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介绍 PPT
合集下载
认识蒙古族ppt作品
美食佳肴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 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 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 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 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 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 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 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舞蹈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
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 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 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 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 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 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筷子舞凝结着蒙 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 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
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
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
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
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
永恒之火 ——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 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 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 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 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人口分布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的主体民 族。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俄罗斯有大约90万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亚的布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ppt课件ppt
13世纪中叶,蒙古族人民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先后 攻灭金、南宋、西夏等政权。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 国。
元朝建立后,蒙古族成为统治民族,后分裂为许多部 落和联盟。
蒙古族的地理分布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青海、甘肃 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区,其中锡林郭勒盟、赤 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地是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与庆典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非常隆重,一般会举行三天 三夜的庆典活动。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和新娘会穿着华丽的蒙古 族传统服装,在众多亲戚朋友的簇拥下举行拜 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等仪式。
在庆典活动中,人们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 动,如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以 示祝福和欢乐。
03
蒙古族的传统节庆,每年会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集会,人们赛马、射
箭、摔跤、唱歌、跳舞,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丰收的喜悦。
02
祭敖包
每年夏季,蒙古族会在山顶或草原上堆砌敖包,举行祭祀仪式,祈求
平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03
成吉思汗纪念节
纪念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
讲述成吉思汗的伟大事迹。
蒙古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展望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充分挖掘和利用蒙古族 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草 原文化、马背文化、蒙 古包文化等,开发具有 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多元化发展
结合生态旅游、民俗旅 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多 种旅游形式,丰富蒙古 族文化旅游的内容,满 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展望未来
蒙古族文化旅游在保持 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 断创新和发展,成为国 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 的地之一。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 国。
元朝建立后,蒙古族成为统治民族,后分裂为许多部 落和联盟。
蒙古族的地理分布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青海、甘肃 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区,其中锡林郭勒盟、赤 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地是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与庆典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非常隆重,一般会举行三天 三夜的庆典活动。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和新娘会穿着华丽的蒙古 族传统服装,在众多亲戚朋友的簇拥下举行拜 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等仪式。
在庆典活动中,人们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 动,如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以 示祝福和欢乐。
03
蒙古族的传统节庆,每年会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集会,人们赛马、射
箭、摔跤、唱歌、跳舞,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丰收的喜悦。
02
祭敖包
每年夏季,蒙古族会在山顶或草原上堆砌敖包,举行祭祀仪式,祈求
平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03
成吉思汗纪念节
纪念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
讲述成吉思汗的伟大事迹。
蒙古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展望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充分挖掘和利用蒙古族 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草 原文化、马背文化、蒙 古包文化等,开发具有 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多元化发展
结合生态旅游、民俗旅 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多 种旅游形式,丰富蒙古 族文化旅游的内容,满 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展望未来
蒙古族文化旅游在保持 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 断创新和发展,成为国 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 的地之一。
蒙古帝国PPT课件
布噶尔王国、斯拉夫各族,进而灭亡位于
东欧大平原境内的基辅罗斯,而后击溃波
兰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大败匈牙利、征
服保加利亚,远征势力远达意大利半岛的
威尼斯东北。
.
6
第三次西征
• 第三次西征(1252~1260)于蒙哥汗在位时 期、主帅为旭烈兀,灭亡木剌夷(伊斯兰
国家)、阿拔斯王朝(位于阿拉伯的黑衣 大食,750~1258)以及叙利亚,三次西征 共灭了40多个国家,由于西征军对于征服 地区并未全部加以掌控或进行统治,因此 也有一说蒙古帝国征服的疆域面积达4, 400万平方公里(该说法已被证明系缪传, 盖全亚洲面积总和,亦不过4457.9万平方 公里。目前国际官方数据仍为3,300万平方 公里)。
(3)蒙古孛儿只斤部首领铁木真通过斗争, 统一了蒙古各部,为建立帝国奠基
.
13
蒙古国家的建立
(1)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全蒙古大汗, 号“成吉思汗”,蒙古国家建立,版图浩瀚 (2)建立行政、军事和生产组织相结合的统 一体制千户制 (3)组建由贵族青年组成的护卫军(怯薛) (4)颁布并编订《札撒大典》 (5)利用畏吾尔文拼写蒙古语
郭靖(沉吟片刻):“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 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 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
.
10
.
11
“也客.忙豁勒.兀鲁思“ 汉译 "大蒙古帝国"
.
12
蒙古的兴起
(1)蒙古兴起于亚洲中部大戈壁北部。此前 匈奴、鲜卑、突厥、回鹘等族先后建立政权
(2)蒙古先后依附于辽、金政权,并受其影 响而进入文明社会。当时因强盛的鞑靼(塔 塔儿)部落而统称鞑靼人
.
1
大蒙古帝国
《蒙古族民族文化》课件
边等工艺更是独具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文化
蒙古族的居住文化以帐篷和蒙古包为主,具有适应游牧 生活的特点。
蒙古包内部空间宽敞,设施简单实用,通常包括火炉、 床和储物架等。
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的住房,采用木架和毡布制成,可 随时拆卸和组装,方便游牧迁移。
蒙古族人注重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在帐篷和蒙古包 周围会设置围栏和草料架等设施。
05
蒙古族对世界的影响
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蒙古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蒙古帝国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蒙古军队的西征和征服活 动,使得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文化、商业和政治联系更加紧密。
蒙古帝国推动了东西方科技与文化的交流
蒙古帝国时期,许多欧洲的学者、工匠和商人来到亚洲,同时也将亚洲的文化、科技和产 品带回欧洲。这种交流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还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蒙古族民族文化》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蒙古族历史 • 蒙古族传统艺术 • 蒙古族民俗文化 • 蒙古族传统节日 • 蒙古族对世界的影响 • 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01
蒙古族历史
蒙古族的起源
01
蒙古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室韦、鲜卑部落,他们生活在今 天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
02
04
蒙古族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
节日起源
那达慕大会源于蒙古族传统的竞 技、娱乐和祭祀活动,已有上千
年的历史。
主要活动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盛大的节 日之一,主要活动包括赛马、射 箭、摔跤等竞技比赛,以及歌舞
表演和美食盛宴。
意义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团结和 友谊的象征,也是传承和弘扬蒙
古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蒙古族的居住文化
蒙古族的居住文化以帐篷和蒙古包为主,具有适应游牧 生活的特点。
蒙古包内部空间宽敞,设施简单实用,通常包括火炉、 床和储物架等。
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的住房,采用木架和毡布制成,可 随时拆卸和组装,方便游牧迁移。
蒙古族人注重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在帐篷和蒙古包 周围会设置围栏和草料架等设施。
05
蒙古族对世界的影响
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蒙古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蒙古帝国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蒙古军队的西征和征服活 动,使得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文化、商业和政治联系更加紧密。
蒙古帝国推动了东西方科技与文化的交流
蒙古帝国时期,许多欧洲的学者、工匠和商人来到亚洲,同时也将亚洲的文化、科技和产 品带回欧洲。这种交流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还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蒙古族民族文化》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蒙古族历史 • 蒙古族传统艺术 • 蒙古族民俗文化 • 蒙古族传统节日 • 蒙古族对世界的影响 • 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01
蒙古族历史
蒙古族的起源
01
蒙古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室韦、鲜卑部落,他们生活在今 天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
02
04
蒙古族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
节日起源
那达慕大会源于蒙古族传统的竞 技、娱乐和祭祀活动,已有上千
年的历史。
主要活动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盛大的节 日之一,主要活动包括赛马、射 箭、摔跤等竞技比赛,以及歌舞
表演和美食盛宴。
意义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团结和 友谊的象征,也是传承和弘扬蒙
古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蒙古国幻灯片
予承认。外交部也正式发布 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声明,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 是外国人操纵外蒙古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为争取苏联参
加对日作战,美、英不惜出卖中国利益,答应了苏联的无理要求,接受外蒙古的现状,
即承认并要求中国政府承认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1946年1月5日蒋介石在罗斯福和斯大林的重压下,在万般无奈之中与苏联签 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 “蒙古人民共和国”。 • 1949年10月,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党与苏联签订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新中
• 在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外交官们努力下,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古是中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一部分,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以卖国复辟著称于世的袁世凯总算没有丢 掉外蒙古。 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彻底推翻。 失去了主子了“自 治蒙古”在苏俄红军不断向西伯利亚挺进时感到危胁日益临近,于是他们开始与中国 政府进行取消“自治蒙古”的谈判,但是谈判进程缓慢而坚难。 1919年,北洋政府(段祺瑞时期)派出得力干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用铁腕政策
蒙古国的经济
• 蒙古国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1997年7月,政府通过 “1997年至2000年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目标是使私 营经济成分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007年,蒙经济发 展态势良好,宏观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汇 率基本保持稳定。2007年,蒙古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8.3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9.9%。2008年,蒙古国 GDP为49.91亿美元,列世界143位;人均GDP为1980美元, 列121位。
•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 是外国人操纵外蒙古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为争取苏联参
加对日作战,美、英不惜出卖中国利益,答应了苏联的无理要求,接受外蒙古的现状,
即承认并要求中国政府承认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1946年1月5日蒋介石在罗斯福和斯大林的重压下,在万般无奈之中与苏联签 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 “蒙古人民共和国”。 • 1949年10月,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党与苏联签订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新中
• 在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外交官们努力下,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古是中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一部分,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以卖国复辟著称于世的袁世凯总算没有丢 掉外蒙古。 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彻底推翻。 失去了主子了“自 治蒙古”在苏俄红军不断向西伯利亚挺进时感到危胁日益临近,于是他们开始与中国 政府进行取消“自治蒙古”的谈判,但是谈判进程缓慢而坚难。 1919年,北洋政府(段祺瑞时期)派出得力干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用铁腕政策
蒙古国的经济
• 蒙古国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1997年7月,政府通过 “1997年至2000年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目标是使私 营经济成分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007年,蒙经济发 展态势良好,宏观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汇 率基本保持稳定。2007年,蒙古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8.3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9.9%。2008年,蒙古国 GDP为49.91亿美元,列世界143位;人均GDP为1980美元, 列121位。
蒙古介绍PPT
谢谢观看
——关于蒙古的介绍
感谢下 载
可编辑
感谢下 载
可编辑
4蒙古马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 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 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 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蒙古马在风 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没有失去雄悍的马性,它们 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 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 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 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蒙古族服饰主要以蒙古袍、帽子、坎肩、蒙古靴 为主,加以各种佩饰以及长短坎肩。蒙古袍大多采 用织锦缎、丝绸、布帛为面料。蒙古靴以家畜皮、 布帛为面料。款式又根据自然环境、部落习俗呈现 出不同的风格。不管是哪个部落的服饰,都是蒙古 民族文化的积淀,都闪烁着民族的智慧。
3蒙古乐器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托克
▪ 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 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蒙古大家族
——关于 蒙古族的介绍
猜得出他们是谁吗
蒙古族大简介
没错,他们就是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
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 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 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 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 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 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 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 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 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族介绍ppt课件
文化融合
在历史进程中,蒙古族文 化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元朝与蒙古帝国的崛起
元朝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
蒙古帝国
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蒙古帝国迅 速崛起,征服了包括中国、俄罗斯、 中亚、东欧在内的广大地区。
疆域扩张
蒙古帝国的疆域一度达到3300万平 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语言分类
蒙古语分为多个方言,其中主要分为西部方言和东部方言两大类。西部方言主 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东部方言则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及黑龙江、吉林、辽 宁等省的蒙古族聚居地区。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蒙古族文字最早起源于13世纪,是由蒙古帝国时期的大臣、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 八思巴创立的。
发展
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和统治,蒙古族文字逐渐传播到中亚、东亚等地。在历史上 ,蒙古族文字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多种书写形式,如回鹘式蒙古文、 察合台文等。
艺品之一。
音乐与舞蹈
蒙古族长调
旋律悠扬,节奏自由,是蒙古 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形式。
蒙古族短调
节奏明快,曲调欢腾,常用于 表现蒙古族人民的劳动和喜庆 场面。
蒙古族舞蹈
以豪放、奔放的特点著称,常 见的舞蹈形式有“筷子舞”、 “盅碗舞”等。
蒙古族乐器
如马头琴、四胡等,是蒙古族 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服饰与美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蒙古族有许多宗教节日,这些节日不仅是宗教活动 的重要时刻,也是人们聚会、庆祝和交流的重要场 合。
宗教信仰对蒙古族社会结 构的影响
宗教信仰在蒙古族社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强化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影响了人 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蒙古介绍PPTPPT课件
▪ 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 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 2口琴
▪ 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 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 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 人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17
18
19
20
谢谢观看
——关于蒙古的介绍
21
▪ 四胡
▪ 又名四股子、提琴。蒙古人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 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 陕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 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 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 律。
6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 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 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 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 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 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 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 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14
15
16
4蒙古马
•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
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 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 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 2口琴
▪ 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 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 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 人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17
18
19
20
谢谢观看
——关于蒙古的介绍
21
▪ 四胡
▪ 又名四股子、提琴。蒙古人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 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 陕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 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 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 律。
6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 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 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 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 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 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 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 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14
15
16
4蒙古马
•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
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 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 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就是蒙古族 •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 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 “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 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 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 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 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 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蒙古服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 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 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 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 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 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 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蒙古族服饰主要以蒙古袍、帽子、坎肩、蒙古靴 为主,加以各种佩饰以及长短坎肩。蒙古袍大多采 用织锦缎、丝绸、布帛为面料。蒙古靴以家畜皮、 布帛为面料。款式又根据自然环境、部落习俗呈现 出不同的风格。不管是哪个部落的服饰,都是蒙古 民族文化的积淀,都闪烁着民族的智慧。
▪ 1雅托克
▪ 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 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谢谢观看
——关于蒙古的介绍
谢谢
▪ 2口琴
▪ 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 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的 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人 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 四胡
▪ 又名四股子、提琴。蒙古人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 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 陕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 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 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 律。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 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 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 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 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 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 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 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 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 “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 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 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 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 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 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蒙古服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 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 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 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 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 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 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蒙古族服饰主要以蒙古袍、帽子、坎肩、蒙古靴 为主,加以各种佩饰以及长短坎肩。蒙古袍大多采 用织锦缎、丝绸、布帛为面料。蒙古靴以家畜皮、 布帛为面料。款式又根据自然环境、部落习俗呈现 出不同的风格。不管是哪个部落的服饰,都是蒙古 民族文化的积淀,都闪烁着民族的智慧。
▪ 1雅托克
▪ 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 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谢谢观看
——关于蒙古的介绍
谢谢
▪ 2口琴
▪ 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 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的 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人 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 四胡
▪ 又名四股子、提琴。蒙古人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 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 陕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 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 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 律。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 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 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 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 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 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 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 适于轮牧走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