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预知未来的某一天是星期几
三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有时候,想知道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来:这里的方括号表示只取商的整数部分.式中:x :这一年是公元多少年.y :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s :星期几.不过要先除以7,再取余数.没有余数是星期日,余数是1、2、3、4、5、6,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比如,2010年国庆节(10月1日)是星期几?x =2010.y =31+28+31+30+31+30+31+31+30+1=31×5+30×3+28+1=274.s =2010-1+502-20+5+274=2770,2770÷7余5. 所以,2010年国庆节是星期五.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个公式怎样用,到这儿就可以了.而y x x x x s +⎥⎦⎤⎢⎣⎡-+⎥⎦⎤⎢⎣⎡--⎥⎦⎤⎢⎣⎡-+-=40011001411要想知道这个公式的道理是什么,那可就说来话长了.“星期制”是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开始实行的,并且规定这一天为星期一.实际上,就是把公元元年元旦(公元1年1月1日)规定为星期一.(相当于公式中的x=1,y=1,所以s=1.)通常1年有365天,365÷7=52……1,就是说比52个星期多1天.所以,同一个日期,下一年是星期几,就要比上一年向后推1天.比如,上一年元旦是星期三,下一年元旦就是星期四.“通常每过1年,把同一日期是星期几向后推1天”,是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要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首先,要知道这一年元旦以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为起点,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还要知道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而要知道这一年元旦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可以从公元元年到这一年已经过了多少年算起,先按1年向后推1天计算,再根据闰年的规定进行调整.闰年的规定是: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其中,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只有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现在,可以解释公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了.①x -1: 说明从公元元年开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先按平年把求元旦是星期几向后推x -1天; ②⎥⎦⎤⎢⎣⎡-41x :说明已经过去了多少个4年,按照“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的规定,在①的天数上再向后推这么多天; ③⎥⎦⎤⎢⎣⎡-1001x :说明已经过去了多少个100年,按照“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的规定,把②向后多推的天数减去; ④⎥⎦⎤⎢⎣⎡-4001x :说明已经过去了多少个400年,按照“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是闰年”的规定,把③多减去的天数补上;⑤y :说明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这样一来,s 就是在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的基础上,需要把这一天是星期几向后推的总天数.所以,s 除以7取余数,就能说明这一天是星期几.看起来上面的叙述是够啰嗦的,不过,通过对公式的解读,重温一下闰年的规定,顺便了解一点星期制的由来,还是值得的.何况这个公式还是有点用处的.比如,你想知道自己出生的那天是星期几,就可以算一算.再比如,你想知道爸妈的金婚纪念日是星期几,也可以预先算出来.这样不是很好吗?。
三年级数学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三年级数学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有时候,想知道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来:这里的方括号表示只取商的整数部分。
式中:x :这一年是公元多少年。
y :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s :星期几。
不过要先除以7,再取余数。
没有余数是星期日,余数是1、2、3、4、5、6,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比如,2010年国庆节(10月1日)是星期几?x =2010。
y =31+28+31+30+31+30+31+31+30+1=31×5+30×3+28+1=274。
s =2010-1+502-20+5+274=2770,2770÷7余5。
所以,2010年国庆节是星期五。
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个公式怎样用,到这儿就可以了。
而要想知道这个公式的道理是什么,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y x x x x s +⎥⎦⎤⎢⎣⎡-+⎥⎦⎤⎢⎣⎡--⎥⎦⎤⎢⎣⎡-+-=40011001411“星期制”是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开始实行的,并且规定这一天为星期一。
实际上,就是把公元元年元旦(公元1年1月1日)规定为星期一。
(相当于公式中的x =1,y =1,所以s =1。
)通常1年有365天,365÷7=52……1,就是说比52个星期多1天。
所以,同一个日期,下一年是星期几,就要比上一年向后推1天。
比如,上一年元旦是星期三,下一年元旦就是星期四。
“通常每过1年,把同一日期是星期几向后推1天”,是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
要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首先,要知道这一年元旦以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为起点,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还要知道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而要知道这一年元旦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可以从公元元年到这一年已经过了多少年算起,先按1年向后推1天计算,再根据闰年的规定进行调整。
闰年的规定是: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其中,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只有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年、月、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教师利用PPT呈现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等知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视频:播放有关年月日的科普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时间知识。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日历工具,让学生进行日期推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年:介绍平年与闰年的不同,学会通过年份尾数判断平闰年。
2.月:分析大月(31天)与小月(30天或28天,闰年为29天)的区别,认识二月特殊情况。
3.日:通过日历了解每月天数,学会使用日历进行日期推算。
此部分内容与学生已学的加减乘除基础数学知识相关联,为后续学习时间和日期的计算打下基础。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年月日的知识。
2.教学评价: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结果,这样可能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参与度:我将尝试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问答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活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多元化评价方式:我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仅通过学生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结果,还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年月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下数学推算星期几练习题

解:30÷7=4(星期)……2(天)
答:今天是星期五,再过30天是星期日.
2、乙问甲:假如16日是星期一,这个月的31日是星期几?
解:(31-16)÷7=2(星期)……1(天)
答:假如16日是星期一,这个月的31日是星期二.
3、2012年1月16日是星期一,4月 Nhomakorabea日是星期几?
解:(28-1)÷7
=3(星期)……6(天)
答:5月1日是星期六,那么这个月的28日是星期五。
5、今年的4月1日是星期四,那么今年的7月1日星期几?
解:30-1+31+30+1=91(天)
91÷7=13(周)
没有余数,所以今年的7月1日是星期四.
6、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从今天算起,57天后的第一天是星期几?
解:57÷7=8(周)…1(天)
余数是1,星期五再过2天是星期六
7、今天是星期六,那么90天以后是星期几?
解:90÷7=12(个星期)…6(天)
6+6-7=5
因为今天是星期六,所以再过90天就是星期五.
8、如果某月的3号是星期二,那么这个月的30号是星期几?
解:3号至30号经过30-3=27(天),
27÷7=3(周)…6(天)
因为3号是星期二,后推3周6天,是星期一.
解:1月16日到4月5日分成四段:
(1)1月16日~1月31日,共15天;
(2)2月1日~2月29日,共29天;
(3)3月1日~3月31日,共31天;
(4)4月1日~4月5日,共5天.
(15+29+31+5)÷7=11(周)…3(天),
星期一再过3天就是星期四,所以4月5日是星期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时间月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时间月
日》
本篇文档将介绍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关于《时间月日》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日历
- 学生应了解日历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 学生应研究如何在日历上标记日期和理解不同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知识点二:月份
- 学生应熟悉十二个月份的顺序和名称,并能够在日历上定位
特定的日期。
- 学生应学会辨别不同月份的天数,并了解闰年的概念。
知识点三:星期
- 学生应理解星期是一个时间周期,由七天组成。
- 学生应学会通过星期几来描述日期,并能够辨认出特定日期
是星期几。
知识点四:日期运算
- 学生应学会进行简单的日期运算,例如计算相距多少天或多
少周。
- 学生应学会使用日历来计算过去或未来的日期,并能够计算
特定日期是星期几。
知识点五:时间单位
- 学生应了解不同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和小时。
- 学生应学会通过时钟或日常场景来认识不同时间单位的概念。
- 学生应学会将时间单位进行转换,例如将分钟转换为小时和秒。
知识点六:日常生活应用
- 学生应学会将所学的时间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 学生应能够根据时间安排日常活动,并能够描述日常活动发
生的时间顺序。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时间月日》的内容概要。
学生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概念。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年、月、日(用时间轴表示年、月、日。、)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用时间轴表示教学设计濉溪县韩村中心小学王敏教材分析:《年月日》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信息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给出了一些年历的图片,注意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打下来基础。
并在现实生活及其它科学中有着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年、月、日知识的感性经验,部分学生对“年、月、日”形成简单的认识水平。
本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预学、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创新。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通过预学、交流、汇报、展示、总结等过程,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
在师生互动的动态中共同推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获得较长时间观念。
即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预学---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模式,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做到精讲、多练。
讲练结合,步步扎实。
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方法让学生在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以尽可能的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在教师的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观察、质疑、讨论、概括、总结、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探究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年 月 日

年、月、日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运用年月日有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协助学生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年历、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能和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我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今天是哪年几月几日呀?现在是2011年3月x日xx时xx分xx 秒(板书),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这里还藏着几个较大的时间单位,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吧。
1.大家可别小看这三个朋友,它们总是帮咱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快乐的、难忘的甚至是激动的事情,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坐上时光快车,去到那些快乐、难忘的日子里看一看好不好?二、学习新知(一)认识年历时光快车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年历)年历上面记录了月份、日期、星期、节日等等。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1.大家可别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接下来就让们火眼金晶看年历,自己先观察,然后用叽叽喳喳法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内同学。
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1)一年有12个月(2)一月有31天。
(哪些月也有31天?总结有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3)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月(4)2月份有28天3.刚才我们发现的是2011年年历上的小秘密,那么其他年份的年历是不是和今年一样呢?火眼金睛,继续行动!眼见为实,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近几年的一些年历,我们一起在他们身上找找答案吧!4.小组汇报:对照2011年的天数统计表,哪一个小组的统计结果和2011年统计表一样?请派一名代表说说你们小组统计的是哪一年;哪个小组的统计结果和2011年统计表不同?哪里不同?(2月)你们统计的是哪一年?5.学生总结:除了2月份,其他各个月在不同年份中天数是一样的,大多数年份2月份有28天,也有些年份的2月份是29天。
三年级下数学,求某天是周几的题型,解题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求某天是周几的题型,解题方法一年有12个月,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大月,有三十一天。
4月、6月、9月和11月都是小月,有三十天。
2月属于特殊的月份,有时28天,有时29天。
2月在平年的时候是28天,闰年的时候是29天。
如何判断已知年份是平年和闰年:用已知的年份除以4,如果能够整除,就是闰年,2月份就有29天;不能整除就是平年,2月份就有28天。
当然这里面还有特殊的时候,比如年份是整百的时候,必须是400的倍数才可以。
举例子:2000年,就是个整百的年份,那么就用2000÷400=5所以2000年是闰年。
再比如:1900年,1900÷400就不是正倍数,所以1900年就是平年。
我们一个星期是七天。
一个月中无论周几最少出现4次,最多出现5次。
下面给同学们分享一道题,然后通过题来讲一下解题思路。
2017年3月19日是周日,小明想去郊游,妈妈没时间,想在5月13日带小明去,小明担心5月13日不是周末,会耽误学习,那么你帮小明算算5月13日是到底是周几吧?解题思路:1.首先计算经过的天数,可以进行分段计算:(1)3月19日到3月31经过时间:31-19=12天(2)四月份是小月,所以有30天。
(3)从5月1日到5月13日共13天。
加在一起:12+30+13=55天2.计算经过了几个星期:55÷7=7(个)……6天3.根据规律推断:从3月19日开始,进过7周还是星期日,那么剩余的6天,就从下一天开始数六天,答案就是星期六。
你学会了吗?我再举个例子。
例如:2016年5月2日是周一,那么2016年5月19日是周几?解题过程:①经过的时间:5月19日-5月2日=17天。
②计算过了几周:17÷7=2周……3天③推断是周几:5月2日是周一,那么经过一周后还是周一,余下的三天,就往后数,所以5月19日就是周四。
你做对了吗?方法就是这样,至关重要的是经过的时间一定要算对,那个才是最为关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知未来
今天是2016年的六一儿童节,看!同学们玩得可开心了。
好学的丹丹小朋友问老师:“罗老师,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三,那明年的六一儿童节还是星期三吗?”同学们,我们如何预知未来的某一天是星期几呢?
以往我们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但经过的天数不多,我们是用数一数的方法来解决。
但这里跨度为一年,显然,用数一数的方法太麻烦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新的方法吧!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用好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将从以下三种情况:同一月份、不同月份、不同年份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先来看以下这种情况:
①同一月份:
已知2016年6月1日是星期三,问:2016年6月10日是星期几?
第一、先确定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一共经过几天。
由于是在同一月份中,所以可以直接用10-1算出经过9天。
第二、确定经过的天数中包含几周,余几天。
由于一周有7天,用9÷7,求出经过1周,余2(天)
第三、以一周为期,列一个简单的日历表,看余数确定最后的结
果。
刚刚经过的一个星期就是从当周的周四到下周三,余数应该从下周四开始看起,余一天就是周四,余两天就是周五。
由此得到:2016年6月10日是星期五。
刚刚我们解决的问题是计算同一月份中的某一天是星期几,那如果不是同一月份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
②不同月份:
已知2016年6月1日是星期三,问:2016年8月1日是星期几?同样的,我们先确定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一共经过几天。
由于6月是小月,七月是大月,所以一共有61天。
第二、确定经过的天数中包含几周,余几天。
61÷7,求出经过8(周),余5(天)
第三、列简单的日历表,看余数确定结果。
经过第一周是从周四到下周三(鼠标显示),第二周到第八周也是从周四到下周三,这里共有八周。
余数从周四开始看起,余一天是周四,余两天是周五,余三天是周六,依次类推,所以余5天就是周一。
由此得到:2016年8月1日是星期一。
通过日历表,我们知道每经过一个星期都是从周四到下周三,这里七天一个循环,这就是日期的周期性。
根据周期性,我们知道无论经过几周都是从周四到下周三,所以这里可以直接通过余数,来确定结果。
这道题余数是5,所以可根据日历表直接看出最后的日期是星期一。
相信经过刚才的学习,丹丹小朋友提的问题,你们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吧。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③不同年份:
已知2016年6月1日是星期三,问:2017年6月1日是星期几?
第一、先确定经过几天。
从2016年6月1日到2017年6月1日刚好经过一年,这一年是365天还是366天呢?
停
由于这里经过了2017年的2月,而2017年是平年,所以这一年共有365天
注意,如果是闰年就有366天,所以做题时要分清平年和闰年哦。
第二、确定经过的天数中包含几周,余几天。
用365÷7,求出经过52(个)星期,余1(天)
第三、列简单日历表,看余数确定结果。
根据日期的周期性,我们可以直接从余数看起,这里余下一天就是星期四。
这样,我们就把丹丹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解决了。
原来,2017年6月1日是星期四呀。
丹丹小朋友翻了翻日历,发现2017年6月1日真的是星期四。
看来,掌握了这个办法,我们只要知道任意的某一天是星期几,就可以预知未来的某一天是星期几了,好神奇呀!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方法:
第一、先确定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一共经过几天。
第二、确定经过的天数中包含几周,余几天。
第三、以一周为期,列一个简单的日历表,看余数定结果。
刚刚我们帮助丹丹小朋友计算出了2017年6月1日是星期四,现在丹丹小朋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的生日是1月18号,已知我2016年的生日是在星期一,那我2017年的生日是星期几呢?
这里从2016年1月18日到2017年1月18日,经过了2016年的2月,而2016年是闰年,所以经过的这一年共有366天,通过计算,366天中有52个星期余2天,根据余数,我们可以直接确定丹丹小朋友2017年的生日是星期三。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当经过的时间刚好是一年时,余数都是一天或两天。
所以做题时,我们可以省略前面的步骤,利用余数直接得出结论。
比如老师2017年的生日是星期五,那2018年的生日肯定是星期六。
因为2017年和2018年都是平年,经过365天,余数为1。
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解决此类问题也会更加快捷。
学会了这么神奇的方法,同学们赶紧去试试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