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选择题及答案
教师新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新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以下哪项不是内在动机的表现?A. 获得好成绩B. 对学习内容的兴趣B. 获得知识的满足感D. 完成挑战性任务的成就感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提问来促进学生思考,以下哪种提问方式属于高层次思维问题?A. 记忆性问题B. 理解性问题C. 应用性问题D. 评价性问题4. 以下哪个选项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一种智能?A. 逻辑数学智能B. 音乐节奏智能C. 人际交往智能D. 所有选项5.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哪些因素?A. 年龄B. 兴趣C. 学习风格D. 所有选项6.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A. 明确规则B. 积极强化C. 惩罚为主D. 一致性7.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 惩罚学生B. 选拔学生C. 促进学生学习D. 以上都不是8.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技术领域?A. 多媒体教学B. 远程教育C. 课程设计D. 心理咨询9.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以下哪项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A.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B.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C. 减少教师的教学负担D.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0.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侧重于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案例教学法答案:1-5 A C D D D 6-10 C D C C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 描述一下如何使用SOLO分类法来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阐述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招聘教师新课程考试试题

招聘教师新课程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教师的期望B.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C. 学习材料的难度D. 外部奖励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略差异,统一要求B. 强化差异,区别对待C.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D. 忽视差异,一视同仁3.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识层面的目标?A. 记忆B. 理解C. 应用D. 分析4.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优先考虑的是什么?A. 教学内容的覆盖面B.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C. 学生的学习需求D. 教学进度的安排5. 在班级管理中,以下哪种行为最能体现教师的权威?A. 严格执行校规校纪B. 经常对学生进行批评C.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D. 经常给予学生奖励6.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B. 提高教学的效率C. 展示教师的技术能力D. 替代传统的黑板教学7. 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什么?A. 客观性B. 公正性C. 鼓励性D. 灵活性8.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A. 定期进行自我评价B.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C. 教师代替学生反思D. 忽略学生的自我反思9. 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行为?A. 立即制止并严厉批评B. 忽略学生的行为,继续教学C. 引导学生自我控制D. 课后单独处理10.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如何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A. 仅依赖教材和教学大纲B. 结合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C. 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D. 仅根据教师的个人经验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 简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提问技巧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 描述一下你认为的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核心素质。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平衡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4. 阐述一下你认为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分数:2.00)A.教育质量√B.终身教育C.道德教育D.教育公平解析: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指标应包括( )(分数:2.00)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情感目标D.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解析: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这一要求,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
3.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分数:2.00)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解析:解析: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4.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 )(分数:2.00)A.学校负责人教育思想的转变B.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C.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D.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解析:解析: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
5.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分数:2.00)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解析:解析: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6.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分数:2.00)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D.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学习活动的方式解析:解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是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
教师招聘新课改强化试题试卷及参考答案(32页)

教师招聘新课改强化试题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2.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5.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7.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9.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A.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有意义学习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10.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二、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C.教育要面向世界D.教育要面向未来E.党的教育方针政策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包括()A.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B.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C.注重以学生为本D.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E.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3.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包括()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E.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4.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是()A.多样性B.均衡性C.综合性D.选择性E.地方性5.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A.改变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B.关注学生的兴趣C.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D.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E.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意识三、填空题1.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018·河北)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常考)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者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正确答案:A解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有:(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2.(2017·广东)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和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学与教的积极性。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不包括( ) A.个体学习B.自主学习C.探究学D.合作学习正确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3.(2017·河北)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保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④正确答案:C解析:略。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4.(2016·山东)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是( )A.教学改革B.学校文化的重建C.评价方式的改革D.学习方式的变革正确答案:B解析:学校文化的重建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5.(2017·河南)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指( )A.探究学B.自主学习C.合作学D.主动学习正确答案:C解析:略。
招教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招教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教育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教育是传授知识的过程B. 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C. 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D. 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答案:D2. 新课标强调的教育理念是什么?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答案:B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什么角色?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课程的执行者答案:B4. 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方式是什么?A. 填鸭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应试式教学D. 机械式教学答案:B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A. 忽视错误B. 害怕错误C. 分析错误D. 重复错误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______发展。
答案:全面发展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3. 新课标强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______。
答案:互动式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______,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答案:个性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______,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自主学习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课标中提倡的“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
答案:新课标提倡的“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有哪些新的要求?答案: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 请简述新课标中对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
答案:新课标中对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四是注重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教育改革教师考试试题

教育改革教师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课程的执行者D. 考试的评判者答案:B2. 教育改革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A. 传统讲授法B. 翻转课堂C. 合作学习D. 独立研究答案:C3.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应具备的首要能力是:A. 学科知识B. 教学技能C. 创新思维D. 信息技术答案:C4. 教育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差异性:A. 忽视差异,统一要求B. 强调统一,减少差异C.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D. 强化差异,分类教学答案:C5.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应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A. 只关注教学成绩B. 参与教育研究C. 只依赖教材D. 避免与同行交流答案:B6. 教育改革强调的课程内容应该是:A. 固定的、封闭的B. 灵活的、开放的C. 单一的、统一的D. 传统的、经典的答案:B7.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忽视错误C. 引导反思D. 惩罚学生答案:C8. 教育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A. 完全取代传统教学B. 作为辅助教学工具C. 避免使用D. 仅用于娱乐答案:B9.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应如何对待家长:A. 忽视家长意见B. 单向沟通C. 积极合作D. 避免接触答案:C10. 教育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教学反思:A. 避免反思B. 偶尔反思C. 定期反思D. 从不反思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改革中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更新。
答案: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实现自我更新的方式包括:持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参与教育研究和专业发展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以及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实践。
2. 描述教育改革中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教师在教育改革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包括:设计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以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新课程改革考试题库

教师新课程改革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德育为先D. 创新教育2.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维目标”不包括: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学习成绩3.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权威的代表D. 纪律的执行者4.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A. 单一讲授B. 互动合作C. 应试训练D. 严格管理5. 以下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学生评价方式:A. 过程性评价B. 结果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单一考试评价6.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体现:A. 学科独立性B. 知识系统性C. 学科交叉性D. 知识封闭性7.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教学氛围是:A. 严肃紧张B. 轻松愉快C. 严格规范D. 单一枯燥8.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差异:A. 忽视差异B. 强调统一C. 尊重差异D. 强化差异9.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包括:A. 仅限于教材B. 仅限于学校C. 包括社会资源D. 仅限于教师10.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体现为:A. 被动接受B. 主动探究C. 机械记忆D. 单一重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学生中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_________为主。
12.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体现学科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13.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_________,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5.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资源。
16.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应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综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答案】B【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答案】D【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答案】B【解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是教学评价调控功能的体现.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答案】D【解析】教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功能.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注重细节分析,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答案】C【解析】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相对评价能准确地表示出被评价者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定量评价不对评价作质的分析.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不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这种评价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级 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绝对评价是将被评价对象与事先确定的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达到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12.下列有关教学评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B.测验是常用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插入一定量的测验内容以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C.档案袋法是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搜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如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D.调查法是指有冃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历史状况的资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方法【答案】A【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被视察对象进行的观察.13.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B.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不能以点代面C.教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使被评价者明确努力的方向D.评价数据应该釆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信度才高【答案】D【解析】运用先进的技术队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高可信度.14.下列对教学评价过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评价的准备阶段应该完成调査问卷的设计B.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测验或者发放问卷C.在评价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权重对信息进行处理D.在评价反馈阶段把评价结果公之于众【答案】D【解析】在评价反馈阶段不应该把评价结果公布于众.15.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 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对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B.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16.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是由()提出的.A.奥苏贝尔B.波斯纳C.布鲁纳D.皮亚杰【答案】B【解析】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是通过增长经验和反思教学得以实现的.17.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随之()A.降低B.提高C.不变D.视具体情况而定【答案】B【解析】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要随之提高,这是必然趋势.18.()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A.教育实践课程B.普通教育课程C.学科专业课程D.教师专业课程【答案】D【解析】教师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19.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思潮.A.学前教育B.终身教育C.继续教育D.校本教师培训【答案】B【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20.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A.伙伴关系B.合作关系C.互补关系D.附属关系【答案】A【解析】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时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21.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答案】B【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2.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③④B.®®®@C.®®®D.®®【答案】D【解析】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硏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硏究阶段一反思阶段一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答案】B【解析】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从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25.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2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A【解析】《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27.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答案】D【解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与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共同学习新知,探讨真理及未知世界的奥秘.29.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A.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B.有意义学习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多元智力理论.30.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填空题】1.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谗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2.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系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3.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4.建立校长、紡帀、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介的重要内容,首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5.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6.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冃标是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7.国家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材出版发行制度、教材供应制度、教材试验制度、教材评价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奖惩制度和教材申诉制度.8.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9.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1.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増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宏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2.谖程标進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3.幼兀园教直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1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扁能够达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5.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坦邑空华评价制度.16.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毕业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17.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瞄—课程资源和幽二课程资源.18.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19.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20.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优先性原则,其二适应也原则.21.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当务之急,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22.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是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23.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改革成为政府行为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24.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体现陞、民主、科学的工作思路.25..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26.新课程的三维@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7..综合实践活动在管28.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2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30.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31.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2.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成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3.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34.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习三级课程管理.【名词解释】1.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课程的要素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3.实施课程的必要或直接条件:直接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志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善等要素,属于课程实施条件.4.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5.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6.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料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的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7.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査、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8.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9.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10.发展性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11.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定成绩,做出结论,或者评定措施的有效性.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12.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13.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发展而开发的课程.14.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学为主体,在其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堂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5.课程结构: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16.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应新生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7.课程开发与管理: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巳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需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高观察、实验、操作、调査、讲座的建议,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18.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情况和优势,学生的举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成长记录袋:也被学者翻译为档案袋,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点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20.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建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开发的的课程.【简答题】1.新教学改革究竟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案】(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案】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设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尽人满意,师生之间冷漠, 缺乏沟通.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以下努力:10(1)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3)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4.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答案】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式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5.转变学习方式充竟意味着什么?【答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爱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学习观的根本转变,学习不是一中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7.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重建?【答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8.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综合评价应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新课标中强调的“三维目标”指的是以下哪三个方面?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C.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D. 知识、情感、价值观答案:A2. 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是: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B3. 新课标中,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激发兴趣D. 完成教学计划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新课标中“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答案:新课标中“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助者,而非知识的单向传递者。
2. 新课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新课标通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答案: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对教师的角色和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教师们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师招聘新课程练习题(含答案)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A.对B.错答案:B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3.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A第2组题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对B.错答案:B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认识过程答案:C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的D.匀加速的答案:A第3组题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A.对B.错答案:A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答案:C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答案:D第4组题1.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B.错答案:B2.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答案:A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急D.理智答案:C第5组题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A.对B.错答案:A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答案:B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答案:B第6组题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新课改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新课改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学生发展D. 教师主导答案:C2.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课堂的管理者D. 考试的组织者答案:B3.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是什么?A. 讲授式教学B. 探究式教学C. 记忆式教学D. 重复式教学答案:B4.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考试评价B. 过程性评价C. 终结性评价D. 自我评价答案:B5.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课程资源开发主体是谁?A. 教育行政部门B. 学校C. 教师D. 学生答案:C6.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什么?A. 单一讲授B. 合作学习C. 个别辅导D. 集体讨论答案:B7.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A. 知识掌握B. 能力提升C. 情感态度D. 价值观塑造答案:B8.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 学历提升B. 经验积累C. 培训学习D. 自我反思答案:C9.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 学校传统B. 学校精神C. 学校制度D. 学校环境答案:B10.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什么?A. 权威与服从B. 指导与被指导C. 合作与互动D. 竞争与合作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A. 专业知识B. 教学技能C. 情感态度D. 创新能力答案:ABCD12.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应注重哪些方面?A. 知识传授B. 技能训练C. 情感体验D. 价值观培养答案:ABCD13.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A. 学习态度B. 学习过程C. 学习成果D. 学习潜力答案:ABCD14.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考虑哪些因素?A. 学生需求B. 社会需求C. 教师能力D. 学校条件答案:ABCD15.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应包括哪些方面?A. 教学理念更新B. 教学方法创新C. 教学技能提升D. 教学反思深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最新山香版招教新课改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 DCCCC 6-10 DBACA 11-15 ABABC 16-17 DB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3.ABDE4.ABD5.ACD6.ABCD三、填空题1.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2.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获得知识3.促进者学习者研究者开发者建设者4.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5.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6.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7.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四、判断题1-8 ×√××√√××五、简答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育无视儿童的情感需要。
教学活动知识停留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上,对于学生作为人的深层次的发展则被忽视了。
所以新课程情调要关注儿童。
首先是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就必须反对哪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称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比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3.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
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最新】新课程改革单选汇总150题(及答案)

新编教师资格考试新课程改革单选150题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
A、必修33B、必修1 1C、选修33D、选修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9.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1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2014.贵州凯里】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解析:“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2.【2014.山东济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现的教学观念是( )。
A.重视知识传授B.重视能力培养√C.重视发展D.重视创新解析:解析:新课改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重视能力培养。
3.【2015.河南洛阳】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应做到( )。
A.传授丰富的知识B.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解析:解析:“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4.【2015.河南新乡】为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应做到( )。
A.劳逸结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首要目标B.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先C.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要求:其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D.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解析:解析: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5.【2012.福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C.专业化的教师观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解析:解析: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
教师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课标中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A. 教师主导B. 学生自主C.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D. 完全学生自主答案:C2. 根据新课标,下列哪项不是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考试分数答案:D3. 新课标强调的课程资源开发原则是:A. 统一性B. 多样性C. 封闭性D. 单一性答案:B4. 新课标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知识的引导者C. 知识的创造者D. 知识的检验者答案:B5. 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评价方式是:A. 单一的考试评价B.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C. 只注重结果评价D. 只注重过程评价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课标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哪些策略?A.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B. 进行大量知识灌输C.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D. 进行课堂讨论答案:ACD2. 新课标中,下列哪些是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A. 增加课程难度B. 减少课程内容C. 强化实践性D. 突出综合性答案:CD3. 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方法包括: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案例分析法答案:BCD4. 新课标中,下列哪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A. 提高教学技能B. 增强科研能力C. 拓展课程资源D. 强化考试技巧答案:ABC5. 新课标中,下列哪些是学生评价的内容?A. 知识掌握程度B. 学习态度C. 学习方法D. 考试成绩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新课标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错误)2.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不需要教师的引导。
(错误)3. 新课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正确)4. 新课标中,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考试成绩。
(错误)5. 新课标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新课标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3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3(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1.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 )(分数:2.00)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帮助者√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D.教师是开放的社区型教师√E.教师是学习者√解析: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包括:教师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的帮助者与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是开放的社区型教师。
2.新课改提出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分数:2.00)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讨论学习D.研究学习E.合作学习√解析: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3.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分数:2.00)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解析:解析:质性评价是以促进被评价主体的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它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4.随着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的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重视发展√B.重视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C.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D.全面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学生E.强调甄别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解析:解析:教学评价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学生。
二、判断题(总题数:26,分数:52.00)5.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6.新课程的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新课程的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选择题及答案核心提示: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
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2、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3、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
A、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B、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页脚内容1
C、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课程
B、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C、学校自主管理课程
5、下列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
A、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B、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C、信息化课程资源
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A、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B、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C、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
7、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
A、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
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8、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
A、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B、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页脚内容2
C、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9、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考试、选拔方式。
A、学生自由选择
B、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
C、综合评价的
10、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
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
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1、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
12、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改革
B、创新
C、变革
13、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
A、发挥
B、发展
C、发扬
14、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变革
B、改变
C、变化
1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重要、基、本C、必要
页脚内容3
16、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
A、重要
B、必要
C、首要
17、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1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19、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20、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页脚内容4
21、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
22、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3、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
24、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
B、耳
C、心
D、眼
25、学生的主体是(C)。
A、教师
B、家长
C、学生
D、学校
页脚内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