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劳技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手工、维修物品等。

3. 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它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一个小问题,如整理房间、制作小制作等。

第二章:手工制作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切、折、粘等。

教学活动: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示范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进行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手工制作技巧,完成一个自己的小制作。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庭劳动的意识和责任感。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的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

2. 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烹饪等。

教学活动:1. 介绍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 示范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进行实践,完成一项家庭劳动任务。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基本家庭劳动技能,完成一项家庭劳动任务。

第四章:环保意识与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2.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劳动与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如废物利用、节能减排等。

教学活动:1. 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024年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2024年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2024年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劳技教材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工具》,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劳动工具,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学习如何安全使用工具,以及工具的维护和保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劳动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

重点:认识常见劳动工具,学会安全使用工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常见劳动工具)学具:每组一套常见劳动工具(如锤子、扳手、螺丝刀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这些场景中都用到了哪些工具?它们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常见劳动工具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使用螺丝刀为例,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螺丝刀,并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工具,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操作心得,讨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身边的工具》2. 内容:常见劳动工具名称工具的用途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喜欢的劳动工具”的短文。

(1)握住锤子的柄部,用力要均匀,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锤头脱落;(2)敲打物体时,要瞄准目标,避免敲偏;(3)使用完毕后,要将锤子擦拭干净,并存放在干燥处。

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劳动工具的使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当的现象。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使用其他劳动工具,了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教案一: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认识农村常见的劳动工具,如犁、耙、镰刀、锄头等。

2. 了解这些劳动工具的用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工具。

2. 新课: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工具进行模拟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体会。

教案二:学习种植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种植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技巧。

2. 了解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种植过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种植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蔬菜、水果的种植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种植过程中的体会和注意事项。

教案三:学习编织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编织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编织的基本技巧,如平编、挑编、挂编等。

2. 制作简单的编织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编织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编织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织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编织过程中的体会和作品展示。

教案四:学习烹饪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烹饪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烹饪的基本技巧,如切、煮、炒、炖等。

2. 制作简单的菜肴。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菜肴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烹饪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锄头、镰刀、锤子等。

2. 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观察劳动工具,了解其结构。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劳动工具。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所学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观察家人使用劳动工具的场景,并描述给同学听。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劳动工具。

2. 学生了解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劳动中去。

第二章: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扫地的正确方法。

2. 学习擦桌子的正确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过程:1. 教师示范扫地和擦桌子的正确方法。

2.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实践,掌握劳动技能。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扫地和擦桌子的工作。

2. 家长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并在家校联系册上签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掌握扫地和擦桌子的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

3. 家长对学生的劳动表现给予肯定。

第三章:学会整理个人物品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个人物品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

2. 学习整理书桌的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学会整理个人物品。

三、教学过程:1. 教师示范整理书包和书桌的方法。

三年级劳技教案

三年级劳技教案

三年级劳技教案第一篇:三年级劳技教案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多变的纸三角一、教学目标:1、学会折纸三角,并学会用纸三角组合不同的造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纸三角的折法。

2、用纸三角组合不同的造型。

三、教学准备:手工折纸,旧挂历,旧书报纸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精灵”——纸三角。

它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很多“小精灵”肩并肩、手拉手地组合起来,就会产生神奇的变化,组合出多种可爱的造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制作纸三角1、老师先做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2、老师讲解步骤,学生照着做a.把长方形纸向下对折。

b.两边沿中缝线向中间折c.翻过来,沿虚线将两侧小角向上折d.沿虚线将突出部分向上折e.沿中线向内对折三、实践操作1、学生自己动手做,老师巡回指导。

2、学习纸三角的基本组合方法(顺插、分插)3、试着组合菠萝造型。

四、评比作品各组将作品摆放在一起,评选出最佳作品。

五、拓展训练发挥奇思妙想,用这些多变的纸三角,创作出新的作品。

二、缝沙包一、教学目标:1、学习缝沙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练习针线的用法,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沙包的制作方法。

2、针线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花布头,线,沙粒,剪刀,针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玩沙包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开发智力。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缝沙包。

二、制作过程老师和学生同步进行,老师边做边讲1、修整布块2、正面对折缝合成布袋状3、将小布袋里外对翻,装适量沙粒4、缝合袋口三、实践操作老师在教室巡视,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同时鼓励小组里组员之间开展合作,互相帮助。

四、小组活动1、看看谁的作品最美观、实用。

2、讨论一下在缝制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五、拓展训练1、沙包有多种样式,试着缝制自己喜欢的沙包吧!2、课间时间,和伙伴们一起玩沙包。

2024年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2024年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2024年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劳技教材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工具》,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家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量尺等;学习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使用工具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家用工具,知道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事项。

教学重点:认识家用工具,掌握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用工具一套(锤子、螺丝刀、量尺等),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套家用工具,实践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家庭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工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认识家用工具:教师展示各种家用工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作用。

(2)学习使用方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家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家用工具完成指定任务。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工具使用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家用工具的认识锤子螺丝刀量尺2. 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3. 实践活动:使用家用工具完成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所认识的家用工具,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简述正确使用锤子和螺丝刀的方法。

2. 答案:(1)例:锤子,用于敲打物品;螺丝刀,用于拧紧或松开螺丝。

(2)正确使用锤子的方法:握住锤柄,挥动锤子,击打物品;正确使用螺丝刀的方法:插入螺丝,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拧紧或松开螺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家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但在安全意识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寻找更多家用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并在家长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劳技三年级上教案1、教学目标:节日的彩带1、研究彩带制作的技术原理,了解彩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初步学会彩带的编制方法,完成1-2条美丽的彩带。

3、能合理评价彩带的制作质量,并利用彩带布置教室。

教学准备:铅笔、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各种彩色的纸。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彩带在生活中具有的广泛的使用价值。

我们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彩带。

2、模仿做彩带;(1)请同学动手做一个彩带,看看谁做得最好看。

(2)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这个彩带的。

(3)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做彩带。

编的动作;折的动作;圈的动作示范。

(4)学生根据要求折、编一条象书上的彩带。

(5)评一评,看谁做得最好看,和书上的最象。

3、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做一条彩带。

(1)可以用玻璃丝、缎带、丝绒等材料。

(2)多条彩带组合,做不同的彩带。

(3)比较,怎样的手法可以做出漂亮的彩带。

4、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教学目标:美丽的纸花了解各种纸材的特性和用途了解纸花的造型与特点。

初步掌握纸质材料的造型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花卉知识。

使学生掌握纸花制作的方法。

感受纸花作品美化环境的结果,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花朵的制作方法,各种纸材、剪刀、双面胶、花枝等,花瓶。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揭示主题1、前阶段,同学们带着各自的课题,收集了许多花的材料学习了花的制作方法。

在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值得称赞。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课题:美丽的纸花。

2、各小组汇报。

3、本次活动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两轮比赛,分别评选出巧手奖,创意奖。

二、活动一1.第一轮比赛一制作纸花。

宣布比赛规则2、各组汇报并展示作品,小组代表上台做花语、选材、制作方面的介绍。

3、生评议各组现场制作的纸花。

评委作出公正的评判,评选出巧手奖一名。

三、总结回顾课后延伸l、这么多美丽的花儿若能拿它来装扮我们的教室,那我们不就生活在花的海洋里,简直就是童话中的花仙子。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精选10篇)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交流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形状、制作材料等方面的情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呢?揭示课题。

二、探索研究1、观察“金点子”中提供的四件范例作品。

研究讨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注意什么三、学学做做教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垫形状,并制作茶垫,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将学生制作的茶垫按形状分类,然后从外形、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2教学目标:1、掌握纸绳的粘贴方法和技巧,学会用纸绳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图。

2、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激发他们对纸绳工艺制作的兴趣。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各种纸绳的粘贴方法和技巧来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图;发挥想象、体现创意。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彩色笔。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劳动1. 学习劳动的定义和意义2. 了解不同类型的劳动3.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第二单元:动手实践1.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2. 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3. 完成简单的劳动任务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基本技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劳动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技巧。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第一周:认识劳动1. 学习劳动的定义和意义2. 了解不同类型的劳动第二周:动手实践1.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2. 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3. 完成简单的劳动任务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巩固爱劳动的习惯。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劳动技能提升1. 学习更复杂的劳动技能2. 完成更具挑战性的劳动任务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单元:技术与创新1. 学习简单的手工艺制作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引导学生将劳动与生活相结合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基本技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劳动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技巧。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4.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计划第六周:劳动技能提升1. 学习更复杂的劳动技能2. 完成更具挑战性的劳动任务第七周:技术与创新1. 学习简单的手工艺制作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引导学生将劳动与生活相结合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包括: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参与度等,记录学生的表现。

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三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剪刀等。

2. 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

3.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劳动工具,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教师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如扫地、拖地、剪树枝等。

3.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劳动工具,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操作。

第二章:学习整理物品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学会整理物品,养成整洁的习惯。

2. 学会分类整理,提高空间利用率。

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分类整理,如书籍、文具、衣物等。

教学活动:1. 讨论如何整理物品,引导学生说出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演示分类整理的过程,如将书籍按大小、颜色分类。

3. 学生分组练习分类整理物品,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制作简单手工制品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创造力。

2. 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如纸飞机、风筝等。

教学内容:1. 学习制作手工制品的基本技巧。

2. 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

教学活动:1. 讲解制作手工制品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等。

2. 教师演示制作纸飞机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制作。

3. 学生分组制作手工制品,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章:学习种植植物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2. 学会种植简单植物,如花草、蔬菜等。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植物的基本知识,如土壤、水分、阳光等。

2. 学会种植简单植物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种植植物的基本知识,如土壤的选择、浇水的量等。

2. 教师演示种植花草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种植。

3. 学生分组种植植物,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学习烹饪简单食物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提高生活能力。

2. 学会烹饪简单食物,如泡面、煎蛋等。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6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6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6篇】【篇1】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1、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手工工具。

知道的手工工具的名称及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目的选择工具,会使用一些常用量具。

2、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3、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的制作。

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

4、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样图,操作示意图。

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和制作作品。

能就作品设计和制作中的合理性,独特型及创造性作出简单评价。

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作品说明书和宣传材料。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本册书安排了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活动安排了《课程表》、《小剪刀》、《排气扇》三课学习内容。

《课程表》是学习运用抽拉技术制作活动的制玩具。

《小剪刀》、《排气扇》则是通过支点,轮轴的作用是制作的制玩具活动起来。

第二单元安排了《圆纸筒》,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立体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卷制而成。

本单元的实践活动不仅要帮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作出《小鸟的家》,还要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用圆纸筒制作其他物品,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审美情趣。

第三单元教学以“美化墙壁”为主题,安排了《立纸花》、《盛开的花》两课教学内容。

意在通过动手学习制作立纸花和纸浮雕翻船,帮助学生接触并初步了解浮雕艺术,提高手工制作技能,提高鉴赏,审美能力。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学习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美好未来的源泉。

2. 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如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学会配合、互相帮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

2. 示范法:展示正确的劳技操作步骤。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准备:2. 教学材料:准备劳技操作的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3. 小组划分:根据学生人数,合理划分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教案第1课时:劳动的意义一、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如:“你们知道劳动是什么吗?劳动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二、新课讲解:1. 讲解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美好未来的源泉。

2. 讲解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如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劳技操作步骤。

3. 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完成任务。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2课时: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一、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任务。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如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

2. 示范正确的劳技操作步骤。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劳技操作步骤。

3. 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完成任务。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我们的手最灵巧》第一节《剪贴的艺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剪贴的基本技巧,掌握简单的图形剪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剪贴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图形剪贴。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剪刀的使用和图形的剪贴。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胶水、模板、展示板。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展示板展示各种剪贴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技巧示范(10分钟)讲解剪贴的基本技巧,示范如何使用剪刀、如何剪贴图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模板剪贴出简单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新实践(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剪贴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创新,给予指导。

5.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剪贴的艺术》2. 内容:剪贴的基本技巧简单图形剪贴步骤创新实践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剪贴作品,主题为“我的家庭”。

2. 答案:学生需完成一幅剪贴作品,作品中包含家庭成员的简单图形,以及相关装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剪贴技巧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开展家庭剪贴活动,让学生与家人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剪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剪刀的使用和图形的剪贴。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5篇材料)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5篇材料)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5篇材料)第一篇: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三剪指甲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剪指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使学生知道剪指甲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好办法,了解剪指甲的意义(3)、是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2、教学重点剪指甲的方法和步骤3、课前准备指甲剪4、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起朗诵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

小小手,来帮忙,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

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师:同学们,看一下自己的小手,上面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呢?(2)新授课1)同学们,我们来到博奥学校,离开自己的父母,开始了自立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还能让爸爸妈妈来给我们剪指甲吗?2)你们自己会剪指甲吗?知道怎么剪指甲吗?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探讨并作回答)3)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样来剪指甲的?(边示范边讲解)A、剪左手指甲,首先,将指甲剪按片翻起旋转到相应位置,再将指甲尖放在左手拇指和食指间。

手心向内。

其次,左手心向下,五指自然弯曲。

再次,左手轻轻用力顺着指甲的曲线剪。

注意不要剪得太深。

B、用同样方法剪右手指甲。

C、剪完指甲后,把手洗干净。

4)同学们,你自己会剪指甲了吗?来试一试吧?5、小结强调剪指甲的步骤和方法,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指出改进方法,教育学生爱清洁,讲卫生。

1、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会洗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学生通过洗衣服,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2、教学重点洗毛巾的步骤和方法3、课前准备毛巾、洗衣盆、洗衣皂4、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非常高兴能在博奥学校的课堂上见到大家,来到博奥,就意味的我们的衣食住行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和帮助,所以,我们就要自强自立,料理好我们自己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就从最基本的洗衣服做起,每天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上课学习,也是调节我们心情的好方式。

(2)新授课。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基本劳动技能的学习(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等)3. 团队合作与协作4. 生活技能的培养(如衣物整理、房间布置等)5. 劳动成果的珍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基本劳动技能。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操作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实践。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操作技能。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劳动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观察法:学生观察劳动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态度、技能和合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如卫生状况、物品整理等,给予肯定和提出改进意见。

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的劳动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讲解基本劳动技能。

2. 第二周:实践基本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

3. 第三周:团队合作与协作,进行小组劳动任务。

4. 第四周:生活技能的培养,如衣物整理、房间布置。

5. 第五周:劳动成果的珍惜,进行劳动成果展示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2. 实物材料:如扫把、拖把、整理箱等劳动工具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劳动过程和成果的图片或视频4. 评价表格:用于记录学生的劳动过程和成果5. 劳动任务单:引导学生明确劳动目标和步骤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或故事形式引入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讲解:讲解基本劳动技能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步骤。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书包:学会分类整理物品,养成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3. 学习扫地:掌握扫地的技巧,能够扫除干净。

4. 学习擦桌子:学会正确擦桌子的方法,保持桌子整洁。

5. 学习摆放物品:学会合理摆放物品,使生活环境更加整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整理书包、叠衣服、扫地、擦桌子和摆放物品的方法。

难点:掌握扫地的技巧和叠衣服的细节。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2.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整理书包、叠衣服、扫地、擦桌子、摆放物品的教学内容。

2. 劳动工具:书包、衣服、扫把、抹布等。

3. 分组标志:便于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学习整理书包:教师演示如何分类整理书包,学生跟随模仿。

2. 学习叠衣服:教师演示正确的叠衣服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3. 学习扫地:教师演示扫地的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4. 学习擦桌子:教师演示正确的擦桌子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5. 学习摆放物品:教师演示如何合理摆放物品,学生跟随模仿。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组选择一个项目进行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劳动的喜悦。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讲述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积极参与劳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3. 小组讨论:探讨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与技术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学生分组实践,掌握基本技能。

3. 学生分享实践经验,互相学习。

评价方法:1. 学生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实践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问题。

3. 学生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评价方法: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2. 学生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1.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学生分组进行创意实践。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意实践主题。

3.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创意实践项目。

评价方法:1. 学生创意实践的成果。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评价与反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方法。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一、第一章:认识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技的定义和意义,认识到劳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劳技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举例。

二、第二章:手工制作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2. 教学内容: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教学活动:演示、实践、评价。

三、第三章:家庭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劳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家庭劳技的分类和操作方法。

3. 教学活动:讲解、示范、实践。

四、第四章:校园劳技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2. 教学内容:校园劳技的种类和实施方法。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践。

五、第五章:社会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劳技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社会劳技的分类和参与方式。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践。

六、第六章:简单工具的使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手工工具,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锤子、螺丝刀、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教学活动:演示、实践、练习。

七、第七章:测量与画线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和画线方法,提高准确性。

2. 教学内容:尺子、卷尺、画笔等工具的使用,测量和画线的基本技巧。

3. 教学活动:讲解、示范、实践。

八、第八章:木材加工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木材加工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锯子、刨子、凿子等工具的使用,木材加工的步骤。

3. 教学活动:演示、实践、创作。

九、第九章:纤维材料的使用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使用纤维材料,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绳子、线、布等纤维材料的种类和用法。

3. 教学活动:讲解、示范、实践。

十、第十章:创意劳技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技作品的能力。

2. 教学内容:创意思考的方法,劳技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熟悉的劳动场景,引发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思考。

2.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3.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

2. 学生口头陈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如观察、分析、计划、执行、评估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

2. 学生口头陈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了解他们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与技术安全规范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2. 遵守劳动与技术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如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工具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违反安全规范可能导致的后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培养他们遵守安全规范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遵守安全规范。

2. 学生口头陈述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理解,评估他们对安全规范的认知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劳技教案一、多变的纸三角一、教学目标:1三年级劳技教案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纸三角的折法。

2、用纸三角组合不同的造型。

三、教学准备:手工折纸,旧挂历,旧书报纸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精灵”——纸三角。

它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很多“小精灵”肩并肩、手拉手地组合起来,就会产生神奇的变化,组合出多种可爱的造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制作纸三角1、老师先做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2、老师讲解步骤,学生照着做a.把长方形纸向下对折。

b.两边沿中缝线向中间折c.翻过来,沿虚线将两侧小角向上折d.沿虚线将突出部分向上折e.沿中线向内对折三、实践操作1、学生自己动手做,老师巡回指导。

2、学习纸三角的基本组合方法(顺插、分插)3、试着组合菠萝造型。

四、评比作品各组将作品摆放在一起,评选出最佳作品。

五、拓展训练发挥奇思妙想,用这些多变的纸三角,创作出新的作品。

二、缝沙包一、教学目标:1、学习缝沙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练习针线的用法,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沙包的制作方法。

2、针线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花布头,线,沙粒,剪刀,针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玩沙包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开发智力。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缝沙包。

二、制作过程老师和学生同步进行,老师边做边讲1、修整布块2、正面对折缝合成布袋状3、将小布袋里外对翻,装适量沙粒4、缝合袋口三、实践操作老师在教室巡视,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同时鼓励小组里组员之间开展合作,互相帮助。

四、小组活动1、看看谁的作品最美观、实用。

2、讨论一下在缝制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五、拓展训练1、沙包有多种样式,试着缝制自己喜欢的沙包吧!2、课间时间,和伙伴们一起玩沙包。

三、会爬绳的福娃一、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会爬绳的福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自己动手设计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福娃的设计与绘制2、活动福娃的设计与制作三、教学准备:图画纸,塑料吸管。

长线绳,剪刀,彩笔,透明胶带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福娃是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他们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友谊、和平,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个会爬绳的福娃。

二、制作福娃老师讲解制作步骤,学生动手制作。

1、画一个身高10厘米的福娃,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沿轮廓线剪裁。

2、把两根吸管摆放在福娃的背面成八字形,并用透明胶带粘牢。

3、将线绳穿过吸管后,挂在墙上。

三、实践操作1、让学生试着交替拉两根线绳,看看福娃会不会自己爬上去。

2、分组进行比赛,看谁的福娃爬得快。

3、分组讨论,比赛后,自己的福娃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四、拓展训练1、改进后再举行福娃爬行比赛,看看谁的福娃表现最好。

2、想一想,福娃为什么能向上爬,理解“摩擦”一词。

五、小组讨论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利用摩擦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实例?四、会翻跟头的玩具教学目标:1、学生自己制作玩具,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在自己制作玩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节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制作纸盒小人教学准备:白板纸,小玻璃球,胶水,剪刀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玩具会翻跟头,玩起来一定很有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作吧!二、动手制作老师讲解,学生制作1、在白板纸上按黑板上的图例尺寸画线。

2、剪裁成十字形。

3、按虚线折叠后粘贴。

4、放入玻璃球后,把口粘牢。

5、在纸盒上画出鼻子,眼睛,嘴巴等,“纸盒小人”就完成了。

三、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把“纸盒小人”放在平整的斜面上,比一比谁的“小人”翻得快。

四、拓展训练制作会翻跟头的胶囊装了小钢珠的胶囊,放在合适的轨道上,它也会翻跟头,老师这里准备了钢珠和胶囊,谁来试试看。

挑几组来做一做,看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五、小组讨论“纸盒小人”和钢珠胶囊他们会翻跟头,这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分组讨论。

五、剪贴画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剪贴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布贴画的绘制2、布贴画的剪裁与粘贴教学准备:剪刀,不同颜色的小布块,底布,胶水,白纸,复写纸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剪贴画通常尺幅不大,既可以用来装饰、点缀房间,也可以作为小礼物馈赠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布贴画。

二、实践操作老师讲解制作步骤,学生边听边做1、设计。

在白纸上画出要剪贴的图案。

2、复印。

用复写纸将图案的轮廓线印在底布上,底布要和画稿一样大小。

3、选料、剪裁。

根据图案的需要选择大小、颜色、图案合适的小布块。

用复写纸把图案各部分的轮廓印在布料上,再剪下来。

4、粘贴。

按一定的顺序在底布上贴画。

三、小组评比在小组里比一比,看看谁的布贴画做的最漂亮。

四、拓展训练用其他材料也可以制作出漂亮的贴画,现在就来动手试试吧。

六、做陀螺教学目标:1、在制作陀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在自己制作玩具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难点:制作陀螺的步骤教学准备:硬纸片,牙签或火柴棒,剪刀,水彩笔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陀螺吗?对,它很好玩。

想不想自己亲手做一个陀螺玩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己做陀螺。

二、动手操作老师边讲解边示范1、在一张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上画一个圆,并剪下来。

2、在圆上用水彩笔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3、在圆中心扎一个小孔,把牙签或火柴棒从小孔中穿进去(要上长下短)。

三、小组活动试着转动你的陀螺,跟小组里的同学比一比,看看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四、小组讨论你的陀螺能旋转起来吗?存在什么问题?有没有改进的方法?用什么方法能使陀螺转的时间更长?五、拓展练习1、经过改进,你的陀螺是不是更完美了?2、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陀螺呢?七、做花拖鞋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拖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自己动手做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1、拖鞋的剪裁与制作2、拖鞋的装饰教学准备:硬纸板,彩纸,胶水,彩笔,铅笔,尺子,剪刀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回到家里穿上一双轻巧、舒适的拖鞋,不但能缓解足部的疲劳,还能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花拖鞋。

二、制作过程老师边讲解边示范1、画样。

(把脚放在硬纸板上,画出脚的轮廓)2、剪鞋底。

3、做襻带。

把襻带放在鞋底下面前端1/3处,两端在脚面上对齐,在脚面中间处画出两带的相接位置线,使脚放在里面收紧适度。

在两带相接位置反方向各剪一个小口,再把鞋底与襻带粘牢,最后插接襻带接口。

4、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另一只拖鞋。

三.拖鞋的装饰用彩笔在鞋底上面或襻带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在襻带面上粘贴一些小装饰物。

四、小组评比在小组内展开评比,看看谁做的拖鞋最漂亮,最舒服。

五、拓展训练用布料做拖鞋会更结实耐用,动手试做一双吧。

八、凉拌菜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做菜,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2、在自己做饭的过程中,体会父母做饭的辛苦。

教学重难点:凉拌菜的调味教学准备:香椿,嫩豆腐,熟黄豆,鸡精,盐,白糖,香油适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凉拌菜做法简单,又有营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

二、制作方法老师边做示范边讲解1、把豆腐切成约一立方厘米的小丁。

2、香椿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控干水分,切成碎末。

3、把豆腐丁、香椿末、熟黄豆放在盘子里,将调味料加进去,搅拌均匀。

三、小组评比小组成员互相品尝,看看谁做的菜最好吃。

四、学做凉拌豆角老师示范,学生观察并学习。

并让学生回家做给家长吃。

五、探究活动1、我们当地盛产什么水果、蔬菜。

2、自己设计、制作一款冷拼盘。

九、叠放衣服教学目标:1、学生在学习叠放衣服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上衣和裤子的叠法教学准备:自己的上衣和裤子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衣服洗净、晾晒干后,要叠好存放。

大家会不会叠衣服?是不是还得让家长帮忙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叠放衣服。

二、动手学习老师边做示范边讲解,学生跟着做1、叠上衣第一步:扣上扣子或拉上拉锁。

第二步:把衣服处理平整后,前身朝下摆放。

第三步:从衣背两边向后背中线处翻折,将两只衣袖的袖跟处折平整,使袖子的外侧和衣服的中线重合。

第四步:从底边向衣领大致在1/3处折叠,并理平。

学生照做之后,同学之间相互检查,如果做得不好,可以继续练习。

2、叠裤子第一步:将两条裤腿的裤缝对齐,理平。

(有烫熨线的裤子,按烫熨线折叠)第二步:从裤脚口到裤腰在大致1/3处折叠起来。

三、强化训练在学生刚开始很不熟练的情况下,让学生交换自己的衣服进行练习。

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四、讨论交流在小组内展开讨论:1、你自己平时是怎样叠衣服的?2、衣服在存放的时候,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比如衣服的防潮、防尘、防蛀虫等等)十、洗餐具教学目标:1、自己洗餐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碗、盘、筷子的清洗教学准备:清洗盆,洗洁精,洗碗布,餐具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餐具的清洁卫生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清洗餐具。

二、学清洗老师讲解洗餐具的注意事项,1、刷碗前要倒掉碗中的残渣、剩饭。

2、在盆中放适量的清水,再滴入少许洗洁精。

3、筷子理齐放入盆中,反复搓洗。

4、用洗碗布反复擦洗盘子和碗的里里外外。

5、冲洗干净。

6、把控干水的餐具放入消毒柜。

注意:盘子光滑,清洗时一定要防止摔碎!三、动手实践学生轮流到教室前面来,进行洗餐具的练习。

四、讨论交流1、不同材料的餐具,消毒方法一样吗?为什么?2、洗餐具时,为什么尽量少用或不用洗洁精?十一、布置教室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装扮教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把教室布置的既美观又有利于学习。

教学准备:彩色卡纸,小的植物、花草,剪刀,胶水,彩笔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人,美化教室环境人人有责。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布置我们的教室,让它变得更漂亮。

二、交流讨论1、分组讨论:这样把我们的教室布置得既美观又有利于学习呢?2、征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第一小组:建议建立一个“植物角”第二小组:在教室设一个“图书角”第三小组:建立一个“作文之窗”第四小组:建议创设一个“手工园地”三、布置教室各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行动。

1、建立“作文之窗”第一步:挑选优秀作文第二步:装饰优秀作文第三步:设计版面第四步:粘贴上墙2、建立“植物角”第一步:准备花草第二步:摆放整齐第三步:制作标志第四步:粘贴或悬挂标志3、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你对教室的布置还有那些建议?请赶快和大家一起行动吧!四、拓展活动“六一”快要到了,同学们要在教室了=里举行联欢活动,怎样才能让教室充满节日的气氛呢?把你的创意告诉大家,和同学们一起布置节日的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