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文化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大学文化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青岛科技大学为

[摘要]大学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核心是塑造学校共

同价值观,引导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文化管理模式更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人

文素养的提高,更强调和注意发挥大学精神、价值观等大学文化因素对师生行为的无形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推动学校全

面工作。

[关键词]文化管理大学文化构建

大学管理模式是对大学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概括,是大学管理科学化、

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相类似,大学管理模式的演进和发展也遵循

着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前进轨迹。在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凸显的今天,大学

文化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核心是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引导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和发展

方向;期望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利用大学文化因素对师生行为起到无形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推动学校全

面工作。

一、大学文化管理模式的功能分析

(一)大学管理模式的发展

在早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多是对前人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继承。随着现代大

学制度的诞生和完善,很多来自企业和政府的管理实践开始引入大学管理,使大学的组织结

构和学科设置一步步完善。20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概念之后,西方现

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基本定型,以教学科研为重点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趋于完善,高等教育开

始走上量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快车道,此时,严格的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成为现代大学

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科学管理模式造成大学组织结构柔性不足、刚性有余、学科

设置常年不变、专业过细、规章过多、规模过大等一系列问题。不少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形

同工厂流水线,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结构的僵化和创新能力的欠缺

使管理者开始反思,并更深入地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经验,逐渐从这些实践当中找到了

现代大学管理的另一个发展脉络,这就是重视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作用,从科学管理模式

走向文化管理模式。

(二)文化管理模式简介及功能分析

美欧等高等教育的先进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现代大学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与社会生

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是企业

管理哲学的发展,目前学界虽然还没有给它下一个非常科学严谨的定义,但已经有了一些有

益的探索。康万栋认为,“文化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1]。樊娟认为,“大学文化管理就是学校组织内形成一套被师生员工认可、接

受并纳入到自身观念中的价值体系,能使学校内部成员自觉地用这套价值体系来规范和约束

自身的行为,形成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学校组织氛围” [2]。张德、吴剑平等认为,“大

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大学管理中占据了主导甚至核心地位的管理模式就是文化管理。文化管

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不同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西方人本管理思想;是以文化竞争力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学说和理论;是把组织文化建设作为管理中

心工作的管理模式,不同于组织文化理论” [3]。“大学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

中心的管理模式。它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

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石,形成人人受尊敬、人

人被重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4],这一理念更有利于形成师生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校

园氛围,从而以更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带动学校全面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文化管理就是基于大学价值观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自觉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手段的管理

模式” [5]。

(三)大学文化管理的特征和价值体现

大学文化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系统化。在组织结构设计中遵循最小信息衰

减原则,强调各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为因果的机制。二,网络化。将大学内部的管理信息和外部环境动态、社会文化建设的要求作为文化管理建设的出发点,

发挥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替代、补偿功能,强调网状功能,不因某一局部出现障碍而影响整个

系统的运行。三,人性化。管理人员是系统中的神经元,文化是连接神经元的网络。强调管

理人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调节功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性化。尊

重管理者的个性差异,注重发挥个性化的优势和特色;同时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形成具有自

身特色的文化和文化管理模式[6]。

根据大学文化管理模式的功能和特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内部而言,文化管理是提升大学核心凝聚力的主要手段,它以大学精神和共同价值观为核心,辅以

校园行为准则、社会道德规范等,对全体师生的思想行为施以影响,把师生员工的言行引导

到大学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上;二是对大学外部而言,大学通过向社会培养输送人才、开展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从而实现管理的目标,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职责。

二、大学文化管理的路径构想与实施

(一)大学文化管理的路径构想

从内部变量来看,大学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指以形成最优的大学内部管

理机制为目的,以大学师生的管理为主体,以大学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为核心,以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载体,以大学师生的群体行为为基础的大学精神活动

和物化活动的大学管理系统。大学文化由四个不同层次的部分所组成: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

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即大学精神文化;中间层是呈行为形态的教学、研究、学习及活动方式,是经过长时间积淀而成的制度化的东西,称之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受制度文化的制约

和引导,是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活动文化,它是大学群体价值观的折射,是办学理念、精神面貌的动态体现;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校园环境、人才培养规格和

质量、科研成果等,通常称之为物质文化。

大学要构建大学文化管理模式,就要以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为基础,努力丰富和发展

自身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大学文化管理的路径实施——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

青岛科技大学进一步提高对大学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做法和特色,在大学文化管理的路径实施

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凝炼独特的精神文化

高校形象是高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赢得社会肯定和信任的基础,也

是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与归属感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学校决定以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为契机,将企业识别系统(CIS)导入学校,并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立属于大学

的形象设计理论——UIS系统(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2003 年秋,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