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为什么卢梭要虚构一个“爱弥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为什么卢梭要虚构一个爱弥儿为什么卢梭要虚构一个爱弥儿
熊芳芳
【导读:看到这个标题,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大概会是:因为他压根儿没有真正地抚养过自己的孩子……】
看到这个标题,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大概会是:因为他压根儿没有真正地抚养过自己的孩子。
没错,卢梭假想了一个爱弥儿,讲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的成长和教育历程,却亲手将自己的五个孩子送进了育婴堂。
逃避父亲的身份
对此,他在《忏悔录》中说:在这里,我只想说明我的错误在于:由于我自己无力抚养我的孩子,因而把他们交给国家去教育,让他们成为工人或农民,而不成为游民或者追逐钱财的人。我当时这样做,还以为我做的是一个公民和父亲应该做的事,我把我自己看做是柏拉图的书中描写的共和国的一分子。……由于我这样做,他们才没有遭到他们的父亲的这种命运,才没有因为我迫不得已而抛弃他们,使他们很有可能沦落到我如此穷困潦倒的境地。我觉得这个办法非常好,既合情合理又合法。(《忏悔录》第八卷,李平沤译)以中国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逻辑,你很难理解卢梭的这段自我辩解。他在《忏悔录》里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一句正面的描写,甚至连他们的性别都未曾提及。卢梭一生都在轰轰烈烈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唯独不愿意去做一个好父亲。对于抛弃了自己的孩子这件事,他在《忏悔录》中也明确表达了内疚和后悔。年近五十岁的卢梭在生了一场病之后,感到自己快要死了,感受到良心的折磨,他悲叹道:我死前是弥补不了这一罪过了。然而,正是这样的卢梭,偏偏虚构了一个爱弥儿,写出了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传世经典。
起初,我的理解是:无论是出于主观的无奈还是客观的无奈,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具有天赋之才的人,往往更注重自我的生命完成和价值实现,对他们而言,家庭,孩子,往往是拖累,是束缚,甚至是障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开篇就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确乎是言为心声)。所以他们的人生,往往无法以庸常的道德观或价值观来衡量。他们活着不是为了养育后代,而是为了实现自己。
或许我们还记得这段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
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活着的目的不是繁衍和养育后代,而是将自己的天赋之才发挥出来,完成自我,实现价值,而且,非如此难以为安。所以许多西方名人独身终老,或者即使有孩子也不尽抚养义务。
较之中国人,西方人更我行我素,较少道德评判,所以在做选择时更自由更有勇气。但
中国人,即使有天赋之才,往往也难以纵身一跃,只为自己任性而活。结果往往就是,因压抑自我而走向庸常(像梁启超这样的成功案例是十分鲜见的),或者顾此失彼造成伤害(季承的《我和父亲季羡林》就是一个明证)。
现在,我对卢梭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几乎每一个父亲都难以免俗,总会为孩子的前程功名等等精心筹谋,关心则乱,有时候难免迷失自我丧失真性,也束缚孩子甚至误导孩子。读过张丽钧的一篇文章《母亲为女儿写成长日记,咋就写出仇来了?》,说是一个母亲遵从专家的教导,九年来每天精心为女儿写成长日记。女儿十二岁生日的时候,写信跪求妈妈答应她三个请求:一、不要再为女儿付出那么多;二、不要再天天缠着女儿讲学校发生的事;
三、不要再为女儿写成长日记。母亲急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知好歹呀?人家专家手里有好多成功案例呢——上海有个母亲为孩子写了20年‘成长日记’,结果孩子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东北有个母亲为孩子写了24年‘成长日记’,结果孩子考上了留英博士。我每天拿出一两个钟头的时间来为你写日记,还不是为了让你更好地成长吗?孩子哭起来:可是你想过我的感受吗?我每天活得战战兢兢,生怕犯一点错就被你永远记进日记。每次考试,我都万分紧张,你那么在乎分数,特意绘制了我历次考试名次的进退表。我不愿意面对你失望的目光……你每天都没事干,写日记成了你的工作。你在日记里养了一个女儿,可那不是我,那是你假想中的一个女儿!
正因为卢梭逃避了父亲的身份,他才有可能超脱一切功利的诱惑和角色的捆绑,对真正的教育进行纯粹的思考,对人生的意义进行冷静的透视。逃避了父亲的身份之后的卢梭,他的人生使命已经不再只是做五个孩子的监护人,他的人生使命是做全人类的思想者,做全人类的精神导师。这样的选择跟革命者牺牲小家成全大家的性质是类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在精神上更具超越性。并且这种选择是身不由己的,真正的天才都不属于自己,他们只是属于哲学或者艺术的一种工具。荣格说:艺术是一种天赋的动力,它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艺术家不是拥有自由意志、寻求实现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自己实现艺术目的的人。
荣格又在《人格的发展》中说: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人们走自己的道路,并像走出迷雾一样超越众的无意识身份呢?不是需求,因为需求太多,而且最后都躲进了常规的避难所。也不是道德抉择,因为十有八九我们也会同样地选择常规。那么,是什么不可动摇地促成了这种与众不同呢?
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使命感:它是一种非理性的因素,让人注定要摆脱普通大众和常规老路。真正有人格的人无一例外具有使命感,并像信仰上帝一样对它深信不疑。
……
有使命感最初的意思是受到某个声音的召唤。旧约中那些先知们的公开誓词是关于这个的最典型范例。
……
他已放弃了所有的道路,并将自己的法则放到比常规惯例还高的位置,因此将所有非但不能避免危险反而加速危险的东西都清扫干净了。因为常规就其本身只是没有灵魂的一种机制,始终仅仅只能理解生活中的惯例。有创造性的生活总是敢于超越常规惯例。
……
内心的召唤一种更完整的生命,一个更宽阔、更广泛的意识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在神话里,英雄的诞生或象征性的重生都是在日出之时,因为人格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增长的同义词。
我猜想卢梭将五个孩子送进育婴堂的时候,同样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某种召唤,就如同亚伯拉罕听到上帝的召唤而将独生子以撒献为燔祭一样。在他们的生命里,有一种更高的法则,超越了俗世的价值标准。逃避父亲的身份,有时候就是在逃避俗世的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