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1-16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是审美主体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 富的价值意韵,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 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而互动的教育活动。
二、美育的价值 审美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作为未来理想社会新基础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即审 美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 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具体而言,体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1.美育使教育走向完善 (1)美育有助于实现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取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审 美教育对人的培养而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人们辨别美丑的能力; ②培养对各种美的感受能力; ③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④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水准。
三、美育的任务及内容 1.美育的任务 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美育的内容 (1)形式教育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形式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形式美可以作为独立 的审美客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美的形式则与美的内容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a.形式美的教育是美育的基础; b.审美教育始于形式美的教育; c.形式美的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美化生活的能力,包括美化自身和美化环境两大方面。 ②美的形式及其教育功能。美的形式是审美对象外部美的表现形态和内部美的结构方 式,它既是意象创造的媒介,也是情感对象化的手段。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艺术的创造和鉴赏 中。美的形式的教育除了具有形式美教育的功能之外,还是培养人们想象力的最佳途径。 (2)理想教育 ①理想的审美特性。理想具有两大特性:形象性和情感性。首先,理想往往展现为一幅 关于未来的美好图景。其次,理想总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理想,而这个人或这些人对于他们 所追求的理想绝不是抱着冷冰冰的纯理性的态度。 ②理想教育及其功能。理想教育主要包括社会理想教育、人生理想教育、道德理想教育、 爱情理想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理想教育,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艺术教育 ①表演艺术教育。所谓表演艺术是指通过人的演奏、演唱以及动作来表现作品的艺术, 主要指音乐和舞蹈。它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情感陶冶的功能,此外还特别有助于节奏感的 训练和培养。 ②造型艺术教育。广义的造型艺术指所有塑造二维或三维空间的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 因而又称“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狭义的造型艺术主要指绘画和雕塑。造型艺术的教 育首先可以培养人们对各种物质材料的审美特性的感受能力;其次,还可以培养和提高观察
1 / 137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的独特作用来决定: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美育不同于一般的艺术鉴赏或美学理论,它不是以知识性内容的获取为目的,而是
以充分有效地实现对象的审美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审美的教育作用为旨归。
b.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它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以艺术和美作为其特
殊的教育手段,它既要服从于审美教育的目的,又要以其特殊性反过来制约审美教育的目的。
因此,必须处理好审美与教育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正是确定审美教育独
特内涵的基本出发点。
②美育内涵的确定还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
wenku.baidu.com
a.直接效果,主要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在个体身上所产生的性情陶冶、意气风发、心
灵愉悦等直接的成果效应。
b.间接效果,主要是指通过审美教育直接效果的不断积累,从而导致个体心理结构的
重大变化以至形成完美人性的终极性的成果效应。
确定美育的内涵,必须同时兼顾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两个方面,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才能为确定审美教育的内涵找到坚实的立足点。
③美育内涵的确定还应遵循独特性原则
所谓独特性,即美育的本质属性。
4 / 1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①形式美及其教育功能。形式美指事物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的美,它来源于两个方 面,一方面来源于形、音、色等自然属性与人的感觉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来源于 音、形、色组合的规律性。形式美的教育功能体现在:
a.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美育的独特性在于,它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
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使人的精神境界
不断提升。
b.与一般的审美活动相比,审美活动与美育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但
二者是有区别的:
第一,从活动存在的形式上看,审美活动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偶发性等特点,而美育则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第 11 章 美 育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1 复习笔记
一、美育的概念 1.美育内涵认识分歧的原因 (1)从美育的学科归属来看,它是属于美学还是属于教育学,或者是边缘学科或交叉 学科,人们的看法往往不一样。 (2)从美育的具体实施来看,由于它与教育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导 致人们有意无意混淆其区别,甚至取消美育。 此外,审美教育的发展水平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教育发展的 一般状况的制约。因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体就会有不同的美育观。 2.美育内涵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 (2)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 (3)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 (4)审美教育是精神教育。 3.美育的内涵 (1)美育内涵的确定 一般而言,只有从人的审美活动出发,并结合人们对美和审美的主张来认识审美教育的 属性,才能真正揭示出审美教育的内涵。 ①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理解审美教育的内涵要求从艺术和美的根本性质入手,并结合艺术和审美在人生实践中
3 / 1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2)美育有助于教育自身的完善。 (3)美育有助于协调和发挥德、智、体各育的功能。 2.美育使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得以延续和发展 (1)美育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2)美育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一方沃土; (3)美育引导人们在自己创造的幸福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3.美育促成人的自由与解放 (1)美育能够促进人的主体性向高级阶段发展; (2)美育能够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
2 / 1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群体行为,它是一个按照预先拟定好的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受 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的定向活动过程。
第二,从活动的结构上看,审美活动是由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两个因素构成,审美活动 的现实发生,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互动过程。而美育的现实发生,则是施教者以审美 客体为中介与受教育者有机结合的过程。
二、美育的价值 审美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作为未来理想社会新基础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即审 美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 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具体而言,体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1.美育使教育走向完善 (1)美育有助于实现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取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审 美教育对人的培养而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人们辨别美丑的能力; ②培养对各种美的感受能力; ③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④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水准。
三、美育的任务及内容 1.美育的任务 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美育的内容 (1)形式教育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形式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形式美可以作为独立 的审美客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美的形式则与美的内容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a.形式美的教育是美育的基础; b.审美教育始于形式美的教育; c.形式美的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美化生活的能力,包括美化自身和美化环境两大方面。 ②美的形式及其教育功能。美的形式是审美对象外部美的表现形态和内部美的结构方 式,它既是意象创造的媒介,也是情感对象化的手段。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艺术的创造和鉴赏 中。美的形式的教育除了具有形式美教育的功能之外,还是培养人们想象力的最佳途径。 (2)理想教育 ①理想的审美特性。理想具有两大特性:形象性和情感性。首先,理想往往展现为一幅 关于未来的美好图景。其次,理想总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理想,而这个人或这些人对于他们 所追求的理想绝不是抱着冷冰冰的纯理性的态度。 ②理想教育及其功能。理想教育主要包括社会理想教育、人生理想教育、道德理想教育、 爱情理想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理想教育,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艺术教育 ①表演艺术教育。所谓表演艺术是指通过人的演奏、演唱以及动作来表现作品的艺术, 主要指音乐和舞蹈。它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情感陶冶的功能,此外还特别有助于节奏感的 训练和培养。 ②造型艺术教育。广义的造型艺术指所有塑造二维或三维空间的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 因而又称“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狭义的造型艺术主要指绘画和雕塑。造型艺术的教 育首先可以培养人们对各种物质材料的审美特性的感受能力;其次,还可以培养和提高观察
1 / 137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的独特作用来决定: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美育不同于一般的艺术鉴赏或美学理论,它不是以知识性内容的获取为目的,而是
以充分有效地实现对象的审美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审美的教育作用为旨归。
b.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它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以艺术和美作为其特
殊的教育手段,它既要服从于审美教育的目的,又要以其特殊性反过来制约审美教育的目的。
因此,必须处理好审美与教育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正是确定审美教育独
特内涵的基本出发点。
②美育内涵的确定还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
wenku.baidu.com
a.直接效果,主要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在个体身上所产生的性情陶冶、意气风发、心
灵愉悦等直接的成果效应。
b.间接效果,主要是指通过审美教育直接效果的不断积累,从而导致个体心理结构的
重大变化以至形成完美人性的终极性的成果效应。
确定美育的内涵,必须同时兼顾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两个方面,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才能为确定审美教育的内涵找到坚实的立足点。
③美育内涵的确定还应遵循独特性原则
所谓独特性,即美育的本质属性。
4 / 1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①形式美及其教育功能。形式美指事物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的美,它来源于两个方 面,一方面来源于形、音、色等自然属性与人的感觉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来源于 音、形、色组合的规律性。形式美的教育功能体现在:
a.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美育的独特性在于,它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
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使人的精神境界
不断提升。
b.与一般的审美活动相比,审美活动与美育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但
二者是有区别的:
第一,从活动存在的形式上看,审美活动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偶发性等特点,而美育则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第 11 章 美 育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1 复习笔记
一、美育的概念 1.美育内涵认识分歧的原因 (1)从美育的学科归属来看,它是属于美学还是属于教育学,或者是边缘学科或交叉 学科,人们的看法往往不一样。 (2)从美育的具体实施来看,由于它与教育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导 致人们有意无意混淆其区别,甚至取消美育。 此外,审美教育的发展水平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教育发展的 一般状况的制约。因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体就会有不同的美育观。 2.美育内涵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 (2)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 (3)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 (4)审美教育是精神教育。 3.美育的内涵 (1)美育内涵的确定 一般而言,只有从人的审美活动出发,并结合人们对美和审美的主张来认识审美教育的 属性,才能真正揭示出审美教育的内涵。 ①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理解审美教育的内涵要求从艺术和美的根本性质入手,并结合艺术和审美在人生实践中
3 / 1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2)美育有助于教育自身的完善。 (3)美育有助于协调和发挥德、智、体各育的功能。 2.美育使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得以延续和发展 (1)美育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2)美育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一方沃土; (3)美育引导人们在自己创造的幸福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3.美育促成人的自由与解放 (1)美育能够促进人的主体性向高级阶段发展; (2)美育能够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
2 / 1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群体行为,它是一个按照预先拟定好的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受 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的定向活动过程。
第二,从活动的结构上看,审美活动是由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两个因素构成,审美活动 的现实发生,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互动过程。而美育的现实发生,则是施教者以审美 客体为中介与受教育者有机结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