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七讲 中世纪的宗教美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中世纪的宗教美术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发“米兰令”,正式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为缓和国内外矛盾,更好地从精神上控制人民,罗马统治者定基督教为国教,加以扶植和资助。一时间大力兴建教堂,装饰美化也竭尽其能。尽管在内容上都统归为基督教教义,但在造型意识上,艺匠们的观念仍然与异教的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从庞贝壁画风格中的剧场布置式样可见,那两位殉教者也令人想起古代的雕像。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末文艺复兴这段时期,史称中世纪。西欧的中世纪美术,从西罗马帝图的灭亡到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长达一千余年其间,各地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基督教会成为统治一切的权威,哲学、科学和文化都成为神学的婢女。美术史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在早期基督教美术(2~5世纪)之外,又分为拜占廷美术(5~l5世纪)、罗马式美术(10~15世纪)和哥特式美术(12~l5世纪);其间,还有法兰克人建国的加罗林王朝美术和撒克逊人帝国的奥托王朝美术等。
欧洲中世纪的美术实际上是基督教的美术,它不重视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描绘,摒弃作品中具有人性的感情抒写和形象描绘,以期营造所谓庄严、肃穆、神秘的气氛,完善宗教神性的抽象精神凸显。艺术呈现出一种说教的枯燥与乏味,形象的干瘪与苦涩,形式的呆板与做作,色彩的单调与枯涩。精神的萎缩与空虚。
西方的社会学家认为,文明的最大敌人是恐惧——对战争、敌人、疫病和饥荒的恐惧。恐惧使人觉得不值得建设,甚至不值得种树或播种。对超自然的恐惧,也使人不敢有疑问,不敢改变任何事物。古代的世界充满无意义的仪式,及毁人自信的神秘宗教。普遍的恐惧之后便是衰竭,无望的感觉能轻易地征服拥有高度物质文明的人。就这样,古希腊和罗马在战火中,在道德沦丧中,在平庸中湮灭之后,开始了欧洲长达1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统治。
·初期基督教美术
教会得到罗马帝国的承认之后,进行礼拜集会的场所也就从地下转到地上来了。因为他们视希腊罗马为原来的泛神信仰为异教,所以摒弃了古典的神庙型制。起初是大规模地在一种称作巴西利卡式的罗马会堂基础上改建教堂,改造后的型制呈长方形,纵向有立柱将内部空间隔成几个长条,中间宽大,两侧略小,中厅比侧廊高些,上方开有窗户,入门后一直引向尽头的祭坛,祭坛后面一般是半圆形的,前面有唱诗班所在的歌坛。这种型制的教堂大多是木构的屋顶,上盖比较轻,立柱吃力不大,内部有个很大的纵向空间,可容纳众多信徒。有些巴西利卡式教堂还兼作殉教者的墓地,建有著名圣徒的纪念碑。礼拜这些殉教者也是教徒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此,这种教堂在祭坛前还增建一个横向的空间,象伸出两只翅膀,平面形成横短竖长的拉丁十字形,这是后来千余年沿袭的教堂基本平面格局。
罗斯金(1819-1900,英国艺术评论家、社会学家)说:“伟大的国家以三本书合成他们的自传:记载所行的书、记载所言的书以及记载艺术的书。想了解一个国家,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又以最后一项最值得信任。”这就是我们讲述艺术史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古埃及以来,地中海区域的艺术便以“人”为主题。而在森林中挣扎,在海浪中搏斗,习见鸟兽于枝头或荒野的游民,对人并不感兴趣。但是,游民中不乏手艺精巧的匠人,他们心中那种“想把变迁的经验化作永恒的形式、想以不完美的存在来创造完美之事物”的需要,常常体现在他们创造的物体上。即使制造一付项圈、一个陶罐,也往往赋予超乎寻常的热情。
中世纪的艺术集中表现在规模宏大的教堂建筑和装饰雕塑上,当时的人们进入教堂,情绪上的激动,据说“想必如惊涛骇浪般久久不能平息”。后来,很多这样的教堂被毁灭了,变成了采石场。苏拉克教堂遗留下来的石雕柱,是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上面雕出的那些巨鸟挥舞着魔鬼般的爪,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激动人的情绪,它是人对森林恐怖的缩影,是西方人流浪末期的图腾柱。
教堂的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伟大的成就之一。自从建筑开始反映文明(比如萨哈拉沙漠的金字塔)以后,人们总是力图使这种笨重的建筑物,利用比例等等各种手段使其变得空灵而抽象一点,稳定和重量却一直影响着它的发展,而哥特式的设计——大蔟细长的圆柱直通圆顶和尖状拱廊——可以使石块变得像没有了重量,并且利用这种感觉来表现它的宗教精神。而高大的玻璃窗色彩的扑朔迷离以及描绘其上的宗教故事又变成极好的加强信仰与宣传教义的空间。
·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美术曾被称为蛮族美术。蛮族指入侵的哥特人,以及匈奴人。蛮族的特征是:他们横征暴敛、干预行政,蔑视传统文化,制造混乱,缺乏文化修养和教育,因此,恶意地破坏他们不了解的一切……。
哥特式的世界是一个骑士精神、繁文缛节和浪漫思想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严肃的事可用玩乐的方式来处理,打仗和神学变成一种游戏,而建筑的发展则夸张到与时代不相符合的程度。哥特式高峰时期的艺术给人一种流于幻想和奢靡的感觉,似乎浪费得让人侧目。13世纪人们把圣母视为冰清玉洁的对象,寄托着当时人们流行观念中的一种“理想爱”,出现在哥特式象牙雕刻作品中的贵妇,其秀丽纤美为其他地方所罕见。这种精致的人体美,伴和着一种新的旋律,一种甜美的新风格,一种幽雅的曲线美。
这个时期,西方人心智上的另一种能力成长起来——喜爱观察自然生物,花鸟动物的心理。中古时代的西方人把一切当成独立存在的个体,往往见树木不见森林。13世纪中期,某些哥特雕刻家就看上花鸟和树叶,在南威尔修士会堂外的作品的工细与精确,可以证明画家经过了仔细的观察。鸟类被认为是缠住中古西方人的梦魇,当时出现的最早的素描画册就完全以鸟为主题,而且充斥在每一册手抄本的滚边上。修士会人士解释说:“那些鸟儿代表灵魂,因为它们能飞向上帝。”而一般人从艺术角度应该认为那是对鸟儿一样自由的向往。因为人们被封建社会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精神上被禁锢的教堂里,不得自由。而对自由的渴望,远胜过一切。因而鸟纹徽章也甚受中古人喜爱。而中国出现这类题材则早在原始时代。
克拉克说:“欧洲文明最伟大也最独特的优点,在于它从不停止发展和改变,它从来不是奠基在固定不变的完美上,而是基于各种观念和灵感,甚至所谓“高雅”的标准也是不可逆料的。”人类的精神,连同宗教意识也在变化。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宗教天才圣方济,他的挣脱财物束缚,获得充分自由的信仰精神,东西方都产生过。他因多年苦修,1226年43岁就去世了。临终时,他请求饱受他虐待的“身体——这头可怜的驴子”原谅他。他替后来18世纪末由卢梭和华滋华斯的哲学而赋予新意义的思想打下了基础。他就是因为什么都没有,他才能真诚地感觉到他与万物,连同火兄水妹都一样——是真正的手足。这种哲学,激使他赞美造物的和谐,如他的《太阳颂》。他那本以《小花》为名的传奇故事,记载了圣方济怎样与一头恶狼打交道,答应供给狼固定食物,只求它放过村民,并与狼“握爪为定”,野狼便跟他合作了;他还有对鸟讲道的故事。这可能是西方版的“天人合一”,其共同特点在于,人类一无所有时,才能首先在精神上,其次在物质上“天人合一”吧?
中世纪建筑了许多著名的教堂,如罗马的圣马利亚教堂(公元432~440)、圣康斯坦察教堂(约公元350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公元532~63)
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另一种重要型制是平面呈希腊式的集中型:圆形、多边形,或者呈十字形,它来源于当时一些纪念性建筑物。罗马圣康斯坦察教堂,是337~350年君士坦丁大帝为其女儿康斯坦西亚而建的陵墓教堂。主要用作对死者的礼拜,而不是民间供信徒们集会祷告用的。它内部是个圆形的大厅,中心区由立柱分开,周围是回廊式的或者十字型的过道:气氛肃穆。中央高出的一圈和摆祭坛处都开有窗户,它隆起且层层内收的外墙已经具有罗马式教堂的影子。圣康斯坦察教堂内布置着十分豪华富丽的镶嵌画,有葡萄园里小鸟飞翔和男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