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教案_14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68b25b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d.png)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说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从文中获取信息,初步推测人物感情和动机。
3.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4.能够展开想象,讨论故事背后的寓意和启示。
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籍《第14课刷子李》2.课堂展示道具:刷子、镜子3.课堂PPT或纸质幻灯片4.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5分钟)1.利用展示道具刷子和镜子引出刷子李的生活。
2.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叫刷子李?他的生活是怎样的?第二步:讲解故事 (15分钟)1.教师讲解故事情节,注重表达刷子李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刷子李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不愿意照镜子?第三步:小组讨论 (10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刷子李的性格特点和可能的心情。
2.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第四步:复述故事 (10分钟)1.学生个人或小组内互相交流,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整个故事情节。
2.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可以添加自己的想法和细节。
第五步:课文解读 (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探讨课文中的寓意和启示。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从刷子李的故事中学到什么?第六步:小结与作业布置 (5分钟)1.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进行小结,强调课文中的教育意义。
2.布置学生必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四、课后延伸1.学生可通过写作或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刷子李的理解和感悟。
2.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刷子李的主题活动,加深印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将在阅读与思考中增长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5934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4.png)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教案14 刷子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刷子李的人物形象,通过品析,欣赏本文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祖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传统,为民间的奇人、绝活而自豪,并培养学生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见识他的“奇”。
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只要用心努力,精于研究,都能成为佼佼者。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技艺高超的粉刷师傅“刷子李”。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会读词语。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下面的词语谁会读呢?我来检测一下。
1.出示本课词语。
2.指名读,有错纠错。
刷浆师傅包袱蘸酱屏障神圣侵犯露馅儿轰然难堪名气有诈傻小子捏着发怔大家都是爱学习的孩子,预习效果不错。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一场比赛,看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读课文,理解词义。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并说出段意。
2、解释词语。
刷浆:用刷子在墙壁上刷石灰浆。
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二)学习第 3~11自然段。
1.指6名同学接段读,并说出段意。
2.解释词语。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派头:气派。
悠然:悠闲的样子。
衔接:事物相连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知足,没有缝儿,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破绽。
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
露馅儿: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
难堪:难为情。
发怔:发呆。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课文通过讲专干粉刷的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的故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学设计(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学设计(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48626c0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e.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学设计(定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人物、事件、情节。
•感受课文情感色彩,领会课文主题。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使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感恩亲情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色彩。
•理解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能正确使用。
三、教学难点•领会课文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刷子李》,感受故事情节。
•请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2. 分段理解•将课文分段,逐段解释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字。
3.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如友情、亲情等。
4. 单词解析•解释生字词的含义,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5. 课文分析•小组讨论课文主题,每组成员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6. 朗读课文•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语音语调准确。
五、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选择题。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生字词的意思。
3.小组讨论,写一段关于友情的作文。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及其意思。
2.反思课文中的友情描写,写出你对友情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刷子李》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善良、友情和亲情。
同时,在训练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4课 边学边用》湘美版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4课 边学边用》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216b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5.png)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4课边学边用》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书法的基本构成要素:点、线、面,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书写“让爱常在”的书法技巧和规范。
3.通过自己动手,感受汉字的美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书法构成要素的教学。
2.教学书写“让爱常在”时的注意点。
3.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书法的美妙。
三、教学准备1.教案。
2.黑板、粉笔。
3.尺子、笔、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书写的几个汉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由“点、线、面”三个构成要素构成。
通过唐代欧阳询的楷书和草书,带领学生了解汉字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习书法构成要素(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幻灯片,展示书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即点、线、面,让学生了解书法中各个构成要素的含义和功能。
3. 书写“让爱常在”(2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纸张和笔,让他们学习书写“让爱常在”的书法。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让爱常在”的范字,让学生进行模仿。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书写技巧,如“起笔轻、落笔重”等。
4. 自由练习(15分钟)学生进行自由练习,让他们可以反复练习,掌握书写技巧,体验汉字书法之美。
5. 展示和评价(5分钟)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班级里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美的传达和分享之美。
五、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汉字起源和书法构成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了“让爱常在”的书法技巧。
同时,通过自由练习和评价,学生感受到了书法之美和分享之美,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愉悦掌握各项技能和知识。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2)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0e98f88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c.png)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案 (2)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课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第14课,题目为《刷子李》。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情,明白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够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2. 教材难点•理解并解释一些生僻词汇与短语的意思;•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行为动机;•将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 教材重点•阅读文章,理解故事情节;•探讨人物形象及行为动机。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蕴含的道理;•掌握课文生词及短语的意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正直、宽容等品质的认同与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探讨人物形象及行为动机。
难点•理解并解释生僻词汇与短语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刷子李》这篇故事,你们对这个标题有什么猜测吗?2. 阅读故事•让学生轮流朗读故事内容;•老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思考问题。
3. 讨论•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行为动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故事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联系,讨论学到的东西能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教学,我们深入学习了《刷子李》这篇故事,不仅了解了故事的情节,还探讨了其中的道理和人物形象。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融会贯通,做一个明智、宽容的人。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b835e0b1c59eef8c7b4c1.png)
14 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3.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4.开展群文阅读,学生小组学习《泥人张》,课后阅读《快手刘》,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随文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
其中“袱”字是二声,但在“包袱”这个词中读轻声。
“露馅儿”指导读出儿化音。
本文要求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除了“馅”和“傻”这两个易写错的字,老师做重点指导,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朗读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促悟。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着眼全文,自主探究,研读重点句子,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了解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感受刷子李之“奇”。
3.语言运用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
既抓住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正面描写,又抓住了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的侧面描写。
让学生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小说《俗世奇人》。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师傅、绝活”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默读这副对联,结合大家对第14课的预习,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
课件出示上联:白壁光滑,刷板显功底;下联:黑衣无瑕,绝活传真谛。
横批:俗世奇人2.学生猜出:刷子李。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刷子李》,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教案(1)
![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b1873b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a.png)
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刷子李》这个优秀的诗人。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诗歌《刷子李》的内容和主题。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意境。
3.能够感受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播放一段有关中国古代诗人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与诗人的背景。
2. 学习诗歌《刷子李》1.教师朗读诗歌《刷子李》,让学生听一遍。
2.学生跟读诗歌并注意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3.分组讨论诗歌中的诗意和意象,共同探讨诗歌的意境。
4.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感和韵律。
3. 思考与讨论1.教师提问:你觉得诗人通过《刷子李》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2.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创作与表达1.要求学生以《刷子李》为题,进行个人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2.学生互相分享创作成果,交流互动,体会诗歌创作的乐趣。
5.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加深对诗歌《刷子李》的理解。
2.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展示学习成果。
四、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刷子李》,准确朗读和背诵全文。
2.思考《刷子李》中的抒情意象和情感表达,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学生对诗歌《刷子李》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学生创作的反映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作品。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通过对《刷子李》这篇诗歌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
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教案(5)
![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2acaae9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6.png)
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教案(5)教学目标1.了解《刷子李》故事背后的含义,体会主题思想。
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3.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刷子李》这个故事。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故事情境。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故事《刷子李》的相关材料。
2.确保课堂上有足够的课外阅读书籍,供学生自主阅读。
3.给学生准备几个提问,引导学生对《刷子李》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可通过一个与《刷子李》相关的问题或情境引入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学习理解1.教师讲解《刷子李》故事内容,重点解释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2.学生朗读《刷子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处理情感描写,如何表达不同情绪。
深入讨论1.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刷子李》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路历程。
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对《刷子李》故事的理解。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继续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对《刷子李》的再读和个人感想的书写,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思考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延伸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邀请他们展开有关《刷子李》的创作活动,例如写作、绘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刷子李》的故事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b0aea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9.png)
第14课微观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以“微观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
教学内容包括微观世界的概念、特点、观察方法以及如何在美术创作中表现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点,培养他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微观世界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美术创作中展现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点,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观察和描绘微观世界。
2. 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微观世界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美术创作中展现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显微镜、显微镜片、放大镜等教具,以便学生观察微观世界的样本。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显微镜和显微镜片,引导学生观察微观世界的样本,激发他们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微观世界的概念、特点以及观察方法,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不同的微观世界样本,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4. 创作: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结果,进行美术创作,描绘出他们所观察到的微观世界的景象。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艺术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1. 微观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观察微观世界的方法3. 美术创作中的微观世界表现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微观世界,如树叶、水滴等,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2. 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结果,创作一幅描绘微观世界的美术作品。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提高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兴趣。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3)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f4e9dbd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9.png)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主旨。
2.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法练习和写作练习。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2.板书:相关的课文内容和重点句子。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
通过师生互动,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新课
1.师生共同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逐步领会课文内容。
3. 教学重点
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4. 拓展练习
1.给学生一些语法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2.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语,能够进行简单的语法练习和写作练习。
同时,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的习题。
2.准备下节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并且在语法和写作方面也会有所提升。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复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5)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5)](https://img.taocdn.com/s3/m/fb926d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0.png)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案 (5)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刷子李》的内容,掌握诗歌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子。
2.学习感受诗歌中描绘的主人公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了解古代民间的创作民谣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能力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
2.能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简单创作,写一首简短的民谣。
3.通过赏析古代民间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民谣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勤劳、敬业精神的认识,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刷子李》的内容,掌握关键词语。
2.通过朗读和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写一首简短的民谣。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
2.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讲解古代民间文学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民谣的来源和特点。
第二课时:学习1.朗读诗歌《刷子李》,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并进行解释。
2.教师解释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第三课时:创作1.分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写一首关于勤劳的民谣。
2.学生相互交流创作,展示各自的作品。
第四课时:表演1.学生分组表演自己创作的民谣,班内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赞。
2.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发表感想。
四、课后作业1.归纳诗歌《刷子李》中的主要内容,写一份读后感。
2.继续收集民谣资料,积累民谣相关知识。
3.继续进行创作,写一首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民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代民间文学作品《刷子李》和进行民谣创作,激发了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创作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地调研和互动游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能。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2fe54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d.png)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的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李苦禅学画的过程,展现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以及他最终成为一代画匠的历程。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感受艺术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兴趣较浓。
但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特点的把握还不够成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及相关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绘画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勇气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知识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艺术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绘画作品,以便于学生欣赏和讨论。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李苦禅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进而引入课文《刷子李》,告知学生今天将学习一篇关于李苦禅的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课《刷子李》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课《刷子李》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0c7d1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4.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课《刷子李》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刷子李》。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
3.能够通过绘画、朗读等形式,表达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4.能够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并表达课文中李老汉与大山的关系。
2.能够理解李老汉与大山共同生活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绘画形式展现的李老汉与大山共生的意象。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李老汉与大山之间的特殊关系。
四、教学准备1.课文《刷子李》的教材。
2.活动室或课堂教室用于朗读、绘画等活动。
3.各种颜色的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可以用课文中的场景描述带孩子们进入李老汉与大山的世界,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这种和谐共生的场景。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生词的意思。
•请学生讨论课文中李老汉与大山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自由发挥,用画笔表现李老汉与大山的情感联系。
•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和形式来表达,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独特的想法。
4. 情感表达•让学生围绕课文中人与自然的主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种和谐共生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寻找与课文类似的场景,进行表达和分享。
六、课堂总结•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刷子李》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观,从中汲取教育意义。
七、课后作业•让学生用一段话描述自己理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反思•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和课堂氛围,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对下一堂课做出适当的调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之美,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培养良好的生态伦理观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刷子李》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刷子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87c1c89eb172dec63b7cb.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刷子李》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粉刷、刷浆、规矩、徒弟、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师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谈话揭题2.交流解题:“刷子李”是一个人的绰号。
从这个绰号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3.引发思考:像这样会粉刷的人里有很多姓李的人,这些人都能称为“刷子李”吗?为什么叫他“刷子李”呢?他又“奇”在哪呢?(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4.简介出处5.简介作者6.简介写作背景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互相交流: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2.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表明人物身份及其技术之高超。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通过曹小三的所见、所闻证明“刷子李”名不虚传。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刷子李的“奇”。
2.请同学们课下自己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二、细读课文,感受形象,品味写法。
1.问题引学:刷子李练得一手刷墙的绝技,作者是怎样描写他技艺高超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直接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写下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通过描写刷墙的规矩表现人物形象——技艺高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f771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9.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掌握并能正确朗读文中生字和词语。
–能够了解文中所传达的道理和情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勤劳、努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关键词语,以及通过讨论和思考体会故事道理。
•难点:理解故事中隐含的道理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本、教学课件。
2.黑板、粉笔。
3.角色扮演道具或图片等辅助教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教学内容。
•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学习新课(30分钟)1.师生共同读课文,教师逐段解释理解文中内容,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共同总结故事中的人物、事件。
3.学生跟读课文,小组讨论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教师辅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生词。
3. 活动设计(30分钟)1.分组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展示对话,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讨论分享。
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4.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故事中所传达的积极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注重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领悟力。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达到充分理解和体会故事道理的目的。
下一步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拓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创造美好未来。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感悟到努力与奋斗的重要性,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从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教案(含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ab51a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3.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教案一、教学目标1.语言表达:能读通文中生字,领会文意,练习用语言描述人物形象。
2.情感态度: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中人物情感变化,体会写作时的策略。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感知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章中人物情感变化,锻炼用语言描述形象。
•难点:体会作者写作时的策略。
三、教学准备1.板书设计:该单元学习提纲/教学目标。
2.教学物品准备:教案、课件、PPT、黑板、图书、音乐、视频等。
3.学生准备:课前背诵课文,准备朗读。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视频/图片展示:“14刷子李”的图片或相关场景。
2.引导学生猜测文章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学习第一课时1.学生课前背诵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逐段解读文章内容,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物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4刷子李”与其他诗人的异同。
第二课时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认知。
2.老师进行讲解,解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让学生拓展词汇量。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文章主旨及中心思想。
三、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点。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作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心目中一个勇敢的人物形象。
六、扩展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表演《14刷子李》,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2.教师推荐相关书籍或文学作品,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
此为《14刷子李》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组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14 刷子李 教案-语文五年级下册
![14 刷子李 教案-语文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10c32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b.png)
教学 要求1.认识“浆、傅”等8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重点)3.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难点) 教学 课时2课时。
1.认识“浆、傅”等8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
一 谈话揭题,直接导入1.谈话揭题: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不普通的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
(板书:刷子李)设计意图:以学生在学习中刚刚了解的人物作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刷子李是一个人的绰号。
从这个绰号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这个人是个粉刷匠)姓李的粉刷匠有很多,这些人都能被称为“刷子李”吗?为什么叫他“刷子李”呢?他又“奇”在哪儿?3.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1)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
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惠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
曾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
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
冯骥才兼为文化学者,二十世纪末以来投身文化遗产抢救,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雕花烟斗》《刷子李》《挑山工》等。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可以先在文中画出来,再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新词。
3.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识记生字。
①对比识记:奖—浆 膊—傅 作—诈 证—怔②组词识记:蘸墨汁轰炸不堪(2)指导书写。
①“袱”:三部分要写紧凑,不要写太宽。
②“芝”:不要少写一点。
③“堪”:“土”略偏上,第三笔提要穿插到右半部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互相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写的?(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刷子李的高超手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803fed5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4.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案(定稿)教案编写人: [教师姓名]教学内容:《刷子李》教学目标: - 能够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情节内容; - 能够自信地朗读故事; - 能够描述主人公的特点和行为; - 能够体会故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 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特点和行为; - 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 故事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PPT3.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书名叫《刷子李》,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情节?2.教学展开(30分钟)1.首次朗读故事教师向学生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
2.故事情节分析让学生描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并找出故事的起承转合。
3.人物特点和行为分析让学生描述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和他的行为,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3.活动与讨论(20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刷子李的人物形象,并设计角色扮演。
2.生活实践连接引导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刷子李这样的人物,为什么?4.归纳总结(10分钟)1.主题概括让学生总结本课的主题,传达故事中的人生哲理。
2.作业布置布置作业:用简短的文字描述自己认为的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并说明原因。
教学反思与改进1.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刷子李》这个故事,同时也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83c93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4.png)
14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7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3.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领悟并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
2.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可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进行指导。
提示生字的平翘舌和多音字的读音。
如“蘸、诈、怔”是翘舌音,读好“得、调、和、露”等多音字在课文中的音。
可以通过结构特点来识记字形。
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刷浆”“蘸浆”等词语的意思。
阅读理解教师可围绕课后题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描写人物的具体语句,体会课文写人的方法。
再引导学生梳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感受对曹小三这个人物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不仅直接描写了刷子李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等,还通过描写曹小三的举止和心理活动,从侧面表现了刷子李的特点。
积累运用让学生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字卡、词卡,准备歌曲《我是一个粉刷匠》。
学生准备:网上找到《俗世奇人》读一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7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3.知道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人物,了解这一写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1.导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一些身怀绝技的人,让我们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就记载了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个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集中了综合实践课的特征。
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汉字真有趣;二、我爱你,汉字。
“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谐音、形声字等方面的活动展示了汉字的趣味性。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并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传承之心。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谐音: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歇后语:
概念: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
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含义: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谐音类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
种意义。
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
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根据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完成填空。
(1)汉字产生于()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二、读一读,猜一猜。
(猜字谜)
1.字谜:山上还有山。
猜一字,谜底是:()
2.字谜:十张口,一颗心。
猜一字,谜底是:()
3.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
猜一字,谜底是:()
4.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
猜一字,谜底是:()
三、下面的歇后语用到了有趣的谐音现象,你能把它们的后半部分补写出来吗?
1.三九天穿裙子——
2.飞机上敲铜锣——
3.墙头上挂狗皮——
4.秃子打伞——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租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
种。
"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
1.这里的谐音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字。
2.从这刻谐音小故事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地主_________的性格。
3.请你搜索资料,找一个谐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巧设字谜:
你会出谜语吗?经常出字谜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我们是自己子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和开发我们的智力呢。
用下面的几个字出字谜,你能做得到吗?赶快试试吧!(自由发挥)
(1)烬:。
(2)焚:。
(3)姓:。
(4)景:。
(5)卡:。
(6)胡:。
参考答案:
一、(1)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二、1.字谜:山上还有山。
猜一字,答案是:出
2.字谜:十张口,一颗心。
猜一字,答案是:思
3.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
猜一字,答案是:尖
4.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
猜一字,答案是:默
三、1.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2.飞机上敲铜锣——名(鸣)声远扬
3.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画)
4.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四、1.鸡稽机 2.贪婪 3.略
五、(1)烬:被火烧光。
(2)焚:火烧森林。
(3)姓:女同学。
(4)景:京城是晴天。
(5)卡:上下不分家。
(6)胡:古时一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