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简述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简述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8024d9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6.png)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情感、积极品质和积极功能的心理学分支,它强调的是人类潜在能力的开发和提升,关注个体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对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积极情感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感是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益。
研究和培养积极情感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2. 优点与优势的重视: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优点、优势和特长,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功能的发展。
它认为,个体的优势和特长是其自身资源的体现,能够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3. 心理韧性和自我实现: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心理韧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个体应对挑战和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
培养和提升心理韧性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4. 积极教育与正向心理学: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积极教育和正向心理学提出了积极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强调个体的发展与成长,倡导学校和家庭营造积极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成为积极的个体。
二、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的优点和优势的发掘与培养: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优点、优势和特长,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色,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和成长。
2. 积极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培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积极品质,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3. 心理韧性和自我实现的培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应对挑战和压力,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4. 积极教育与正向心理学的应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教育应该发展积极教育和正向心理学的理念和实践方法,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积极心理学讲义
![积极心理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79277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4.png)
积极心理学讲义1. 引言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积极性、幸福和个人成长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点和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优点和能力以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本讲义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
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倾向于积极的心态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天生倾向于积极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积极心态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个人可以更好地克服困难,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2.2 重视个体的优点和力量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优点和力量,而非过分关注个体的缺点和弱点。
通过认识和发展个体的优点和力量,个人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自己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的表现和满意度。
2.3 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个人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通过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3.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方法3.1 培养感恩心态感恩心态是积极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实践方法。
通过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关注和感恩身边的积极事物和人际关系,个人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建议每天写下一些让自己感到感恩的事情,这样可以培养持续的感恩心态。
3.2 培养乐观心态乐观心态是积极心理学的另一项实践方法。
通过积极乐观地看待事物,个人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建议每天告诉自己一些积极乐观的话语,以培养乐观的心态。
3.3 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积极的人际互动,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9bc3c5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b.png)
积极⼼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积极⼼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摘要:积极⼼理学是对近⼀个世纪以来⼼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思想在于强调⼈本⾝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的价值与⼈⽂关怀,主张研究⼈的美德和潜⼒,以帮助所有的⼈获得幸福为⽬标。
作为当代⼼理学的⼀种重要取向,积极⼼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理学的研究⽅法、改变了⼼理学的研究⽬标、促进了对⼼理健康的认识。
作为⼀种新兴的⼼理学思潮,积极⼼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理学的应⽤。
关键词:积极⼼理学;意义;发展趋势⼀、积极⼼理学的概念和产⽣背景(⼀)积极⼼理学的概念积极⼼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理学界兴起的⼀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利⽤⼼理学⽬前已⽐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法与测量⼿段,来研究⼈类的⼒量和美德等积极⽅⾯的⼀个⼼理学思潮。
⾸先提出积极⼼理学这⼀概念的是⼼理学家Seligman 和Csikzentmihlyi。
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职时提出“积极⼼理学”这⼀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理学家涉⾜这⼀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场积极⼼理学运动。
(⼆)积极⼼理学的产⽣背景积极⼼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活意义的研究。
但是第⼆次世界⼤战使这种积极⼼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理学对⼈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年代开始,⼀些⼼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的积极层⾯,⼤⼤地推动了积极⼼理学的发展。
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本⼴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类潜能运动,对现代⼼理学的理论产⽣了深远影响,在⼀定程度上引起⼼理学家对于⼼理活动的积极⼀⾯的重视。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观点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fc10b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32.png)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观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观点》嘿,你知道积极心理学不?这可挺有意思的呢。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啊,就像是在生活这个大花园里专门去找那些盛开的花朵,而不是老盯着那些杂草。
它主张我们多关注生活里好的一面。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小李,他以前总是抱怨工作,觉得自己的工作又累又没前途。
每天早上起来就愁眉苦脸的,像个苦瓜似的。
后来接触了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理念后,他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
他不再只看到工作里那些繁琐和压力,而是开始留意工作中的小确幸。
像同事给他分享的一块小点心啦,他完成一个小任务后得到的那一点点成就感啦。
这就像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把眼光从负面的东西上移开,多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美好。
那它的核心观点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潜力。
咱每个人啊,就像一颗种子,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潜力。
还说小李吧,他发现自己其实在组织协调方面挺有天赋的。
以前他老是觉得自己平平无奇,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可是当他开始用积极心理学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时候,他就主动去参与一些团队项目。
在项目里,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能力,把大家安排得井井有条的。
就像积极心理学说的,我们要挖掘自己的这些潜力,不要埋没了自己的闪光点。
积极心理学还认为啊,积极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你想啊,整天开开心心的人,肯定比整天唉声叹气的人更有活力。
小李呢,自从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后,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他每天都尽量让自己处在一种积极的情绪当中。
他发现这样不仅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也变得更好了。
以前他总是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现在呢,他总是带着阳光的笑容,家里的氛围也变得温馨起来。
再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关于人际关系的。
积极的人际关系就像冬天里的小火炉,让人暖暖的。
小李在工作中开始主动和同事建立更友好的关系。
他不再只是埋头做自己的事,而是会关心同事的生活。
有一次,一个同事生病住院了,他还主动去医院看望,带了自己做的小粥。
从那以后,他和同事们的关系更亲密了。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85a8085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76.png)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使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治疗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的看法中,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例如,要防止那些在易于得到毒品的环境中的少年身上的药物滥用,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找出并发展出其自身已拥有的力量;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少年是不会形成药物滥用的;总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对于心理学研究者而言,在这方面所需的工作是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在对心理治疗的看法上,积极心理学认为目前的心理治疗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在心理治疗是否具有效果的研究中,对于各种疗法整体效果的非实验研究所得结果远大于对某一特定疗法效果的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结果;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被调查者报告从心理治疗中得到相当大的益处,但只有65%的被试报告某一疗法有效;第二、将两种疗法相比较时,各自的特点倾向于淡化;即是几乎没有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在与另一种心理治疗技术相比较时能显示出显着的特定的效果,或显示的特定效果很小;这种特性的缺失在大量的药物文献中也可见到;第三、在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和药物的研究中几乎都可以发现明显的“安慰剂”效应;在有关抑郁的文献中,约有50%的病人对安慰剂性质的药物和疗法有好的回应;抗抑郁药物所产生效果的75%可以看成是安慰剂的作用;对于以上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看法是,在有效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都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非属某特定疗法所专有的“技巧”和“深度策略”,意即所有地疗法都具有共性,因而产生以上三种现象;在积极心理学的看法中,技巧是指: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如“让我们在这儿休息一会儿”,而不是“让我们在这里停住”、信任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积极治疗这一思想;深度策略主要有三种: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其内涵均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二、积极心理学的三个层面1、主观层面上积极主观体验目前此方面研究在包括了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积极主观体验的同时,对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即是评价自身生存所作出的认知和情感的结论;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一个可以协调外部事件和个人对这些事件的解释的性情特质是乐观主义;它包括小乐观主义和大乐观主义,乐观主义包含认知的、情感的和动机的成分;高乐观主义的人倾向于拥有更好的情绪和生理健康,更有耐性、更易于成功;在对个体如何看待现状对其更为有益的看法上,普遍的观点是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才是健康的;乐观主义积极的效果主要是在认知的水平上进行调节;一个乐观的病人更可能实行增进健康行为和获得社会支持;同时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对于情绪和身体健康的了解大多局限于负面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而对于积极情绪如何增进健康却知之甚少;然而,由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呈负相关:具有高乐观主义和希望的人实际上更可能为自己提供有关自身疾病的不利的信息,因此更好地准备去面对现实,即使他们的积极的结果猜想可能不符实际;2、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特质的存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其具体研究包括了自决、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自决是自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决理论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胜任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在此条件下的个体受内在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能够积极地寻求更大地挑战;在对成熟的防御机制的方面,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成熟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快乐的生活的作用;智慧是所有文化中最推崇的特质;我们将智慧视为在追求个体和集体的优秀过程中用来组织知识的一种认知和动机的启发性运用;他们对智慧的定义为一种有关生存的基础实用的精妙的知识系统;3、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首先,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已经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其次,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例如,嫉妒是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其配偶的忠实;最后,选择是富有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产生快乐的来源,它们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个体不断地被包括进将限定他们自身个性的心理、文化的选择之中,并且形成了文化的未来;他们认为心理选择不仅由适应和生存的压力所驱动,而且也受体验乐观的经验的需要所驱动;只要有可能,人们选择的行为是能使他们感到充实、有能力和有创造性的行为;三、存在问题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繁荣、健康的人类社会图画,它的前途似也和这幅图画一样的光明;但正如任何新兴事物在其产生初期存在着不完善和乃至错误一样,积极心理学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心理学中存在着精神病理学研究倾向的传统,那么,如何将对人用精神病理学的术语加以概念化和治疗的传统转变为对其积极功能的研究如何改变心理学家将注意力置于负面问题的思维定势,改变病理学基础上的治疗实践如何使专业的精神健康科研机构将珍贵的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上这些问题都将是积极心理学家所面临的实际与迫切的任务;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幸福感、快乐或幸福生活是与价值观念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虽然人类的情绪反应是在生物基础上,但真正具有意义的是生物反应的心理、社会属性;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将幸福、快乐作为其社会的首要的目的;这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有明显的表现;对于享受生活等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文化就比东方社会文化更加地加以强调;而东方的社会文化就比西方更强调社会承认等价值观念;可以说,人们怎样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是受到其社会文化限制的;那么,哪些经历、哪些与他人的关系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将是积极心理学面临的又一个问题;Frankl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他认为,不能将幸福、快乐看成是终点,它们只是在对有意义的活动的追求过程中的副产物;“当自我实现被当作是一个终点,一个目标时,那么自我实现是不可能达到的;”15这个问题已涉及到积极心理学存在的必要性,有待积极心理学家给予理论和实际研究的回答;4、简评积极心理学从形成至今仅短短四年时间,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试图对它作出全面的评价还为时过早;但它肯定值得我们给以仔细而又审慎的注意;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结构;通过对主流心理学的纠正,给现存的心理学内容与形式以补充;从长远看,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能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与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而新的方法、新的思维的出现则是一门学科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积极心理学是否遭遇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的命运,它必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
积极心理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181b56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2.png)
积极心理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积极因素与能力的心理学流派。
它关注人类的优点、幸福、成长与满足等积极心理状态,探寻人类如何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体验与结果。
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乐观主义: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特征和态度,例如乐观主义、自信、自尊和内在动机等。
这些特征和态度可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2. 快乐的体验:研究人类快乐体验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和如何增加快乐体验。
例如,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可以通过感恩、放松、运动和社交等方式提高快乐的体验。
3. 动机与成长:研究人类如何通过自我调整、改变生活方式和学习新技能等方式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具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自我提高和成长。
4. 恢复和适应能力:研究人类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如何从负面情绪和事件中快速恢复。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具有强大的恢复和适应能力,可以通过积极行为和思维来缓解负面情绪和事件的影响。
总之,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关注人类积极因素和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快乐感、成长和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
- 1 -。
积极心理学百科
![积极心理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8d8331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0.png)
积极心理学百科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个体优势、幸福感和心流体验的心理学分支。
它强调对积极情感、积极行为和积极思维的研究,旨在帮助人们实现更加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本百科将为您介绍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
一、积极情感积极情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喜悦、对美好事物的兴趣、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积极的心理体验。
研究表明,拥有积极情感的人更有可能取得工作成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享受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1. 喜悦喜悦是积极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我们经历欢乐、喜笑颜开的时候,身体释放出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提升我们的心情和幸福感。
要提升喜悦感,可以从积极的情感和体验中寻找乐趣,比如参加有趣的活动、和朋友一起笑闹等。
2. 兴趣兴趣是我们对某个领域的好奇和热情,它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行为。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我们更容易投入其中,享受到心流体验。
心流是一种全神贯注、忘记时间的状态,它给予我们满足感和成就感。
为了培养兴趣,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领域专家交流等。
3. 满足感满足感是对自己的成就和满意的评价,它和积极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和自尊有关。
当我们完成一个目标、克服困难或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时,我们会感受到满足感。
要提升满足感,我们可以设定具体的目标,实现小步骤的成功,并给予自己合理的奖励和认可。
4. 幸福感幸福感是对于整体生活的满意度和快乐感。
积极心理学强调,幸福感不仅仅与物质条件和外在环境有关,它也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价值观、社交关系和积极情感等。
为了提升幸福感,我们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寻找生活目标和意义。
二、积极行为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行为对于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性。
积极行为不仅让我们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还能带来社会正面的反馈和影响。
以下是积极行为的几个重要方面。
积极心理学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a99b847cf84b9d528ea7a88.png)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
Page 11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Page 12
术语: 实证主义亦称“实证论”,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 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上半期,以法国哲学家孔德为 主要创始人。“实证”一词来自拉丁文positivus,意为“确实的”,而确 实的事实即指经验事实。 其基本原则是,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经验 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 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 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 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Page 7
注:“扩展—建构”理论 积极情绪能扩展思维:积极情绪让我 们像花儿一样“开放”。我们看到更多、 想到更多、创造更多,和我们周围的人 更和谐、更亲密。 积极情绪会建构最 美好的未来、积极情绪让我们能够全身 心地欣赏周围的美好。它降低了血压、 减少了疼痛。我们不再总是感冒,睡得 无比香甜。
Page 6
二、研究主题
积极心理学自称是心理学的一种纯粹的变化,一种从研究 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件的变化。 积极心理学明确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三个主题: 首先是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提 出了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看起来相 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 力,并对个体长久地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个人资源有重 大影响;积极心理学还对主观幸福感这一积极情绪进行了 重点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 乐观地面对将来。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6c0c4ccf84b9d528ea7a79.png)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发起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
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心理学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
二战以后的传统主流心理学最大的成果,是使D SM(心理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它包含了340种左右的心理或精神问题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
心理学家们已至少能对其中14种50年前我们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积极心理学从传统心理学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件。
它研究三个主题:首先是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
积极心理学还对主观幸福感这一积极情绪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
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赛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
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020ce4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f.png)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科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已经从传统的以治疗和诊断为主导,逐渐转变为以发展和维护人类幸福为主轴。
这个转变就诞生了一个新的领域——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行为,也要关注正常人的美德和力量,倡导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它提倡科学的途径来研究幸福,提供新的洞见和科学方法来提高人类幸福感,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个人成长,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领域,它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研究如何使个体和社会变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
积极心理学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研究人类的行为、精神和身体功能,研究人类的优点和美德,旨在开发并利用心理学的潜力,挖掘人类的精神财富,以此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幸福感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心理学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运用。
为了提升个人的幸福感,我们需要用积极的思维来应对生活的挑战,用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困难,用积极的行动来追求自己的梦想。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来提高幸福感。
例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发现,感恩、乐观、社交、运动、冥想等行为都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如正念冥想、自我关怀、自我效能感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提升我们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积极的实践并不是仅仅针对个人而言的。
它们对社会的整体健康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交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与他人建立深厚的联系、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此外,积极的社区建设也有助于提高社区的整体幸福感。
通过鼓励人们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等方式,可以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繁荣。
积极心理学知识点大一上册
![积极心理学知识点大一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d2248e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1.png)
积极心理学知识点大一上册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心理健康、幸福和快乐的学科。
它研究的不仅仅是心理问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更加注重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心理态度。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它强调研究人类的优点、幸福感和心理强大之处,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点不同。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并不仅仅是消除痛苦和负面情绪,更是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二、正向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 积极情感: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的重要性,如喜悦、满足、希望等。
这些情感不仅能提升个体的幸福感,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
2. 个体优点: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优点和优势。
通过发现和培养自身的潜力和天赋,个体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3. 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是一种全身心投入于某项活动中的状态,通常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感到忘我、愉悦和满足。
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多参与并追求能够让自己沉浸其中的活动。
4. 意义与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追求意义和目标是重要的幸福来源。
拥有明确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积极情感在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积极情感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可以通过创建积极的工作氛围和提供适当的奖励,来增强员工的积极情感。
2. 个体优点在教育中的应用:了解学生的个体优点和潜力,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发展,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3. 心流体验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运动员在心流状态下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发挥出更好的竞技表现。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应该注重运动员的体验,帮助他们进入心流状态。
四、积极心理学的挑战与展望尽管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6ed0d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b.png)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又称正向心理学或正面心理学,是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致力于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科学。
由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马丁·赛里格曼于20世纪末创立。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自身所具有的种种积极品质;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内容是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早已有之,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亚伯拉罕·马斯洛,卡尔·罗哲斯,和埃里希弗洛姆倡导过与人类幸福有关的理论和实践。
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埃德·迪纳、米哈里·西卡森特米哈伊(M. Csikszentmihalyi)、C. R.斯奈德、克里斯·彼得森、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松等人。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下:●主观幸福感是幸福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感受的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
Dinner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
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题库考点
![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题库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b68f6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9.png)
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题库考点1、判断题职业规划建立在认识自己、了解职业基础之上,为我们指明方向。
正确答案:对2、判断题在改变的预期阶段到计划阶段,制定的目标一定要远大。
正确答案:错3、多选职业伦理教育的基(江南博哥)本目标和内容是()。
A.职业观B.职业理想C.职业伦理价值D.职业伦理原则E.职业伦理规范F.职业伦理决策技术正确答案:A, B, F4、多选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A.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B.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C.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D.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E.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F.防御机制不是每次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正确答案:A, B, C, D, E5、单选以下哪项不是幸福的核心指标()。
A.外界评价B.富裕C.内在体验D.主观幸福感正确答案:B6、多选科技道德规范是()A.评价科技人员行为善恶、正邪的具体标准B.评价科技人员行为是否合乎道德的基本标准C.调约束与指导科技人员道德行为的具体准则D.科技人员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指导原则E.科技伦理关系和科技伦理本质的集中概括F.科技人员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正确答案:A, B, C, D, E, F7、判断题异装癖和易性癖的临床特点相同。
正确答案:错8、单选“让学习者的心灵,和史怀哲、孔子、苏格拉底、马克思等这样的伟人的心灵,互相切磋琢磨。
”这是文化模式中的哪种方法()。
A.系统方法B.典型教育法C.经典阅读法D.案例教学法正确答案:C9、填空题()对幸福感和自尊带来威胁。
正确答案:“向上比较”10、判断题职业伦理的内容具有通用性,用一种职业伦理约束其他不同的职业是可行的。
正确答案:错11、判断题心理压力是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产生的个人感受。
正确答案:对12、单选人们只是在将“结果不可控”的原因归结于()、稳定的、普遍的因素时才产生明显的无力感。
积极心理学讲义
![积极心理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1319d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e.png)
积极心理学讲义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论绪论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劳拉.金:“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定义:“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自1879年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但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毒品滥用和性犯罪等问题,心理学正在变成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题积极情感体验(主观层次)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着重研究人针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的特征及产生机制。
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积极人格特质(个体层面)关键是对积极人格进行正确的分类和界定,为测量和编制量表奠定基础。
积极的组织系统(群体层面)确定如何使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并产生积极情感。
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1、产生:20世纪末,美国兴起,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和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zentmihalyi)。
积极心理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5f09ee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4.png)
积极心理学内容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人的积极自我调节、行为和认知为核心的心理学分支。
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使人们感到更快乐、更满足、更有动力和方向感的秘诀。
积极心理学家将人的快乐感分为主观感受和客观因素。
他们研究了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婚姻、健康、娱乐等方面的主观感受。
2.乐观主义。
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树立一个积极、希望和乐观的心态。
乐观者看到的是成功和机会,而悲观者看到的是障碍和失败。
积极心理学家教人们如何培养乐观主义。
3.纳米迷思。
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认识和展开我们的潜力。
人们经常低估自己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家帮助人们探索自己的潜力和天赋,让他们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能力远远超过以往所认为的。
4.成长心态。
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从固定思维转换为成长心态。
固定思维认为自己的天赋是固定的;而成长思维认为每个人的天赋和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发展得到提升。
积极心理学家帮助人们意识到成长心态的重要性,并通过激励、培训和自我完善来培养它。
5.自我控制。
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通过自我控制来实现目标。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家帮助人们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较高的自律性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计划。
6.情感智商。
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培养情感智商,使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和与他人的关系。
情感智商是一种方便推理、感知与控制情感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家通过训练情感智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9a2d9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8.png)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幸福与优质生活的心理学科,它强调个体的力量、希望、成长与积极情感,并试图寻找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发展趋势影响了许多领域,包括教育、管理、医学等多个方面,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注个体的优势和积极情感、培养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发展个体的潜能和自我实现、鼓励积极行为和积极人际关系、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等。
这些理念与传统心理学中对病态心理和问题的研究不同,积极心理学试图关注人类的优势和积极的一面,强调个体的积极品质和能力,并试图找到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应用、个体与社会系统的整体发展、心理健康与幸福的促进与维护、积极情感与行为的培养与塑造等。
在这些方面,积极心理学试图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新颖的方法论和理论模式、综合的干预措施等途径促进学科的发展,为人类尤其是心理健康与幸福提供更好的帮助。
在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式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个案分析、观察研究、跨国比较研究等,以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相关问题,并提出新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向。
积极心理学还倡导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应用,如教育、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以丰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在个体与社会系统的整体发展方面,积极心理学试图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与共同发展,倡导整体性的研究与介入,关注生态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等发展,以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在心理健康与幸福的促进与维护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与行为的培养与塑造,试图通过正向心理干预、心理康复、生活幸福促进、积极教育等途径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使人们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2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603ac7910ef12d2bf9e719.png)
3.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3.2.1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与契机。
心理学产生之初,主要承担着三项重要的使命:治疗精神疾病、帮助健康的人变得更幸福和更多产、发挥人的潜能(Luthans, Youssef & Avolio,2008)。
但在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实践中,更加偏向第一项使命的实现,偏向人类消极与病理性研究,即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而另外两项使命被忽略。
这种偏向可能与该领域产生初期的历史事件有关。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医治战争的创伤及其带来的种种心理问题,心理学界重点发展了精神分析与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与心理康复的技术。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加幸福。
以美国为例,二战后近40年来,美国经济增长很快,但国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却几乎没有增加。
“心理学家似乎对于普通人如何在更温和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没有太多有效方法,或者对这部分内容关注较少。
”当人类历史不断前行时,心理学所承担的使命也应该顺应时代特征而发生转变。
1998年,在塞利格曼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几个月之后,发生了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是他和女儿尼基的一次互动故事(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这一幕发生在我和五岁的女儿尼基在花园里除草的时候。
我必须承认的是,即使我写和孩子有关的书,但事实上我真的不太擅长和孩子相处。
我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且我的时间也非常急迫,当我在花园除草的时候,我就是努力完成除草。
但是尼基不是这样,她在花园里唱歌、跳舞,把杂草抛向天空中。
我对着她喊叫。
尼基当时走开了,但然后又走回来,跟我说:“爸爸,我想跟您谈一下。
”“好的,尼基?”“爸爸,您还记得我五岁生日之前的事吗?从我三岁到五岁,我是一个充满牢骚的人。
当我五岁的时候,我决定不再发牢骚了。
停止发牢骚是我曾经做过的最困难的事。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d45a952e45c3b3567ec8b47.png)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1.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
对于积极情绪,B. L. Fredrick (1998)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 - and - build )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
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 being )、快乐(happiness)、爱( love )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
当然,积极情绪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众多积极情绪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如SusanE. (2000 )曾对7个被试的多种积极情绪进行了连续98个晚上的持续追踪,结果发现积极情绪间存在着一致的同步关系:体验到任何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都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
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和主题的明确,许多研究仍然针对不同的单个方面,而其中被研究最多的积极情绪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到1969年时仅有20多篇研究,但现在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
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
快乐这种积极情绪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并未意识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 ,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使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治疗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
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
在它的看法中,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 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
例如,要防止那些在易于得到毒品的环境中的少年身上的药物滥用,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找出并发展出其自身已拥有的力量。
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少年是不会形成药物滥用的。
总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
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
对于心理学研究者而言,在这方面所需的工作是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
在对心理治疗的看法上,积极心理学认为目前的心理治疗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在心理治疗是否具有效果的研究中,对于各种疗法整体效果的非实验研究所得结果远大于对某一特定疗法效果的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结果。
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 % 的被调查者报告从心理治疗中得到相当大的益处, 但只有65 % 的被试报告某一疗法有效。
第二、将两种疗法相比较时,各自的特点倾向于淡化。
即是几乎没有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在与另一种心理治疗技术相比较时能显示出显著的特定的效果,或显示的特定效果很小。
这种特性的缺失在大量的药物文献中也可见到。
第三、在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和药物的研究中几乎都可以发现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在有关抑郁的文献中,约有50 % 的病人对安慰剂性质的药物和疗法有好的回应;抗抑郁药物所产生效果的75% 可以看成是安慰剂的作用。
对于以上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看法是,在有效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都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非属某特定疗法所专有的“技巧”和“深度策略”,意即所有地疗法都具有共性,因而产生以上三种现象。
在积极心理学的看法中,技巧是指: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如“让我们在这儿休息一会儿”,而不是“让我们在这里停住”) 、信任等等。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积极治疗这一思想。
深度策略主要有三种: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其内涵均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
二、积极心理学的三个层面1、主观层面上积极主观体验目前此方面研究在包括了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积极主观体验的同时,对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 即是评价自身生存所作出的认知和情感的结论。
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
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
一个可以协调外部事件和个人对这些事件的解释的性情特质是乐观主义。
它包括小乐观主义和大乐观主义,乐观主义包含认知的、情感的和动机的成分。
高乐观主义的人倾向于拥有更好的情绪和生理健康,更有耐性、更易于成功。
在对个体如何看待现状对其更为有益的看法上,普遍的观点是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才是健康的。
乐观主义积极的效果主要是在认知的水平上进行调节。
一个乐观的病人更可能实行增进健康行为和获得社会支持。
同时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对于情绪和身体健康的了解大多局限于负面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而对于积极情绪如何增进健康却知之甚少。
然而,由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呈负相关:具有高乐观主义和希望的人实际上更可能为自己提供有关自身疾病的不利的信息,因此更好地准备去面对现实,即使他们的积极的结果猜想可能不符实际。
2、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特质的存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
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其具体研究包括了自决、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
自决是自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自决理论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胜任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
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
在此条件下的个体受内在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能够积极地寻求更大地挑战。
在对成熟的防御机制的方面,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成熟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快乐的生活的作用。
智慧是所有文化中最推崇的特质。
我们将智慧视为在追求个体和集体的优秀过程中用来组织知识的一种认知和动机的启发性运用。
他们对智慧的定义为一种有关生存的基础实用的精妙的知识系统。
3、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
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
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
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
首先,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已经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
其次,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
例如,嫉妒是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其配偶的忠实。
最后,选择是富有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
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产生快乐的来源,它们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
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
个体不断地被包括进将限定他们自身个性的心理、文化的选择之中,并且形成了文化的未来。
他们认为心理选择不仅由适应和生存的压力所驱动,而且也受体验乐观的经验的需要所驱动。
只要有可能,人们选择的行为是能使他们感到充实、有能力和有创造性的行为。
三、存在问题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繁荣、健康的人类社会图画,它的前途似也和这幅图画一样的光明。
但正如任何新兴事物在其产生初期存在着不完善和乃至错误一样,积极心理学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3. 1 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心理学中存在着精神病理学研究倾向的传统,那么,如何将对人用精神病理学的术语加以概念化和治疗的传统转变为对其积极功能的研究? 如何改变心理学家将注意力置于负面问题的思维定势,改变病理学基础上的治疗实践? 如何使专业的精神健康科研机构将珍贵的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上? 这些问题都将是积极心理学家所面临的实际与迫切的任务。
3. 2 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
幸福感、快乐或幸福生活是与价值观念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人类的情绪反应是在生物基础上,但真正具有意义的是生物反应的心理、社会属性。
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将幸福、快乐作为其社会的首要的目的。
这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有明显的表现。
对于享受生活等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文化就比东方社会文化更加地加以强调;而东方的社会文化就比西方更强调社会承认等价值观念。
可以说, 人们怎样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是受到其社会文化限制的。
那么,哪些经历、哪些与他人的关系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将是积极心理学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3. 3 Frankl 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
他认为, 不能将幸福、快乐看成是终点,它们只是在对有意义的活动的追求过程中的副产物。
“当自我实现被当作是一个终点,一个目标时,那么自我实现是不可能达到的。
”[15] 这个问题已涉及到积极心理学存在的必要性,有待积极心理学家给予理论和实际研究的回答。
4、简评积极心理学从形成至今仅短短四年时间,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试图对它作出全面的评价还为时过早。
但它肯定值得我们给以仔细而又审慎的注意。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结构。
通过对主流心理学的纠正, 给现存的心理学内容与形式以补充。
从长远看,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能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与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
而新的方法、新的思维的出现则是一门学科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积极心理学是否遭遇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的命运,它必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