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特征事实、演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特征事实、演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特征事实、演变动力与长期影响唐 瑜 胡安俊*摘 要: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经济不平衡是其重要表现。

文章从特征事实、演变动力与长期影响方面对中国区域不平衡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

首先,分析了中国东西经济、南北经济与区域内部不平衡,接着从要素条件与区位因素、产业转移与空间集聚、国家战略与政策措施、工业革命与结构变迁四个层面阐述区域经济不平衡的演变动力与路径线索,指出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对经济增长、共同富裕、双碳目标以及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等产生的重要影响。

最后,文章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区域经济不平衡;国家战略;工业革命;共同富裕;双碳目标一、引言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区域经济不平衡作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空间表现,严重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平衡、协调与可持续(李兰冰和刘秉镰,2020)。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注重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发挥,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培育。

区域经济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有着其自身的历史沿革与演变规律。

在认识与把握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特征事实的基础上探究其演变动力及长期影响,对于国家战略与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及其政策演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距的急剧变化与区域政策的深入落实,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发生了改变。

早期的研究主要围绕Williamson倒U型理论与区域增长收敛,整体把握区域差距变化(杨开忠,1989、1994;魏后凯,1992;Chen和Fleisher,1996;蔡昉和都阳,2001;沈坤荣和马俊,2002)。

2021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

2021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

2021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会议要求,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

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__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曾提出了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根据会议要求,这意味着__年的经济任务或贯穿“__五”始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并未画上句号。

1、去产能__年以来,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开展如火如荼。

在年中各省钢铁煤炭去产能不达标情况下,______督查组进行专项检查,去产能速度加快。

__月__日,发改委发言人表示,钢铁已提前完成全年___万吨去产能任务,煤炭去产能___亿吨的全年目标任务也有望提前完成。

有分析人士指出,不仅钢铁、煤炭,在__年去产能列表或将扩容,比如中国船舶业___%产能待去,未来多个部委将联合推出促进船舶企业兼并重组的配套政策,有望在财政和金融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围绕去___企业、去产能的整体思路将继续进行。

未来,去产能列表或将继续扩容。

2、去库存今年以来,去库存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例如粮食方面,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__年全国粮食总产量___万吨(___亿斤),比__年减少___万吨(___亿斤),减少___%。

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粮食总产量终于止步于十二连增。

专家分析称,当前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多重矛盾交织,新老问题叠加,如粮食“去库存”任务艰巨,现行收储制度亟须加快改革完善等。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一、问答题(共20题)1.A国采取单方面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一美元兑换8.27A元。

A国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赤字为3000A,如果政府采用直接对央行发行国债来为财政赤字融资。

(1)问每年A国的外汇储备变化量能否平稳进行?(2)该汇率制度崩溃前后,说明汇率、价格、名义和实际货币的变化情况。

(3)如果改成对公众发行国债,能否无限期地推迟通货膨胀,为什么?【答案】:(1)当采取直接对央行发国债为财政融资时,为保持固定汇率,必然会使外汇储备减少。

当A国储备丰富时,不会对其造成大的影响,但是一旦达到某一限度,势必会导致其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

(2)汇率制度崩溃前,汇率、价格、名义及实际货币都不变;汇率制度崩溃后,汇率开始浮动,货币贬值,汇率上升,价格上升,名义货币增加,但实际货币不变。

(3)如果改成对公众发行国债,也不能无限期地推迟通胀。

国债最终是要偿还的,而且还需付息,除非政府在对公众发债后能采取其他措施增加政府收入或削减政府支出,否则它不能无限期地推迟通胀。

【解析】:2.考虑一个由以下方程式所描述的经济:Y=C+I+G+NY,政府采购G=200,税收T=200.消费C=100+0.75(Y-T),投资I=400-20,,净出口NX=200-200e,利率r=r*=5。

其中,y表示总收入,e表示汇率,r*表示世界利率。

又假设货币需求函数为(M/P)d=Y-lOOr,货币供给M=1000,物价水平P=2,该经济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请问:(l)该经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分别是多少?(2)市场实现均衡时,该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汇率、贸易余额、投资又为多少?【答案】:【解析】:3.简述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

【答案】: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在两个人的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W=(UA,UB),其中,W表示社会福利,%、UB表示两个人的效用水平指标。

2021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十一:数字经济—十四五新引擎

2021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十一:数字经济—十四五新引擎

①目前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②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④只有创新,才能引领社会变革和发展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设问预测】
1.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意义?
(1)有效的数据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有利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2)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 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 重。 (3)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数字经济能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3)数字经济催生了新的消费方式,激发了消费潜能,拉 动就业,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4)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化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加 速资源流动,形成协调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 展。
5.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9月初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 报告》指出,全球数字经济以中美两国为主要驱动力。以 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引领经济发展的潮流。如今, 我国的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型的基础设施建 设与世界;华为、阿里巴巴、腾讯……世界级的企业引领 新业态、新模式在不断涌现,柔性生产、按需定制、精准 营销……以技术、应用和模式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不 断推进供给側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正在深度变革传统产 业,从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应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 “数字产业化”阶段,发展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推 动实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产业数字化”新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潮流是如何 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28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28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28一、问答题(共20题)1.假定小李的两根消费场景如下:(1)当话剧门票价格为120元时,小李打算买两张话剧门票。

但事实上话剧门票价格上涨为180元,于是小李决定放弃看话剧。

求小李关于话剧门票需求的价格弹性。

(2)小李在某公司上班,公司附近只有一家可供用餐的快餐店。

当每份套餐的价格为8元时,小李每天中午都在该快餐店用餐;当每份套餐的价格上涨为12元时,他仍然每天中午都在该快餐店用餐。

求小李关于快餐需求的价格弹性。

(3)对小李的两个消费场景而言,为什么(1)和(2)结果相差甚远?【答案】:(1)由需求价格弹性可知:ed=-△Q/△P×P/QAQ=2,AP=-60,P=120,Q=2代入公式可得ed=-2/-60×(120/2)=2。

(2)由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可知:ed=-△Q/△P×P/QAQ=0,故ed=0。

(3)分析(l)、(2)可知,(2)中价格弹性为0,因为快餐店用餐对小李来说是生活必需品,而话剧门票对小李来说可有可无,故(2)中的需求完全无弹性。

【解析】:2.爬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I【答案】:该汇率制是弹性的中间汇率制度的一种,指由一篮子货币盯住汇率制和爬行盯住汇率制组合而成的复合汇率制度。

兼有盯住汇率制度的稳定性和浮动汇率制度的灵活性、防冲击性,是一种国际上许多学者都推荐发展中国家采用的新型汇率管理准则。

一篮子货币盯住汇率制用于确定中心汇率,其作用是保持有效率的稳定。

盯住一篮子货币可防止主要国际货币之间汇率变化引起的负面影响。

爬行汇率制的作用是调整物价变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通常影响一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实际汇率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受国内外物价变动的影响。

当本国物价上升快于国外物价时,相对物价的变化将引起本币实际汇率高估,为了阻止这一趋势,本币需要贬值,其结果名义汇率脱离水平运动并形成爬行走势。

以上两种汇率机制的配套使用可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篇一:研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关系一、研究的目的本案例分析根据1985年~202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电子零件支出基本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在预测2021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发展趋势。

从理论上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提高。

随着消费更新换代的节奏加快,消费日益多样化,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

因此,政府机构在制定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时,顾及通过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来鼓励消费,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模型设定表1 1985—202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为分析1985—2021年西北部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人均消费性支出(Y)的关系,作下图所示的散点图。

图1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散点图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人均消费性支出(Y)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为分析中国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的数量规律性,可以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Yi=β1+β2Xi+u三、估计参数一.T检验Eviews的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 回归结果① 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Yi?184.5959?0.780645Xi(41.10880)(0.004281) t=(4.490423) (182.3403)R=0.999159R(修正值)=0.999129 F=33247.99 n=30 ② 沙托梅的区间估计[?=5% t?(n-2)=2.048 ]22??tSE(??)??????tSE(??)]?1?? P[?2?222?2^^=P(0.780645—2.048*0.004281 ??2?0.780645+2.048*0.004281) =P(0.7719 ??2?0.7894) =95%二异方差检验三序列相关性检验四、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 184.5959,β2=0.780645,说明城镇国民平均可支配中奇拉收入每增加一元,可导致人均消费性支出提高0.780645元。

2021年中国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中国未来行业前景分析、中国经济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和领域

2021年中国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中国未来行业前景分析、中国经济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和领域

中国未来职业发展趋势展望欧阳光明(2021.03.07)21世纪中国急需的人才专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产业机构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未来10年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行业和急需的人才主要有: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农业科技、环境保护技术、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工商与国际经贸、律师等方面的人才。

在未来10年中,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领域有:(1)、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主要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合成工程以及生物制品开发为核心的研究领域,将对二十一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从根本上解决威胁人类的疾病,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人类未来的命运。

(2)、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该领域的主要技术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在1998年至2000年两年的时间里,以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以这些技术为主的公司和企业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技术和资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代表高技术发展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和计算机、互联网的股票价格成倍上涨,香港和国内的网络股票和从事计算机生产和经营的股票也大幅度上涨。

尽管2000年下半年至今,代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股票大幅度回落。

但是,从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看,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科学技术领域仍将飞速发展,并逐渐将当前知识经济中存在的“泡沫”不断平息,使信息技术真正引导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潮流。

(3)、新材料科学领域。

材料科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领域。

人类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特殊的高性能的材料,如工业和高科技领域需要的各种合金材料,超导材料,用于制造各种芯片的半导体材料,生活中的各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服装、洗涤用品、美容保健品等),最近成为新材料技术热点的纳米技术,这些新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高技术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效率。

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发展——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苏剑

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发展——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苏剑

人物PERSONAGE近日,《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北京大学教授苏剑主编,对2021年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形势等作出展望。

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将迎来触底反弹,经济增速预计上涨至8.8%左右。

那么,2021年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如何?经济增速目标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苏剑。

2021年,中国经济继续维持反弹趋势“对于2021年总体经济安全形势的判断是,波动肯定会有,风险也会有,但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安全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出大问题的概率非常小。

”苏剑说,随着中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复苏有序稳步推进,2020年宏观经济指标增速整体呈现“V”型反弹趋势。

尽管全年GDP同比增速仅为2.3%,大幅低于往年水平,但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同时,苏剑也表示,在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将面临风险和挑战,全球经济增长走弱、国内外疫情反复、地缘政治风险、中美贸易摩擦、汇率波动扩大、重要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方面的变动等仍将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房地产价格危机、地方政府债务、汇率及货币危机、国际金融传导和外资撤离等潜在风险点正日益成为未来掣肘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潜在因素。

展望2021年,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将继续维持反弹趋势。

从供给方面来看,2021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5.1%,比2019年1-2月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工业产出呈现加快增长状态。

随着全民疫情防控意识的增强以及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发展陈之秀本刊记者——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苏剑20 I FOOD INDUSTRY II FOOD INDUSTRY I 21FOOD INDUSTRY I PERSONAGE的下降,对进出口形成有利支撑。

从《会计研究》看近十年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从《会计研究》看近十年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4月第23卷第8期从《会计研究》看近十年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汤洪洋(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围绕会计学这一研究领域,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数据来源,对《会计研究》期刊中的学术文献进行筛选、统计,运用一般性的图形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源样本分析,梳理了当前会计领域的研究现状,从中总结出了该期刊近十年来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从而进一步为其他学者快速有效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会计研究》;文献计量;citespace;共现分析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8-0271-031引言《会计研究》于1980年3月创刊至今已将近40年,历经1982年和1995年两次改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而后又改为月刊。

该刊是由国家财政部主管、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国际一级学术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唯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期刊。

其涉及面囊括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国内外具有良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学者和实务工作人员是其主要的受众面。

近40年以来,刊物紧跟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对于学术前瞻性、政策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的体现十分突出,致力于推进社会理论发展和传播,是我国高质量会计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平台之一。

目前国内最大的全文数据资源库一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涵盖了我国主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以及硕士、博士论文等,且绝大多数期刊都可回溯至其创刊。

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使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将文献时段的取值限定在10年,对《会计研究》期刊其间的学术文献进行计量,针对研究重点范畴和研究趋势进行分析总结。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2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2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2一、问答题(共20题)1.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即U=x^αy^β,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消费者收入为M,α和β为常数切α+β=1(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函数。

(2)证明:当商品x和y的价格及消费者的收入均以相同的比例变化时,消费者对两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3)证明:该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α和β分别为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答案】:综上,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α和β分别为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解析】:2.厂商如何生产才能实现最小成本?【答案】:(l)厂商在既定产量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条件是:MRTSLK=w/r,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正好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2)具体分析如图4-3所示。

图4-3中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和三条等成本线AB、A’B’,和A”B”。

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代表既定的产量。

三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即表示两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三个不同的成本量,其中,等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大于等成本线A’B’,等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大于等成本线A”B”。

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E点,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

它表示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生产者应该选择E点的要素组合(OK1,OL1)才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这是因为,等成本线A”B”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它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

等成本曲线AB虽然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相交于a、b两点,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a点向E点或由6点向E点的移动,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

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组合。

再进一步具体地分析等产量曲线Q与等成本线AB的两个交点a点和b点。

以需求侧改革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思考

以需求侧改革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思考

以需求侧改革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思考陈伟(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兴安盟137400)摘要:基于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在“国内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需求侧改革,扩大内需,释放居民需求潜力,结合供给侧结构改革,使市场供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真正形成供给与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关键词:需求侧;供给侧;国内大循环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1)06-0021-03Reflection on promoting domestic large cycle by demandside reform Chen Wei(Xing '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ng 'an League InnerMongolia 137400)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ituation,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binary"domestic economy,promote the reform of demand side,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the release of residents demand potential,combined with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e reform,th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promote each other,really form a dynamic balance supply and demand of high level,open domestic economy circulation,promote economy to the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Key words:Demand side;The supply side;Domestic large cycle收稿日期:2021-03-16作者简介:陈伟(1973-),女,内蒙古兴安盟人,副教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职业教育。

经济预测报告范文字

经济预测报告范文字

经济预测报告范文字文章一:经济预测报告范文经济预测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预测,对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预测报告是对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的一种书面形式,其目的是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关经济发展的信息和建议。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篇经济预测报告的范文,以供参考。

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控制和经济启动,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积极的趋势。

下面本文将从宏观经济、产业、外贸、消费市场以及政策层面进行分析,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宏观经济层面2021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复苏态势,经济增长从2020年的2.3%上升至6%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01.6万亿元左右,居民收入、企业盈利提升,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同时,中国将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和供给侧改革,提升经济结构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层面制造业和科技产业是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2021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业,将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同时,政府将继续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外贸层面2021年将继续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变革等挑战,但也将面临投资机遇和多边贸易体系重要性的增强。

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扩大市场开放,发展多边贸易关系,加强全球供应链安全保障。

消费市场层面2021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可以预见地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

特别是电商、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健康养老等新消费领域将蓬勃发展。

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政策层面202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转向稳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保持稳健和适度,加强结构性政策的实施。

2.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科技创新

2.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科技创新

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科技创新一、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数字技术革命处于导入期后半段,或将推动全球在2030年前后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仍处于技术爆发阶段,距离大规模扩散应用还需一段时期。

这些新兴数字技术展现出的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投资,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探索陆续开展,一批掌握前沿技术并创造了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快速涌现。

但总体上看,新技术发展尚未完全成熟。

目前,数字技术革命处于向大规模应用过渡的导入期后半段,此阶段将持续10年左右,之后进入展开期,技术将向经济社会广泛扩散并释放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预计在2030年前后才有可能拉开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的序幕。

疫情反复导致疫苗研发加速突破,新冠药物中和抗体和口服小分子药物研发火爆,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更受重视。

自疫情爆发以来,疫苗研发在全球受到高度重视,主要国家均举全国之力投入研发,力求率先研制成功疫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20年12月2日,全球已研发超过214款候选新冠疫苗,其中有13款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中国、美国分别占5款、3款,俄罗斯、德国、英国、印度和加拿大各有一款。

新冠药物是抗击新冠的有效补充,其中中和抗体和新冠口服药物研发火爆,全球目前处于III期临床、II/III期临床的项目共有12个,已上市5种新冠中和抗体疗法;全球处于临床三期以后的口服新冠药物共有9个(包括以其他适应症上市的药物),默沙东的莫奈拉、辉瑞的Paxlovid获批美国EUA。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国将更加重视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发展,发达国家将一改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被迫考虑加大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生命健康领域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关键核心领域,生命科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国将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研究,提升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增加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的战略科技力量储备,我国也已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出发点之一。

2021年经济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34)

2021年经济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34)

2021年经济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34一、单选题(共40题)1.预算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关系。

A:生产B:消费C:分配D:经济【答案】:C【解析】:2.2021年7月10日,甲公司签发了一张出票后一个月付款的汇票,收款人为乙公司,付款人为丙公司。

2021年7月15日,乙公司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丁公司。

2021年7月20日,丁公司向丙公司提示承兑时遭拒绝,同时丙公司出具了拒绝证书。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丁公司对乙公司行使追索权的期间至()。

A:2016年10月20日止B:2017年1月20日止C:2017年7月20日止D:2018年7月20日止【答案】:B【解析】:持票人对前手的首次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3.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政府补贴支出B:债务利息支出C: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D:捐赠支出【答案】:C【解析】: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4.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

A:价格理论B:供求理论C:弹性理论D:生产理论【答案】:A【解析】: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是考查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如何被分配适用于各种不同用途的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鉴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归根到底涉及价格问题,因而微观经济理论可以统称为价格理论。

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A项正确。

B项供求理论、C项弹性理论、D项生产理论都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统称为价格理论,故BC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A。

5.稳定物价就是要使()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以维持国内货币币值的稳定。

A:季节性物价水平B:临时性物价水平C:特殊物价水平D:一般物价水平【答案】:D【解析】:6.从动态的角度看,财政收入是()。

A: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B: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C:征税的过程D: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答案】:A【解析】:7.陈老伯考察郊区某新楼盘时,听销售经理介绍周边有轨道交通19号线,出行方便,便与开发商订立了商品房预售合同。

2021年微观经济学(重点)

2021年微观经济学(重点)

微欧阳光明(2021.03.07)观经济学复习要点引言:通过请同学们说说对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解引出其研究对象。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的来讲,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经济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这些单个经济单位包括消费者、生产者(也就是企业)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三类。

具体来讲,这些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又可以简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三个问题:1.生产什么的问题生产什么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物品的问题。

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选择,是因为生产资源总是稀缺并且有限的,比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等就是这样。

于是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就需要对生产行为进行选择,以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从而决定经济个体生产什么物品,不生产什么物品,生产多少物品。

2.怎样生产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生产。

实际上生产方法就是如何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问题。

生产每一种物品,通常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生产方法。

☺举例:生产服装可以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

3.为谁生产的问题为谁生产,实际上就是如何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分配给社会各成员的问题。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再进行。

比如用什么原则、方法进行分配?怎样达到分配的公平合理?如何有效率的进行分配等等一系列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实现了产品的合理分配,使为谁生产的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1.以个量分析为基本方法个量分析又称为微观分析,也就是说微观经济学主要采取的是微观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微观主体,也就是经济个体和微观变量等的分析,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在宏观变量和宏观背景既定,也就是不变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分析。

☺举例:说明个量分析的含义,比如董事长和小摊贩的经济个体意义。

2.以边际分析为主要工具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叫做边际分析方法。

所谓边际,是指额外的和增加的某种事物,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若干数量。

这种边际分析方法来源于数学中的增量分析。

高考政治_热点05_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_-(解析版)2021年高考政治(热点)专练

高考政治_热点05_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_-(解析版)2021年高考政治(热点)专练

热点05 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时政背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问题,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面都给予很高的关注。

1.时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6月18日,刘鹤副总理在陆家嘴论坛上做的书面发言,“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是什么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以及完整的生产产业链,具备形成内部大循环的条件。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持续扩大内需,推动有效投资,维护、健全国内产业链与供应链。

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互不矛盾,是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

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以更好地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同时持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因此,国内大循环并非新时代的“闭关锁国”。

3.为什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双循环”将如何运行?动能在哪里?其一,中国要立足做好自己的事。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换言之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其二,根本途径还是深化改革。

要看到,扩大内需还存在不少短板,如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仍有不少障碍,商品物流成本过高,企业融资难题犹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有待深化。

关于数字经济热点方向研究现状及思考

关于数字经济热点方向研究现状及思考

收稿日期:2021-02-20 作者简介:朱骏锋(1983—),安徽旌德人,中共宣城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第2期
朱骏锋:关于数字经济热点方向研究现状及思考
· 51 ·
算[15]。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从经济规模、基础构架、产 业基础、融合运用 4 个层面构建了数字经济指数(DEI 指数)[16]。此外,部分官方及民营机构及院校也针对数 字经济指标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林庆康、陈芳、单 志广等分别基于产业融合、质量内涵、三元空间理论等 构建了不同指标的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均具有一 定的学术参考价值[17-19]。
(二)指标体系研究 数字经济的指标体系是衡量和深化其发展的关 键,基于理论和实际的双重考虑,国内外众多机构和学 者都在试图构建全面且合理的指标体系。 欧盟发布了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DESI),分为网 络连接、网络应用、人力资本、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字 技术的管理 5 个方面[1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 衡量数字经济的指标,包括基础设施、社会治理、创新 能力、数字产业等方面 。美 [14] 国搭建了衡量数字经济 的框架,设有数字化程度及应用、经济指标的数字化影 响、新形态数字领域,并对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了估
[2]何枭吟.美国数字经济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4. [3]中国国信网.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EB/
OL].[2020-10-21]./2016-09/29/c_11 19648520.htm. [4]郑学党,赵宏亮.国外数字经济战略的供给侧实施路径及 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7(6):154-158. [5]焦月霞.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杭 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31. [6]Tan K H,Ji G J,Lim P,et al. Using big data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in the digital econom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7(5):4998-5000. [7]刘海英“. 大数据+区块链”共享经济发展研究——基于产 业融合理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1):91-95. [8]齐明皓.深度学习:数据经济新动能——兼论对我国实体经 济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启示[J].经济问题,2018(10):27-32. [9]刘刚,马犇.数据驱动型经济发展的组织和机制研究[J].经 济纵横,2016(12):39-45. [10]刘刚,张昕蔚.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研 究——以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为例[J].经济纵横,2019 (6):88-100. [11]费方域,闫自信,陈永伟,等.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性质、产 权和竞争[J].财经问题研究,2018(2):3-21. [12]Banalieva E R,Dhanaraj C. Internalization theory for the digital econom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9(50):1372-1387. [13]European Commission. DES1 2015: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1ndex. Methodological Note [R].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2015:31-37. [14]Brynjolfsson E, Collis A. How should we measure the digital economy? [EB/OL].[2020-10-20].https://hbr. org/2019/11/how-should-we-measure-the-digital-economy. [15]OCDE. 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 A New Perspective[M].Paris:OECD Publishing,2014:15-20. [1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

经济学相关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经济学相关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经济学相关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数据的方式和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数据被应用于经济统计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经济统计面临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能力提升,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数据共享的便利性提高等机遇,同时,也面临数据质量控制、数据隐私保护、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等问题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保护数据隐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探索新的数据应用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经济学;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引言从经济统计来看,重点研究国民经济领域范畴内的相关内容,并且从宏观发展角度探究国民经济在整体运行当中所存在的数量规律和关系。

做好经济统计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同时在经济数据的有效运用下可以为相关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保障。

而大数据在经济统计中的运用也能够有效提升经济统计的质量和效率,明确经济统计工作创新发展新思路和新方向,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1大数据在经济统计中的应用价值从大数据在经济统计中的应用优势来看,工作人员的统计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而在日常统计工作中各类价值信息可以被有效收集处理,并在筛选和处理后得以利用。

基于大数据信息进行深加工,减少以往人工判断信息的失误,经济决策有其更重要的参考数据,大数据既是信息收集整合的一个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结合使用者实际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信息筛选服务。

在经济高效化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的数据信息持续增多,通过大数据可以把握信息的一个整合量并明确评判标准,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经济统计工作难度,并通过信息的高质量筛选来满足其现实需要。

同时在大数据技术加持下可构建完整的信息数据库,重复性的统计工作流程被优化,而经济活动开展可参考的价值信息也逐步增多,同时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进行综合处理,结构化数据在内的一般关系数据库、文本音频,多媒体等半结构化或是预购性数据都有所涉及。

数字经济研究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数字经济研究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Future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Digital Economy
作者: 姚兴安[1];闫林楠[2]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上海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000
出版物刊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页码: 3-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金融;可视化分析
摘要:文章以1994-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516篇核心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并在可视化基础上对数字经济研究进行综述.研究结论认为,数字经济自1994年起经历了20年的缓慢增长期后,从2014年开始进入爆发期,但目前缺乏核心研究力量群;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三词为中心向外发散,共有11个聚类,数据资产和金融支持双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最后文章对数字经济相关研究内容从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测度、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的经济效应及数字经济的治理问题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数字经济理论的深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分析
2021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

2021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各种研究热点涌现,成为学界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
2021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
方向。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受到关注。

过去几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旨在通过改善供给端的结构,推动经济增长。

这一改革的核心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021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将继续成为热点。

研究者将探讨该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并评估改革的进展情况。

其次,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是另一个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研究将继续成为热点。

研究者将探讨中国数字经济的特点、驱动因素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此外,研究者还将关注创新政策和创新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

第三,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2021年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研究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热点问题。

研究者将关注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企业和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角色和责任。

研究者还将研究如何将绿色经济理念与经济增长相结合,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此外,金融领域的研究也将继续受到关注。

2020年中国
金融市场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如科创板的设立和债券市场的开放等。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2021年的金
融研究将涉及到更多领域。

研究者将关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金融创新的影响,以及金融监管的改革。

他们还将探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为金融系统稳定做出贡献。

最后,社会经济问题也将成为2021年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密不可分,经济学研究也应当关注社会问题。

在2021年,经济学研究将逐渐关注贫困问题、社会福利、社会不平等等重要问题。

研究者将探讨如何通过经济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综上所述,2021年的中国经济学研究将关注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金融领域的研究以及社会经济问题。

这些研究热点涵盖了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重要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将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有效的贡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2015
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在2021年,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研究将继续受到关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关注的关键领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创业创新、人力资本培育等。

首先,研究者将关注如何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以提高
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研究者还将关注技术创新和创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探讨如何加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力。

此外,研究者还将关注人力资本的培育,了解人力资源的结构和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在2021年,研究者将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包括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战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数字经济的监管和政策等。

此外,研究者还将关注科技创新的加速推动作用,包括科技创新对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科技创新对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等。

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也将是2021年经济学研究的一个
重要热点。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关注日益增加,绿色经济成为解决环境和经济之间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2021年,研究者将关注绿色经济的概念和实践,探讨如何实
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他们将研究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探索绿色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此外,研究者还将关注企业和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角色和责任,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金融领域的研究也将继续受到关注。

2020年中国金融市
场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如科创板的设立和债券市场的开放等。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2021年的金融研究将
涉及到更多领域。

研究者将关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金融创新的影响,以及金融监管的改革。

他们还将探讨金融市场与实
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为金融系统稳定做出贡献。

最后,社会经济问题也将成为2021年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密不可分,经济学研究也应当关注社会问题。

在2021年,经济学研究将逐渐关注贫困问题、社会福利、社会不平等等重要问题。

研究者将探讨如何通过经济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综上所述,2021年的中国经济学研究将关注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金融领域的研究以及社会经济问题。

这些研究热点涵盖了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重要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将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有效的贡献
综上所述,2021年的中国经济学研究将关注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金融领域的研究以及社会经济问题。

这些研究热点涵盖了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重要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将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有效的贡献。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

研究者应该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不同领域的实施情况,分析改革措施的效果,以及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

特别是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研究者应该关注如何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其次,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研究者应该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数字技术对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探讨如何推动数字经济的创新和应用。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领
域,研究者应该关注技术创新的进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研究者应该关注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分析绿色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能源转型、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研究者应该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第四,金融领域的研究也是关键。

研究者应该关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分析金融创新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探讨金融监管的改革。

特别是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方面,研究者应该关注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强金融监管的能力,为金融系统的稳定做出贡献。

最后,社会经济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研究者应该关注贫困问题、社会福利、社会不平等等重要问题,分析经济手段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作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研究者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的实施效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2021年的中国经济学研究将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金融领域的研究以及社会经济问题。

这些研究热点涵盖了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重要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将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有效的贡献。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监管的能力,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做出贡献。

此外,政府还应加
大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对于企业而言,应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我们能够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