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刑事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的思考

合集下载

最新-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 精品

最新-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 精品

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扩展,我国正逐步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化社会转变。

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呈现经济主体多元化、社会融通信息化、社会形态动态化的特征。

相应,各种刑事犯罪也越来越带有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暴力化等特点。

对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进行研究,寻求规律特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打击防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刑事犯罪形势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

但不容避讳的是,这种稳定是在艰难维持中形成的。

主要表现以下特点:(一)刑事犯罪高区位运行,重化趋势明显。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社会由封闭转向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引起公众道德、价值观念、利益结构发生倾斜、失落和变化,社会控制力急剧减弱,社会治安一度处于非正常状况,到年严打前,全市发案起,相继发生了“二王”、“五五”劫机案件等严重暴力犯罪,刑事犯罪进入第一次高峰。

年,在党中央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全国迅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沉重打击了刑事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迅速扭转了社会治安的非正常状态。

但这次严打的成效并未持续长久,大约两年后,各类刑事犯罪案件几乎直线上扬,至年代中期,全市公安统计的刑事犯罪案件已上升至年代前期的至倍,形成第二次犯罪高峰。

此后,虽历经全市公安机关多次出击,连续整治,刑事发案在年略有下降,但从年至今,全市刑事案件再度持续高发,至年高达起,较年严打前增长倍,出现了第三次犯罪高峰。

此后三年案件一直在起上下浮动。

同时,我市刑事犯罪向城区集聚问题突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市城区刑事案件比重为左右,到××年,这一比重已超过。

城区刑事犯罪突出表现为多发性侵财犯罪活动猖獗,居民社区和广场街道的盗窃、抢劫、抢夺案件持续居高不下。

论述我国刑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预防措施

论述我国刑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预防措施

论述我国刑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预防措施我国刑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预防措施近年来,我国刑事违法行为呈现出不容忽视的危害程度,给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刑事违法行为的发生,并保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分析我国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以及从法制建设、教育培训、社会治理等角度提出预防措施。

一、我国刑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1.破坏社会秩序稳定。

刑事违法行为的发生使得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安全感大打折扣。

特别是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如恐怖袭击、暴力伤人、贩毒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也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定。

2.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刑事违法行为不仅破坏社会安全,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犯罪活动增加社会成本,包括维护治安的费用、赔偿受害者的损失以及司法程序的开支等。

这些成本本可以用于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福利,但由于刑事违法活动的存在,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大为降低。

3.损害社会信任和正义感。

刑事违法行为导致人们对他们所在社会的信任感受到冲击,犯罪行为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对社会正义感的质疑。

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中,但犯罪行为的发生却对这一期待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二、预防刑事违法行为的措施1.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立法体系,修订和制定更为严格、科学的刑事法律,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要依法严惩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并给予受害人应有的赔偿。

同时,也要提高执法和司法的公正性和效率,建立更加有效的刑事司法体系。

2.加强教育培训。

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法制教育。

开展宪法、刑法、治安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引导和教育,让人们认识到刑事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增强其预防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优化社会治理。

努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社区矫正、庇护救助、心理咨询等各方面的服务,为不同类别的罪犯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和关怀。

刑事犯罪的社会危害与防控

刑事犯罪的社会危害与防控

刑事犯罪的社会危害与防控犯罪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不仅损害了个人和群体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为了防止和控制刑事犯罪,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其危害,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打击措施。

刑事犯罪的社会危害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犯罪带来的物质损失是巨大的。

无论是个人财产被侵害,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还是国家财政受到巨大压力,这些都是犯罪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

其次,犯罪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犯罪行为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全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受到了恶劣的影响,公共秩序遭到了破坏。

再者,犯罪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加剧。

社会上频发的犯罪活动,使人们感到恐惧和无助,这对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针对刑事犯罪的社会危害,我们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是重中之重。

只有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根本性地解决犯罪问题。

政府应加大立法力度,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同时也要注重加强执法部门的培训与管理,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此外,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到犯罪防控工作中来。

企业要依法经营,同时也要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引导公众正确对待犯罪现象。

学校和家庭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

跨国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法律合作,交流经验,共同打击犯罪行为。

通过信息共享、协作调查和引渡等方式,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追捕和定罪,防止他们逍遥法外。

总结起来,刑事犯罪的社会危害是无法忽视的,它对社会、经济和公众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减少和控制刑事犯罪,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完善法律体系,同时也需要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迫切需要的,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打击和防控刑事犯罪,提高社会的治安水平。

当前农村刑事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当前农村刑事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当前农村刑事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第一篇:当前农村刑事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当前农村刑事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摘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的历史䗶期,很多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步暴露凸现出来,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矛盾更加突出。

本文从农村刑事犯罪案件的特点出发,深究其原因,以探讨预防刑事犯罪的预防措施,以期对减少它的发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村刑事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预防措施近年来,农村刑事犯罪不断攀升,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自2005年以来,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检察院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470案670人,其中,农民犯罪356案523人,分别占总案件数及总人数的76%和78%,共审查起诉各类案件776件981人,其中农民犯罪和发生在农村的案件共计644人814件,分别占83%和82%。

这一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农民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突出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切不可以掉以轻心。

一、农村刑事犯罪的特征1、农民犯罪嫌疑人在刑事犯罪嫌疑人数中占绝大部分,以青年农民犯罪为主,向低龄化和高龄化两极发展。

自2005年以来,河南省邓州市检察院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470案670人,其中,农民犯罪356案523人,分别占总案数和总人数的76%和78%。

农民犯罪嫌疑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76岁。

重点在18岁至40岁的青年农民犯罪嫌疑人有366人,占农民犯罪总人数的69.8%;18岁以下的犯罪嫌疑人有25人,占农民犯罪总人数的4.8%;41岁至55岁的犯罪嫌疑人有96人,占农民犯罪总人数的18.3%;56岁以上的犯罪嫌疑人有36人,占农民犯罪总人数的6.9%。

例如该院在2005年9月审查起诉的王某等9人抢劫案中,9名犯罪嫌疑人均为农村在校学生,最大的9岁,最小的只有14岁。

在农村的未成年人犯罪多为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与城市孩子犯罪多集中在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类型,而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相对较少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国当下犯罪形势及治理策略

我国当下犯罪形势及治理策略

我国当下犯罪形势及其治理策略摘要: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人民大众主观因素等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犯罪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阶段,犯罪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现阶段我国犯罪数量急剧增加,重大案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呈现出区域性全面增长。

就犯罪类型来看,侵犯财产犯罪突出,暴力犯罪向恶发展,性犯罪比重增加,职务犯罪层出不穷,毒品犯罪有增无减,黑社会组织犯罪气焰嚣张,计算机等新型智能化犯罪不断出现。

关键词:犯罪现象增长治理策略【正文】自1949年至80年代,中国是治理犯罪富有成效的国家,一向以青少年犯罪率低和改造罪犯成功率高而自豪。

但是,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转型的速度加快,社会更加开放,犯罪率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到了90年代,犯罪问题变得相当严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犯罪状况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下,生产力和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变革,不可否认这些变革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现阶段的改革是我国社会的一次伟大的变革。

改革的成功,必将使我国经济体制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必将使我国社会发展走向一个新的文明进步阶段。

但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由于新与旧、现金与落后的互相斗争,又由于社会变革过程中尚缺乏完善和有效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以及已经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也会因为人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和其他总总因素的作用而难以实施。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快了社会的流动、加剧了社会的冲突、降低了社会的整合力,因而从负面意义上来讲,它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例如东西部差距问题、城乡差别问题、分配不公问题、通货膨胀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老龄化问题、妇女与儿童问题、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生态与环境问题、教育危机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医疗、住房、交通等问题。

当前刑事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刑事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刑事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的基本要求,就是对法律负责,不折不扣地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将对法律负责作为目标和任务始终贯穿于公安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

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在执法各个环节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也正是由于这些执法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公安机关及其广大民警的良好形象。

一、刑事执法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一)立案不规范不论是办理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都应当先立案,然后才能开展调查或侦查。

但从平时的执法情况来看,在立案执法中,还有不少的违法情况存在,有的先调查、侦查,后立案,或案件办结时补立案,有时未立案便报批行政处罚或劳动教养或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有的立为治安案件,但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有的立为刑事案件,但未按规定经分管局长以上负责人批准。

有些案件到了提请逮捕或移送起诉时还没有刑事立案表。

(二)侦查不规范1、单独讯问、取证。

《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都规定,办案中应有两名民警,不能单独一人进行讯(询)问、调查,协警、协管员不能参与调查取证,而事实上在办案中大量存在单独讯问、询问、制作笔录的情形,以及存在名为民警,实为协警取证问题。

2、该出示证件不出示。

在执法中,无论是检查、调查,还是现场盘问、检查,都应该首先出示证件,亮明身份。

而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民警只是口头表明自己是警察或公安工作人员而没有出示证件。

3、取证地点不合法。

对于证人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只能在证人的单位、住处或者公安机关内,不能在其他地方取证。

但往往在法定地方以外的场合进行取证。

(三)措施滥用1、乱用口头传唤措施。

按照有关规定,口头传唤只能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使用,不是当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人员,以及刑事违法即犯罪嫌疑人员不能使用口头传唤。

执法实践中大量使用口头传唤,甚至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进行口头传唤,对不领暂住证的流动人员采用集体传唤。

2、刑拘等强制措施,在使用时往往违反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为了争取时间,延长至30天。

刑事犯罪打击预防措施

刑事犯罪打击预防措施

刑事犯罪打击预防措施引言:近年来,刑事犯罪频发,对社会秩序和人民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打击与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刑事犯罪打击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法律体系打击和预防刑事犯罪首先需要一套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准绳,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来制裁犯罪行为,才能够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在完善法律体系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修改刑法,增加对犯罪行为的定义和惩罚力度,确保刑法的适应性和时效性。

2. 完善刑事诉讼法,简化繁琐的程序,提高司法效率,提供更加有效的司法保障。

3. 建立健全刑事犯罪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犯罪人员的监控和追踪,提高抓捕和判决的成功率。

二、加强警力建设警察是刑事犯罪打击的中坚力量,只有拥有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素质良好的警察队伍,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1. 警察招聘要求应该更加严格,通过选拔具备优秀思维和身体素质的人员加入警察队伍。

2. 加强警察培训,提高警察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

培养警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提升他们处理案件的能力和素质。

3. 提供警察专业化装备和技术支持,为警察提供更强的技术手段来侦破和预防刑事犯罪。

三、发展社会治安防控力量警察力量有限,仅仅依靠警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社会治安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

1. 加强社区巡逻和治安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对刑事犯罪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 建立邻里互助网络,邻里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紧密的社区关系网,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全与和谐。

3. 加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对学生和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大科技手段的运用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效打击刑事犯罪的手段。

在预防刑事犯罪方面,科技手段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 扩大视频监控的范围,提高监控设备的覆盖率和监控效果,将监控的数据实时上传至数据库,方便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踪和抓捕。

试析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试析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试析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论文摘要当前常见刑事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部分人重复犯罪率高等特点。

这些刑事案件的发生,与社会影响、个人因素等分不开。

为有效预防犯罪,应采取多种措施,创建一个比较稳固的经济社会环境。

论文关键词犯罪预防犯罪特点犯罪成因解决对策对于每一个犯罪活动而言,人都是犯罪行为的具体实施者,是犯罪行为的主体。

要实现预防犯罪,应先解决两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前的违法犯罪活动有何特点?笔者通过多年来在基层检察院业务一线工作,接触到了大量的普通刑事案件,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提讯,了解到一些犯罪分子的人生转变轨迹,感触颇深。

本文将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因素,力图对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特点的分析,寻找影响行为人的正常人生轨迹转变的各项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希望能对预防犯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的特点为了能对当前常见刑事犯罪案件进行客观分析,笔者选择近期真实案例样本进行分析。

但由于精力、能力所限,现仅选取2013年5月份侦查机关提捕至本院的案件进行分析。

截止2013年5月22日豍,本院5月份共受理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数为75件97人。

1.犯罪主体的年轻化现象。

97人中,40岁以上的有17人,占比17.52%;30岁至39岁之间有41人,占比42.26%;18岁至29岁之间的有36人,占比37.11%;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人,占比3.09%。

在年轻人犯罪案件中,除了较为常见的侵犯财产类案件如盗窃、抢夺及抢劫等刑事案件外,需要警惕的是在毒品犯罪案件中也出现了未成年人身影,有的贩毒分子将罪恶的黑手伸向学校,利用未成年人进行毒品交易活动。

而在学生犯罪中,还有一个值得人们警醒的是强迫卖淫案件,在某初级中学,出现了一女生强迫另一女生卖淫的犯罪,而另外一起案件中,出现一名初中生协助一成年人猥亵儿童的犯罪。

这些案件的出现,反映社会道德滑坡造成未成年人行为判断的价值扭曲。

对当前刑事犯罪活动规律特点及对策的研究

对当前刑事犯罪活动规律特点及对策的研究

对当前刑事犯罪活动规律特点及对策的研究在当今社会,刑事犯罪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深入研究当前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一)犯罪类型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刑事犯罪的类型日益丰富。

除了传统的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外,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电信诈骗等新型犯罪不断涌现。

网络犯罪如网络黑客攻击、网络赌博、网络传销等,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匿名性,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犯罪范围更广。

金融犯罪涉及非法集资、信用卡诈骗、证券内幕交易等,对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电信诈骗则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骗取受害人的钱财,手法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

(二)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犯罪。

在网络犯罪中,他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突破网络安全防线,窃取用户信息。

在盗窃和诈骗犯罪中,使用电子设备干扰安防系统,或者利用社交工程学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同时,一些犯罪分子还具备反侦查能力,懂得销毁证据、躲避监控,给警方的侦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犯罪组织集团化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和逃避打击,犯罪分子往往结成团伙或集团。

这些犯罪组织分工明确,有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和销赃者等不同角色。

他们相互配合,形成了完整的犯罪链条。

而且,犯罪集团还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势力,有的甚至与黑恶势力勾结,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四)犯罪地域跨域化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使得犯罪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呈现出跨地域甚至跨国的特点。

犯罪分子可以在不同的城市、省份甚至国家之间流窜作案,增加了案件的侦破难度。

例如,一些电信诈骗团伙在境外设立窝点,对国内民众实施诈骗,给跨境执法合作带来挑战。

(五)犯罪目标特定化部分刑事犯罪针对特定的目标群体,如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等弱势群体,或者针对特定的行业和领域,如医疗、教育、房地产等。

预防犯罪形势分析

预防犯罪形势分析

预防犯罪形势分析一、引言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有效地预防犯罪,我们需要对当前的犯罪形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对预防犯罪形势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犯罪策略提供参考。

二、犯罪类型与趋势分析1. 盗窃案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盗窃案件在过去一年中占据了犯罪总数的35%。

其中,家庭盗窃和汽车盗窃是最常见的类型。

盗窃案件的主要趋势是在夜间发生,而且犯罪分子通常选择没有安全措施的目标。

2. 抢劫案件抢劫案件在过去一年中有所增加,占总犯罪数的15%。

抢劫案件通常发生在公共场所,如街道、商店和公交车站。

犯罪分子通常使用暴力手段威胁受害者,并迅速逃离现场。

3. 毒品犯罪毒品犯罪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最常见的毒品包括大麻、可卡因和海洛因。

毒品犯罪的趋势是逐渐增加,特别是在年轻人中。

4. 电信诈骗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增加。

犯罪分子通常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欺诈手段骗取受害者的财产。

电信诈骗案件的趋势是不断演变,犯罪分子采取新的手段来欺骗受害者。

三、犯罪原因分析1.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贫困、失业率高和收入不平等等问题导致了一些人为了生计而选择犯罪。

2.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低下是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陷入犯罪的诱惑,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3. 毒品滥用毒品滥用是导致犯罪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毒品滥用者为了获取毒资,往往会从事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

四、预防犯罪策略1. 加强警务力量增加警察数量和警务资源投入,提高警务人员的培训水平和专业素质,加强巡逻和侦查工作,提高破案率,对犯罪分子形成威慑。

2. 提高社会福利通过提供更好的社会福利和就业机会,减少经济贫困和社会不公平现象,降低人们因经济压力而选择犯罪的动机。

3. 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公安局如何做好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工作

公安局如何做好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工作

公安局如何做好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工作近年来,社会犯罪趋势呈上升态势,刑事犯罪活动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巨大威胁。

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公安局承担着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预防和打击两方面阐述公安局如何做好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工作。

一、加强防范刑事犯罪的措施1. 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公安局要加强与其他行政部门的协作,形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局面。

通过加大城市巡逻、社区巡逻等力度,增加社会巡防力量,遏制犯罪活动的发生。

此外,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建立完善的警务信息系统公安局应加大对警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力度,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对犯罪行为的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遏制犯罪活动。

同时,加强对警务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确保信息安全。

3. 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查和管控公安局要根据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巡查和管控力度。

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巡逻巡查等方式,提高对重点区域的监控能力,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

二、加大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1. 加强刑事侦查工作公安局要提高刑事侦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大对刑事犯罪的调查侦破力度。

通过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取证效率,确保案件的侦破率。

同时,建立健全刑事侦查的工作机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的合作,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

2. 加强打击犯罪的力度公安局要加大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于重大犯罪案件和惯犯要坚决依法打击。

通过加大抓捕力度,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予他们应有的法律制裁。

同时,要加强对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的打击,根除其滋生土壤。

3. 深化警务合作机制公安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建立健全警民互动机制。

通过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此外,与其他国家以及国际警察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活动。

结语公安局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承担着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防范措施和打击力度,公安局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

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

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是城市中的刑事犯罪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刑事犯罪具有一些特点,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成因,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对城市的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的刑事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 多发性:城市人口密集,资源分配不均,经济条件差异大,这些都为刑事犯罪提供了土壤。

在城市中,各种犯罪行为相互交织,包括抢劫、盗窃、诈骗、贩毒等等。

这些犯罪行为相互影响,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将加大城市犯罪的规模和程度。

2. 多样性:城市的宽松氛围和自由交往环境,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分工化劳动的发展,使得城市犯罪类型多样。

不仅有传统的抢劫、盗窃等犯罪,还有针对新兴科技的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新型犯罪行为。

其次,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因素: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和失业率对犯罪率有明显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失业问题容易导致犯罪增加。

尤其是城市中底层社会群体的贫困和不公平,容易催生犯罪行为。

2. 社会背景: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结构趋于复杂,社会背景因素包括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社会交往等都是犯罪的重要成因。

缺乏家庭关爱、受教育程度低、社会交往能力弱等都会增加犯罪的产生概率。

3. 管理不善:城市中治安环境的良好与否对犯罪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城市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警务力量的强化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都能有效减少犯罪的发生。

最后,为了有效防控城市化过程中的刑事犯罪,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犯罪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犯罪的危害性和惩罚性,增强法律意识,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2. 增强社区管理: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制度,加强社区安全体系的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形成社会共治的合力。

3. 提升警务力量:增加警力投入,提高警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主动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

公安学对打击犯罪的思考与实践

公安学对打击犯罪的思考与实践

公安学对打击犯罪的思考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打击犯罪的重要使命。

公安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打击犯罪的思考和实践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将从公安学的角度出发,就打击犯罪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犯罪的类型及特点犯罪是指违背了法律规定,给社会治安和秩序带来威胁的行为。

犯罪行为种类繁多,包括财产犯罪、暴力犯罪、网络犯罪等等。

不同类型的犯罪有着各自的特点,需要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打击措施。

公安学通过对犯罪类型及特点的研究,为打击犯罪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社会防控与打击犯罪相结合打击犯罪不能仅仅依靠公安机关的力量,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公安学倡导“社会防控与公安打击相结合”的理念,即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

在打击财产犯罪方面,公安机关可以加强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高打击效率。

在打击暴力犯罪方面,公安机关可以与社区、学校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强预防宣传和教育。

三、科技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公安学借助科技手段在打击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科技手段如DNA鉴定、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于刑侦工作中,大大提高了犯罪侦破的效率和准确性。

公安学通过对科技手段的研究和应用,为公安机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战略指导,进一步加强了打击犯罪的能力。

四、打击犯罪的法治思维公安学强调打击犯罪要依法办案,坚持法治思维。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打击犯罪的基本准绳。

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过程中,需遵循合法程序,充分尊重人权和法律权益。

公安学通过对法律的研究和解读,为公安机关提供了法治思维的指导,确保打击犯罪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打击犯罪的挑战与展望当前,犯罪形式不断变化,打击犯罪面临着新的挑战。

网络犯罪、跨国犯罪等越来越突出,给公安机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公安学应当加强对新型犯罪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创新打击手段和方法。

预防犯罪形势分析

预防犯罪形势分析

预防犯罪形势分析一、引言犯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社会安全和稳定造成为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犯罪,需要对犯罪形势进行分析,找出犯罪的原因和趋势,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对当前的犯罪形势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二、犯罪形势分析1. 犯罪类型分布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当前犯罪类型主要包括盗窃、抢劫、诈骗、贩毒、走私等。

其中,盗窃和抢劫是最常见的犯罪类型,占比超过60%。

诈骗犯罪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集中在网络诈骗和电话诈骗等领域。

贩毒和走私犯罪主要受到国际贸易和边境管控的影响。

2. 犯罪地域分布犯罪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矛盾较多,犯罪活动相对频发。

同时,一些贫困地区也存在一定的犯罪问题,主要原因是经济难点导致的社会不稳定。

3. 犯罪原因分析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萧条、贫富差距扩大等因素导致一些人失去经济来源,从而选择犯罪为生存手段。

(2)社会心理因素:一些人受到不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为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导致犯罪行为。

(3)犯罪机会因素:一些地区的治安状况较差,监管不力,犯罪份子很容易找到可乘之机。

4. 犯罪趋势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分析,未来犯罪趋势可能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网络犯罪将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将成为未来主要的犯罪形式之一。

(2)未成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导致未成年人参预犯罪的风险增加。

(3)跨国犯罪活动增多: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犯罪份子更容易跨越国界进行犯罪活动,这对国际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预防犯罪的建议1. 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促进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减少犯罪的诱因。

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社会福利。

2. 加强社会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社会教育,特殊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加强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和预防

加强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和预防

加强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刑事犯罪一直是社会治安的重要问题,对其进行打击和预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关键。

本文将分别从加强打击和预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加强对刑事犯罪的打击1. 完善法律体系合理完善法律体系是打击刑事犯罪的基础。

应当对现行刑法进行修订和补充,确保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各类刑事犯罪行为有明确的界定和相应的处罚。

同时,还应加强对法律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和权威。

2. 提高侦查技术水平刑事犯罪的侦查工作是打击犯罪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对侦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装备的更新,提高侦查技术水平,增强犯罪侦查的精准性和效率。

此外,应当建立起与其他国家的刑事侦查合作机制,加强跨国犯罪的打击。

3. 增加刑罚的威慑力加强对刑事犯罪的打击需要有足够的威慑力。

对于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应当加大刑罚力度,使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外,要加强对刑罚执行过程中的监督,防止刑责过轻或者过重的情况发生。

二、加强对刑事犯罪的预防1. 加强社会教育通过加强社会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他们对刑事犯罪的认识和警惕性。

这需要加强对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各个环节的教育工作,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

2. 营造健康社会环境刑事犯罪的发生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应当加强对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加强对治安和秩序的监督和维护。

同时,要加强对各类犯罪行为的宣传和打击,加大舆论监督和谴责力度。

3. 加强矛盾调解和纠纷解决机制许多刑事犯罪行为与人们的各类矛盾和纠纷有关。

加强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合作,加强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和解决工作,能有效地减少刑事犯罪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和预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关键。

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提高侦查技术水平、增加刑罚的威慑力等举措,能够有效地打击刑事犯罪;同时,加强社会教育、营造健康社会环境、加强矛盾调解和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刑事犯罪的发生。

新形势下刑侦工作对策

新形势下刑侦工作对策

新形势下刑侦工作对策论新形势下刑侦工作的新问题和新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的诱发犯罪的消极因素也进一步增多,刑事案件总量还会保持居高不下态势,尤其是流窜犯罪和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将更加突出,犯罪动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犯罪手段将出现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并存的特点,并逐步向类型新型化、手段智能化、危害严重化等方向发展,我们的刑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新形势对刑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近年来,刑事犯罪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具有规律性的重大变化有两条:一是刑事犯罪数量增多,种类增多。

二是刑事犯罪活动的区域和领域扩大了,手段升级了,侦破难度加大了。

流窜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系列犯罪等犯罪现在已是司空见惯了。

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使公安机关的打击犯罪工作难度增加,新形势下的刑事犯罪形势严峻复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性事件呈高发之势。

暴力犯罪程度进一步加剧,杀人犯罪案件数量继续上升,尤其是以侵财为目的的杀人案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新的形势下,外来人口直线上升,而大部分的外来人员的法律意识簿弱,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各方面矛盾较多,引发一些纠纷,产生群体性事件。

2、传统犯罪案件居高不下。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盗、抢、骗等侵财型传统犯罪更加猖獗,其中盗窃案件仍高居刑事案件榜首,并且向系列化、集团化、流窜化趋势发展。

以“两抢”为代表的街头犯罪案件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城市社会安定。

在传统犯罪领域中,流动人员犯罪占据大部分比重,“两劳”释放人员重新犯罪比率增高。

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和“两劳”释放人员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新类型的犯罪种类不断增多,黑恶势力犯罪明显在增加。

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的高科技犯罪迅猛增长,并造成传统犯罪发生变化,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严重,侦破难度更大。

黑恶势力犯罪有所抬头,暴力护赌、非法拘禁等严重犯罪大量存在。

二、刑侦工作中所突出的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刑侦工作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刑侦工作的现状、发展规律具有代表性,对刑侦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在此笔者以论文的形式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刑事犯罪防范与打击策略研究

刑事犯罪防范与打击策略研究

刑事犯罪防范与打击策略研究犯罪是社会中的一大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和不安全感。

刑事犯罪防范与打击策略是保障社会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

本文将就刑事犯罪防范和打击策略展开研究,以期减少犯罪的发生,并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社会预防和宣传教育刑事犯罪防范与打击策略的核心是预防犯罪的发生。

社会预防和宣传教育是有效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对犯罪危害的宣传和教育,能够提高公众的犯罪意识和法律素质,从而增强防范犯罪的能力。

在加强社会预防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开展社区巡逻、推行防范意识教育等方式,提高社会对犯罪的认识,增强社会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特别是对校园暴力、网络犯罪等进行宣传,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其陷入犯罪深渊。

二、完善刑事犯罪预警机制刑事犯罪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在犯罪发生前预警和预防犯罪的发生。

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和统计犯罪信息,可以及时发现犯罪趋势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完善刑事犯罪预警机制的关键是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包括公安机关、司法部门、社会组织等,在信息共享和合作上加强配合。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犯罪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有助于提高刑事犯罪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建立全面、高效的犯罪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为预警工作提供支持,为制定打击犯罪的策略提供依据。

三、加大执法力度与打击犯罪手段刑事犯罪防范与打击策略的核心是打击犯罪行为。

为了减少犯罪的发生和保护公民的安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和打击犯罪手段。

首先,应当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专业素质,增强其打击犯罪的能力。

同时,加大对执法行为的督查和监督,确保执法过程公正、透明,维护公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

其次,应当加大打击犯罪的力度和手段。

除了传统的执法手段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在打击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

刑事案件综合分析报告

刑事案件综合分析报告

刑事案件综合分析报告在社会的运行中,刑事案件犹如一道道阴影,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痛苦,也对社会的秩序和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深入探究刑事案件的本质和规律,本报告将对一系列刑事案件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揭示其特点、成因以及应对策略。

一、案件类型与特点1、暴力犯罪暴力犯罪在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比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

这类案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严重性,造成的人身伤害极大。

其特点包括犯罪手段残忍、犯罪动机多样,有的是因情感纠纷,有的则是出于报复社会等不良心理。

2、财产犯罪盗窃、抢劫、诈骗等财产犯罪较为常见。

此类案件通常具有隐蔽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犯罪分子常常选择在夜间或人员稀少的地方作案,且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给侦破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3、经济犯罪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日益增多,如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

这类案件涉及金额较大,影响范围广,犯罪手段更加复杂和智能化,常常利用金融工具和网络技术进行作案。

4、涉毒犯罪毒品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其特点是交易链条复杂,涉及人员众多,且跨境、跨区域的特点愈发明显。

二、犯罪成因分析1、社会因素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就业机会的不均衡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都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心理失衡,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2、个人因素个人的道德观念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心理问题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是引发刑事案件的重要原因。

例如,一些人沉迷于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容易导致经济困境和犯罪行为。

3、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缺乏关爱和教育等,对个人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4、环境因素居住环境的混乱、治安状况不佳以及周边不良人员的影响,都可能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条件。

三、案件侦破与调查1、侦查手段现代科技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监控视频的分析、DNA 鉴定、大数据排查等。

同时,传统的侦查手段如走访调查、线索排查等仍然不可或缺。

2、证据收集证据是定罪量刑的关键。

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预防与打击的综合策略

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预防与打击的综合策略

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预防与打击的综合策略犯罪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刑事犯罪预防与打击的策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预防与打击的综合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是社会治安维护的基石,也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

国家应建立健全的刑法体系,明确各类犯罪的法律界定和相应的刑罚。

此外,还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以适应社会犯罪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二、加强社会治安信息化建设社会治安信息化建设是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建设智慧化社会治安监控系统。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治安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提高治安防控能力。

三、加强侦查打击力度刑事犯罪的侦查打击是治安维护的重要环节。

警方应加强侦查力量建设,提高侦查技能和手段。

同时,要加强警务合作,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

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制机制改革刑事犯罪的预防与打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社会治安力量的培训和配备,提高社区警务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刑事犯罪预防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五、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刑事犯罪预防与打击的综合策略。

政府应健全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的治理工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社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减少犯罪发生的土壤,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六、加强对前科人员的社会帮教前科人员是社会犯罪的高发人群,对其进行有效的帮教和社会融入是预防犯罪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前科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前科人员的社会帮教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七、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对于已经犯罪的分子,要坚决依法追究其责任,给予应有的刑罚。

同时,还要进行罪犯的后期教育和再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预防与打击的综合策略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法律法规建设、信息化建设、侦查打击力度、社会综合治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刑事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的思考
关于当前刑事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的思考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案件逐年上升,犯罪的手段、动机及智能化程度不断发生变化,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给公安机关如何更有效地打击刑事犯罪和开展社会治安防范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对新时期刑事犯罪进行研究,探求其规律特点,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刑事犯罪发展趋势,合理制定打击刑事犯罪对策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刑事犯罪呈现出新特点
(一)侵财案件居高不下。

以抢劫、抢夺、盗窃、诈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侵财案件,近年来始终占全部刑事案件总量80%以上的比重。

一是盗窃案件多发。

其中入室盗窃占盗窃案件的31%;其次,盗窃机动车、电瓶车案件多发,主要集中在城区,盗窃电瓶车案件呈上升态势。

二是“两抢”案件屡打不绝。

在城区,抢劫出租车司机案件以及夜间拦路抢劫特别抢劫单身女青年案件虽有所下降,但时有发生并呈连续性、系列性特征;在农村,主要是入室抢劫案件,往往集中在一个区域,呈现区域流窜性、结伙性和系列性。

抢夺案件主要是以驾驶摩托车为主的飞车抢黄金项链、拎包案件,有时作案分子采取暴力,极易转化为抢劫案件。

三是诈骗案件手段更新。

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更新,并且短信诈骗、网络诈骗,名目繁多,涉案金额巨大;其次,街面兑换外币诈骗、丢包诈骗、迷信诈骗、调换存折诈骗、合伙做生意诈骗、冒充领导诈骗等案件也时有发生。

(二)团伙犯罪突出。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两劳”释放人员组成的犯罪团伙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

这类犯罪成员大部分在牢中或在合伙作案中认识,在作案时有共同的动机和目标,实施犯罪活动的恶意性、报复社会的疯狂性非常明显;二是以亲友、裙带关系组成的犯罪团伙,由于有亲情的维系,再加上有共同的利益相牵连,使这类犯罪在作案中形成了“作案亲兄弟,犯罪父子兵”的形态。

三是以地缘为纽带,在外出打工时形成家乡型的犯罪团伙。

这类人员主要在城市进行抢劫、抢夺、盗窃、贩毒犯罪,对群众的安全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智能化犯罪突出。

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智能化犯罪日益突出,客观上提高了犯罪能量和作案的成功率。

相当一部分犯罪分子,通过“自学”、“钻研”、甚至到相关部门学习,很快掌握新型技术,不断提高犯罪技能,利用其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来危害社会。

在近年来发案势头迅猛的盗抢机动车案件中,嫌疑人在盗窃汽车时使用先进的电子解码器开锁,从而轻易得手。

(四)毒品犯罪日益扩大化。

近年来,更为隐蔽、更易获利的制毒、贩毒等毒品犯罪急剧发展。

从我局今年侦办的特大跨省贩卖毒品案件看,毒贩们常常采取单线联系,有意设置中间环节,增加了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难度。

同时,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毒品犯罪分子虽然没有完全舍弃传统的犯罪伎俩,但在更多情形下,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实施毒品犯罪活动已成主要趋势。

(五)青少年犯罪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市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是犯罪年龄低龄化。

二是犯罪动机盲目随意。

其表现是犯罪动机简单,作案没有明确目的,一般没有事先预谋,多属一时感情冲动。

三是以侵财性犯罪为主。

据不完全统计,在众多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中,“两抢一盗”侵财性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57%,位居首位。

四是团伙性犯罪居多。

青少年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势单力薄、求高好胜的犯罪心理。

他们通过结伙,相互壮胆,寻求心理支持,减少恐惧感。

在同伙之间,互相教唆,互相利用,互相依存。

因此,他们多是三五成群、七八一伙共同作案。

五是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

六是“留守儿童”犯罪日趋突出。

由于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就由爷爷、奶奶或母亲照顾,而他们大多
数是独生子女,致使他们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加上多数农村中小学生寄宿在学校、老师或亲友家中,使孩子的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部分留守儿童逃学、辍学,沉溺网吧,混迹社会,沾染了许多不良社会风气,参与盗窃、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成为新的违法犯罪群体。

二、刑事犯罪高发原因分析
(一)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对社会治安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受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行,贫富悬殊现象的客观存在,少数人物欲恶性膨胀,犯罪欲望与日俱增,导致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在利益的驱动下纠集在一起,试图通过违法犯罪活动获取非法利益。

(二)少数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综合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当前,在少数农村地区,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治保、民间调解、综合治理工作流于形式,群众之间的大量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处理和化解,特别是许多伤害、投毒甚至凶杀案件,都是由民事或经济纠纷引起,致使当地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而少数村干12全文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