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第三章

合集下载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简单判断课件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简单判断课件

第四列,S和P是交叉关 系。 如 S 为 “水产品”,P 是 “商品” 。 SAP“ 所 有 的 水 产 品 都 是 商品”为假。 SEP “ 所 有 的 水 产 品 都 是 商品”为假。 SIP“有的水 产 品 是 商 品 ” 为 真。 SOP“有 的 水 产 品 不 是 商 品 ” 为 真。
第五列,S和P是全异关系。 如S为“乌贼”,P为“螃蟹”, 这时:
请你回家! 杭州多么美丽啊!
第二、 同 一 个 判 断 可 以 使 用 不 同 的 语 句 来 表 达 。 ( 1 )所 有 人 都 应 该 遵 守 交 通 规 则 。 (2)没有人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3)难道有人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吗? 上面例子中的三个语句表达的是同一个判断。
第三,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 1 )房 门 没 有 锁 。
第二列,S和P是真包含于关系。 如S为“蘑菇”,P为“菌类生物” 这时:
SAP “ 所 有 的 蘑 菇 都 是 菌 类 生 物 ” 为真,
SEP “ 所 有 的 蘑 菇 都 不是菌类生物”为 假。
SIP “有的蘑菇是菌类生物” 为真; SOP “有的蘑菇不是菌类生物” 为假。
第三列,S和P是真包含关系。 如S为“蘑菇”,P为“香菇”, 这时 SAP“所有的蘑菇都是香菇”为假, SEP“所有的蘑菇都不是香菇”为假, SIP“有的蘑菇是香菇”为真, SOP“有的蘑菇不是香菇”为真。
第一、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 断。 (1)一般来说,陈述句表达判断。 例如:所有的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
人民检察院不是审判机关这些句子都表达判断。 (2)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示判断,除非它们都对事 物作出了判定。 例如: 现 在 还 有 野 生 的 华 南 虎 吗 ?

《逻辑学》第三章 命题的自然推理

《逻辑学》第三章 命题的自然推理

基本真值联结词 ¬ 否定 ∧ 合取 ∨ 析取 蕴涵 等值
5种基本真值形式
¬ p 否定式
p ∧q 合取式 pq 蕴涵式 pq 等值式
p∨q 析取式 真值函项
函数讲的是数值关系,一个函数的值依赖于其中变数的值 y=f(x),即y的值f(x)由x的取值决定。 与函数类比 真值函项讲的是真值(真假)关系,一个真值形式的值依 赖其变项的值,如p∧q的值,由p和q的值决定。 每一真值形式都是真值函项;真值形式与真值函项的数目并不一样多, 真值形式的数目无限,真值函项数却是确定的;不同的真值形式,表 达相同的真值函项;真值函项是对公式中变项的真假组合的真值断定, 变项组合数2n,对每一组合有真假两种断定,故真值函项数为22n。 当n(变项数)为1时,其真假组合为2,对真假组合的断定有4种可 能,即真值函项有4个;变项数为2,则真值函项有16个;变项数为3, 则真值函项为256个。
f9 f8 的矛盾式
f13 f4 的矛盾式
f14 f3 的矛盾式 f15 f2 的矛盾式
f10
f12
f7 的矛盾式
f5 的矛盾式
f11 f6 的矛盾式
f16
f1 的矛盾式
随着变项数目的增加,函项数也增加,当变项数目为3时,函项数目达 到256个。但不管函项数是多少,重言式的函项只是一个,矛盾式的函 项也是一个,其余均是可满足式。真值函项有3类,那么,表达真值函 项的真值形式也有3类:重言式(永真式)、矛盾式(永假式)和可满 足式(可真可假式)。当然,每一类真值函项包括很多的真值形式, 而同一类真值函项的真值形式是等值的。
但逻辑学难以对付诸如相关性、顺序等影响命题真假的因素。逻辑研究 撇开逻辑联结词在自然语言中的非真值意义,仅从复合命题与支命题之 间的真假制约关系来考虑逻辑联结词,这样,逻辑联结词就成为真值联 结词;命题的逻辑形式也就成为真值形式。

《逻辑学》3第三章 判断(一)

《逻辑学》3第三章 判断(一)
“所有金属都不是导电体”为假。 2、下反对关系I——O 特点:不可同假可同真。 推理方向:由假推真 例:“有的昆虫是哺乳动物”为假推出
“有的昆虫不是哺乳动物”为真。
3、矛盾关系A——O、E——I
特点: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推理方向:既可以由真推假也可以由假推真。 例:1.已知:“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为真
2、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直言判断
简单判断 关系判断
模态判断
判断
联言判断
复合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负判断
第二节 直言判断
一、什么是直言判断 二、直言判断的种类 三、直言判断主项、谓项的周延性 四、素材相同的直言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五、关于正确使用直言判断的问题
一、什么是直言判断
直言判断是直接的无条件地断定对象具 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在某此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各有如下 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下面哪项是真 的? 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税了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E.丁断定属实,陈老板纳税了
4、表达判断的语句要恰当,不要产生歧义,要 避免自相矛盾。
例:我国有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八名职员。 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是广东人。 Ⅱ.有人不是广东人。 Ⅲ.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八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八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E.无法确定该部广东人等人数
一、什么是判断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读后感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读后感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读后感篇一普通逻辑学第三章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普通逻辑学的第三章,这可真是让我脑袋转了好几个圈儿啊!说真的,一开始我觉得这玩意儿能有多难?不就是逻辑嘛,咱平常不也在用?可当我真正深入到这第三章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太天真啦!这一章里讲的那些概念和推理方法,就像是一个个迷宫,我一会儿觉得自己走通了,“嘿,也许我懂啦!”,一会儿又发现自己被困住,“哎呀,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可能这就是逻辑学的魅力所在吧,让你觉得自己聪明无比,又瞬间把你打回原形。

比如说那个三段论,看起来简单得很,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可实际操作起来,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我就在想,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用错了三段论,还自以为很有道理呢?书里的那些例子,有的能让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有的却让我眉头紧皱,“这啥呀,我怎么想不明白?” 就好像在跟一个神秘的对手过招,有时候我能击中要害,有时候却被打得晕头转向。

不过,我觉得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挑战,让学习逻辑学变得有趣起来。

也许我现在还在这第三章里摸爬滚打,但谁知道呢,说不定明天我就能豁然开朗,成为逻辑学的小高手!你们觉得呢?篇二普通逻辑学第三章读后感哎呀妈呀,普通逻辑学第三章,可真是把我给“折磨”惨了!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信心满满,觉得不就是一章书嘛,能难到哪儿去?结果呢,现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一章里的内容,复杂得让我怀疑人生。

比如说那个复杂的推理公式,我看了好几遍,脑袋里还是一团浆糊。

我就忍不住问自己:“我是不是太笨了,咋就搞不明白呢?” 也许是我方法不对,也许是我还不够努力,反正就是感觉自己在这一章里像只无头苍蝇。

但是,我又觉得吧,虽然难,但也不是毫无收获。

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偶尔也能摸到一点亮光。

比如说,当我终于搞懂了一个小知识点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我觉得自己就像个超级英雄,战胜了一个大怪兽。

这一章里的内容,有时候让我觉得枯燥乏味,有时候又让我兴奋不已。

3逻辑学-变形推理

3逻辑学-变形推理
2、从“这架飞机上所有乘客都是阿拉伯人”可推 出以下结论,除了( E ) A.有阿拉伯人是这架飞机上的乘客。 B.并非这架飞机上有乘客不是阿拉伯人。 C. 这架飞机上有乘客是阿拉伯人。 D.并非这架飞机上所有乘客都不是阿拉伯人。 E.有阿拉伯人不是这架飞机上的乘客。
三、变形推理的应用
3、某中学的教师都很有爱心,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 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凡是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都和 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但所有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 课的教师都没有人和困难家庭结成对子。根据以上前提, 下列( A )项一定为真。
• 2)原命题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前 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前提中周延的 项在结论中可以周延也可以不周延。)
一、换质和换位
3、换位法:换位不换质,外延不扩大
(3)有效式 • SAP├ PIS • SEP├ ┤PES (互推) • SIP├ ┤PIS
一、换质和换位
3、换位法:换位不换质,外延不扩大
• 3)主谓项位置不变。
一、换质和换位
2、换质法:换质不换量,谓项变补项 例:
• 1)所有甲班同学都优秀。 ➢ 所有甲班同学都不是不优秀。
• 2)有的鸟不会飞。 ➢ 有的鸟是不会飞的。
一、换质和换位
(3)换质法推理的有效式 A、E、I、O四种直言命题都可以换质, 有四对有效式: • SAP├ ┤SEP • SEP├ ┤SAP • SIP├ ┤SOP • SOP├ ┤SIP
• O命题不能换位。
二、换质位法和换位质法
1、换质位法 (1)定义
• 以原命题作为前提,连续交互地运用换质法与换位 法,从而得出一个与原命题谓项相矛盾的概念作为 主项的新命题的直接推理。即改变前提命题的质, 又调换前提命题主、谓项的位置,从而得到一个新 命题的推理方法。

简明逻辑学---第三章

简明逻辑学---第三章

(一)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 由一个直言命题为前提推出另一个直言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就是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 例:(1)迷信不是科学 • 所以,科学不是迷信 • 横写为:迷信不是科学,所以,科学不是迷信。 • 推理形式用符号表示为:S不是P P不是S • (2)迷信不是科学 • 所以,迷信是非科学 • 横写为:迷信不是科学,所以,迷信是非科学。 • 推理形式用符号表示为: S不是P S是P 青

(一)1.换位法推理
• 通过改变前提中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作为前提的原命题 推出一个新的命题作为结论。这就是直言命题推理中的换 位法推理,简称换位法。 • 进行换位法必须遵守的两条原则: • (1)换位法只是改换原命题主项和谓项的位置,原命题 的质保持不变。即作为前提的原命题如为肯定(或否定) 命题,通过换位后结论仍为肯定(或否定)命题。 • (2)换位后的主项和谓项在原命题中如没有被断定其全 部外延(逻辑上称为不周延),换位后不得断定其全部外 青 延(逻辑上称为周延)。
• 直言推理的间接推理主要指由两个直言命题为前提推出另 一个直言命题为结论的推理。就是传统逻辑所说的三段论 • 什么是三段论?
青 衣
• 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直言命题作前提,推 出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演绎推理。包含三方面的特点: • 首先,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直言命题是前提, 另一个直言命题是结论 • 其次,每个三段论都只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如:肚子饿, 要吃饭,我;打人的,坏小孩,妈妈;) • 最后,这三个概念都是两两重复的。 • 三个概念中有一个只在前提中重复的概念,称为中 项,用M表示;另外两个分别在前提和结论中重复,那么, 在结论中充当主项的称为小项,用S表示;在结论中充当 青 谓项的称为大项,用 P表示。

逻辑学第三章

逻辑学第三章

第三章判断(二)一、思考题1.0l什么是复合判断?什么是支判断?1.02什么是联言判断?如何理解联言判断形式的真值表?1.03什么是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如阿理解这两类判断形式的真值表?1.04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何理解这三类判断形式的真值表?1.05什么是负判断?如何理解负判断与否定判断的区别?1.06什么是模态判断?如何理解四种模态判断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二、概念解释题2.01充分条件2.02必要条件2.03充要条件2.04负判断三、分析下列复合判断的类型与形式。

3.0l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或者战而胜之,或者被吓倒。

3.02当一个人为胜利而冲昏头脑的时候,他就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3.03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仍然坚持工作。

3.04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不采取群众运动的办法,更不搞人人过关。

3.05如果加热于物体。

那么它的体积就会膨胀。

3.06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3.07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底,才能抗战到底。

3.08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09这个工厂的生产任务完成得既快且好。

3.10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3.11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3.12劳动人民不但创造了物质财富,并且创造了精神财富。

3.13并非所有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3.14并不是所有哺乳动物都不是胎生的。

3.15“有的金属没有光泽”是假的。

3.16张华和李华是兄弟。

3.17 老王与老赵都是工程师。

3.18 东城造船厂既是大厂又是国营企业。

3.19 与会者不都是年青人:3.20 或者是你说错了,或者是我听错了。

3.21 某甲突然死亡,要么是自杀,要么是他杀。

3.22 飞碟是昆虫群,或者是人造卫星,或者是外星来客。

3.23如果粮食丰收,则猪肉降价。

逻辑学之第三章定义

逻辑学之第三章定义
a
a
b
a
b
a
b
全同
真包含于
真包含
交叉
全异
所有a是b且 有b不是a
例如: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如汽车、自行车、钢笔、手表、服装、电脑等。
3、概念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某甲看中了某乙房地产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房子,于是与乙公司签定了认购书,并交付了3万元定金。但在认购书及收款收据中均写成了“订金”。后乙公司因资金问题而导致工程停工,房子无法交付。某甲便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定金,而乙公司认为3万元是订金,不能适用定金罚则,仅同意原数返还。于是某甲将乙公司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认为双方将该3万元冠名为“订金”,并且在认购书和收据中均无对符合定金特性的定金罚则的约定,因此不能适用于特定的定金罚则。于是判决乙公司返还某甲3万元并承担该款同期银行存款利息。
车辆
学生(或“人”)
“无效合同”、“非故意罪”、“不法行为”等是负概念。 但并非带有“无”、“非”、“不”等字样的语词都表达负概念。 “无锡”、“非洲” 等则不是负概念。
负概念通常是在表达正概念的语词前面加上“无”、“非”、“不”等表示否定的词构成。例如:
负概念的论域 = 负概念外延 + 正概念外延。
例6 某家庭有6个孩子,3个孩子是女孩。 其中5个孩子有雀斑,4个孩子有卷发。 这表明有可能( )。 两个男孩有卷发但没有雀斑 三个有雀斑的女孩都没有卷发 两个有雀斑的男孩都没有卷发 三个有卷发的男孩只有一个有雀斑
傻熊开了一家餐馆,他开的餐馆有一个特点,所有的菜价格都是相同的。一天,猴子来吃饭。 猴子先要了一份麻婆豆腐,可菜一端上来,猴子一看就斯哈着气说,太辣了,怎么吃呀,换掉吧。 换上了一份热气腾腾的蘑菇炖面,猴子又说,太烫了,再换一份。 换上了第三盘松仁玉米,猴子一尝,真甜,眉开眼笑,很快吃完了。猴子吃完,拍拍屁股想走,傻熊追过来,您还没付钱呢。 猴子说,我付什么钱呀。 傻熊说,您吃饭不需要付钱呀。 可我吃的松仁玉米是用蘑菇炖面换的呀。 您吃蘑菇炖面也要付钱呀。 可我的炖面又是用麻婆豆腐换的呀。 那麻婆豆腐也要付钱呀。 麻婆豆腐我没吃,给退了,我把它退了,付什么钱呢? 傻熊挠挠头,好像是这回事,于是让猴子走了。 猴子的话在逻辑上好像没有错误,请大家分析一下。

复旦大学《逻辑学》第3章

复旦大学《逻辑学》第3章

第三章直言命题判断是不同表象的意识统一之表象,或构成一概念的不同表象的关系之表象。

任何判断都有作为其主要成分的质料和形式。

判断的质料是所与的、在判断中为意识的统一所联结的知识;判断的形式是不同表象如何属于一个意识的样式和方式规定。

——[德]康德《逻辑学讲义》139主要内容•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周延性•存在预设•直接推理140一. 直言命题1、为什么讨论直言命题?演绎逻辑分为两种:“古典的”或者“亚里士多德式”的(演绎)逻辑,“现代的”或“符号的”(演绎)逻辑。

古典演绎逻辑的主要内容是直言三段论,处理的是直言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

因此,要讨论古典演绎逻辑,首先要研究直言命题。

推理是为获取真命题。

对概念而言,无法讨论真和假(正确或错误),因为它本身是不完整的。

当概念被填充之后,形成命题,命题是有真值的。

2、定义直言命题又称性质命题,指反映事物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从外延的角度来说,直言命题是刻画两类事物之间的外延关系,即肯定或否定某个类S全部或部分地包含于另一个类P之中。

例1.所有的老虎是动物。

没有哲学家是不爱好沉思的。

有的政府官员心系百姓。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惟利是图。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3、种类标准式直言命题可分为六种:(1)全称肯定命题:所有的S是P SAP A (2)全称否定命题:所有的S不是P SEP E (3)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 SIP I(4)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 SOP O(5)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 SaP a(6)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 SeP e其中,A和I分别来自拉丁文affirmo的两个元音字母a和i,该词意思是“我肯定”;E和O分别来自拉丁文nego的两个元音字母e和o,意思是“我否定”。

4、逻辑结构(1)有的科学家不是大学毕业生。

量项主项联项(质项)谓项(2)有的S不是P常项变项常项变项在这里,量词中的“有的”指“至少有一个”,也可以指“很多、少数、多数”,是一个不确定的量词。

逻辑学基础知识第三章 判断与推理AAA6

逻辑学基础知识第三章   判断与推理AAA6

请问:甲班45人中有多少懂逻辑?
甲班班长是否懂逻辑?
S2aP=1
(1)甲班所有学生懂逻辑。
SAP=1
S1aP=1 SIP=1
(3)甲班所有学生不懂逻辑。 SEP=0
◆ 设下列四句中二真二假。
请问:哪两句是真的?哪两句是假的?
能否确定乙班黄强是否学过逻辑?
能否确定乙班学习委员是否学过逻辑?为什么?(请写出推导过程)
A
E
a
e
I
O
分解逻辑六角形可以看到,它是由表示A、E、I、O、a、e之间真假 制约关系的四种图形合成的。它们是:
(1) 反对关系 AE
a
e
(2)下反对关系
a
e
IO
(3)矛盾关系 AE
a
e
IO
(4)差等关系 AE
a
e
IO
由上可知,SaP与SeP的关系,不同于SAP与SEP的关系,SaP与SeP 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而不是反对关系。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单 称命题都当作全称命题来看待。
① 前提真 ∧ 形式对 结论真
② 前提真 ∧ 结论真 形式有对有错
③ 前提假 ∨ 形式错 结论不必然真
④ 结论假 前提假 ∨ 形式错
第二节 性质判断
一、性质判断的定义与结构
1、性质判断的定义--即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也 称“直言判断”。如:
① 所有蛇都是卵生的。 ②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③ 有的细菌是有益健康的。 ④ 电大学生有的不是青年。 ⑤ 上海师范大学不是医科大学。 ⑥ 这个工程师是自学成材的。
◆ 已知下例(1)(2)(3)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请问:甲班45人中有多少懂逻辑?甲班班长是否懂逻辑? (1)甲班有学生懂逻辑。 SIP=1 S1aP=1 (3)甲班有学生不懂逻辑。 SOP = 0

《逻辑学》第三章 命题的自然推理

《逻辑学》第三章 命题的自然推理

f9 f8 的矛盾式
f13 f4 的矛盾式
f14 f3 的矛盾式 f15 f2 的矛盾式
f10
f12
f7 的矛盾式
f5 的矛盾式
f11 f6 的矛盾式
f16
f1 的矛盾式
随着变项数目的增加,函项数也增加,当变项数目为3时,函项数目达 到256个。但不管函项数是多少,重言式的函项只是一个,矛盾式的函 项也是一个,其余均是可满足式。真值函项有3类,那么,表达真值函 项的真值形式也有3类:重言式(永真式)、矛盾式(永假式)和可满 足式(可真可假式)。当然,每一类真值函项包括很多的真值形式, 而同一类真值函项的真值形式是等值的。
常见的重言式(逻辑规律)
见教科书p83-84
3.2 命题的真值判定方法
真值表方法
真值表的作用
定义作用:5个基本真值形式的真值 表定义了5个真值形式。如,什么是 合取式?回答是,每一支命题为真, 则它为真的 那种真值形 p q p∧q 式,这正是 t t t 合取式的真 值表反映的 f t f 情况。 f f t f f f
AB
例1 1. p q 2. q r 3. P 4. q 5. r 6. pr 例2 1. p q 2. ¬ q 3. P 4. q 5. q∧¬ q 6. ¬ p / ∴ p r AP 1,3 _ 2,4 _ 3,5 +
例3 1. p q 2. r s 3. p∨r 4. P 5.q 6. q∨s 7. r 8. s 9. q∨s 10. q∨s
判定作用: 1、判定一个公式的性质(重言 式,矛盾式或可满足式); 2、判定任意多个公式的关系 (等值或矛盾等); 3、判定一个推理是否有效,即 它是否一个重言的蕴涵式或 等值式。
真值表的作法

逻辑学 第三章 判断讲解

逻辑学 第三章 判断讲解

二、直言判断的种类
இ ⒈ 单称肯定判断
断定某一特定个别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形式:这个S是P,或SaP。 例:鸭嘴兽是哺乳动物。
இ ⒉ 单称否定判断
断定某一特定个体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形式:这个S不是P,或SeP。 例:这棵树不是银杏树。
இ ⒊全称肯定判断
断定一类事物全部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形式:所有S是P,或是SAP。也称A判断或A命题。 例:所有樟树都是乔木的。
S
P
⒊SIP:如果S与P具有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 系,交叉关系,那么特称肯定为真,如S、P全异均为假。
S•P
SP
PS
S
P
⒋SOP:如果S与P具有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那么特称否定为真。
SP
S
P
S
P
(二)同一素材直言判断的对当关系
指相同的主、谓项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常用一个正方形表示,叫做逻辑方阵。
⒉特称判断的主项都是不周延的 SIP表示“有些S是P”,它断定了主项S的部分外延,因而, 在SIP中,主项S是不周延的。同理:SOP中,主项也是 不周延的。
A、E、I、O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⒊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 在SAP中,断定了所有的S都是P类的分子,没有断定S类
的所有分子就是P类的所有分子。只是断定了所有S是P,而未断 定“所有P是S”,因此,谓项P是不周延的。
①判断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语句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区 别: ②不是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
③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④同一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判断。
判断与语句
•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洞庭湖不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谁创造的呢? • 难道不是劳动人民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吗? • 年轻人,不要吸烟! • 请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 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多么坚强! • 啊,祖国!

逻辑学:第三章 复合命题

逻辑学:第三章 复合命题
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有时相同,这样的主项或谓项在 日常语言的表述中往往被省略。 【例】毛泽东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 李白和杜甫都是诗人。
联言命题断定联言支都真。因此,一个联言命题只有
在联言支都真的情况下才是真的,在其它情况下都是 假的。联言命题的真值可用下面的表格刻画,这样的 表格称为真值表:
p
判断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但是: 第一,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
一般地,陈述句、反问句都表达判断,疑问句、感叹 句等不表达判断。
第二,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例】所有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
没有无因之果。 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
第三,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语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歧义语句,一种是歧义语句。 歧义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例】这是一个现代派画家的画展。
真常用“T”(true)表示, 假常用“F”(false)表示 。
第一节 判断、语句和命题 第二节 原子命题和复合命题 第三节 几种基本复合命题 第四节 真值联结词和真值形式 第五节 一般复合命题及其真值形式 第六节 负复合命题的等值命题
关于命题,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就逻辑学而言, 我们对命题的划分主要从结构上考虑,从而将命题分 为原子命题和复合命题。
【例】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
一般形式:只有p,才q。其中,“只有……,才……” 是联结词,p称为前件,q称为后件。必要条件假言命 题断定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
符号形式:p←q。“←”读作逆蕴涵,是对“只 有……,才……”的一种抽象。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日常语言中有很多表达形式:
除非……否则不…… 不……就不…… 仅当……才…… 没有……就没有……
用p、q表示两种事物情况。则: p是q的充分条件,是指:有p则有q。 p是q的必要条件,是指:无p则无q。 p是q的充要条件,是指: p是q的充分条件,并且p是q 的必要条件。

逻辑学第三章

逻辑学第三章

逻辑学第三章判断和推理第一节判断的概述一、判断的特征1.什么是判断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反映周围现实的一种思维形式。

例如:(1)秘书工作要既不失职,又不越权。

(2)张三不是杀人犯。

2.判断的逻辑特征:一是有所断定。

如果对对象既无所肯定,也无所否定,那不是判断。

二是有真假(把我们所讲的逻辑称为二位逻辑)。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情况的反映,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因此,存在着是否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

例:(1)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2)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3,凡是判断都是命题,但不一定一切命题都是判断,只有当命题加上断定成分后才能成为判断。

如:把门打开。

这是一个祈使句。

应注意的问题:普通逻辑并不考虑思维的具体内容,它只是从判断形式的结构方面研究不同类型的判断的真假特征,以及各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至于判断本身的真假,是由实践来检验的。

二、判断与语句1.判断是思维形式,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语句是表达完整思想的语言单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示判断。

表达判断的语句在逻辑上也称作命题。

一个语句能否是判断,关键在于它能否直接地表现出判断的两个逻辑性质。

(1)一般来说,陈述句表达判断。

例如:“所有的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人民检察院不是审判机关”这些句子都表达判断。

(2)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示判断,除非它们都对事物作出了判定。

例如:①美丽的杭州啊!②年轻人,不要吸烟!③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吗?3.判断与语句并非一一对应(1)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例如:①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②没有一个公民可以不遵守法律!③难道有可以不遵守法律的公民吗?以上三个句子语法结构都不同,但都表示了同一个判断,即“所有的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2)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
S1是(或不是)P S2是(或不是)P S3是(或不是)P …… Sn是(或不是)P S1 - Sn为S类部分对象 所以,可能所有S是(或不是)P
条件:归纳原则
1. 一定量的A 2. 各种条件下的A 3. 无反例 因此 1. 数量越多越好 2. 范围要广 3. 在更可能发现反例的地方去找反例
性质 结论超出前提的断定范围,
结构 论证的主要构件包括论证标志词、论点、理由和论证方式。 论证标志词:因此;所以;可见 ;我们认为 ;可以推断 ; 论证标志词 这样说来 ;结论是;简而言之;显然;其结果;我们相信; 很可能;表明;由于;这就是为什么; 因为 ; 理由是 ; 举例说来 ; 支持我们的观点的是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说的 缘由 论点(论题): ):我们打算让别人相信或接受的主张。论证 论点(论题): 的最终目标。 论点可以是一个描述的(事实的)主张,也可以是规范性 (价值的)主张。前者表明,论证者认为世界是怎样的; 后者表明,论证者希望世界是怎样的。从理论上说,什么 样的陈述作为论点是没有限制的。一个论证的论点具有唯 一性。
典型归纳
考察某类对象的一个典型对象,根据它具有或不具有某性质,从 而概括出关于该类的一般结论。 归纳推理不同于从个别到一般的整个认识过程,后者包括观察、测 量、实验、比较、分析、综合等环节。归纳推理仅是此后的推理过程。
完全归纳推理
定义
考察某类每一对象有或无某性质,推出该类有或无某性质的一般 结论。 特点:考察一类之全部对象
在正事例组各场合, 路程、温度、湿度、风力情况都有所不同,可 以排除它们是鸟飞行正确的原因。 但天晴始终伴随出现,因此 ,它就是 最可能的原因;在负事例组各个场合 , 路程、温度、湿度、风力情况都 有所不同,可以排除它们是鸟飞行不正确的原因。但天阴始终伴随出现, 它是最可能的原因。 比较后可得出:鸟可能以太阳确定飞行方向。
最可能,A是a的原因
差异法(求异法)
例:研究“给小鸡切翼可促进生长,改善品质” 首先根据医学和生物学等知识确定可能的促进生长、改善品质的因素: 鸡种、饲料、护理、鸡舍、切翼 建立对照组进行考查:在鸡种、饲料、护理、鸡舍等完全相同的条件 下,实验组的鸡(20只鸡)切翼,对照组(20只鸡)的不切翼;观察 结果 运用归纳消去法 场合 1.实验组 2.对照组 相 切翼 不切翼 关 因 素 鸡种 饲料 护理 鸡舍 鸡种 饲料 护理 鸡舍 被研究现象 生长快、品 1' 2' 3' 4' … A A A A 相 关 因 B1 C1 B2 C2 B3 C1 B4 C2 C1 C2 C1 C2 素 被研究现象 D1 a D2 a 正事例组 D1 a D4 a D1 D2 D1 D4 三 步 3 2 1 用 负 正 前 事 事 两 例 例 步 组 组 的 用 用 结 契 契 论 合 合 组 法 法 成 差 异 法 a ¬a 法
归纳推理的类型
完全归纳
考察一类对象的全部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性质, 从而概括出关于该类的一般结论。即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
考察一类对象的部分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性质,从而 概括出关于该类的一般结论。 全称归纳: 全称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是全称命题(所有S是或不是P)。 统计归纳: 统计归纳:概括得出的是概率命题(n%的S是或不是P)。
被研究现象 生长快、品质好 生长、品质如旧
形式 场合 相 关 因 素 1 A B C D 2 ¬A B C D 最可能,A是a的原因 制约条件 严格要求其余情况完全相同 最为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 被研究现象 a ¬a
契合差异并用法(求同求异并用法)
例:研究鸟飞行正确的原因 首先根据气候学和生物学等知识确定可能影响飞行方向的因素:有无 太阳、路程、温度、湿度、风力 挑选鸟飞行正确的场合和飞行不正确的场合分别考查;进行比较 场合 相 关 因 素 被研究现象 1. 天晴 路程1 温度1 湿度1 风力1 鸟飞行正确 2. 天晴 路程2 温度2 湿度2 风力2 鸟飞行正确 正事例组 3. 天晴 路程3 温度1 湿度1 风力3 鸟飞行正确 4. 天晴 路程4 温度2 湿度4 风力2 鸟飞行正确 1'. 2'. 3'. 4'. … 天阴 天阴 天阴 天阴 路程1 路程2 路程3 路程4 温度1 温度2 温度1 温度2 湿度1 湿度2 湿度1 湿度4 风力1 鸟飞行不正确 风力2 鸟飞行不正确 风力3 鸟飞行不正确 风力2 鸟飞行不正确 负事例组
场合 1.黄龙 2.富县 3.宜君 4.黄陵 …… 形式 场合 1 2 3 4
缺碘 缺碘 缺碘 缺碘
相 关 因 素 人口1 气候1 风俗1 人口2 气候2 风俗2 人口3 气候1 风俗1 人口4 气候2 风俗4
被研究现象 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
制约条件 相 关 因 A B1 C1 A B2 C2 A B3 C1 A B4 C2 素 D1 D2 D1 D4 被研究现象 a a a a 1. 只有一个贯穿各场合的情况 2. 比较的场合要尽可能地多 缺陷 1. 只适用于单个原因 2. 不适用于复合原因 3. 忽视理论分析会得荒谬结论 例:水是醉因
条件
1. 样本足够大 2. 样本典型(随机选择) 3. 考虑误差 4. 区分概率与频率(稳定的频率是概率) 频率是单个场合的、易变的、暂时的 概率是多个场合的、长期的、稳定的
统计规律只适用于 群体,而不能确定 地预言某一事件
谬误
1. 样本太小 2. 偏颇样本 3. “赌徒谬误” 4. 忽略相关因素
典型归纳
结论或然
统计归纳
定义
由全称归纳的局限而生此种推理。
从总体P中随机地选出样本S,S中A的比率是N,所以,归纳地, 总体中A的比率是( ±M)N(百分数)。特点:由样本推及全体。
形式
随机样本中有N(百分数)的S是(或不是)P 所以,可能总体P中有( ±M) N的S是(或不是)P
性质
结论带百分数 应用广泛
根据剩余法发现了新的元素:镭和钋
剩余法的传统解释 复合现象a= 复合原因A a A a1 a2 a3 A1 A2 A3 a1 A1 a2 A2 可能 A3 是a3 的原因
导致新发现的剩余法 预想 但事实是 a =A A﹤a
因此,a = A+x x可能是新的发现物
但是,事实上人们往往不知道复合现象和 复合原因的结构,即不 知道总的原因中究竟包括哪些因素,如果知道,就没可能导致新发现
定义
从总体中选出一个样本S1作为典型, S1有性质P,所以, 可能所有S是P。 特点:由一类的一个典型样本推及全体。
形式
S1是(或不是)P S1 为S类的代表性个体 所以,可能所有S是(或不是)P
条件
1. 代表类的个体的选择尽可能准确 2. 分析典型所依据的理论要先进,分析要严密
性质
结论或然,定性分析
形式 场合 1 2 3 4 … 相 关 A1 B A2 B A3 B A4 B 因 C C C C 素 D D D D E E E E 被研究现象 a1 a2 a3 a4
最可能,A是a的原因 特点 克服差异法的局限而生,而且能得出一个比率关系,因而成为普遍使用 的研究方法 但要注意“共变”的范围与方向的关系:临界点 制约条件 严格要求其余情况完全相同 相关因素中再无其他变化的因素 缺陷 共变关系不一定就是因果关系 共变是单向还是双向难以确定
求因果五法
理论假设
1. 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形式之一:事事有因,事事生果 2. 原因在时间上的“优先性”:先因后果 3. 在相同条件下,同质的原因引起同质的结果,同质的结果由同质的 原因所引起 4.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因的量变引起结果的量变 5. 存在复合原因
研究大思路
1. 根据已有知识,确定与被研究现象相关的因素(可能的原因或结果) 2. 利用5种方法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消除不太可能的相关因素 3. 确定未被淘汰的因素为被研究现象的最可能的原因或结果
剩余法
例:研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强度的原因 首先根据化学等知识确定可能形成放射性强度的因素:铀元素 知道总的放射性强度的大小;能测定已知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强度 已知复合现象:沥青铀矿石的放射性强度 a 已知复合原因:其中所含铀的全部放射性强度 A (铀元素) 因此,a=A 但经测定,A﹤a , 因此,a=A+x(?) 寻找x ,x=镭 因此,放射性强度=铀+镭 但经测定,( A+x) ﹤a 因此,a= ( A+x)+y(?) 寻找y,y=钋 因此,放射性强度=铀+镭+钋
形式
S1是(或不是)P S2是(或不是)P S3是(或不是)P …… Sn是(或不是)P S1 - Sn为S类全部对象 所以,所有S是(或不是)P
可靠性条件
S1 - Sn=S类全部外延 每一前提为真
结论的性质
满足上述条件,结论必然真 因为结论的断定与前提断定 的范围相同
不完全归纳推理
全称归纳
定义
考察一类的部分对象有无某性质,推出该类有无某性质。即简单枚 举法。特点:考察一类之部分,结论是全称命题 由完全归纳的局限而生此种推理。
在切翼出现和不出现的各个场合,鸡种、饲料、护理、鸡舍情况都 相同,可以排除它们是不同结果的原因。但伴随促进生长和改善品质的 出现或不出现,切翼也相应出现或不出现。因此,切翼就是最可能的原 因:给小鸡切翼可促进生长,改善品质
场合 1.实验组 2.对照组
相 切翼 不切翼
关 因 素 鸡种 饲料 护理 鸡舍 鸡种 饲料 护理 鸡舍
概 述
归纳推理的定义
传统定义 现代定义
与演绎推理不同,归纳推理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依据前提 得到有一定可靠性的结论。其可 靠性并非由推理的形式完全决定, 而是取决于一系列相关条件。
从个别知识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结论的推理 前提真时,结论只是可能的推理,即或然性推理。它 可能是个别到一般,也可能是一般到个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