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整体性指导的思考与尝试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是指采用整体阅读教学法,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以下是对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一、整体阅读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整体阅读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阅读的方法,根据文章的形式结构和主题,从逻辑、语言、情感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性分析,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内涵,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感悟。
其特点是注重全面、深度和开放性,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和思维品质。
二、整体阅读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1. 执行全面阅读全面阅读不仅仅只是一次读完而已,而更需要反复品味,挖掘文本中的信息。
通过多次阅读,让学生从不同维度理解文本,提升学生整体阅读水平。
2. 采用导读式学习方式导读式学习是对整体阅读教学的前置工作,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文章数据丰富的背景下懂得从各种角度去探究和挖掘文本信息。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图片主题等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和思考自己的观点。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
通过带领他们思考文本意义、提炼各自的观点、展开对话等形式,复合学生保持有效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5. 挖掘文本内涵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往往要通过多次挖掘引导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解析文本,从而理解和吸取文本所蕴含的有关人生和道德、感情和心理等方面的教益。
1. 文本按照逻辑关系划分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文本按照迭地逻辑关系进行划分,这种做法既是一种全面性的阅读模式,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整体阅读教学法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经常进行语法和词汇的纠正。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
整体阅读教学强调的是全局把握、深度阐释和多元解读。
下面我将从学生、教师和课堂三个方面来思考和探索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
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整体阅读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整体阅读教学能够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对课文或文章的解读和理解,而整体阅读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文本的整体把握,以及对相关背景和文本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整体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整体阅读教学。
对于教师而言,整体阅读教学是一项挑战较大的任务。
传统的语文教学很容易陷入“泛泛而谈”的误区,使得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欠缺。
教师在整体阅读教学中需要具备全局把握和深度解读的能力,并能够将这些能力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还需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元解读来理解文本,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
从课堂的角度来思考整体阅读教学。
整体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有效组织和指导。
教师应该在教学开始前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展开整体阅读教学,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解、学生发言等。
教师还需要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书籍。
整本书的阅读对于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扩展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整本书的阅读并不容易。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引导他们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一、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是一种系统性、连贯性的阅读方式。
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持久力和耐心,能够不断积累阅读的经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书籍中的知识,更关键的是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整本书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学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文字表达方式,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和词汇,培养了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
整本书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整本书的阅读也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缺乏兴趣,只愿意接触一些简单的读物,对于复杂的、篇幅较长的作品,学生们可能会感到厌倦。
学生缺乏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无法有效地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
一些书籍内容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体验。
下面我将提出几点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1. 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缺乏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读书分享会、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等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对整本书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书籍,让整本书的阅读不再枯燥乏味。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整体阅
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那么,在进行整体阅读教学时,我们应该如何去思考和探
索呢?
其次,学生们应该具备哪些技能才能进行整体阅读呢?首先,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
学素养,包括文学知识、文化素养和文艺审美能力。
其次,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读写能力,包括词汇量、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最后,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
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以便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然后,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进行整体阅读教学呢?首先,老师应该充分挖掘篇章的内涵,让学生理解篇章的“灵魂”,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意图。
其次,老师应该注重培
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后,老师还应
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
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总的来说,整体阅读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和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篇章的整体理解和对语言交流系统的综合运用和认知能力。
在具体实
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挖掘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整体阅读教学将越来越成为推动高中语文教育创新和发展的
重要方法之一。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摘要】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整体阅读一本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背景,然后详细讨论了整本书阅读的定义、特点以及意义。
接着探讨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和实践,包括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作品。
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后,文章进一步展望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未来发展,并再次强调了其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世界,是培养优秀读者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文学教育、背景、定义、特点、意义、方法、实践、评价、发展、重要性、未来、强调。
1. 引言1.1 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文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学作品代表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文学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
1.2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背景在传统的文学教学中,往往更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片段分析和重点讲解,忽略了整本书的内在联系和完整性。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零散理解和片面认识,难以真正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兴起,正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通过深入阅读整本书籍,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思维,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背景也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在语文学科中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整本书阅读的定义和特点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籍来进行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相比于片段阅读或者摘抄阅读,整本书阅读更注重学生对整个故事或主题的完整理解和思考。
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整体性
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整体性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确保教学有效性和导向性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整体性,包括目标的明确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一、目标的明确性阅读教学目标需要明确具体,确保学生明白预期学习结果和行为表现。
在设计目标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1.1 确定目标的学科内容: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例如词汇积累、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等。
1.2 确定目标的认知层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易程度,确定目标的认知层次,例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等。
1.3 确定目标的时间范围:考虑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二、目标的层次性阅读教学目标应具备层次性,包括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和课时目标。
目标之间存在层次关系,通过具体到抽象的方式设计,使学生逐步达到复杂的阅读能力。
2.1 课程目标:确定整个阅读教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拓宽知识广度等。
2.2 模块目标:根据课程目标拆分出各个模块的目标,例如词汇模块、阅读理解模块等。
2.3 课时目标:根据模块目标进一步拆分出每一节课的具体目标,例如每节课的词汇掌握、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等。
三、目标的可操作性阅读教学目标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即能够被具体操作和评估。
设计目标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操作性动词的使用:使用具体且可操作的动词,明确表达学生需要通过哪些行为来实现目标,例如"辨认"、"解释"、"分析"等。
3.2 评估方法的确定:根据目标的具体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估方法,例如测试、作业、口头表达等。
3.3 学习资源的选择: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教材,以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整体性包括明确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预期结果,层次性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可操作性的目标能够帮助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并进行评估。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阅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目前许多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存在较大困惑,对阅读的兴趣不高,阅读水平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进行了一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我选用了《追风筝的人》这本畅销书作为教材。
这本书情节紧凑,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将分为若干个部分,设置一些阅读任务,使学生感到有目标、有意义。
给学生布置写读后感的作业,激发学生对书籍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单纯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共同解决不理解的地方,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我进行了课堂导读,提前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重要情节,关键人物。
导读的我还会提问学生,帮助他们思考问题,引导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推理。
我会布置一些阅读笔记和阅读总结的任务,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收获记录下来。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
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书分享给其他同学,促进彼此的阅读交流;开展“读书拼图比赛”,让学生通过拼图的方式将书中的情节拼凑起来,激发他们对书的探究欲望。
我还会安排一定的自主阅读时间,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深感阅读乃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实施跨学科教学。
我在语文课程中结合历史和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在美术课中,我通过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书中人物的印象,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理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碎片化的阅读和信息获取。
然而,整本书阅读教学仍然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分析其概念、重要性、实施方法、效果评估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通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系统研究和总结,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整本书阅读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并深入分析其实施方法、效果评估及面临的挑战和改进。
通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概念和重要性的探讨,我们希望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此外,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我们还将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做出客观评价,以期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同时,本研究也将重点关注整本书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并寻求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推动这一教学模式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更好应用与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界和学术界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提升。
2. 正文2.1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概念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读完一本书,而是通过系统计划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在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之间寻找平衡,激发自身的思维潜能,促进全面发展。
整本书阅读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交互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究,共同成长。
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扮演引领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学生成为阅读和解读的主体,能够更加主动地探寻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文学修养。
2.2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陈海燕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21年第08期所谓“整体性阅读”,是指“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全局,从文本主题、写作线索、脉络以及主旨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形成整体性的理解和认知。
整体性的阅读认为,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生的学习、认知、鉴赏等也是整体性的,学生的整体性学习融合了“听说读写”在内的整体性认知。
作为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从不同视角、维度出发,深挖文本的内涵,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
一、立足于“文本整体”立足于文本的整体阅读教学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单篇教学中要立足语篇本身;其二是在单元教学中要立足主题单元。
整体性阅读教学不仅要具有“篇”的意识,更要具备“单元”意识、“主题”意识、“类”的意识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文本的各个要素,同时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整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大主题、大任务、大项目、大框架等角度进行整体性教学。
也可以从题目、关键词、修辞手法、句式特点、语体色彩等小点上进行“突破”,从而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性关照。
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主题是“亲情”,语文要素是“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在这一单元中,重要的篇目有《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两则)等。
其中,《秋天的怀念》和《散步》是两篇相关联的文章。
因为它们都体现着浓浓的亲情,饱含着感人的力量。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批注法,分析课文中相关的细节。
比如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中的“扑”“抓”二字表明了母亲的紧张心理。
又如在《散步》中,“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中的“摸摸”一词,一方面体现了母亲的慈爱、温和,另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小孙子的疼爱。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这些细节,就能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本是阅读的载体。
教师应立足教材单元,运用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大项目等进行整体性教学。
阅读教学整体性指导的思考与尝试
标, 大成功 , 这 个 成 功 规 律 永 远 不会 改 变 。例 如 窦 老 师 教 学 《 林
冲棒 打洪教头》 时心 中 装 有 小 目标 、 中 目标 、 大 目标 。她 心 中 的
生: ( 齐读) 江中月。
小 目标 是 能 正 确 、 流利、 有感 情 地 朗读 课 文 , 联系句子理解词句 ;
师: 接 着 写 的 是_ 生: ( 齐读) 诗中月。
师: 最 后 写 的是 ——
生: ( 齐读) 心 中月。
师: 读课文 , 先把思路理清楚, 心 中就 有 了 方 向 和 全 貌 , 这 叫 提纲挈领地读 。 这 样 引 导对 课 文 中 的“ 所望的月亮” 有 个 整体 思考 。 为此 , 教
识字写字、 阅读 、 写作 、 口语 交 际 和 学 生 思 维 发 展 等 方 面 的影 响 ,
在 教 学 中 尤其 要 重 视 培 养 良好 的 语 感 和 整 体 把 握 的 能 力 。 ” 整 体 把 握 是 一 种 通 用 的 阅 读 教 学 方法 , 是 对 读 物 整 体 内容 的把 握 。 而 我 们 的教 学 往 往 把 整 体 性 阅 读 简 单地 理解 为“ 初读课文 , 说 说 课
生: ( - i f - 读) 望 月。
师: 轻轻地读。 生: ( 轻声 , 齐读) 望月。 师: 柔柔地读 。 生: ( 轻柔声 , 齐读 ) 望 月。 师: 有人 说, 《 望 月》 所 望 的 月亮 , 不是一个 , 而 是 三个 。 ( 课 件 呈现 : 江 中月 、 诗 中月 、 心 中月) 一个在 江中 , 一个 在诗 中, 一 个
文 讲 了一 件 什 么事 ? ” 或“ 读 了课 文 , 有什么样的感受? ” 等 几 个 琐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让学生阅读一本完整的、有选定主题的书籍,并通过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优秀的阅读体验和具有深度的阅读能力。
相比散读教材,整本书
阅读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作者的思考、语言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书籍
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情趣。
一是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
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注重阅读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
尝试通过预习导入、阅读分享、读后讲解等在课堂中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此外,教师也需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个人思考的
基础上、在小组合作、互动探讨中不断深化对内容的理解。
二是选择适合学生的书籍。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语言水平和学科特点等方面,
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
同时,书籍主题也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背景。
例如,小学生适
合阅读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小说,中学生则可以适当接触一些文化经典和历史题材的书籍,让他们开拓眼界,丰富阅读体验。
三是加强阅读评估。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难点
和阅读成果,指导他们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口头表演、写作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促进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不断进步。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尝试体验且不断提高的过程。
教师应该认真设计
教学方案,选择适合学生的书籍和加强评估,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高阅读水平、丰富学
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情趣。
阅读教学整体教学设计反思
阅读教学整体教学设计反思阅读是学生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对一节阅读教学的整体设计进行反思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设计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这节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较为模糊。
虽然其中提到了能力的培养,但具体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并没有明确说明。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地抓住教学的重点,影响了教学效果。
建议: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明确具体的能力要求,如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定。
二、任务的设置任务的设置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本节教学中,任务设置较为简单,只涉及到了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这样的任务设计可能会让学生缺乏对阅读材料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建议:在任务的设置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活动的设计在本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课堂讲解和练习环节。
这种教学设计容易造成学生的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
建议:在活动的设计上,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引导。
在本节阅读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集中在课堂练习,缺乏对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全面评价。
建议: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既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又要关注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项目作业、小组展示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师生互动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设计中,师生互动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本节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环节较少,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一整本书的阅读,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
不同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选好适合学生的教材,在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注重学生人数、年级、文化背景等条件的综合考虑,确保学生能够吸收和理解教材内容。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和理解。
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对教材的内容、作者等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设置阅读目标,让学生知道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并预测本书阅读可能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以便有备无患;预留时间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地提醒学生要关注哪些问题,如人物关系、情节转折等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并及时给予指导。
在学生完成阅读后,可以设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阅读理解、填空题等,以便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在下次课堂上予以解决。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在平时的教学中纳入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从内容上看,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文化背景和文学创作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从形式上看,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和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成绩。
教师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科目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和难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习特点。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整体阅读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通过整体性的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固有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随着整体阅读教学的逐渐推广和实践,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意识到其重要性和价值。
整体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整体阅读教学将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值得更多人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问题意识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语文教学过于侧重知识点和考试技巧,忽视了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长期的知识灌输中缺乏对文本整体的把握能力,无法形成系统化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论。
2. 整体阅读教学的理念尚未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实践。
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停留在表层理解而非深入思考。
3. 教育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功利导向问题也影响到了整体阅读教学的推广。
学校和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成绩和考试排名,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导致整体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受到限制。
4. 整体阅读教学的效果评估体系尚未健全,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学生在整体阅读中的表现往往难以量化和评估,导致教师对教学效果缺乏准确的反馈和改进。
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需要在认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
2. 正文2.1 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内容单一,缺乏多元性。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集中在古诗词、文言文等经典文本的解读和背诵上,忽略了现代文学作品、网络文化等多样化的文本形式,导致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欠缺。
初中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_1090
【初中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因此,教者要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对部分的分析只作为对文章整体认识的手段。
根据阅读理论和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强化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创新的意识。
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考一、巧妙切入,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
当然,这时对课文的把握仅处在初级阶段。
阅读教学必须以文章的外部结构作为切入点。
在浏览课文时,先弄清写作对象,了解基本倾向,理清文章的思路,鸟瞰式的把握文章的内容。
这样以后再指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正是把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课的开头是“龙头”,起导向作用,因此,教者要设计好导语,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篇的整体感知,不要一开头就从课文第一段入手。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开篇的讨论题是:“你喜欢不喜欢这篇文章?并讲出道理。
”接着达成共识:这篇文章很精彩,精彩之处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出人意料。
再由此入手,逐步讨论本文情节构思上的主要特色,这样的导语,就是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感受,再从整体出发分析篇章。
二、咬文嚼字,局部揣摩在通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咬文嚼字”,力求读进文章里,探究揣摩课文的疑点。
魏晋南北朝时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这段话中的“言”指语言文字,“象”指事物等,“意”指意境。
它揭示了语言、事物、意境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领略文章的意境,感受文章蕴涵的感情,必先“寻象”;要“寻象”,必“寻言”(即语言文字的品味)。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整体的视角来进行阅读教学。
相较于传统的片段式教学,整体阅读教学更注重学生对全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阅读能力。
下面将对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进行论述。
一、整体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整体阅读教学的核心理论依据是读者效应理论。
根据读者效应理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是基于他们个人的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
在进行整体阅读教学时,需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以提高他们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二、整体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整体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阅读能力。
通过整体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主旨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整体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整体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教材,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文本的整体,也要注重细节的分析。
要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方面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四、整体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在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1. 预习策略:在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文本的全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充分了解文本的整体内容和结构,提高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2.导读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文本进行导读,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大意和重点内容。
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核心思想和意图。
3.整合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本的各个部分进行整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文本的内容和结构。
4.分析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细节,如描写手法、形象描绘、语言风格等,以提高学生对文本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五、整体阅读教学的评价方法在进行整体阅读教学时,评价对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手段。
在学校教育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辅导老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整本书,从中获得知识、思考问题,培养综合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本文将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尝试和思考,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1.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书中的内容,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加词汇量和语感,提高写作水平。
3. 增加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愉悦和乐趣。
4. 培养综合素养。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全面的知识整合和综合素养培养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
1.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书籍。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老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书籍,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书中的内容。
2. 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指导。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老师应该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书中的背景知识,减少阅读难度,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中的内容。
3. 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除了阅读本身,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文学赏析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本书阅读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充分的空间来展开,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自我发现和探索中获得成长。
5.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书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而整体阅读教学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整体阅读教学是指将阅读与听说读写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
那么,在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思考和探索呢?一、关于整体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整体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阅读体验,增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整体阅读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进行教学。
要注重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
除了传统的课堂阅读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讨论、分析和表演等形式的阅读活动,扩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阅读。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文献、材料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阅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能力。
要注重整体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导读、写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还要注重整体阅读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和移动设备等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
在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我们还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
关于“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于“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李作芳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出土的一件艺术珍品,它“身躯浑圆雄劲,头微微左扬,昂首嘶鸣,飞跃奔腾,疾如闪电。
”“三足腾空,右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飞燕展翅回首,注目惊视。
”设计师以娴熟精深的技巧,把奔马所具有的力量和速度融合成充沛流动的气韵,并浑然一体的贯注在昂扬的马首、流线型的身躯和四条刚劲的马腿上。
那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完美境界不能不令人折服。
在为艺术之美所倾倒之时,我不禁想:如果孤立地欣赏这件艺术珍品的某一个部位,抑或将它“大卸八块”,再细细端详,它还会折射出如此夺目的光彩吗?之所以滋生此念,源于平时对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章,教材中的这些文章无疑是美的,是编者们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它们或在语言文字上给人以语感的滋养,或在表达上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或在思想情感上给人以浸润和陶冶。
那贯通于文中的意蕴与意境,那洋溢于文中的人性与力量,不由让读者惊叹和震撼。
然而,在一些“随堂课”、“观摩课”甚至是大型的展示课中,经常看到一些这样的现象:因为想让学生“理解更深一些”,因为想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意蕴或情感”,因为想让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或心灵的震撼”,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关键句子用投影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认真读”、“细细品”,看看“体会到什么”……如此这般之后,文本中的诸多“美”,学生能感受和领悟吗?学生能领悟多少?这样一段段、一句句的零打细敲,分析理解,以至于“只见树林,不见森林”,使原本美的艺术作品弄得支离破碎,其美不复存焉。
《盲人摸象》这个寓言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四个盲人摸一头大象,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一把扇子,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大象像一堵墙,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四个盲人因为没有视觉的支持,无法从整体上感知这头大象的形象,都只摸到了大象的局部,其结果是“象”不成其为“象”,“象”在盲人心中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神韵。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整本书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不足。
如何设计一种更加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现在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简单地讲解和解读书中的内容,而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而我们采用了一种更加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模式。
在引入一本新书的时候,我们会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他们分享对于书名、书封、作者、故事背景等方面的想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阅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和解读书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互动和合作,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对于书中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往往只侧重于教授书中的知识和情节,忽略了学生对于阅读的策略和技巧的培养。
而我们尝试将这一部分内容引入到教学中。
在阅读开始之前,我们会讲解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比如预测、推测、归纳等。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我们也会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一些重要的细节,培养学生对于书中内容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书中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尝试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对于书中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在课后的测试和作业中,学生的表现也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我们认为这种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和尝试的。
我们也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需要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整体性指导的思考与尝试以下是关于阅读教学整体性指导的思考与尝试,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阅读教学整体性指导的思考与尝试福建龙岩市松涛小学( 364000)江立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整体把握”提升到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之一:“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整体把握是一种通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对读物整体内容的把握。
而我们的教学往往把整体性阅读简单地理解为“初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读了课文,有什么样的感受”等几个琐碎的问题,将一种教学理念与策略加以窄化、异化,一带而过,认为提出这几个问题了就意味着关注了整体性阅读教学了。
由于整体性阅读教学在增长智力、提高能力、扩大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因而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以及教育专家的重视。
本文就阅读教学整体性如何贯穿教学全过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人生发展中明确整体目标童年阅读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本好的童话书,可以让孩·子着迷,看上百遍,听上千遍,让他们爱上童话中的角色。
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让孩子了解人性,更可让孩子获得情感的体验和艺术的熏陶。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每一个生命在动态生成的空间内得到成长,教师应该为学生量身订制整体性的教学目标。
著名作家高尔基告诉人们:“目标愈远大,人的进步愈大。
”当我们心中有了一幅大目标的教育宏图,我们就能从一个成就走向另一个成就,得到一个又一个快乐。
小目标,小成功;大目标,大成功。
这个成功规律永远不会改变。
例如,窦桂梅老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心中装有小目标、中目标、大目标。
她心中的小目标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词句;中目标为通过朗读的方式,训练文本的语言特点的表达方式,同时通过朗读理解内容,通过朗读发现人性;大目标为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体会古代名著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但要知道文本中的小目标,也要明白文本外的中目标,还要明确学生未来的发展目标。
像窦老师这样做到心中有数,逐一执行,课堂上自然会激发无限潜能,创造出超凡的成功。
阅读教学的目标确定要注重从整体(从整篇课文、整个主题单元、整册书,甚至整个学段)人手,要教学生先看该课文·属于哪个单元,在单元之中属第几篇课文,单元学习重点是什么;再看看本课的“预习”、“思考练习”,甚至看看本单元的“导读”,这样有利于开阔视野、提升高度,整体把握。
二、从快速浏览中感知整体内容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和理解力是分不开的,学生就要在保持阅读速度的前提下,提高理解效率。
快速浏览的阅读方式,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够很快抓住关键,把握文章要旨。
每教一篇课文都不应急于进入分析阶段,而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主要是材料内容)和形式(文体和语言),要求学生确定对课文的整体观念,让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形象,让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过程,让课文中的“景物”有个整体轮廓。
一般可以采取三个步骤: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浏览与主要内容相关的句子。
王崧舟老师教学《望月》一课时是这样引领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请大家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学生齐读课题,然后王老师要求学生“轻轻地读”、“柔柔地读”。
)师:有人说:《望月》所望的月亮,不是一个,而是三个。
(课件呈现: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一个在江中,一个在·诗中,一个在心中。
打开书,静静地寻找,江中月在哪里,诗中月在哪里,心中月又在哪里。
然后,试着做一做课堂作业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
(学生默读课文,完成作业)师:好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一小题的完成情况,谁来?生:(朗读答案)先写江中月,再写诗中月,后写心中月:师:(板书: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同意的请举手。
师:好的!不简单!只读一遍,就看清了《望月》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
师:读课文,先把思路理清楚,心中就有了方向和全貌,这叫提纲挈领地读。
这样引导对课文中的“所望的月亮”有个整体思考。
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品质的问题,每篇课文挖掘出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引导初读课文。
三、从品词析句中感悟整体内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没有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于逐词、逐句理解,而不是整段、整篇地理解。
阅读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却是完美的整体。
从“立言”角度而言,一篇课文从构思到成文,要有一个主旨,所拟用的任何材料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去组织、去表现;从“申义”的角·度来说,“披文以人情”、“人情而得意”,读了一篇文章,得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一篇课文,教师要透过文本的字面去感悟那涵咏不尽的真义,要细致地体验文中蕴藏的情和味,让文本与学生、教师三方面有机组合。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真正高效。
著名特级教师肖绍国老师上老舍《北京的春节》围绕是“京韵十足”来设计教学的:(一)起,于节点转换中点出“京韵十足”。
1.初读课文后思考: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是抓住哪几个时间点展开的?2.理清脉络后回味:在语言上、内容上最直觉的感受是什么?(二)承,于词段对应中摩挲“京韵十足”。
1.浏览课文,思考:哪些词语带给你京韵十足的感觉?2.摩挲词语,感受京韵。
(三)转,于花灯花海中品味“京韵十足”。
1.由曹禺的话语直指老舍京韵语言的核心。
2.锁定“美不胜收”,在“花灯花海”这一特写镜头中细细地体味语言。
(四)合,于铃儿叮叮中续写“京韵十足”。
1.民乐声声,练笔融融。
2.结课延伸,感叹:原来京韵语言“你本来就很芙”。
·这节课的教学流程突出了情感与语言教学的因素:一是正确读写并理解课文中“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吃零七八碎儿”“逛逛庙会”等词语所体现出来的北京韵味,体会老舍语言京韵十足的特点;二是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老舍笔下好一幅北京《春节序曲》图景;三是感受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的风俗美,体味老舍语言俗白美妙的独特味道。
这样,由浅人深地研读探究,富有逻辑性的设计显得很精致。
好的阅读教学课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思路清楚、条理清晰,总能找到一条教学主线。
四、从读写实践中培养整体能力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
而学习语言,更是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因为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语文,而是会“运用”了多少语言。
为此,读写训练要注意培养整体能力。
1.关注编排体系,选择以读促写的范文教师要有效落实以读促写,就要重视把握课文层次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写作特点,对课文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那些在篇章结构上有明显特点的课文让让学生模仿。
以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教材为例:整册教材28篇课文8个单元,每个单元主题明确。
依据文体,可以把课文细分为写入、记事、·游记、写景、状物等。
我们可以在每种文体的课文中选择有明显结构特点的课文,以此作为范文来落实谋篇布局训练2.关注交流平台,掌握以读促写的知识每册教材有八个“交流平台”,其中安排有以语文基本能力为主的大训练点,也有以语文知识为主的小训练点。
大的训练点是要求年段必须形成的能力;小的训练点则是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
例如,四年级下册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五年级下册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以说是基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其中也包含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信息。
3.关注语言形式,营造以读促写的氛围关注语言形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的能力。
如《鸟的天堂》的第二部分是动态描写,作者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先淡淡描写一句:“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为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铺设了背景;接着,作者按照点——面——点的思路,从鸟形、鸟声、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尽情描绘,十分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一种千鸟荟萃、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让人想象到群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这一段时,有位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仿写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
此外,强化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续写、缩写、扩写、改写、读后感、评论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些练习不仅使学生练了笔,还可以促进他们研读课文,提高概括、分析能力,发展思维。
五、从总结提炼中回归整体季羡林先生说,读汉文的方法必须是“左顾右盼,看上下文,看内在和外在的联系,然后才能真正了解句子的内容”。
总之,对课堂结尾的提炼升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知识的系统回顾;二是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是如何学习新知识的,是用哪些方法进行学习的,总结学习的方法;三是让学生交流本节课学习的收获、有什么感受,强化情感体验。
板书是最好的总结提炼。
有位语文专家对板书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要把最重要的东西留在黑板上,或者是揭示作者的行文思路的,或者是我们需要重点品读的一些语句,但是我们不必要把对这个文本最后得出来的几个空洞的概念写出来。
如果说我们的黑板上最后只留下这么几个概念,我觉得宁愿是把哪些地方体现这些文章当中的词语写在黑板上,总比你最后得出来的这几个东西要好。
对此,我也有同感。
如《桥《一课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但是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沉浸在文章情景当中可不太容易。
一位教师设计的板书整体性很强,体现了洪水的肆虐、情况的危急人们的慌乱和老汉的沉着镇定,突破了这一难点:洪水:大大大人们:乱乱乱老汉:稳稳稳总之,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把握能力,引领学生从高角度、大视野去进行综合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