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预防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急危症之一。

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并可出现急性左心衰、心律失常、休克、心脏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为了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避免和减少心肌梗死的再发生,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是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入院宣教:患者入住后,护士应主动细心地接到患者,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向患者介绍监护室环境,监护仪器、设备。

相关工作人员帮助患者熟悉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前提下,选择性的告知患者疾病相关信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实施治疗和护理。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1、休息、活动:第一周内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由他人照顾。

第二周在床上做肢体活动。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童鸿第三周在床边活动。

第四周在室内活动。

2、饮食:急性期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不宜进食产气过多的食物,避免因果报而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增加心脏好氧量,急性期过后可给冠心病饮食,既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忌烟限酒,忌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如合并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适当控制钠盐、水分的摄入量。

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当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3、保持大量通畅:因活动受限及疾病的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肠胃蠕动功能差,排便习惯会改变,告知患者勿过度用力排便,或在排便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预防心绞痛发作。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防止过度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耗氧而诱发性心律失常。

应予足够重视,大便时勿屏气,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导致附壁血栓脱落,如排便不畅时请告知护理人员协助解决。

4、保持情绪稳定:心肌梗死的实发性,疼痛剧烈等不适症状持久不缓解,活动能力被削减,心理依赖性大大增加。

同时应入住重症监护室,亲属不在身边,监护室环境、监护设备、抢救仪器等会使患者焦燥不安。

另一方面,频繁的治疗、观察、护理造成的紧张节奏气氛,患者的紧张恐惧感亦增加,治疗效果不明显亦可使患者烦燥不安,产生焦虑、忧郁或因家庭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产生悲观抵触的情绪。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死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心电图(STEMI或Q波心肌梗死者) (1)特征性改变: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冠状
T波倒置,病理性Q波。 (2)动态性改变;超急期,急性期,亚急性期,
慢性期; (3)心电图变化确定心梗范围
急性心肌梗死
一、心电图 (续前,NSTEMI 者) 1,常无病理性Q波; 2,先是ST段 明显压低,压低≥0.1 mV; 3,随后有对称性T波倒置。 4,ST段和T波改变持续存在1~2天以上。
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
已往分为QMI和NQMI,为回顾性分类; 现在强调以ST是否抬高进行分类;
STEMI 具有胸痛伴相应导联ST抬高, 心肌坏
死标记物升高, 表明相应冠脉已经闭塞 导致全层心肌损伤坏死。大部分发展为 Q波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 具有胸痛伴相应导联ST段下移和T波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与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情况密切有关 一、先兆 50%以上患者有前驱症状,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心绞痛加
重为最突出。 二、症状 (一)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与心绞痛类似。但是疼痛更为剧
烈,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二)全身症状:患者有烦躁不安,出冷汗多见,恐惧,频死感,
少数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 痛不典型,疼痛位于上腹部,易于被误诊为急腹症。
急性心肌梗死
(三)心律失常:前壁心梗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下壁心梗以传导阻滞多见
(四)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 (五)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气和肠
胀气。以下壁心梗多见。 三、体征 (一)心脏体征:收缩期杂音 (二)血压及其他:低血压和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3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30例临床分析
心肺血管病杂志 2 1 7月第 3 0 1年 O卷第 4期
Ju a f a ivsua o r l r oac l n oC d r&P l n珂 D sae 。 l 0 1 V 13 N . umoa i ssJ v2 1 。 o.0. 04 e u
27 7
D I1 .9 9 ji n 10 -02 2 1 .4 0 3 O :0 3 6 /. s .075 6 .0 0 .0 s 1
A e in e p ca L D l so s e il L D o t m s D a c mp i d t r e v se e in we e mo ie y t c u A si u a o L c o a e h e e s l lso r r l l o o c r CR. l A n e k 5 P t n swi u c sf l e ef so r infc n l e sl ey t c u R. n l s n: h r g o i f . a i t t s c e su p r in we e sg i a t ls i l o o c r C Co c u i e h r u i y k o T e p o n s o s CR atrAM1wee p o .P t ns w o we e fma e l e d w o w r i tr r i ac in o e e e L fe r o r ai t h r e l ,od ra h e e w t a e i n r t rs v r AD e n hn o f o
手段非常有限, 且成功率很低 。尽早确诊并积极防
作者单位 : 0 2 北京 首都 医科 大学附属 北京安 贞医 院一 1 09 0 北京 市 心肺血管病研 究所 l 2病房 ( 吴小 滢 杨清 王建龙 ) 急诊科 ( 小玲) , 朱 周 玉杰 李 艳芳 马涵英

心梗的预防与急救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心梗的预防与急救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心梗的预防与急救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发表时间:2020-12-23T15:22:51.543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作者:何大勇[导读] 我们知道心梗是一种比较常见且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何大勇攀钢集团总医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我们知道心梗是一种比较常见且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般来说是由冠心病樱花发展而来,心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人休克甚至死亡。

学会心梗的急救措施,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有不可言说的好处。

心梗的预防和急救方式是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掌握的。

只有具备的相应急救知识,在身边面临突发情况时才能够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展开营救,守护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围绕着心梗的预防和急救方式展开,帮助大家掌握必备的急救知识。

(一)什么是心梗?在医学上来讲,心梗是指支配心肌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持久性的闭塞,导致的心肌组织供血中断,引起心肌组织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它的如冠脉痉挛,冠脉栓塞也会引起心肌梗死。

冠心病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往往是在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引起供血减少,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而导致心肌血流中断,最后导致心肌细胞坏死,能够使人在短时间内休克甚至死亡,对人的生命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突发性疾病。

心梗症状中最常见的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在上腹部,同时胸骨后有憋闷不适,疼痛剧烈时间久,伴大汗、恶心呕吐等。

心肌梗塞是因为人体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等引起心肌细胞坏死而出现的一种危重的情况。

发生心肌梗塞后,如果诊治不及时或者梗塞的面积较大,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产生危害。

常见的并发症有:1、心脏破裂。

大多发生在心肌梗塞后的1-2个星期左右,心脏破裂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等。

2、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后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最终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等。

3、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会出现意识不清等。

急性心梗的并发症

急性心梗的并发症

急性心梗的并发症
一、急性心梗的并发症二、急性心梗如何预防三、急性心梗食疗方
急性心梗的并发症1、急性心梗的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总发生率高达50%.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可引起心力衰竭。

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

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MI,心力衰竭明显,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死亡。

心脏破裂
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

偶为心室间隔破裂造成穿孔,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可引起心力衰竭和休克而在数日内死亡。

心脏破裂也可为亚急性,患者能存活数月。

栓塞
见起病后1~2周,可为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

|学教育网原创也可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分脱落所致,则产生肺动脉栓塞。

2、急性心梗的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心脏破裂 1、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早期发现 任何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原因都可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如过度用 力、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疲劳、吸烟和饮酒都可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急剧升高和冠状动 脉痉挛而诱发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1],故对于已明确诊断为 冠心病的患者或存在多种冠心病易患因素(如吸烟、肥胖、高龄、高血脂、糖尿病、高血 压)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指导,注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RV梗死的表现包括RV充盈压升高,颈静脉怒张,肺野清晰和低血压.右胸前导联(V4R)ST段抬 高1mm高度提示RV梗死,RV梗死并发LV梗死则死亡率增加.
低氧血症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常继发于伴有肺通气/灌注关系改变的左房压升高,肺间 质水肿,肺泡塌陷及生理性分流的增加.50~70岁的病人,卧床休息时的正常PaO2 大约为 82±5mmHg.
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异位搏动(AEB),心房颤动和心房朴动(比心房颤动少见),见于约10%的心肌 梗死病人,可能反映了LV衰竭或右房梗死.阵发性房速不常见,这些病人先前多曾有房速发作。
最初24小时内出现的心房颤动常是短暂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心衰,以前心肌梗死病史,大 范围前壁梗死,心房梗死,心包炎,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慢性肺部疾病和低氧血症.溶栓治疗减少了发 生率,反复的阵发性房颤是一个不良的预后征象,他增加了系统栓塞的危险。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窦房结动脉的起源(即左或右冠状动脉,闭塞的部位,先前存在窦房结病变的可能性,尤其 是老年人。除非心率慢于50次/分,一般窦性心动过缓无临床意义.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常 是不祥预兆,反映了LV衰竭和低心排血量,还应寻找其他原因(如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二尖瓣脱垂及关闭不全。

总发生率可高达50%。

轻者可以恢复;重者见于下壁AMI,乳头肌整体断裂,左心功能衰竭,迅速发生急性肺水肿,在数天内死亡。

(2)心脏破裂:少见,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液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

偶有室间隔破裂,可引起心力衰竭和休克而在数日内死亡。

(3)栓塞:发生率1%~6%,见于起病后1~2周,如为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则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

由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致,则产生肺动脉栓塞,大块肺栓塞可导致猝死。

(4)心室壁瘤:简称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

较大的室壁瘤体检时可见左侧心界扩大,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局部有反常搏动,心电图示ST 段持续抬高。

室壁瘤可导致心力衰竭、栓塞和室性心律失常。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0%。

于AMI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组织的过敏反应。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猝死(1)严密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率及心律变化,在AMI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易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在溶栓治疗即刻至溶栓后2小时内应设专人床旁心电监测。

发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非持续性室速,多源性或R on T 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及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因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时更容易并发心律失常。

(2)严密监测血压:动态观察病人有无血压下降,是否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少尿、神志迟钝,甚至晕厥。

一旦发现病人有血压下降趋势应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予升压、补液等处理。

(3)心衰的观察与护理:AMI病人在起病最初几天,甚至在梗死演变期可发生心力衰竭,特别是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诱因分析和预防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诱因分析和预防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诱因分析和预防护理作者:曹冠楠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0期(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内监护室山东东营 257000)摘要: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 CR)占患者死亡原因的23%~33%[1],更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目的对心内科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诱因分析和预防护理探讨。

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监护室2010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545例AMI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诱发心壁破裂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生心壁破裂44例,发生心壁破裂的主要诱因有持续心率快、血压不稳定、发作心绞痛或急性左心心力衰竭,以及睡眠、运动、呕吐、排便、焦虑、剧烈的咳嗽等。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壁破裂明显高于下壁心肌梗死(P关键词:心内科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发心脏游离壁破裂;诱因分析;预防护理心脏破裂包括心脏游离壁(简称心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等三种类型,其中心壁破裂病情恶化急骤,病死率高达100%[2],是治疗的难点,受到医护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AMI患者并发心壁破裂的各种诱发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找出AMI并发心壁破裂的主要诱因,指导护士采取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1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8月至2016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AMI 患者4545例,其中急性前壁(含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063例,下壁心肌梗死(含合并右室梗死)1387例。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95例;男性3605例,女性940例。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44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41~90(68.3±9.6)岁,其中:既往合并高血压者27例。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临床症状与辅助检查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临床症状与辅助检查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临 床症状与辅助检查PPT课件
目录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概述 • 临床症状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01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是指心肌梗死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由于心肌坏死导 致心脏壁破裂,引起血液流入心包腔或胸腔,导致心包填塞或胸腔积液。
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常用药物有他汀类药 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改善心肌重构,减 少心脏破裂等并发症。
非药物治疗
心脏康复计划
包括运动训练、心理辅导和营养指导等,帮助患者恢复心功能和生活能力。
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
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可能导 致心脏骤停,引发猝死。
猝死通常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 数小时至数天内,患者可能出现 突然的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
止等症状。
猝死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 的严重后果,需要及时采取心肺 复苏等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的
生命。
03
辅助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 裂的重要手段之一。
低血压和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急症状,需要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严 重后果。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可导 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引起心 力衰竭。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 水肿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端 坐呼吸、肺水肿等症状。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 脏破裂的常见并发症,需要及 时治疗,以免影响患者的生存 质量。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病 率较高,约在1%-2%之间。

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1888胃管脱出。

记录置管时间,胃管更换1次/2周。

更换胃管时于晚间末次管饲后拔出,次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

管饲用具用后及时清洗,保持清洁、干燥,更换l0:/周曙J。

2.6合并消化道出血时管饲的处理脑卒中急性期因胃肠黏膜缺血及胃酸增加,易引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若患者出现呕血或从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应暂停管饲,行持续胃肠减压,从胃管内注入20m l含凝血酶500—1000单位的冷盐水,1 0:/6—8h,注入凝血酶后夹闭胃管1h后再连接负压吸引器。

若出血停止,管饲注水100m l,温度15~20℃,24h后若无再出血,逐渐加入米汤、面汤,直至常规管饲饮食。

2.7管饲患者吞咽功能训练对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的患者,由专业康复师进行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继而进行摄食训练…。

首先应注意选择适于患者迸食的体位,选择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管时容易变形且不在黏膜上残留的食物,每次摄食入口量约5m l,餐具选择薄而小的勺子为宜,训练后进行效果评定。

3体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不能自主进食,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要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取得配合。

争取早插管,早管饲供给营养,管饲前床头抬高300一350,避免引起反流、呕吐。

护士在管饲前严格洗手,检查管饲液有无腐坏现象,管饲用具保持清洁,更换1t k/周,胃管更换1次/2周。

注意管饲后l h内避免翻身、扣背、吸痰。

对于脑卒中管饲患者,及早开展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以使患者恢复吞咽功能,继而恢复自主进食,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属能熟练掌握管饲技能,即使出院后还需要鼻饲管进食,也能独立进行管饲操作,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1关骅.临床康复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7.2董亚丽.脑卒中管饲病人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4,2:34.3汪玲霞.颈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8,15:68-69.4王月娥.脑卒中患者心理评定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和防治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和防治策略

㊃综述㊃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和防治策略黄鑫,公威,王晓,郝问,聂绍平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破裂,梗死后;C 反应蛋白质;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超声心动描记术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0126.2020.11.0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022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91002);北京市医院管理局 登峰 人才培养计划(D F L 20180601)作者单位: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通信作者:聂绍平,E m a i l :s pn i e @126.c o m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推算,目前为止,我国约有1100万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 I )最为严重[1]㊂心脏破裂(C R )作为AM I 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往往突然发病,诊断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70%以上[2]㊂目前,C R 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医师对C R 的认知率相对较低,部分C R 患者因未及时明确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发生死亡㊂现就已发现的C R 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型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㊂1 C R 的危险因素既往研究发现多个C R 的危险因素㊂AM I 患者较高的血浆C 反应蛋白水平和较低的淋巴细胞数量与C R 的发生相关[3]㊂对P C I 术后发生C R 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C R 患者的K i l l i p 分级明显升高,主要为Ⅱ~Ⅳ级㊂另外,C R 患者的白细胞计数㊁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㊁S Y N T A X 评分和S Y N T A X Ⅱ-P C I 评分等更高㊂而C R 患者的收缩压㊁肾小球率过滤㊁L V E F 和血红蛋白水平则明显降低㊂与未发生C R 的患者比较,C R 患者中首次心肌梗死的比例显著升高,而既往心肌梗死或心脏肥大的比例显著降低㊂此外,高龄㊁女性也被报道是C R 的危险因素[4]㊂但女性是C R 危险因素仍存有争议,部分研究者认为,性别相关的混杂危险因素影响了相关实验结果,如相对男性患者而言,女性患者糖尿病㊁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发病率更高,更容易发生应激反应等㊂2 A M I 并发C R 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C R 发生时间分为2个高峰,第一高峰为心肌梗死后24h ,第二高峰为心肌梗死发生后3~5d ㊂根据破裂部位的不同,C R 主要分为左心室游离壁破裂(F WR ),室间隔破裂(V S R )和乳头肌断裂(P M R )3种类型㊂2.1 F W R F WR 通常发生在多支血管病变且至少有一支主要冠状动脉完全或接近完全闭塞的透壁性心肌坏死患者,主要发生部位在前壁和侧壁,心尖和心底部之间㊂F WR 通常发生在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的交界处㊂对于突然出现的剧烈胸痛难以缓解,同时发生血流动力学恶化㊁心脏机械-电分离的AM I 患者应高度警惕F WR 的发生㊂F WR 预后极差,院内病死率高达75%~95%[5]㊂对于已确诊的F WR 患者立即行相关手术治疗至关重要㊂当F WR 患者出现明显的心脏压塞和循环系统衰竭表现时,应立即行经皮心包穿刺术㊂建议手术中优先应用止血胶原海绵,有利于促进破裂部位的血液凝固和胶原生成,进而加快破裂区域修复㊂2.2 V S R V S R 主要发生在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完全闭塞的室壁瘤患者,可能与其梗死面积相对较大有关㊂由于室间隔发生撕裂,V S R 患者血液发生左向右急性分流,故心脏听诊出现新发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㊂临床上对V S R 的确诊主要依靠心脏超声心动图和相应的临床表现㊂V S R 患者病情十分危急,一旦怀疑应立即送入I C U 进行治疗㊂目前,对V S R 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1)非手术治疗:应用强心药㊁利尿剂或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改善心肌供氧,降低主动脉收缩压(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提高心排血量,从而改善患者症状;(2)相关手术治疗:P C I 能闭合小裂口和中等程度的裂口,但不能闭合较大裂口㊂对于V S R 裂口较大的患者主要是超大心包补片和假体补片对裂口周围非缺血心肌进行缝合固定治疗㊂然而,对V S R 裂口较大的患者,P C I 可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患者心功能,为后续行相应手术治疗以及心脏发生纤维化修复裂口提供时间㊂相较前部V S R ,发生后部V S R 的患者预后更差㊂2.3 P M R P M R 是由于AM I 后乳头肌缺血出现功能失调和坏死进而发生断裂影响瓣膜的正常收缩㊂主要表现为烦躁㊁咳嗽㊁大汗㊁持续性的剧烈胸痛㊁进行性加重的胸闷㊁憋喘㊁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症状㊂P M R 患者二尖瓣听诊区可出现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二尖瓣反流程度关系密切,但在心力衰竭晚期,心脏杂音减弱或完全消失㊂心脏超声显示腱索或乳头肌断裂同时伴有严重瓣膜反流可明确诊断㊂对P M R 出现严重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使用体外生命支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绝大部分P M R 患者需立刻行手术治疗㊂二尖瓣缘对缘修复只适合作为尚不能行手术治疗的高危P M R 患者的紧急治疗方法[6]㊂然而,二尖瓣修复手术并不是所有P M R 患者的最优选择㊂对于乳头肌部分或不完全断裂的P M R 患者应优先选择二尖瓣修复手术,当P M R 患者出现二尖瓣双叶或连枷性脱垂时,二尖瓣置换术的效果更佳㊂对于乳头肌完全破裂伴急性大量二尖瓣反流患者无论何种手术治疗均无法挽救患者生命㊂基于已有数据显示,P M R 相关手术治疗后院内病死率为20%~25%,1年生存率为70%~80%,5年生存率约为65%,10年㊃6121㊃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11月第22卷第11期 C h i n J G e r i a t r H e a r t B r a i n V e s s e l D i s ,N o v 2020,V o l 22,N o .11生存率为30%~50%[7]㊂3A M I并发C R的预防3.1β受体阻滞剂I S I S-1研究表示,对AM I患者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C R发生率㊂本研究团队同样证实,AM I后早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显著降低C R发生风险[8]㊂因此,建议对于没有禁忌证的AM I患者应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C R发生㊂3.2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在梗死心肌内聚集导致全身及心脏的炎性反应㊁心室重构以及C R发生[9]㊂既往研究证实,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与白细胞结合,抑制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 P)活性以及相关炎性反应水平,进而降低C R发生率㊂遗憾的是,相关临床研究未证实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㊁阿司匹林)能降低AM I患者C R的发生㊂抗血小板药物在C R中的作用尚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㊂3.3再灌注治疗2017年E S C指南指出早期对梗死相关动脉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P C I)是预防C R的重要措施㊂研究发现,早期溶栓(起病距溶栓<6h)可以降低AM I 患者V S R的发生风险㊂然而,不适当的溶栓亦可成为C R 的危险因素[10]㊂直接P C I对C R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㊂与接受溶栓治疗的AM I患者相比,接受直接P C I的患者C R发生率更低[11]㊂早期应用P C I开通病变血管可以显著降低C R的发生风险㊂但直接P C I后仍可能发生C R,可能与P C I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有关㊂P C I后部分患者无法有效改善缺血区域的心肌组织血流灌注,出现心肌组织无灌注或灌注不良,即无复流现象[12]㊂减少直接P C 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可能会降低C R的发生风险㊂3.4其他 G I S S I-3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可以改善AM I后心肌的炎性反应,从而显著降低C R发生率;N R M I4注册研究提出,他汀类药物亦可对降低C R的发生起一定作用㊂此外,曲美他嗪通过降低MM P-2, MM P-9活性可减少C R的发生风险㊂虽然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可减弱AM I患者的炎性反应并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但增加了患者心律失常和C R的发生风险㊂4展望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C R诊断标准㊂C R的诊断主要依靠早期超声心动图和相应的临床表现㊂寻找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生物标志物,探索更确切的C R诊断方法并进一步完善C R的诊治流程是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㊂尽管动物实验已经发现一些药物可以减少C R的发生,但相关结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㊂手术治疗仍是C R最主要的治疗手段㊂然而,C R相关手术治疗也面临诸多困境,对于发生C R的患者即便立即行手术治疗,其院内病死率依旧居高不下,未来改进相关手术技术,探究更适合C R患者的心脏补片是另一努力方向㊂参考文献[1] Z h a o D,L i u J,W a n g M,e t 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e a s e i n C h i n a:c u r r e n tf e a t u r e s a n d i m p l i c a t i o n s[J].N a tR e v C a r d i o l,2019,16(4):203-212. D O I:10.1038/s41569-018-0119-4.[2] X u e X,K a n J,Z h a n g J J,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i n p r e v a l e n c e,p r e-d i c t o r s,a n d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e of V S R v e r s u s F WR a f t e r a c u t e-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t h e p r o s p e c t i v e,m u l t i c e n t e r r e g i s t r yMO O D Y t r i a l-h e a r t r u p t u r e a n a l y s i s[J].C a r d i o v a s c R e v a s cM e d,2019,20(12):1158-1164.D O I:10.1016/j.c a r r e v.2019.01.023.[3] Y e L,B a i HM,J i a n g D,e t a l.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e o s i n o p h i l p e r-c e n t a g e a nd h i g h-se n s i t i v i t y C-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p r e d i c t s i n-h o s p i t a l m a j o r a d v e r s e c a r d i a c e v e n t s i n S T-e l e v a t i o n m y o c a r-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p a t i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p r i m a r y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o r-o n a r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J].J C l i n L a b A n a l,2020,34(9):e23367.D O I:10.1002/j c l a.23367.[4] B h a r d w a j B,S i d h u G,B a l l a S,e t a l.O u t c o m e s a n d h o s p i t a lu t i l i z a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p i l l a r y m u s c l e r u p t u r e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A m J C a r d i o l,2020,125(7):1020-1025. D O I:10.1016/j.a m j c a r d.2019.12.051.[5] F u Y,L i K B,Y a n g X C.A r i s k s c o r e m o d e l f o r p r e d i c t i n g c a r-d i a c r u p t u re af t e r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C h i n M e d J(E n g l),2019,132(9):1037-1044.D O I:10.1097/C M9.0000000000000175.[6] E s tév e z-L o u r e i r o R,A r z a m e n d i D,F r e i x a X,e t a l.P e r c u t a n e-o u s m i t r a l v a l v e r e p a i r f o r a c u t e m i t r a l r e g u r g i t a t i o n a f t e r a n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J 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2015,66(1):91-92. D O I:10.1016/j.j a c c.2015.03.597.[7]S c h l o t t e r F,d e W a h a S,E i t e l I,e t a l.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p o s t-m y o-c a r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ve n t r i c u l a r s e p t a l d ef e c t c l o s u r e:a s y s t e m a t-i c r e v i e w o f c u r r e n t e v i d e n c e[J].E u r o I n t e r v e n t i o n,2016,12(1):94-102. D O I:10.4244/E I J V12I1A17.[8] G o n g W,F e n g S,W a n g X,e t a l.B e t a-b l o c k e r s r e d u c e d t h er i s k o f c a r d i a c r u p t u r e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f a r c t i o n:a m e t a-a n a l y s i s o f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t r i a l s[J].I n t JC a r d i o l,2017,232:171-175.D O I:10.1016/j.i j c a r d.2017.01.035.[9] M a S,L u Q,H u H,e t a l.P o s t-i n f a r c t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t h r o m-b o s i s i s m ec h a n i s t i c a l l y r e l a t ed t o ve n t r i c u l a r w a l l r u p t u r e[J].M e d H y p o t h e s e s,2020,144:109938. D O I:10.1016/j.m e h y.2020.109938.[10] H a o W,L u S,G u o R,e t a l.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c a r d i a c r u p t u r ec o m p l i c a t i n g m y o c a r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a P R I S MA me t a-a n a l y s i s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J].J I n v e s t i g M e d,2019,67(4):720-728. D O I:10.1136/j i m-2018-000841.[11] C h a n g R Y,T s a i H L,H s i a o P G,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 t h e r i s ko f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f r e e w a l l r u p t u r e i n T a i w a n e s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T-e l e v a t i o n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u n d e r g o i n g d i f-f e r e n t r e p e r f u s i o n s t r a t eg i e s:a m e d i c a l r e c o r d r e v i e w s t u d y[J].M e d 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16,95(44):e5308. D O I:10.1097/M D.0000000000005308.[12] K l o n e r R A.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 o f n o-r e f l o w/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 o b-s t r u c t i o n i n t h e S T E M I p a t i e n t[J].E u r H e a r t J,2017,38(47):3511-3513. D O I:10.1093/e u r h e a r t j/e h x288.(收稿日期:2020-05-25)(本文编辑:纪艳明)㊃7121㊃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11月第22卷第11期 C h i n J G e r i a t r H e a r t B r a i n V e s s e l D i s,N o v2020,V o l22,N o.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脏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脏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高血 压病史 9例 , 糖尿 病史者 6 , 绞痛 发作 史 9 例 心 例, AMI 后血 压仍高者 4例 。 1 2 梗死部位 及发生 心脏破 裂 时问 1 . 2例均 为 急 性心梗 透壁性心 肌梗死 , 中广泛 前壁梗死 7例 , 其 下 壁心梗 2例 , 下壁后 心梗 1例 , 下壁 加侧壁加 正后壁 梗死 1 , 例 下后壁加 右 心 室梗 死 1例 , 在 AMI 均 后
Ca dacr pt r ri u ue N ur i sng
Ke r s Ac em y ar i li a c in y wo d ut oc d a nf r to
中图 分 类号 : 4 2 R 4 . R 7 ,52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0 26 7 ( 0 0 0 — 1 00 1 0 —9 5 2 1 ) 2 0 3 — 2
作者简介 : 永 芳 ( 93 ) 女 , 科 , 师 , 事 临 床 护 李 18 一 , 本 护 从
如有 异常及 时报告 。
裂后病 情进展快 , 迅速 出现循环 衰竭甚 至死亡 , 治 救
机会很 小 , 防 尤为 重 要 。因此 , 人 人 院 1 预 病 ~3d
住 I U, C 由专 人 护 理 , 给 予 心 电 监 护 , 切 观 察 生 应 密
命 体征 的变 化 , 确 记 录 2 准 4h出入 量 , 有 异 常及 如 时报告医生 。观察病 人意识及 对外 界反应和 肢体活
竭 、 律 失 常 和 休 克 , 以 , 速 止 痛 极 为 重 要 。 观 心 所 迅
察疼 痛 的部位 和程 度 , 剧痛 时给 予吗啡 5 1 皮 ~ 0mg 下注 射或 杜 冷 丁 5 ~ 1 0mg肌 肉注 射 , 呼 吸 功 0 0 有 AMI 者发 生 心脏 破 患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预防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预防护理
复 5 0次 。
1 休息 : . 在急 性期应 绝 对 卧床 休 息 , 室 保持 病
强 光 刺 激 。床 面平 整 、 干爽 , 睡衣 宽松 舒 适 并 指导
害 时 , 士要 承 担 相应 的 法 律责 任 。 因此 , 士要 护 护 具备 辨认 和控 制 自己行 为的 能力 , 在临床 护理 工作
中加 强 以患者 为 中心的服 务意 识 , 不断提 高专 业水
患者 睡 前喝热 牛 奶 、 水洗 脚等 。 同时也 可 以配合 热
寸 , 复 1 O次 。 反 O 推 拿 注意事 项 1 严 重 的器 质 性 病 及 临 床 急 症 禁 忌 , 拿 局 . 推
要 加强 职业 道德教 育 和慎独 修养 , 育护 士有 教 高 尚的 职业 操 守 , 患 者 的痛 苦 和 生 命 放 在 第 一 把 位 , 立 全心全 意为 人 民服务 的思 想 。使 护 理行 为 树
善。
必须 熟悉 自己面 临 的潜 在 法 律 责任 , 到学 法 、 做 懂 法、 法、 法 , 守 用 以便更 好 地 履 行职 责 , 为患 者 提 供 优 质 服 务 。只有 这 样 , 能 加强 自我 保 护 , 才 防范 护 理 纠纷 , 护 良好 的 医疗 秩 序 , 保 护 患 双方 的身 维 确

些 心理 护理 , 让 患 者 听 舒缓 的音 乐 , 轻 松 题 如 看
材 的书籍 , 通病 房 内病 友 问 的人 际 关 系 , 听 患 沟 倾 者诉说 病 痛 , 除 其思 想 顾 虑 , 励 患 者 树 立 战胜 解 鼓
疾 病 的信 心 。安 静 的环境 , 有效 的心理 护理再 辅 以
平 和操 作技 能 , 立 高 度 的 责 任 心 , 格 执行 各 项 树 严

急性心梗的护理

急性心梗的护理

一、对症护理1、疼痛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并遵医嘱给予解除疼痛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严重者可选用吗啡等。

2、心源性休克应将患者头部及下肢分别抬高30o~40o,高流量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或肺微血管楔压进行监测。

应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按时翻身预防肺炎等并发症,做好24h监测记录。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瘤、栓塞等。

二、一般护理1、休息与环境有条件的患者应置于单人抢救室或心血管监护室给予床边心电、呼吸、血压的监测,尤其在前24h内必须连续监测,室内应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如氧气装置吸引装置、人工呼吸机、急救车,各种抢救机械包以及除颤器、起搏器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完全卧床休息3~7d,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从第二周开始,非低血压者可鼓励患者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两周后可扶患者坐起、病情稳定患者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2、饮食基本按心绞痛患者饮食常规,但第一周应给予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

3、保持大便通畅见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三、健康指导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当病程进入康复期后可适当进行康复锻炼,锻炼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否胸痛、心民呼吸困难、脉搏增快,甚至心律、血压及心电图的改变,一旦出现应停止活动,并及时就诊。

5、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并定期门、随访。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25页
总结
3.术后:合理抗感染、呼吸机支持,无禁忌症, 尽早抗凝及活血,严格出入量,确保有效循环 血量,尤其对高危病人动态监测心电图、心肌 酶、心率、血压,因手术疼痛存在心肌梗死临 床表现不经典,较少出现心绞痛,诊疗主要靠心 电图与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以做到及时诊疗和治疗。一旦心肌梗死,主动 治疗,开放肠内饮食后尽早抗血小板及稳定斑 块治疗,预防再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以及后 期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 药品。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1页
二、围手术期与急性心肌梗死
流行病学
●围术期急性心肌缺血总体发生率8-37%。 ●术前近期有轻度心绞痛者围术期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百分比3-10%,心 源性死亡1-5%。 ●近期有重度、不稳定心绞痛者发生围术期急性心脏事件百分比10-15 %,心源性死亡>5%。 ● 6个月以上发生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为5%. ●3到6个月之间有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为16%. ●3个月内有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达64.1%. ●围术期首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死亡率26.6%,而再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死 亡率64.1%(《危重病医学》教材上为36-70%).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8页
四.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预防
冠心病病人术前评定与处理
3. 以下情况都须延迟手术并作检验与深入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6个月之内AMI 合并失代偿心衰 合并严重而未控制心律失常 以上情况即使得到纠正和稳定也只是适宜非高危险手术 , 须高危险手术时应该进行冠脉再通手术(介入或CABG)
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页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导读:急性心肌病的发生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为了患者能够了解,请仔细阅读以下的内容,相信对患者会有一些帮……急性心肌病的发生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为了患者能够了解,请仔细阅读以下的内容,相信对患者会有一些帮助。

容易引起的并发症,如果了解了的话,可以及时预防,并且极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当然,也请患者仔细阅读,以便患者可以及时的做好预防。

1.心脏破裂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

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

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

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

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3.附壁血栓形成多见于左心室。

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

血栓可发生机化,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也可在发病1~2周内发生,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

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多可恢复,少数需永久起搏器治疗。

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于发病数天后出现,详见临床表现部分。

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或数月内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生,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敏反应。

以上就是我们简单介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请患者认真阅读。

如果发现有以上的并发症,请患者及时的去医院检查,以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预防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高。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很容易导致心脏破裂。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一旦发生却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非常重要。

1、早期干预
心肌梗死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避免出现心脏破裂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心绞痛等症状时,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心肌梗死的症状,如剧烈胸痛、呼吸急促、恶心等,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2、有效的药物治疗
科学的药物治疗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治疗的药物可以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促进心血管的血液循环和代谢,调整心脏功能,有效地预防心脏破裂的发生。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严重情况下,手术治疗可以直接挽救患者的生命。

手术包括开胸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治疗的目的就是尽可能修复心脏破裂的部位,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4、生活习惯调整
心肌梗死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平日里也需要注意身体健康,避免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例如,要合理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高糖等食物的摄入,坚持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积极治疗并发症
心脏破裂不仅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而且也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心脏破裂的症状,那么应立即进行积极的治疗。

此时,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配合医生做好对身体状态和病情的监测,保证治疗方案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预防是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进行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防止心脏破裂的发生。


时,患者们也要了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疾病的严重性,做好日常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从而减轻对身体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