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的都城”:蒙古帝国历代的政治中心灭亡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走的都城”:蒙古帝国历代的政治中心灭亡记

一.序言

蒙古兴起于十三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南征北战,使蒙古军队的足迹印在东亚、东南亚、中亚、西南亚及欧洲等地,建立起包括一系列宗藩国在内的大蒙古国。

在成吉思汗到蒙哥执政的这一段时间里,蒙古帝国的中心地域是漠北--成吉思汗时代的政治中心是在怯绿连河(即克鲁伦河)上游的大斡耳朵;窝阔台时代的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新建的首都和林。忽必烈即位之后,却将政治中心南移--不再以漠北的和林为首都,而是以开平为上都,以燕京为中都(后改建为大都),采取了两都制。

由此可见,蒙古帝国其政治中心建立的顺序是大斡耳朵、和林、上都、大都。综观历史,一个帝国的政治中心,其陷落代表着这个帝国的灭亡,对于凭借武力而建立起来的蒙古帝国,其政治中心的陷落,不但是武力衰退的标志,也是统治走向崩溃的标志,而在元明交替时,蒙古帝国历代政治中心陷落的顺序是大都、上都、大斡耳朵、和林。下面将按照蒙古帝国历代政治中心陷落的顺序,对其陷落的过程一一予以叙述。

二.大都、上都

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在开平即汗位,史称元世祖。上文已经提及,元朝是两都制的,两都分别是指大都与上都,大都位于古幽燕之地,即今日的北京;而上都就是原来的开平,位于滦河上游。元帝春夏居上都、秋冬居大都。

元末至正年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各地群雄纷纷起兵,声势浩大。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由关先生、破头潘率领的一支义军攻克了上都,焚毁元帝宫阙,其后,元军收复了上都。

控制了江淮地方的濠州钟离人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派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目标直指元大都。不久,朱元璋称帝,以应天(今南京)为京师,年号“洪武”,国号为“大明”,史称明太祖。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日,明将徐达“进师取元都,师至齐化门,命将士填壕登城而入(关于明军克大都的经过,详见拙作《史诗般的征服--明取元大都简析》)。”

过去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明军攻克大都,意味着元朝政权被推翻了,这种看法其实并不全面,因为元朝是两都制的,大都失陷了,还有另一个政治中心上都存在。例如李治安先生指出:“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雄踞燕山脚下的元大都,其地位和重要性似乎超过位于蒙古草原东南边源的元上都,甚至有以大都为正都,上都为陪都的看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上都分省'实是朝廷中枢组织'都省'的核心部分,由于'上都分省'官员每年扈从皇帝在上都驻留半年左右,'发号布政,罔不在焉',从而构成了实际上的全国政治中心。严格地说,元代的上都和大都,至少在政治上是同等重要的,并没有正陪主次之分。因皇帝岁时巡幸,上都和大都是迭为政治中心或留都的。上都和大都,均设有留守司,就是有力证据。”

元顺帝在大都陷落的前夕,带领百官扈从逃往上都。洪武二年(1369年),明将常遇春、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自北平(明朝将大都改称为北平)往取开平”,元顺帝不得不放弃上都而逃往应昌,明军“北追数百里,俘其宗王庆生及平章鼎住等,斩之。凡得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蓟北悉平。”名将常遇春在凯旋途中病死于柳河川,其追击元帝的战略任务转由李文忠代为经略。

洪武三年(1370年),李文忠率军经居庸关、兴和、察罕恼儿、开平等地进攻应昌。《明太祖实录》记载:“(五月)癸丑,左副将军李文忠师趋应昌,未至百余里,获一胡骑。问之,日:'四月二十八日,元主已殂,今日应昌往开平,报国丧'。文忠即督兵,兼程以进。癸卯,复遇元兵,与战,大败之,追至应昌,遂围其城。明日克之,获元主嫡孙买的里八剌并后妃宫人暨诸王省院达官士卒等,并获宋元玉玺金宝一十五、宣和殿玉图书一、玉册二、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及驼马牛羊无算,遣人俱送京师。惟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数十骑遁去。文忠亲率精骑追之,至北庆州,不及而还。”

应昌之战可视为上都之战的延续,从大都逃出的蒙元小朝廷,终于在应昌之役被歼灭。不过,当时跟随元顺帝从大都逃出的百官扈从,仍然有一部分在应昌之战中成为了漏网之鱼。例如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与一些随从逃往了漠北,明军要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捕鱼儿海之役,才基本上将这些漏网之鱼打尽。

三.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

斡耳朵是“宫帐”的意思。成吉思汗有四大斡耳朵--大皇后孛儿帖就住在大斡耳朵,其地在怯绿连河(克鲁伦河)上游;忽兰皇后住在第二斡耳朵,其地在土兀剌河(土拉河);也速皇后住在第三斡耳朵,其地在不儿罕山(肯特山)附近;也速干住在第四斡耳朵,其地在哈剌和林(鄂尔浑河)之西。

在上述的四大斡耳朵中,前三大斡耳朵都是集中在东至兀古者河上游、西至不儿罕山、南至怯绿连河上游、北至斡难河上游一带。这一带地区的面积大小相当于现在的海南岛,是蒙古帝国的祖宗肇基之地,历史地位无可替代--《元朝秘史》一开头就说蒙古人的始祖孛儿贴赤在“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立下了营盘”,而成吉思汗也是在斡难河源正式即大汗之位,他的葬地就在这一带,其后,多位蒙古大汗及宗王的葬地也是在这一带--《史集》称:“在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拖雷汗、蒙哥汗以及忽必烈合汗的子孙和他的氏族的伟大遗骨,也安置于上述地方。”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晋王,就藩于“太祖四大斡耳朵之地”,代替北平王那木罕统领蒙古本土。甘麻剌祖孙三代均嗣封晋王。元武宗时,设立了和林行省,分割去晋王的一部分权力,天历时期帝国内乱,甘麻剌的孙子八的麻儿间卜死于上都,此后,晋王之封遂绝。不过,直到元末,晋王在漠北的管理机构内史府仍然继续存在。

在成吉思汗的四大斡耳朵之中,其大斡耳朵的地位特别重要,因为在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建都和林之前,大斡耳朵一直是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尽管此后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先后迁移到和林、上都、大都等地,但大斡耳朵始终保持着独有的影响力--窝阔台汗是在大斡耳朵即汗位的,后来的蒙哥汗及泰定帝也是在此即位的,故大斡耳朵的得失对蒙古帝国的盛衰而言,亦具有非常大的象征意义。

元末明初的应昌之战后,故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败逃漠北,不久即汗位。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五年(1372年),命十五万明军北征--“(徐达)以征虏大将军出中道,左副将军李文忠出东道,征西将军冯胜出西道,各将五万骑出塞。”

其中,李文忠率东路军由居庸关而趋应昌,兵锋直指克鲁伦河。《鸿猷录》记载李文忠“略地至驴驹河、朵颜等处。”所谓“朵颜”并非是指明代辽东的朵颜三卫,而是指不儿罕山一带的兀良哈部落,因为辽东的朵颜部与不儿罕山的兀良哈部实际上是同族,均起源于斡难河流地域,所以在明籍中经常会出现“朵颜”与“兀良哈”二词互换的情况。《史集》记载兀良哈部落一个叫“兀答赤”的千夫长,在“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们带着自己的一个千户,在称为不儿罕山--合勒敦的地方,守卫着成吉思汗伟大遗骸所在的他们的森严禁地。”所谓的“不儿罕山--合勒敦”,显然是在不儿罕山当中,可见,李文忠到达的“朵颜”之地,必然是成吉思汗的葬地不儿罕山,由此推论,李文忠此前经过的“驴驹河”,当然就是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所在地克鲁伦河上游。李文忠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顺利地越过了这一带,继续向和林进军,蒙军已经弃守了他们的祖宗肇基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