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方法:了解各个时期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及其发展脉 络与变化趋势,将有助于现行目标体系的定位和内部控 制理论体系完善。比较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内部目标设 定的异同点,寻找其普通性与特殊性及其成因,有助于 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
续4
北大有位学者在考察了哲学家黑格尔、狄尔泰、胡塞尔 的观点后,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待事物之间的区 别在于:前者重普遍性规律的追求,后者重个体性的人 生价值意义的追求。从自然物到文化物是一个由以普遍 性为本质到以个体性为本质的转化过程。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属性与概念范畴的认识,可以从 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内部控制的 本质更强调其“个性”。二是内部控制概念应是“个性 ”与“共性”的统一,以“个性”确定内部控制的内涵 和职能;以“共性”确定内部控制的外延和边界范围。
我国一向重视国有资产或集体财产的安全性。
我国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模型
战略 发展性
经营 效率性
企业 目标
资产 安全性
报告 可靠性
法律 遵循性
我国内控目标的相互关系
谋士 高参
卫士 保安
企业生存与发展
安
全
目 前提 标
战略目标
分解
经营目标
反映
报告目标
合 规 保证 目 标
四、内部控制建立的原则
含义:内部控制原则是指实施内部控制时 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和基本要求。
续8:
Turnbull报告,在本质上,确立了内部控制是一个风险 管理的控制系统;在概念范畴上,确立了以风险控制为 导向的、将内部控制嵌入公司治理的、控制范围更为广 泛的、管理控制特性鲜明的内部控制。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Chapter2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15
内 部 控 制
(二)具体要求 全过程控制; 1、全过程控制;2、全员控制 三、重要性原则 坚持全面控制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存货ABC ABC管 坚持全面控制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存货ABC管 理) 四、有效性原则 要求设计的内部控制具有预防作用; 设计的内部控制具有预防作用 1、要求设计的内部控制具有预防作用; 要求定期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执行情况 2、要求定期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时纠偏。
一、早期的内部控制假设(略) 早期的内部控制假设( 假设的基本特征( 二、假设的基本特征(略) (一)客观现实性 (二)基础性 (三)系统性 (四)相互独立性 (五)动态性
Chapter2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6
内 部 控 制
三、控制实体假设——与会计主体假设比较 控制实体假设 与会计主体假设比较 1、含义 控制实体假设是对内部控制活动空间范围 控制实体假设是对内部控制活动空间范围 所作的限定。 所作的限定。 2、作用 有利于明确责任主体和控制对象, 有利于明确责任主体和控制对象,进行绩 效考核。 效考核。
Chapter2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11
内 部 控 制
2、作用 要求在设计内部控制时, 要求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应谨遵权力制衡 原则,重视不相容岗位和职务的识别和分离, 原则,重视不相容岗位和职务的识别和分离, 重视权责的分配。 重视权责的分配。
Chapter2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12
内 部 控 制
例1:控制实体假设是对内部控制活动空间范围 所作的限定。 所作的限定。该假设有利于明确责任主体和控 制对象,进行绩效考核。() 制对象,进行绩效考核。() 2:可控性假设假定对象是可控的 可控性假设假定对象是可控的。() 例2:可控性假设假定对象是可控的。() 复杂人性假设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 例3:复杂人性假设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具 有双重人格。() 有双重人格。() 不串通假设认为,除非存在反证, 例4:不串通假设认为,除非存在反证,任何控 制实体的相关人员都不会合谋。() 制实体的相关人员都不会合谋。()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①时间顺序上看,可分为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制度设计
②内容上看,可分为
制度执行 监督评价
内部控制的定义
总结:
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在内部
控制概念框架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内部控制目标、原则、要素 推演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也是企业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 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真正做到了全员控制、全面控制和全程控 制,内部控制的设计才不会出现盲点,内部控制的执行才会合
应当注意的是,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
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这是因为企业目标的实现除 了受制于企业自身限制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内 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
内部控制的定义
三、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是指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内部控
制体系
事前控制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
企业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
为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应做到:
(1)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会计制度如实地核算经济业务、编 制财务报告,满足会计信息的一般质量要求。
(2)应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的内部考核机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的目标
五、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战略与企业目标相关联并且支持其实现的基础,是管理者为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而针对环境做出的一种反应和 选择。
内部控制的目标
六、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日常信息核对制度、惩罚制度等,来防止提供 虚假会计信息,抑制虚假交易的发生。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企业良好运作和规范经营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展开研究,从概念、基本原理、目标、要素到实施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健全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文章最后强调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内部控制、基本理论、概念、基本原理、目标、要素、实施方式、重要性、展望、研究结论、内部控制基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内部控制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成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流程和程序,旨在确保企业运作有效、高效,同时防止或降低内部和外部风险。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变得日益凸显。
研究内部控制基本理论成为了当下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以寻求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内部控制工具,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防范和管理各类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
深入探讨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重要性,分析内部控制的概念、原理、目标、要素和实施方式,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组织机构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经营行为,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在国外已经历经几个阶段
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在国外已经历经几个阶段,而在我国则刚刚起步。
从最初的内部牵制制度,发展为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后来的内部控制结构,到今天已被人们逐渐接受COSO 内部控制框架以及加拿大的控制指南,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已有很长一段历史。
但把内部控制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强调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建设,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使企业生产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1、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包含了三大控制目标,即经营效果和经营效率提升的控制目标、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控制目标、经营管理活动遵循法律法规的控制目标。
具体而言,经营效果和经营效率提升的控制目标,是指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目标,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能合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控制目标,是指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能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及时性、可比性这一目标与管理者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经营管理活动遵循法律法规的控制目标,是指能合理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的三大控制目标反映了不同组织的控制需求。
对于有效的内部控制而言,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以牺牲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遵循性为代价的经营效果与经营效率提升、以牺牲经营效果与经营效率的提升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遵循性为代价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牺牲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经营效果与经营效率的提升为代价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遵循性,都难以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介绍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以实现其业务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正确可靠的会计信息,确保业务政策的实施,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有效性而用一系列手段自我控制和约束的总称。
内部控制的目标(1)确保有效实施企业目标。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具体目标,为了有效实现企业的目标,有必要及时组织,整合和利用构成企业的资源(财产,人力,知识,信息等)。
(2)确保公司的业务活动合法。
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守法和诚信,法律的短视行为将带来不良后果。
内部控制规定企业的经营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重视法律后才能促进企业正常发展。
(3)维护资产安全。
无论是投资者,债权人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他们最关心的是资产是否安全,这也是公司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资产的安全。
(4)提高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报告的质量。
在内部,准时的财务报告可以为公司提供正确和完整的信息,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建议,并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起监督作用;换句话说,内部控制可以使财务报告更准确,更完整,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公司形象建设。
(5)推进公司的实施计划的方案是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
其需公司结合直接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据战略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公司日常运营中做出最具价值导向的战略选择。
内部控制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指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在国家允许的制度内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
(2)相关性原则,指企业内部的各种控制措施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实施其中的一项措施会影响到另一项控制制度。
(3)全面性原则,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控制而非片面的控制。
(4)连续性原则,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是连续统一的。
(5)及时性原则,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补充。
(6)经济性原则,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即企业的财务状况实施该项制度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5、预算控制 ①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和程序;②编制和审定预算;③预算指标的下达 和责任人的落实;④预算执行的授权;⑤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⑥预算差异的 分析和调整;⑦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6、运营分析控制 运营分析控制要求单位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管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
产、购销、投资、融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 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 加以改进。
7、绩效考评控制 绩效考评控制要求单位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 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 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等的依据。
•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 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 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等。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 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 职务。
2、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 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请思考:
• (1)水浒传中水泊梁山上的财务总监是谁? 梁山的内部控制做得怎么样?(2)红楼梦 中贾府的财务总监是谁?贾府的内部控制 做得怎么样?(3)电影《潜伏》中天津特 务站的内部控制做得怎么样?存在有哪些 问题?(4)怎样理解《闯关东1》和《让 子弹飞》两部电影?
请思考
• (1)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凝练为十六个字,即“产权清晰、权责明 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请问什么是 现代企业制度?
• (3)五篇文章“《红楼梦》中的内部控制思想初探”、“浅析《红 楼梦》中的内部控制现象”、“从红楼梦中学习企业内部控制和公司 治理”、“从《红楼梦》的兴衰看企业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角 度看贾府的衰败——《红楼梦》所反映的内控思想探析”。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提高运营效率 ⚙️
确保流程的顺畅和高效,减少资源的浪费。
4
遵守法律和规定 ⚖️
确保符合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预防错误和欺诈
提高组织的声誉
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减少错误和欺诈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组织的声誉和可靠性。
的发生。
保护投资者利益
满足监管要求
内部控制的实施步骤
1
风险评估
分析和评估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威胁。
2
内控设计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内控措施和流程。
3
执行和监督
执行和监督内控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和调整。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
进行内部控制评估和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政策和程序
人员管理制定适当的政策和程序来指Fra bibliotek员工在工作中遵循内
确保有合格、诚信的员工,并通过培训和引导提高
部控制的要求。
他们的意识。
文档和数据管理
财务控制
建立有效的文档和数据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完整
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按照法律和规
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定制定实施相应措施。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内部控制是一套组织的政策、流程和措施,旨在确保实现机构目标、提高效
率,并防止错误、欺诈和不当行为。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工具,包括机构采取的行动,以确保业务活动的有效性、
效率、合规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的目标
1
保护资产 ️
2
确保资产的安全,减少遗失或损坏的风险。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1.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的批准权; 2.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分工,防止有关人员对正 常业务图谋不轨。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演进
(三)控制程序
职责分工包括:
1、指派不同人员分别承担批准业务、记录业务和 保管财产的职责; 2、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活动得 到正确的记载; 3、对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和使用要有保护措施; 4、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
第二节 内部控制原理及其发展原因
(4)黑箱方法(系统辨识)-通过考察系统 的输入与输出关系认识系统功能的研究方 法。 黑箱方法是控制论的主要方法。首先给黑 箱一系列的刺激(系统输入),再通过观 察黑箱的反应(系统输出),从而建立起 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最后把这 种联系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形成黑箱的 数学模型。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演进 第二节 内部控制原理及发展原因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作用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演进
一、内部控制的萌芽时期--内部牵制 1、 20世纪初期以前,都是内部控制的萌芽时期。 2、内部牵制制度的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或部门,无意识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 能性也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 能性。 3、内部牵制的定义: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 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 1.资产的安全及合理使用; 2.管理信息的可靠性与及时性; 3.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 4.提高工作效率、纠错防弊; 5.履行法律义务,遵守政策法规。 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于财务报告的 可靠性、对经营效率效果提高的保证以及保证遵 循各项法律法规及管理政策。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环境、风险评估
总结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基本理论的指导,适应不同环境的 要求,通过风险评估和合理方法的应用来保障企业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风险评估
风险识别
通过分析和评估能性和影响。
风险评估
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 定其优先级和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实施相应 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发生 概率和风险事件的影响。
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制度设计
通过制定明确的制度和流程,规范各项工作,确保 内控的有效运行。
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明确责 任、分工合作、限制权限、 保障信息安全等;内部控制 的要素包括风险评估、控制 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环境
组织结构和文化
良好的组织结构和积极的企业文化 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关键 作用。
业务和战略
业务和战略的清晰规划和有效执行 能够提供内部控制的支撑。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安全的保障 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环 境、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基本理论、环境和风险评估三 个方面。
基本理论
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 2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3 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企业目 标,保护企业资源,提高企 业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 和措施。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管 理和预防风险,提高企业运 行效率,并增强投资者和利 益相关者的信心。
风险管理
采用风险管理模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 管理。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可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监督。
信息系统
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 准确性。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应 用 指 引
组织架构 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 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 资金活动 采购业务 资产管理 销售业务 研究与开发 工程项目 担保业务 业务外包 财务报告 全面预算 合同管理 内部信息传递 信息系统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指 引
流程图法
调查问卷法 小组讨论和访谈法
3.风险评估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判 断并排序。根据评估结果,管理层根据风险重要性 决定如何管理。 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 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 评估方法
损失概率评估 损失程度评估
要点:“一、一、二、三” 一个观念:管理层应当以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 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容量范围内。 一个目标:除了经营效率效果、财务报告和法 规的遵循目标外,增加了战略目标。 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 三个风险管理要素:
1.1.4中国本规范
1、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理论演进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1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及理论演进
1.1.1什么是内部控制? 1.1.2内部控制为什么受到重视? 1.1.3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 1.1.4中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1.1.1什么是内部控制
(1)是什么? 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内部采取 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 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统称。
2.内部环境的组成部分
(1)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企业的基石,决定内部控制 的方向和具体落实。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 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 和制衡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工具”(法约尔,1908; 孔茨,1961);
(2)一种“方法和措施”(美国会计师协会,1936、 1949);
(3)一项“制度”(法国金融监管局,2007);
(4)一个“控制系统”(Turnbull报告,1999);
(5)一个“管理过程”(COSO报告,1992、2013; REM框架,2004;日本企业会计审议会,2007)等。
续1
西方在部控制概念认识上的观点:
(1)“内部牵制”(R.H.蒙哥马利,1912);
(2)“内部会计控制”(AICPA,1936);
(3)“内部控制结构(三要素)”(AICPA,1998);
(4)“内部控制系统(四要素)”(CoCo,1995; Turnbull报告,1999);
(5)“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五要素)”(COSO,1992 、2013);
续
比较各主要国家建立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 一是各个国家确立以可靠性和合规性为基础的 技术性目标,这是各个国家的融合和相通之处; 二是在发展性目标构成上,各个国家存在着明 显差异,特别是在如何处理资产安全性目标和战 略目标如何定位问题上有着根本性分歧。
中美内控目标的比较
战略目标 经营目标
COSO 1994
《基础规范》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 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 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我国内控的特征:
(1)全员控制: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2)全面控制:高中低、治理管理作业
(3)全程控制:时间上包括事前、事中、 事后;内容上包括制度的设计、执行与监 督。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出了建立 内部控制的五条原则如下:
四、内部控制建立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制衡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 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有人曾形象地用“木桶理论”和“链条定律”来栓释内部控制,短
美国内部控制各个历史阶段内控目标的比较
时期
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结构
内部控制 整合框架 风险管理 整合框架 新内部控制 整合框架
可靠 合规 经营 安全 战略 性性 性 性 性
特点
√√
√
√√ √ √
√√ √ √
√√ √
实物资产控制与防 弊纠错。
强调资产安全性目 标控制。
内控目标与组织目 标一致。
这样,从内部控制发展演变中,对内部控制各种现象及 其外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出其共同的规定性;从主要 国家内部控制横向比较中,推理出企业内部控制特殊的 规定性,并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续5
(一)从历史演变过程上看企业内部控制的共性:
雏形——内部牵制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
审计技术导向的内部控制——本质偏离:把源于企业 管理内在需求的内控变成了外部监管者加诸在企业上的 一项监管技术、措施、制度、政策或程序。
两种做法:一是建立的原则;二是设计与评价的标准。
重要性1:它是内部控制的精髓,也是长 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重要性2:只要按原则办事才能事半功倍, 否则,就要遇到极大困难,或者导致管理 上的失控或失败。
续
在国外,不同的国家原则及其做法不同。
美国COSO报告中,提出基于内部控制五大要 素的17项总体原则和82个相关属性。17项总体原 则和五项基本要素作为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适 用于所有的组织;82个属性代表相关原则的主要 特征和关注点。它们构成了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 立与评价的主要标准。
✓
ERM 2004
✓
✓
报告目标
✓
✓
合规目标
✓
✓
安全目标
COSO 2013
✓ ✓ ✓ ✓
基本规范
✓ ✓ ✓ ✓ ✓
中美比较:
相同:照搬或借鉴了主要目标。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资产的安全性。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内部控制本质属性认识上偏 差和CPA免责避险需求所导致的。如果认为内部 控制仅仅是外部监管者监管企业的一项工具,那 么资产安全性并不是其直接追求的目标,特别是 站在CPA委托责任的角度,对于资产安全性更避 之不及;如果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 分,那么,资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 容之一,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 性,就毫无疑问的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本性回归与整合:即内 部控制逐渐回归到企业管理需要的内生性本质上来;内 部控制被看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过程,抑或是一种工具 。
续6
纵向比较的结论:
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一项企业管理活动,它源于企业 管理需求。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企业目标 顺利实现的基本保障系统,它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 功能与作用,但最基本的职能依然是牵制与约束、防护 与引导、监督与影响、衡量与评价,体现了企业管理控 制的本质特性。
我国一向重视国有资产或集体财产的安全性。
我国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模型
战略 发展性
经营 效率性
企业 目标
资产 安全性
报告 可靠性
法律 遵循性
我国内控目标的相互关系
谋士 高参
卫士 保安
企业生存与发展
安
全
目 前提 标
战略目标
分解
经营目标
反映
报告目标
合 规 保证 目 标
四、内部控制建立的原则
含义:内部控制原则是指实施内部控制时 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和基本要求。
续8:
Turnbull报告,在本质上,确立了内部控制是一个风险 管理的控制系统;在概念范畴上,确立了以风险控制为 导向的、将内部控制嵌入公司治理的、控制范围更为广 泛的、管理控制特性鲜明的内部控制。
横向比较的结论:
在本质属性上,美、英、加等逐渐认同内部控制的管理 属性,但在口径上,存在着过窄、稍偏和宽泛等三种代 表性的观点。美国是以企业报告内部控制为主线,以防 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的狭义内部控制。英国和加拿 大是以企业业务流程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和促进企业目 标实现为中心的广义内部控制,更加重视企业治理结构 、组织结构、业务结构和财务会计特征等内部因素,企 业文化、信息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制、法律环 境、社会风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内部控制 的双重属性,代表着当今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续9
可将企业内部控制定义为:
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 他员工在一定的控制环境下, 通过履行牵制与约束、防护与 引导、监督与影响、衡量与评 价等职能,旨在实行企业报告 的可靠性、法律的遵循性、经 营的效率性、资产的安全性和 发展的战略性等目标而发生的 一项企业管理活动。
二、我国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表达
(6)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八要素)”(COSO,2004 )等。
续2
企业内部控制一词的涵义取决于三个关键词:企业、内 部和控制,其中,控制是其内涵与实质。
在《说文》中,“控,引也”,基本释义是告状,指出 罪恶;节制,驾驭。
“制,裁也”,基本释义是规定;约束,管束;法规, 制度;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两个字组合为“控制”,其释义是:掌握住对象不使其 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 影响之下,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企业”与“内部”,其实是在界定控制的主体与客体 、外延与范围。
续3
企业内部控制可初步解读为:企业为达到特定目标,企 业内部各控制主体对控制客体的控制,并且是由存在于 企业内部的具有约束、引导、监督、衡量与评价功能的 规则、制度、程序、氛围等诸多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而形成的经济控制系统。
取消资产安全性控 制目标。
提出战略性目标。
√√ √ √√ √
√
广义的报告目标,
√
将目标设定放在重 要位置。
续
结论:
(1)内控目标经历了从少到多,从静到动,从简到繁 ,从低到高,从局部目标到整体目标的变化。 (2)目标与人们对内部控制本质属性的认识相适应; (3)反映了各个时期内部控制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 外部审计、监管者等)的客观需求。即为谁服务。
中国式内部控制呈现出以下缺憾
板和弱环是企业内控的大忌。
与“木桶定律”相似的还有一个“链条定律”:一根链条跟它最薄
弱的环节有着相同的强度,链条越长,就越薄弱。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建立内部控制的政策、 理论与实务,用“木桶理论”解释,存在明显的 短板;用“链条定律”解释.存在明显的弱环。 无奈的是,短板决定了木桶的盛水量,而弱环决 定了整个链条的强度。具体说来,中国式内部控 制呈现出以下缺憾:
加拿大COCO控制指南》在四大控制要素的基础 上,提出了20条控制原则,将其作为企业实施内 部控制的标准。这些原则是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 的联结体,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和评价内部控制 有效性确立了标准。
续
英国《Turnbull报告》提出了内控的制定原 则,一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紧 密结合,促进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是注重实用性,便于企业执行,内部控 制要与复杂和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 保持相关性,能控制风险;三是内部控制 信息能够向投资者清晰披露。
续4
北大有位学者在考察了哲学家黑格尔、狄尔泰、胡塞尔 的观点后,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待事物之间的区 别在于:前者重普遍性规律的追求,后者重个体性的人 生价值意义的追求。从自然物到文化物是一个由以普遍 性为本质到以个体性为本质的转化过程。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属性与概念范畴的认识,可以从 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内部控制的 本质更强调其“个性”。二是内部控制概念应是“个性 ”与“共性”的统一,以“个性”确定内部控制的内涵 和职能;以“共性”确定内部控制的外延和边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