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优质的课堂教学,是以科学性为基调,以艺术性为旋律的美妙的交响乐章。
语文课堂教学,尤其应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假如用文体来打比方的话,可以这么说:它应有议论文的严密、充实,记叙文的活泼、灵秀,说明文的平实、得体,诗歌的凝重、激情。
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性艺术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把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呢?一、鲜明的教学主题与新颖的教学构思相结合一堂课可能有几个教学重点,也可能要解决几个教学难题,但这些重点、难题必须要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必须上升到知识、能力、智力相结合的某一高度,这就是此堂课的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要传授哪些知识?设计哪些?练习围绕这些知识点和练习题要提高学生什么能力?这些问题又统一于哪一个中心上课前,教师应有周密的设计和详细的安排。
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要使教学主题鲜明突出,还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构思。
要考虑采用什么方法导入,设计什么问题启发,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等等。
有了这些,才能使教学内容付诸实施,也才能使教学主题鲜明有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深刻地阐析与灵巧的手段相结合要使学生学到新知识,没有讲析是不行的;要把学生的思索往深层引进,没有深刻的阐析也是不行的。
必须采用巧妙的教学手段,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许多教育大家的课,成功的秘诀多在于此。
曾有教师亲耳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的一堂观摩课——《皇帝的新装》对此深有感触的写到,受益匪浅!宁老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完全摒弃了依次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归纳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等老一套教学模式,而采用巧妙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初读课文前,布置学生以“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的形式给课文拟副标题,并做简单解释。
其次,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继而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对众多答案逐个筛选。
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不同等级的评 学 呢 ?
价 方 法 全 面促 进 学 生 的健 康 发 展 ,
教 师 缺 乏 应 有 的批 评 底 气 和 批 评 教
评价缺乏真实性 。 很 多 教 学 育 的艺 术 课 堂评 价 关 注 知 识 与 技
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合理 、 真实、 的 课堂 中 ,我 们 经 常 能 听 到 这 样 的 能 多 , 对过程与方法 、 情 感 与 态 度 等
经 过 教 学 实 践 ,我 深 刻 地 认 识 点 上 获得 发 展 。 因此 ,科 学 真 文 合 理 地 评 价 方
学 习 水 平 必 须 从 只 关 注 学 生 的基 础 式 不 是 为 了 给 学 生 一 个 对 与 错 的 结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是 数 学 活 知 识 与 基 本 技 能 掌 握 情 况 ,逐 渐 全 论 ,也 不 仅 仅 是 为 了检 查 学 生 的 学 动的 教学 , 是 师生 之 间 、 生 生 之 间 部 转移 到全面 关注学 生 的情 感 、 态 习情 况 ,而 是 为 了 让学 生 在 现 有 基 交往互 动 、 共 同发展 、 共同进 步 、 共 度 、 个性 、 认知、 能 力 等 各 方 面 的 发 础 上 取 得 实 实 在 存 的发 展 ,通 过 这 同学习的一个过 程 。 教 师 在 课 堂 教 展 上 来 ,把 学 生 的 学 习潜 力 全 部 激 种 评 价 使 学 生 学 会 更 多 的 学 习 策 学 中 评 价 学 生 时 要 正 确 地 认 识 学 发 ¨ { 来 ,数 学 学 习 评 价 的作 用 主 要 略 , 提 供 展 示 学 习 效 果 的 平 , 形 成
生的个 体差异 , 因材施教 。在 当前 是通过收集认知领会 、动手 实践 等 学 生 自我 认 识 、 自我 反 思 、 自我 教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它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科学性。
艺术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知识更加生动、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科学性则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成果。
首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讲解、讨论、实验、展示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知识。
通过生动的故事、精彩的例子和趣味性的活动,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艺术性还表现在教师的表达方式和声音语调的运用上,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情感色彩,更易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深刻理解,并据此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此外,科学性还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上,包括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资源的利用、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等,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艺术性使得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性则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科学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更要注意它的艺术性,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当领导的要讲领导艺术、搞外交的要讲外交艺术、搞推销的要讲推销艺术。
同样,搞教学的也要讲教学艺术。
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在工作中指人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工作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
教学中,若能很好地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巧妙的结合起来,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那学生的学习的效益上将会得到新的提高。
1.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呢?1.1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科学的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相关理论。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进一步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做到既要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又要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完善自己的个性,建全自己的人格。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精辟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育人的重要性。
然而,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内在素养。
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风范,这一切都应从老师的示范做起。
老师要充分准确的发挥自身的示范效应,就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也只有如此,教师才会有健康科学的表现艺术。
1.2认清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
教学艺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
因此,教学艺术是要解决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怎样求得发展的问题。
它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学的对象。
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有利于协调师生问的亲密关系,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豁达开朗的个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无论是学生的身理上、心上、个性特点上、还是知识结构上,无不成为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
这就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
1.3教学艺术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教学艺术表现为肢体的、神态的、语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促进的。
论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论 大 学 本 科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的 科 学 性 与 艺 术 性
刘谷 金 沈 明 良
[ 摘 要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是 本 科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最 主 要 最 重 要 的 一 环 。搞 好 课 堂 教 学 不 仅 要 发 挥 教 师 在 课 堂教 学 过 程 中 的 主 导 地 位 , 而 且 需 要 讲 究 课 堂 教 学 的 合 理 性 、 科 学性 与 艺 术 性 。 既 要 让 学 生 学 到 新 的 知 识 , 还 要 提 高 学 生 运 用 知 识 的 能 力 ;既 要 让 学 生 学 会 综 合 知 识 , 更 要 使 学 生 学 会 创 造 和 创 新 。 [ 键 词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 科 学 性 ; 艺 术 性 关
研 究 的 系 统 性 主 题
主 讲 教 师 主 导 整 个 课 堂 教 学 的 全 过 程 。 课 堂 教
学 首 先 是 教 师 讲 授 知 识 的 过 程 , 同 时 也 应 该 是 教 师 发 挥 自 身 主 导 角 色 、 实 施 课 堂 管 理 的 过 程 。 作
为 主 讲 教 师 既 要 教 好 又 要 管 好 , 教 管 兼 备 。 大 学
状 态 , 饱 满 的 情 绪 和 负 责 的 工 作 态 度 去 吸 引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去 感 染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绪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热 情 。 这 里 有 一 个 现 象 值 得 教 学 管 理 者 思 考 : 不 少 教 师 经 常 连 续 上 四 节 课 。 这 显 然 是 违 背 基 本 教 育 教 学 规 律 的 。 可 以 设 想 , 要 求 一 个 教 师 充 满 无 限 激 情 地 连 续 授 课 四 学 时 是 多 么 的 残 酷 无 情 。 另 外 , 学 生 连 续 上 六 节 课 的 现 象 也 严 重 影 响 到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 这 也 是 来 自学 生 比 较 广 泛 的 意 见 , 教 学 管 理 者 应 重 视 这 个 问 题 。 如 何 调 节 好 教 师 与 学 生 的 时 间 , 高 效 利 用 学 校 有 限 的 资 源 , 这 也 许 并 不 是 一 个 简 单 的 问 题 , 但 是 应 该 认 真 研 究 并 妥 善 解 决 , 不 能 因 为 客 观 条 件 的 不 足 而 牺 牲 教 学质量 。 三 、 课 堂 教 学 的 合 理 性 与 科 学 性 是 一 个 值 得 永 恒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我们在谈到教学的艺术性时,自然要联系到教学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科学性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各科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科学,其知识结构是一种科学体系,这是科学性的实质方面。
例如,代数中数的概念,从整数到分数,有理数到无理数,实数到虚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声学、原子物理学等都有各自的结构体系。
如果教学中教师在知识方面出现了概念性错误,偏离了知识的科学体系,我们说,这是科学性错误。
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鲁讯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在板书时把“峰”字写成了“锋”。
电影《红衣少女》中的韋老师,讲《吕氏春秋·察今》篇时,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一句中的“铘”(ye)读成了“邪”(xie)。
语文课中教师读错字或写错字,都属于科学性错误,因为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使学生正确掌握汉语的字词。
理科教师如果讲了错误的概念,也是科学性错误。
如,一位1/ 7化学教师在讲“碳酸钙”时说:“石灰石加粘土就制成了水泥”,他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煅烧。
课本中原是“粉碎的石灰石和粘土按适当比例混和,再加强热,就制得水泥”。
这位教师的错误是他备课时不够细心,讲述时又不够严密所致。
除了这种直接的科学性错误外,还有一种间接的科学性错误,即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及时加以纠正。
如,有一位小学自然教师,在讲静电现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静电现象。
学生说,梳头时有轻微的响声,脱毛衣时有轻微的响声,如果在傍黑儿时,还可以看见微小的火花;但有的学生说,用砂轮磨刀时也发出火花和响声,用火通条敲打烧红的火盖时,也迸发出火花。
学生举的后两例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只看到了静电的表面现象(响声和火花),而未掌握实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这种错误并不为怪,问题在于这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不加评价,既不肯定正确也不指出错误。
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加纠正与教师自己讲了错误的概念,其结果是一样的,同属于科学性错误。
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知识严密 的科学系统性 , 还要综合运用教育学 、 心理
学、 生理 学 、 学 、 学 、 会 学 等诸 方 面 的知 识 , 美 法 社 是
一
种 综合 性很 强 的科 学实 践活 动 。课堂 教学 的科 学
有效地传递给学 生 , 转化 成学生个体 的精神财 富。 它可 以将人类几千年的知识探索成果在几小时内传 授给学生 , 使学生 由不知发展到有知, 由知不确切 、
于教 师在 教材 中对科 学 美 的发 现 、 受 、 炼 能力 。 感 提 教 师 在教 材 中应 努 力 发 现 、 掘 、 受 学 科 的 内在 挖 感
了教学美 。真正的教学是一个美的创 造活动, 在这
个 活 动 中 , 师 占主导 地 位 。课 堂 教 学 给 了教 师充 教
分 自由创作的余地 , 可以以独特 的个性来发挥和施 展 自己的才能 。实现课堂教学艺术性 , 就要求教 师
・
88・
人子弟 , 也违 背 了教育 规律 和教 育 目的。事 实上 , 也
性, 提高教 学 效果 , 师 在 传 授 科 学 知 识 的 过程 中 , 教
只有真实可信 的教学 , 才能作用 于学 生认知系统和
认 知 结构 , 发学 生 的学 习热情 和学 习兴 趣 , 而实 激 进 现学 习 目标 。 同时 , 想 的课 堂教学 , 仅要 有学 科 理 不
21 年 1 01 O月
山 东女 子 学院 学报
J u n o h n o g W o n’ ie s y o r  ̄ fS a d n me SUnv ri t
oc . 01 t2 1 No 5 S r No 9 . e. .9
第 5期
总第 9 9期
如何搞好课堂教育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教 育设 计应 该具 有规范 性 、整 体性 、操作性 和 灵活性 ,
按 照规定 的程序 和 内容进行 ,大致分 为 : 准备 ,构 思,设计 几 个 阶段 。 1 、 准备 阶段 。 在这一 阶段,设计者 应弄清教学起点和终 点,可能性和条
过哪些方式 向学生反馈信息? 怎样调控教师和学生 的活动?
( 作者单位 : 重庆市开县南雅初级中学校)
( 1 ) 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具有哪些价值或潜在价
教学过程 主要 由定向环节 、活动环节 、反馈和调控环节 组 极性 ,使他们成为学 习主体 ; 注重进行学 习方法指导 ; 注 重教 师 成 。因此,教学过程 与方法设计 主要 包括 : ( 1 ) 定向环节设计 。 和学 生的相 互作 用 ; 注重教 师 的角色 。总之 ,提 倡进 行教学 设 构思教学 活动在什么样 的环境 中开始 和进行,确 定怎样设置教
计 ,用现代教学设 计来促进教学 的科学性 与艺术系 的统 一,改 学情境 ,确定怎样 帮助 学生形成学 习活动的定 向印象 ,使他 们 进教学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思考的 问题 。 大致 了解学 习的方 向、方法 、过程和 目标 。( 2 ) 活动环节设 计 。
二、怎样进行教育设计
认知结 构等方 面,当前的教学活动各 有哪些具体任务。 ( 2 ) 教学 身姿 、体态和位置等 。 中有 哪些问题 要通 过教学设 计来解决 。 ( 4 ) 设计板书,板画的内容和方式 。 2 、教学对象调查与分析。 ( 5 ) 设计实验 内容和实验方案 。
( 1 ) 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习准备状况) 即完成学习活动所需
化学学 习活动通常 分为感知 、预 备 、加工 、形成 、联系 、巩固
3 ) 反馈调控环 节设计。怎样 测量评定学 自从现 代教 育设计概念提 出3 O 多年 以来,对它 的研 究 已迅 和运用发展 四个阶段 。 ( 生 的行 为和行 为变 化?通过那些 方式收集学 生的反馈信息 ?通 速成 为一种 专门领域 ,一些教育设计模式和理论先后 出现 。
浅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德育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所谓美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从而使人们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趣。
而语文教学是实施审美教育得天独厚的一隅,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把“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呢?一、让学生从“读”入手,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首先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必经之路。
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
语言的海洋是色彩斑斓、辽阔无边的。
新颖巧妙的比喻、荡人心魂的情韵、精彩和谐的叠句、智慧隽永的警句、整齐优美的排比、机智含蓄的幽默等,在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朗读这些优美的文字不仅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更能感受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二、让学生从“品文”着眼,挖掘作品的形象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又以形象感染和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语言有了直接的审美感受,获得了审美愉悦后,还要对作品鉴别和评价,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这种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仅仅靠“读”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品”,即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对文章作深入分析、归纳和判断,从中挖掘出作品的形象美。
一个美好却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崇高信念;而一个丑陋又猥琐的形象,则能让学生痛斥丑恶,憎恨虚假。
形象越鲜明,学生的思想影响就越激烈、越深刻。
如学习《曹操煮酒论英雄》,通过对刘备、曹操的语言、心理加以归纳和整理,就能对他们的形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曹操骄矜多疑,老谋深算;刘备善于伪装、大智若愚。
在美与丑,智与愚的对照中人物的形象美得以品鉴。
三、让学生“悟”出文章的内涵,领略作品的思想美打开语文教材,那一篇篇凝聚作者浓郁的情感和心血的作品无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的思想光芒。
领受作品的美,必须靠“悟”,惟有“悟”才能把审美体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完整而深刻的领略作品的思想之美。
合理调整教材内容体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1)
合理调整教材内容,体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摘要] 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课堂教学还要源于教材、新于教材。
因此,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角度设计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既扎实系统,又灵活机动的有机整体,达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本文从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化、扩展,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运用多种方法手段促进教学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而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合理调整科学性艺术性科学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它的作用将影响一代人的发展。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发现,它有时不能满足课堂的具体需要,而解决着这一矛盾的只有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忽视教材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盲目崇拜教材,不要做教材的“复制者”,而要做教材的“创造者”。
在实际教学中,应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巧妙的、灵活地、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对已使用的教科书做出相应的“裁剪”,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以及怎样巧用和活用教材,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教材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宣科,从旅行式教学的泥坑中解脱出来。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
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重新组合。
(1)认真研究“四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紧密围绕四点,即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点进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因此教师要明确四点,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到抓住重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澄清疑点,落实好知识点。
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做到讲清楚,讲明白,讲正确,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详略得当,扎实有效。
(2)联系实际,适当调整教材先后顺序科学课程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科学课程是怎样落实到教材的内容之中的,进而理解编写者所设计的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和顺序。
例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例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插曲”。
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
教师只有读懂学生,找到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学问题,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认识了1/2后,在设计“揭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环节时,我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情况,下面我想把这一过程再现给各同行,可能对大家也会有所启发。
过程描述:我拿出两个大小明显的苹果,问:“谁大?谁小?”(学生脱口而出)又问:“它们的1/2一样大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物体有大小,物体大,物体的1/2大;物体小,物体的1/2小。
再问:“如果两个苹果一样大,它们的1/2一样大吗?”根据学生回答,我又板书:物体一样大,它们的1/2也一样大。
我正在为自己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沾沾自喜时,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小手,说:“老师,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苹果,所以,它们的1/2也不会一样大。
”“哎,可爱的孩子,干吗这么较劲呢?”我心里嘀咕着,稍作考虑,说:“你很会动脑筋,提的问题很好,很有科学性。
但现在,我们假设两个苹果是完全一样大的,好吗?”于是,那个学生满意地点了点头,高兴地坐了下去。
正当我在为自己处理了课堂问题而暗暗庆幸的时候,又一只小手高举了起来:“老师,就当世界上真有两个完全一样大的苹果,它们的1/2也不会一样大呀。
因为切开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准确的。
”天哪,如果说刚才那学生给了我致命的“一刀”的话,现在这不是往我刚才的伤口上撒盐吗?我又只好表扬了这位学生,而以假设没有误差结束了这一环节的教学。
感悟体会:由此,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课外知识丰富,课堂上往往会“险象环生”。
每当此时,我们教师该如何应付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该如何走近学生、读懂学生?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语文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途径
正确传授、智力的合理发展和能力
点或几个教学难题 ,这些重点难题 人带来的是希望和力量 ”的主题 。 智力相结合的某一高度 ,这就是这
堂课的教学 目标。没有教学 目标的 标不鲜明的课堂也是科学性不强的 学,既不利于深化知识 ,又不利于
语文教 学应 以全 面提高 学生 素质 为
坠。笔者则认为,教师应把 “ 春的 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作为教 学 目标,把教材规定的训练重点作 为从属 目标。基于此指导学生学习 春的活力是通过什么景物传神地表
现 出来 的?学 生 读 “ 春草” ,明 白
一
马卡连科在 《 论共 产主义教 审美的人” ( 席勒 《 教育书简》 ) 。
语 文教 学科 学性 和艺术性 相 仕△ 口口 的途径
豪 朱德 琴
语文教 学既是科学 ,又是艺 术 ,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语文课 堂教学 ,应有严密的科学性与巧妙
的艺 术性 :它应 有议 论 文 的严 密 、
( 卢梭 《 爱 弥尔》 ) 。 “ 教 亦多术 文重点与难点设计练习、解决问题 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 ,在课堂教 等等。教学在课堂进行艺术构思 ,
逐步提高。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
还有许多具体问题 ,这些教学问题 如果不用教学艺术加以灵活处理, 明,如果只强调科学性的课堂教学 在于授课者没有把教育与巧妙的艺 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教研 天地 2 0 1 3 0 9
种教法可以说是抓住 了目标,把握 了教与学的关系精髓——科学性与
学风格相结合。为了在语文课堂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务 必有广阔性 、深刻性 、灵活性 、敏 捷性 、批判性等 良好 的思维品质。
数学课堂教学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数学课堂教学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摘要:数学教师应特别注重数学学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利用其本身独有的魅力,感染、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境艺术性教学设计数学是一门科学,它思维严密,逻辑性强,具有极强的学术性,经常会出现大段的公式推导与长篇的演算。
而所有这些都会使这门科学变得枯燥乏味,给我们数学教师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数学教师应特别注意其科学性与艺术性,利用艺术本身独有的魅力,感染、吸引受教育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堂教学质量。
一、导语的艺术性导课要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听课的需要;导课要有新颖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课要有启发性,才能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听课的角色。
1.创设情境,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思维始于疑问和好奇,而疑问和好奇,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笔者创设了分桃子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6、7、8、9、10、1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么分?学生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的正好分完,有的还有剩余?这时,教师加以总结:“像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有余数除法的性质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充分的揭示,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猜谜语导入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他们的求知欲。
在教学“认识钟表”时,笔者先让学生猜谜语:“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一根长,一根短,滴答滴答转圈圈。
”他们异口同声答到“钟表”。
这样的导入,既显得新颖别致,又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能顺利地进入主题。
3、以故事导入新颖性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采用幽默轻松的故事,把抽象的内容以浅显的形式引出来,往往能出奇制胜。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是这样激趣的:“今天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脑子很笨的老财主,他给两个儿子分地。
长方形的地分给了大儿子,平行四边形的地分给了二儿子,但是,两个儿子都认为分给自己的那块地小,都说老财主偏心。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一、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二、教育的艺术性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导入新课的艺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二、自主探究的艺术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三、结论确立的艺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迫切要求对所学知识有一清晰的认识;在此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调控,引领整个教学活动沿着教学设计的轨道顺利向前;在交流中,教师要巧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自己的智慧组织学生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四、巩固练习的艺术巩固练习是每节新授课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尝试、巩固、升华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既要考虑到新知的难易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然后再设计出有梯度的练习,由易到难,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要让他们学有余力,产生继续探究实践的兴趣;只有这样,教学才是成功的;五、拓展延伸的艺术经过巩固练习之后的学生,已能达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再一味地重复练习下去,学生必然觉得乏味,因此此时要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事,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拓展延伸”是新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者如果能够把握好教材内容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相应的“拓展延伸”策略,将会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色彩,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铺桥引路;六、自我评价的艺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从中找到快乐的一种方法,合理的自我评价,会使学生愉悦,进而提升他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积极的学习,进而得到全面发展;总之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的管理者、教师都应把精力放在搞好课堂教学上。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1. 坚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所谓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谬误的。
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认识的科学性;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和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
(1)对课堂教学认识的科学性。
①搞好认识活动。
要对课堂教学过程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培养人的工作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其次,从教与学统一的整体来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以认知任务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和教学观。
②搞好意向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这些心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另一类是围绕着认知活动展开的激发认知活动的意向活动,即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意志倾向。
意向活动虽不是认知活动本身,但它是认知活动的动力,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激发、调节、维持和导向作用。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还必须认真组织好意向活动,创设情景,创设环境,创设气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③搞好评价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
只有不断地进行评价,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
评价要注意及时性,要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评价还要注意教育性和保护积极性,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要注意分寸,切不可简单粗暴。
(2)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科学的。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更要注意它的艺术性,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当领导的要讲领导艺术、搞外交的要讲外交艺术、搞推销的要讲推销艺术。
同样,搞教学的也要讲教学艺术。
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在工作中指人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工作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
教学中,若能很好地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巧妙的结合起来,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那学生的学习的效益上将会得到新的提高。
1.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呢?1.1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科学的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相关理论。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进一步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做到既要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又要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完善自己的个性,建全自己的人格。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精辟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育人的重要性。
然而,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内在素养。
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风范,这一切都应从老师的示范做起。
老师要充分准确的发挥自身的示范效应,就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也只有如此,教师才会有健康科学的表现艺术。
1.2认清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
教学艺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
因此,教学艺术是要解决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怎样求得发展的问题。
它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学的对象。
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有利于协调师生问的亲密关系,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豁达开朗的个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无论是学生的身理上、心上、个性特点上、还是知识结构上,无不成为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
这就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
1.3教学艺术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教学艺术表现为肢体的、神态的、语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促进的。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传统教育一直是"灌输"式的教育,直到现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如何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如何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率要成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度处于两难的境地,因而在大量的教育研究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我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了一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前瞻性。
人类的思想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作为思想的引路人是必定要走在时代的前沿的。
高效率的完成课程内容,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很大的程度上积极的做好迎接变革和发展的准备,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前瞻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更科学、更广阔的空间[1]。
一、科学、艺术地看待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良对于每个人来说,语文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从刚出生的说话、识字到后来的阅读、写作,小学语文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学语文、用语文,这样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宽泛性。
它的不断演进让学生的思想也在随之发展和转变,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和发挥。
在这样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就不得不去思考语文学科在"高效课堂"构建上的必要性和深远的意义。
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语文课程变得丰富,如何达到多方面的要求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大前提。
小学语文教师要站在科学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要依托科学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2]。
二、掌握教学的重点,科学设计教学线索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爱玩爱闹的年纪,他们还没能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往往也不够集中。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跟随朗读,但是往往抓不住重点,所以说老师在教学重要突出课文的重点,纠正学生"舍本逐末"的错误,掌握教学重点和关键点的讲解、引导,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有"太阳"、"北极星" 、"大树"等特定事物,要根据这些事物针对课文的主旨"如何辨别"方向作出反馈,文中固然有很多词语也需要学习,但是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天然的指南针",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小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中国知名教育专家卢志文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首先是技术,终究是艺术。
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做基础,以艺术为巅峰。
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教师们如能不断地从这一角度和高度来认识总是和解决问题,定会有利于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事半功倍地提高效益,在教学相长中师生双方都可获得精神满足和艺术享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堂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课堂教学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创造性很强的综合艺术。
对教师来说,不仅是完成一项工作和任务,也是讲科学发展观与现实教学的完美融合。
教师青春常在,课堂春意盎然,学生如沐春风,既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开拓思维,深入理解。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实践智慧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活动形式,教学本身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立足课堂教学是教师不断形
成教学艺术的根本。
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需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获得丰富的个人实践智慧,拥有丰富实践知识和智
慧的教师能够在解决课堂问题时从多种视角整体把握,洞察多种可能性,运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迅速做出决策,妥善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有力彰显。
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审视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行为的自觉程度,增强教师实践理性,拓展教师专业自主,最终获得专业智慧和教学实践解放。
二、学会反思,形成教学主张
教学不能没有思想,教师不能没有教学主张。
教学主张的拥有是教师教学艺术形成的基础前提和重要组成方面。
教学主张熔铸了教师个人的理想、信念、情感和意志,表达了教师对教学的真切希望和祈求,是教师对什么是“好教育”的价值性问询。
教学主张的形成对于促进经验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化、教师个人教学理论的建构和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风格化有着重要意义。
三、寻找自身认同,培养教学勇气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必须要找到自身认同,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得到认可和肯定,教师才能不断培养自己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勇气,才能有不断追求教学艺术的动力。
教师寻找自身认同,培养教学勇气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观念上一直把教师看做圣人,“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认识,这种对教师的认识与定位是极不道德的也是不人道的,教师不是圣人,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同时也有追求自身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社会首先应该摒弃传统对教师的认识,把教师当做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满足教师基本的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教师才会拥有追求教学艺术的勇气和力量。
四、挚爱教育,视教师职业为信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内心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在教学实践中才会为了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的全面
发展而不懈追求教学艺术。
教师是一项职业更是一种天职,没有对教育教学工作全身心的热爱的人成不了一名好教师,只有对教师职业的全身心的热爱和崇敬才能把教育教学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当作自己人生价值和信念实现的舞台,不能仅仅把教师职业当做一种职业,更应该当做一
项天职、一种信仰。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人都向着幸福逐渐靠近。
如果教育教学仅仅只注重科学性和技术性而忽视艺术性,不免就会走向功利化和工具化,那么这样的教师永远都只是“讲师”而不是“人师”,教师成为知识传授的工具,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工具,教育教学丧失了其原本的魅力。
高超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的不断追求、不断提炼、不断升华而形成,只有不断追求、掌握和运用教学艺术,才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体验到教学生活的自由和幸福,从而通过教育教学造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实
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总之,教师应该对教学充满激情,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尽力做到教育本身就具有艺术性,他对于每个人的内在体会和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结果是不一样的。
我们都在做教育,但有的是主角,有的是配角,更有的人是过客,在学生或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和留下的形象是不同的。
教育应该终身在做艺术,在艺术中自我成长,其乐融融。
课堂教学的艺术永无止境,需要我们不懈追求。
教学有法,无而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只有交相辉映,启发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学习,这才是课堂教学艺术与科学的所在。
〔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唐文中主编《教学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页。
哈九增主编《艺术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周南照译《教学的美学》,《教育研究》1985年第3期。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83页。
《论文学》续集,第285页。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艺术中的哲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2页。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55页。
顾永芝《艺术概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72页。
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2页。
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2页。
《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3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美〕克莱德·E·柯伦《教学的美学》,《教育研究》198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