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模板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开始关注幼儿教育,并积极送孩子到幼儿园接受教育。
一些农村幼儿园开始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让人不禁为农村幼儿教育的方向和发展担忧。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包括“游戏性强”、“情感为重”、“启发性教学”三个方面。
第一,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通过游戏培养和开发孩子的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的能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第二,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通过温馨的教学氛围和亲切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情感的稳定。
幼儿园教育实施启发性教学,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在现实中,农村幼儿园教育出现了一些“小学化”倾向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招生条件更加严格、课程内容更加注重传统学科、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书面教学等方面。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知有限,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盲目追求“小学化”教育,以为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二,农村幼儿园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也可能会放弃幼儿园教育的特色,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导致“小学化”倾向的出现。
农村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也容易出现“小学化”倾向。
针对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农村家长应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相信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价值。
农村幼儿园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保障教学质量。
农村幼儿园应注重幼儿园教育的特色,坚持“游戏、情感、启发”的教育理念,不应盲目模仿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教育态度的变化,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逐渐被批评和排斥。
本文将就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进行一番分析和探讨。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幼儿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过分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标准化,使得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给幼儿配备大量课本和作业,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等现象。
这些做法导致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期就进入了学习竞争的状态,缺乏了应有的快乐和童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们来剖析一下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农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简陋,教育教学设备不完善,这些都使得农村幼儿园很难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活动。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过度焦虑和急功近利心态也是导致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重要原因。
家长们希望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能提前学到很多知识,以便在未来能够在学业上有所建树。
一些幼儿园也借此来利用家长的这种心态来赚取利润,以此来满足资金需求。
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一种伤害,更是对幼儿园教育使命的一种背叛。
农村幼儿园教育本来就应该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为主,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必须得到纠正和改变。
那么,应该如何去“小学化”呢?幼儿园的管理者和老师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特长视为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
幼儿园应该构建更多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戏剧表演、手工制作、户外活动等等,让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多元自由地发展他们的才艺和兴趣爱好。
加强对幼儿园老师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更加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引导孩子逐步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和投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使幼儿园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摘要】目前农村幼儿园教育存在着“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家长压力、教育局政策、教师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五个方面。
家长在孩子教育上存在功利性思想,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提前启蒙学习,导致幼儿过早接触学习压力。
教育局政策导向也影响了幼儿园教育,强调硬性指标和学习成绩,加重了教育负担。
教师观念普遍存在功利性倾向,偏向于传授知识而非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缺乏关爱和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
教学方法注重传统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为了应对这一现象,需要采取措施对教育方向进行调整,引导家长正确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家长压力、教育局政策、教师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对措施、教育方向调整、家长引导1. 引言1.1 现象说明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育中,出现了一些与小学教育相似的现象和做法。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会倾向于过度强调学龄前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让幼儿过早接触和学习学前知识和技能,甚至会按照小学的教学框架和内容来开展教育活动。
这种“小学化”倾向的浮现,引起了人们对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关注和担忧。
实际上,幼儿园阶段应该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方式,注重启蒙教育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而非过早地灌输学前知识。
如果农村幼儿园教育过度“小学化”,将可能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适得其反。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深入剖析其根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农村幼儿园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1.2 问题意识根据调查和观察发现,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教育出现了明显的“小学化”倾向,即过早引入小学教育特点和内容,让幼儿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园的教育目的被误解和扭曲,过度注重学习成绩和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性需求。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发展的变革,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逐渐受到关注。
所谓“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开展小学化教育,将学前教育变成小学教育的一个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到农村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从教育体制、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共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农村幼儿园真正回归到学前教育的本质。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解决农村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关键。
当前,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例如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行政化过于严重等。
这导致了幼儿园过分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为了解决“小学化”问题,需要着力完善幼儿园的管理体制,明确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让农村幼儿园真正回归到学前教育的本质。
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是解决“小学化”问题的重要保障。
在农村地区,幼儿园师资力量普遍不足,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这直接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要解决“小学化”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
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调整也是解决“小学化”问题的重点。
目前,一些农村幼儿园过分追求教育小学化,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为了适应幼儿的成长特点,农村幼儿园应当关注培养幼儿的基本技能、社会适应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而不是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
需要对农村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在解决农村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农村家长普遍缺乏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教育给予过多的期望,认为幼儿园就是为了备考,导致逆反心理,让学前教育变得功利化。
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家长教育,让家长明白学前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性,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与幼儿园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近年来,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许多农村幼儿园逐渐向小学化方向发展,这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
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的重要性及方法。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小学化”。
从表面上看,“小学化”是指幼儿园纳入小学教育模式或者将小学教育的一些元素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
这种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比较普遍,甚至有些幼儿园直接仿照小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管理和教学。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也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主要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滞后与传统。
一些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提前接触小学教育可以提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这种思想是对幼儿成长规律的否定和忽视。
其次是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师资。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师资,导致幼儿园的教育水平无法得到保障,最终也容易出现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
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关注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
针对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
应当深入宣传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找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幼儿教育。
应该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水平。
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也应该加强对幼儿教育师资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应该建立健全的农村幼儿园教育评估机制,对于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进行严肃查处,并对幼儿园进行规范管理,推进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进程。
在推进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譬如如何确保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果;如何有效地引入幼儿园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方法;如何使农村幼儿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全面发展需求等。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之我见幼儿教育是早期教育,是儿童开始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幼儿教育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教育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主载,并愈演愈烈。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当前很多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要求。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他们普遍对幼儿教育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幼儿教育规律。
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算了几道题……当家长指导这些内容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推动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
其次,有些教师不熟悉幼儿教育的特点,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大多民办幼儿园所聘用的老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教学理论尽管先进,但实践经验比较欠缺,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因而便受社会的影响和家长的心理需求,采取简便的,家长也比较认可的小学化教学。
还有些学校聘用的是年龄比较大,从小学退下来的老教师,小学教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综合以上几点,幼儿教育又怎会走上正确的教育方向呢?当我们认识到小学化倾向是一种幼儿教育的疾病时,就要积极主动地去改变它。
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入手。
第一、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这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用翔实的事实,雄辩的理论,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
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
第二、政府与教育部门要把那些不符合幼儿教育机制的民办幼儿园进行统一管理与要求。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些农村幼儿园开始出现“小学化”倾向,即在幼儿园教育中强调的不再是儿童自主探究和创造,而是注重学术成果和升学率。
这种趋势给农村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小学化”倾向会导致幼儿园教育的编制过程中出现不适宜幼儿的内容和活动。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起点,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情感体验。
如果重心转向了学术方面,可能会导致幼儿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其次,在强调学术成果的同时,很容易忽视幼儿园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幼儿园教育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环境,允许幼儿在不同的方式和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如果过于强调学术成果,可能会导致教育中缺乏情感和互动,使幼儿的朝向变得单一固执。
最后,“小学化”倾向会导致幼儿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
幼儿园教育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既能够理解儿童心理和行为,又具备知识和技能,能够创造各种活动和环境。
如果过多强调学术成果,可能会导致幼儿园教师忽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特别之处,转而注重课程和学习目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招募一大批培训有素的幼儿园教师,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水平,并提高教师对幼儿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总之,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是一个需要严肃面对、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情感体验,同时保障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幼儿园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浅议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浅议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正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化倾向。
这一现象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对他们的未来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少农村幼儿园过早地引入了小学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减少了游戏、艺术、体育等活动的时间。
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机械的讲授和重复练习,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体验。
甚至在评价方式上,也仿照小学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幼儿的学习成果。
造成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村地区的家长对教育的期望普遍较高,他们认为孩子越早学习小学知识,将来就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他们对幼儿园施加压力,要求幼儿园教授更多的小学知识。
其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幼儿园教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只能照搬小学的教育模式。
再者,部分农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以吸引更多的生源,从而主动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的危害是深远的。
对于幼儿来说,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时期本应是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关键阶段,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长远来看,小学化的教育并不能真正为幼儿的小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反而可能让他们在进入小学后,因为已经学过相关知识而产生自满情绪,不重视课堂学习,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要改变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掌握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监管,规范办园行为,禁止小学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1. 引言1.1 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在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施和条件有限,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农村幼儿园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着“小学化”倾向,过分注重传统功利性知识教育,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缺乏针对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部分农村幼儿园管理混乱,存在着经费管理不规范、安全保障不到位、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小学化教育模式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农村幼儿园教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小学化”倾向。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对幼儿园教育过度强调知识传授、功课负担过重、注重功利性等方面。
在农村地区,许多家长希望通过幼儿园教育提前为孩子打好入学的基础,因此对于幼儿园教育过早引入小学教育元素,如学习拼音、认字、数学等,以期孩子能够在小学阶段有更好的表现。
部分幼儿园也为了吸引家长和提高升学率,过分注重学前教育的考试性质,使幼儿园教育变得过于功利化。
由于部分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一些幼儿园也采取了类似小学的教学模式,督促幼儿学习和考试,导致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日益明显。
这种“小学化”教育模式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教育亟需进行深入反思和调整,以保障幼儿权益和促进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其教育目的主要包括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等。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通过游戏、探究和互动等方式,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学习成绩,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使幼儿园教育像小学一样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成绩,并且加大了对幼儿的压力和负担。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之一是家长的期望。
由于农村家庭普遍存在升学压力,家长希望通过早期教育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并且将幼儿园教育视为学前教育的延伸,希望幼儿在幼儿园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种期望导致了农村幼儿园教育注重教学内容和学习成绩的局面。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还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有关。
相较于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有限。
为了弥补这种差距,农村幼儿园往往倾向于通过强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成绩来提高教育质量,以便能够与城市幼儿园竞争。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也存在一些弊端。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注重知识的灌输会压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响幼儿全面发展。
过分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成绩会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幼儿长时间坐姿学习可能会导致幼儿近视等健康问题。
过早引入学习竞争也容易造成幼儿心理压力,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要解决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和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关注幼儿园教育的整体素质提升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和支持,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避免幼儿园教育追求“小学化”。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存在的,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 保教行为分析
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保教行为分析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保教行为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
所谓的“小学化倾向”指的是一些幼儿园打出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为了能够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求,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提前对幼儿教授小学的教育内容的不良现象。
这样的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作用下,幼儿的天性被剥夺,幼儿的个性受到了限制,造成幼儿身心发展不健康。
为此,必须克服保教行为中“小学化”的倾向,让幼儿能够在自由的空间中主动地获得学习与发展。
一、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保教行为“小学化”具体现状分析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中保教行为“小学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设置“小学化”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具有启蒙性的,可以根据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与艺术这五个领域,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标准进行划分。
在《指南》中,也多次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但是当前在农村民办幼儿园中所进行的课程设置片面地理解为,只有上课才能让幼儿学习,才能获得发展。
笔者在发展较为薄弱的某片区民办园走访发现,大多数幼儿园墙上张贴有“课程表”,上面刻板地写满了“第一节语言,第二节数学”等“小学模式”的课程安排。
民办幼儿园上课大都以语言、计算活动为主,基本上没有设置幼儿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有的幼儿园甚至开设有英语和珠算、心算等特色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明显存在“小学化”。
(二)活动形式“小学化”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都较差,幼儿的游戏活动场所相当的匮乏,导致了老师不得不采取“小学化”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如:有些农村民办幼儿园原本就设置在小学的附近,深受小学教学方式的影响。
还有些幼儿园就是由原来所废弃的中小学所改建的,活动室中还存在一面黑板、一张讲台、几排课桌椅的现实条件。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教育出现了一些“小学化”倾向,即在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学前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特点,给幼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种倾向不仅在农村幼儿园中存在,也在城市幼儿园中有所体现,然而在农村地区这种倾向可能更加明显,甚至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更大的隐患。
本文将就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一定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引起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管理者的重视,引导农村幼儿园教育走向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
一、过度注重学习内容一些农村幼儿园存在着过度注重学习内容的现象,教师们往往会在课堂上强调学前儿童的学习内容,如认知技能、语言能力、数学概念等,而忽视了幼儿的游戏和玩耍的需求。
这种“小学化”倾向使得幼儿园教育流于功利化,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造成对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二、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还表现在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上。
过分注重学习内容而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会导致幼儿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理能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幼儿阶段是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所以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动物保护意识等,而不应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
三、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幼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应该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引导和幼儿园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认知和语言能力。
而过度注重学习内容,给幼儿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使得幼儿失去了自由发展的权利,甚至给幼儿带来了心理问题。
这种不良的影响和教育方式不符合幼儿成长的规律,也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建议针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变,从而确保幼儿得到健康的成长。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幼儿教育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在课堂上要注重幼儿的兴趣特点,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是指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由探索,形成了一种“小学化”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反思。
接下来,本文将从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存在的问题、原因、去“小学化”具体措施方面进行浅析。
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主要问题是功利化和考试化。
由于亲子关系、教师角色等诸多原因,农村家长以孩子的智力成绩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衡量标准。
这种情况下,一些幼儿园强调运用早期教育教育法,在开展儿童教育过程中大量使用背诵、刻意训练等方法,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力发展,而不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由探索。
这种教育模式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第一,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学习和考试,导致孩子没有充足的休息和锻炼时间,进而导致孩子身体素质下降和人际交往受阻。
第二,过分强调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让孩子承受过多过早的学习压力,进而导致焦虑、逆反、依赖等情况。
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学前教育管理机制。
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是农村幼儿园“小学化”最根本的原因。
农村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必须接受早期教育和培训,成为具有优势的人才。
这种观念给了幼儿园教育者巨大的压力,促使他们把学习成绩和智力发展作为评价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也是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来自农村本地人,与农村家长有亲缘关系,因此,幼儿园教师通常会受到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和期许的影响,将孩子的智力成绩作为教育目标,而不是专注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由探索。
最后,学前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也是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之一。
当前,在很多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监管力度环节。
这造成了一些私立幼儿园或未经认证的学前教育培训机构将幼儿园教育商业化,为了获得商业利益而忽视教育质量。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幼儿园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过去,许多农村幼儿园存在着“小学化”的现象,这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去“小学化”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就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进行浅析,探讨如何有效实现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改革。
一、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小学化”现象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小学化”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幼儿园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习知识,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方式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缺乏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教师过分强调学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生活技能的培养,甚至出现了给幼儿排课程表、布置大量作业的现象。
这些问题导致了幼儿们在幼儿园就像在小学里上课一样,失去了快乐学习的体验,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去“小学化”的意义去“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向幼儿自然生长和身心特点发展转变。
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让幼儿在更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去“小学化”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去“小学化”能够更好地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发挥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感知、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
改善农村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
去“小学化”倡导以幼儿为中心,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
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
去“小学化”是基于幼儿的成长规律而提出的,符合了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及身体发展的规律。
去“小学化”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缓解幼儿学前教育过重压力的问题。
当前,许多家长对幼儿的学前教育过于重视,过度焦虑,导致了严重的育儿焦虑症。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
浅析农村幼儿园的去“小学化”从近几年来的政策指导和实践经验看,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去“小学化”的问题。
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让学前教育变得过于注重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过度追求学前教育评价指标的数量和效果。
这样一来,幼儿园课堂逐渐变得庄重严肃,快乐、自由、对美、对自然的教育原则越来越少体现,使得幼儿园变得失去本身应有的幼稚性和游戏性。
本文就当前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去“小学化”幼儿园。
目前农村幼儿园存在以下去“小学化”的表现:1.庄重严肃的课堂环境和方式,让幼儿没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2.教育教学效果被考试成绩、晋学率等指标代替,过分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3.幼儿教育教学过于单一,缺少实际操作和情感体验的训练。
4.幼儿语言表达乏力、社交技能弱化;誉为正常的行为方式被曲解为“不良行为”,让幼儿忽略自我思考和情感体验。
1.与测评有关。
当前,各地幼儿园入园条件和评价机制都有一定的测评要求。
各个幼儿园因此构建起以“普及率”和“成果”为核心的工作目标并制订了更多的学习任务和考试项目。
幼儿园因此不再像以往一样强调玩具和游戏等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放缓。
2.与老师培训、课程建设与教学要求有关。
幼儿教师在接受师范教育时,学习了更多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
几十年来的教育方式使活动具有“知识转移”和“技能训练”重心,从而造成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缺乏更多的游戏性和真实性。
1.重构测评机制。
建设以幼儿为主体的测评体系,将学前教育的自然性、生动性还给幼儿教育。
对于幼儿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挖掘科学界的研究成果,分析幼儿发展的规律、领域、关键点,构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逐步完善幼儿评估标准,强化评价过程中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2.提高幼儿的游戏性。
幼儿园应加强游戏性的带入,让幼儿们在自主操作、社会调整和情感沟通中实现个体自由、和谐协作和创造性思考,为幼儿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全民素质教育的推进,农村幼儿园教育也日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多元化发展。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据优势。
因此,一些农村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智力开发,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会能力等多元化的发展。
第二,倾向于应试教育,忽视综合素养。
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的眼中,幼儿园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甚至模拟小学的试卷来进行教学。
这样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能够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但却忽视了孩子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第三,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质。
现在的一些农村幼儿园为了取得好看的外表,常常会加大装修投入,购买高档教具等。
而这些并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反而会从教育经费和资源的角度上,加重家长的负担。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农村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具体措施:第一,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
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只有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多元化需求,实现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第二,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针对一些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的农村幼儿园,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引导孩子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并减轻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压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加强家长教育和沟通,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家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监督者,需要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尤其是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多元化和潜在的矛盾要有清晰的认识。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育出现了一种“小学化”倾向,即将小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引入幼儿园教育中。
这种倾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幼儿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本文将就这一现象进行浅谈,探讨“小学化”倾向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带来的影响。
我们来探讨一下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这种倾向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幼儿园缺乏优质的教师和教学设施,导致很难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校和地方政府便试图借鉴小学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倾向于让幼儿园的教育更加注重学术成绩和考试成绩。
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孩子的学习质量也有一定的压力,为了完成教育目标和任务,也可能会倾向于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小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的学习,而幼儿园注重的是情感、语言、身体和认知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如果将小学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直接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就容易使幼儿失去其应有的“幼儿特性”,破坏了幼儿的成长规律,从而影响幼儿的综合发展。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会增加幼儿的学习压力,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可能会使一些幼儿失去学前教育的机会,因为他们承受不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而选择提前辍学。
针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解决。
学校和幼儿园要更加重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分析与对策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分析与对策近年来,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还制约了幼儿教育的质量提升。
本文将从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1.教学内容小学化。
许多农村幼儿园将小学课程内容提前教授给幼儿,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导致幼儿过早承受学业压力。
2.教学方式小学化。
部分农村幼儿园采用小学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3.教学评价小学化。
农村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4.家庭教育小学化。
部分农村家长过于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过早地为幼儿报班、补课,使幼儿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二、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1.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幼儿园数量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不完善,导致幼儿园无法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2.家长观念落后。
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学习。
3.社会风气影响。
当前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过于注重学业成绩,使得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不得不迎合这一趋势。
4.教育政策引导。
部分农村地区教育政策过于注重升学率,导致幼儿园教学压力增大,不得不提前进行小学化教学。
三、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1.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幼儿园条件。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行。
2.培训师资,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
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
3.转变家长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帮助农村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建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幼儿的个性、兴趣、能力等多方面发展,减少对学业成绩的过度关注。
6.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幼儿园教学活动。
鼓励农村幼儿园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关注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浅谈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模板
浅谈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一、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一) 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作为主要手段农村民办幼儿园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保教活动被以智育为主的教学活动所取代,用小学教育教学观念来教育幼儿,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的幼儿园还安排了满满的分科模式的课程表,采取小学分科教学模式,幼儿回到家后还要完成书写作业,失去了游戏、自由活动、体育锻炼乃至休息时间,快乐的童年生活被大量的学业负担填满。
在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也多是小学的教学内容,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
如开设各种兴趣班、技能特色班,开设算术、拼音及英语课程,占用大量的时间教授这些小学化的知识,教授孩子加减法、拼音书写、英语记诵等,轻视了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和幼儿必需的游戏活动。
另外,教学方法也有小学化倾向,有的教师教幼儿认识生字,要求必须达到一定数量; 有的教师要求每一个幼儿背诵加法口诀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等等。
长此以往,幼儿探索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能力也会被挤压地荡然无存,也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启蒙性的要求,忽视了对儿童基本的生活常识、行为习惯、情感与社会性的教育。
( 二) 在每日生活上,幼儿行为用小学制度来管理有的幼儿园借用小学的纪律管理规范,要求幼儿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
另外,对幼儿的评价也是简单机械,有的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的作业打分并评定等级,有的还进行期末考试,将成绩排名并通知家长。
这种借用小学统一评价标准的做法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幼儿的每日活动基本上是以集体班级教学为中心安排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和特长活动时间占了一半,幼儿生活、游戏活动时间少得可怜,幼儿的生活被严重的异化。
( 三) 幼儿园课程大拼盘,过度开发早期专业特长一些办园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开办了各类特色特长班,幼儿除了每天上、下午的教育活动外,还要进行英语、钢琴、绘画、舞蹈等多种兴趣班活动,一天的生活十分忙碌和疲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 一) 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作为主要手段农村民办幼儿园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保教活动被以智育为主的教学活动所取代,用小学教育教学观念来教育幼儿,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的幼儿园还安排了满满的分科模式的课程表,采取小学分科教学模式,幼儿回到家后还要完成书写作业,失去了游戏、自由活动、体育锻炼乃至休息时间,快乐的童年生活被大量的学业负担填满。
在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也多是小学的教学内容,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
如开设各种兴趣班、技能特色班,开设算术、拼音及英语课程,占用大量的时间教授这些小学化的知识,教授孩子加减法、拼音书写、英语记诵等,轻视了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和幼儿必需的游戏活动。
另外,教学方法也有小学化倾向,有的教师教幼儿认识生字,要求必须达到一定数量; 有的教师要求每一个幼儿背诵加法口诀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等等。
长此以往,幼儿探索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能力也会被挤压地荡然无存,也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启蒙性的要求,忽视了对儿童基本的生活常识、行为习惯、情感与社会性的教育。
( 二) 在每日生活上,幼儿行为用小学制度来管理
有的幼儿园借用小学的纪律管理规范,要求幼儿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
另外,对幼儿的评价也是简单机械,有的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的作业打分并评定等级,有的还进行期末考试,将成绩排名并通知家长。
这种借用小学统一评价标准的做法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幼儿的每日活动基本上是以集体班级教学为中心安排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和特长活动时间占了一半,幼儿生活、游戏活动时间少得可怜,幼儿的生活被严重的异化。
( 三) 幼儿园课程大拼盘,过度开发早期专业特长
一些办园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开办了各类特色特长班,幼儿除了每天上、下午的教育活动外,还要进行英语、钢琴、绘画、舞蹈等多种兴趣班活动,一天的生活十分忙碌和疲惫。
然而有的兴趣特长班拔苗助长,不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年龄阶段,幼儿进行的专门训练虽然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二、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原因探析
为什么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如此普遍并屡禁不止? 原因有理论、观念方面也有实践、操作方面。
观念层面主要是传统的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依然残留在现代人的思想里,没有尊重儿童自身的身心特点,对幼儿教育规律及幼小衔接缺乏正确的认识。
另外,我国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高考为指挥棒,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仍然是知识至上,也导致了家长观念中望子成龙的功利倾向,在这种观念和应试的指挥棒下,小学教育逐步向幼儿阶段延伸,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这种低龄化的趋向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实际操作层面,幼儿教育仍未收到教育行政部门足够的重视。
幼儿教育未真正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
加上近年来,我国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收益和招生吸引力,迎合家长的功利心态,各种小学化课程和特色班便应运而生,全然不顾幼儿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再加上监管不力,导致了小学化现象在农村民办园肆虐盛行。
三、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策浅析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已有学者做过很多研究,如危害幼儿的生长发育,使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制约智力的发展及束缚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将提出相关对策针克服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它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
( 一) 幼儿园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教育水平,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基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才能搞好幼儿教育。
现代的儿童观是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为前提的,真正把儿童当成一个主体性的人来对待,而不是我们成人传授知识的工具和容器。
幼儿园教育要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就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
幼儿教师要真正了解和尊重儿童,转变忽视儿童自身需求的传统教育观念,摆脱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真正摸透幼儿教育的规律,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幼儿园还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各年龄班都要贯彻衔接的思想,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对大班幼儿更要做好专门的教育工作,进行有意识的入学教育。
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还要努力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积累和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
另外,要解决幼教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其教育行为也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密不可分。
因此,幼儿保教队伍的优良素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要不断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技能,深入研究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规律,使幼
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能把握好幼儿教育的规律及幼儿心理特点,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避免小学化现象蔓延。
( 二) 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功利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要使目前的小学化倾向得以改观,需要引导家长淡化甚至改变教育的功利心态,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要使家长、社会和幼儿园达成对幼儿教育的共识,就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幼教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幼儿教育规律,让家长树立长远眼光和科学的教育观念,同时各级部门要充分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使广大幼儿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尊重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切忌拔苗助长。
( 三) 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力度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深化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引导社会观念转变。
应加大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通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媒介在宣传幼儿教育意义和目的方面的作用,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改变对幼儿园和儿童单一的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才。
应该加强幼教督导机构的作用,加大对幼儿园的检查力度,健全幼教监督机制。
要督促幼儿园按照《纲要》所规定的五个领域来进行教育活动,一旦发现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加大惩罚力度,要求幼儿园切实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确保孩子的游戏活动和各种自由活动,端正办园理念和宗旨。
在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时应加强对幼儿园领导及教师的考核,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确保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