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ne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
【摘要】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已经证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尤其是纵隔淋巴结是否受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研究发现,(1)肺癌纵隔淋巴结经典转移途径是从肺门淋巴结(N1)转移至同侧纵隔淋巴结(N2),而后至对侧纵隔淋巴结及胸腔外淋巴结(N3)。
但同时又存在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途径,即某些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而肺门淋巴结阴性。
此类患者的手术预后好于N1、N2淋巴结均为阳性的肺癌患者。
(2)对于单个淋巴结而言,发现其转移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微小转移逐步进展为整体转移,而后为被膜外侵犯。
多数文献报道纵隔淋巴结被膜外侵犯时患者预后不佳,但亦有不支持的文献报告。
(3)关于纵隔淋巴结肉眼外观与镜下转移的关系,相关报道较少,但总体观点是肉眼外观对镜下是否转移的预测价值较低。
【关键词】肺癌纵隔淋巴结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淋巴结微小转移淋巴结被膜外侵犯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已经成为目前人类癌症死因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北美和欧洲的发病率最高,我国的发病率处于中等水平【1】。
随着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增加,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肺癌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发病死亡最常见,发病增幅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所以,对于肺癌的预防和控制有其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针对肺癌治疗手段不断出现。
肺癌的个体化,综合化治疗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
但是肺癌患者的整体预后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在美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大约波动在15%【1】。
相比之下,我国的生存率则更低。
在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生物治疗在内现有肺癌治疗手段中,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获益最为可靠。
国外资料表明:上世纪60年代,肺癌手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3%,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I、II期NSCLC患者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4.6%和41.2%,并明显高于其他治疗方法【2】。
因此,对于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首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Pearson【3】对比了上世纪中叶与后叶行手术治疗的两组肺癌患者,发现后者生存率提高与手术技术更新的关系不大,而主要获益于更准确的肺癌分期,进而选择最合适的病人进行手术,使手术风险降到最低,使得手术收益达到最大。
如今,TNM分期已经成为肺癌患者治疗手段、预后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4】。
Weder【4】同时指出,在TNM分期中,最能影响TNM分期准确性的,便是淋巴结转移状态--N分期,而其中纵隔淋巴结(N2)是否受累极大的影响着患者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情况。
所以,肺癌患者N2淋巴结是否受累是临床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1 肺癌TNM分期及胸廓内肺脏淋巴结分布
Naruke等人【5】在1978年,根据已掌握的肺脏淋巴引流的途径,绘制了胸廓内肺脏淋巴结分布图,并第一次运用了解剖学的标志来标记这些淋巴结的具体位置【6】。
此后,这张淋巴结分布图不断被修改完善。
直到1997年,Mountain CF【7】绘制了最新的肺脏肺内及纵隔淋巴结分布图(图1)。
同年,国际抗癌联盟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有无远处转移(M),制定了新版的肺癌TNM分期(图2)。
这张胸廓内肺脏淋巴结分布图为肺癌淋巴结分布制定了统一的定位标准,使准确的肺癌TNM分期成为了可能,为肺癌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创造了必要条件。
2 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
2.1 肺癌淋巴结的经典转移途径
Mountain将肺癌的胸内淋巴结分为14站,其中14和13站为肺内淋巴结,12~10站为肺门淋巴结,9~1为纵隔淋巴结。
基于此分站情况,国内外学者认为肺癌胸内的淋巴结引流途径是有规律可循的【8、9】:即从原发肿瘤出发,首先蔓延至肺内淋巴结(intrapleural lymph nodes),然后转移到肺门淋巴结(N1)。
接下来至同侧纵隔淋巴结,并且遵循从靠近肺门的纵隔淋巴结起,逐渐转移到远处的纵隔淋巴结(N2)。
随着病情进展,对侧的纵隔淋巴结以及胸腔外淋巴结(extrathoracic lymph nodes)也会被受累(N3)。
这称之为经典的肺癌淋巴结转移途径理论。
根据此理论,可以推测,不同部位的肺癌,受累的纵隔淋巴结也不同。
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支持上述推论。
Robert J【10】报告:右肺上叶肺癌最常见侵犯4R,右肺中叶及下叶肺癌最常累及4R和第7站淋巴结,左肺上叶肺癌最多侵犯第6站淋巴结,而左肺下叶肺癌患者最多转移至第7站淋巴结。
国内学者的观察则认为:围绕肺门或是肺根部的11、10、7、5、4站淋巴结的转移频度比远离肺门部的9、6、8、3、2、1站高。
【11】
图1 Mountain修改的胸廓内肺脏淋巴结分布图(本图源自【5】)
1、最上纵隔;
2、气管旁上;
3、血管前和气管后;
4、气管旁下(包括奇静脉淋巴结);
5、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
6、主动脉(升主动脉或膈神经)旁;
7、隆突下;
8、食管旁(隆突水平下);
9、下肺韧带旁; 10、肺门; 11、叶间; 12、叶内; 13、段内; 14、亚段内
图2 1997年UICC新修订的肺癌TNM分期
(本图源于Townsend: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18th ed)
2.2 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
按照上述的经典理论,当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时,就意味着N1淋巴结亦被侵犯。
但是,人们发现,有部分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而同时肺门淋巴结未见到转移病灶。
这就是所谓的肺癌淋巴结的跳跃性N2转移(Skip metastasis)。
不同的文献对跳跃性N2转移发生率的报告不同,约占到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17%~81%【12-15】。
由此可见,淋巴结的跳跃性N2转移是肺癌淋巴结转移中很常见的现象。
关于跳跃性N2转移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有学者认为跳跃性N2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及基因有关,与其病理学类型无关【9】。
此外,Schinkel C等人【15】观察到某些患者肺段胸膜下淋巴管可直接汇集到纵隔淋巴结,因此推测:淋巴引流途径的个体差异也可能是发生跳跃性N2转移的原因之一。
至于对跳跃性
N2转移的预后观察,人们普遍认为这类患者的预后要较经典的由N1转移到N2的患者预后为好。
国外一项观察实验数据表明
【12】:在经过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后,跳跃性N2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35%,明显高于非跳跃性转移患者的12.7%。
这可能与跳跃性N2转移患者的实际受累纵隔淋巴结组较少有关。
国内最近的临床实验观察到:不同部位的肺癌发生跳跃性N2转移时,受累的淋巴结不同【16】。
肺上叶肿瘤跳跃性N2转移多位于第4组或第5组淋巴结,肺下叶肿瘤则多跳跃转移至第7组或第8组淋巴结。
因此,在行肺癌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时,应该考虑到跳跃性N2转移的可能,注意清除相关纵隔淋巴结以明确诊断。
2.3 肺癌淋巴结的微小转移与被膜外侵犯
当淋巴结发生转移时,通常首先在包膜内的输入淋巴管和包膜下窦出现肿瘤组织;随后小梁旁窦和髓窦中亦可见到肿瘤细胞;并逐渐扩散至淋巴结实质内,在实质内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组织团块,并与周围正常淋巴组织相杂;继而整个淋巴结被侵犯,最后淋巴结被膜被累及,肿瘤突破淋巴结向周围组织扩散。
因此可以推测,从一个正常的淋巴结发展为转移性淋巴结,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积累过程,更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为了体现这一动态过程,将整个淋巴结被侵犯之前的状态称之为淋巴结结内的微小转移(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而当发生肿瘤突破淋巴结被膜向周围组织转移时,我们称之为被膜外侵犯(extracapsular spread 或 extranodal extension)。
2.3.1 肺癌淋巴结微小转移
(A) 定义:淋巴结微小转移是指在淋巴结内小于2mm的转移病灶【6】。
通常,这些淋巴结内的转移病灶可以被常规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被检测出。
临床上常用的试剂是Ber-Ep4。
Ber-Ep4与上皮细胞表面的34和49KD的两组糖蛋白相互作用,但不与包括淋巴组织在内的间叶组织发生作用【17】。
与常规的HE染色相比,Ber-Ep4有更高的准确率【18】,因此是检测淋巴结内微小转移灶的良好试剂。
国内研究报道【19】:淋巴结中微小转移灶多表现为在淋巴细胞普遍蓝染的背景中单个或少数几个或一群Ber-Ep4染色阳性的细胞(棕黄色),分布于淋巴结的淋巴窦、被膜下或淋巴结内的淋巴管网中。
(B) 临床意义:在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相当数量的淋巴结阴性的肺癌患者早年就发生其他部位的转移,存活期很短。
而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Passlick B【20】等人观察到:肺癌患者中6.2%的常规石蜡切片检查阴性淋巴结中有微小癌细胞转移灶。
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术后复发转移率与无微小转移灶的患者相比显著下降【21】。
Osaki等人也发现肺癌引流区淋巴结微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缩短,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子【22】。
(C) 与淋巴结中孤立肿瘤细胞的区别:病理学家在淋巴结中发现一类肿瘤细胞,它们常单独存在或是呈簇分布。
与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不同的是:这些肿瘤细胞没有与淋巴结间质有作用,而且也没有增殖的潜能。
这些细胞被命名为淋巴结内孤立肿瘤细胞(isolated tumor cells)。
后来的观察表明,这些肿瘤细胞通常小于0.2mm。
孤立肿瘤细胞的发生率依照观察方式的不同,略有差异,一般为20-30%【23】。
与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一样,孤立肿瘤细胞的出现亦是预后不佳的表现【24】。
(D) 微小转移灶发现率与淋巴结取材方法的关系:如果每个淋巴结只取1个通过中心的层面进行镜下检查的话,那么在一枚直径约5mm的淋巴结中发现随机分布的1mm微小转移灶的概率只有37%。
相反,如果增加取材的层面,就可以增加发现微小转移灶的概率【25】。
2.3.2 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被膜外侵犯
(A) 定义:淋巴结的被膜外侵犯通常是指肿瘤突破了淋巴结被膜,侵犯周围组织。
但是由于病理取材时可能为不完整的淋巴结,所以PHMH Theunissen【26】等人建议,在镜下发现以下三种情况,均可定义为淋巴结被膜外侵犯:a 肿瘤组织突破了淋巴结被膜;b 脂肪组织中有肿瘤组织浸润; c 在静脉腔中发现有肿瘤细胞时。
(B) 临床意义:如上述,当淋巴结中肿瘤成分发生被膜外侵犯时,预示着局部淋巴结转移可能进入晚期。
相关试验也提示,当出现纵隔淋巴结被膜外转移时,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下降。
Ishida T等人【27】的数据表明:N2患者合并纵隔淋巴结被膜外侵犯5年生存率为11%,而非淋巴结被膜外侵犯者为34%(P<0.01)。
但也有其他观察提示,纵隔淋巴结被膜外侵犯者生存率可能低于非被膜外侵犯者,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在M. Riquet等人【28】的观察中,发现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与患者的预后无关。
国内的报告则认为,纵隔淋巴被膜外侵犯的肺癌患者预后不佳,对于此类患者建议行姑息切除治疗【29】。
(C) 肺癌纵隔淋巴结被膜外侵犯的相关因素:Shuanghu Yuan等人【30】发现: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被膜外侵犯的发生率与淋巴结的大小有关,而淋巴结被膜外侵犯的程度与淋巴结的大小、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高低相关。
同年,Yung-Chie Lee等人【31】进一步报告:发生被膜外侵犯的淋巴结在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所有淋巴结所占的比例高低与病程的早晚、血管内是否出现癌栓以及p53的表达水平相关。
3 肺癌纵隔淋巴结大体外观与镜下所见的关系
对于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与否,其大体外观与显微镜下所见之关系,目前鲜有临床实验报道。
由于临床普遍运用CT作为肺癌患者术前检查手段,而在CT上,淋巴结的敏感指标主要是其直径大小。
所以,研究肺癌淋巴结大小与其转移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影像学预报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Klaus L. Prenzel【32】等人追踪了256名肺癌患者肺癌淋巴结影像学与术后病理报告,对比后发现根据CT片淋巴结大小(短轴直径是否大于1cm)来预测其转移与否的敏感性为57.1%,特异性为80.6%。
由此认为淋巴结的大小不是其转移与否的可靠指标。
此后,Adrianus J. de Langen等人【33】荟萃分析了14篇相关文献,认为PET-CT可以提高其准确性。
关于纵隔淋巴结肉眼大体病理与镜下病理的关系,学术界报告很少。
唯有少数间接报道可以推论:Gilbert Massard等人【34】研究了手术中对可疑淋巴结进行活检的准确率问题。
发现术中对可疑淋巴结的肉眼判断敏感性约为52%,特异性约为88%。
4. 展望: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提高。
如何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是目前胸部肿瘤外科的工作重点之一。
业已明确,肺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而N分期,尤其是N2是否被转移是影响肺癌患者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的主要指标。
所以,研究肺癌纵隔淋巴结(N2)具有重要意义。
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不同部位的肺癌最常累及的纵隔淋巴结。
这对于手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但是,考虑到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部位的肺癌表现在不同N2淋巴结的状态亦有可能不一样。
比如同样是左上肺叶癌症,有些N2站淋巴结可能没有受累;而对于那些受累的淋巴结,有些可能只是结内转移,而有些已经是全部转移或是被膜外侵犯。
比起之前已有的研究而言,这一问题解决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明确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途径,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肉眼大体病理与显微镜下病理的关系如何,始终没有明确的报告。
临床上普遍的观点是肉眼病理相对与冰冻以及石蜡病理的准确率还比较低,不能根据肉
眼病理来判断淋巴结是否被累及。
但是,是否可以在肉眼病理与石蜡病理间建立一项数学模型,将肉眼病理的各项指标量化,根据最终统计量,判断其转移可能性大小。
如果此数学模型的准确率高于冰冻病理,那势必将取代术中冰冻,成为指导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参考标准。
参考文献:
1、D. Max Parkin, Freddie Bray, J.Ferlay,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 74-108
2、Nesbitt JC, Putnam JB, Walsh GL, et al. Survival in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n Thorac Surg,1995; 60: 466-72
3、F. Griffith Pearso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Role of surgery for stages I-III.
Chest, 1999; 116(6): 500-3
4、W. Weder. Lung cancer: new opportunities- changing algorithm in staging. Annals
of oncology 19, 2008, supplement 7: 28-30
5、Naruke T, Suemasu K, Ishikawa S: Lymph node mapping and curability at various
levels of metastasis in resected lung cancer.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78;
76: 832–839.
6、Didier Lardinois, Paul De Leyn, Paul Van Schil, et al. ESTS guidelines for
intraoperative lymph node staging in NSLCL. Euro. J. cardio-thorac surg 2006;
30: 787-92
7、Mountain CF. A new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 for lung cancer. Chest
1986;89:225–33.
8、Hata E, Hayakawa K, Miyamoto H, Hayashida R. Rationale for extended
lymphadenectomy for lung cancer. Theor Surg 1990;5: 19–25.
9、P. Misthos, E. Sepsas, K. Athansaaiadi, et al. Skip metastases: analysis of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gnosis in the IIIA stag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er.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4; 25: 502-8
10、Robert J. Cerfolio, Ayesha S. Bryant. Distribution and likelihood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based on the lobar location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er. Ann Thorac Surg 2006; 81: 1969-73
11、冉鹏,肖家荣,谢昭华 215例肺癌的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分析中国肿瘤临
床 2008;35(17):988-97
12、Yoshino I, Yokoyama H, Yano T, et al. Skip metastasis to the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n Thorac Surg, 1996, 62(4): 1021-1025
13、Tsubota N, Yoshimura M. Skip metastasis and hidden N2 disease in lung cancer:
how successful is mediastinal dissection? Surg Today, 1996, 26(3): 169-172 14、王洲,殷洪年,张林肺癌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其廓清的临床研究中华胸心血
管外科杂志, 2006, 16(6):338-340
15、Schinkel C, Mueller C, Reinmiedl J, et al. Mediastinal lymph node
infiltrat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s role in curative surgery.
Scand Cardiovasc J, 1999, 33(5): 256-288
16、刘继先,张本固,蒋仁超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其廓清的临床探
讨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3;10(1):29-31
17、Momburg F, Moldenhauer G, Ha¨mmerling GJ,Mo¨ ller P.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the expression of a Mr 34 000 human epithelium-specific surface glycoprotein in normal and malignant tissues. Cancer Res 1987;47:2883–91 18、 B. Passlick. Micrometastas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2001;
34: 25-29
19、毛友生,张德超,张宏图等临床I和II期肺癌纵隔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研究中
国肿瘤杂志 2005;27(3):160-3
20、Passlick B, Izbichi JR, Kubuschok B, et al. Detection of disseminated lung
cancer cells in lymph nodes: impact on staging and prognosis. Ann Thorac Surg, 1996, 61: 177-182
21、Izbicki JR, Passlick B, Hosch SB, et al. Mode of spread in the early phase
of lymphatic metasta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ignificance of nodal micrometastasis.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6, 112: 623-630
22、Osaki T, Oyama T, Gu CD,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micrometastatic tumor
cells in the lymph nodes and bone marrow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ocol, 2002(13): 2930-2936
23、Wu J, Ohta Y, Minato H, Tsunezuka Y, Oda M, Watanabe Y, Watanabe G. Nodal
occult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lung adenocarcinoma of 2.0 cm or less in diameter. Ann Thorac Surg 2001;71:1772—8.
24、Marchevsky AM, Qiao JH, Krajisnik S, Mirocha JM, McKenna RJ.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intranodal isolated tumor cells and micro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3;126:551—7.
25、K. Junker. Histopathologic evaluation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in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suppl 2004; 45: 79-83
26、PHMH Theunissen, ECM Bollen, J Koudstaal, et al. Intranodal and extranodal
tumor growth in early metastasis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problems in histological diagnosis. J clin Pathol 1994; 47: 920-23
27、Ishida T, Tateishi M, Kaneko S, Sugimachi S.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lung cancer and mediastinal lymph node involvement. J Surg Oncol 1990; 43: 161-6
28、M. Riquet, D. Manac’h, M. Saab, et al. Factors determining survival in
resected N2 lung cancer.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1995; 9: 300-304
29、宋福杰,王洲,刘凡英等纵隔淋巴结受累程度对_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中
国癌症杂志 2004;14(5):469-471
30、Shuanghu Yuan, Xue Meng, Jinming Yu, et al. Determining optimal clinical
target volume margins on the basis of microscopic extracapsular extension of metastatic node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2007; 67(3): 727-34
31、Yung-chie Lee, Chen-Tu Wu, Shuenn-Wen Kuo, et al. Significance of extranodal
extension of regional lymph node. Chest 2007; 131: 993-9
32、Klaus L. Prenzel, Stefan P. Monig, Jan M. Sinning, et al. Lymph node size
and metastatic infiltrat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st 2003; 123: 463-67
33、 Adrianus J. de Langen, Pieter Raijmarkeers, Ingrid Riphagen, et al. The
size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and its relation with metastatic involvement--
a meta-analysis.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6; 29: 26-29
34、Gilbert Massard, Xavier Ducrocq, Evgenia A. Kochetkova, et al. Sampling or
node dissection for intraoperative staging of lung cancer-a multicentric cross sectional study.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6; 30: 164-7
35、
36、
37、
38、
专业范本可能没有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