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从液体到气体作业课件新版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汽化和液化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汽化和液化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
返回
思考:同学们思考放在桌面上的一杯 水 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会慢慢地减少了。
思考:减少的水那去了? 结 论:水变成了 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 中,发生了汽化现象。 根据生活体验说出这种汽化现象首先在液 体的哪个部位发生,杯中 表面 的水先蒸发。
返回
1.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现象?沸腾前 与沸腾时有什么不同?
柱 下降 ,温度降低。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 吸热,使温度计 液柱下降。
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温度
下降。所以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应用:
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 人觉得热,一个人觉得 冷?
生活中哪里还用了蒸发致冷?1: 2:
练习题:
1.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为什 么容易患感冒? 2.小勇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 来就不太烫,这是为什么 ? 3,电吹风是怎样快速吹干头发的?
学到了什 么?
本节探究内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蒸发
蒸发的特点:
1、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现象1
2、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现。象2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 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水蒸发更快)?
摊开
———表面积更大
晒在太阳下 ———温度更高
晾在风大处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更快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将会不 会越来越高?
观察实验装置:
: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有孔的纸板、 火柴、烧杯、温度计、 水、 手表
设计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安装)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加热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

《汽化》PPT课件

《汽化》PPT课件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演练
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C ) 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
热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提示:电风扇吹风,使得人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 快,进而加速了汗水的蒸发.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象很缓慢. 3.这种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且与液体表面
流动的气流快慢有关.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 这种汽化现象越快.
小结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 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想想做做
将酒精滴在手背上,擦在手背上,或用手扇,有 什么感觉?
感觉:
滴上、擦上酒精的地方有清凉的感觉,用手 扇时会感到更凉.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汽 沸腾 条件:(1)达到一定的温度;(2)继

续吸热.
蒸发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 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课后反馈总结 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解析: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 态的现象叫汽化;水蒸气在矿泉水瓶内壁形成水珠, 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知识点2 沸腾
水“开”了这一生活用语, 在物理学中我们称之为“沸腾”.
思考
(1)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
高?
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1课时 汽化
R·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记住酒精、水银等常见物质的沸点.

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课件(40张PPT)

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课件(40张PPT)
3.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新知讲解
知识点2 蒸发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酒精蒸发吸热。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上不涂 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会变化吗? 温度计示数下降,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示数不会有变化。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沸腾
3. 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会继续进行?再次加上酒精灯,水还会重新沸腾吗?这是 为什么? 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停止;再次加上酒精灯,水会重新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 吸热,需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
4. 水沸腾时汽化在哪些部位发生? 水的内部和表面。 5. 水沸腾前在杯底附近的内壁上是否附着很多气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是,此处温度较高,水汽化形成气泡。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液化
北方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白气”是什么物态? 产生“白气”的原因是? 液态;“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 化凝结成的小雾滴。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液化
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1.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室外进入温暖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 这是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 2. 清晨,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 3. 清晨,山间起雾;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雾滴。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沸腾
解析: 发生沸腾的条件: (1)达到沸点; (2)持续吸热。 如果不满足条件,液体则无法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水也 会汽化,导致变干。这是为什么呢?
新知讲解
知识点2 蒸发
1. 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 特点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进行得比较缓慢。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PPT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PPT

的温度将( B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
6.夏天在教室里洒些闵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
原因是( B )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
7、今天的气温是18℃,请将下列四个温度 计的读数与气温的比较。
敞口杯中
讨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方式 不同点
蒸发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沸腾 同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液温变化 相同之处
缓慢
剧烈
自身和周围 温度降低
沸腾时温度不变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
体表面进行的 缓慢汽化现象,蒸
氮 -196
9、用塑料膜把田地覆盖起来,是农业 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地膜覆盖法,地膜 的主要作用是:
分析:通过减缓表面空气流速来减少
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从而保持土壤的湿度 和温度。
10、打开冰箱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 “白汽”,这是_空__气__中___的水蒸气遇冷 _液__化__形成的。
11、夏天,小刚同学买了一只西瓜, 吃了一部分后,将剩下的部分保存起来。 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D )
答:不能。虽然温度能达到沸点,但此时试管 中水温与杯中的水温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 不能沸腾。
(笔记)9、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八年级物理第3节 汽化和液化优秀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3节 汽化和液化优秀课件
温度/℃
108
沸点:102
98 想一想: 该曲线与晶体的 熔化曲线有什么 88 不同?
23 4
88 93 100
5 67
102 102 102
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沸点。
78
0 1 2 3 4 5 6 7 时间/min
分析与论证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时的特点:
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 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继续 吸热,但只能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它的温 度却保持不变。


3、在任何温度下都能 发生

的外表和内部 2.剧烈 3.只在一定温度〔沸 点〕发生
影 响 1.液体温度的上下
沸点受气压的影响
因 素
2.液体外表积的大小 3.液体外表气流的快慢
〔气压高,沸点高; 气压低,沸点低〕
解疑
“纸火锅〞为什么遇到火不燃烧呢?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时 100℃。纸的着火点是183℃。烧水时, 水不断从纸锅上吸收热量,水烧开后它的 温度保持沸点不变,纸锅的温度大约与水 的温度相等不会到达纸的着火点,所以可 以用“纸火锅〞不会燃烧。
火力太小〔环境温度太低,散热面积太大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8.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 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红和小兰同学也在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 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她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 图B所示。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由数据表发现
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2、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水的沸点是100℃ 3、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大沸点 越高,大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汽化和液化 课件

汽化和液化 课件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3.应用: 蒸发吸热,有降温致冷作用。
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异同点 相同点 蒸发 沸腾
都是汽化,都要吸热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发生部位
不 同 点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 在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动动脑:
1.没有汗腺的狗,在 酷暑时,为什么要伸长 舌头、大口大口喘气? 答:利用唾液蒸发吸热、降温。
冷…… 热… …
2.同样的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热, 另一个人觉得冷?
答: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导致液体 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3.晾晒衣服的科学方法,有什么物理依据?
4.夏天扇扇子、吹风扇能
降低气温吗?为什么会觉 得凉爽? 5.你还知道哪些利用蒸发吸
热降温致冷的例子?
固 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到水面破裂开来。 定义 : 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发生的剧烈汽化 现象。
规律: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条件 :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几种液体的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液态铁 2750 液态铅 1740 水银 357 亚麻仁油 287 甲苯 111

酒精 液态氨
100
78 -33.4
液 态
汽化(吸热)
气 态
汽化 方式
微观角度如何认识熔化和汽化?


练习册130——133页:
1.“知识梳理”; 2.“基础训练”:
2、3、4、5、7、11
D

5.3
汽化和液化
第2课时
动动脑:
没有汗腺的狗,在酷暑时,为什么 要伸长舌头、大口大口喘气?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 汽化和液化 课件 (共43张PPT)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 汽化和液化 课件 (共43张PPT)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 越快,蒸发得快。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3.蒸发致冷
1.把水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手背上有凉的感觉。
水蒸发吸收手背以及周围的热量。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2021年3月7日星期日下午1时27分47秒13:27:4721.3.7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下午1时27分21.3.713:27March 7, 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年3月7日星期日1时27分47秒13:27:477 March 2021
原来盆中的水在常温下就可以蒸 发,但蒸发是需要吸收热量的,使得 周围的空气降低,饭、菜在低温下不 容易变质.
小结

液 汽化 气

态 液化 态
温度
影响因素 表面积
蒸发
空气流动
汽化 方式
蒸发吸热 (致冷)
沸腾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1.3.721.3.7Sunday, March 07, 2021
105 沸点:1100
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 温度叫沸点。
95
90
0
5
15
时间/min
➢分析和论证 实验现象
沸腾前
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 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观察水的沸腾
观察阶段
观察要求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汽化和液化 课件 (共50张PPT)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汽化和液化 课件 (共50张PPT)

所以: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练习: 1.夏天,小刚同学买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将剩余部分 保存起来, 下列措施不能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 ) A. 将西瓜放入冰箱中 B.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 D C.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 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 2.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 毒时, C 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较低 B.皮肤对酒精过敏 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 D.皮肤吸收了酒精
6.沸腾的条件: ⑴温度达到沸点
⑴.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实验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实验结论:
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 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本实验还说明了沸腾时,加热停止, 沸腾也停止了,即沸腾需要吸热。
一些液体的沸点/℃
液态铁 液态铅 水银 亚麻仁油
以上数据表明:
(在标准大气压下)
在任何温度下 均可发生 只在液体表面 进行 缓慢,平和 达到沸点时才 能发生 表面和内部同 时进行 剧烈
返回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一、汽化:
蒸发
二 汽 化 的 两 沸 种 腾 方 式: 三、蒸 发与沸 腾的比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发生在 液体表面的一种汽化现象 与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的表面上的 影响因素:
沸 腾 的 规 律 :
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1、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并且要不停吸热。
3、液体沸腾的条件: 达到沸点 和继续吸热。 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沸点与气压: 2、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 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巩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 固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缓慢。 练 不同点: 习 沸腾

2024年秋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5章 物态变化 3 汽化和液化

2024年秋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5章 物态变化 3 汽化和液化

A. 液化现象
B. 凝华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凝固现象
随堂练习3
下 图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 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属于_____汽__化_(填物态变化名称 ),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______放__出(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变成液体,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这一过程循环进行 ,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端带向冷端。
小水珠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什 么呢?
知识点2 从气体到液体——液化
1.概念: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烧水时从壶口喷出的“白气”、秋天庄稼上的露珠、夏 天雪糕边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2.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会液化。 (2)压缩气体体积: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能使 它液化。
移去酒精灯,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 后停止沸腾。
移去酒精灯后,陶土网还有余温,温度高于烧 杯中的水,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继续沸腾。 当陶土网的温度与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时,烧 杯中的水无法吸收热量,停止沸腾。
5.沸点 (1)概念: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2)影响因素 ①液体的种类:液体的种类不同,沸点一般不同。 ②液体表面的气压:液体表面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
洗完衣服后要将其晾晒在向阳通风 处,使其变干。湿衣服变干的过程 是蒸发过程。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2.蒸发 (1)定义: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2)特点: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是缓慢的汽化现象。
从生活经验出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
表面积
阳光下的湿衣服比背 湿衣服展开晾比

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物理课件

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物理课件
不同物质汽化和液化的温度点不同。
不同的物质由于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同,汽化和液化的温度点也不同。例如,水在常温下是液体,但在100°C时沸腾汽化;而氮气在-195°C时才会液化。温度对汽 Nhomakorabea和液化的影响
总结词
压力对物质的汽化和液化有影响。
详细描述
在高压环境下,气体分子受到更大的压力,更难以挣脱其他分子或原子的引力,因此更难发生汽化。相反,在低压环境下,气体分子受到的压力较小,更容易转化为气体状态。
液化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来实现。
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自发地液化成水滴。
汽化和液化的实例
晾衣服时,湿衣服变干了,这是由于水在太阳光照射下蒸发成了水蒸气。 烧水时,水沸腾变成水蒸气,这是沸腾现象。 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了小水滴,这是液化现象。
汽化和液化的原因
03
总结词
液化的概念
当气体遇到冷物体或压力减小时,气体将逐渐变为液体。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汽化和液化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汽化和液化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在常温下,水可以蒸发为水蒸气(汽化),也可以冷凝为液态水(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也就是说,物质在汽化和液化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汽化和液化的现象
第二章
汽化的现象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汽化现象,它发生在液体的表面,由液态变为气态。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这个温度称为沸点。
液化的现象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物质性质对汽化和液化的影响

5.3+汽化和液化(课件)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5.3+汽化和液化(课件)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型 突
(2)观察气泡可判断图甲中水处于 _____________
破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
(3)小兰和小伟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中 A、B 所示。由图像可知,小
兰和小伟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A ____ mB(选填 “>”“<”或“=”)。
返回目录
破 (2)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上部和下部温度相同,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
有水汽化进入气泡,有更多的水蒸气补充,气泡越来越大,
所以题图甲中的水处于沸腾时的状态。
返回目录
重 [解析](3)因为两个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相同,相同时
难 题 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题中图像可知,A 的初温比 B
难 题
例 1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型 突
A. 给湿头发吹热风
破 B.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重 [解析]给湿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
难 题
了温度,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把湿
型 突
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
化后形成的小水珠。“白气”的来源有两种情况: 一是高 温物体释放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而成的。
返回目录
重 ■实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点 实 实验 秒表、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烧杯、温度计、 验 突 器材 中间带小孔的硬纸板、火柴、坐标纸、水等 破
实验 装置
点 清 属于汽化,需要吸收热量,但是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