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和通道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和通道设计

本章主要对五金配送中心的功能区布局和主要通道进行规划,针对五金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设计。在综合考虑规划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应用SLP法、时空消耗法进行功能区规划,既而应用交通量预测和内部通行能力的计算,得出通道的布局规划。

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

本节就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的原则、综合相互关系分析及量化、功能区模型比例规划三方面进行设计,最后构建平面图。

4.1.1 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概述

1. 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1)快速响应(准时履约)

快速响应决定了配送中心能否及时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体现了配送系统的信息现代化水平。快速响应能力的提高可充分提高配送中心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益、减少货物的过度储存,及时了解不同商品的销售,实时调整库存策略,更快的向市场供应适销的产品,准时履约的提高可以满足客户准时化生产的要求,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要规划出最合理的物流路线,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实现快速响应。

(2)较高的产品质量要求

五金属耐用品,对于耐用品顾客购买的动机一般是产品的质量,且五金配送中心的客户对产品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不能将不合格品发给客户。五金产品品种多而广。在规划五金配送中心的时候,要考虑加工、搬运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

因此,对五金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设计,要达到如下目标:

(1)符合生产工艺的需要。尽量使生产对象流动顺畅,避免工序间的往返或路径交叉,消除无谓停滞,使生产时间最短;

(2)料搬运费用最少。物料搬运路线短捷,便于生产物料的输入和产品、废料的输出;

(3)保持生产与安排的柔性。使之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工艺和设备的更新及生产能力扩大的需要,做到对需求的快速响应;

(4)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使有密切关系或性质相近的工位布局在一个区域内或靠近布置,甚至合并在一起;

(5)最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场地利用达到适当的建筑占用系数,使建筑物内部设备占用空间和单位制成品的占用空间小;

(6)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之合乎生理、心理的要求,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职工身心健康创造条件。

2. 设计流程

五金配送中心平面布置设计就是根据五金配送中心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目标,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借鉴系统布置方法的思想,确定五金配送中心平面布置设计程序,如图4-1所示。

图4-1 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设计思路

其中关键步骤如下:

(1)基础资料分析。对五金配送中心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平面布置设计的目标。

(2)配送中心功能模型规划。根据五金配送中心特征以及作业流程,确定配送中心各功能区及各功能区的功能。

(3)五金配送各功能区布局。分析各功能区之间的物流关系、流程关系、管理关系、安全关系、作业相关程度等影响功能区布局的因素,通过定性定量方法确定功能区之间的关联度。

(4)配送中心各功能区规模比例规划。根据改进的时空消耗法的原理,引用五金配送中心的案例,按各功能区的比例应用到本文配送中心的设计中,得出功能区的空间需求面积比例。

(5)确定区域布局平面图。

4.1.2 综合相互关系分析及量化

实体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进(补)货实体模块,储存实体模块,流通加工实体模块,拣选实体模块,组配实体模块,送货实体模块和退(换)货实体模块。根据相关作业流程和试题模块分析,将配送中心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接货区、仓储区、流通加工区、组配区、发货区、退货区、办公管理区、停车场、通道绿化。其中通道绿化的面积比较确定,下面主要就其他八个功能区进行分析规划。为了简便起见,暂且将组配区与发货区合并为组配区。

根据现代配送中心的布局结构,应用SLP方法建立布局模型。依据配送中心的运行框架及各区域的详细功能分析进行打分。功能区布局因素分为物流因素和非物流因素。其中,物流活动相关性分析,即根据作业流程,按照物流量和流动频率采用5级打分法。

一般相关程度高的区域在布置时应尽量紧临或接近,而相关程度低的区域则不宜接近。在规划过程中应由规划设计者根据使用单位或企业经营者的意见,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采用关联图分别进行分析,做出关系图。

据统计,五金配送中心中,假设100%的货物进入接货区,则有30%进入仓储区,60%进入组配区,10%直接进入流通加工区,最终经由发货区100%输出。按照此比例,绘制关系图如图4-2所示。

图4-2 区域间受物流因素影响的相关性等级示意图

除了物流作业区域外,物流配送中心内还有一些管理或辅助性的功能区域。这些区域尽管本身没有物流活动,但却与作业区域有密切的业务关系,故还需要对所有区域进行业务活动相关性分析,确定各区域之间的密切程度。各作业区域间的活动相关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程序性的关系:因物料流、信息流而建立的关系; (2)组织与管理上的关系:部门组织上形成的关系; (3)功能上的关系:区域间因功能需要而形成的关系; (4)环境上的关系:因操作环境、安全考虑上需保持的关系。

根据相关要素,可以对任两个区域的相关性进行评价。评定相关程度的参考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往返接触的程度、文件往返频度、组织与管理关系、使用共享设备与否、使用相同空间区域与否、物料搬运次数、配合业务流程的顺序、是否进行类似性质的活动、作业安全上的考虑、工作环境改善、提升工作效率及人员作业区域的分布等内容。做出非物流关系关联图,如图4-3所示。

接货区(1)

仓储区(2)

流通加工区(3) 组配区(4)

退货区(5)

办公区(6)

停车场(7)

U

U

U

U

U

E

O

E

I

E

U

O

U

O

A

U

U U

U

U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