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质与数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我们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意义数学素养是指人们灵活运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数学意识、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应用数学意识、非智力素质等。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被人们誉为思维的体操,是人类改造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而小学数学又是数学学科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每个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应用最多的最基础的知识学科。
因此,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小学数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知识有效地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而决定其应用效果和应用质量的根本的将取决于他们的数学素养所达及的程度,反过来,如果小学生数学素养水平提高了,其在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必将有所提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也便成了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
无论是从理论的层面还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性,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包括基础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德等方面,同时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程度。
数学素质教育[论文]
![数学素质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584f6f783e0912a2162a78.png)
浅析数学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数学素质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数学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数学能力、数学意识以及数学品质。
但是纵观我国目前数学教育,存在着教材单一、学习方式片面以及评价机制机械化等问题。
因此,我国数学教育中必须注意因材施教,启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素质数学教学教育 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是大势所趋。
小到日常经济生活的收入支出的计算,大到政治军事等事关国家命脉的重要产业,都需要具备数学素质的人才。
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己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数学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生理为基础,通过数学知识教育、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其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意识以及数学品质。
具体来说,数学知识,即关于数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这些知识不仅是学生参加日常生活生产所必需的,也是其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
这些数学知识可以概括分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两个部分,数学思想指的是函数与方程、数字与图形相结合、分类讨论以及等价转化的思想,数学方法则指比较法、归纳法、反证法等一系列数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
数学能力则是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当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运筹决算以及行为的能力。
综合掌握了这些数学能力,学生还可以发展其数学交流以及数学审美的能力。
数学的意识与品质指的是学生必须具备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具体来说包括抽象意识、整体意识以及量化意识等。
数学素质之间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数学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数学能力的提高优惠加深学生的数学意识,更好的塑造学生的数学品质。
二、我国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层次的、复杂的,不仅需要国家、社会、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自身进行学习方法的改进,以共同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进步。
数学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含义

数学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含义数学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含义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素质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学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开展数学学习和教育活动,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融合,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高层次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
数学素质教育的含义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数学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方式。
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推理性、创造性以及应变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够应对各种数学问题,而且能够在其他学科以及在社会实践中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优势。
在21世纪,数学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学院教育,它还成为了现代社会各行业所必需的一种素质。
随着数学科技在生产、科研、管理、决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学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了一项被普遍重视的基础教育。
正是因为这样,各级政府和城市、学校也都纷纷加强了对数学素质教育的管理和投入。
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数学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为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服务。
总体来看,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各方面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素质教育有利于他们的知识水平的提升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来说,数学素质教育则意味着更高的教育经验和发展空间;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数学素质教育则可以为各行各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把数学素质教育作为一项更加重要的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相信未来的数学素质教育一定会取得精彩的成果。
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
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
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
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因此,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数学具有优越的条件和负有一定的责任。
2、开发非智力因素。
人们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从小学生搞好学习的角度说,它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主导的作用。
从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来看,研究与事实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多大的波动。
而非智力因素则不然,它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
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而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审美性,如数学语言与解题方法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数字排列的对称美,数学结构与分式的统一美等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性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思考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思考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应该看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教”轻“学”的现象,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的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还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研究的领域还需不断拓宽,教师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一、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来看,在全面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任务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数学教学的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方面学生要想牢固的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
另一方面,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解释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所表现出的思想与方法,它反映人类智慧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规律,既包括形式逻辑的思想方法,又包括辩证逻辑的思想方法。
与小学数学内容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集合思想、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统计思想和空间观念等。
与小学数学学习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有观察与操作、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与化归、归纳与类比、联系与转化等。
除此以外,还有具体的解题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技能的形成构成了数学能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二、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对象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找到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每个人都具有祈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天性。
小学数学思政课教案 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思政课教案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思政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识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2. 掌握小学数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 小学数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3. 小学数学思政课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门学科的教育,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
数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通过数学教育,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小学数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数学知识的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觉悟。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学题目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数学的应用领域。
3. 小学数学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思政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可以采用故事讲解法、游戏教学法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活动通过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或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思政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对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简要讲解,说明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案例,让学生探讨其中的关系和启发。
4. 教学实践安排一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浅议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新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是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84-01素质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人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当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四有”公民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把小学数学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
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1.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途径、手段和技能等。
学生的学习由过程到结果,都离不开学法,要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对于学习方法重要性的恰当比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就会得到很好的激发。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学法指导呢?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如何预习,如何观察,如何有效地思考等。
由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2.激发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
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并从中感到学习的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这样才能引人入胜,”拴”住学生、”迷”住学生,从而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王国。
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大小月的规律,可采用顺口溜的方式”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
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一、培养数学素养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实施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1. 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应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建立起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2. 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和数学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品质。
以下是实施策略: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素质教育追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坚韧不拔和勇于探索的学习者,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学习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多元评价素质教育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素质培养情况,以下是实施策略:1. 结合课堂教学实施多元评价。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情况,采用日常表现、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素质培养情况,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评价。
2. 组织综合性评价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综合素质测评、数学作品展示和数学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展现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素质品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评互评。
浅谈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浅谈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对奠定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也再次强调了对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发展呢?在此,本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个人见解。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课标要求的数学基础知识,还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技能,即使对象是小学生,教师更应担负起教书育人、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责任。
首先,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有关加减乘除运算、图形、统计等多方面的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数学知识,并借此将相关的论证、实验、推理等常见数学学习方法,渐渐培养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达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作用。
其次,数学素质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力,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反应能力、钻研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钻研精神和不达目的不放弃的精神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甚至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之路。
因此,素质教学又是一个完善学生人格,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的重要途径,值得受到教师的格外重视。
二、素质教育的策略(一)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只求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要仔细研读新课标的要求,追求对学生思维、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培育,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
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对教学活动的体验程度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考虑和设计,能够烘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以及对直观的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的特点,将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情景设置、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呈现出来,给予学生最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教学场景,并通过合作探究型、随堂小测验、数学知识小比拼等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索知识、坚持不懈的精神。
中学数学与素质教育

中学数学与素质教育摘要:中学数学即要传授基础数学知识,又要注重应用问题能力的培养。
有了数学应用意识,运用数学知识和技术可以增大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可以大大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成功率,避免无谓的弯路与失败。
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纯粹数学应用数学抽象性严谨性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要求人们对事物进行定量思维,即用数学的观点来观察和对待一切事物。
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注重数学素质的培养,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好的措施。
我们知道,数学的发展将数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数学,一类是应用数学。
纯粹数学也叫基础数学,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规律。
应用数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着眼于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纯粹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
中学数学既要传授基础数学知识,又要注重应用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基础数学的教育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中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当然,任何人不可能在学校里做一辈子学生,中学数学教育就是要通过数学概念、公理、定理、法则、性质的严谨的逻辑过程,启发和诱导学生在题目处理上养成严谨的习惯。
事事有因,步步为营,这对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和思想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数学体系的严谨性,数学一直被誉为“精确科学的典范”。
可想而知,青年学生在几十年这样严谨准确的课堂环境中耳濡目染,势必会使得他们养成严谨、认真、执着的生活态度。
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一般的文化修养,并不是要学生在学了数学之后,就去做“生产数学”的数学家,或成为使用数学的专门人才,而是通过数学学科本身的严谨性教育,指导学生做人和成就他所从事事业所必需的优秀品质,因此说,数学是公民的基本文化素养之一。
浅谈数学素质教育

3 . 坚持 “ 适应 性 ”与 “ 发展 性 ”相结合
2 . 重 视 发展 智 力 ,培 养 能 力
智 力 指 的是人 的认识 方 面 的能力 ,它是 各种 认识 能 力 的综合 ,
有 意 义学 习理 论认 为 ,一 切新 的学 习都 是 在学 生原 有 的学 习基 础 上产 生 的 ,不 受 学 习者 原 有认 知结 构 影 响 的学 习是 不 存 在 的 。
练 、基本 数 量关 系 训练 、数 学 思维 训练 、解 题思 路训 练 、数 学语 言 思考 题 以及有 关 文 字 说 明进 行 认 真研 究 ,准确 地 把握 其 深 度 、广 训练 等 。 度 ,明确 所教 知识 的重 点难 点 。在此 基础 上再 科学 地组 织教 学 。 3 . 结合 学科特 点 ,向 学生进 行 思想 品德教 育 2 . 制 定全 面 ,恰 当、具体 的教 学 目标 思想 品德素 质是 学 生整 体素 质 的一个 重要 方面 。小 学数 学教 学 教 学 目标要 全 面是 指教 学 目标 必须 包括 基 础知识 和基本 技 能 , 与其 它学 科一 样 ,也 要 结合 教材 内容 和学 生 实 际 ,适 时适 度地 向学 培养 能 力 、发 展 智力 ,进 行 思 想 品德 教 育 和 培 养 学 习习 惯 等 方 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必须注意以下 几个 问题 :①联系实际 面 。教 学 目标 要 恰 当是 指 教 学 目标 不 能 一般 化 ,抽 象 化 。 在一 节 向学 生进 行学 习 目的教育 ,使 学 生正 确认 识学 习的意 义 ,从而 产 生 课 里 ,哪些 知 识需 要理 解 ,哪 些知 识需 要 简单应 用 ,哪 些知 识需 要
浅谈数学素质教育
胡亚丽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引言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目标素质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公民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提高数学实践能力数学实践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并提高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思辨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4.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5.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互相协作、交流意见,提高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浅论数学素质与数学素质教育的联系

浅论数学素质与数学素质教育的联系作者:和洪云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基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素质的教育,而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提升学生数学素质,乃至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数学;素质;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基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素质的教育,而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提升学生数学素质,乃至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一、什么是数学素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
即,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
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
它与人的生命及其活动联系在一起,因而人的素质包括;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为特征的自然素质和以品德、专业、审美、技能、劳动等为特征的社会素质。
因而数学素质是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数学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研究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形成量化意识,用科学的观点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可以说数学意思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看到太阳能的蓄水容器时,就能想到使用相同的材料将容器做成圆柱体和棱柱体那个的容积更大的问题,就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良好体现。
2、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一般包括数学符号系统、数学的教学语言,它是数学交流、传达的载体。
3、数学技能数学技能是在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计算、作图、计算机的运用等。
在熟练运用数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发现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级技能,这种能力也被称为数学创造。
4、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过程一般包括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猜想与想象等,数学中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及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态度、能力和知识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然而,在小学数学教育方面,我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让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素质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的联系素质教育以全人教育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智能和能力。
而小学数学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数学素养。
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强调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的数学素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联系在于,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内容单一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基础数学方法和公式的学习展开,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导致学习兴趣降低,难以提高学习效果。
2.考试严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过于严格的考试制度使得学生忽视学习的乐趣,突出成绩的重要性。
这样不仅容易导致学习焦虑,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缺少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教学方法传统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的本质,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素质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措施为了解决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数学内容,增加小学数学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例如,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实践和创造。
2.优化评价评价方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应该减少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鼓励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
浅议数学素质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浅议数学素质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作者:王君者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98期一、数学素质的涵义与特征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因素。
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
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按照当前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公论,数学素质大致涵义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
1.数学意识。
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意识的高低强弱无时无刻不反映出来。
2.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数学技能。
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宜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数学本身。
4.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综上所述,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表象,数学技能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存在于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之中。
而高度社会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就是定量化和定量思维,定量化和定量思维的基本语言和工具就是数学。
由此可见,未来人的数学素质将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索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
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

避 1 _ 一 一 . 一 一 1 _
|
彀羁 1 . 彀
l 曩
2 O l 3 年 笫 l 飘^
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
杨 丽 平
( 武 安 市午 汲 镇 小贺 庄 学 校 , 河北 武安 0 5 6 3 0 0 )
摘
要: 教 学方法与素质教 育有着十分 紧密的联 系, 一方面, 素质教育制约着教 学方法的改革; 另一方 面, 教学方法又反作用
会, 还要 会 学 。指 导 学 法 , 我觉 得 应 抓 住 四条 : 一 是 学 习 观念
的指导 . 帮助学 生树立坚强的意志 和艰苦奋 斗的精神 , 正视
学 习过程 中的种种 困难 , 在多种阻力 、 困难和失败 面前坚韧 不拔 , 百折不挠 , 积极进取 , 增强必胜信心。 2 . 帮助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 。我们在教学 中 。 应注 意从教 学 内容的具体实际和学生本身 的知识水平 出发 . 注意从 中选
取知识 的引发点 , 运用讨论 、 辩论 、 抢答 等多种 教学方法 , 创 造竞争气氛 , 启迪学生智慧。
二、 以尊 重 为基 础
比方如何观察 、 思 考、 想象 、 记忆 、 解决 问题 , 如何端正学
生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和 训练 , 养成习惯 。
四、 以训练为主线
识过程 , 又是知 、 情、 意、 行全面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应该是 学生在教师 的帮助之下 。 学生 主动参与 、 充 满情趣 的实践活 动 。以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基础 , 做到发展智力 、
培养能力并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我们要着重抓好以
插 图等等都有阐述或安排 , 这些 内容既是教材 。 又是教法 , 也
谈高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谈高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摘要: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中数学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在高中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高度重视教师角色转变和课堂教学两大方面。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转变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上的广泛性。
数学知识的传授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分类归纳、抽象概括的过程。
这些活动的展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顽强的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基础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一、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专业水平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
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可以说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面到来的时代,是一个科技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面对新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知识层面狭窄、课程结构简单、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应用意识薄弱等。
正因为如此,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其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笔者认为教师角色也应从观念的转变、教法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加以转变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
二、素质教育数学思想方法的分类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函数思想的实质是提取问题的数学特征,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提出数学对象,抽象其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
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意识的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数学模型的建立,都对科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概括和创新性研究,只有在素质教育的环竟中实现。
当前,学校教育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成份,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然,也欣喜地看到我国正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实施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正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开展素质教育。
本文把自己观察到地变化趋势讲述如下。
一、转变教师角色,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面对21世纪的教育改革,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生活化”、“活动化”、“个性化”特征,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不仅要有科学的数学观,还应从数学的哲学层面形成数学文化观念、数学价值观念和数学应用观念,逐步从静态的、绝对主义数学观向动态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相结合的数学观转变。
因此,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学风。
同时教师也开始更新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观念,既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提高,又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突出了数学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教师尽当好导演,挖掘学生最大潜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组织方式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改过去地满堂灌为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模板范文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模板范文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学校采用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数学素质教育模板。
首先,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我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课堂活动和趣味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拼图比赛等,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其次,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我们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学生提供多种解题方法,让他们灵活运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能力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我们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数学建模等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会引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能力。
数学合作能力是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团队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我们会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我们学校的数学素质教育模板,学生们的数学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他们不仅在数学知识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和热爱,有信心面对数学挑战。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数学素质教育下,学生们的未来数学发展将会更加美好。
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在直角坐标系中,由角的终边上一点引出的三个量x ,y ,r 中任意两个量之比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等。
这一系列的知识体系,自始至终贯穿了函数、映射、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当然,初中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还有很多,像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类比、讨论的思想方法、几何变换的思想方法,等等。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立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介绍和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单元、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问题提出、情景创设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把金钥匙,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学中具有辩证统一性。
基于上述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为应:操作—掌握—领悟。
此模式的特点为:(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
(3)“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
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
(4)“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体会。
(5)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往往是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依据具体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突出渗透与明确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效果可能更好些。
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和数学素质教育的阐述,归纳了对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种观点。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对这个问题,有的人说,那完全是因为“数学是生活和斗争的工具”。
但是,除少数人将成为科技工作者或数学工作者外,许多人都无需直接用到稍深的数学知识,那为什么学生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在校学习时间的15%—18%(最低13%)用于数学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素质与数学素质教育
一、数学素质的涵义与特征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因素。
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
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按照当前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公论,数学素质大致涵义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
1.数学意识。
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人的数学意识的高低强弱无时无刻不反映出来。
如数学教育家马明在观看电视转播的世界杯排球比赛时,从场地工作人员擦地一事想到,如果用一米宽的拖布把整个场地拖一次至少要走多长路程的问题,并用化归法原理把所走的路程转化成了场地面积来计算,这是一般人很少注意或不屑一顾的事,却是数学家运用数学的良好机会。
足见一个高素质的数学工作者具备不失时机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数学的载体,具有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数学技能。
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宜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这是数学的创造,在数学技能解释、判断自然或社会现象及预测未来的同时也发展与创造数学本身。
众所周知的欧洲十七世纪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无解的结论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图论。
4.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数学直觉思维、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辩证思维都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
综上所述,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表象,数学技能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存在于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之中。
数学素质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常常是潜在的,而不是急功尽利的,数学素质具有社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
时至今日,数学的知识和技术有逐步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一种通用技术的趋势,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是高度社会化的,而高度社会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就是定量化和定量思维,定量化和定量思维的基本语言和工具就是数学。
由此可见,未来人的数学素质将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索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
分。
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由于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无数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学生接受科学家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的过程中,吸取其科学献身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要利用数字美、图形美、符号美、科学美、奇异美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
要使学生在学习解题时。
学会冷静、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形成独立创新意识。
从数学的发展史观上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要改革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过去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素质教育应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力求讲精、讲透、讲话,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首先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教学,数学思想即数学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的、高层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导地位,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中学阶段着重要领会的数学思想是:化归、函数与方程、符号化、数形结合、集合与对应、分类与讨论、运动与变化思想等,其次要加强数学基本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也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分解与合成法等恒等变换方法,换元法、对数法、判别式法、伸缩法等映射反演方法。
第三要加强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逻辑方法的教学。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再学习的能力,它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数学中要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培养数学能力。
现在公认的数学能。
力主要是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数学学习与再创造能力等四种能力,根据现代科学需要,各阶段学生都要有学习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的技能。
3.生理心理素质教育,人的心理素质是由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它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与生理发展相适应。
智力素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着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备阶段,都应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培养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