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格局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国际秩序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国际秩序](https://img.taocdn.com/s3/m/708cc5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1.png)
欧俄关系调整及其影响
01
02
03
政治关系
欧俄政治关系经历波折, 但双方仍有合作意愿和共 同利益。
经济合作
欧俄在能源、贸易等领域 的合作密切,但也存在分 歧和竞争。
安全问题
欧俄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存 在不同看法和立场,需要 加强沟通和协调。
其他重要双边和多边关系
中俄关系
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不断 加强,形成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提高全球公共卫生意识
各国应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球公共卫生意识,增强公众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0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应对建议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国际 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国际舞台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02
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各国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03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
创新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各国纷纷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社会信息化快速推进
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深刻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各国应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 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加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各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各国应加强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48d98cc689eb172ded63b7f0.png)
世界格局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向多极化发展。
但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这一发展的具体进程出现了某些新变化。
【一】判断世界格局的依据是什么判断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依据是什么?学术界也有人认为“多极格局”的提法“缺乏依据”。
准确的判断来源于科学的依据,科学的依据是准确判断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要正确认识当今世界格局就不能不回答这个“依据”问题。
[1]在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科技和经济实力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在综合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力量对比就构成了不同的世界格局。
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因素在决定世界格局变化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战争和冷战时期,军事、政治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和平时期,经济、科技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在冷战的背景下两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对立、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等政治、军事因素造成的。
尽管如此,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作用还是不断增强,并动摇两极格局的根基。
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直接影响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升降,导致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苏联的衰落,从而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
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两极格局实际上已经松动,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冷战结束后,欧洲、日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作用力,从发展趋势来看,不是减弱,而是增强。
这样,世界格局必然朝多极化、而不是单极化方向发展。
[2]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全球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跨国企业购并和重组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势头。
跨国公司和超国家的经济力量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
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连为一体,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都失去了绝对自主控制本国国民经济的能力。
当今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8927ec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a.png)
当今世界格局一、引言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世界格局一直在不断变化。
从最初的部落联盟到现在的国家体系,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而当今世界格局则呈现出了一种全球化的特征。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讨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和趋势。
二、政治格局1. 国际秩序的多极化随着冷战结束,国际社会逐渐走向多极化的趋势。
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崛起,成为全球政治格局的中坚力量。
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与竞争日益增加,国际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2.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欧盟、非洲联盟、东盟等地区性组织的崛起,使得区域一体化成为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区一体化不仅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区安全和冲突解决的能力。
三、经济格局1. 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当前,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全球供应链的构建进一步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2.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20世纪后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3. 新兴技术的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创新和升级,也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四、文化格局1. 文化交流的加强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多样化。
民族主义与多样化的文化表达同时存在,各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2. 文化的同质化和多元化尽管全球化促进了跨国文化的扩散,但也加剧了不同文化的同化趋势。
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上普遍较大;另一方面,一些文化受到边缘化的威胁,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五、未来趋势展望1. 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博弈当前,国际社会对于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间的抉择存在分歧。
未来,这种博弈将会进一步加剧,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平衡将对全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4ea2e7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4.png)
世界格局的演变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世界格局不断地演变,如同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
从古代文明的兴衰交替,到近代列强的争霸角逐,再到现代多极化的趋势,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深刻的影响。
古代时期,世界各地出现了众多辉煌的文明。
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各自的区域内发展壮大,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然而,由于交通和通讯的限制,它们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世界格局呈现出分散和孤立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区逐渐崛起成为强大的帝国。
例如,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完善的政治制度使其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罗马帝国的辉煌最终也走向衰落,欧洲陷入了漫长的中世纪。
进入近代,欧洲率先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了人们对人文主义的追求,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列强迅速崛起。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在工业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与此同时,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格局呈现出西方列强主导的不平衡态势。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场战争重创了欧洲列强的实力,美国在战争中崛起,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试图重新调整世界格局,但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
20 世纪 30 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法西斯主义趁机崛起,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在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极格局逐渐出现松动。
当代世界格局
![当代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237c6341312b3169a451a4cc.png)
(二)冷战后世界格局状况及 发展演变前景
1.美国是唯一具有超强实力的国家,但世界 并未形成单极格局
●亨廷顿的单极 –多极论 现在只有一个超级强权了,但是这并不意味著世界是 单极的了。一个单极的系统应该只有一个超级强权和很多 弱小势力,没有显著的强大势力。这种系统造成的结果是, 超级强权独自就可以有效地解决重要的国际问题,而没有 其他国家有能力组成联盟来阻止它这么做。 当代国际政治是一种奇特的混合物,一个由多个 主要势力和一个超级强权组成的“单、多极化”系统。国 际间主要问题的解决需要超级强权的行动,但是也 其他 几个主要势力某种方式的配合。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2.世界格局的历史
维也纳体系(1815年-1914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2年-1939年) 雅尔塔体系(1945年-1991年)
英国
拿破仑 战争
法国
维也纳体系
1抑制法国大陆霸权,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2英国充当海外平衡手; 3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为主要角色
第一次 世界 大战
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 ——“抵消战略” 在20世纪70年代为在美国取得加强以信息技术为 重点的战术力量,重点发展探测设备精确制导武器和隐形飞机技术, 以抵消苏联在常规武器数量上的优势。 ——“军事技术革命” 奥加科夫(N. V. Ogarkov)元帅在1980年代 初期发表了数篇文章,之后将其观点汇集成书,名为“历史的经验: 临渊履薄」(History Teaches Vigilance)于1985年出版,提出 “军事技术革命”(Military Technical Revolution, MTR)的概念。 ——“军事事务革命” 海湾战争(1991年)后,1993年3月美国提出 军事技术革命影响的研究报告,确认军事革命的存在,美国国防部 净评估办公室(Office of Net Assessment)主任马歇尔(Andrew W. Marshall)正式提出“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一词, 1994年起,军事事务革命(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 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
世界格局归纳总结
![世界格局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76da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f.png)
世界格局归纳总结在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而多元的世界格局。
这个格局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本文将对世界格局进行归纳总结,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全球的变化和趋势。
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多极化趋势。
过去几十年中,传统的超级大国如美国和俄罗斯,以及新兴的大国如中国和印度都在不断崛起和发展。
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逐渐平衡,没有了单一国家主导世界的局面。
二、经济全球化的确立与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方面。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等手段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和频繁。
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产业链的形成加剧了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依赖。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三、地区冲突与恐怖主义威胁世界格局的变化也伴随着地区性冲突的出现。
一些国家和地区因为领土、民族、宗教等问题引发冲突,如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和南海争端等。
同时,恐怖主义也成为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
这些冲突和恐怖主义活动对世界各国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四、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与重构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和重构。
过去几十年中,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在维护国际秩序和推动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发展,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改革和调整的压力。
五、人文交流与文化认同的重塑世界格局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交流和认同。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互相了解和沟通的机会更多。
国际间的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同时,人们对自己文化和身份的认同也在逐渐重塑和调整。
总结:世界格局的归纳总结表明,世界正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的时期。
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挑战并存,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全球治理体系正在进行调整,人文交流与文化认同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621c91533c1ec5da50e27019.png)
世界政治格局当今世界基本上还是一超多极共存发展的现状,一超即美国,其他主要的经济体如欧盟,俄罗斯,中国,东南亚,日本,巴西等也有自己的力量以抗衡美国.政治上美国和法国,英国,德国等一些欧盟国家的价值观相类似,但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在联合国这个大框架下进行各国协商,美国有时会做出避开联合国自己行动的行为:如打伊拉克,但基本上还是在联合国之内的,不能为所欲为.世界多元化的政治新秩序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多元化的世界下才能有相对的和平,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实力,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没有吞并对方的实力,那只能够坐下来谈判,但多元化的政治秩序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实力之上的,所以大家现在应该经济建设为先.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战后初期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而形成的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对抗的两极格局,经过40多年的发展演变,到20世纪90年代初最终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问题,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达成了谅解和协议。
其实质是由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反映了二战期间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原则;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战后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平共处;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它具有美、苏、英三大国根据各自实力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损害了一些主权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
![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a0dd905b52acfc789ebc9d5.png)
3.多极化趋势中:中国地域广阔,对世界各 多极化趋势中:中国地域广阔, 多极化趋势中 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随着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所 起的战略平衡作用越来越大,在解决一些国 起的战略平衡作用越来越大, 际事务时,尤其是亚太地区的事务, 际事务时,尤其是亚太地区的事务,离开中 国是处理不了的。 国是处理不了的。
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敌视、 (1)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敌视、外交孤立, 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敌视 外交孤立, 不与中国建交。 4. 新中国的外交 不与中国建交。 (2)1950年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 年以美军为主的“ 年以美军为主的 联合国军” 入侵台湾海峡, 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 放台湾。 放台湾。 (3)20世纪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世纪70年代 世纪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 (1)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变化; )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变化; (2)美苏争霸中,美国实行战略收缩。 )美苏争霸中,美国实行战略收缩。 大事: 大事:①1971年,基辛格秘访中国,同周 年 基辛格秘访中国, 恩来会谈。 恩来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 年 尼克松访华, 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③1979年,中 年 美正式建交。 中美20多年的对抗结束, 中美 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 多年的对抗结束 常化。 常化。
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 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 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 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 和重新分化组合, 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 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 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世界格局演变知识点总结
![世界格局演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6e067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b.png)
世界格局演变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世界格局古代世界格局主要以国家和地区为基本单位,受到地理环境和军事力量的制约。
在这一时期,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型帝国的兴起和崩溃,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等。
1. 古埃及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以其丰富的农业和发达的手工业而闻名,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宗教化的帝国。
其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强大的国家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
2. 古巴比伦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代表。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国家之一,古巴比伦以其发达的商业和农业而闻名。
古巴比伦的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各个城市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和外交纷争。
3. 古波斯古波斯是古代伊朗高原的中心地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宗教文化而著称。
古波斯的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以波斯王权为核心的政治体系和扩张主义的外交政策。
4. 古希腊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巴尔干半岛。
古希腊的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城邦制度和多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
古希腊以其发达的哲学、政治、艺术和科学而闻名。
5. 古罗马古罗马是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曾经统治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和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古罗马的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古罗马以其发达的城市和道路建设而闻名。
二、中世纪世界格局中世纪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兴起和经济文化的繁荣。
在这一时期,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地域性和种族性的政治体系,以及各种宗教的传播和文化交流。
1. 封建制度中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封建制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形式,如欧洲的封建领主制和东亚的封建农奴制。
封建制度以其土地所有制和世袭贵族等特点而闻名。
2. 宗教传播中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宗教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尤其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播导致了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而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世界的繁荣和发展。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格局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0b23b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7.png)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增强应对世界格局变化的能力。
军事实力
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事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为应对世界格局变化 提供安全保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
加入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加强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应对世界格局变化的挑战。
世界格局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国际秩序
世界格局是国际秩序的基 础,稳定的格局有助于维 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世界格局决定了国际经济 合作的模式和利益分配, 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
保障资源安全
世界格局决定了全球资源 分配和供应,对各国资源 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
冷战时期
军事格局预测
军事技术革命加速发展
人工智能、无人机、网络战等新技术将改变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
军备竞赛和地区冲突风险加大
各国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可能加大军备投入,地区冲突和紧张局势可能加剧。
国际军事合作与竞争并存
各国在加强自身军事实力的同时,也将寻求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
科技格局预测
科技创新加速涌现
02
03
推动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拓宽国际视野
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和文化特点, 关注全球性议题和问题,增强国际意
识。
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习外语和跨文化交流技巧,尊重和 包容不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留学和旅游交流
政治多极化
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世界政治 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各大国之间相互制衡,共同维护
世界格局的含义
![世界格局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40e16736376baf1ffc4fad39.png)
1、世界格局的含义2、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均势、稳定的结果。
首先,任何一种国际关系格局都是相对的,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因此,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也不可能长期不变;其次,在国际关系中,“极”的构成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等多方向的因素,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某一方面力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3、雅尔塔体制在二战后期,同盟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如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等。
其中雅尔塔会议尤为重要,对上述会议的成果进行了完善、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
后面的会议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
雅尔塔体制就是以上这些协定的总和。
雅尔塔体制的核心内容是:(1)确定了战后处置战败国的原则;(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3)建立联合国;(4)对战败国的边界重新划分,对其殖民地重新分配;(5)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
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产物,它的确立就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这一局面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3、“冷战”政策的形成过程(1)“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
“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这篇咨文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93b3513d4b35eefdc8d3337e.png)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一.美苏两极格局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1)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美国要称霸世界和苏联努力扩张势力范围的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3)社会主义力量的增长(如新中国,东欧等),引起了西方和美国的敌视。
2.形成过程:(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其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达成了关于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的若干协议,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这个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2)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两级对峙的主要表现形式—“冷战”(1)原因:除以上三点外,再加上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贸然挑起世界大战和人民希望和平。
(2)主要过程:✍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一个“遏制共产主义”的总思想✍概况(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手段)经济上:“马歇尔计划”vs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北约vs华约几个概念:马歇尔计划:目的:为扶植(恢复经济)和控制西欧国家提出:1947年提出,又称为欧洲复兴计划。
作用:使西欧经济得到复兴,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同时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以共同对付苏联. 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目的:为了打破美国为首的经济封锁和与遏制政策相抗衡;成立:1949年,苏、保、匈等六国在莫斯科成立;作用:有利于各国加强互助和经济的恢复,但也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便利苏联推行苏联模式和对付美国.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9,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而成立;性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第二章世界格局
![第二章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e34882b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7.png)
第二章世界格局世界格局属国际经济政治范畴,是世界各种基本力量的对比和配置而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总体结构,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全球意义和影响的战略关系的现实。
当前世界格局正从两极向多极过渡,世界多极化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发展趋势,任何力量无法阻挡,21世纪必然形成国际多极化格局。
第一节世界格局的变化一.世界格局1、世界格局的含义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状态、局面。
世界格局是指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定的态势、样式和结构。
2、世界格局的主角世界格局的主角是指在世界舞台上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交往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力量。
这些力量可以是主权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集团或国家联合体。
世界格局中的主角,可能是两个或多个,其作用不完全相同,有大有小,有积极或消极。
主角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主角的综合国力强弱、对外战略性质,也同其对外活动的艺术分不开。
世界格局中的主角是不断更新的,以往数百年,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大国的兴衰沉浮,世界格局中的主角几经变换,常有新的面孔出现,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出尽风头,主导世界几十年以至几百年,但无终身主角。
二.世界格局变化的动因1、世界格局的历史演变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国际政治格局为代表,自近代形成开始,其历史演变主要有欧洲中心格局、两极格局以及当今的多极化格局几大阶段。
欧洲中心格局主宰世界近二三百年,以19世纪初出现的维也纳格局为标志,相继更迭的有19世纪后期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对峙格局、20世纪初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英、法、美“民主”国家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三角格局。
其中,维也纳格局,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对峙格局均历时40到50年,三角格局历时最短,仅20多年就在二战中土崩瓦解了。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主宰世界46年,现今世界格局正进入一个新的多极化格局发展的阶段。
2、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1)根本原因世界格局的历史演变表明,其均衡稳定是相对的,其失衡是绝对的,决定世界格局不断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国际主要力量的消长变化,也就是说,国际主要力量尤其是世界大国的实力地位变化是导致世界格局演变更迭的根本原因。
高三历史世界格局知识点
![高三历史世界格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a793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d.png)
高三历史世界格局知识点在高三历史学习中,了解和掌握世界格局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点,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1. 古代世界格局古代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以帝国为核心的绝对君主制,例如埃及、巴比伦、波斯、罗马帝国等。
这些帝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兴起,统治范围广泛,文化交流繁荣。
2. 中世纪世界格局中世纪世界格局的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盛行和基督教的影响。
欧洲出现了多个封建王国,例如法国、英国、神圣罗马帝国等。
基督教会成为中世纪欧洲的统一宗教,并且在教会的支持下,十字军东征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近代世界格局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源于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
欧洲列强开始探险和殖民,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例如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
促使世界各地资源的交流和贸易。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帝国主义的崩溃、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科技的进步,向世界注入了新的力量。
例如苏联、美国等国家崛起,并形成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
5. 当代全球化世界格局当前全球化的世界格局意味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球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
各国通过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来解决共同问题,例如联合国、世贸组织等。
通过对高三历史世界格局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特点。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当前世界格局的形成。
总结起来,对于高三历史学习中的世界格局知识点,我们可以分为古代世界格局、中世纪世界格局、近代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以及当代全球化世界格局等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世界的变迁和演变,为我们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e7a893ccd5bbfd0a79567378.png)
材料一: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 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 来……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 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材料二:……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 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 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材料三:奥巴马阐述经济振兴计划: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 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 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 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它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 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实施新政过程中,如 何保证和实行“充分就业”? (3)与罗斯福相比,材料三中的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更加 关注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 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 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 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 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 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 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①列强 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 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 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 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 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动摇。影响:①70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 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国 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13c7dde284ac850ac02427f.png)
展的趋势是(D)
A.恐怖主义日趋泛滥
B.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
C.单极世界逐渐形成 D.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
D
(2015苏州) 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
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 形势的是( )
A
B
C
D
D
(2015包头)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②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两极格局形成了世界力量 的均势状态,在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 发。
③ 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 的发展和胜利。
④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⑵消极作用:
① 划分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政 治。
② 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 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展带来不利影响。
不同点:
(1)体现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大国的 意志;体现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 妥协
(4)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 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破产;而后 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 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 度之间的矛盾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大国实力消长及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世界格局”是“世界秩序”的基
础,具有相对稳定性。当大国实力消
长及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世界
格局必然变动。变动一般发生在一次
大规模战争或一场涉及许多重要国家
的大变革之后。
●近现代二个主要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
雅尔塔体系
(二战)DFra bibliotekC.和平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
自从人类社会开始有记录以来,世界的格局一直在不断演变。
从万物起源时最初的原始社会,到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和演进,也形成了不同的世界格局。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是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欧洲列强通过控制殖民地、发展工业、建立贸易帝国,统治了全球。
但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逐渐崛起,成为继欧洲之后的世界大国。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力达到了世界各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大国,是因为它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都在迅速增长。
其经济总量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其在亚洲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日本和印度作为地区大国,且与中国都存在较大的矛盾。
中国的崛起将会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全球化也在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形成了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全球化世界。
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全球贸易和投资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
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全球行动的主角,它们在各个国家的投资和生产活动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格局的演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描绘这个正在变化的世界,人们通常将世界划分为几个地区。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等地区都有各自的特点。
其中,亚洲和非洲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集中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正在改变它们的地位。
总的来说,世界格局的演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
它代表了各国之间相互交往和影响的长期过程,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复杂关系。
未来的世界格局仍然是一个谜,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将继续变化和演变,不断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实现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全世界的国家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和机遇,推动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繁荣的未来。
世界格局的演变意味着各国之间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上,还反映在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变革上。
近年来,一些新型机构如金砖国家合作组织、上合组织等,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基础,致力于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发展。
这些新型机构的兴起也代表了世界格局逐渐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
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各国的发展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个大格局中,每个国家都寻求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国际战略。
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地区矛盾不断升级,国际合作和治理机制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如何在新的格局下寻求和平、稳定和繁荣,成为所有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
由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在必须在全球层面寻找共同利益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国际合作和治理机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联合
国成为全球政治协调的重要平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为全球贸易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而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等地区组织,为地区经济整合和合作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平台。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格局正在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以科技为核心的新经济正在崛起,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改变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
在这个背景下,各国需要拥有更具竞争力的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世界格局的竞争中占据更有优势的地位。
同时,世界格局的演变也是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的挑战。
全球威胁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各国需要通过全球协作,制定并执行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需要根据不同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的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的战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世界格局的变化给各国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利用机会,各国需要拥有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战略。
这意味着各国在国际合作和治理机制中的积极参与和领导作用,需要建立规则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来解决争端和矛盾,引导全球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和稳定,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世界格局的变化意味着各国之间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上,还反映在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变革上。
世界格局的变化给各国带来了不可预
测的风险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有多方面。
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变革。
以科技为核心的新经济正在崛起,各国需要拥有更具竞争力的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是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和重心转移。
新兴大国的崛起和西方国家的衰落,导致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外,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还拓展了各国公民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跨国文化和社交。
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各国的发展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每个国家都在秉承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国际战略。
在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地区矛盾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如何在新的格局中寻求和平、稳定和繁荣,成为所有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个大格局中,每个国家都需要领导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治理机制,建立规则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来解决争端和矛盾,引导全球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和稳定,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国际合作和治理机制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作为全球政治协调的重要平台,扮演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的角色。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为全球贸易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地区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等也为地区经济整合和合作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平台。
各国需要在这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中寻找共同的利益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促进全球形势的稳定和发展。
世界格局的变化也给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带来了挑战。
全球面临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问题。
各国需要通过全球协作,制定并执行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各国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环保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世界格局的变化是自然的历史进程。
各国需要在新的格局下寻求和平、稳定和繁荣。
这需要各国拥有更具竞争力的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治理机制,建立规则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来解决争端和矛盾。
各国还需要积极应对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等环保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利用世界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机遇,面对挑战并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