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统编)人无信不立(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4f71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3.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文本研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诗,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诚信”为核心,分为五个板块:诚信名言、诚信成语、诚信故事、诚信评价、诚信演讲展示。
通过小组活动,评选优质节目,进行全班展示分享。
创意说明:1、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
3、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组织:活动第一阶段:下发活动主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日,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收集整理有关“诚信”的故事、诗词、名句、歌曲等,学写演讲稿。
活动第二阶段:搜集资料(以组为单位,分工负责)活动第三阶段:组内筛选资料,通过演讲、说故事、诵名言等,推选出本组的优秀者,参加班级综合性学习活动节目竞选。
活动第四阶段:策划组织本次活动的班干部、学生筛出优秀节目,组织活动流程,相关学生写好节目串联词。
活动第五阶段:活动组织者训练、验收节目。
活动第六阶段:彩排汇报展演节目。
活动第七阶段:“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汇报展演。
一、活动导入二、活动开始,主持人出场。
1、主持人向老师、同学们问好并致开篇词。
2、综合性学习活动——人无信不立按节目单有序进行(1)诚信来源(2)“诚信”名言我来说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论语》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庄子》(3)“诚信”成语我积累一言为定、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诺千金、驷马难追、金口玉言、退避三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4)“诚信”故事我讲述:曾子烹彘及启示商鞅立木及启示(5)“诚信”之道我评说a.司机行为b.漫画评说c.学生守信(6)“诚信”之声我演说(7)课堂综合性活动(8)师生共勉三、老师点评,拓展提升师:同学们,从布置活动任务以来,大部分同学都能按部就班、按要求完成阶段任务,大家在本次策划组织活动中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六大活动小组奋勇争先、不甘落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fbd5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5.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检索整理诚信的经典论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正确理解和评价诚信行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3.结合具体事例和自己生活经验,明白诚信的意义,做诚信之人。
【重点难点】1.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掌握演讲技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诚信美德。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诚信典故子贡问政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获得人民的信任。
”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
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2.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信,诚也。
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
“信”的基本内涵: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信”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3.导入新课“信”即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在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最基本和根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诚信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可,国无信不威。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去探诚信、说诚信、宣诚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二、任务:引经据典解“信”任务要求: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
古代先哲在思考“信”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品行令人景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76b3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4.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通过一些典型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圣贤的故事,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更有对诚信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诚信认识的一次升华,也是他们在中学阶段开始自觉践行诚信的重要引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诚信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但是,他们对诚信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容易受到诱惑,做出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诚信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诚信意识,自觉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自觉践行诚信。
2.难点: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意义,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诚信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诚信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家多找零钱,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应该归还。
以此引出诚信的话题,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故事和实例,如孔子、曾子、华盛顿等,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无信不立》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无信不立》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adfbf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f.png)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与诚信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例如,探讨诚信在友谊、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体现,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同伴那里学到更多关于诚信的知识,还能培养倾听、表达、沟通等社交技能。
4.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作文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诚信的含义,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创设情境教学,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培养他们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依然坚守诚信的品质。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教材的内容,从古诗文和现代文章中选取典型例子,详细解读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首先,从《论语》《孟子》等经典古籍中摘录关于诚信的名言,让学生了解古人对诚信的重视。接着,分析教材中的现代文章,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价值。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注重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诚信的理念。同时,结合历史和现实案例,让学生明白诚信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弘扬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诚信为基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无信不立”的道理,我将采用生动的情景创设策略。通过播放与诚信相关的视频、讲述真实的故事、展示寓意深刻的漫画等方式,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诚信氛围中。例如,我会分享一些历史人物如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以及现代社会中诚信典范的事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诚信的力量。此外,我还会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诚信的思考和认同。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人无信不立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人无信不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5d75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d.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人无信不立是部委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一的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围绕“信”展开活动,分组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全面而综合,是很好的语文素养积淀资源。
【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七年级(3)班,班内学生热情活跃,能积极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绝大部分同学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信息;但部分同学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口头表达能力弱,需要老师在细节方面做出详细指导。
基于此学情,我设计此教学方案,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实践,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1、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歌赋、名人轶事。
3、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与他们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歌赋、名人轶事。
难点: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口语交际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无信不立-“百校联赛”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无信不立-“百校联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d1bdbf0763231126fdb11c8.png)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在开展活动中认识诚信的意义。
2、通过搜集材料,采用多种形式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3、感受生活中诚实做人讲求信用的品质,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求自己,努力在生活中践行“诚信”【活动重难点】:1、树立诚信意识,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例。
以此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对材料进行整理,准备演讲素材。
【活动过程】:〖新课导入〗:以公益广告引入活动主题。
导言:海涅曾经说过:“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这句话不正应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所拥有的一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好,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活动中,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活动主题好不好。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1、学生根据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例。
来介绍自己理解的“信”的内涵。
2、PPT讲述古人诚信故事和播放视频明确:一个人的可贵,在于他是一个诚信和负责的人。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品质,不但会丧失很多宝贵的机会,也会让周围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
而这样的人,自己不但会丧失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础,也会让他人处于“失信”的阴霾当中。
过渡: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立业之本。
诚信不仅对个人很重要,对一个国家同样重要,可谓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只有人人讲诚信的国家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强国。
3、(讲诚信之国的故事)或播放视频(二)环顾身边思诚信过渡: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诚信的内涵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诚信呢让我们环顾四周,寻找守信的人吧!1、学生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PPT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过渡:我很庆幸这社会上有这么多的诚信事例,但也遗憾:在当下,仍然有很多人不具备诚信品质,他们的言行严重污染我们的文明环境。
你知道哪些不讲诚信的事例吗2、学生讲不讲诚信的事例(教师补充总结)过渡:是啊!不诚信的事时有发生,如果这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带来哪些危害呢3、学生谈危害。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ff24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d.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人无信不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诚信问题?”比如,朋友之间的承诺是否总是能够兑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诚信的奥秘。
4.增强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培养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诚信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核心知识:理解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名言警句的表达方式。举例:《论语》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重要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诚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诚信在生活中的场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诚信的基本概念。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质。它是人际交往的基石,社会和谐的保障。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d578ee77232f60dccca179.png)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引经据典话诚信:深入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2. 环顾身边思诚信:汲取正能量,观察生活,传承讲诚信的美德。
3. 言语训练写诚信:言语训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二、教学重点:1.引经据典话诚信:深入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2.环顾身边思诚信:汲取正能量,观察生活,传承讲诚信的美德。
三、教学难点:言语训练写诚信:言语训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第二单元解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生活的回忆”“重要的他人”的内容主题编排了《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4 篇课文。
通过学习,感受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抓住其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并且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
同时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赏析能力。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解析人文主题:懂得诚信的丰富文化内涵,理解谨守诚信应当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
语文要素:能检索资料,按照自己的分类方式进行资料分类,与人共享。
设计合理的采访提纲,进行访问,专注记录,积极思考。
了解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围绕诚信完成一篇演讲稿,并策划组织演讲会。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分组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并制作海报。
第一课时小组展示教师语言:我们之前布置了分组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并制作海报的任务。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为代表进行解说,每组限时3 分钟。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海报,并解析“诚信”的传统内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无信不立》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无信不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31c01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e.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无信不立》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无信不立》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信仰的重要性;
2、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了解信仰的重要性;
3、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信仰观念,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
4、让学生学会珍惜信仰,锻炼自身的信仰力量。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师介绍本课的课题《人无信不立》,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
3、让学生阅读文章,并讨论文章中的内容;
4、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文章中的信仰观念,探讨信仰的重要性;
5、教师介绍信仰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珍惜信仰,培养正确
的信仰观念;
6、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让学生深刻体会信仰的重要性,结束本次课程。
四、课后作业:
1、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信仰的重要性;
2、根据本文,思考信仰的重要性,并画一幅插图,表达自己的观点;
3、根据本文,思考信仰的重要性,并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a1c017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6.png)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的魅力》
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纵横海内外散发出醇厚的芬芳。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
朋友们:让我们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让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展示成果,分享喜悦。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课题
人无信不立
课时
一课时
主备
张艳
副备
教学目标:
1.搜集并整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等,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够围绕“诚信”讲故事,并通过演讲、讨论等活动加深对“信”的理解。
3.通过此次活动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激发互信之心,做诚实守信之人。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
意图
二次
备课
一、情境
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导入本课。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
设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
展示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三、活动
指导
1.“引经据典话诚信”。
2.“环顾身边觅诚信”。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引经据典话诚信”。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b62265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6.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对“诚信”主题的搜集、整理、探究,提升对诚信的认识,感悟“诚信”的博大情怀。
2.思维发展与提升:以文字、图片、讲故事、演讲等形式展示成果,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诚信的人和事,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诚信”。
3.审美鉴赏与创造:参与诚信的故事讲述、朗诵、歌曲演唱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懂得信赖别人和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幸福,从而陶冶情操,激发互信之心,学会诚信做人、做事。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演讲,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树立诚信意识,并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做人,讲求信用,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求自己。
教学难点:学习演讲,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三、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初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还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学习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但是在各小组汇集、整理资料;选择相关展示内容;确定采访对象;撰写演讲稿,评选演讲人;选择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另一方面,一定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同时,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我还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国学经典《弟子规》教导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意思是凡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
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都是不可以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无信不立》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无信不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42ce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a.png)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尤其是成语、俗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2.深入把握诚信的内涵,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诚信的重要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运用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证结构。
4.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勇于面对错误,勇于改正,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和文言文阅读基础,但仍然需要在诚信教育方面进行深入的引导和培养。此外,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面临着各种诱惑,对诚信的认识和践行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你认为诚信在现代社会中还重要吗?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诚信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作用。
-面对诱惑,如何坚守诚信?
2.学生讨论与分享: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心得。
3.教师点评与引导: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积极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初二语文(人教统编)《人无信不立(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初二语文(人教统编)《人无信不立(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8fe546bf121dd36a22d82aa.png)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信” 的传统价值
个人 经商 社会国家
立身之本 交友之道 经商之魂 为政之要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小结
从个人成功的观点看,有信亦是个人成功的一个 必要条件。如一个人说话,向来当话,向来不欺人, 他说要赴一约会,到时一定到。他说要还一笔账,到 时一定还。如果如此,社会上的人一定都愿意同他来 往、共事。这就是他做事成功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祝史正辞,信也。 ——《左传》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修身之信
名言警句: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金玉并不值得宝贵,忠诚信用才值得宝贵。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交友之信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北宋词人晏殊,皇 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 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 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 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 过的,请求改换其他题 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 殊的诚实品质,赐给他 “同进士出身”。
学生作品二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老师作品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任务二 在材料中识“信”
研读所查材料,探求“信”之内涵。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人无信不立(第一课时)
年 级:八年级 主讲人:
学 科:语文(人教统编版) 学 校: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一课时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9683499b6648d7c1c74671.png)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反面认识不诚信的危害,反思自己,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诚信价值观。
六、践行诚信
诚信做人到永远已经是我们达成的共识,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呢?
小组讨论,个人展示。
此环节旨在将学生所感、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诚信宣誓
教师带领学生诚信宣誓:
莘莘学子,诚信为本。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自由发言,交流感受。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通过四幅漫画,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认识诚信
借助两则新闻资料认识什么是诚信?
学生阅读新闻材料,概括“诚信”的内涵。
此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内涵。
三、悟诚信
1、你知道有哪些关于诚信的故事呢?
2、你还知道有哪些诚信的名言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以诚相待,以心换心。
学生宣誓
此环节旨在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努力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诚信之人。
八、歌颂诚信
播放《诚信之歌》视频
学生聆听
九、课堂小结:
在这里,老师还想说,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打交道,合适的用诚心对待每个人,就能让人与人之间有真诚的交流,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授课名称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诚信的含义。
2、认识诚信的意义。
3、树立诚信的意识。
二、重难点:
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部编版 语文 八年级 上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参考教案
![部编版 语文 八年级 上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1fbcefa1c7aa00b52acb84.png)
《人无信不立》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课时计划】3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
一周后,用2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本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为课堂交流做准备。
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
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达到资源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1.组长负责协调本组学生的活动,要求每个人都要有事情可做。
2.分配好本组同学发言板块。
3.一起研究搜集的资料,并做好整理,为资料汇总做好准备。
准备时间:一周第二课时活动目标:交流搜集到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汇总整理资料。
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金,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二、活动指导每个小组最少有一个同学上台进行交流。
其他学生对发言同学进行评价。
1.“引经据典话诚信”。
各组分别搜集。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学生搜集的诚信如果是文言文,一定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含义,深层次理解其中的含义,深层次理解含义。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3)组长做好记载。
(4)在学习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给自己寻找一则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让诚信成为自己的处世规则。
2.教师出示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学生学习。
人无信不立--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无信不立--优秀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1bf15d84868762cbaed53d.png)
人无信不立--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无信不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
了解“诚信”的意义。
2.能力目标: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典故轶事及经典论述。
通过文字、图片、演讲、辩论等形式,发现身边诚信的人或事,努力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学习讲诚信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生活中人们诚实做人、讲求信用的美好品质,懂得信赖别人和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幸福,从而陶冶情操,激发互信之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演讲技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
“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都会消亡。
现在,就让我们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诚信素养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建设诚信社会,做一个诚信小少年吧!二、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1.活动指导(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每组的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搜集整理时,可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也可到当地的历史古迹探访,还可以请教老师。
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影视材料。
(3)每个小组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册。
【2024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2024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https://img.taocdn.com/s3/m/68860ac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0.png)
【2024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无信不立”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2.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如何激发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诚信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以“诚信”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诚信是什么?为什么说“人无信不立”?2.学生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感悟。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人无信不立”的来源和含义。
2.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三、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几个关于诚信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诚信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对诚信的感悟。
二、团队协作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诚信的情景剧。
2.学生合作编写剧本,进行排练,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分享优秀文章。
二、诚信故事分享1.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诚信故事。
2.学生讲述故事,交流自己的感悟。
三、诚信行动计划1.教师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诚信行动计划,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并进行自我监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2.学生提出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改进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人无信不立”的含义,认识到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人无信不立》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人无信不立》](https://img.taocdn.com/s3/m/777025e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6e.png)
一、导入二、新课(-)引经据典话诚信1、PPT展示古代关于“信”的名言,请生解释其含义轻诺必寡信一一《老子》六十三章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人背信则不达。
一一刘向《说苑.丛谈》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一一《礼记.儒行》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信”的名言和故事,请讲给我们听听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和故事,要求:声音洪亮,讲述流利诚信名言,如:一言之美,贵于千金一一葛洪言必信,行必果一一子路诚实是人生永远最完美的品格一一高尔基诚信小故事,如:华盛顿与樱桃树郭沫若与芭蕉花季布一诺千金3、播放《商鞅立木》的视频总结:诚信不止对个人很重要,对一个国家同样重要,它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只有人人讲诚信的国家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强国。
(二)环顾身边觅诚信“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请大家看看下面的漫画,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PPT展示两组漫画,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所见所想。
(1)食品添加剂(2)假冒伪劣(3)缺斤少两(4)是真的吗?注意漫画题的做法:(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我们见了这么多不讲诚信的画面,令我们不禁陷入沉思:如果没有诚信,世界将会怎样?请你用一句话来回答。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 言必信,行必果,请看短片《信义兄弟》,谈谈你的感想。
总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坚守一生。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
小组推荐一篇写的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演讲会。
(1)课前写好演讲稿(2)注意演讲小技巧,见书50页(3)选两位学生代表演讲(4)选四位学生当评委进行点评,并选出优胜者三、教师寄语人无信则不立,事无信则不成。
诚信,这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之信
(5)读三则材料,想一想这些材料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3.分享诚信故事,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认识“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课后练习
搜集有关“诚信”的现代事例,想一想“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推荐阅读
1.《中华诚信故事一百零一夜》(广西人民出版社)
2.《有一种财富叫诚信》(北京大学出版社)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期
秋季
课题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检索并搜集材料,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了解有关诚信的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丰富内涵。
2.分享诚信故事,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认识“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了解有关诚信的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认识“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完成任务
2.了解有关诚信的经典论述,理解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1)修身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