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案例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

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学校: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班级:高一七班小组成员:谭浩1 研究背景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

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

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

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农民起义,席卷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保家卫国,国共相争,三年内战,老,蒋,逃,台,大,陆,共,产,十年,文,革,一片混乱,小,平复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百年中国,多灾多难,叹我中华,地大物博,何以至此,令人感叹!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宁夏高中历史会考研究性学习

宁夏高中历史会考研究性学习

一、通过走访身边年长的亲友,了解你的家庭、邻居、亲友或村庄、社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经济生活领域发生的变化,说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带给人民群众经济上的实惠,完成一篇简要的调查报告。

要求:①调查内容真实,突出反映主题要求。

②观点正确,态度端正。

③体现出具体的调查研究步骤和方法。

④简述自己参与这项学习活动的体会。

⑤字数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①事实真实,运用资料较充分。

(4分)②观点正确,能比较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经济生活领域发生的变化。

(5分)③体现出研究学习与活动的步骤。

(5分)④谈学习体会具体、真实、言之有物。

(4分)⑤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语言简练,字数300字以上。

(2分)范例: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调查题目: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调查目的: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调查过程:1.确立题目;2.上网查阅相关资料;3.整理资料;4.撰写成稿调查对象:亲友、长辈、社区调查内容:通过调查,对改革开放的作用以及效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调查总结:通过本次调查,明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中国历史也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人民生活得到飞速提高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农村人都住着一间土坯房,城市中人们能有一间平房也算是富裕了。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平房林立,而城市高楼耸立,商品房遍布街头巷尾,一家人住一套房,多则几套。

改革开放前,国家科技水平低,汽车寥寥无几,可现在私家车到处都是,人们周游各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接近了地域之间的联系。

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带领人们带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人们走向富裕。

在本次探究性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与思维,收获极大。

上面列举的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感受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二、请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国古代文学成就中任选一种,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或上网检索,完成对某一种文学成就的简介报告。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

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学校: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班级:高一七班小组成员:谭浩1研究背景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

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

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研究目的意义(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

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农民起义,席卷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保家卫国,国共相争,三年内战,老,蒋,逃,台,大,陆,共,产,十年,文,革,一片混乱,小,平复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百年中国,多灾多难,叹我中华,地大物博,何以至此,令人感叹!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历史探究性教学设计教案

历史探究性教学设计教案

历史探究性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案背景:作为一门人文社科学科,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欣赏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注重背诵和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意义和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探究性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动力;2. 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选择一段历史事件,通过探究性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该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a)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对某一历史事件了解多少?”(b)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该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c) 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事件?”(d) 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历史探究。

2. 探究活动:(a)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

(b)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与该事件相关的信息。

(c) 学生整理所收集的信息,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d)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提问和评论。

3. 总结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研究过程和发现。

(b) 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巩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和客观事实;2. 学生在讨论、提问和评论中发表的观点是否合理和准确;3.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提高。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探究性教学设计,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仅记忆了一段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掌握了历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思维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探究式教学方案的设计

高中历史学科探究式教学方案的设计

将历史排序和组合是十分有趣的, 主要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历史是怎样 被叙述的。 下列材料中的 1 哈维和李时珍; 2殖民主义和殖民者以及殖民地土著 居民的生活,在排序中已经得到了 区分。 将历史排序组合的实质是为了阐 明某种历史价值观。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在广东肇庆布道后,来 到北京等候万历皇帝召见,利 玛窦送出的贡品包括一座大摆 钟和一架小发条钟。有趣的是, 这时伽利略在本国遭受宗教裁 判所的迫害,而利玛窦却在中 国大力宣扬伽利略的学说。
2 在结合上网搜索和阅读有 关专题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 完成对一些历史资料的编辑和 排序的作业。如: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15781657)小李时珍60岁,这两位医界 泰斗若有机会坐在一起进行学术探 讨,肯定没有共同语言。欧洲医学 首先致力于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就像了解一只钟。中医则把人体看 作黑箱,不去打开它,只想通过望 闻问切来了解其输出,通过药物与 针灸的输入来控制其输出。
在中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下, 统治具有很强的专断性与随意性, 统治者可以随意征集和支配资产, 这种随意性使得任何一种投资都 得不到可预期的经济回报,因此, 在传统中国,最有利可图的投资 就是当官。
人都是理性的,你有了钱,在欧 洲可能会去办一个工厂,而在中国 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做官。在中国最 划得来的投资就是供小孩子读书做 官或买官。韦伯的基本观点是,资 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套理性的法律 制度,这样,投资者才可能出于可 预期的回报,而将自己的财富转化 为资本,进行投资。
钱穆的民族情感,与他对中国历 史的理性思考的和谐统一,是研究 学习的典范。 韦伯对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政 治与法律制度的分析是最早的制度 主义观念。有机会的话,让学生读 一下韦伯那些很优秀的著作,一定 不会失望。如《经济与社会》《世 界经济通史》《儒教与道教》等。

最新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最新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作者:周圣崇来源: 浏览次数:2184 分享到: QQ好友 QQ空间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网易微博一键分享打印复制网址(1)中国崛起的艰难之处在哪里(2)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和希腊政治制度的影响(3)英国人为何不崇尚暴力(4)美国人为何具有特强的创新精神(5)东罗马帝国为何在西罗马帝国灭亡近期一千年后才灭亡(6)中国的文字结构制约中国的发展吗(7)长城与400毫米等降雨量线为何如此吻合(8)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何如此牢固(9)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如此之长(10)朱元璋对贪官古代大开杀戒(11)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何大多数命短(12)中国古代的统一过程中为何由北向南统一的居多(13)英国几百年的霸主地位为何为美国所取代(14)巴黎公社革命如果没有主观上的失误会走向成功吗(15)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美国为何不与其他列强一样希望瓜分中国(16)蒋介石为何乐于与宋氏家庭联姻(17)红军长征为何展转二万五千里(18)日本人为何十分残忍(19)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为何很少出国(20)华约解散后为何北约不但不解散反而东扩(21)美国为何既不愿中国统一也不愿台湾独立(22)为何四大文明古国现在都不是世界强国(23)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联为何在几年之间成为历史(24)美国会长盛不衷吗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2)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4)西藏问题研究(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6)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8)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9)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1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12)对李鸿章的再认识(1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六)、历史学科研究课题分类1、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国古建筑研究台湾和大陆交往的历史中国古地名研究2、中国近代现代史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研究“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原因本地区战争年代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迹调查近代中国著名人物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3、世界近代现代史世界史上著名人物研究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不同时期国际关系研究法西斯势力崛起的原因第三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日本对二战的反省4、地方史研究当地历史古迹的调查当地民俗研究地方方言研究学校校史研究当地杰出人物传略地方服饰研究地方饮食文化研究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仲伟伟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性学习报告巡礼近代青岛青岛七中 XX级10班胡名馨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课题:巡礼近代青岛探究人:胡名馨研究方法及步骤:1. 查找资料,上网调查,取得信息。

2. 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内容摘要: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近代来,青岛有了什么样的发展与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青岛,一起探寻一下。

研究方法:调查法。

研究时间:XX年8月11日研究资料:青岛城市历史的特点不仅体现为差异化的城市发展路径,更在于典型性的近现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价值。

一座建置仅百余年的城市得以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是青岛历史令人瞩目之处。

青岛近代的文化名人有康有为、梁实秋、老舍、沈从文、闻一多等。

1897年以来,青岛先后遭到德、日、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历史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历经沧桑,城市性质既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色彩,又有封建半封建旧中国的印记;城市发展既有技术先进的工贸基础,又有独具风韵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既有合理长远的规划引领,又有各具风情的多元化建筑——这就使青岛这座城市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城市风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一座区域性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引发众多牵动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可谓屈指可数,而青岛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自从德国占领青岛以来,由青岛引发的全国性事件之多、对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之深远,国内罕有可匹。

“胶州湾事件”促发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德占青岛和修筑胶济铁路导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日本取代德国占据青岛,进而抛出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引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由此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被有的学者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界线。

1922年,在全国人民力争下,青岛回归祖国,成为外国在华租借地中最早收回的一处租借地。

1925年发生的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和“青岛惨案”,使青岛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和“五卅”运动的中心之一。

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摘要:实施依据: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四中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4)对优秀作品、板报、小报等进行公开展示和颁奖,收集学生活动感想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中,(2)确定历史漫画选题范围为历史人物、故事、宣传口号等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也是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中的一类,以主题研究为中心“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以史为鉴,通过历史小制作、纪念性主题班会、历史报刊、时事专栏、历史剧编演、街头宣传活动等实践(或活动)项目将历史知识服务于现实,并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下面就以无锡市湖滨中学美术教育特色高中学生为蓝本,谈谈我校历史学科组是如何进行创新型主题活动设计和案例实施的。

一、设计研究性主题活动的原则一是全面性。

主题活动的内容、方式要适合全体学生,给所有学生一个公开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活动中都展示自己的风采,增强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当然在教师主导的同时,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研究主题,成为活动目标和计划的制定者、实践者,这样学生的关注度、参与度和完成的质量会更高。

二是实践性。

活动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让学生了解知识不仅仅限于通过教科书。

要求学生能从各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与合作,培养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

三是过程性。

过程重于结果。

通过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与感悟,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新案例案例一历史人物涂鸦实施原因:课本涂鸦现象比较普遍,我校作为美术特色学校此种现象更为突出。

高中历史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潮州枫溪陶瓷市场发展报告》素材

高中历史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潮州枫溪陶瓷市场发展报告》素材

高中历史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潮州枫溪陶瓷市场发展报告》素材一、研究计划第4周:分配小组成员的研究性学习工作。

第5-7周: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并向业内人士咨询有关信息。

第8-9周:参观陶瓷厂、陶研所,并进行相应拍摄。

第10周:制作调查表,到社会问卷调查。

第11-12周:将所有资料分类、整理、总结,并开始起稿。

第13周:完成一份有关潮州枫溪陶瓷的市场发展报告。

二、研究成果(一)潮州枫溪陶瓷的历史和现状枫溪是中国南方的新瓷都。

枫溪陶瓷的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早在唐末,潮州人就生产陶瓷器皿。

至明代,枫溪已成为陶瓷生产基地,至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陶瓷产品已由原来单一的日用瓷发展到工艺彩瓷,并远销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枫溪利用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陶瓷工业得到蓬勃发展,成为粤东一个工业重镇。

短短数年间,枫溪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工艺化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新兴的卫生洁具行业也成为国内主要产区之一。

枫溪,成为近二十年来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

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枫溪陶瓷形成自己庞大的产品门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工艺陶瓷。

枫溪的工艺美术瓷有通花、瓷花、瓷塑、仿古彩等,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

其中,枫溪通花瓷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林中的独秀。

日用陶瓷。

产品有中西餐具、咖啡具、茶具、宾馆用具、厨房用具、卫生间用具、化妆间用具等,枫溪是中国最大的工艺化日用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建筑陶瓷。

枫溪的建筑瓷主要有各式陶瓷卫生洁具及配套产品,琉璃瓦、仿古尾脊、栏杆、装饰艺术砖等建筑用瓷。

环保陶瓷。

枫溪陶瓷的另一新兴门类是环保陶瓷。

其它工艺制品。

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陶瓷相关的工艺品如树脂工艺品、蜡制品、玻璃、铁制和木制工艺品等应运而生,并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用心爱心专心 1(二)枫溪陶瓷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枫溪的陶瓷生产,分成三类,即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开始应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进行教学,这一模式的提出推动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提升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某一学科的知识,以获取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

本文主要对其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策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其自主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记忆历史学科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使用合适的策略将研究性学习融入课堂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爱上课堂氛围,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提问,奠定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基础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立足于转变课堂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由教师进行引导,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历史知识,加深理解。

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教材知识中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发问,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并让学生自主讨论解决,最后教师进行解答。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历史知识,在提问当中突破思维的限制,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比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身为教师,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是教师应尽的责任。

历史是一门具有时代艺术感的学科,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个人独立思维的培养,在学生提问中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面对历史的时候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时,可以与其他文明古国进行对比,使学生思考,为什么四大发明诞生于中国?并鼓励学生对四大发明的诞生背景进行提问,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跳出思维局限,分享个人的想法,在讨论中产生新知,深化自己对四大发明的理解。

此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使学生进行思考:如果四大发明没有被阿拉伯人带到欧洲,中国的科技能否领先于欧洲?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如果对于四大发明引入欧洲的过程不太了解,便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学术型课堂建构:以“秦始皇”教学设计为例

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学术型课堂建构:以“秦始皇”教学设计为例

新高考视域下高中历史学术型课堂建构:以“秦始皇”教学设计为例“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是历史新高考的基本要求和评价理念,规约着中学教学的方向,倒逼课改的步态和课堂的变革。

笔者以为,基于学科素养构建历史学术型课堂是可行的探索途径。

概言之,即基于历史学科的结构与特性,倡导专业的探究学习,涵育核心素养、建构学科育人的新课堂类型,其中内含着学习的自觉、学术的品味和学科的要求。

本文尝试以历史人物“秦始皇”教学设计为例,揭橥其中的意蕴,敬祈大家批评指正。

一、课题概说:什么是历史人物?什么是历史人物?其在历史行程中的地位、价值、作用与影响如何?这是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主题和旨趣所在。

值得一提的,享誉世界的年鉴学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着重长期的、结构的、总体的历史,认为个人和事件是无足轻重的,“在我想到个人时”,“我总倾向于认为,他陷入自身几乎无能为力的命运之中”,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历史人物与“时代”有着怎样的链接与离合关系?这是首先需要思考的题旨,以下我们返观历史行程和史料缝隙中的历史人物,尝试历史学术型课堂的实践。

二、导入新课:李白《古风》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你认为李白《古风》描述了哪一个历史现象?透过李白的视界展示秦始皇的历史肖像,以诗证史,复原秦统一的恢弘图景,引领学生回到二千多年前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历史现场,身临其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导入本课的教学主题。

三、展示主题:“秦始皇——千秋功过?”为什么是“千秋功过”秦始皇?“历史现象系海水般一波堆一波,愈堆愈高,成为波浪,波浪打着不同崎岖的海岸,随着地形的不同,溅起各式各样的浪花”,恰如秦始皇留给后世的印象:千秋功过,在不同时代留下了不同的波影。

稍稍调整,本课的课程目标为: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贡献和史实;2.探究秦始皇在不同时代的“形象”变迁,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探究——以疫情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为例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探究——以疫情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为例

课堂/实践荩案例分析KETANG SHIJIAN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探究——以疫情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为例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展妍娜因疫情防控的需要,云端教学、居家学习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线上学习之余,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研究问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年设计了“线上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九个学科从自身学科特点出发,设置小课题。

历史学科是围绕20世纪和21世纪哈尔滨地区经历的两次瘟疫,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

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历史备课组最初设计了多个角度,比如中国历史上重大疫情、历史上的疫情灾害及应对措施、人类历史上的若干次重大疫情等。

最终确定研究性课题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情境性。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环境,感受人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对史事进行深入的探究。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经播出《伍连德与东北大瘟疫》,1910年10月,鼠疫从沙俄经由中东铁路传入哈尔滨,通过飞沫传染肺鼠疫很快蔓延到整个东北地区,波及到临近省份。

外交官施肇基力排众议,力荐31岁的马来西亚华人医生伍连德承担东北防疫的重任。

在疫区,面对各种困局,伍连德孤注一掷,果断提出对哈尔滨采取“戴口罩、建隔离区和火葬”等措施,最终消灭鼠疫。

纪录片中展示了很多珍贵的图片和文献资料,还原了当时疫情暴发的主要经过。

一位学生在研究感悟中写到:“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开展,一开始历史教师在Pad上发布了《伍连德与东北大瘟疫》的视频时,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看,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所以在选择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

”现实性。

课题的研究与现实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对于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是有帮助的。

本次疫情与20世纪的东北大瘟疫从传播途径和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哈尔滨虽然不是本次疫情的中心,但也受到了波及。

以乡土历史资源为课题进行研究,学生便于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更能引发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高中历史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 一代风骚——曹孟德素材

高中历史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 一代风骚——曹孟德素材

一代风骚——曹孟德研究目的:1.通过对曹操人物性格特征的探究及其人生历程的分析,客观评价曹操的人物形象,并了解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这段历史背景,以史明志,从而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2.初步了解研究性课题的一般研究步骤及过程。

研究思路:1.到图书馆、书店或者上网查阅、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背景,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小组分工对周围人士进行采访调查,总结曹操的大众形象。

3.整理有关材料及调查结果,系统评价曹操并总结出社会意义。

课题内容:背景:东汉末年, 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皇帝昏庸无能,导致了大权旁落,政局混乱。

人民生活困苦,发起了黄巾起义,政府无力抵抗,只好利用地主私人武装。

这样镇压起义后,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军面。

在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地主武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占地盘,从而形成一股割据势力,“务相兼并以自强大”。

正是在这混乱的天下局势下,才开始了曹操金戈铁马的一生。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人,汉族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庙号太祖。

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

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公元201年在仓亭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并于公元207年十二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成为东汉政权丞相。

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公元212年又击败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高中历史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 《潮州传统艺术的开发与保护》素材

高中历史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 《潮州传统艺术的开发与保护》素材

某某传统艺术的开发和保护一.课题提出某某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英才辈出,文化璀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居,创造一方文化。

某某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演绎出某某独特的地方风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某某人还通过与其它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风格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

她拥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

某某菜、某某工夫茶、某某大锣鼓、某某戏、潮绣等众多“潮〞字品牌,构成某某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自古就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的美誉。

某某传统艺术也风格独特。

某某木雕、潮绣、潮剧、某某大锣鼓、某某工夫茶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某某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橱展〞。

某某工艺巧夺天工,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某某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某某工艺陶瓷风格独特,某某枫溪是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之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外来文化的融入,使得传统的某某传统艺术渐渐被人淡忘。

怎样保存某某传统艺术并让来潮的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作较全面的了解呢?这就是我们选择“某某传统艺术的开发和保护〞这一课题的原因。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某某传统艺术的形成、发展以及现状的研究,从中了解某某传统艺术更深层的历史内涵,并结合某某历史,探讨如何开发和保护某某传统艺术。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课题,更深入地了解某某传统艺术,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重新发掘人们对某某传统艺术的情感,让这个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人们的需求,再次焕发出绚丽的色彩,成为某某传统文化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研究内容〔1〕对木雕的研究〔2〕对潮绣的研究〔3〕对潮剧的研究四.研究过程〔1〕上网查找,收集资料,了解某某传统艺术。

〔2〕组员讨论制定调查问卷〔3〕统计.分析收回的问卷〔4〕出外采访五.研究结果1.某某传统艺术概述某某地处某某省东部,西与某某接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及创新成果辛亥革命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及创新成果辛亥革命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及创新成果辛亥革命一、研究背景介绍为了使研究性学习真正走进高中历史教学课堂,2003年10—12月,我们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历史备课组结合教材内容“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开展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从前期准备到活动暂告一段落,历时两个月。

现谨将组织该活动的过程与体会简要整理如下,敬请学界前辈同仁赐教。

二、研究方案设计1.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辨别、分析历史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尤其是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写作、演讲、辩论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团队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知识创新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等。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2、研究方式: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问卷调查、模拟学术讨论。

3、研究计划:(1)时间:2003年10月13日——12月14日。

(2)参加人员:高一师生660余人及指导老师林桂平、钮昕华等。

(3)活动时间安排:10月13日——11月2日:完成教学进度;选择研究课题;自愿划分课题研究小组(每组2—8人为宜);教师开设辅导讲座。

11月3日——16日: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

11月17日——30日:学生写作、修改历史小论文;开展问卷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12月1日——7日:分班级组织模拟学术讨论会,选拔成绩优秀者参加12月6日的全年级“‘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研究性学习模拟学术讨论会”。

12月8日——14日:展示研究成果;学生写个人研究体会和总结;教师完成总结报告。

4、研究课题与研究子课题研究课题: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研究子课题(仅供学生参考):(1)辛亥革命成败之比较;(2)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民主化;(3)辛亥革命与民族工业的“春天”;(4)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5)评价革命成败的标准;(6)孙中山民元让位与辛亥革命的失败;(7)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风尚;(8)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局与辛亥革命的成败;(9)历史终极意义与辛亥革命的失败;(10)辛亥革命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比较;等等。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主题2 中华传统文化》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主题2 中华传统文化》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设计一、指导思想中华传统文化,蕴天地之精神灵魂,藏天地之生命力量,以永不竭息的生命力量孕育着人类生生不息,以永不竭尽的智慧光明,照耀着每一个众生。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中国宗法血亲制度的渊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尊老爱幼、尊师敬长的意识。

2、知道中国瓷器、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借此感受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3、通过钱币的发展历程,加强对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感知。

4、围绕四大发明展开的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准备1.提前准备相关测评练习题。

2.每个组自行绘制研究性学习研究表格。

3.制作ppt 课件,更加直观,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熟知中国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科技经济的发展。

五、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掌握中国古代货币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回顾之前所学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回顾所学知识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采取温故知新的方式,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导入研究主题:中国传统文化。

明确研究范畴的知识框架从四个方面去着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影响深远的宗法血亲制度学生: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讨论宗法血亲制度下的突出案例: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是怎么样的一种制度。

教师:中国历来注重宗族血缘的关系,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学生讨论宗法制度的优劣点:宗法制从诞生开始,一直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人们敬仰名门大姓,标榜同姓同宗,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与家庭结构,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作者:周圣崇来源: 浏览次数:2184 分享到: QQ好友 QQ空间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网易微博一键分享打印复制网址(1)中国崛起的艰难之处在哪里(2)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和希腊政治制度的影响(3)英国人为何不崇尚暴力(4)美国人为何具有特强的创新精神(5)东罗马帝国为何在西罗马帝国灭亡近期一千年后才灭亡(6)中国的文字结构制约中国的发展吗(7)长城与400毫米等降雨量线为何如此吻合(8)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何如此牢固(9)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如此之长(10)朱元璋对贪官古代大开杀戒(11)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何大多数命短(12)中国古代的统一过程中为何由北向南统一的居多(13)英国几百年的霸主地位为何为美国所取代(14)巴黎公社革命如果没有主观上的失误会走向成功吗(15)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美国为何不与其他列强一样希望瓜分中国(16)蒋介石为何乐于与宋氏家庭联姻(17)红军长征为何展转二万五千里(18)日本人为何十分残忍(19)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为何很少出国(20)华约解散后为何北约不但不解散反而东扩(21)美国为何既不愿中国统一也不愿台湾独立(22)为何四大文明古国现在都不是世界强国(23)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联为何在几年之间成为历史(24)美国会长盛不衷吗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2)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4)西藏问题研究(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6)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8)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9)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1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12)对李鸿章的再认识(1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六)、历史学科研究课题分类1、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国古建筑研究台湾和大陆交往的历史中国古地名研究2、中国近代现代史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研究“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原因本地区战争年代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迹调查近代中国著名人物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3、世界近代现代史世界史上著名人物研究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不同时期国际关系研究法西斯势力崛起的原因第三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日本对二战的反省4、地方史研究当地历史古迹的调查当地民俗研究地方方言研究学校校史研究当地杰出人物传略地方服饰研究地方饮食文化研究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仲伟伟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研究性学习

浅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研究性学习

2 Q M ! ≥ O 至 T H 星 E R L 塑l A N 2 D
2 、注 意培养 学 生多种 能 力, 打好 计算 的基 础 。 培养 学生 的 计算 能力 ,就 要 从 口算—— 笔 算—— 估 算 多种 能力 的培养 入 手 , 口算 既是 笔算 、估 算和 简 便运 算 的基础 ,也 是计 算 能力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每 位 同学 都要打 好 口算基 础 ,加 强 口算训练 ,提高 口算 能力 。 首先 要 掌握 方法 ,做 到基 本 口算 要熟 练 ,常用 数据 要 熟记 ,简 便计 算 要 自觉 。可 以根 据每 天 的教 学 内容适 时适 量地 进 行一 些 口算训 练 ,每 天坚 持练 一 练 ,通过 长 期坚 持的 训练 ,既培养 学 生坚 强 的意志 , 又可提 高 学生 的计 算 能力 。 其次,重视笔算能力的培养 。平时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 习 惯 ,以及 书 写格 式规 范 的习惯 ,这 些 都可 以很 好 的防止 与 减少 学生 计算 中的错 误 。使 学生 的准确 率得 到 增强 。 最后就是估算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 法 ,指 导 学生 养成 “ 估 算— — 计算— — 审查 ” 的习 惯 ,有助 于 学生 适 时找 出 自己在解题 中的偏 差 ,重 新思 考和 演算 , 从而预 防 和减 少差 错 的产 生 ,提 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形成 高计 算能 力 。 得 到 同步发展 。 3 、分层 练 习 ,从实 效 中提高计 算 能力 。 1 、弄 清算 理 ,切实 掌握 有关 计算 的知 识 。 为 了促使 学 生熟 练地 掌握 计 算的技 能 技巧 ,形 成计 算 能力 ,设 计有 针 计 算教 学 中,大多 老师 觉得 没有 办法 讲 ,只 是 多练 ,达 到“ 熟 能生 巧” , 对 性 、有层 次 、有坡 度 的练 习 。如 :基 本练 习— —巩 固 练习— — 提高练 习 。 殊 不知 ,学 生 虽然 能够 依据 计算 法 则进 行计 算 ,但 是 由于算 理不 清 ,知 识 基 本 练 习检 查对所 学 知 识的 掌握 情况 ,巩 固练 习 则对所 学 知识 加 以巩 固 , 迁 移 的范 围就 极为 有 限 ,无 法 灵活运 用 算法 来应 对 具体 情况 。我 们 教师 的 提高 练 习则 是针 对重 点难 点 ,检 测难 点 的突破 情 况 ,和一 些易 混 、易错 的 教 学应 该充 分利 用教 具 、学 具 ,学 生通过 大量 的动 手 操作 ,由具体 到抽 象 , 题 型 ,采 取 对 比性练 习 。将 易混 易错 的题 目放 在 一起 ,让 学生 区分 比较 , 从 感性 认识 上 升到 理性 认识 ,从而 真实 的感 知 知识 的形 成过 程 。再 联系 学 以提 高 学生 的鉴 别 能力 。计 算 中,学 生容 易被 一 些相 似 的数 目所混 淆 ,影 生 的 生活 实际 ,从学 生 已有 的生活 经验 入 手 , 解 决现 实 生活 中 出现 的 问题 。 响其 对法 则 的正确 掌握 和 定律 的运用 。 比如: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时,创设情境:同学们有多少是骑 自行车来上 总之 ,学生 的计 算 能力 不是 靠一 朝一 夕 能养 成的 。作 为教 师 ,在 计算 学 的?你 喜 欢 骑 自行 车吗 ?最远 骑 到 哪? 这样 从 学生 熟 悉 的生 活 事例 中 去 教 学 中, 要 做 到不 断思 考 , 不 断探 索 , 把它 和 目前新 课标 所倡 导 的生活 实 际、 理 解 加法 的运 算定 律 更符 合小 学 生的认 知特 点 。才 能更 好 的利 用这 些定 律 情 感态度 等 结合起 来 , 避 免计 算 的单一 性 、 枯燥 性 。 同时训 练应 持之 以恒 , 和 性 质使 计算 变得 简洁 。 只 有这样 ,才 能使学 生 的计算 能 力得到 更 大的提 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案例设计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一股“国学热”悄然兴起。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源头是什么?那个激情澎湃的思想盛世留给了我们那些智慧与震撼?诸子学说对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

(二)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通过分组收集资料、交流与展示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诸子百家的学习,体会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内容: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四大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方法:1)利用互联网、学校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

2)通过汇报、演讲、多媒体课件、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四)预期成果:1).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名言集锦。

2).自选角度的研究成果汇报演讲。

3).书法、诗词、手抄报、小品、绘画、课件等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实施步骤:1)、课前准备:1.动员与培训,初步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及其基本方法。

2.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按儒墨道法四个子课题研究,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子课题,教师适当调配成员。

3.各组选举组长并制定活动方案。

2)、课题实施:1.多渠道搜集有关资料。

2.对资料分析加工,形成成果。

3)、汇报交流:1.各组制作各学派的名言录,并阐释该学派的思想主张。

2.自选角度,就本组研究成果发表一个两分钟演讲。

3.组间相互质疑提问。

4.其它形式的汇报交流。

(六)推荐研究子课题。

1.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浅谈老子的辩证法。

4.老子“无为”思想与今天的环境保护。

5.《墨子》中的科学之光。

(七)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环节。

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通过同学们自主地探究与学习,把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结题报告、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报告会、辩论会、演讲赛、宣传栏等形式展示和交流。

最后教师还要对学习过程、探究成果及时、认真地进行总结、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高效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它成为开启学生智力之门的一把钥匙,需要同行们继续探索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