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纳米线的生长与电学性质研究
温石棉 硅纳米线
温石棉硅纳米线
温石棉和硅纳米线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温石棉是一种天然纤维矿物,化学式为Mg6Si4O10(OH)8,因发现于加拿大温石棉矿而得名。
它具有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不燃不爆、无毒无味等特性,是水溶性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防火保温制品和橡胶制品中。
硅纳米线是一种新型的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线体直径一般在10nm左右,内晶核是单晶硅,外层有一SiO2包覆层。
由于自身所特有的光学、电学性质如量子限制效应及库仑阻塞效应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在微电子电路中的逻辑门和计数器、场发射器件等纳米电子器件、纳米传感器及辅助合成其它纳米材料的模板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硅纳米线径向p-i-n结电输运特性研究
硅纳米线径向p-i-n结电输运特性研究在光伏太阳能电池中,对于提高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和光转换效率,硅纳米线径向p-i-n结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结构。
然而,迄今为止,论文中报道的本征层厚度均小于50 nm,在此厚度下,本征层作为载流子主要收集区域的作用并未凸现出来。
在本文中,采取浓度为1016~1020 /cm3的杂质掺杂,以增厚的本征层(150 nm)为前提,利用泊松方程得到硅纳米线径向p(核区)-i(夹层)-n(壳层)结不同区域的电场及电势分布。
计算结果显示,p区和n区的电场分布是不均匀的,且随着本征层半径的增大,电场逐渐降低。
对于核区半径为50 nm的p-i-n结,当杂质浓度低于1017 /cm3时,核区被完全耗尽。
随着杂质掺杂浓度的增加,耗尽层厚度逐渐降低,本征区载流子的漂移速度逐渐增大并趋于饱和。
从电场强度、耗尽层厚度、载流子漂移速度三方面得到杂质最佳掺杂浓度为1018 /cm3。
通过比较本征层载流子的渡越时间和寿命,确定了材料允许的最大缺陷浓度。
关键词:径向p-i-n结,电场强度,耗尽层,漂移速度,最佳掺杂浓度第一章绪论1.1 引言目前,基于径向纳米线独特的光、电学性质,径向纳米线太阳能电池的高效光管理研究已经成为普遍重视的课题[1-6]。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pn结器件,径向纳米线阵列可以使光的吸收过程和载流子的分离过程相互独立,有利于实现低质量材料的应用,降低成本。
并且,在光学结构(阵列周期、直径、形状等)优化的情况下[7-9],纳米线阵列表现出较高的光管理能力,如较高的抗反射性。
纳米线阵列优异的光吸收特性已经被实验所证明[10,11]。
然而,在纳米线生长过程中,由于重n/p型的掺杂、催化剂(Au)的使用,掺杂区产生了大量的复合中心,载流子的收集效率仍然较低。
其解决办法之一为在pn结中引入本征层,使载流子的收集区域从p/n区转移到本征区。
虽然有论文[12-14]对径向纳米线p-i-n结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但由于本征层较薄(<50 nm),对于载流子的收集其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硅纳米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硅纳米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硅纳米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纳米材料,在纳米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子学、光电子学和生物传感器等。
因此,研究硅纳米线的结构、性质和动力学行为对于深入理解其应用和生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主要介绍硅纳米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背景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计算方法,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以研究它们的宏观性质。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已经广泛应用。
与实验相比,分子动力学模拟有如下的优势:1.可以控制条件。
实验状态受到许多限制,例如温度、压力、物质的纯度等,而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在任何条件下进行,使得研究更加灵活和可控。
2.可以对分子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实验通常只能从宏观上观察样品的性质,而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提供大量的微观信息,例如原子的位置、速度和能量等。
硅纳米线是由硅原子组成的一维纳米材料,在实验中通常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或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
考虑到硅纳米线的材料的难以提供充足的理论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成为了研究硅纳米线的重要工具之一。
模拟方法硅纳米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原子的相互作用、表面张力和应力等。
通常情况下,硅纳米线的模拟可以使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来进行。
这个方法模拟所有原子之前的相互作用,包括键的形成、角度的变化和键长变化,通过功率法和NVD算法来计算。
在模拟之前,需要设定一定的模拟条件,如系统容积、温度、压力等。
硅纳米线通常在稳态条件下进行模拟,这意味着它的结构、性质和动力学行为不随时间变化。
在实际操作中,容器的边界是需要进行周期性的边界化,边界的作用是保证在模拟中的原子的对称性。
从头开始模拟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了一些现成的模拟软件,例如LAMMPS 和GROMACS等,可以充分利用并行计算加速模拟。
这样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可靠的模拟结果。
结果与讨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坐标和速度的变化、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自由能和动力学性质等。
硅纳米线研究进展概述
影 响, 硅纳米线的拉曼峰值相对单 晶硅有红移 , 同时呈 现 出明显
的不对称 。R n pn n og— i Wag等 比较 了不 同直径硅 纳米 线的 g 拉曼特征后发现随着硅纳米线直径 的减 小 , 拉曼 峰移 向低频带 ,
并且发生 了低频 不对称 宽化 。激光 辐射发 热 、 压应 力 和声子 限 制效应都能 使拉 曼峰频 移。M. . o s nioi J K nt t v a n c等 研究 了硅 纳米线 的量子限 制效应 与非谐 性之 间的关 系 , 现用激 光加 热 发 硅纳米线阵列 的部分 区域 , 会导致 一阶拉曼峰发 生位移 和加宽 ,
第4 0卷第 8期
21 0 2年 4月
广
州
化
工
Vo . 140 No. 8 Ap l 2 2 i r . 01
Gu n z o h mia n u t a g h u C e c lI d sr y
硅 纳 米 线研 究 进 展概 述 术
郑红梅 顾 家祯 袁志 山 , ,
1 4
广
州
化
工
21 0 2年 4月
中含有该金属元素 , 导致 纳米 线不 纯。
除 了受 硅 纳 米 线 结 构 的影 响 , 纳 米 线 的 电学 特 性 也 取 决 硅
2 拉 曼 特 征
受 到脆 弱 的结 构 形 态 、 子 限 制 效 应 、 面 氧 化 层 和 加 热 的 声 表
于其化学成分 。裴立宅等 发现对硅纳米线进行掺杂或减小硅 纳米线的直径可提 高载流 子浓度 及迁移 率 、 场发射 和 电子输 运
性能 。Pn i 等” i X e 引发 现掺杂 物在径 向分布不 均匀 , 取决 于 g 这 纳米线直径。C n aeK.C a adc hn等 对 刚制备 出的纳 米线进 行 锂化。锂化前 , 新的纳米线 的电阻 为 2 i, 5k) 电阻率 为 0 0 ・ . 2n c 锂化之后电阻为 8M t电阻率为 3n ・ m, m, f, c 电子输送特 性发 生巨大变化。z Y Z ag等 研究发现 了硅纳米线 掺杂 状态 .一 hn 和表面悬挂键 之间一 种新 的物理耦 合关 系 , 而 打开新 的机 遇 从 来发展纳米 自旋电子学 。
纳米材料电学性质的研究
纳米材料电学性质的研究摘要:纳米体系中,电子波函数的相关长度与体系的特征尺寸相当,电子不再能够视为处于外场中运动的经典粒子,其波动性在电子输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表现出特殊的电子能态特性。
文中主要对半导体的电学性质归纳总结,如自由载流子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掺杂对能带结构和载流子浓度的影响、半导体的电导率如何依赖于载流子的浓度和迁移率等,以及纳米半导体的介电行为(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及压电特性等。
同时对硅纳米体系的电学性质做一些概况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作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半导体、电学性质、纳米硅体系一、绪论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高度集成化的要求及原件和材料微小化趋势下,纳米材料无疑将成为主角。
纳米半导体更是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纳米半导体粒子的高比表面、高活性、特殊的特性等使之成为应用于传感器方面最具前途的材料。
它对温度、光、湿气等环境因素是相当敏感的。
外界环境的改变会迅速引起表面或界面离子价态电子输运的变化;利用其电阻的显著变化可作成传感器,其特点是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优良。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况是:(i)在纳米半导体制备方面,追求获得量大、尺寸可控、表面清洁、制备方法趋于多样化、种类和品种繁多。
(ii)在性质和微结构研究上着重探索普适规律。
(iii)研究纳米尺度复合,发展新型纳米半导体复合材料。
(iv)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及光电转换研究。
二、纳米材料的电子能态特性2.1 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纳米材料的尺寸在1nm~100nm之间,体系中只含有少数的电子,此时电子的结构与单个原子壳层结构十分类似,可以借助处理原子的电子结构模型粗略地求出。
如果将这一体系看成是一个势阱,则电子被限制在此势阱中。
显然电子可占据的能级与势阱的深度和宽度有关。
在强限制的情况下,即势阱很深时,纳米材料具有类原子的特性,可称为类原子材料。
它的基态与所包含的电子数目的奇偶性有关,从而影响到它的物理性质。
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
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学校西安邮编×××摘要: SiC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热导率大、饱和漂移速度高等特点使其在高频、高温、高功率、抗辐射等方面有良好的性能,被认为是新一代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半导体材,因此研究SiC纳米线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Summary: S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with the big breakdown electric field wid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saturated drifting velocity higher characteristic in the high frequency and high temperature, high power, resist radiation and good performance,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 new generation of microelectronics devic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of the semiconductor material, so the study of SiC nanowires material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关键词:纳米线,SiC,场效应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光催化降解Key words: Nanowires, S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thin film transist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1 纳米材料的性能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iC纳米线的研究进展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iC纳米线的研究进展摘要:SiC纳米线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电学和光学等性能在光电器件、光催化降解、能量存储和结构陶瓷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其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SiC纳米线因具有工艺简单、组成可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iC纳米线以及调控其显微结构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
采用Si粉、石墨粉和树脂粉等低成本原料以及流化床等先进设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线状、链珠状、竹节状、螺旋状以及核壳结构等不同尺度、形貌各异的SiC纳米线并且有的SiC纳米线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场发射性能和吸波性能等,为制备新型结构和形貌的SiC纳米线及开发新功能性的SiC纳米器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未添加催化剂时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的SiC纳米线虽然纯度较高但存在产物形貌、尺度和结晶方向等可控性差;制备温度较高和产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而添加催化剂、熔盐以及氧化物辅助可明显降低SiC纳米线的制备温度提高反应速率以及产率但易在SiC 纳米线中引入杂质。
将来应在提高SiC纳米线的纯度、去除杂质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还应注重低成本、规模化制备SiC纳米线的研究采用相应措施调控SiC纳米线的显微结构以拓宽SiC纳米线的应用领域。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制备SiC纳米线的方法分析总结了无催化剂、催化剂、熔盐以及氧化物辅助等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期望为SiC纳米线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引言:SiC纳米线因具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而表现出独特的电、磁、光、热等物理和化学性质。
同时SiC纳米线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耐热性以及耐高温氧化性等,使其在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强化增韧中起重要作用调以及吸收性能好,可有效改善材料的场发射性能、催化性能、电化学性能及微波吸收性能等l1。
多功能性的SiC纳米线成为极具广泛应用潜力的理想新型材料。
硅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硅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硅纳米线是一种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纳米尺寸的硅材料,具有很好的机械、电子和光学性质。
因此,硅纳米线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传感器、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硅纳米线制备方法及其光学性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硅纳米线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方法。
1.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硅纳米线的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气相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使硅源在载气中分解并在衬底上生长成硅纳米线。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需要高温下进行反应,且硅纳米线的直径难以控制。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化学合成硅纳米线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硅纳米线。
该方法是将硅源与溶剂混合,并通过加热和干燥将其固化成凝胶,再进行热处理,使凝胶转化为纳米尺寸的硅颗粒。
其优点是可以控制硅纳米线的直径,并且还可以控制硅纳米线的形态,比如,可以制备锥形、球形等形态的硅纳米线。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制备硅纳米线的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在电解液中让硅材料通过电解来制备硅纳米线。
电化学法可以制备出高质量、高密度、高可控性的硅纳米线,在光电器件、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硅纳米线的光学性质研究硅纳米线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如增强拉曼散射信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
其光学性质与硅纳米线的直径、长度、形态等有关。
下面将介绍几种硅纳米线的光学性质研究。
1. 硅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硅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指硅纳米线表面的自由载流子与光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光照射到硅纳米线表面时,光子会产生激发,并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现象。
该现象可以应用于传感器、光电器件等领域。
2. 硅纳米线的增强拉曼散射硅纳米线的增强拉曼散射是指硅纳米线表面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拉曼信号增强现象。
该现象可以用于化学传感器、分子识别等领域。
硅纳米线 锂电池负极
硅纳米线锂电池负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池的需求逐渐增大,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电池便是锂电池。
而在锂电池的构成中,负极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硅纳米线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其在锂电池负极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并且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可持续性。
一、硅纳米线的性质硅纳米线是由硅原子组成的一种纳米材料,尺寸通常在10纳米至10微米之间。
它的特点是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导电性能良好、硅骨架稳定、可逆性良好以及重量轻等。
这些优良的性质与硅金属的机械、热力学和电化学特性有关。
二、硅纳米线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由于硅纳米线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因此它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锂电池的负极中。
与传统负极材料相比,硅纳米线具有以下优点:1. 较高的存储容量硅纳米线具有较高的储存容量,其理论比电容达到4200mAh/g,比传统碳材料的理论比能达到近10倍。
2. 更高的导电率硅纳米线的导电率比传统负极材料高出许多,这使得其能够更快地将电能传递到正极。
3. 更好的循环性能由于硅纳米线具有良好的可逆性能,相较其他材料,其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
4. 稳定性较好硅纳米线负极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锂电池的长期稳定性。
三、硅纳米线在锂电池中的制备方法通过化学法、物理法和电化学方法等多种手段,可制备出不同尺寸、形状、结构和组成的硅纳米线。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和单体溶胶法等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制备方法。
四、硅纳米线锂电池的前景硅纳米线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等方面具有优势并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硅纳米线锂电池能够克服锂离子电池的瓶颈限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容量。
同时,硅纳米线锂电池还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制和可规模化生产等优势。
总之,硅纳米线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尽管该技术还需要更多的改进和研究,但是它的优良性能和可持续性,将极大地推动电池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研究及应用
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研究及应用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因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具有与宏观尺寸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其中,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研究及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研究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与其尺寸和形貌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电阻率、电导率、介电常数、电荷密度等方面。
1. 电阻率随着材料尺寸的不断减小,纳米材料中电子与原子间的散射减少,导致电子传输的流动路径减短,使电阻率降低。
同时,纳米材料还存在量子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等因素,使其电阻率表现出复杂的尺寸依赖性。
例如,在纯银的纳米线中,当直径小于50nm时,电阻率随直径增加而降低,但当直径小于10nm时,电阻率开始升高。
2. 电导率纳米材料的电导率与电阻率有相似的尺寸依赖性。
当材料尺寸减小到一定大小时,电导率会发生突变。
这是因为纳米材料中的电子受到晶格的限制,不再能够自由运动,从而阻碍了电子的导电。
3. 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主要与材料的极化和导电性质有关。
随着尺寸的减小,纳米材料中电子的极化效应和界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从而导致介电常数的改变。
例如,在氧化锌的纳米晶体中,当粒径小于50nm时,介电常数会出现明显增加。
4. 电荷密度纳米材料的电荷密度与其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有关。
在纳米颗粒表面,由于分子结构的改变和表面能的变化,通常会出现电子传输发生和化学反应发生的巨大变化。
以上是纳米材料电学性质的主要特征,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关注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所带来的一系列重要应用。
二、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应用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研究为其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得其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1. 生物医学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
例如,利用吸附纳米颗粒的特殊表面性质,可以研制出用于医学影像学和肿瘤治疗的纳米颗粒。
2. 能源存储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能够提高电化学能量储存和释放的效率,因此在能源存储领域中有重要应用。
多晶硅纳米线的湿法刻蚀及光学性质研究
开发研究多晶硅纳米线的湿法刻蚀及光学性质研究刘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余338012)摘要:介绍了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来制备多晶硅纳米线,通过扫描电镜、反射率测试和XRD晶形分析等手段来对制备样岛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
通过实验研究HF浓度、AgNOs浓度、H2O2浓度、反应时间对硅纳米线表面形貌和漫反射率的影响,从而得到刻蚀的最佳条件,制备出低反射率而又均匀的多晶硅纳米线材料。
关键词:湿法刻蚀;多晶硅;硅纳米线;反射率1硅材料及其物理特性1.1硅纳米线概念所谓纳米线,是一种在横向上被限制在100nm以下,纵向上没有限制的一维材料。
硅纳米线是一种新型的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线体直径一般在10nm左右,内晶核实单晶硅,外层有一层Si。
?包覆层。
硅纳米线可以通过紫外光电子刻蚀、反应性离子刻蚀、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得到。
在场效应晶体管、单电子探测器、双向电子泵、双重门电路、纳米线阵列方面都有硅纳米线的应用。
1.2硅纳米线特性1.2.1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是半导体材料最基本的电学特性。
掺杂硅纳米线的电阻率很低,所以通过掺杂可提高硅纳米线的载流子浓度。
高载流子浓度对半导体能带有重要影响,从而对半导体光吸收边附近的吸收特性有若干重要的影响,最终导致带隙随载流子浓度变化。
1.2.2场发射特性场发射是利用肖特基效应,将指向导体表面的强电场(即所谓的提拉电场)作用于导体的表面,使其表面势垒降低、变窄,当势垒的宽度窄到可以与电子波长相比拟时,电子的隧道效应开始起作用,部分高能电子就可顺利穿透表面势垒进入真空。
2实验讨论在这次试验中,我们通过改变HF浓度、AgNOs浓度、HQ?浓度、反应时间,来制备不同的硅纳米线样品。
每个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作为自变量,其他条件则完全相同,通过阶梯性改变自变量的值来得到不同的硅纳米线样品组。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组反射率,分析实验测试结果,得到自变量最佳条件。
硅材料的电学及化学性质
硅的电学性质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质特点:一是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其电阻率约在10-4-1010Ω.cm范围内;二是电导率和导电型号对杂质和外界因素(光\热\磁)高度敏感。
无缺陷半导体的导电性很差,称为本征半导体。
当硅中掺入微量的电活性杂质,其电导率将会显著增加,例如,向硅中掺入亿分之一的硼,其电阻率就降为原来的千分之一。
当硅中掺杂以施主杂质(Ⅴ族元素:磷、砷、锑等)为主时,以电子导电为主,成为N型硅;当硅中掺杂以受主杂质(Ⅲ族元素:硼、铝、镓等)为主时,以空穴导电为主,成为P型硅。
硅中P型和N型之间的界面形成PN结,它是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基础。
硅也存在不足之处,硅的电子迁移率比锗小。
尤其比GaAs小。
所以简单的硅器件在高频下工作时其性能不如锗或GaAs高频器件。
此外,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是直接禁带材料,光发射效率高,是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而硅是间接禁带材料,由于光发射效率很低,硅不能作为可见光器件材料。
硅的化学性质硅在自然界以化合物状态存在。
硅晶体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高温下,硅几乎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硅容易和氧、氮等物质发生作用,他可以在400℃与氧,在1000℃与氮进行反应。
直拉法制备硅单晶时,要使用超纯石英坩锅。
石英坩锅与硅熔体反应:Si+ SiO2=2SiO(1400℃)反应产物SiO一部分从硅熔体中蒸发出来,另外一部分溶解在硅中,从而增加了熔硅中氧的浓度,是硅中氧的主要来源。
硅的一些重要的化学性质如下:Si+O2=SiO2Si+2H2O= SiO2+2H2↑这两个反应是硅平面工艺中在硅表面生成氧化层的热氧化反应。
二氧化硅十分稳定,这一特点是二氧化硅膜在器件工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SiO2膜容易热氧化生成以及可以通过化学腐蚀选择性去除,因此,能够使用光刻方法实现器件小型化,是精密结构变为现实Si+2CL2= SiCL4 Si+3HCL= SiHCL3+H2↑这两个反应是制造高纯硅的基本反应及材料。
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纳米线阵列(nanowire arrays)是一种由纳米尺度的线状材料组成的有序阵列结构。
这种结构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对于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性质研究。
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电化学法和物理方法等。
其中,化学合成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适当的表面修饰剂,可以制备出高质量、高密度的纳米线阵列。
电化学法则是通过在电解液中进行电沉积的方式实现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在适当的电压和电流密度条件下,可以实现纳米线的有序排列。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溅射沉积、热蒸发等方法,通过控制溅射或蒸发的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性质的纳米线阵列。
纳米线阵列的性质研究主要涉及其光、电、热等性质。
在光学性质研究方面,纳米线阵列因其尺寸在纳米级别,使其呈现出量子尺寸效应。
这种效应导致纳米线在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各种非常规的光学特性。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纳米线阵列可以表现出增强拉曼散射的现象,这对于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纳米线阵列还可以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实现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对于太阳能电池等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学性质研究方面,纳米线阵列的电导率常常显示出优异的性能。
纳米线阵列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载流子传输能力,这使得其在能量转换和储存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纳米线阵列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柔性电池、超级电容器和光电探测器等。
此外,纳米线阵列还具有较低的能量损耗和高的电子迁移率,这些特性对于纳米电子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热学性质是纳米线阵列的另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由于其尺寸纳米级别,纳米线阵列往往表现出与宏观材料不同的热传导性能。
纳米线阵列的热导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晶格缺陷、散射等因素导致的。
这种独特的热传导性能对于纳米热电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调控纳米线阵列的结构和组分,可以实现优异的热电转换效率,从而在能量转化和储存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研究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研究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量子限制效应、表面效应等独特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LED、传感器等领域。
然而,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仍面临不少挑战。
在此背景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成为制备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研究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
一、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简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是将化学气相沉积(CVD)与等离子体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将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的前驱体引入等离子体堆积区域,通过等离子体能量激发前驱体分解生成活性物种,并在衬底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制备薄膜。
PE-CVD工艺具有一下优点:首先,等离子体能量可以增强前驱体的分解和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沉积速率;其次,等离子体能源可以激活惰性气体,增强化学反应;最后,PE-CVD工艺可以实现低温制备,避免高温烧蚀衬底。
二、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利用PE-CVD方法制备半导体纳米材料,需要控制前驱体的引入量、等离子体条件、衬底表面反应等多方面因素。
在此,以Si纳米线为例,介绍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
1. 前驱体引入在PE-CVD过程中,前驱体的引入量对纳米材料的尺寸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采用液态途径将前驱体引入反应气氛中,如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苯基硅烷(PBSi)。
前驱体的引入量可以通过控制前驱体的蒸汽压、进气量和进气时间等参数来实现。
2. 等离子体条件等离子体条件也是影响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的重要因素。
等离子体参数可以通过改变衬底的辅助电极位置、预处理条件等来调节。
在PE-CVD过程中,等离子体使前驱体分解产生大量活性物种,如SiH、SiH2、SiH3等,这些物种在衬底表面上发生反应,形成纳米结构。
3. 生长机制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包括核心生长、后续生长、纵向和横向生长等过程。
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总结
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载流子数目与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一定能量的光子数目的比率。
因此,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与太阳能电池对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各个波长的光的响应有关。
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EQE),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载流子数目与外部入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一定能量的光子数目之比。
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IQE),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载流子数目与外部入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没有被太阳能电池反射回去的,没有透射过太阳能电池的,一定能量的光子数目之比。
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基于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的金属箔进行了阐述【foil - 铝箔】。
此类设备的主要优点是讨论,通过光的反射率,电压,电流和外部量子效率数据一个单元的设计,采用薄非晶硅层上沉积形成的纳米线阵列P - N结。
一个有前途的1.6 mA/cm2的电流密度为1.8平方厘米电池获得,并广阔的外部量子效率测定的最大值为12%,在690纳米。
“。
2007年美国物理研究所。
近年来,一直存在一个显着的,复活在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兴趣。
太阳能转换特别感兴趣,因为是丰富的源。
今天的绝大多数鈥檚商业太阳能电池模块是基于晶体硅,但有越来越多的薄膜的兴趣,所谓的第二代太阳能电池,以及第三代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电池,一些需要使用的纳米结构的概念。
基于纳米线净重的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阶级由于几个性能和光伏太阳能设备处理启用的利益,包括直接路径这样的几何形状所带来的电荷传输纳米结构。
【photovoltaic - 光伏】纳米线和纳米棒,定义中的应用这里有宽高比5:1太阳能电池已试图在几个设备的配置和材料系统。
纳米线/棒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的最新展示已主要基于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或利用,如化合物半导体硒化镉。
黄长发等人。
作为electronconducting利用的CdSe纳米棒层孔导电聚合物基太阳能电池和生产效率AM1.5照射的1.7%。
基于MEMS工艺制作的硅纳米线及其电学性质
1 引言
近年 来 , 纳 米线 由于 其 特殊 的物 理 性质 和潜 硅 在 的应用前 景 , 越来越 受 到人们 的重视 . 纳米 电路 在 的研 究 中 , 硅纳 米线 有 望 成 为 下 一 代集 成 电路 的连 接 引线甚 至是基 本 的器件 单元 l . _ 除此之 外 , 着 比 1 ] 随 表面 积 的进一 步增 大 , 面效 应 变得更 加 明显 . 表 一根 直径 为 2 n 的硅 纳 米 线 , 近 2 % 的 原 子为 表 面 0m 有 0 原子 , 因此 表面 吸 附 和表 面 氧 化 都 会 对 硅 纳米 线 的 电学 性 质 造成 很 大 的影 响l , 使得 硅 纳 米线 有望 _ 这 1 ] 成为 某些 传感 器 的敏感 单元 l . _ 2 ] 但是 , 目前 的硅 纳米 线 制 造 技术 在 一 定 程 度上 阻碍 了人 们在 硅纳 米 线 上 的研 究 进程 . 目前 制 作硅 纳米线 的方 法 主要 可分 为两 类 : 一类 是 “ 自下 而 上 ”
*国 家 重 点 基础 研 究 发 展 规 划 资 助项 目( 准号 :0 6 3 0 0 ) 批 2 0 CB 0 4 3 十通 信 作 者 . Emalwe pn l mals .c c i n igl . @ i.i a .n m
刘文平 李 杨 匣 焦继伟 李昕欣 王跃林 铁
205) 0 0 0
( 中 国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北 京 2 103) 0 0 9
( 中 国科 学 院上 海 微 系 统 与 信 息 技 术 研 究 所 ,上 海 1
摘 要 :通 过 运 用 S。 和 S0 iN i 2作 掩 膜 , 用 各 向 同 性 和 各 向异 性 腐 蚀 液 , 用 硅 的腐 蚀 自停 止 特 性 , 现 了硅 梁 的 采 利 实 纳 米 宽 度 控 制 , 时 利 用 多 次 氧 化 在 S 1 料 上 实 现 r纳 米 厚 度 控 制 , 终成 功 批 量 制 作 了 硅 纳 米 线 . 描 电镜 观 同 O 材 最 扫 测 表 明 , 备 的 纳 米 线 厚 度 和 宽 度 都 可 严 格 控 制 在 l O m 以 下 , 细 的 纳 米 线 宽 度 可 以达 到 2 n 同 批 样 品 的 宽 制 On 最 0 m. 度变 化 范 围在 2 % 以 内 . 0 大气 中对 其 电 学 特 性 测 量 表 明 , 离 了表 面 氧 化 层 的 纳 米 线 的 电 阻 会 随 放 置 时 间 的 增 长 剥 而逐 渐增 大 . 一 步 实 验 分 析 发 现 水 分 吸 附 在 其 电 阻 变 化 中起 了重 要 的作 用 . 进
纳米线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纳米线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纳米线是一种宽度只有几纳米级别的细长材料,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和独特的性质,在电子学领域中广受关注,成为了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在电子器件中,纳米线的应用可以带来许多新鲜的、重要的技术和理论发展,本文将就此探讨。
一、纳米线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纳米线,是指直径仅有几纳米至数百纳米、长度千万分之一米级别的细长材料。
纳米线的结构呈现出特别的一维性质,表现出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应用潜力。
纳米线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基于其很多重要的特性。
其中,最为重要的特性是,纳米线具有非常小的电子迁移长度。
这个长度取决于纳米线的直径和长度,通常只有几纳米级别。
另外,纳米线也呈现出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质。
因此,纳米线已经被广泛运用在那些细长的电子器件中,就像是晶体管、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
二、纳米线在晶体管中的应用晶体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其内部具有许多导电通道,可以控制电流、电压和信号放大。
晶体管的性能直接受到材料的影响,因此纳米线的应用可以提升晶体管的性能参数。
纳米线可以用来制作纳米电极,这些电极所产生的场强要比普通电极高得多。
同时,纳米线可以大大减少电子在金属盘棒之间的散射,提升器件的工作速度。
因此,晶体管利用纳米线可以实现更高的开关速度和电流放大系数,同时也可以降低功率和噪声。
三、纳米线在传感器中的应用传感器是另一个广泛利用了纳米线的电子器件。
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环境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湿度等。
纳米线的优异电学和光学性质可以用来加强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
比如,纳米线可以被利用在非常小的压力传感器中 - 研究人员可以精确控制纳米线的数量、长度和直径,这些因素在器件极限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如此小的空间里,利用纳米线可以更准确可靠的传感器读数,并且精度比传统器件更高。
四、纳米线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纳米线还被广泛运用在太阳能电池中。
太阳能电池的作用是用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纳米线可以带来比传统太阳能电池更加高效的转化率。
原位生长硅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研究
原位生长硅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研究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硅纳米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光电子学、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原位生长硅纳米线是指通过在硅衬底上进行热氧化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硅纳米线。
本文将介绍硅纳米线的制备以及性能评价的相关研究。
一、制备原位生长硅纳米线的方法原位生长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热氧化法和蒸发法。
1、热氧化法这种方法是在硅衬底上进行高温制备。
首先,在硅衬底上沉积一层金属催化剂(如金、钯、镍等)。
然后,在氧化氮气的混合气氛下对硅衬底进行高温处理。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硅表面被氧化,形成了一层二氧化硅的表面层。
在一定条件下,热氧化反应会发生扩散,形成硅纳米线。
2、蒸发法这种方法是将硅片放置在真空腔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蒸发生长,生成硅纳米线。
和热氧化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不需要金属催化剂,在高温下硅片表面会自然地扩散形成硅纳米线。
二、原位生长硅纳米线的性能评价硅纳米线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质。
下面将介绍硅纳米线的主要性能评价。
1、光电性能硅纳米线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可以作为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
研究发现,硅纳米线的光电转换效率比传统硅材料更高,这是由于硅纳米线的结构特殊,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光吸收能力。
2、力学性能硅纳米线的弯曲强度和硅单晶相当,但其断裂强度却相对较小,其中原因是硅纳米线的较小直径、大比表面积和形成的多晶结构导致空洞和缺陷数量增多,这对其力学性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化学性能硅纳米线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这是由于其表面具有一层致密的SiO2薄膜。
同时,硅纳米线也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
三、硅纳米线的应用前景硅纳米线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其具有优异的电子、光电、力学和化学性能,在新型的纳米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硅纳米线在传感器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可以用于气体、压力、温度、湿度等传感器的制备。
cvd纳米硅的生长形态
cvd纳米硅的生长形态CVD纳米硅的生长形态一、引言CVD(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它通过在高温下使气相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在底物表面沉积出所需的纳米材料。
纳米硅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其生长形态对其性能和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CVD纳米硅的生长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二、CVD纳米硅的生长形态CVD纳米硅的生长形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底物表面形貌、反应气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
根据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CVD纳米硅的生长形态主要表现为纳米线、纳米颗粒和纳米薄膜三种形式。
1. 纳米线在CVD过程中,当反应气体中的硅源物质在底物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时,纳米线是最常见的生长形态之一。
纳米线的直径通常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长度可达数微米。
纳米线的形成与底物表面的晶格匹配、反应气体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较高的反应温度和适宜的硅源浓度可以促进纳米线的生长,而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过高的硅源浓度则会导致纳米线的聚集和堆积。
2. 纳米颗粒除了纳米线,CVD纳米硅的另一种常见生长形态是纳米颗粒。
纳米颗粒具有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形状,直径通常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
纳米颗粒的生长形态主要受到反应气体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和适宜的硅源浓度可以促进纳米颗粒的生长,而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过高的硅源浓度则会导致纳米颗粒的聚集和堆积。
3. 纳米薄膜在特定条件下,CVD反应还可以使纳米硅以薄膜的形式生长在底物表面。
纳米薄膜的厚度通常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纳米薄膜的生长形态主要受到反应气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表面形貌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研究发现,较高的反应温度和适宜的硅源浓度可以促进纳米薄膜的生长,而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过高的硅源浓度则会导致纳米薄膜的聚集和堆积。
三、影响CVD纳米硅生长形态的因素1. 底物表面形貌底物表面形貌对纳米硅的生长形态有着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纳米线的生长与电学性质研究
硅纳米线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下具有独特性质的材料,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
的电学特性、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生长硅纳米线的方法主要有热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等。
本文将着重讨论硅纳米线的生长与电学性质研究。
一、硅纳米线的生长
硅纳米线的生长方法具有多样性,其中以热化学气相沉积法(VLS法)最为常用。
该方法通过控制硅源气体的流量和温度,使硅源气体在金属催化剂表面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硅纳米线。
金属催化剂通常采用金、银、铜等,其中金是最常用的一种,因为它对硅的触媒作用最好。
硅源气体通常采用硅烷(SiH4)或三甲基
硅烷(Si(CH3)3H),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硅原子,随后在金属催化剂表面吸附,
形成硅纳米线。
之后,硅纳米线在适当的条件下继续生长,形成较长的硅纳米线。
除了VLS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生长硅纳米线,如电化学沉积法(ECS法)。
在该方法中,电极上的金属催化剂首先被沉积,然后在硅源的作用下形成硅纳米线。
溶胶凝胶法(Sol-gel法)是另一种生长硅纳米线的方法,它通过控制溶液中硅前
体的浓度和温度等条件,将硅源沉积在基底上,从而形成硅纳米线。
二、硅纳米线的电学性质
硅纳米线的电学性质是其被广泛研究的一个方面。
硅纳米线的电学性质主要受
到其尺寸和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硅纳米线在氧化处理后表现出的导电性能比未处理的硅纳米线要好。
这是因为氧化处理可以去除硅纳米线表面的有机盖层,从而暴露出更多的硅原子,提高导电性。
另一方面,硅纳米线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表现出不
同的电学性质。
例如,在高温和低压下,硅纳米线的电学性能会得到改善。
而当硅纳米线暴露在潮湿环境下时,其表面的导电性会下降。
硅纳米线的导电性表现出很强的尺寸依赖性。
当硅纳米线的直径小于10 nm时,其电学性能表现出了量子尺寸效应。
这一效应使得硅纳米线的导电性能与其直径有关,并且随着硅纳米线直径的缩小而变差。
此外,硅纳米线的导电性能还受到其形态的影响。
例如,当硅纳米线采用多支形态时(即多个硅纳米线的束或垂直于基底),其导电性比单支硅纳米线要好。
三、结语
总之,硅纳米线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学特性、化学稳定性的材料,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
在生长硅纳米线的方法上,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电学性质方面,硅纳米线的导电性能表现出很强的尺寸依赖性和形态依赖性。
未来,随着对硅纳米线生长和电学性质的深入研究,相信硅纳米线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将会发挥出更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