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7语文武汉中考试卷

2017语文武汉中考试卷

2017语文武汉中考试卷1、“租赁”的读音是“zūlì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汗涔涔cén 伺候sì虐待nuèB、怜悯lián弥补mí谛听dì(正确答案)C、沉吟yíng惊愕è固执zhíD、仆人pú烦躁zhào 雪茄jiā4、关于《红楼梦》的文化常识,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单选题] *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

B.在黛玉初进贾府拜过贾母后不久,贾母就让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和黛玉相见。

C.《红楼梦》的别名除《石头记》外,还有另外几个,例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前身是全书开篇神话中的神瑛侍者,黛玉的前身为灵河畔的绛珠仙草。

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便也投胎入世,用一世眼泪还灌溉之情。

(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遗憾浓酣B、色调协调C、娇柔骄傲(正确答案)D、意境景色6、1著名元杂剧《西厢记》是白朴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秋士”的意思是()[单选题] *得志的人读书人秋天的战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正确答案)8、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9、1著名元杂剧《西厢记》是白朴的代表作。

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8页。

七大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在“试卷”上无效.........。

4.第Ⅱ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答案:D解析:考查字音字形。

“悲怆.(cāng)”应该读作“悲怆.(chuàng )”;飞珠迸.玉(bìng)应该读作“飞珠迸.(bèng)玉”。

能力层级:A识记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美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____,发现人才 __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答案:A解析: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1)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1)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答案】B【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共12分,每题3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梧吹毛求疵(cī)人杰地灵..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C.膂力(lǚ)商酌荒唐绝伦(miù)...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词语,适合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尽态极妍.重峦叠嶂.悲天悯人.只有完美集聚人材、发挥人材作用的体制,才能做到寻找人材,发现人材,推荐人材,使用人材。

A.爱才如命如获珍宝不名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珍宝爱才如命各尽其能不名一格C.不名一格各尽其能爱才如命如获珍宝D.各尽其能不名一格如获珍宝爱才如命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批搜集选拔的拍照发热友,欣喜若狂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领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获得了阶段性成就,但仍存在家产项目不多、项目转变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繁展开了与此有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提议获取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沟通领域不停扩大。

4.以下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为哪一项()...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一般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心里?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切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异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湛蓝的天空下沉寂连绵,野鹿在曲折的溪流旁安闲闲步。

D.历史正剧常常隆重严整,由于它偏向于真切再现,历史传奇经常灵巧丰盈,由于它有许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题3分)阅读下边的短文,达成5—7题。

念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念书”的动物。

过去,“念书人”的称呼专属于少量人;此刻,在“全民阅读”的时代,念书已成为大众广泛拥有的权益。

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答案:D解析:考查字音字形。

“悲怆.(cāng)”应该读作“悲怆.(chuàng )”;飞珠迸.玉(bìng)应该读作“飞珠迸.(bèng)玉”。

能力层级:A识记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美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____,发现人才 __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答案:A解析: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要求掌握一些固定的语义搭配,结合语境选择正确语义搭配的能力。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寻觅与求贤,寻与求的语义相近”“发现人才——如获至宝,发现与获得搭配,人才比喻为宝物”“举荐人才——不拘一格,可联系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来帮助理解”“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使用人才,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人尽其用”能力层级:B理解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师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湖北2017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2017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2017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下列哪个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C. 吴承恩D. 曹雪芹4. 下列哪个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祝英台5. 下列哪个不是“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陈子昂二、判断题1.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 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解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A.正确。

注意“愧怍”中的“怍”不要错读“zà“。

B.正确。

注意“繁琐”不要写作“繁锁”。

C.正确。

注意“重峦叠嶂”不要写作“重峦叠障”。

D.“悲怆”中的“怆”应读作“chuàng”,“慰籍”应写作“慰藉”。

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

(完整版)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K12教育】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K12教育】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答案】B【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精校】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

【精校】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语文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解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A.正确。

注意“愧怍”中的“怍”不要错读“zà“。

B.正确。

注意“繁琐”不要写作“繁锁”。

C.正确。

注意“重峦叠嶂”不要写作“重峦叠障”。

D.“悲怆”中的“怆”应读作“chuàng”,“慰籍”应写作“慰藉”。

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正确答案: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改写后: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正确答案: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改写后: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正确答案: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改写后: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正确答案: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改写后: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根本、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改写后: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2017-2019连续三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7-2019连续三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滋暗长(qián)尽态极妍.C.膂.力(lǚ)商酌.荒谬.绝伦(miù)重峦叠嶂.D.悲怆.(cāng)慰籍.飞珠迸.玉(bìng)悲天悯.人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1.【答案】D【解析】“怆”应读“chuàn g”,“慰籍”应为“慰藉”,“迸”应读“bèng”。

2.【答案】A【解析】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

如获至宝: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喜爱和珍视。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各尽其能:指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答案】B【解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等问题”。

4.【答案】D【解析】“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和“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两个句子为并列关系,中间的“,”应改为“;”。

二、5.【答案】B【解析】“所有的人都”说法过于绝对。

6.【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选项中的“只关注书本身的内容”说法不准确。

7.【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体”与“用”的差别主要是对于根本意义和实用功利的不同价值追求。

三、8.【答案】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的意思是“希望”。

9.【答案】C【解析】断句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

“之”代孟尝君,“起兵八万”是燕王为孟尝君做的事,中间不可断,排除A、D两项;“乘”为“车”的量词,“二百乘”不可断,排除B项。

10.【答案】D【解析】孟尝君提醒燕王说: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

并没有说秦国要攻打燕国。

第Ⅱ卷四、11.【答案】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翻译时注意语句的通顺,流畅。

12.【答案】(1)几度夕阳红(2)在河之洲(3)生于忧患【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五、13.【答案】稚嫩(幼稚、无知、稚弱、不成熟);原始蛮荒。

【解析】这句话把“惊奇”比作“胎毛”,是稚嫩的表现,是一种原始蛮荒的状态。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2017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有解析)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答案】B【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2017年6月20日
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 钟灵毓.秀
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
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
,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3.下列各句中有语
..病.的一项是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积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功用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