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史资料
外国雕塑史
![外国雕塑史](https://img.taocdn.com/s3/m/c650b7a1d1f34693daef3ecc.png)
《村长像》是现已发现最古 老的木雕之一,相比法老肖 像而言,手法更为自然写实, 非常讲究解剖结构的造型, 不论是对大型的掌握还是对 细节的刻画都比较准确。在 造型准确的基础上,雕像还 比较注重质感的表现,从 《村长》的那种表情可以体 会到他那种乐观和自信的精 神。
《文书像》是跟 《村长像》类似 风格的代表作品。
古埃及自古王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雕刻
的程式,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大多雕像姿 态比较端庄,面部整体轮廓较为写实,又有 理想化的装饰,表情庄严平静,感情表现很 少。如《哈弗拉像》,受到严格的规范限制, 面部表情威严庄重,体现法老凛然不可侵犯 的气势。
正面律 埃及雕刻具有明显的程式化造型:固定的姿态、装束和色彩,类似立体绘画 的浮雕,头部呈侧面像,眼睛为正面形,肩胸上半身为正面,两腿双足同样呈侧面。 国王、贵族的雕像尺寸大而基本向右,仆从则不受程式约束,姿态随意,接近于 生活中的形象。 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正面律法则。这种法则源于强 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 的复归找到门路。为达到这个目的,塑像雕造便出现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造 型取正面律。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都取正面律,躯体以对准鼻尖与肚脐连成 的正中线而作左右对称,这种对称,正是各种姿势(立、坐、蹲等)中最稳定的样 子,这种样子才能使灵魂在复活时轻易地找到复归的门路;另一种是注重结构, 形式化。 尽管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却十分写实,这 种在同一作品中复合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的做法,正是埃及美术的重要特征。 这种写实造型当然也源于埃及人的一种信仰,容貌具有某个人物生前的肖像特 征,也是便于灵魂找到可栖的所在。不过这种肖像性又非流露情感的生动表情, 而是这个人永不变化的稳定表情,因此形象给人以冷漠感。埃及雕塑作品的形 式多样,有石板、木板浮雕、彩陶塑、着色石雕人像、着色肖像雕刻等。
唐代雕塑的发展史
![唐代雕塑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e8b8a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3.png)
唐代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雕塑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唐时期(618-626年):初唐时期的雕塑主要表现为佛教造像,造像造型简单朴素,注重表现佛教教义。
此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大雁塔的小雁塔。
2.盛唐时期(626-907年):盛唐时期是唐代雕塑的鼎盛时期,其特点是造型优美、气势恢宏、表现力强。
此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洛阳白马寺的大佛像、大雁塔的大雁塔佛龛、太原天龙山石窟的佛像等。
3.晚唐时期(907-960年):晚唐时期的雕塑风格逐渐趋向于世俗化和现实主义,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生命力。
此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洛阳白马寺的弥勒佛像、太原天龙山石窟的普贤菩萨像等。
总的来说,唐代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雕塑艺术风格和技法对中国雕塑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384a0d452e3f5727a5e96280.png)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漫步在欧洲的街头,随处可以见到的粘美的园林雕塑,宏伟的哥特式建筑,以及气势磅礴的纪念性雕塑,这些艺术品都是盛开在人类文明园地里的奇花异草。
回首西方雕塑几千年的历史,无数振奋人心的时代、波澜壮阔的往事、战争,胜利、失败,对于民族的自豪,对于生活的热爱,都历历在目。
当一切都成为过去的时候,时代的灵魂便凝聚在了雕塑那坚硬的脉络里。
漫话西方的雕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史前雕塑、古典雕塑、现代雕塑。
史前雕塑的时间漫长,其演变反映厂史前人类文化逐渐丰富的过程,在这—时期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别,所以它标志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最初探索,而并不单一的代表某一民族。
古典雕塑时期是各民族自身文化的形成时期,它十接反映出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文化的差异。
此时的雕塑逐渐从人类的共性中独立出区域文化的个性,并且形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依照各自的传统继承、发展和演变。
这一时期在西方主要是指从占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成到十九世纪末现代雕塑的出现为止。
在我国主要是指从殷商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现代雕塑时期雕塑艺术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局面,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已不再明显,这一时期的雕塑以艺术家张扬自身个性为特征。
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差异逐渐被消解。
现代雕塑主要是指从十九世纪末至今。
神秘的史前雕塑一件史前时代的艺术品展现在人们面前,就象越过了苍茫的时空,来自遥远的过去的使者,它们或许是质朴、粗糙的形体或许是破败的残片,然而却激起了人们无限的惊奇和对于茫茫远古的遐思。
比较著名的史前雕塑有两个维纳斯,一件是距今25000年前的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另一件是距今大约15000午前的维斯普格的维纳斯,这些滚圆丰满的妇人形象,表达出原始人对丰产的象征性渴望,也表明人是如何执意要留下自己的痕迹,要在现实的世界上打下自己的记号。
辉煌的古典雕塑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所以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埃及的雕塑。
第02章 雕塑史
![第02章 雕塑史](https://img.taocdn.com/s3/m/888ea9c476eeaeaad1f3308f.png)
原始社会石器(图2.2)的均衡 感,对称形式,流畅的线性 表现,都体现出器物的力量, 适用和美观,如对于对称性 的理解,人们可能是从人体 自身和动物身上得到了启发, 从而有意识地创造出对称的 器物。
在人类的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需求,根据其不同的用途,产 生了形式各样的陶器器物,他们都是为了改进和服务于人 类的生活而创造的,彩陶的造型品种繁多,如汲水用的尖 底瓶、葫芦瓶;饮水用的钵、碗、杯;蒸煮食物用的鬲、 瓿、鼎;盛储食物用的盆、罐、瓮等。例如仰韶文化半坡 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图2.3), 例如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江苏淮安青莲岗出土的 一件高足盆(图2.4),它造型独特,三只足坚实挺立, 在盆的边缘还刻着一些线形的纹样,使人感到它已具有某 些早期雕塑艺术的形象。
宋代罗汉像多以组群的形式出现,由十六、十八以 至五百不等,不仅罗汉的年龄长幼有别,其中包 括人物长相、性格、姿态、形神等也迥然各异, 体现了宋代雕塑艺术世俗化、人性化的特点。( 图2.34)
2.8 元、明、清时期的雕塑
由于元代实力所及,新疆玉材大量生产,从而为玉雕工艺的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牙雕 牙雕工艺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象牙 雕鸟形匕首和双鸟朝阳纹牙雕板。 2.玉雕 “白玉镂空熏炉”(图2.35)玲珑剔透,光泽柔润,又是一 番景象。“白玉嵌宝石碗”(图2.36)更是华贵非常,玉 碗外壁下半部均用金丝组成四瓣或五瓣小花,旁绕金丝嵌 的细草,每一片花瓣,都是金丝勾边中嵌一颗红宝石,碗 虽不大,却用了180颗红宝石。 。
5、马厂型:(图2.8) 彩陶的装饰纹样,大体是从繁逐渐演变为简。
6、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5000年,大汶口文化红陶器皿中,有一个兽形鬹( 图2.9)
7、龙山文化: 原始“彩陶”还有典型的龙山文化〔图2.10〕,最突出而确 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是黑陶。 黑陶不重色彩,专以造型见长,规整、单纯,外轮廓线转折 处棱角分明,挺拔秀丽,和彩陶的圆浑深厚,形成各具 特色的迥异风格。黑陶一般不多加装饰,只是在某些部 位上加绳纹、划纹和方格纹等,也有以镂空作为装饰的 〔图2.11〕。
中国雕塑史
![中国雕塑史](https://img.taocdn.com/s3/m/89d33416b7360b4c2e3f6435.png)
第一章中国雕塑史序言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一. 中国雕塑的基本类型历史上的中国古代雕塑数量繁多,类型的划分多样从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宗教雕塑•明器雕塑•陵墓雕塑•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工艺性雕塑从雕塑的历史划分:•原始雕塑•商周战国雕塑•秦汉雕塑•魏晋南北朝雕塑•隋唐雕塑•五代宋辽金雕塑•元明清雕塑从雕塑的材料上划分:•石雕•泥塑•青铜雕塑•木雕•陶塑•玉雕•象牙雕•竹雕等等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宗教雕塑•以宗教为基本内容,以宗教宣传和偶像崇拜为主要目的的雕塑•其中中国的宗教雕塑主要是佛教雕塑明器雕塑•明器又称“冥器”或者“盟器”,是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品•起着代替真实的人和物的作用•其包括俑,动物形象和车船,家具,建筑物的模型,并且一般都着色陵墓雕塑●“石像生”----指陵墓外以石人,石兽组成的仪卫,装饰雕塑●陵墓建筑或者构件(华表墓阙墓祠)纪念性雕塑•为表彰历史人物或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建筑装饰雕塑•指作为建筑附件以及对建筑物的局部和构件进行装饰的雕塑工艺性雕塑•指以雕塑形式制成或装饰的有实用性的物品和独立的具有观赏,装饰作用的小品雕塑雕塑的历史划分原始时期(质朴纯真)二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装饰性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形成传统,影响深远。
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占有主流地位。
中国雕塑孕育于工艺美术,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
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
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
中国雕塑史讲义
![中国雕塑史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3ba40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6.png)
中国雕塑史讲义一、引言中国雕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中国雕塑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密切相关,承载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雕塑的发展历程,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二、古代雕塑古代中国雕塑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岩石雕刻和陶器制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石雕和陶器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的青铜器、玉器和陶俑。
青铜器是古代雕塑的代表作品之一,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玉器也在古代雕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光滑细腻的质地和精美的雕刻让人惊叹不已。
三、佛教雕塑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对中国雕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意义深受人们喜爱。
佛教雕塑以佛像为主要形式,其造型庄重肃穆,表现了人们对于佛教信仰的虔诚与崇敬。
在佛教雕塑中,千手观音、弥勒佛等形象成为了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
四、宋代的陶瓷雕塑宋代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陶瓷雕塑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
宋代陶瓷雕塑以青瓷为主要材料,采用了多种雕刻技法,如刻线、刻花等。
宋代的陶瓷雕塑造型独特,线条简洁流畅,表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纯朴和含蓄。
五、明清时期的石雕明清时期,石雕成为了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石刻以山水石为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石雕则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
明清时期的石雕作品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技艺上更加精湛,展现了中国雕塑的独特魅力。
六、现代雕塑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雕塑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与变革。
西方艺术的影响使得中国雕塑的风格更加多样化,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材料和技术。
现代雕塑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审美风格,又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现代雕塑风格。
七、当代雕塑的发展趋势当前,中国雕塑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注重将雕塑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呈现作品。
同时,雕塑材料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创新,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中西方雕塑发展史
![中西方雕塑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7857a0bf12d2af90242e684.png)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中国雕塑发展史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
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见图1)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
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见图2)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
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
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
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见图3)兵马俑的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中外雕塑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雕塑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8735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a.png)
中外雕塑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雕塑古代雕塑在中外均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在中国,古代雕塑主要表现为青铜器、石刻、陶俑等形式。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代表之一,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体现了古代艺术家对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的丰富想象和创造力。
同时,中国的石刻艺术也是古代雕塑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北魏的龙门石窟,还是唐代的大足石刻,都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工艺和深厚内涵。
此外,陶俑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兵马俑还是唐三彩,都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在西方,古代雕塑主要表现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艺术。
古希腊雕塑以其优美的线条和丰富的神话故事而闻名全世界,代表作品有《米洛之维纳斯》、《雅典娜神像》等。
而古罗马雕塑在继承古希腊雕塑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合了罗马人的实用主义精神,其代表作品有《大卫像》、《罗马斗兽场的佩尔西乌斯之狮》等。
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代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二、中世纪雕塑中世纪是欧洲雕塑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中国的宋代也有着独特的雕塑表现。
在中国,宋代的雕塑主要以石雕和木雕为主,其代表作品包括《北宋百年古刹开元寺》和《南宋徽石飞天》等。
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高超工艺和独特审美价值,同时也为后世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在欧洲,中世纪雕塑主要体现在教堂和宫殿的装饰上,其特点是宗教性和浓厚的神秘感。
中世纪雕塑的经典代表作品有《圣母像》、《耶稣基督受难像》、《天使像》等。
这些作品在制作技艺和艺术表现上都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为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文艺复兴雕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中国的明代雕塑也有着独特的发展。
在中国,明代的雕塑主要表现为陶瓷和石雕,其代表作品有《明代青花瓷》、《明代玉雕》等。
这些作品在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上都具有丰富的特色,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整版)世界雕塑史大事年表
![(完整版)世界雕塑史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b3e3579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b.png)
完整版)世界雕塑史大事年表概述本文档旨在总结和记录世界雕塑史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从古代文明开始到现代艺术的发展,雕塑一直是表达文化、美学和思想的重要媒介。
通过这份年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雕塑艺术的历史脉络。
古代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约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雕塑的巨大发展,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雕塑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品有___的《维纳斯》、___的___和普拉克西特利斯神庙的浮雕。
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___艺术开始出现,雕塑成为表达佛陀形象的重要方式。
公元前3世纪:中国秦朝的兵马俑出土,标志着雕塑在中国的发展。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公元5-10世纪:中世纪欧洲的___艺术中,雕塑被广泛用于教堂建筑、祭坛、圣像等表达。
公元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如___、___等塑造了许多杰作,如《大卫》。
现代艺术时期18世纪-19世纪18世纪:法国雕塑家___的《莱斯特的勃朗妮丝》是现代西方雕塑的重要代表作。
19世纪:___的《思想者》、___的《自由引导人民的雕塑》,开创了现代雕塑的先河。
20世纪-21世纪20世纪初: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构成主义雕塑引领了现代雕塑的发展。
20世纪中叶:美国雕塑家___的立体___和迪弗赖斯纳雕塑,代表了流动雕塑运动的兴起。
21世纪: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雕塑表达方式,如3D打印雕塑、互动装置等。
结语本文档通过对世界雕塑史的大事年表的整理,简要概括了古代文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现代艺术时期的主要雕塑发展。
这些里程碑标志着雕塑艺术的不断演变和创新。
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现代3D打印的雕塑,雕塑艺术始终在记录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推动着审美和思维的发展。
外国古代雕塑
![外国古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5c68ce751eb91a37f1115c41.png)
• 这尊菩萨像表现的是释迦牟 尼出家前身为太子时的形象。 菩萨面部带有印度与欧洲混 血儿的特征,容貌俊秀,英 姿勃发,与希腊阿波罗神像 有几分相像,表明其与希腊 雕刻艺术的密切联系;其服 饰华贵,尤其是头部和胸前 的饰物十分奢华,雕刻细致, 显示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增 强了雕像的装饰效果,体现 了古印度本土艺术特征。这 尊雕像可以看作是印度贵族 王朝风度翩翩的王子形象的 真实写照,只不过为他加上 了头光,表示出他非同凡俗 的佛教身份。它也是犍陀罗 雕刻家将希腊与印度艺术相 融合结出的硕果。
摩西
五.17─19世纪欧洲雕塑
西方雕塑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 之后,继续得到发展,各个时期均产生了 具有时代风格的优秀雕塑作品。雕塑的题 材得到拓展,形式更加多样化。贝尼尼、 乌东、吕德、罗丹等雕塑大师都为西方雕 塑艺术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7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贝尼尼,擅 长于通过静态的人物雕像表现戏剧性的情 节,使雕塑具有强烈的动感和装饰意味。
《垂死的奴隶》两眼紧闭,似乎不是在迎接死 亡,好象是在休息。他那安祥的脸上,没有垂死 挣扎的痕迹,也没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痉挛,却呈 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平静和陶醉,仿佛是一种摆脱 了苦难的昏迷。他左手支撑着头部,右手扶在胸 前,好象刚刚经历过严酷的折磨,精疲力尽,正 在进入一种解脱的状态。
这件作品与《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为教皇 朱理二世创作的纪念性雕像,虽然是未完成的作品,但 已充分显示了作者雕刻技艺的完美。奴隶的姿态及其形 体的转折,传达出其全部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个被征 服者在经受了巨大痛苦之后的松驰与平静,死亡的悲哀 已转化为使灵魂解脱的祥和。坚硬的大理石被雕琢得细 腻光洁,令人感受到肌肤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人体的 脉搏。 垂死的奴隶 (大理石,1550年)
雕塑简史
![雕塑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eebee4e6b8f67c1cfad6b861.png)
求不是真实,而是传神。
中国雕塑 没有雕塑家的雕塑史 传神比解剖学更重要 从造像时代到工艺时代 乡土雕塑的另类价值
中国雕塑 古代雕塑 秦汉雕塑 形成和发展期 成熟和鼎盛期
魏晋南北朝雕塑 隋唐雕塑
五代辽宋金元朝雕塑 明清雕塑 现代雕塑
停滞和衰落期
古代雕塑
古朴与狞厉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作品小档案
【名称】 【作者】 【时间】 【材质】 【规格】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的工匠 约公元前5000年 陶瓷雕塑 高31.8厘米
图坦卡蒙面具
作品小档案 【名称】 图坦卡蒙面具 【作者】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 期的工匠 【时间】 约公元前1350年 【材质】 黄金雕塑 【规格】 高54厘米,宽40厘米 【收藏地】埃及开罗博物馆
古希腊雕塑(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
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古希腊雕塑 荷马时期
古风时期
古典时期
希腊化时期
黄金分割比值
0.618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 分与整体部分之比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 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即长 段为全段的0.618。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研究过正五边形和 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可推断他们已知道与此有关的黄金分 割问题 。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 这个问题,他建立了比例的理论。
胜利渡长江
作品小档案 【名称】 【作者】 【时间】 【材质】 胜利渡长江 刘开渠 约公元1949年 大理石雕塑
人民纪念碑
大丰收
作品小档案 【名称】 人民纪念碑 【作者】 【时间】 约公元前3000年 【材质】 木质雕塑 【规格】 高110厘米 【收藏地】埃及开罗博物馆
世界雕塑史重点考试内容(小炒版本)
![世界雕塑史重点考试内容(小炒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09d9bf6caf1ffc4ffe47acec.png)
1、原始雕塑的基本特点与代表作品。
(第一章、第一节)突出特点:形象真实、手法朴拙、表现力强。
代表作品:维林多夫的维纳斯持角杯的维纳斯奥尔梅克青年头像复活节岛石像2、论述古代西亚的雕塑成就。
(第一章、第二节)概念界定:古代西亚民族纷争复杂、政权交替频繁。
古代西亚雕塑包括苏美尔王朝、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亚述王朝、新巴比伦王朝等创作的雕塑。
突出特点:写实性、纪念性突出,无论人物肖像还是动物雕像都生动准确。
反映内容:国王肖像、战争、狩猎、宴会、神兽等。
3、请结合作品分析古代埃及的雕塑特点。
(第一章、第三节)突出特点:写实性、纪念性突出,以人物肖像为主,创作法则遵循正面律。
古埃及雕塑主要作为建筑附属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国就已经形成并沿袭下去,主要表现为:直立姿势,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刻画得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雕像着色,眼睛中往往镶嵌水晶、石英等物。
著名的作品有:《狮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长约57米,面部长达5米,为法老的面像。
《拉霍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表现了王子的性格特征以及王子妃的端庄美丽。
雕像保持了原来的着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
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门考拉及其妻》、《书吏凯伊》、《村长像》(实际上是王子卡帕尔雕像)等等。
浮雕、绘画:古埃及的浮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国时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纳米尔石板》、《猎河马》。
古王国起的墓室壁画:遗存数量不多,代表作是《群雁图》,以写实手法绘制,形象生动,色彩和谐动人。
4、请分析论述印度佛教雕塑的演变过程。
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https://img.taocdn.com/s3/m/01bfa9c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1.png)
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此历史阶段,雕塑是王权与政治的有力工具,成了宣扬帝王将相的功绩、美化宫殿园陵的重要方式。
汉承秦制,西汉前期,某些军功显赫的将领、诸侯王或贵戚,亦用陶塑兵马俑随葬,以炫耀其生前地位与权力。
东汉佛教雕刻,东汉时期,我国已有佛教雕塑之创作。
秦代陶塑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这一时期的雕塑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力量将中国雕塑推向了高峰,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雕的出现和标志性明器雕塑的产生,以及工艺性雕塑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将雕塑艺术视作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
秦汉雕塑艺术不同:
秦代追求写实逼真,汉代讲究写实生动。
秦代代表为秦兵马俑,汉代代表为霍去病墓前石刻。
中国雕塑发展史
![中国雕塑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f37acc519e8b8f67c1cb9da.png)
中国雕塑发展史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旳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旳遗物.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旳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旳重视.这一时期雕塑旳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旳饰物,均为粗略旳,夸张式旳,具有极强装饰性.其中最具代表性旳当属陶塑人像.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旳器皿、饰物和人物旳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旳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旳最高水平.此时旳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旳,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旳特性.一些夸张、变形、奇特旳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旳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旳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旳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旳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旳雕塑作品.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旳作品之一.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旳气势.鼎旳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旳兽面花纹和夔(kuí)龙花纹.它凭借庄严旳造型,庞大旳体积和神秘旳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旳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旳重要史料.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旳政治目旳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旳辉煌成就.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旳第一个高峰.秦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yòu)、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最为壮观旳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旳秦始皇陵出土旳兵马俑.兵马俑旳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旳辉煌成就.其兵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其马俑身材矫健、活灵活现.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旳形象刻画,神态万千、精细逼真,秦俑坑发掘旳铜马车更是雕塑艺术史上旳奇迹.充分体现了主导那个时代旳高大、雄健旳风尚.从总体看,秦代雕塑旳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庞大强壮、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旳精神风貌,具有崇高旳力和数旳巨大、超常旳审美特征.四、汉代雕塑(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旳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旳艺术个性.这一时期旳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秦陵地下墓葬旳雕塑形式发展到地上旳陵墓表饰.在形式上突出了石雕作品旳雄浑之势和整体之美.汉代雕塑作品旳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旳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旳装饰性雕刻上,其中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就是留存至今旳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旳大型石雕作品.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国雕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旳地位.它打破了汉代以前旧旳雕刻模式,建立了更加成熟旳中国式纪念碑雕刻风格,具有划时代旳意义.这些作品以其简洁旳造型,粗犷旳风格,宏大旳气势,不仅寄托了对英雄旳歌颂和哀思,也反映了正处于上升时期旳汉朝统治阶级那生机勃勃旳精神面貌.霍去病墓旳石刻群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旳一座里程碑,对后世陵墓雕刻旳艺术风格产生了极其深远旳影响,是汉代以后中国古代大型纪念碑雕刻旳典范之作.而《马踏匈奴》是整个群雕作品旳主体,同时也是这些雕塑所讴歌旳主题.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旳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旳象征.雕塑旳外轮廓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刀法朴实明快,具有丰富旳表现力和高度旳艺术概括力,是我国陵墓雕刻作品旳典范之作.五、魏晋南北朝雕塑(公元220年—公元581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时期.因此,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旳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代表性旳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内雕塑大量旳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旳主体.这些石窟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旳雕塑作品,历代都对石窟进行重修、扩建、新增和补充.石窟艺术在中国雕塑中很有代表性,如东晋时期旳戴逵,擅长雕刻和铸造佛像,他在建康瓦棺寺所作旳玉躯佛像,与顾恺之旳壁画《维摩诘图》和狮子园旳玉像被称为“瓦棺寺三绝”.这个时期旳雕塑特点为较注重细部旳刻画,技术更圆转达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倾向和夸张旳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旳题材单一化,但宗教精神旳内在动力却也促进了大量精品旳诞生.六、隋唐雕塑(公元581年—公元907年)中国隋唐时代在经历了延续约 3个半世纪旳分裂和动荡以后,重新得到统一和安定,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空前繁荣旳历史时期,从而促使雕塑艺术旳发展出现新高峰.经过隋和初唐旳过渡阶段,融会了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雕塑艺术旳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旳养分,使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旳不朽杰作.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旳鼎盛期,也是文学艺术发展旳鼎盛期.宗教造像艺术、陵墓旳装饰雕刻艺术、陪葬旳陶瓷雕塑艺术、肖像造型艺术等都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宗教造像艺术在唐代有长足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旳有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龙门石窟在经历魏晋唐多个朝代旳开凿后,虽历经千年岁月旳风霜,仍不失其神秘华丽之彩.龙门奉先寺群雕更显示出大唐帝国旳强盛.其中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是最为辉煌旳杰作.其九尊一铺旳形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还有二尊供养人雕像.是一个有主有宾、层次井然旳有机整体.这也是意想造型中强调人是审美主体旳观念.此时旳佛雕作品既博大凝重之态,又不失典雅鲜活之美.其雕塑风格旳多样化与技巧旳纯熟已达到了史无前例旳水平.七、宋及金雕塑(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代以城市为中心旳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旳审美观念随之兴起.与此同时,理学旳兴盛使人们更关心现世生活,关注来世旳佛教日趋衰落.因此,宋代旳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世俗化,那些神圣不可及旳面貌渐渐模糊了,代之而起旳是更接近现实生活旳形象.造像艺术集中转入南方,如广元、大足、安岳、杭州、赣州都是摩岩造像较集中之地.大足石刻是我国石刻艺术旳精品.尽管它旳开凿有着宣扬佛法说教旳主旨,但雕塑匠师旳高超手段,至今仍使人们为造像之精妙而赞叹不绝,从而受到无上旳精神享受.大足石刻无愧为中国雕塑史上旳一大奇观.在世俗题材方面,宋旳陵墓石刻多沿袭唐之传统,但气势渐弱.继中晚唐之后旳宋代雕塑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创作手法上趋于写实风格,材料使用上则更加广泛.宋代旳彩塑较为发达,在佛雕造像上较唐代有了较大变化,此时旳佛雕造像以观音菩萨居多.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旳雕塑作品主流风格仍多受宋影响,但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其民族旳特色.八、元明清雕塑(公元1279年—公元1911年)中国蒙古族统治者早在建立元朝之前,便先后仿照汉族建筑样式,营建上都及大都两个都城.而分布各地旳寺庙塑像、石窟造像等亦展示了元代雕塑艺术旳概貌.进入元代,统治者重视手工业,雕塑作为其中重要旳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旳发展.明清两代,宗教观念进一步淡薄,此时旳宗教雕塑在缺少内在信仰旳状态下,显现出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旳程式化倾向.而明清旳世俗雕塑艺术多趋于装饰化和工艺化.这些雕塑大多更强调实用性与玩赏性功能,体现出工艺品旳特色,而早期雕塑那种强烈旳精神性功能则大大削弱了.但是,这些装饰性、玩赏性旳作品往往不受陈规限制,面貌各异,这也可以算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旳一个亮点.其作品造型一般小巧玲珑、精致剔透、精雕细凿,缺乏大气之作和大型之作,艺术上逐渐转向个人化、内聚性旳风格.而一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市民群众及知识阶层有着较密切关系旳各种小型旳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则有显著旳发展,出现了生机勃勃旳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旳新成就.明清帝陵旳陵墓表饰较前代规模更大,像设更多,布置讲究、技术娴熟,但其既缺乏唐代旳超然、也缺乏汉代旳雄浑,此时旳作品更能满足人们旳赏心悦目之功能,失去了前代旳创造活力.明清雕塑有明显追随唐宋风格旳痕迹,在名目繁多旳寺庙里,供奉着各式各样旳神像,其造像多为彩塑,即泥塑彩绘.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日趋世俗化、民间化,形成了工巧繁缛、萎靡纤细、色彩亮丽旳艺术风格.如泥彩塑千手观音.九、现代雕塑(公元1911年后)进入20世纪后,中国传统旳宗教雕塑已处于衰落时期,民间小型雕塑虽很繁荣,但未能成为主流.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前后到30年代,许多青年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雕塑.他们归国以后,大多从事艺术教育,成为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旳开拓者,促进了中国各种形式雕塑旳发展.这个时期比较大旳创作有为纪念孙中山和其他民主革命家塑制旳纪念像和设计抗日战争英雄纪念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旳架上雕塑、大型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城市环境雕塑、民间雕塑与大型泥塑群像等雕塑艺术都有了长足发展.如江小鹣(jiān)作旳《孙中山立像》、王丙召作旳《金田起义》等.标志着中国雕塑艺术又进入了一个全新旳阶段.。
中国雕塑史第一讲先秦雕塑艺术
![中国雕塑史第一讲先秦雕塑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3090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a.png)
艺术风格与特点
风格
先秦雕塑艺术风格多样,包括写实、 抽象、装饰等,其中以写实风格最为 突出。
特点
先秦雕塑艺术强调形神兼备,注重表 现对象的内在精神,同时追求形式美 和意境美。
代表作品与艺术家
代表作品
《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石雕》等。
艺术家
先秦时期的雕塑家多未留名,代表艺术家有李春、郑可等。
02
青铜雕塑艺术
青铜雕塑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早期青铜雕塑
商周时期,青铜雕塑主要 用于祭祀和礼器,如青铜 鼎、青铜簋等。
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变革,青铜雕塑 逐渐摆脱了礼器的束缚, 出现了更多的生活化、个 性化的作品。
秦汉时期
青铜雕塑进一步发展,出 现了大型的青铜雕像和铜 车马,技艺更加精湛。
青铜雕塑的艺术特色
《曾侯乙编钟》
战国时期的大型青铜乐器,造型精美,音律准确,代表了中 国古代音乐和青铜铸造的高峰。
03
玉石雕塑艺术
玉石雕塑的发展历程
史前时期
玉石雕塑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以小型玉雕和玉饰为主,如玉璧、
玉琮等。
商周时期
玉石雕塑在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 展,出现了以礼仪和装饰为主要功 能的玉雕作品,如玉戈、玉钺等。
04
陶塑艺术
陶塑的发展历程
史前时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开始制作 陶器,以实用为目的,形态简单。
夏商西周
陶塑逐渐发展,出现用于祭祀和 仪仗的陶塑制品,形态逐渐丰富。
春秋战国
陶塑艺术进入繁荣期,出现大量 用于装饰和美化的陶塑制品。
陶塑的艺术特色
写实与夸张
先秦陶塑以写实为基础,同时运用夸张手法,突 出形象特征。
秦代兵马俑雕塑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秦代兵马俑雕塑的介绍和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abd78fc658f5f61fb736663b.png)
秦代兵马俑雕塑的介绍和历史背景中国原始时期的雕塑艺术,大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以上。
最初的雕塑可以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算起,这是中国雕塑的序幕。
造型多样的陶器,为中国雕塑的多向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旧石器时代的结束,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以及东北地区已经出现了独立意义上的雕塑作品。
当然,它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渡时期。
距现有的考古研究资料来看,远在一百万年以上,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出现了原始人类,现在我们称之为“古猿人”。
如周口店的“北京猿人”、云南的“元谋猿人”、陕西的“蓝田猿人”等等。
他们居住在洞穴之中,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大约在二十万年前,“猿人”进化成“古人”,过渡至母系氏族社会,如山西的“丁村人”、湖北的“长阳人”等等。
“新人”时期大约在距今五万年前,如内蒙的“河套人”、四川的“资阳人”等等。
而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距今有七千年以上,最有代表性的上“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等等。
至此以后,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出现了统治和被统治,继之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人与猿的区别在于在劳动中创造了生产工具——石器。
在以上所述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的祖先从简单打制石器,到把石器磨光并分类使用,是从劳动实践中变化发展而来的。
同时,精神文化层面的装饰品也随着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而愈加美观。
最早的雕塑萌芽,可以算作原始石器,有大量的精细石器具备了雕塑的性质。
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出现了陶器。
它们造型丰富、纹饰多样,既是生活中的必需日常用器,也是可以欣赏的艺术品。
这时的陶器还没有脱离实用的目的,但它对后期的青铜器、象形器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它与其实用价值密不可分,从工艺手段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质鹰鼎,高36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二足为三个支点,器形饱满,为此类雕塑与器皿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
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它们有的以配件的形式出现,如盖钮、把手等;有的以表面浮雕等形式出现。
西方雕塑史鉴赏 ppt课件
![西方雕塑史鉴赏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78eba5647d27284a73517b.png)
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原作为巴 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 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 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 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这尊雕像是古希
腊辉煌时期的的典范之作,代表着古希腊雕刻艺术的高峰。
《濒死的战士》古风时期最珍贵的建筑装饰雕刻是埃癸那岛 上的阿淮亚神庙的山墙雕刻。
《弓箭手》 这是阿淮亚 神庙东面山 墙群雕中的 一件引弓射 箭的战士跪 射姿势,又 名叫赫拉克 勒斯。
三、古典时期
古希腊雕刻进入古典时期后出现了新的繁荣,雕 刻家们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突破古风程式,试 图在人体直立的基础上将人体的重心移至一足, 使另一足自然地表现出一些动态,以表现现实生 活中人物的各种运动感。这时期创造的作品更接 近现实的完美人体。
这种典型的女性雕刻形象
表现了原始人类对种族繁衍的
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被认为是原始艺术的开
端。
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欧洲原始雕塑的艺术似乎停滞了。只是 新石器时代后期,在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出现的“巨石文化”中, 出现了半抽象的人物浮雕、人像石碑以及一些小型的动物雕塑 等。
巨石文化,千百年来,这些巨石建筑物一直以其神秘的作用和 抽象的建筑魅力感染着人们 ,它们的具体意义至今也没有确定 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关。我们或许可以 从雕塑的角度把它们看作是欧洲最早的纪念性环境雕塑。
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是在他领导下重建了雅典卫 城,完成了众多的雕刻装饰杰作。
宙斯(Zeus)希腊众神之神, 是奥林匹亚(Olympia)的主神, 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 当世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 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 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拜占庭的 菲罗撰写记述世界七大奇迹说: “我们以其他六大奇迹为荣, 而敬畏宙斯神像。”
中国近现代雕塑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雕塑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7eb94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0.png)
中国近现代雕塑史复习资料一、背景中国近现代雕塑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时期内,在中国发展起来的雕塑艺术形式。
此时期的中国雕塑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点。
二、重要时期1. 清末民初时期:- 彩绘泥塑:以面目全非的泥塑形式表现人物形象,寓意深刻。
- 曹锟雕塑:曹锟是中国近代政治家,其雕塑作品刻画了他聪明睿智的形象。
- 中西合璧:雕塑艺术开始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 民国时期:- 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思想开始影响中国雕塑艺术,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立体。
- 抗战题材:以抵抗日本侵略为主题的雕塑作品,表达了人民对抗战的支持和坚决抵抗的决心。
3.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作品以人民和工农兵等劳动人民为主题,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
- 抽象雕塑:开始出现了抽象化的雕塑作品,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注重形式的独立性和表达力。
三、著名艺术家1. 吕振羽:中国现代雕塑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人类之路》等。
2. 吴为山:以抽象雕塑为主,代表作有《生命之树》等。
3. 王佩硕:以表现人体形象为主,作品有《昨夜星辰》等。
四、影响和意义中国近现代雕塑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表达了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命运。
它对中国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影响。
参考资料:- 张群:《中国雕塑史》,中国美术出版社,2008年。
- 王春:《中国雕塑与造园艺术发展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中国雕塑史
![中国雕塑史](https://img.taocdn.com/s3/m/f01e7571f46527d3240ce0f2.png)
上古的雕塑风格
∗ 彷徨迷茫的上古雕塑
三代----夏
大禹定天下,“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为九鼎,图以山川 奇怪鬼神百物,使民知神奸,则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承 天休。其后鼎迁于商,复迁于周。至周定王时遂有楚子问鼎,王孙满对 之事。至显王四十二年,姬氏德丧,九鼎终没于泗水。秦始皇二十八年, 过彭城,发千人入水求之,终莫能得。 当时铜器铸造术渐精。铸鼎象物,装饰渐见,遂成“浅刻” (Basrelief)。盖人类因需要而制器,器成则思有以装饰之,实为最 自然之程序。三代花纹之形式,盖于此时已成矣。《礼记?明堂位》谓 山罍为夏后氏之尊。《礼记正义》谓罍为云雷,画山云之形以为之。盖 三代铜器所最多见之“雷纹”,实始于此时也。罍之彩饰多用黄金,遗 物中镶金者甚多,今故宫及古物陈列所尚可见。 夏后虽已入铜器时代,然玉石之用仍广。禹治水功成,帝舜赐 以玄圭,玉器也。《尚书?夏书禹贡》谓扬州及荆州有金三品(金银 铜),扬州有瑶琨,豫州有磬错,梁州有璆铁银镂,雍州有球琳琅玕, 金玉出产甚丰,雕琢之术盖亦进矣下三,以象 天地人;烹牲牢于鼎,以祀上帝鬼神。黄帝既崩,其臣左 彻削木为黄帝像,率诸侯朝祭之。然此乃后世道家之言, 不足凭也。帝尧之时,鸾雏来集,麒麟来游。只支国献重 明鸟,国人多刻铸鸟状以 驱魑魅。 帝舜祀上帝山川鬼神,作五瑞玉器,多以圭璧。 此时盖尚在石器时代,故兵器俱石制。尧舜之时天下泰平, 故武器化为礼器,如石斧化作圭,圆形石饼化作璧。唐时 发舜妃女英冢,得大珠及玉碗,足征当时玉器之发达也。 本章重点:
中
国
雕
塑 史
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 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故殷周铜器,其市价每以字之多寡而定;其有字者, 价每数十倍于无字者,其形式之美丑,购者多忽略之。此金钱之价格,虽不 足以作艺术评判之标准,然而一般人对于金石之看法,固已可见矣。乾隆为 清代收藏最富之帝皇,然其所致亦多书画及铜器,未尝有真正之雕塑物也。 至于普通玩碑帖者,多注意碑文字体,鲜有注意及碑之其他部分者;虽碑板 收藏极博之人,若询以碑之其他部分,鲜能以对。盖历来社会一般观念,均 以雕刻作为“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 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 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 最古者也。 此最古而最重要之艺术,向为国人所忽略。考之古籍,鲜有提及;画谱 画录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详。欲周游国内,遍访名迹,则兵匪满地,行路 艰难。故在今日欲从事于中国古雕塑之研究,实匪浅易。幸而——抑不幸— —外国各大美术馆,对于我国雕塑多搜罗完备,按时分类,条理井然,便于 研究。著名学者,如日本之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之伯希和(Paul Pelliot),沙畹(Edouard Chavannes),瑞典之喜龙仁(Osvald Siren) 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车。而国人之著述反无一足道者,能无有愧?今在东 北大学讲此,不得不借重于外国诸先生及各美术馆之收藏,甚望日后战争结 束,得畅游中国,以补订斯篇之不足也校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中国雕塑的基本类型历史上的中国古代雕塑数量繁多,类型的划分多样从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宗教雕塑•明器雕塑•陵墓雕塑•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工艺性雕塑从雕塑的历史划分:•原始雕塑•商周战国雕塑•秦汉雕塑•魏晋南北朝雕塑•隋唐雕塑•五代宋辽金雕塑•元明清雕塑从雕塑的材料上划分:•石雕•泥塑•青铜雕塑•木雕•陶塑•玉雕•象牙雕•竹雕等等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宗教雕塑•以宗教为基本内容,以宗教宣传和偶像崇拜为主要目的的雕塑•其中中国的宗教雕塑主要是佛教雕塑明器雕塑•明器又称“冥器”或者“盟器”,是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品•起着代替真实的人和物的作用•其包括俑,动物形象和车船,家具,建筑物的模型,并且一般都着色陵墓雕塑“石像生”----指陵墓外以石人,石兽组成的仪卫,装饰雕塑陵墓建筑或者构件(华表墓阙墓祠)纪念性雕塑•为表彰历史人物或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建筑装饰雕塑•指作为建筑附件以及对建筑物的局部和构件进行装饰的雕塑工艺性雕塑•指以雕塑形式制成或装饰的有实用性的物品和独立的具有观赏,装饰作用的小品雕塑雕塑的历史划分原始时期(质朴纯真)二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装饰性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形成传统,影响深远。
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占有主流地位。
中国雕塑孕育于工艺美术,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
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
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
中国雕塑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
语言精练雕塑塑造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
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
虽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
温柔敦厚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
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儒家哲学尊天命,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风格。
•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风格。
•中国雕塑就是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
大量佛教造像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吸收印度佛教雕塑,到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相融合,再到中国化的过程。
从印度的特殊的经规仪轨,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特有风格第四章秦汉雕塑•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看,秦汉时期是雕塑唯一成为中心的时期•秦汉时期展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务实理性的民族特性•雕塑的门类特征决定了它强调以物质性的体积来占据空间,宜于表现宏伟、肃穆的精神,以及表现人类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占有、扩张和铺陈•因此,雕塑成为了秦汉时期的中心艺术,将中国雕塑推向了第一个高峰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第一节明器雕塑㈠秦始皇陵明器雕塑概述:⒈秦始皇俑马的发现标志着明器雕塑的重大飞跃,改写了中国雕塑史⒉秦俑马位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面,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最大规模的陶塑为何会出现兵马俑这样规模浩大的奇迹工程?•文化原因:崇尚务实理性,“好质而恶饰”的法家思想•主观原因:秦始皇本人的意志驱使秦始皇陵俑马特点大、多、真、精、美•大:规模大,陶俑、陶马形体高大•多:数量多,三个俑坑出土近8000件•真:具有高度写实性•精:生动传神的刻画人物•美: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由内而外的张力使之气势逼人兵马俑与西方写实雕塑比较西方:侧重肌肉的表现,强调体面转折的丰富性与节奏感,以及轮廓的虚实,造型的动感和人物的气质。
造型上方胸狼腰、肌肉发达、气势张扬,将人体由上至下归纳成头、颈、胸三个转折,强调形体的运动性秦俑:体面塑造多由单纯的弧面组成,强调内含筋骨,去除了繁琐的起伏,形体整体,显示出由内向外的巨大张力。
造型上强调凸腹熊腰,圆胸内敛,气韵凝沉;形体笔直,从头到脚都正面向前,显示着对称性的庄重感㈡西汉明器雕塑“汉承秦制”,明器随葬的制度在汉代得以发展文化背景:•拥有楚人独有的浪漫想像•与匈奴长年的骑战锤炼了果敢、豪迈与恢宏大气•开通西域,流入异域风情•故文化上广开包容,兼收并蓄,多种风格流传与世西汉明器雕塑的特点:•与秦相比,“厚葬”风气有所减弱,明器雕塑的制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与秦相比,形体上不如秦高大,但表现对象更加丰富•与秦相比,更富有动感,姿态也有了较多的变化㈢东汉的明器雕塑•东汉浮侈的厚葬风气愈演愈烈,明器雕塑的发展较西汉又进了一步东汉明器雕塑特点:厚葬风气浓厚,故题材,制作材料及分布地区等有进一步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间风貌擅长表现运动,速度而著称,显得气势非凡,生机勃勃第二节纪念性雕塑(一)西汉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此雕塑群是发现的我国大型石雕中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刻艺术珍品•位于陕西兴平县汉武帝茂陵旁,纪念西汉著名军事家霍去病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18岁领兵作战,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
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
霍去病墓石雕艺术特点:注意寓意,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如石雕本身就象征勇敢的战士性格霍去病墓石雕在中国雕塑史上的意义•具有典范作用,题材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纪念性雕刻•思想内容上,是西汉时期强盛的国力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艺术上,集中体现了我国早期大型石雕的艺术成就,对认识我国石雕艺术的民族特征具有重大意义(二)东汉李冰石雕像李冰:秦代蜀郡太守,大水利家,主持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
第三节陵墓雕塑•天禄→双角•麒麟→单角•辟邪→无角第四节建筑装饰雕塑•牛郎、织女石像:最早建筑装饰雕像第五节工艺性雕塑生活用具类随身佩饰类礼器类第五章魏晋南北朝雕塑•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雕塑史影响最大的是佛教雕塑的兴盛繁荣•这使中国雕塑史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从此佛教雕塑和用于丧葬目的的雕塑成为中国雕塑的两大基本成份佛教雕塑大量出现的原因•佛教自东汉从印度传入•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玄学,清谈和无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社会动荡,战乱连年,百姓通过佛教中“修来世”的思想来寻找精神寄托•统治者为麻痹人民,借助宗教消除其斗争意志,故大力发扬佛教第一节佛教雕塑中国佛教雕塑的主要题材⑴佛像佛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佛像的常见姿势是坐、立、卧,其特点是衣饰不尚奢华•佛有很多种,如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⑵菩萨像•菩萨发愿救渡众生,在愿望没实现之前,誓不成佛•菩萨造型华丽庄重,早期为天男像,后期演变成美女形象•菩萨也分为多种,其中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在中国被称为“四大菩萨”•文殊骑青狮;普贤骑白象;观音手持净瓶或杨柳枝;地藏则手持宝珠和锡杖⑶声闻像•指遵照佛的说教修行,并只以达到自身解脱为目的的出家人•声闻的造型接近现实中的僧人,塑造少拘束•声闻又包括弟子和罗汉两大类在佛的弟子当中,最常出现的是年轻英俊的阿难和苍老睿智的迦叶⑷护法像•总指佛教世界里发誓要做释迦牟尼的眷属,护卫佛法的各部属•包括四大天王,金刚力士,天龙八部,二十八诸天等•四大天王包括南方增长天、东方持国天、北方多闻天、西方广目天,手中持物分别为剑、琵琶、伞、蛇,象征“风调雨顺”㈡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样式⑴小型鎏金铜像指铜或青铜铸造,形制较小,表面鎏金,可以移动携带的佛教造像⑵寺院雕塑指佛教寺院建筑中的佛教雕塑⑶摩崖像指对山崖的壁面进行雕刻所造的佛像⑷造像碑指单独成件的碑形佛教石刻⑸龛窟造像•指石窟和石龛中的佛教雕塑,石龛较小,人不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雕塑的特点•型早期许多佛像和道教的神仙像混杂在一起,形成佛道像融合的现象•佛教和佛教雕塑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世俗封建王权的影响和制约•外来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魏晋南北朝的封建雕塑存在南北两大基本风格类型这个时期的佛教雕塑存在南北两个基本风格南:秀丽、典雅、柔美北:粗犷、雄浑、壮美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县,有已编号洞窟492个,彩塑2400余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保存了十六国至元代900多年间佛教塑像的发展序列•现存北魏、西魏、北周等北朝洞窟36个,泥塑300余躯此石窟雕塑特点⑴在世界雕塑史上,以泥塑作为雕塑的成品制作,只有中国最兴盛,敦煌雕塑是典型代表⑵既按照佛经造像仪轨又大胆根据现实感受来创作⑶在造型题材上,以弥勒为主尊⑷注重塑像的色彩装饰,多用“大刷色”的平涂方法⑸造像善于处理塑像与壁画的关系,色彩统一,塑绘结合云冈石窟此石窟特点:•体现了石雕的特点,气势宏伟,规模巨大,佛像高大、庄严、富于力度,以体积感和空间感而闻名于世云岗石窟造型上的三个时期•初期:气势恢弘,造型简练概括•盛期:题材丰富,样式和服饰倾向于现实,出现了中国化的“褒衣博带”•末期:现实性更为强烈,造型上接近“秀骨清相”龙门石窟特点:⑴基本属于中原文化体系,受南朝文化影响较深,在中国佛教艺术民族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⑵是中国佛教造像由古拙走向精美,由厚朴走向细腻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⑶浮雕作品突出,取得了较高成就麦积山石窟麦积山北朝塑像的特点:•造像风格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具有更浓厚的人间生活情调和世俗趣味•技法独到,如“薄肉塑”第二节陵墓雕塑第三节明器雕塑对书俑两晋魏晋南北朝是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雕塑制作规模之巨大、传世作品数量之多、艺术技巧成熟,以及雕塑艺术对广大民众精神生活的影响都超过了前代。
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内各族人民,在雕塑艺术领域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流、融合,有力地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