上册114__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_第三节中国的人口_人口分布疏密不均_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附件1: 学法指南(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_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任务一:识记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及原因 【学法指南一】
在下图写出我国人口分布相关内容:
【学法指南二】————————————————————————————————————
默写并指图描述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1、我国人口众多,其地理分布特点是 ,以 省的 到 省的 一线为界,东南人口密度 (大/小),人口 (多/少),西北人口密度 (大/小),人口 (多/少)。

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东部 ,西部 ;平原、 多,山地、 少;经济、交通 地区多,经济 ,交通 地区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地区 ,城镇稀疏、农业、牧业地区 ,汉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 。

、 、 。

读图用红笔标记知识点:
【学法指南四】————————————————————————————————————— 默写并描述我国农村、城镇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1、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分布特点是:农村人口比重 ,城镇人口比重 ,其原因是我国是一个以 业为主的国家,城市化水平 。

2、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城镇人口的比重还将继续增加。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特点和增长趋势。

2、理解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培养分析人口问题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二、学习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和增长特点。

2、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1、如何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及其意义。

2、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人口问题。

四、知识链接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和分布规律。

2、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五、学习过程(一)人口数量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_____亿。

2、观察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增长速度_____,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_____。

(二)人口增长的影响1、积极影响(1)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得我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2)庞大的人口规模也创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

2、消极影响(1)对资源的压力:众多的人口意味着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资源的需求巨大。

例如,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分布不均,能源供应紧张。

(2)对环境的破坏:为了满足人口的需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众多带来了就业压力、教育资源紧张、医疗资源不足、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政策1、计划生育政策(1)实施背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主要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实施效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压力。

2、人口政策的调整(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短缺等新的人口问题逐渐显现。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众多的人口》导学案(第1课时)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众多的人口》导学案(第1课时)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内容:“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和“不均衡的人口分布”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2、记住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3、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难点: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

导学过程:【学生预习教师导学】任务一:自学9-10页“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部分内容1.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约占世界人口的。

2.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低到。

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依然较大。

3.为了控制、提高,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任务二:自学11页“不均衡的人口分布”部分内容。

4、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

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5.阅读P13“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分析(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以黑龙江省和云南省市为界,呈分布。

这条线是—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叫胡焕庸线。

(2)回顾学过的人口密度公式:(3)根据P14活动-1提供的数据,填表计算江苏省与青海省的人口密度。

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难题,遇有提问的学生教师个别给予引导解答。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有问题学生公开提问,有答案的学生试着解答,教师点评。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江苏3.现今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江苏B.山东C.河南 D .上海4.下例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D.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脉5.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A积极发展人口 B逐渐增加人口 C设法减少人口 D实行计划生育6.下列对我国2010年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B.总人口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C.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D.总人口为13.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学生反思教师总结】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现状和增长趋势。

2、理解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的。

3、分析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变化原因。

二、学习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特点和增长特点。

2、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1、如何辩证地看待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

2、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知识链接1、世界人口的增长概况全球人口总数在不断增长,不同地区的增长速度存在差异。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它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口的密集程度。

五、学习过程(一)我国人口的数量1、数据展示展示我国不同年份的人口统计数据,如 1949 年、1970 年、2000 年、2020 年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数量的变化。

2、特点分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

尽管近年来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人口总数仍在持续增长。

(二)我国人口的增长1、历史回顾简述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如古代的缓慢增长、近代的较快增长等。

2、增长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导致死亡率下降,出生率较高。

3、增长趋势近年来,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三)人口众多的影响1、正面影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

庞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繁荣。

2、负面影响对资源的压力,如土地、水资源、能源等。

对环境的破坏,如污染、生态失衡等。

就业压力大,社会福利负担重。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1、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和主要内容。

对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2、政策调整如“单独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等。

调整的原因和意义。

六、课堂练习1、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人口数据,包括人口数量、增长率、年龄结构等,并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讨论:人口众多是优势还是劣势?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

《人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人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人口》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口的观点和组成。

2. 掌握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3. 认识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 探讨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的调控作用。

二、导学重点1. 人口的定义和分类。

2. 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3. 人口政策的实施和效果。

三、导学内容1. 人口的观点和组成人口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内的居民总数。

按照不同的标准,人口可以分为总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等不同分类。

2.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增长、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

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而社会因素如婚姻、生育观念、文化传统等也会影响人口增长。

政策因素则是指国家对人口增长采取的政策措施。

3. 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国家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都会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 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的调控作用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实施了不同的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通过调控人口结构,增进人口平衡发展,保障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四、导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讲解人口的观点、组成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了解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3. 实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实施效果,让学生了解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的调控作用。

五、导学反馈1. 请学生总结人口的观点和组成。

2. 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小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特点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2、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过程和原因,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3、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特点和增长趋势。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难点(1)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关系。

(2)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三、知识梳理(一)我国人口的数量1、数量众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人口总数超过_____亿。

2、人口增长(1)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缓慢。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战争频繁,疫病多,人口死亡率高。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大幅下降,出生率较高。

(二)我国的人口政策1、计划生育政策(1)实施背景: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2)主要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成效: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2、二孩政策(1)实施原因: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

(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化了人口结构。

(三)我国人口的分布1、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2、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东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业发展和人类居住。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

(2)社会经济因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四、探究活动1、小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析案例:选取我国东、西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对比它们在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课堂练习1、选择题(1)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 广东省B 山东省C 河南省D 四川省(2)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是()A 秦岭—淮河线B 黑河—腾冲线C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简答题(1)简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和意义。

中国疆域与人口导学案

中国疆域与人口导学案

《中国疆域与人口》复习学案设计:王光军审核:聂军之时间:9、11 序号:6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并能运用地图,熟记我国相邻的国家和濒临的海洋以及领土四至点。

3、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的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的政策。

5、运用地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及民族风情。

课中学习:目标一:中国的疆域1、说说我国的位置特点半球位置:南北半球的_____半球,东西半球的_____半球海陆位置:_______大陆东部,太平洋的______。

纬度位置:(纬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大部分在北部_________带,小部分在________带2、我国领土面积是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居世界第,同整个洲面积差不多。

说出我国领土四至点,东西晨昏差异的成因是3、我国东部自北向南濒临____海、____海、____海、_____海,台湾岛东部直接面向洋,大陆海岸线长约千米,内海主要有________(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和_______________(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

我国最大岛屿是,第二大岛是。

我国的领海宽度是,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钓鱼岛、黄岩岛)4、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____个,陆上国界________千米,其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有不连续国界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____个。

目标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自治县、县级市)、(乡)三级。

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

)2、我国共个省级行政区,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重点:1. 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中国的疆域》内容,让学生思考中国的人口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人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如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等。

2. 教师通过地图和统计图表讲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等。

3. 教师讲解中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中国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省份,调查该省的人口分布特点。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统计图展示给大家。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并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

2. 收集有关计划生育的标语,分析标语中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导学案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导学案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和特点。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3、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二、学习重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转变。

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三、学习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及影响。

2、分析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知识梳理(一)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2、人口增长的原因(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2)人类的生育观念逐渐改变,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

(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1)“高—高—低”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低—低—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转变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2)转变的过程从“高—高—低”模式向“高—低—高”模式转变,再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三)人口问题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表现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比重过大。

(2)产生的影响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3)应对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表现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2)产生的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增加,国防兵源不足等。

(3)应对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五、典型例题例 1: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判断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

解析:在图中,早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属于“高—低—高”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转变为“低—低—低”模式。

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人口数量,会看世界人口构成图和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

2.掌握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利用人口增长曲线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特点。

3.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学习重点】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的对策 【学习难点】如何学会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 学习过程:【任务一:数量世界第一】看课本P101.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08年底,我国人口已达 亿。

【任务二:增长速度较快】看课本P11并完成课本活动题1-3题1、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是什么?【任务三 :分布疏密不均】看课本P12,并在课本上完成P13的活动题。

1、在上图找出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

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什么?【任务四 :我国的人口政策】看课本P12,并在课本上完成P14的活动题。

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什么?2、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俄罗斯B.中国C.印度D.美国2.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省、西藏自治区B.广东省、海南省C.山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D.河南省、澳门特别行政区3.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A.16%B.21%C.25%D.30%4.近年我国每年约增加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基数大C.大量国外人口迁入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5.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 )A.20世纪50年代以来B.20世纪60年代以来C.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D.20世纪80年代以来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7.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7.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 ) A.黑河到腾冲一线B.漠河到腾冲一线C.秦岭一淮河一线D.大兴安岭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8.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9.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 )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B.人口越多越好C.人口越少越好D.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0.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二、综合题读下方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状况。

1.3《中国的人口》导学案地理八年级上册

1.3《中国的人口》导学案地理八年级上册

1.3中国的人口导学案一、板书课题—中国的人口二、揭示学习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三、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115完成下列问题(5分钟)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1、总量:2020年达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省区分布:最多:;最少:。

3、我国人口突出特点: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西部人口。

(分布特点: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2、人口分界线:()3、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三、我国的人口政策: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

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落实的基本国策。

四、当堂训练: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俄罗斯 B.中国 C.印度 D.美国2.中国人口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A.香港、北京B.山东、西藏C.广东、澳门D.河南、新疆3.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4.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A.黑河到腾冲一线 B.漠河到腾冲一线C.秦岭一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5.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6.中国东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A.地形多种多样 B.气温高,适合人们生存C.城镇多,交通便利 D. 耕地多,气候适宜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

图为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茶陵县秩堂中学王亚平【设计思路】在中国地理的教学中,“中国的人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在世界人口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源源不断,本章节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对人口问题获得深刻的认识,也能为其他章节(如各主要省份的省情)的学习做好铺垫。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寻求、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为主,老师起一个组织者的作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课采用了先学后教的“三导式”(导学、导疑、导练)教学模式,即先利用学习资料,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师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后,学生围绕教材开始自学,并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教师从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精讲,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大部分学生会的少讲,学生不会的、重难点知识精讲”,接着结合学习目标和板书进行小结全课;最后学生做练习巩固。

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大大提高效率的目的。

【学情分析】人口知识及问题在各类媒体、以往的教材中大量出现,学生应对本部分知识十分熟悉,教师可不必大量讲析,学生便可理解。

在本节中大量应用了统计图表,但这一知识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故而读图特别是一些简单的统计图,不成为本节的重点讲授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时期,且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比较燥动,因而对于这种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应适当加入一些比较深动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

对主要来自农村本校的学生而言,八年级学生也正处在学习两极分化的阶段,出现了一部分学地理的能力较差的学困生,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在课堂中有所得十分困难。

要让一些对地理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好,这也有难度。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变化情况。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导学案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导学案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其特点,能够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

2、认识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如资源压力、环境问题、社会经济问题等。

3、探讨解决人口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培养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转变。

(2)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2、难点(1)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及原因。

(2)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人口问题的策略。

三、知识梳理(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1)“高—高—低”模式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代表时期: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

(2)“高—低—高”模式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代表时期:工业革命以后。

(3)“低—低—低”模式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代表时期:现代社会。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生育观念、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

(2)转变过程由“高—高—低”模式向“高—低—高”模式转变,再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二)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1、资源压力(1)粮食短缺人口增长导致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而耕地面积有限,可能导致粮食供应不足。

(2)水资源紧张人口增多,用水需求增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

(3)能源短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能源供应面临压力。

2、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导致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增加,加重了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生态破坏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平衡破坏,如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

3、社会经济问题(1)就业困难劳动力数量增加,就业岗位有限,导致就业竞争激烈,失业率上升。

(2)住房紧张人口增多,对住房的需求增加,导致住房供应不足,房价上涨。

(3)教育资源不足学龄人口增加,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影响教育质量。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案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案

第一章第二、三节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导学案学习目标:1.阅读图表并与生活相联系,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分布特点以及存在的人口问题与相应的人口政策。

2.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国的民族组成、分布特点,举例说明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独特民族风情。

一、人口自主学习:(一)人口的增长1.我国人口已超过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从图1.10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口增长迅速。

3.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增长速度。

4.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和,另一方面,给我国、和带来沉重的压力。

5.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人口的分布1.据图1.13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至云南省的一线。

合作探究:1.回顾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人口密度的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例如:2000年日本人口为l.27亿,其领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千米,该国人口密度约为()2.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东部(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的原因。

3.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为什么?二、民族自主学习: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个民族,族人口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92%,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

2.民族分布: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

3.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4.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合作探究:1.交流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例如:民族节日:蒙古族:,藏族:,回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侗族:,藏族:,蒙古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和图表,了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人口数量:阅读课本P11课文和图1-9
1.据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数量居世界第。

2.在各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最多的省是,人口最少的是 _ ,我省的人口大约是万人。

3.世界上人口超过8000万的国家有16个,而中国人口超过8000万的省就有个;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有24个,而中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个。

二、人口增长:阅读课本P12-- P13课文
1.读P12页“中国人口数据表”,计算每隔10年增加的人口数量:
1950-1960增加亿人;1960-1970增加亿人;
1970-1980增加亿人;1980-1990增加亿人;
1990-2000增加亿人;2000-2010增加亿人。

结论:中国人口增长速度。

2.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提高和
改善,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3.20XX年10月,世界人口达亿,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可能超过90亿,届时中国人口将不到世界的。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逐步。

三、人口分布:
自读P13“人口分布疏密不均”结合图1-10
1、列举2个我国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单位,;山西省的人口密度大约是。

2.在图1-10中找到A 黑河、B 腾冲两地,并用一条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我国人口分布
大势是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人口众多,人口稀少。

3.人口分布特点:
地理位置:人口众多,人口稀少;
地形:人口众多,人口稀少;
经济与交通人口众多,人口稀少;
开发历史;人口众多,人口稀少。

四、人口政策:阅读课本P15课文:
1、我国人口总量将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控制提高。

【合作攻关】
1.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2. 为什么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人口的增长怎样才能趋于合理?
【达标训练】 1、我国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两个省级行政单位是()
A、四川、山东
B、河南、山东
C、广东、澳门
D、山东、福建
2、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平原、盆地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多
C、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少
D、沿海、沿河人口少,荒漠地区人口多
3、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外来打工的人员多
B、气候适宜,地形平坦
C、山地高原为主,耕地少
D、交通运输发达
4、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还将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B、人口出生率上升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我国将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5、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腾冲线
C、秦岭-淮河线
D、南岭-淮河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