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
——论秦始皇“书同文字”
高更生
我国古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破旧立新,大胆改革。

其中“书同文字”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书同文字”,也叫“同书文字”、“书同文”或“同文书”,意思是要用同一样的文字来书写。

任何文字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有的变化是自发的,有的变化是自觉的。

只有自觉的变化才能称为文字改革。

秦始皇的“书同文字”,制订了全国统用的小篆,并大力提倡隶书,废除了当时流行于各地的杂乱纷纭的异体,对汉字进行了必要的简化,是自觉地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汉字改革运动。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认真地领导进行汉字改革的第一个人,在汉字改革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秦始皇改革汉字,是为了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的需要
毛泽东同志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文字是属于文化的范畴的。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交际的辅助工具。

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观点来看,“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文字作为书写的符号,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克服语言本身的限制,达到交际的目的。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代替“世卿世禄”制和“分土封侯”制,因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需要总结、交流经验,订立文书契约,广泛进行书面交际,这就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文字。

当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需要向全国发布命令,统一政策,建立制度,宣传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也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文字。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石”是120斤。

秦始皇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一天要亲自看120斤重写在竹木简上的文字。

如果文字不统一,阅读文书就有一定的困难,势必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统治。

那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文字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战国时期,正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文字的应用范围扩大了,新造字、简化字、异体字逐渐多起来。

加以长时期的分裂,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都自成体系;各国之间的文字差异,就更为突出。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就说,当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我们从出土的战国钟鼎、陶器、兵器、货币、竹简、印玺上可以看出,当时文字的分歧的确很严重。

人们根据文字的风格结构,习惯上把战国文字分为秦、三晋(韩赵魏)、齐、楚、燕五个类型。

现在以“阳”字为例,看当时书写的混乱情况。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同一个字不但在不同诸侯国有不同写法,而且在同一个诸侯国内,写法也不同;不但秦国同六国的文字不统一,而且秦国文字本身也不统一。

有的增加偏旁,有的减少偏旁。

偏旁的位置不固定,有的在左,有的在右。

偏旁的方向也不固定,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还有的倒立。

一个偏旁有的多一笔,有的少一笔。

因此,一个字就有很多写法。

上举“阳”字列了28个。

我们掌握的资料有限,实际上的异体写法还会多得多。

由于异体多,字形变化大,这个诸侯国的人对另一诸侯国的文字,就有许多字是不认识的。

鉴于以上情况,坚定地奉行法家路线,“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五蠹》)的秦始皇,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新建立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统治,统一六国后的当年(公元前221年),就毅然决然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制定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大刀阔斧地开展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汉字改革运动。

二、制定小篆,结束了古文字异体繁多的混乱局面
秦始皇改革汉字的重要措施是制定并推行了小篆。

《说文解字·叙》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可见,所谓小篆,是以“秦文”为标准,废除六国文字中与“秦文”不同的字;作为“秦文”的史籀大篆本身也不统一,就把史籀大篆进行整理、简化,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了小篆。

关于用小篆整理和简化汉字的情况,可以拿小篆同秦统一前的文字进行对比,看出大体轮廓。

什么是史籀大篆,历来说法不一。

从《说文解字》上所收的200多个籀文来看,所谓史籀大篆,应该是春秋到战国初期秦国的文字。

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篆书,我们还可以看到秦公、秦公钟①上的文字和石鼓文②。

同这些文字相比,小篆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改
革措施:
第一,废除异体字。

不仅废除六国文字的异体,也废除秦文字的异体。

通过废除异体字,确定了每个字由哪些偏旁组成,每个字的偏旁的位置,也确定了每个字的偏旁的写法。

第二,简化笔画。

例如: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简化笔画有几种方式。

有的减少偏旁,如“行、秦、栗”。

其中“行”去掉了中间的“人”,“秦”下的两个“禾”去掉了一个,“栗”上的三个“”(ti1o条),去掉两个,余下的一个还变了样。

有的换用笔画少的偏旁,如“则”,用“贝”代替了“鼎”。

有的■■■■■■了写法,如“皮、中”。

第三,减少图画■■■■■■■■■号化迈进了一步。

例如:
很明显,这些字的小篆■■■■■■■■鼓文、籀文的写法
来,图画性差多了“鱼”的样子不大像了。

“射”失去了用手执弓
矢的形象,变成了“身”和“寸”的组合。

w9i
围)有声的形声字。

“鹿”和“麀”(yōu优)上部一样了,去掉了
一般鹿有角,母鹿(麀)没有角的区别。

同时,笔画的形状变成了弧
形和圆转的线条,字形结构匀称、整齐。

通过这样的整理和简化,便形成了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成为全国通行的正式文字。

当然,文字同语言一样是人民群众创
造的,劳动人民是创造语言、文字的真正主人。

文字的发展、革
新,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

一种新字体绝不会是某一个人所创造。

但文字较之语言有很大的“人为性”,在人民群众创造的基础上“人
为”地进行整理、选择、加工,或者做某些类推简化,是古今中
外文字发展的历史事实。

小篆的形成就是如此。

秦统一前二三十
年的新郪虎符同统一后的阳陵虎符文字,在字形和书体上基本相同。

小篆不少字的写法在秦统一前就已经出现过。

如上举“行”字见于新郪虎符,③“囿”字见于秦公。

还有的在六
国文字中出现过,如“则”见于韩氏之钟④
秦始皇很重视这次汉字改革。

在他统一中国的当年,就下令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并令李斯等人编《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全用小篆书写,作为学童开蒙识字的课本⑤。

秦始皇到各地巡游的记功刻石,相传都是李斯所写,是标准的小篆样品。

而且,秦始皇把“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作为功绩记在琅邪刻石上。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到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在下令焚毁儒家经典的同时,又重申了“同文书”的政策。

(见《史纪·李斯列传》)可见秦始皇对汉字改革重视到何等程度。

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秦统一六国,版图辽阔,方言分歧;被推翻诸侯国的奴隶主复辟残余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进行垂死反抗,儒生淳于越等公开宣扬复辟倒退,毁谤朝政。

而在很短时间内,秦始皇能做到“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摄制海内,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封建论》),在政治上取得这么大的成绩,除了别的原因之外,用统一的小篆发布命令,大造革命舆论,宣传严明的法律,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另外,统一的小篆,对新兴地主阶级日益繁荣的经济,频繁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同样起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从汉字的发展来看,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小篆不仅减少了图画性,简化了笔画,更重要的是结束了汉字长期来字无定形、书写混乱、异体繁多的局面,做到了一字一形,更好地起到了文字作为交际的辅助工具的作用。

不仅战国时汉字有异体,早期的汉字异体也很多。

我国人民群众创造的汉字,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最早可见到西安半坡所发现的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的文字⑥,距现在有6000多年,到秦统一中国也有4000年了。

时间这样长,加上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秦以前又从未自觉地进行规范化工作,所以产生异体是难免的。

较古的文字,现在发现的数量很少,无法比较。

从现在大量发现的殷商甲骨文和殷、周金文,可以看出异体写法是相当多的。

几乎每个字都有异体。

如“鱼”字,甲骨文有20种不同写法⑦,金文有39种不同写法。

“寿”字金文竟有103种不同写法⑧。

下面举“鱼”字甲骨文、金文的几个例子:
甲骨文
金文
由此可见,秦始皇制定并坚定不移地用法律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小篆,是对4000多年来自然发展的汉字的一个有计划、有领导的整理、加工和简化,它结束了数千年来古文字杂乱纷纭、异体繁多的混乱局面,是一场值得大书特书的卓有成效的汉字改革运动。

单就这一点来说,秦始皇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功绩就值得大力赞颂。

三、提倡隶书,开创了今文字书写简易的崭新阶段
秦始皇改革汉字的更大功绩是积极提倡并大力推行隶书。

关于秦始皇提倡并推行隶书的问题,古书里有大量记载。

晋人卫恒在《四体书势》里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这是说,秦始皇时制定了隶书,原因是“奏事繁多,篆字难成”。

至于说“令隶人佐书”,自然是秦始皇命令的,别人是没有这样的权力的。

《说文解字·叙》徐锴补注引齐王僧虔的话说:“秦狱吏程邈善大篆。

得罪系云阳狱。

增绝大篆,去其繁冗,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其书曰隶书。

”这是说,秦始皇因程邈通过整理、加工制定了隶书,非常高兴,不只是赦免了他的罪过并且破格提拔为御史。

以上历史记载充分证明:隶书的确形成于秦朝;秦始皇不是消极地采用了隶书,而是为了解决“奏事繁多,篆字难成”的矛盾,积极地提倡隶书,鼓励下级官吏运用隶书,并对制定隶书有贡献的人给予奖励。

可见,秦始皇对隶书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功劳的。

什么是隶书?秦朝的隶书有什么特点?卫恒《四体书势》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这是说,隶书是篆书的简捷写法,就是草篆。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说:“开皇二年五月,长安民掘得秦时铁称权,旁有铜涂,镌(Juān捐)铭二所……其书兼为古隶。

”这是说秦权上的字就是隶书,这种隶书称古隶。

秦朝的竹木简书至今没有发现。

已发现的秦朝铜权、铜量和钉在铁权、木量上的铜诏版上的刻文,以及漆器、陶器上的文字,同标准的小篆比较起来,其中大部分字的确草率急就,无疑是草篆,也就是秦代的隶书。

下面选一部分秦代隶字同小篆对比,看看它的特点。

小篆秦隶
汉隶举例
(“皆”出自郭林宗碑,其余都出自曹全碑)
从上面的例字可以看出,秦隶同西汉初期的隶书,如近年发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竹简上的文字⑨,有不少共同的特点,应该同属于古隶的范围。

同后来成熟的隶书(有人叫做汉隶或八分)比较起来,古隶还带有篆文的残迹,如“故”右边的“攵”下面不是一撇,而是把篆书原来的圆转笔画变成了方折,后来的汉隶就基本上没有篆书的残迹了;另外古隶没有后来汉隶的波磔笔形,有些字的写法也没有后来的简化。

拿秦隶同小篆相比,可以看出隶书的突出优点。

首先,隶书实现了汉字的笔画化,把原来的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

一个汉字,不是用接连不断的圆转线条勾画出来的,而是由点横竖撇等固定的几种笔画组成的。

这样,写一个字,就不要像写圆整周到、笔画平匀的小篆那样用笔反复回旋圆转了,这自然加快了书写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古隶基本上摆脱了汉字的象形成分,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符号化,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

(鲁迅:《门外文谈》)。

小篆比起甲骨文、金文、大篆来,图画性减少了,但还保留了不少象形成分,如上举“女”字,甲骨文本象一个女人两手交叉跪在那里的样子,反映了奴隶制统
治下妇女被凌辱的低下地位,小篆还保留了一点形象,隶书就看不出来了。

第三,笔画进一步简化了,如“明、阳”隶书的笔画都减少了。

同小篆一样,隶书也不是在秦始皇时代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了一定的发展阶段。

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文字出现了大量的异体,其中有不少是破坏篆文特点的简率写法,方折笔画代替圆转笔画的现象大量出现,已经孕育着隶书的特点。

例如,秦孝公时的大良造鞅戟⑩,在秦统一前约130年,上面的字大部分是方折笔,其中“鞅”字左偏旁“革”同后来隶书的写法没有什么区别。

秦昭王廿一年时相邦戟上的“廿”同上举“廿六年诏权”的
“廿”写法相同。

隶书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

就汉字本身来说,隶字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都属于古文字的范畴,隶书、楷书都属于今文字的范畴。

古文字是象形兼表意的文字,今文字是表意兼标音的文字。

汉字不论形体或本质的变化,都是以秦隶为转折点,秦隶基本上去掉了古文字象形的画貌,具备了今文字趋向简易的特征。

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有两个主流,一个是简化,一个是音化。

简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音化是汉字本质演变的总趋势。

秦隶在简化和音化这两个总趋势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性。

关于形体的简化,上面已经谈到。

从结构本质的音化来说,秦隶也有突出的进步性。

由于隶书改变了古文字的图画性,所以不能因形见意,也不能因形知音,因而产生了大批后起的形声字。

形声字的大量产生是汉字从象形兼表意文字到表意兼标音文字的一个转折点,是向音化方向前进的一个标志。

在秦汉前虽然已经有了形声字,但是那都是最初的形声字,数量有限。

大量形声字的出现,是“隶变”后的突出特点。

据有人统计,甲骨文的形声字只有20%左右,到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形声字约有82%,清朝《康熙字典》里的形声字竟达90%以上。

在秦用小篆统一文字时,汉字不过3000多,到汉末已发展到了9000多字,到了现代,已增到62000,比秦代增加了18倍。

2000年来所增加这18倍汉字,除去秦代的3000多字外,增加的58000字差不多都是形声字。

虽然形声字的表音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形声字仍然没有闯出表意文字的范畴,同真正的表音文字比较起来,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将来必须改革,但是从汉字本身来说,形声字的出现,对记录汉语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秦隶对汉字的发展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

由此可见,小篆和隶书都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秦始皇“书同文字”,一方面把战国时期的秦篆的异体进行整理,把那些比较简化而又不破坏篆文特点的写法规定为正体,同时进行某些调整和简化,制定了小篆,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在一些郑重的场合运用。

另一方面,又适应实际的需要,把战国时期秦篆的那些破坏篆文特点的简率写法,加以整理和简化,制定了隶书,作为辅助文字,在全国运用。

秦始皇的杰出处在于他不仅重视正统文字的整理和加工,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文字——小篆,更重要的是他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重视文字在客观实际上发生的变化,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大力提倡民间流行的隶书。

附注:
①见《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秦公、秦公钟,郭沫若考证为春秋时秦景公时物(公元前576—537
年)。

②关于石鼓文的时代,说法不一。

我们认为,是春秋到战国初年间秦国刻石,特别是战国初年公元前四世纪的可能性最大。

③见《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④见《氏编钟图释》。

⑤李斯等所作字书现在都亡掉了。

据《汉书·艺文志》说:“汉兴,闾里书师合《仓颉》《爰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仓颉篇》。

”一般称为秦三仓,合计字数是3300个。

⑥见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

⑦见孙海波:《甲骨文编》,中华书局出版,1965年9月。

⑧见容庚:《金文编》,科学出版社,1959年,该书收殷、周金文。

⑨分别见《考古》1974年第1期和《文物》1974年第3期。

⑩见《贞松堂集古遗文》。

见《双剑吉金图录》。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9353字。

(原载《山东师院》1975年第1期,后收入高更生《汉字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