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考试参考题
2023高考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2023高考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国际大都市中,最早形成的是()。
A. 东京B. 巴黎C. 伦敦D. 纽约2. “花园城市”最早源于()。
A. 新加坡B. 香港C. 上海D. 深圳3.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A. 北京B. 上海C. 伦敦D. 东京4. 下列城市中,属于“四大古都”之一的是()。
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成都5. 下列城市中,著名的“皇居”位于()。
A. 巴黎B. 伦敦C. 东京D. 纽约二、填空题1. “蓝色之城”是指位于巴西的()。
2. 北京的地理位置是东经()度、北纬()度。
3. 世界上大部分的“国际金融中心”都位于()地区。
4. 中国四大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是()。
5. 东亚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三、简答题1. 解释城市化的概念,并列举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答: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并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它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等方面。
2. 请介绍一座你所熟悉的城市,包括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特点等。
答:例如介绍上海:上海位于中国华东沿海,东经121°29',北纬31°14'。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拥有超过2400万的常住人口。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经济特点包括金融、航运、贸易等产业的高度发达。
四、论述题请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答: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社会矛盾加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并且加强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以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综上所述,地理城市地理练习题涵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通过这些题目的回答,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地理知识,并对城市化过程及相关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答案可能存在争议,建议结合教材和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和复习。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B. 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作用C. 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D. 城市环境的生态影响2. 城市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克里斯塔勒B. 韦伯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3.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面积的扩大C. 农业用地的增加D. 城市经济活动的多样化4.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经济原则B. 社会原则C. 环境原则D. 政治原则5.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A. 道路设计不合理B. 车辆数量过多C. 公共交通不发达D. 所有以上因素6.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排放B. 人口密度高C. 建筑物密集D. 绿化覆盖率低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A. 出生率上升B. 死亡率下降C.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D. 城市内部人口自然增长8.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通常遵循哪种模式?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线性模式9. 城市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不包括:A. 土地利用变化B. 水资源污染C. 空气质量改善D. 生物多样性减少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平D. 文化传承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描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原则,并解释其重要性。
3. 阐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通过规划来缓解交通拥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 以一个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其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并探讨这种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山农成人教育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填空题
1、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在我国按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中,大城市城市常驻人口介于100——500万人之间
3、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4、景观、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等(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正确书写区位商公式,并利用区位商公式计算2010年海南入境过夜旅游中外国游客的区位商。(10分)
2、对得出区位商数值进行简要分析。(5分)
五、问答题
1、简述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需求门槛与最大销售距离之间的关系。(10分)
2、城市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25分)
3、为什么说中心地理论标志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
2、在我国按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中,大城市城市常驻人口介于——万人之间。
3、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
4、城乡差异可以体现在、、、
等方面。
5、空间扩散由三基本类型:、、。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5、空间扩散由三种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互补性、中介性、可运输性。
7、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其研究对象分:宏观城市空间、微观城市空间。
8、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9、列举三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外超特大型城市纽约 、 东京 、 墨西哥城。
10、周一星认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了两个都市连绵区,并认为辽中南、京津唐已有都市连绵区的雏形。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 1.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 2.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 3.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4.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5.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6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7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8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9 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10.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 6.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点•答:⑴多核心⑵交通走廊⑶密集的交互作用⑷规模特别庞大⑸国家的核心区域。
•7.在西方,城市土地利用划分:•答:(1)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政府机关用地(4)住宅用地(5)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6)交通用地和其他公用事业用地(7)农业用地和水面•8.林奇认为,居民构想图主要由五个要素组成•答:⑴路径⑵界线或边沿⑶区或区域⑷枢纽或节点⑸标志•9.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有•答:、(1)交通堵塞(2)交通事故(3)公共交通问题(4)停车问题(5)交通污染问题•10.戈特曼认为目前世界有6 个大都市带,•答:⑴波士华大都市带⑵芝匹兹、美国大湖沿岸都市带⑶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⑷英格兰大都市带⑸西北欧大都市带⑹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考试答案模拟考试卷.doc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考试答案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在戴维斯的研究中,CBHI ( ),CBII ( )的地区为“硬核”。
A.4;80% B.1;50% C.80%;4 D.50%;1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城市地理位置类型划分中大、中、小位置,是从( )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A.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B.城市的大小 C.不同空间尺度 D.中心城市所在区域的大小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奎恩和汤姆斯提出大都市区三地带学说即由核心到外围分为( )、郊区的( )和市郊外缘广阔的( )。
A.中心商务区;城市边缘区;农村地区 B.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城市过渡带;腹地 C.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腹地 D.中心商务区;城市边缘区;腹地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4、单项选择题在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中,断面图法是城市填图方法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优点不包括()。
A.做法简单B.内容简洁明了C.缺乏面积计量D.适于中心城市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阿历克山德森在1956年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时企图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美国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区不包括以下()。
A.长江三角洲城镇密区B.关中一线两带城市群C.珠江三角洲地区D.京津冀地区本题答案:7、多项选择题在城市化的类型中,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从城市地域的扩展方式可以分为()。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p2)(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复杂的动态⼤系统。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2)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分⼴泛,但其核⼼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个⽅⾯: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㈠城市化研究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㈢城市分类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⑤新⽅法,新技术应⽤和新领域的研究2.城市的三种地域概念?(p21)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有三种地域概念:⾏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
①城市的⾏政地域概念按⼀定的标准或程序在⾏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政管理边界。
②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
③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城市建成区后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和各种⾮农业活动⾼度密集的地域⽽区别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可是城市实体地域的边界易于变动,取得各年得资料⽐较困难,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
城市社会越来越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越频繁,城乡之间的分界也越模糊,这就要就建⽴⼀种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
(⼀些具体的城市功能概念:都市区;⼤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3.什么是⼤都市带?⼤都市带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世界有哪些⼤都市带?P25①有许多都市区⾸尾连成⼀体,他们在经济,社会,⽂化等各个⽅⾯有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这样的巨⼤城市复合体叫做⼤都市带。
②必备的条件:㈠多核⼼㈡交通⾛廊㈢密集的交互作⽤㈣规模特别庞⼤㈤国家的核⼼区域③6⼤都市带:㈠从波⼠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都市带,美国简称波⼠华;㈡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湖沿岸都市带,简称芝匹兹㈣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都市带㈤从阿莫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业聚集体的西北欧⼤都市带㈥以上海为中⼼的城市密集地区。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1、城市地理学1)对象和任务研究再不同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和组合,分布的科学。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性。
2)发展城市地理学的完全独立和大规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研究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问题等。
2、城市概念: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的居民集居地.性质:密集性,经济性,社会性(密集性、高效性、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3、空间分析学派1)背景50.6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黄金时代,迫切的需要一套理论支持空间资源的管理政策。
2)内容地理学在方法上和哲学上发生的革命性改变:①由求异改为求同,求规律性;②由文字描述改为数据处理,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③明确要求研究结果有预测能力,帮助决策。
为此,借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 1 —的理论方法建立空间模式。
3)评价把人类行为过分简单话,忽略其复杂多样的本质;④空间模式不能完全真正反应地理现象的本质。
4、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涵义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居民点和乡村人口相应减少,城市形成和分布,由相对独立的状况改为相互联系的状况;人们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
3)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中国城市化率为52.57%5,卫星城1)概念指在大城市管辖区范围内或与市中心相距不到100km的范围内,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市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规模在数万人以上的城镇。
2)功能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
3)发展本世纪初,西方许多国家为控制大城市膨胀采取了发展卫星城这种分散对策,从本世纪初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兴建了三代卫星城。
— 2 —6、郊区化1)概念50年代以来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变成一个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城市自然地理环境B. 城市人文地理环境C. 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D. 城市经济发展模式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
A. 自然增长率B. 机械增长率C. 政策导向D. 科技进步3.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通常被划分为住宅区的是()。
A. 工业用地B. 商业用地C. 居住用地D. 公共设施用地4. 城市规模的划分通常基于()。
A. 人口规模B. 经济总量C. 地理面积D. 行政级别5. 城市交通规划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环境污染C. 缓解交通拥堵D. 促进经济发展6. 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空气净化作用的主要是()。
A. 建筑物B. 道路C. 绿地系统D. 水体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主要表现为()。
A. 人口过剩B. 资源短缺C. 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8. 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 拆除重建B. 修缮保护C. 限制开发D. 市场化运作9. 城市群是指()。
A. 相互独立的城市集合B. 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集合C. 地理位置相邻的城市集合D. 行政管理统一的城市集合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环境保护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它关注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__________的关系。
2. 城市化的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__________。
3.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__________是城市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通常包括商业、服务业等设施。
4. 城市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的__________和城市空间的__________。
5. 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以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
城市地理学试题
—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都市地理学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题,总20分)1.下列有关都市旳描述不对旳旳是(C)A.都市是聚落旳一种特殊形态 B.都市是一种复杂旳动态现象C.不是每个都市均有自己旳影响区域D.都市是一种区域现象2.城乡差别可以体目前如下(D)方面①景观②人口③经济④基础设施⑤土地A. ①②B. ③④C.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3.下列选项中属于都市近域推动旳重要动力旳是(D)A.对外交通设施旳伸展与都市化 B.工业化旳扩张与都市化C.住宅旳扩散与都市化D.以上三项都属于4.空间互相作用产生旳条件不涉及(B)A.互补性B.相似性C.中介机会D.可运送性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总20分)1.都市群都市群是指在特定旳地区范畴内具有相称数量旳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旳都市,根据一定旳旳自然环境条件,以一种或两个超大或特大都市作为地区经济旳核心,借助于现代化旳交通工具和综合运送网旳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旳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都市个体之间旳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种相对完整旳都市“集合体”2.都市旳基本活动部分都市所有经济活动按服务对象来分,可提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本都市旳需要服务旳,另一部分是为本都市以外旳需要服务旳。
为外地服务旳部分,是从都市以外为都市发明收入旳部分,它是都市得以存在与发展旳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都市旳基本活动部分,是导致都市发展旳重要动力。
3.自上而下型都市化和自下而上型都市化所谓自上而下型都市化是国家投资于都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旳劳动力需求而引起旳都市化,具体体现为原有都市旳发展和新型工矿业都市发展两个方面。
所谓自下而上型都市化是指农村地区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公司为主体旳非农业生产活动,一方面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都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旳空间转化。
中心地4.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边地区(尤指农村地区)旳居民提供多种服务和货品旳地方。
三.简答题(第1、2题各10分,第3题20分,共40分)1.简述都市地理学旳研究对象及重要任务答:都市地理学旳研究对象就是都市这一复杂旳动态大系统,重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都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构造变化规律,它既是人文地理学旳重要分支,也是都市科学群旳重要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考查试题
2、简述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10分)
3、
三、论述题 (50分)
1、综合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与发展方向。(15分)
2、均衡、非均衡增长、生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模式的代表人 物,主要思想(15分)
3、论述我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城 市发展方针的合理性。(20分)
Company Logo
LOGO
《城市地理学》考查试题
专业: 姓名: 学号 :
注:①请用信笺纸认真填写答案
②两份卷子过分相同,则都不计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城市金字塔
过度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首位城市和首位度
景观型城市化
再城市化
大都市区
假性城市化
城市职能
逆城市化
Company Logo
二、简述题(30分)
1、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10分)
Company Logo
城市职能指城市的主要功能以及城市对城 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表现的是城市现有 状况。 大都市区包括一个高密度的人口核心地区 和围绕这个核心的具有高度经济与社会融 合的相邻社区,即以某一个大城市或特大 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相邻地域单元的城 市化地区。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本试卷用于邵阳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1、答卷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和两部分。
2、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即:、和。
3、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成三类:即、和政治性转运。
4、城市的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5、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大致可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即、和。
6、美国按照1990年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和两部分组成,两者合起来至少有5万人。
7、1949年捷夫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公式表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称为。
A、首位城市B、首位分布C、首位度D、首位比2、扇形模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学说是提出的。
A、伯吉斯B、霍伊特C、哈里斯D、厄尔曼3、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
A、城市建成区B、城市功能区C、大都市区D、城市影响圈4、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属于。
A、一般描述方法B、统计描述方法C、统计分析方法D、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5、在国外,贫民窟一般位于。
A、城市交通不方便区B、大城市中心区附近C、城市边缘区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三、解释下列每组术语(每组5分,共20分)1、社区和社会区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城市均质性和城市均质地域四、绘图说明题(8分)试绘图说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S型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郊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3、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5、中心商务区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2、简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简述中心地理论。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中心商务区4、城镇体系5、生长极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中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前景。
2、简述中心地理论。
3、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3、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5、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二、问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1、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
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城市政治B. 城市经济C. 城市社会D. 城市空间结构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B.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C. 城市工业发展D. 城市服务业发展答案:B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A. 地理位置B. 资源条件C. 气候条件D. 国家政策答案:C4. 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工业生产B. 行政办公C. 休闲娱乐D. 商业交易答案:D5.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人口过多B. 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C. 城市交通管理不善D. 城市车辆数量过多答案:B6. 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工业用地B. 提供商业用地C. 提供居住用地D.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答案:D7.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变化B. 人口密度增加C. 城市景观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城市扩张的主要模式是什么?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星形模式D. 线性模式答案:A9.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建筑物密集B. 城市交通繁忙C. 城市绿化不足D. 城市工业排放答案:A10. 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村劳动力流失B. 农村土地资源减少C.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包括哪些?A. 人口城市化B. 经济城市化C. 社会城市化D. 空间城市化答案:A, B, C, D2. 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社会阶层分化B. 社会流动性增加C. 社会服务需求增加D. 社会问题增多答案:A, B, C, D3. 城市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产业结构变化C. 就业机会增加D. 城市竞争力提升答案:A, B, C, D4. 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资源消耗增加D. 气候变化答案:A, B, C, D5. 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文化多样性增加B. 文化同质化C. 文化创新D. 文化冲突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复习习题.doc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城市是指具有一定的,并以为主,具有的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和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其次是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
4、标志城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三大标志分别是:、、。
二、名词解释1、城市地理学三、简答题1、列举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3、列举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一、填空题1、广义上的城市等同于城镇,包括和,狭义上的城市仅仅包括建制市。
2、城市地域涉及三种类型:行政地域、、。
3、哈尔滨辖9 区 9 县(县级市),该地域是哈尔滨的。
4、在面积上,哈尔滨市的实体地域城市规划区的面积(大于?小于?)。
5、城市的行政地域与实体地域在范围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前者后者,这种情况多在国内出现;另一种是前者后者,国外多出现。
6、美国的城镇实体地域由和人口超过 2500 以上的居民点两部分组成。
7、美国的城市化地区由一个或几个设有建制的以及与之有紧密联系的组成。
8、大都市带是由法国学者于 1957 年首次提出。
9、有关我国城镇设置标准,我国先后提出了 5 个标准,分别是 1955 年标准、1963 年标准、年标准、年标准以及年标准。
10 、1984 年标准中只针对做出修改。
11、 1986 年城镇设置标准的内容包括、、。
12 、改革开发以前,我国城镇设置模式主要为; 1986 年以来则主要的。
13 、哈尔滨管辖面积有 53840km 2,该地域为哈尔滨的; 9 个建制区的面积为10198km2,该面积为哈尔滨的。
2013 年,该市的建成区面积450 km2,该地域为哈尔滨市的。
14 、在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我国的城镇人口由人口和人口两部分组成。
15 、在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市人口包括所辖区人口和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包括不设区市所辖居委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委会人口。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城市经济B. 城市文化C. 城市空间结构D. 城市政策答案:C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B.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C.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D. 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地理信息系统(GIS)B. 遥感技术C. 人口统计学D. 化学分析答案:D4. 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工业生产B. 商业和金融服务C. 住宅区D. 教育和科研答案:B5.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人口过多B. 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C.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6.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城市绿化不足B. 城市建筑密度过高C. 城市工业排放过多D. 城市能源消耗过高答案:D7. 城市扩张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B. 导致农村土地资源流失C.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D.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答案:B8.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A. 经济增长速度B. 环境保护C. 人口控制D. 科技创新答案:B9.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什么?A. 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B. 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C. 城市空间结构无变化D. 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扩大答案:A10. 城市地理学中,城市等级体系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城市空间结构B. 城市人口分布C. 城市经济活动D. 城市环境问题E. 城市政策制定答案:A, B, C, D2.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A. 城市人口增加B. 城市面积扩大C. 城市功能多样化D. 城市交通拥堵E. 城市环境污染答案:A, B, C3.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变化B. 水资源污染C. 大气污染D. 生物多样性减少E. 城市热岛效应答案:A, B, C, D, E4.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降低交通事故D. 保护城市环境E. 提高城市形象答案:A, B, C, D5.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哪些?A. 绿色建筑B. 公共交通优先C. 能源节约D. 环境保护E. 城市绿化答案:A, B, C, D, 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城市的地理位置是指城市所处的纬度和经度。
2. 城市可分为行政区域和功能区域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3. 城市的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4. 城市负载能力是指城市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5.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6. 超大城市通常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7.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9°54′48″,东经116°23′30″。
8. 都市圈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城市群体。
9.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城市的环境质量与人居舒适度密切相关。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城市化是什么?城市化是指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过程。
2. 请简要说明城市化的原因。
城市化的原因包括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工转移就业、城市工业化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等。
3.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包括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文化的多样性等。
4. 城市的功能区域有哪些?城市的功能区域包括行政区域、商业区域、工业区域、住宅区域、教育区域、文化区域和娱乐区域等。
5. 请简要介绍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城市群体,具有较为紧密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
6. 请说明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
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废物处理和绿地覆盖率等。
三、综合分析题(40分)请结合你所在的城市,分析该城市的发展情况并提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建议。
(此处略去1500字正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考试参考题
1.名词解释
1.城市化的概念及包含的四种转型:(1)概念: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
(2)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
2.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
3.逆城市化: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4.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5.四城市指数: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二、第三、第四位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
十一城市指数:两倍的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二、第三、第四。
第十一位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
6.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7.位序-规模律: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1)城市化研究
(2)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
(3)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3.城市的三种地域概念
1、行政地域:按一定标准在行政上设置市、镇、乡、村等建制,并制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2、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但真正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划出严格意义上的界限绝非易事。
3、功能地域:由于城乡分界的模糊,建议用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
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
4.什么是大都市带?大都市带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世界有哪些大都市带?
1.概念: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并且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来的。
2.条件:(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地域
3.20世纪70年代,戈特曼认为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
(1)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
简称波士华
(2)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大湖沿岸都市带,简称芝匹兹
(3)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4)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
(5)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聚集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
(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
5.列举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中的五种
1.滨海城市
2.三角洲平原城市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
6.平原中腹的城市
7. 高平原上的城市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
9.中山谷地城市 10.高山谷地城市
6.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进程曲线(1953-2004)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
2.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
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进程曲线:1、1953-1958年短暂发展时期2、1958-1966年起伏波动时期3、1966-1977年停滞时期4、1977-1982年过渡时期5、1982-1992年乡村城市化时期6、1992-2004年快速发展时期
7.我国四个经济特区,十五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三个最具经济增长活力的城市群的名字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15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威海最具增长活力的三个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台湾海峡城市群
8.城市职能的定义、B/N、区位商法的数学表达式、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
1.城市职能是从整体上看一个城市在区域和国家中的作用、分工和特点,指的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和城市的分工,属于城市体系的研究范畴。
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可以有自己的职能。
2.B/N: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比)
3.区位商法:(p134)
4.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2)区别: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
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9.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演变
1.1953-57年“一五”期间的城市建设方针:“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2.1965年毛泽东倡导多建设小城镇(“要把大城市居民分散到农村去,建设许多小城市,在原子战争的条件下,这样比较有利”);
3.1978年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建设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
多建设小城镇”;
4.1980年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并附有规模标准;城市规划法草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5.1989年12月城市规划法:“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和小城市”。
6.《国家“十五”计划》“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
小城市和小城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
”
10.为什么说中心地理论标志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概念: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自中心地理论流行于世界后,唤起了世界各国数量众多的学者去实践应用它,修改发展它,目前它已成为城市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11.试绘图解释核心-边缘模式、城市地域结构的三模式
12.谈谈你对“城中村”现象的理解
概念:有的认为城中村是城中村史是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
这一定义包含两个基本界定:
(1)空间界定:城中村处于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村建设用地被城市用地索包围或城市用地相互交错
(2)区域类型界定:城中村是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它在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建设景观等方面处于明显的乡—城转型
过程之中,既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化特征,又保留浓厚的农村社区特征。
类型:一种较为简单的分类是:(1)处于繁华市区,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落;
(2)处于市区周边,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
(3)处于远郊,还有较多农用地的村落。
地域特征:(1)景观特征:建筑密度高、层数低、建筑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基础设施不完善。
(2)社会特征:主体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但从事农业活动人口很少;流动人口集中,职业构成复杂;居住文化程度不高,治安混乱,社会问题众多。
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城中村具有浓厚的农村社会特征,但又存在严重的”城市病“(3)经济特征:集体经济实力强大;第三
产业发达,以发展房屋租赁为村主要经济模式。
形成原因:城中村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改革开放提供了农村城市化的大背景,为城中村的形成铺垫了“温床”城市发展提供来外部动力,土地使用制度是核心;规划的失误和管理的不善事直接原因,而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是根本原因。
城中村的改造:具体而言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可以有以下四种:(1)市政基础设施带动模式(2)整体搬迁改造模式(3)周转地块改造模式(4)滚动开发改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