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doc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1).doc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1).doc

宁大专科《统计学原理》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C )。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B、社会经济现象个体C、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年龄B、工人工资C、工人性别D、工人体重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企业数B、职工人数C、利润额D、设备台数6、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B、数量标志C、指标D、报告单位7、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8、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9、销售额和库存额两指标( D )。

A、均为时点指标B、均为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机器台数B、产量C、企业数D、库存额1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B )。

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以上都不对12、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6%B、102.86%C、60%D、160%13、某市2004年重工业增加值为轻工业增加值的85%,该指标是( C )。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二、简答题1、什么是总体和单位,举例说明。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统计学原理》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2,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报告单位3,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4,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D )。

A,老王今年55岁。

B,钢材 C,宁波至北京机票1480元。

D,公司今年利润50万。

6,某市进行一次零售业质量与价格抽查,其调查单位是( C )。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 B,每一个食品商店 C,每一种零售食品 D,全部零售食品7,某市组织一次物价大检查,要求12月1日至12月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则是( B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时间 8,规定普查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的( A )。

A,准确性 B,时效性 C,周期性 D,可比性9,对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应采用(D )的方法。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普查D,抽样检验10,对现象总体最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要推( D )单位。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11,某市工业企业2004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时间规定在2005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二、填空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问题有自己的特点,即(数量性)、总体性和(变异性)三个。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3、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4、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 )6、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7、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8、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9、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1pq p q 中,001p qp q ∑∑-表示 ( B )。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1p qp q 中,001p q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总2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总论1、单选题:(1)b (2)c (3)a (4)b (5)a (6)d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d2、多选题:(1) (2) (3) (4) (5) (6) (7) (8) (9)3、判断题:(1)×(2)×(3)√(4)√(5)×第二章统计设计1、填空题:(1)第一、各个方面、各个环节(2)整体设计、专项设计(3)全阶段设计、单阶段设计(4)长期设计、中期设计、短期设计(5)相互联系、相互制约(6)总体数量、概念、具体数值(7)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8)数量指标、质量指标(9)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10)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2、多选题:(1) (2) (3) (4) (5) (6) (7) (8) (9)、判断题:(1)√(2)√(3)×(4)√(5)√第三章统计调查1、填空题:(1)准确、全面、系统(2)基础资料(3)全面、非全面、经常性、一次性、组织方式不同(4)核心、原始资料(5)国民经济(或国家)、地方、专业(6)原始记录、统计台账(7)一次性、全面(8)全面、非全面(9)原始、次级(10)范围(11)重点调查、典型调查(12)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13)明确调查目的(14)调查单位(15)调查表、表头、表体、表脚、单一、一览2、单选题:(1)c (2)b (3)c (4)d (5)c (6)d (7)d (8)d (9)d (10)d (11)b (12)c (13)b (14)a (15)b (16)b (17)a (18)b3、多选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判断题:(1)×(2)√(3)√(4)×(5)×(6)×第四章统计整理1、单选题:(1)c (2)a (3)b (4)b (5)b (6)c (7)c (8)c (9)a (10)c (11)c (12)a (13)b (14)c (15)b2、多选题:(1) (2) (3)3、计算题:该班学生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呈左偏钟型分布,学习成绩在80-90分之间的居多,占总人数的%,不及格率为%,优秀率为%。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2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 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统计学原理》的作业参考标准答案.doc

《统计学原理》的作业参考标准答案.doc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第五~第七章)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 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 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12、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 、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是( C )。

A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4、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 、 1B 、 0 c、 0.5 D、 -1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 的职工收入在800 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 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作的产⽣和发展说明统计⼯作的性质和作⽤。

2.试说明统计⼯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法。

4.在现实⽣活中,“统计”⼀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主要体现在它的三⼤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业企业B、该市每⼀个⼯业企业C、该市全部⼯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学习成绩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B、交院每⼀位学⽣C、交院所有的学⽣成绩D、交院每⼀位学⽣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家庭⽣活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家庭⽣活C、每⼀户城市职⼯家庭D、每⼀户城市职⼯家庭⽣活4. 对全国机械⼯业企业的设备进⾏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个机械⼯业企业E、全国每⼀个机械⼯业企业的设备5. 对⾷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统计学原理作业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1、检验功效定义为( B ).A.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B.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D.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2、已知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直接将其加总可得到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这样求出的算术平均数就是( D )<br.A. 加权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动态平均数.D. 简单算术平均数3、若已知A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4800元,标准差为80元;B企业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标准差为78元。

判断哪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较高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D )。

.A. 标准差.B. 月平均工资.C. 极差.D. 标准差系数4、某企业9个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1400、1500、900、900、1700、1500、1500、1500、2300。

则日产量的众数为( B ).A. 1400.B. 1500.C. 2300.D. 17005.下面哪个指标是总量指标( D )。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 人均收入.C. 资金利润率.D. 零售商品总额6、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比去年降低5%,实际降低3%,则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C )。

.A. 3%/5%.B. 103%/105%.C. 97%/95%.D. 95%/97%7、常用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数、动态相对数、比例相对数、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还有( C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比较相对数.D. 中位数8、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97.9%,这表明( A).A. 该企业的成本计划任务超额完成.B. 没有完成成本计划任务.C. 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D. 还差2.1%完成成本计划任务9、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C )。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10、将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元以上。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完整)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完整)

《统计学原理》作业(一)(第一~第三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得研究对象就就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得数量方面。

(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得大量观察法,就就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得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与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得关键就就是确定组限与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就就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就就是总体单位。

(×)6、我国得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就就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得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得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得工资收入水平就就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得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就就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得总体单位与调查单位都就就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就就是户。

( √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得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就就是(C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ﻩA、一日B、一个月ﻩC、一年ﻩ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ﻩﻩA、男性就就是品质标志B、人得年龄就就是变量C、人口得平均寿命就就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就就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得自动机床得产量与产值,上述两个变量就就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得就就是( D )ﻩﻩA、企业设备调查ﻩ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ﻩ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得主要区别就就是( Dﻩ)。

《统计学原理》的作业参考及标准答案.doc

《统计学原理》的作业参考及标准答案.doc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5、若将 2000-2005 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q1p1表示(C)。

q1 p0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 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基期销售的商品, 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q1p0中 ,q1 p0 q0 p0表示(B)。

q0 p0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D)。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3第五章——第七章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能组成一个样本。

(X)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数方差越大。

(X)4、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概率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V)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X)6、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X)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X)8、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V )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X)1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V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A)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4、当成数等于()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C)A、1。

B、0oC、0.5oD、-lo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质占的比重是(C)A、等于78%。

B、大于84%。

C、在76%—84%之间。

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的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工厂工人总数比乙工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B)A、甲厂比乙厂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大专科《统计学原理》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C )。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B、社会经济现象个体C、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年龄B、工人工资C、工人性别D、工人体重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企业数B、职工人数C、利润额D、设备台数6、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B、数量标志C、指标D、报告单位7、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8、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9、销售额和库存额两指标( D )。

A、均为时点指标B、均为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机器台数B、产量C、企业数D、库存额1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B )。

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以上都不对12、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6%B、102.86%C、60%D、160%13、某市2004年重工业增加值为轻工业增加值的85%,该指标是( C )。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二、简答题1、什么是总体和单位,举例说明。

答:(1)总体:统计所研究对象的全体,即由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许多个别事物所组成的集合。

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

(2)了解某企业的设备情况,每台设备是单位,所有设备是总体。

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答:(1)区别:反映对象不同 表示形式不同标志: 单位 文字和数值 指标: 总体 数值 (2)标志汇总得到指标标志与指标可以变换关系 3、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不同时间的可加性 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数值登记 时间指标: 可加性 直接关系 连续 时点指标: 不可加性 无直接关系 间断 4、常见的相对指标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1)结构相对指标:利用统计分组法,将数据分为不同性质的若干部分,以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对比,反映数据的内在结构特征。

(2)比例相对指标:总体部分与部分的数量对比,反映事物各部分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

(3)比较相对指标:同类现象在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的数值对比,用以表现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4)强度相对指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数值之比,用心说明现象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5)动态相对指标: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的数值对比,用以说明现象的方向与速度。

(6)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将某一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同期的计划数进行对比,反映计划的执行情况。

三、计算题1、某企业2010年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为100元,实际为98元,求该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解:%9810098===计划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超额完成计划2、某企业计划规定2010年劳动生产率要比2009年提高4%,实际执行结果比上年提高5%,求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

再若,该企业计划规定2010年的可比产品成本比2009年降低5%,实际执行结果比上年降低了6%,求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解:%96.100%41%5111=++=++=计划提高百分比实际提高百分比度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超额完成计划%95.98%51%6111=--=--=计划降低百分比实际降低百分比程度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超额完成计划3、某市某年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108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4.8亿元,第二产业499.8亿元,第三产业509.4亿元,计算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个产业的比重。

解:第一产业比重:%90.610848.74=- 3 -第二产业比重:%11.4610848.499= 第三产业比重:%99.4610844.509=要求:计算表中所缺数值,并说出(1)、(2)、(4)、(6)栏是什么数值。

答:(1)栏:总量指标(时期指标) (2)栏: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4)栏: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6)栏: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平均数反映了总体( A )。

A 、分布的集中趋势B 、分布的离中趋势C 、分布的变动趋势D 、分布的可比程度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各组( D )。

A 、次数(f )的影响最大 B 、标志值(x )的影响最大C 、比重(f f ∑/)的影响最大D 、标志值(x )和次数(f )的共同影响 3、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比较大的次数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B )。

A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B 、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C 、接近次数少的一方 D 、接近哪方无法判断 4、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fxfx ∑∑=中的权数是( A )。

A 、f B 、f ∑ C 、f f ∑/ D 、xf ∑ 5、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ffxx ∑∑=中的权数是( C )。

A 、f x / B 、f ∑ C 、f f ∑/ D 、x6、某厂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占30%,第三批占45%,则产品的平均废品率为( C )。

A 、1.5% B 、4.5% C 、1.6% D 、1.48%7、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是( D )。

A 、一致的B 、不一致的C 、多数情况下一致D 、多数情况下不一致8、当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标志值,而缺少总体单位资料时,计算平均数应采用( B )。

A 、加权算术平均法B 、加权调和平均法C 、几何平均法D 、简单算术平均法8、已知某公司所属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和占用资金金额,计算该公司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应采用( A )。

A 、加权算术平均法B 、加权调和平均法C 、几何平均法D 、序时平均法 9、统计中测定变量数列离中趋势的指标主要是( D )。

A 、算术平均数B 、全距C 、平均差D 、标准差 10、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成( B )。

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无关系D 、常数关系11、2010年某地区城市与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7.3和18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2.8和6平方米。

居住面积的变动度是( A )。

A 、 城市大B 、乡村大C 、城市与乡村一个样D 、城市与乡村居住面积变动度不能比较 二、简答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答:同质总体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反映总体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2、什么是标准差系数,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答: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

当同类现象平均水平不同时和不同类现象比较平均数代表性大小,就要用标准差系数。

三、计算题要求:用次数和比重为权数分别计算平均日销售额。

解:次数为权数:17254069000==∑∑=f xf x (元)- 5 -比重为权数:1725=∑⋅∑=ffx x (元) 要求:用次数和比重为权数分别计算平均日销售额。

要求:试计算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销售量销售额价格=已知销售额(分子)——加权调和平均数 08.1612000,72016000,152,120000,160,2000,720000,152,1000,160,2=++++=∑∑=x m m x (元)试求:年平均投资收益率。

解:年平均投资额年收益年投资收益率=已知年平均投资额(分母)——加权算术平均数%3.910020%430%550%20=⨯+⨯-⨯=∑∑=f xf x 4、某工厂三个车间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5%和100%,产量分别为200、200和100件。

问三个车间平均合格率是多少? 解:%94100200200100%100200%95200%90=++⨯+⨯+⨯=∑∑=f xf x 5、某工厂三个车间产品单位成本分别为10、11和12元,产量比重分别为60%、30%和10%。

问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是多少? 解:元5.10%1012%3011%6010=⨯+⨯+⨯=∑⋅=∑ffx x 6、统计学原理甲班成绩如下:解:5.76403060==∑∑=f xf x 甲(分) 14.10404110)(2==∑-∑=ffx x 甲σ(分) %25.135.7614.10===xV σσ甲 %38.156510===xV σσ乙 甲班平均成绩代表性大。

资的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说明哪个单位的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 7 -(2)乙单位238合计2 18 73 103 42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人数 月工资(元) x 组中值300 500 700 900 1100 — xf 600 9,000 51,100 92,700 46,200 199,600 xx --539 -339 -139 61 261 — fx x 2)(-576,738 2,044,242 1,370,137 408,807 2,905,098 7,305,022fxf x ∑∑=乙元839238600,199==ffx x ∑-∑=2)(乙σ元175238305022,7==xV σσ=乙%86.20839175==乙单位工资水平高乙甲σσV V >乙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解:(1)甲单位267 合计4 25 84 126 28400以下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人数 月工资(元) f xf x ∑∑=甲x 组中值300 500 700 900 1100 — xf1,200 12,500 58,800 113,400 30,800 216,700元812267000,216==ffx x ∑-∑=2)(甲σxx --512 -312 -112 88 288 — fx x 2)(-1,048,576 2,433,600 1,053,696 975,744 2,322,432 7,834,048元171267048,834,7==xV σσ=甲%06.21812171==第三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具有可加性的动态数列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